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幼仪忙福身道:“奴婢谢皇后娘娘夸赞,谢芳嫔娘娘夸赞。奴婢没有娘娘说的那么好,只是觉得自己才入宫不久,还有许多规矩不懂,虽是掌事姑姑也不能太招摇。”

    皇后笑道:“这话说得更懂事了。”

    燕嫔心里咯噔一声,一向不苟言笑的皇后,今日怎么对苏幼仪笑得这么亲热?

    再想芳嫔方才频频反驳自己的话,她暗道不好,自己怕是无意间已经得罪皇后了。

    皇后今日叫苏幼仪来竟不是敲打她,而是笼络她的!

    燕嫔愤愤地看了芳嫔一眼,芳嫔一脸无辜——她已经百般提醒燕嫔了,偏她只顾嗑瓜子说风凉话,她有什么办法?

    “大皇子近来饮食可好?一日吃几碗饭?”

    皇后问起大皇子饮食起居之事,苏幼仪一一据实回答,“回皇后娘娘,大皇子每日早晨只进些饽饽和粥,午膳和晚膳吃饭,一顿能进两碗。”

    皇后甚是羡慕,“大皇子的胃口可真好,怪不得诸位皇子里数他又高又壮实,生得讨人喜欢。不像三皇子光是长胖,比大皇子矮一个头不止。”

    苏幼仪忙道:“三皇子年纪小,恕奴婢说句不恭的话,小孩儿家都是越大越抽条的。皇后娘娘若想三皇子抽条快些,可让他少吃点油腻肉食,多出去跑一跑。”

    皇后一愣,她以为苏幼仪会说些场面话恭维她,没想到她还真的给三皇子提了建议。

    至于她提的建议对不对,皇后也说不上来,只道:“这是谁教你的法子?是大皇子身边的人吗?”

    苏幼仪笑道:“奴婢的父亲是教书先生,奴婢从小在学堂里见过许多孩子,见得多了就总结出经验了。娘娘若不放心,可以请太医来问一问。”

    燕嫔见皇后还真听进去了,不由轻哼一声,“宫外那些小家子的孩子,也能跟咱们尊贵的嫡皇子比吗?”

    苏幼仪没有开口,她照顾大皇子也是这样的,不过听到皇后提起顺嘴说了自己的经验之谈,至于皇后愿不愿意采纳,她才不在意。

    皇后立刻横了燕嫔一眼,“什么尊贵不尊贵的,苏姑姑伺候的大皇子才是最尊贵的嫡皇子。她按着这法子照顾大皇子使得,三皇子自然使得。”

    燕嫔缩回脖子不敢吭声,苏幼仪也被皇后忽如其来的严厉吓了一跳。

    小纪子说得没错,皇后对关于大皇子的事……

    还真是半点不敢争驰。

    皇后往下的问题更加简单,想来每个月传人问话都是这几句,尽了嫡母的本分就足了。

    她既不想讨好哪一方,也不想苛待哪一方,言行充满了教条性。
………………………………

第二十二章 考功课

    苏幼仪如实答复之后,她命身边一个叫翠瑶的大宫女赏了一锭银子,就把苏幼仪打发出去了。

    苏幼仪袖着那锭银子哭笑不得,心道皇后还真是省事,想笼络自己只打发了一锭银子。

    这块银子不算小,可和贤妃的金镯子相比,后者有心得多。

    苏幼仪不嫌弃,反而很高兴,至少这位皇后娘娘不像贤妃花样那么多,要是宫里每个娘娘主子都和贤妃一样,她定要一个头两个大。

    她还没出长春。宫的地界,便听后头脚步声急促地传来,听起来人数众多。

    她忙侧身立在宫墙根下,低头看着自己鞋面,估摸脚步声数目正是自己在长春。宫见到的那几位嫔妃。

    想等她们过去再走,不想一大群人停在了她眼前。

    苏幼仪微微抬头,两个嫔位的娘娘各自身边跟着三四个宫人,再加上那两个位分低的身边至少也跟了一个,触目所及十几二十个人,声势浩大。

    燕嫔抬起尖瘦的下巴,神态傲慢,“别以为你讨了皇后娘娘的好,以后就能毫无顾忌地勾引皇上了。我劝你还是老实些好,没有家世背景的女子,成了答应也不过是下等嫔妃,有什么好得意的?”

    苏幼仪眉头微蹙,不觉得这话冒犯了自己,反倒在想那个白答应听见这话是什么感受。

    她抬起脸,很快注意到站在芳嫔身后的一个清雅女子,细细的眉尖蹙了起来。

    自己宫里的人被人嘲讽了,芳嫔面上过不去,只得站出来道:“燕嫔姐姐说话小心些,答应怎么了?答应也是主子,和咱们姐妹相称,并非主仆之别。”

    燕嫔今日不爽芳嫔许久,正气恼她方才在殿中多番反驳自己,听她口气不悦立刻叉起腰,“呵,我倒忘了,芳嫔你刚进宫的时候也是答应。姐姐我一进宫就是贵人,和你不一样,不是故意骂你的,你可别往心里去。”

    芳嫔气了个倒仰。

    她见燕嫔说话太不客气,才仗义执言两句,不想燕嫔把自己的老底都抖出来了。

    燕嫔身后的福常在见势不好,忙朝芳嫔使眼色,目露愧疚。

    芳嫔见众人都对燕嫔不满,心里颇有安慰,朝燕嫔福了半礼,“妹妹身子不爽,先走一步,姐姐好自为之。”

    白答应跟着福了福,随芳嫔一道离开。

    燕嫔对着她的背影冷哼一声,“五品郎中家里的女儿,也敢和我比?”

    苏幼仪侧立一旁哭笑不得,心道这个燕嫔未免太不识好歹,芳嫔一直在劝说她,她非要把每个人都得罪尽。

    最后只剩她宫里的福常在……

    苏幼仪正想着,忽见燕嫔朝福常在瞪了一眼,“你刚才和芳嫔打什么眼神官司,以为本宫看不见吗?”

    福常在有些畏惧她,低头躬身道:“妹妹不敢,只是用眼神告诫芳嫔不要和燕嫔娘娘相争罢了。”

    “最好是这样。”

    燕嫔哼了一声,也没心思继续警醒苏幼仪,白了她一眼便摇摇摆摆地走了。

    苏幼仪仍是恭恭敬敬地低着头,回想方才那一幕,一直到燕嫔和福常在走远了,她才思考这四个人。

    燕嫔嚣张跋扈,芳嫔懂事老道,白答应隐忍内敛,福常在人微言轻。

    皇上的后宫人不算多,除了皇后、贤妃和这四位以外,听闻还有个慧妃是先皇后的陪嫁侍女,在宫里一向低调。

    要不是她曾几次派人来给大皇子送东西,苏幼仪几乎听不到关于她的消息。

    余下还有几个排不上名号的小嫔妃,苏幼仪不得而已。

    她轻轻摇头,想到小纪子他们还在东四所等她的消息,加快了脚步往回走。

    ……

    “皇后娘娘可难为姑姑了不曾?”

    苏幼仪这些日子时常被这个主子那个主子召去,每个都是惹不起的人物,小纪子等人都养成了习惯,每逢苏幼仪出门他们就提心吊胆的。

    大皇子出门他们都没这么紧张。

    苏幼仪把皇后赏的银子递给淑芽,边朝小纪子道:“没事,如你所说,皇后娘娘很和煦。这是娘娘赏的银子,淑芽替我收起来吧。”

    “哎!”

    淑芽欢欢喜喜地应了,把银子收到里间苏幼仪的箱子里,只见翠微低着头站在门外,手里捧着茶一动不动的。

    见淑芽看她,她才假装若无其事地走进来,“姑姑累了吧,喝盏茶。”

    苏幼仪淡淡地应了,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心道她方才站在门外应该听见了自己对皇后的夸赞。

    当着她的面反不必再说了,不然总有奉承拍马之嫌。

    小纪子笑道:“那就好,对了,大皇子今日下了学堂就被皇上传到御书房了。只派了小毛子回来知会,怕是午膳也要在皇上那里用了。”

    苏幼仪立刻警觉,“皇上把大皇子叫去,难道他在学堂又闯祸了吗?”

    “不不不,不是。”

    小纪子忙解释道:“皇上把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叫去了,说要考考功课。听学堂的人说,大皇子近来刻苦了许多,没再受太傅们批评了。”

    考功课啊……

    苏幼仪若有所思,心道皇上让她带着大皇子读书,大皇子近来颇为刻苦,她的差事也算有个交代。

    “快到午膳时辰派个人去御书房外候着,要是皇上真的留大皇子用午膳了呢,再回来报我,免得咱们这里准备不周全。”

    小纪子笑道:“是,我这就吩咐下去!”

    淑芽从里间出来,手里捧着两方上好的徽墨,“姑姑,上次皇上赏赐的墨,您还一次都没用过呢。奴婢听说好墨还要保养得好,也不知道放在那些首饰堆里能不能行?”

    苏幼仪目光一动,淑芽要是不提,她还真忘了这两方好墨。

    “大皇子近来读书刻苦,这墨送到大皇子的书房里去吧,我也用不着。”

    淑芽讶然,“大皇子那里什么好墨没有,哪里就稀罕姑姑的了?姑姑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赏赐,不好好收藏着怎么反倒要送给大皇子呢?”

    真是稀奇,从来只有主子赏东西给奴婢的,哪有奴婢反送东西给主子的?
………………………………

第二十三章 看得懂眼神

    苏幼仪想想也是,大皇子那里不缺好墨,可她这里也不缺。

    平日偶尔写字也是陪大皇子读书的时候,用的都是大皇子书房里的墨,便道:“放到书房里,我总会用得上的。”

    淑芽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心道苏姑姑就算要写字何必用自己的墨,大皇子那里不是多得是吗?

    就算用自己的,大可用些便宜的,皇上赏的好墨日后出宫了能卖不少钱呢,苏姑姑可真不懂节俭。

    她忽然脑中灵光一现,站在走廊上惊呼一声,“姑姑不会是不打算出宫了吧?”

    小纪子从边上经过,听见淑芽自言自语,“什么姑姑不打算出宫,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呢?”

    淑芽一看是小纪子,吓了一跳,“没什么没什么,我去放墨了!”

    小纪子望着她仓皇的背影,细思她方才那句话的含义,“苏姑姑不打算出宫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姑姑她决定答应皇上了?”

    小纪子眼前一亮,嘴角不自觉勾起喜悦的笑容,“那敢情好!”

    一直到过了午膳的时辰,小义子送大皇子回到东四所,特意给苏幼仪请了个安才离开。

    众人都关心皇上的功课考察得如何,大皇子志得意满,“父皇谁也没夸,也没说谁不用功,只让我们刻苦读书罢了。”

    小纪子道:“那殿下怎么这么高兴,比得了皇上的赏赐还高兴?”

    苏幼仪忍不住掩嘴笑道:“皇上虽没夸也没罚,也咱们大皇子这么聪明,自然知道到底谁方才在御前表现得好,是不是?”

    大皇子两个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恨不得扑到苏幼仪怀里扭股糖,“苏姑姑最聪明了,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大皇子是自己觉得在御前表现得不错,所以这么高兴。

    果然,大皇子把方才在御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父皇先考了咱们背诵弟子规,元韬那小子背诵最厉害,一天天跟个老酸儒似的,谁和他比那个?元嵩就不行了,鼻涕孩儿一个,见到父皇就像老鼠见了猫,背了上段没下段。”

    听到这里,大皇子表现得不过一般,比年纪最小的三皇子好些罢了。

    他年纪摆在这里,比自己的幼弟强一些算不得厉害。

    大皇子紧接着道:“后来父皇考了道题,就是苏姑姑讲过的有一言可以众生行之者乎那句,我就按苏姑姑教的说了。父皇说元韬解释得很好,可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苏幼仪一愣,没想到这么巧,皇上正好考到自己教过大皇子的东西,“那大皇子的答案,皇上是如何评价的?”

    “父皇没有评价。”

    大皇子摊了摊手,嘴角翘起,“可我看得懂父皇的眼神,我解释的时候,父皇的眼睛里有点笑意。元韬解释的时候呢,父皇一脸严肃。”

    鬼灵精。

    苏幼仪忍不住笑起来,想到皇上一向严肃,难得有笑意,想来他对大皇子的解释的确很满意。

    可为什么不明着夸奖大皇子呢?

    是怕他从此心生骄傲,还是怕二皇子和三皇子心生嫉妒,又或者是别的什么。

    她还没想明白,大皇子已拉着她的手到书案后,“苏姑姑,我今日欢喜,别说你让我读十页书了,就算读完这一本我也有干劲!”

    大皇子平日看起来谁也不在乎似的,其实心里还是很看重皇上对他的评价的,哪个男孩子小时候不把自己的父亲当山一样崇敬?

    尤其是大皇子这样没了生母的孩子。

    苏幼仪忙讨饶,“我的好皇子,大家都等着你回来不敢用午膳呢,你先做功课,奴婢很快回来陪你读书好不好?”

    “姑姑还没用午膳吗?快去快去,你们都去,让小朱子在这里伺候就好了!我要是饿着肚子动都不想动,别说伺候人了!”

    苏幼仪被他往外推,小纪子等人一时欢喜,没想到大皇子心情一好,这样照看他们这些奴才。

    从前只有苏幼仪有这份殊荣,现在他们也沾光了。

    出去的时候,苏幼仪偷偷朝里看了一眼,大皇子兴冲冲地坐在书案后头开始看书,认真的小模样可爱极了。

    小纪子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咱们大皇子终于肯用功读书了,日后皇上一定不会再责罚他,咱们这些奴才才能平平安安的!”

    苏幼仪看重的却不是这个,“大皇子终于懂得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这才是皇长子应有的风范。”

    ……

    “姑姑,你写什么呢?”

    大皇子坐在书案后头默写论语篇目,苏幼仪干坐无趣,索性拿几张大皇子用剩的稿纸练字。

    大皇子嘴上说读完一本也有干劲,其实坐不到半个时辰就想出去玩了,碍于方才许下的豪言壮语才没有挪屁股。

    他一撩眼皮,见苏幼仪执笔在稿纸上写字,踩在椅子上把脑袋凑了过来。

    苏幼仪怕他摔着,索性把纸挪到他跟前,“没写什么,只是几句写景抒情的诗句,练练字罢了。”

    她也不敢在大皇子的书房乱写什么,宫里人多眼杂,无意间写下什么文字,若被有心人曲解就是她的把柄。

    到时候说她带大皇子走歪路,她百口莫辩。

    “写诗啊!”

    大皇子撅着屁股站起来,一字一字念道:“落霞与孤……什么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什么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苏幼仪把手护在他身后,防止他从椅子上掉下去,一面笑道:“是孤鹜,就是一种水鸟。彭蠡之滨,就是鄱阳湖边上。”

    大皇子目露向往,“苏姑姑,这是什么诗啊,写得好美。那个鄱阳湖一定是很美的地方,是不是比御花园还美?”

    苏幼仪吃了一惊,“大皇子看得懂这几句诗吗?”

    大皇子摇摇头。

    他年纪还小,太傅们说要先学圣人之言,诗词都在其次。

    若胸中没有圣贤做人的道理,先读了诗词,难免会被yi

    词艳曲移了心性,所以太傅们从来没教过他。
………………………………

第二十四章 学习种稻

    他嘟囔道:“太傅们是不教诗词的,不过我虽然看不懂这诗里的意思,就是能感觉到写得很美。很大气,一定比御花园还美。”

    苏幼仪忽然有些心疼大皇子。

    他从小在宫里长大,从来没有出过宫墙,见过最美的地方便是御花园了,所以在诗里看到别的美景就拿来和御花园相比。

    然而宫墙外的万里江山,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岂是人工穿凿的美景能比的呢?

    苏幼仪柔声道:“大皇子说的是,鄱阳湖的确很美。奴婢入宫前是岭南人,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京城,路上正好经过鄱阳湖。这几句其实不是诗,而是一篇文章里的话,叫做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大皇子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一脸羡艳地望着苏幼仪,“我好羡慕苏姑姑能在外饱览河山,我连宫城都没出过呢!”

    苏幼仪一愣,想到自己从岭南一路北上、路上的饥寒交迫的一幕幕,想到自己和季玉深相互扶持,也曾在山野间挖过野菜充饥,也曾在街头端一个破碗寻求施舍……

    那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们到了京城,为了给季玉深置办一身看得过去的行头去考场,她卖掉了自己母亲留下的唯一一个玉镯……

    “苏姑姑,你在想什么呢?”

    苏幼仪勉强笑笑,“没什么,奴婢只是在想,等大皇子长大了就可以出宫替皇上办差事,那时候自然有机会饱览河山,你说是不是?”

    大皇子一脸天真,掰着小手指数着,“父皇当皇子的时候,十六岁就领差事啦!我再等八年才十六岁……”

    他瞬间泄了气,“太久了,我等不及了。”

    他忽然朝苏幼仪道:“那苏姑姑之前为什么离开家门,大老远跑到京城来,是来选秀的吗?”

    这是苏幼仪最不愿意提起的过往,可她不想欺骗大皇子,只得轻描淡写,“不是的,官宦人家的小姐才有选秀的资格,奴婢只是个教书先生的女儿,哪有选秀的资格?是奴婢的父亲没了,家里又没有亲戚能照顾奴婢,所以索性到京城谋一份差事。”

    大皇子还不太能理解民间女子没了父母便无依无靠的情形,对于皇室子弟,尤其是他们作为皇子的人来说,没了父亲自己的身份反而能抬高。

    但他看得出来,苏幼仪提起这事很伤心,便拍拍胸脯,“没关系,你没了父亲,以后还有我呢!”

    苏幼仪本来是挺伤心的,见状表情一僵,差点笑出声来。

    父亲和眼前这个小屁孩,这能画上等号吗?

    大皇子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站不住脚,忙描补道:“还有父皇呢!父皇是全天下最了不起的人,他一定会照顾好苏姑姑的!”

    得了吧,她所有的麻烦都是皇上招来的,要不是皇上看中她,她现在还是东四所最有身份的管事姑姑,日子不要太滋润。

    就是有了皇上的“照顾”,才有贤妃和后头那一档子理不清的破事。

    正说这话,小纪子忽然从书房外跑进来,“大皇子,姑姑,后宫里传皇上谕令,说是河中一带今春干旱,命宫里开销节俭些,不得奢靡。”

    宫里的谕令,不由皇后来传反而由皇上亲自传,可见这件事皇上多看重。

    大皇子懵懂地看着苏幼仪,他还不太懂河中干旱跟宫里节俭有什么关系,苏幼仪耐心解释道:“咱们皇上是一位明君,河中百姓遭受旱灾,皇上不忍心自己奢靡,所以要带头让宫里节俭。大皇子想想,咱们节俭一块衣料,这些省下来的银子若捐赠给河中的灾民,就能让好几个快饿死的百姓安稳过上几日呢!”

    小纪子飞快抬眼看了苏幼仪一眼,嘴角轻轻翘起。

    以前他可没从苏幼仪嘴里听过对皇上的好话,看来淑芽说的是真的,苏幼仪对皇上终于上心了。

    大皇子道:“咱们的衣料这么贵吗?竟够好几个百姓吃几日?”

    小纪子忙道:“大皇子,别说民间的百姓了,您一块衣料都够咱们十来个伺候的宫女太监吃一日了!苏姑姑的衣料是皇上赏赐的,自然也好,咱们的就次一些,不过节省点总没错!”

    苏幼仪赞许地看他一眼,从前小纪子只顾讨大皇子开心,从来不教他什么大道理,如今也知道帮腔教导大皇子了。

    这才是小主子身边伺候的人该有的腔调,若一味纵容大皇子玩耍,日后不过多一个纨绔贵公子。

    大皇子点点头,“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事,父皇要节俭,咱们这里自然不能给父皇拆台!”

    他四周望了望,屋子里贵重的东西太多了,他身上穿的戴的,还有屋里摆的挂的,这该从哪一处省俭起才好?

    苏幼仪忙道:“其实大皇子平日已经很简朴了,皇上教导得好,并没有金尊玉贵地宠着。只把那些夸张的摆件收起来,日后衣裳鞋袜命绣房少做一些便是,吃食上是不能短的,咱们大皇子还在长身体呢!”

    大皇子不看重穿戴打扮,对吃食还是颇为看重的,苏幼仪的话正合了他的意。

    院子里上上下下便收拾了起来,谁料次日高奇寿亲自带着人来传旨,说皇上又有了新的主意。

    “大总管,皇上要让大皇子如何省俭,这样还不够吗?”

    苏幼仪指着屋里的陈设,连大皇子身上都换了中等布料的衣裳,奴才们更没有一个敢过分打扮。

    高奇寿笑道:“这样很好了,苏姑姑办事一向妥帖。不过皇上说光省俭还不够,还要让诸位皇子体会民生艰难。喏——”

    他指了指身后,小义子抱了一个笸箩,里头装着一把青绿似韭菜的东西,淑芽先叫嚷起来,“这不是稻苗吗?”

    稻苗?

    苏幼仪是教书先生的女儿,还真不懂农事,看不出这是稻苗。

    高奇寿笑着点头,“没错,皇上希望各位皇子亲自学习种稻,体会农民的艰难。苏姑姑,大皇子这里就交给你了,咱家还要去二皇子那里传旨。”

    交给她?

    苏幼仪一脸懵,她自己都不会种稻,如何能教大皇子?
………………………………

第二十五章 朕会种稻

    苏幼仪从来没想到的是,她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都没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