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时候苏幼仪甚至有种错觉,好像苏清真的是她的亲族长辈一样。
燕嫔笑道:“苏大人的想法还真是与众不同啊,不像我父亲,只会传信进宫告诉我他打听到的秀女人选,还叫我要小心这个小心那个的。”
众人一听这话,不禁好奇起来,议论纷纷的。
“燕嫔姐姐,到底有哪些人选?”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小李氏
一向矜持自重的婉常在都忍不住打听起来,纯常在也竖着耳朵听。
苏幼仪对此倒没有什么兴趣。
一来她不是京城名门出生,对朝政也不是很了解,即便燕嫔说是哪家哪家的小姐,她也不认识。
二来她自己也没有亲戚朋友家的女儿要参与选秀女的,这件事说到底和她关系不大。
燕嫔道:“那些寻常人物就不说了,最要紧的一个人物,你们一定想知道!”
这话惹得纯常在更加好奇了,“燕嫔姐姐你快说啊,到底是谁?”
“是李阁老送来的人,已故李氏的妹妹。”
苏幼仪正俯首在花丛中细嗅,闻言一惊,不小心将一朵牡丹的花瓣碰掉在地上。
“李氏的妹妹?”
她瞬间想到李梓月,“她的妹妹不是早就出嫁了,嫁的就是朝中深得皇上信任的那位季大人么?”
燕嫔噗嗤一笑,“你想到哪里去了?李梓月嫁没嫁我还不知道么?去年咱们还在御园避暑的时候,她进园子看二皇子我还给她脸色看了呢。”
苏幼仪这才松了一口气,发觉是她自己多心了,李梓月怎么可能再嫁呢?
就算再嫁,非完璧之身也进不了宫。
“那你说的是谁?”
燕嫔笑道:“是李氏的堂妹,李氏叔父的女儿,也算得上是极近的关系了。”
李氏的堂妹。
苏幼仪低头思忖着,倒是纯常在忍不住道:“那岂不是和江贵人一样么?”
“什么一样?”
“江贵人是先皇后的侄女,先皇后没了,威远侯府就把江贵人送进宫,这和李氏的堂妹不是一个意思么?李氏没了,李阁老就把她堂妹送来选秀。”
纯常在的话虽糙,却正好说到点子上了。
李阁老打的主意不就和当初的威远侯一样么?
指望着自己家族中再送进宫一个女儿,来取代旧人的位置。
燕嫔冷笑一声,“看看江贵人入宫之后是何等处境,便知皇上会不会让这些侄女妹妹的,代替原先那些人的位置了。江贵人倒罢了,她姑姑到底是皇上的原配皇后。李氏算什么?一个获罪暴毙的宫嫔,李阁老把她堂妹送进来想怎么样?一举封为贵妃么?”
婉常在也道:“是啊,何况威远侯到底是名正言顺的国丈,李阁老虽然在朝中根基深厚,论起和皇上的姻亲关系,他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是啊,除了皇后,后宫余下嫔妃都是妾室。
贵妃又如何?
哪怕封到皇贵妃,也就是一个高级一些的妾罢了。
苏幼仪道:“哪怕大家心里都清楚皇上不会如他们的意,可站在李阁老的角度,他该送进宫的人还是会送的。反正……了不起是牺牲一个女子,没了也不会影响家族什么。”
她无意中的话,让人心生悲凉。
是啊,在本朝女子的地位极低,她们这些后宫中的女子更是如此。
就像李氏,身为李阁老最疼爱的长女,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还不是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李氏身上么?
亲生女儿尚且如此,难以想象后来人如何。
婉常在和纯常在闻言,都看向燕嫔,她们四个人之中只有燕嫔出身官宦人家,她们两的父亲原先只是微末小官,后来才在朝中渐渐有了地位。
苏幼仪就更不必说了。
燕嫔被她们看着,忙道:“别这样看着我啊,我可不是我家里送来的牺牲品。当年我父亲还想动些手脚,让我免于选秀进宫呢,说我这个脾气不适合在女人多的地方玩脑子。”
“那你为何又进宫了?是你父亲没能完成预想吗?”
燕嫔摇摇头,“是因为我姐姐。我有个特别讨人嫌的姐姐,长得比我漂亮书念得比我好,最关键的是嫁的也好,嫁给了文正伯做夫人。我被她压了那么多年,不想出嫁后还被她压着,想来想去也只能进宫了。文正伯有什么了不起?能比皇上更高么?”
苏幼仪先是一愣,接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还有人因为这么搞笑的理由进宫的,不愧是燕嫔,这种想法符合她的性情。
燕嫔翻了个白眼,等她们三人笑完了才道:“我那个时候也才十六岁哎,哪有那么聪明想得那么清楚?我一心想着压过我姐姐就好,谁知后宫是这么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唉。”
婉常在见状揶揄她,“只怕燕嫔姐姐不是因为后宫人心险恶而后悔,而是进宫后难以见到家人,没法向你姐姐炫耀才后悔的吧?”
“你怎么知道?”
果然。
苏幼仪等笑得更加厉害了。
燕嫔这才发现,她聊着聊着把自己聊成话题中心了,连忙言归正传,“你们先别忙着笑,我父亲说,李氏这个堂妹可不是简单的人物。李家号称书香门第,他们家的小姐也以读书为荣。这个小李氏和李氏一样,都号称什么才女,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据可靠消息,长得还挺美。”
看来小李氏在这次选秀中是热门人物了,以至于燕嫔的父亲替她打探得这么清楚。
“那她是什么性情呢?”
燕嫔又翻了个白眼,“还能是什么性情?估计跟李氏和那个李梓月一样,都是外表装模作样内心狠毒的角色,这种人进宫以后一定为祸。”
也不知道燕嫔是怎么想的,才和李梓月见过一次,就把她定义为装柔弱但内心狠毒。
苏幼仪觉得她不是这种人,不过此时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她把方才牡丹落下的花瓣捡起来,放在鼻尖细嗅,“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把这个小李氏点进宫?”
燕嫔道:“那还用说么?看在李阁老的颜面上一定会让她进宫的。只是具体封什么位分,那就难说了。”
此话一出,婉常在和纯常在对视了一眼。
若像江贵人那样一来就封为贵人,也不知会不会仗着身份欺压她二人。
选秀要经过重重审核。
首先是初选,行选时,各部的参领、领催负责将候选的女子送上专车、运往皇宫,集中在宫城北门——神武门。
………………………………
第二百四十章 皇上不抬头
到达神武门后,候选的秀女们在内监的引领下,进入神武门,穿过门洞,在顺贞门外等候挑选,户部官员带队负责。
秀女们五人一组,领到太监和宫中有经验的老嬷嬷跟前,排开站立,由老嬷嬷们细细审视。
凡是品貌不端正的不留,身上有伤疤的也不留,有异味、异行的更加不留。
自然,说是这样说,但那些朝中要员的女儿和一般的官家女子,得到的待遇自然不同,这些人都是早就内定好的。
不过越是世家大族出身越是对体貌十分看重,基本不会有问题。
最后只剩下一百余人,这些才是能到御前由皇上亲自相看的人。
最后入选的地点定在顺贞门的一处殿中。
这日,苏幼仪要以陪皇上和皇后看选之人的身份出席,自然打扮得格外华丽一些,一身宝蓝色春裳明艳动人。
淑芽又特特给她上了脂粉,说今日是大日子,若仍像平常似的不施粉黛,难免叫人觉得她不上心。
苏幼仪只好依言打扮,打扮出来的效果越发娇艳明媚,叫永寿宫的奴才看了都移不开眼睛。
淑芽还要给她身上添贵重的配饰,什么玉佩荷包等物,苏幼仪忙忙避开,“好了好了,不必再戴了,多累赘。”
“娘娘!”
淑芽嗔她,“娘娘平日不与人相争倒罢了,今日这种日子不打扮得华丽一些,那些新进宫的小嫔妃们怠慢娘娘怎么办?”
苏幼仪听她的话也有道理,可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还是决定作罢,“罢了,春裳轻薄舒适,再添那些累赘的东西显得不伦不类的。”
见淑芽噘嘴,她只好从托盘里选了一块合心玉佩,“那就这个吧,帮我戴上。”
淑芽这才露出笑脸。
她先去长春。宫,陪皇后一道去顺贞殿,不多时皇上也来了,摆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小义子在旁唱喏,随着他的声音响起,一队约莫十人的秀女缓步而来。
苏幼仪朝下首粗略一看,这些秀女毕竟是经过重重挑选的,没有一个是歪瓜裂枣,看起来至少都端庄秀美。
秀女们忍不住朝上首看来,想悄悄看看皇上的仪容,听说生得十分年轻英俊,使得这几年来装病躲避选秀的秀女越来越少了。
这一看,皇上果然生得仪表堂堂器宇不凡,天子威仪尽显。
秀女们心满意足,待扫过皇后和皇上另一边的女子时,不由惊愣。
那上首穿宝蓝宫装的,就是皇上的宠妃昭嫔么?
这容貌,这气度,这一身雅致……
霎时间,犹如一盆冷水浇上心头,秀女们痴迷的目光顿时清醒了几分。
有这样的人在皇上身边,她们望尘莫及,就算进了宫也很难得宠啊……
小义子一个个宣读秀女的身份和年纪,“礼部侍郎江成德之女江华,年十七。”
站在最左边穿粉衣的秀女站出来,朝上首行礼,“臣女见过皇上,见过皇后,见过昭嫔娘娘。”
皇上面无表情,淡淡端起茶盏,一副不想说话的样子。
皇后心生疑惑,不知皇上这是何意。
他是不满于这个秀女,还是不想插话,想由着她和苏幼仪来决定?
一片诡异的沉默中,皇后最终选择了稳妥的法子,朝小义子递了个眼色。
小义子看了看皇上和苏幼仪,而后高声唱下一个秀女的身份,此时叫江华的秀女知道自己入选无望了,便默默行礼退下。
第二个,皇上还是没有抬头。
皇后只好如法炮制,一直到第四个,她才发现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再这么下去皇上这次选秀就一个人也纳不了了。
于是第四个的时候,皇后开了口,“大理寺卿的侄女,果然是江南水乡出来的女子,生得真是柔婉。”
苏幼仪也一直没开腔,听皇后这么说才搭话,“是啊,确实柔婉标致。”
她秉持着多说多错,不说不错的铁律,能不开口尽量不开口。
一来不得罪皇后,二来不得罪新的宫嫔,如此就算完美了。
皇后笑道:“那……”
“撂牌子吧。”
皇上还是没抬头,直接拒绝了。
皇后这才明白,她还是会错了皇上的意。
他不开口不是想让皇后和苏幼仪来决定,而是的确没有一个他看得上的,索性不说话。
皇后有些尴尬,无奈地看向小义子,小义子接着宣读下一个人选。
这一列十个人都读完了,皇上一个也没挑中,而且态度十分漫不经心,几乎头都没有抬过。
皇后不解其意,有些焦虑。
苏幼仪趁着空档朝皇后低声道:“皇后娘娘别着急,这才第一列,皇上一定会挑到合适的人选的。”
第二排的人上来之后,皇上看上了江南织造家的女儿,叫做孙瑜,从她的表情便能看出十分满意。
苏幼仪不觉得皇后会对自己丈夫的妾室有什么特别满意的,仔细想了想才明白,皇后为何对她满意。
这个孙瑜和方才大理寺卿的侄女一样,都是江南人,和皇后算是半个同乡,指不定和皇后的母家有什么亲缘关系。
原来皇后也想趁这次选秀培植自己的势力。
苏幼仪没说什么,原以为皇上看在皇后的颜面上,会把这个孙瑜收下,没想到皇上还是头也不抬。
“撂牌子。”
他无情地击碎了两个女子的心。
一个是皇后的,一个是孙瑜的。
到了第三排的人上来,皇上还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皇后心中暗自焦急,苏幼仪也不知怎么的,见皇上这样她心里还有点高兴。
她一直以为自己无欲无求,也以为自己不介意选秀,可真看到皇上对别的女子毫不动心,说她不高兴是假的。
第四排,当苏幼仪听见小义子的声音,唱着那个熟悉的身份,她终于多看了几眼。
“首辅李阁老之侄女李芸儿,年十七。”
不仅是苏幼仪,皇上和皇后也同时抬头看过去。
只见一排秀女中间站出来一位姿容妍丽、仪态端庄的年轻女子,面上带着温婉笑容,款款福身,“臣女参见皇上皇后,参见昭嫔娘娘。”
………………………………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选秀结果
一抬眸,容貌倒比李梓月更像李氏一些。
这是苏幼仪自己的感觉,或许是相由心生,她觉得李梓月和李氏生得不太像,而眼前这个李芸儿则活脱脱是个小李氏。
她心中暗惊,李阁老把这样一个女子送进宫来,难道是想借着她和李氏相似的面貌得到相似的地位,还是想借此勾起皇上的恻隐之心?
毕竟李氏已死,再多恩怨也一笔勾销,留在活人心中的也只是她的好了。
李芸儿一直注意着上首三人的神态,见皇上一直没有抬头,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却抬了头,可想而知是看在李阁老的面上。
让皇上抬头靠的是李阁老,可让皇上留下她,靠的就是她自己了。
皇上仍然没有开口,只是打量了李芸儿一眼,皇后见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便开口道:“可曾读过书么?”
李芸儿含笑回话,“禀皇后娘娘,臣女些许读过书,只是雕虫小技,在昭嫔娘娘面前自是不够看的。”
她仪态端庄,言语间却直接提到了苏幼仪,这让苏幼仪心中有些不舒服。
皇上让她亲自教导大皇子,朝野皆知她的才名远胜已故李氏,可从李芸儿嘴里听见这话,未免有挑衅之意。
苏幼仪只假装听不见,端起茶盏轻抿。
皇后笑了笑,“昭嫔的才华自然卓著,皇上喜欢有才的女子,些许读过书怕是不够的。皇上,您觉得呢?”
皇上知道皇后的心思。
她从前一直忌惮李氏,觉得李氏母家太过势大压住了她皇后的气势,唯恐自己的地位被李氏夺去。
李氏才没了不久李家又送新人进来,皇后的担心死灰复燃。
皇上冷声道:“知道自己是雕虫小技,还敢与昭嫔相提并论。怎么,如今是个女子都敢和昭嫔相提并论么?”
此言一出,李芸儿惊惶地跪下,“臣女不敢,臣女不是这个意思,皇上明鉴!”
皇后原以为皇上是想借此拒绝李芸儿入宫,不想皇上只说了一句,便不再开口了。
也没叫李芸儿起来,也没说撂牌子。
小义子不禁望向上首,只见皇上看了苏幼仪一眼,不知打的什么眼神机锋,苏幼仪放下茶盏笑着开了口。
“皇上把人都吓坏了呢,臣妾知道皇上关心臣妾,可这事传出去,旁人还以为是臣妾恃才傲物不饶人呢。”
说罢看向李芸儿,口气略带轻蔑,“起来吧,日后言语谨慎些便是。”
李芸儿看向皇上,皇上面无表情,她一时不敢起来。
苏幼仪的面色沉了沉,“怎么,本宫让你起来你还不听,真的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不成?”
“臣女不敢!”
李芸儿说着连忙起身。
皇上没有开口便是默认,他既默认,皇后自然也不会反对。
李芸儿这才明白苏幼仪在后宫是何等地位。
别看她只是个毫无身家背景的嫔位,在皇上面前,只怕有她在,连皇后说话的份都没有。
秀女们亦深感其威,低着头不敢乱看。
皇后心中一动,暗想苏幼仪平日不是这么张扬的主儿,今日为何忽然如此?
难道是因为李芸儿是李氏的妹妹?
她不动声色地看过去,看到苏幼仪给了皇上一个眼神,这才明白是皇上和她商量好的。
看来是皇上想给李芸儿一个下马威,也想在秀女们面前替苏幼仪立威。
毕竟这些秀女每一个身后都代表着一个朝廷官员,甚至不止一个,她们看到了苏幼仪的威望,她们家中的长辈自然也会听到。
“皇上。”
苏幼仪又开了口,“臣妾瞧这个李小姐还是挺懂规矩的,不如就让她留下吧。臣妾喜欢懂规矩的女子,皇后娘娘也喜欢的。皇后娘娘,您觉得呢?”
皇后此刻已经看明白了,知道苏幼仪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自然应和,“李家出身的小姐,仪态家教应该是不错的。既然昭妹妹喜欢,那就留下吧。”
小义子飞快看向上首,见皇上没有否认,忙唱道:“李芸儿留牌子!”
这是今日选秀第一个留牌子的人。
李芸儿大喜过望,原以为之前皇上出言训斥她已没了入宫的机会,没想到倒是苏幼仪主动留她。
她心里又欢喜又忐忑,一直到乘马车出宫都没想明白,苏幼仪为何主动留她。
李氏和苏幼仪不睦已久,宫中人尽皆知,她把自己留下来,难道是自信可以操控自己么?
除了李芸儿之外,外又挑选了一个皇后看中的许答应,苏幼仪也趁势帮了几句腔,把燕嫔姻亲家的柳常在留了下来。
这是选秀之前燕嫔特特叮嘱她的,让她尽可能帮帮忙,将来后宫里也多一个助力。
再有一个雍亲王已故福晋的堂妹,被封为绿常在。
李芸儿的位分在常在和贵人之间决定不下,皇后自然希望封得低一些,免得又成了第二个江贵人。好在皇上也没有多抬举的意思,否则一开始就不会在选秀之时斥责她了。
她最终被封为李常在,除了柳常在自然而然地住进了燕嫔的钟粹宫之外,此次选秀剩余的三人都被安置在了原先芳贵人的储秀宫里。
三人同住一宫,都是新人位分不高,谁住偏殿谁住正殿就产生了分歧。
皇后原先还有些头疼,不想李常在进宫后主动谦让,把正殿让给了绿常在,说她毕竟是雍亲王府送来的人。
皇上有众多手足兄弟,最要好的就是这位雍亲王,他也是皇上仅剩了几个手足中唯一被封为亲王的。
李常在用这个理由谦让绿常在,倒也说得过去。
绿常在却不肯住正殿,百般谦让李常在,说是忝居正殿心中不安。
一旁的许答应倒想说自己想住,可她的位分不够,虽然皇后有意对她施恩,可答应的位分还是让她低人一等。
最后还是皇后拿了主意,让绿常在住了正殿。
“听见没有?这一届的秀女都很谦让乖巧呢,倒像是婉贵人的样子。”
因苏清巡视南方立下功劳,新一。届秀女进宫之后,皇上索性晋了婉常在的位分,让她在新人面前更有体面些。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平常心面对
婉贵人听了燕嫔的揶揄,只是笑笑,“哪里?我看这些新妹妹们比我更加乖巧懂事,就看她们在储秀宫何等谦让,便知道是懂事的人了。”
新人进宫之后,一连好几日,后宫的谈资都是她们。
宫里从主子到奴才,个个都长了一双富贵眼,说绿常在谦逊低调,李常在大有当年李氏的风范,而柳常在身家颇厚。
苏幼仪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柳常在就是燕嫔姐夫文正伯家的人,怪不得能被封为常在,毕竟有身家背景在。
燕嫔嗑着瓜子,讥笑一声,“是真乖巧还是假乖巧,尚未可知呢。不过我那位柳妹妹你们就放心吧,她不是什么狐媚歪道的,我打听清楚了人品才让昭妹妹替我设法让她进来的。她还一直念叨着要来谢过昭妹妹,我说新人刚进宫大家眼睛都盯着,还是等过了风头再来永寿宫吧,咱们昭嫔娘娘喜欢低调。”
说着众人都笑了,苏幼仪无奈地摇摇头,“就知道打趣我,只怕柳常在不狐媚歪道,也要被燕嫔姐姐带歪了,这可怎么好?”
几人互相打趣,婉贵人又道:“那位许答应好像很得皇后喜欢,虽然是这次进宫的四个人里唯一一个答应,可大家也不敢小瞧了她。”
“我知道我知道!”
正在吃点心的纯常在忙不迭道:“我昨儿听见惠妃的宫女议论了,说皇后喜欢许答应,是因为她出身不高!还说皇后就喜欢出身不高的嫔妃,因为她自己出身也不高。那个宫女还抱怨呢,说惠妃出身更不高,偏偏跟先皇后是那种关系,惹得皇后一向不怎么待见惠妃。”
苏幼仪道:“这话说的在理。皇后自己出身不高,当这个皇后总担心别人抢她的宝座,只有出身不高的那些妃嫔她才敢放心利用。我不就是活脱脱的例子么?”
众人都知道苏幼仪不在意出身,也不劝慰她什么,燕嫔道:“我惊讶的是李芸儿居然只封了常在,而且连封号都没有。以李阁老的身份,他们家的姑娘只和文正伯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