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逢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分英挺。
………………………………

第十四章 故事

    玉蝴看着柳姨娘惊艳的侧脸,忍不住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将柳姨娘的告诫忽略,只是道:“娘这样真是好看极了。”

    柳姨娘勾唇浅笑,看着兰花儿的眼神微微惆怅,“美有何用,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有情人,就算美成了玉兰花儿,旁人也不会放在心上。”

    柳姨娘转头对玉蝴郑重道:“玉珺如今的待遇算是府里庶出中的佼佼者,萧姨娘方死,老夫人必定对她怜爱,徐氏自不必说,做戏也要做全套,老爷嘛,对玉珺一向宠着,你日后去碧桃院请安,遇上了玉珺,绝对不能与她龃龉,须得好好处着这样老爷老夫人才会觉得你懂事乖巧,便是拌嘴也不要,免得夫人拿你做筏子,要你与玉珺相争,她好渔翁得利。”

    玉蝴点头。

    梨花阁里,玉珺正熟悉着这阁子,虽说是个阁子,但其实并不小,已经有半个院子大了。

    端齐朝崇尚简朴,当年贵妃娘娘去世,陛下便下旨五品以上大臣奉简素一年。

    那时候隔壁府上的老夫人,也就是文暮庶弟文续的生母姬姨娘恰好死了,文续正妻叶氏总是吹枕边风,说姬姨娘是被文暮生母,文续嫡母文老夫人给活活气死的,文续素来冲动,一气之下就放出狠话说日后除了来文府大祠堂祭奠生母外,再不会踏入文暮府上半步。

    文老夫人闻言,其实巴不得如此,免得文续日后有了麻烦,再回头求上文暮。所以文老夫人立刻吩咐府里把与隔壁文续府上相通的北院大侧门给堵死。

    既然请了工匠来堵死这北院门,那就顺便给儿媳妇的碧桃院再扩大一下吧。于是碧桃院内的几个阁子就扩得大大的,每个阁子都自带小假山,小花木林。本来文老夫人是打算在碧桃院这个大院子内建造三个小院子,每个院子都给嫡出孙子女住的。

    毕竟文续分家一事,给了文老夫人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嫡出子女一定要多。

    那时候几个小阁还没上匾额,都是按照半个院落的制式扩充的,谁料才刚要请书法大手来题匾,宫里就传出贵妃病逝,陛下要求大臣简素行事以示哀的消息。

    文暮不敢在这个期间大肆扩充内宅,所以即使梨花阁,欢梦阁等阁子规制有半个院子那么大了,却也还是对外说成是小阁楼,连请人题匾额都题的是阁,而不是小院。

    再后来,贵妃的事过去了,文续又重新回过头来求文暮,想与文暮修兄弟之好,文老夫人本来不想同意的,但是自己在文续府上的眼线说叶氏怀孕了,算命的说,叶氏怀的胎是女象,须得借助年高的女长辈来用阴气冲一下,才能转换为男胎。

    所以文续又求回来,文老夫人觉得这种无稽之谈可笑,但是耐不住文暮劝说,她只好同意再开了北院门,不过这回重开北院门,却将门砌地又窄又小,一次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而行。这无意于是对叶氏的羞辱。

    所以这北院门开了,但是文续府上的人很少走北院门来串门的。

    “小姐,这梨花阁可真大,”彩珠立在廊下擦洗柱子,边擦边说笑:“这么大的阁子,我看以后洒扫起来,可是麻烦了。”

    玉珺不理会彩珠,自顾自地收拾东西。

    东厢一个小厢房,西厢一个小厢房,正屋子里头还以帘子隔出了三间,左一间蜜蜂阁,靠墙便是桌案,玉珺把萧姨娘给她的薄胎薄瓷青釉瓷摆在桌案上,做插四时花卉之用,案上还摆着玉制天蓝釉片山形笔架。

    这笔架倒是珍贵的紧,因为萧姨娘从前是朝云观的,很懂文墨,入了文府之后,也偶尔会抄弄经文,文府的夫人姨娘们很少会舞文弄墨,所以也不会每月有赏笔架的份例,这个笔架是宫里赏给文暮的,文暮又转手送了萧姨娘,萧姨娘去了,这个就给了玉珺。

    蜜蜂阁最南还隔出了一间专门用膳的小屋子。

    右一间是清眠阁,玉珺做个睡觉之所,正好跟西厢贴身丫鬟们睡的地方靠近,玉珺这里有什么大动静,那厢也能听见。

    正屋布置地空敞,作为招待客人用的,正屋对面就是梨花桃树景致,她想着偶尔府里姐妹来她这里做客,串个院子玩儿,还能一起欣赏景致。

    东厢还没打算做什么用途,只是命人收拾好了,留后再打算。

    彩珠彩绣还嫌弃院子不够明心小筑的干净,还是打水来自上而下地擦洗。

    萧姨娘留下的书籍,她都命收在松木大箱子里,因为松木防蛀虫,此刻玉珺坐在蜜蜂阁里头看书。

    第一部就是医书。

    玉珺在萧姨娘指导下,已经能认熟三千字了,看起医书来,倒不觉得有难懂的字。

    快接近饭点儿了。

    宝欣命婆子将玉琬,玉嫣,玉琮带到宝镜轩来陪夫人用膳。

    玉嫣才一坐下,数了数人头,见只有自家姐弟,不见玉珺,就诧异道:“咦,娘怎么不喊玉珺来吃饭,饿着了她,,爹可是会心疼的。”

    徐氏沉声道:“你爹心疼她,不叫她在咱们碧桃院吃,仍叫明心小筑的小厨房开着,顿顿专给她送膳。”

    玉嫣才知道这消息,当时气得怔住,过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将手在饭桌上重重一拍:“我是嫡长小姐,还是她是嫡长小姐!一个庶出罢了,还摆什么款呢!吃的还要小厨房单做,单为她一个庶出做!满京城找不出这么有排场的庶出!爹也太糊涂了些!”

    说着,又推搡着徐氏,怂恿道:“娘,你怎么不管管玉珺呢!她入了碧桃院,就得受您的规矩。您不准她吃小厨房的,她还敢有二话吗?”

    徐氏低头不语,玉嫣更加愤怒,“娘你怎么这么软弱,满京城找不出比你更软弱的嫡母了。”

    见她连徐氏的气都生上了,宝欣由不得耐心劝慰:“小姐这说的什么话。夫人仁慈,不肯和一个刚死了生母的庶出小姐计较,所以特意命明心小筑小厨房仍做菜给玉珺小姐吃。”

    玉嫣不满:“娘你为什么要对玉珺这么好。难道你忘了萧姨娘夺了您的宠。”
………………………………

第十五章 二老爷侧室

    “娘忘不掉,所以,娘才要对玉珺好。”徐氏意味深长,玉嫣低头回味。

    正说之间,丫鬟小桃与隔壁二老爷府上的婢女春花进屋里来。

    “夫人,二老爷府上来人了。”

    徐氏闻言便喊进来,春花便由小桃引进来。

    徐氏微微一怔,春花是二老爷身边韩姨娘的侍婢,往日都是正妻叶氏身边的含烟来的,今儿倒是侧室身边的人来,徐氏略有疑惑。

    小桃便道:“夫人,隔壁府里的二老爷派春花来说话,说大后日的祭礼由他与韩姨娘来,临时做出了调改,恐劳碌夫人,所以特特先送了礼来。”

    话音刚落,春花便笑道:“夫人,咱们韩姨娘知道夫人小姐们喜欢吃江南风味,所以送了好些南方的果脯来。”

    碧桃院的主子小姐之中,最有尊卑观念的除了徐氏便是玉嫣,玉嫣闻言登时发怔:“怎么是姨娘来,不是二叔的正妻来。往日他来行祭礼,我还能陪陪你们府上的大夫人并嫡小姐,这回祭礼,我可不陪一个侧室说话。”

    玉嫣说着便抬头看了眼徐氏。

    徐氏嫌弃她说话没顾忌,当真外人的面,还特别是韩姨娘心腹的面说这种直率的话,当真是得罪人。

    徐氏本是懒得理会春花的,被玉嫣一搅和,忍不住打圆场道:“韩姨娘也是见外,虽说老爷与二老爷分了家,但究竟是自家人,送礼多见外。”

    春花闻言忙笑道:“话虽如此,但基本的礼数还是要有的。况且,往日都是夫人陪着咱们老爷来的,今年是姨娘陪着老爷来,具体的祭礼事宜恐怕到时候还要请您帮助操持,我们姨娘不好意思麻烦夫人所以特特送了礼物来,算是赔个小罪。”

    都说入门是客,况且春花被玉嫣难堪了之后,还这样好脸色,言语也圆转好听,徐氏听了浑身舒畅,心想难怪韩姨娘能得二老爷宠爱,连身边丫鬟的嘴都甜的蜜水似的。

    “礼我收下了,你回去复命吧。不过,我倒要问个问题,你们府上嫡夫人怎么不能来了?”

    春花道:“谁晓得!许是跟老爷置气吧。”

    春花说着告退。

    徐氏意味深长地看着春花离去的背影。

    玉嫣见春花走了,便不耐烦地将碗筷一推,恨恨道:“真是烦人,吃着午饭呢,她跑进来打扰我。”

    饭桌上,玉琬玉琮皆恪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定,只是低头默默吃饭,唯有玉嫣一人喋喋不休。

    “春花就是一个姨娘身边的奴婢,她就不能在外头等等,非要在主子们吃饭的时候进来!”玉嫣见玉琬玉琮并不附和自己,由不得脾气更大了。

    徐氏耐心解释道:“你这说的什么话。二老爷与你爹是嫡庶兄弟,春花虽说是奴才,但她上门,既是代表着二老爷,又代表着客人的身份,这世上哪有让客人等在外头,你却好好吃饭的道理!况且,春花是二老爷姨娘的奴才,不是你的奴才,打狗看主人,你不喜欢春花,也得看看她背后的主子是谁!你真是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况且韩姨娘为人牙尖嘴利,你得罪她一毫,她能把你诋毁得分文不值,我看着韩姨娘的面子,也得对春花和善些。”

    “你啊!就是被文府嫡长的身份给抬得不知天高地厚了。”说着,徐氏便擦了擦筷子,给玉琬玉琮夹了两块醋溜排骨,对着玉琬玉琮道:“你瞧弟弟妹妹多么安静,吃饭时不说话,哪里像你,处处盛气逼人。”

    玉嫣不为所动。

    徐氏又夹了块嫩嫩的脍鱼片放进嘴里,咀嚼了会儿,才放下了筷子,摇头:“这鱼皮味道做的淡了些,前儿的红辣椒炒嫩鱼片味道就不错,今儿的太淡了,鱼片也不滑溜,谁做的鱼片,扣他一吊月钱。不知道本夫人吃鱼片一定要辣吗?”

    宝欣道:“夫人息怒,昨儿我听见厨房的刘婆子来跟喜儿打听夫人的喜好,听说刘婆子将她侄子塞进了小厨房做活儿,估计刘婆子是想打听夫人喜欢,求着给她侄子谋个好出路,那喜儿骗刘婆子说夫人喜欢吃淡的,所以今儿厨房才做了淡的来。”

    徐氏觉得好笑:“怎么小厨房的刘婆子不知道我的喜好吗?还要问喜儿,她毕竟在厨房当差好几年了。”

    宝欣道:“刘婆子在小厨房只是守门而已,没人理会她,她想问厨房的人,估计他们也瞧不上刘婆子整日搬弄是非的样儿,刘婆子也不屑问他们,所以特意求问喜儿。”

    徐氏哼了一声:“喜儿竟如此,她不喜欢刘婆子是一回事,故意告诉刘婆子这些话,白白扫了我吃午膳的兴致。这样吧,喜儿发落到后院负责洒扫吧。”

    宝欣有些迟疑,“喜儿没有什么过错,她告诉刘婆子夫人喜欢吃淡的那些假话,也是奴婢无意听见的。她没有过错,骤然发落了她,恐怕旁的奴才难以信服。”

    玉嫣闻言便道:“这还不简单,我看玉珺妹妹身边少人,梨花阁大的跟院子似的,每日洒扫的人都不够,不如将喜儿送给玉珺妹妹。”

    徐氏想了想,随即笑道:“送人不送单,要送送双数。送一个喜儿怎么够。”说着,望了望外头,沉声道:“也的确该给玉珺院子里送些奴才了。”

    片刻后,用膳完毕。

    玉琬玉琮都由下人待会了各自院子里。

    玉嫣还留下来:“娘,往日二叔那儿的祭礼都是嫡夫人与二叔来的,我看她也是正妻,我这个嫡长女才乐意去搭理她的,后日是姨娘来,我也没有必要踏足祠堂侧屋了。”

    徐氏道:“的确,你我都是嫡,没必要去应对侧室。玉琮,玉琬也是嫡出,而且年纪尚小。你们姐弟妹都不必去。只是,韩姨娘深得二老爷宠爱,他来祭他生母,带了姨娘与庶女来,咱们府里却只有我一个人招待,到底是不周全。”

    徐氏叹口气,大家族有大家族的苦恼,文暮虽说与庶弟分了家,可是这文家的祠堂是在文府大宅内,这大宅是文暮继承的,嫡系的牌位摆在祠堂正屋,侧室摆在侧屋。

    二老爷文续也就是文暮的庶弟,分得了家业后,就在文府老宅旁边买了个院子,安置了他生母,后来她生母死了,牌位就摆在了文府大宅的祠堂侧屋。

    每年祭他生母,都是登上文暮的府内来拜祭,自己还得陪同着。

    当然这也是文家的族规,庶出无论走多远,都得回到嫡出府上行祭礼。
………………………………

第十六章 堆出于岸

    每回来行祭礼,都是徐氏提心吊胆的时刻。

    徐氏第一次准备祭礼的时候,仗着文府长房正妻的身份,又打听到老夫人对文续的态度其实也不是很大喜欢,就将祭礼准备地平平淡淡,导致文续与他的嫡夫人叶赴花十分不满,叶氏一转头就散播了她不少坏话,旁人也就说文府长房正妻稚嫩,祭礼也不会备。

    徐氏听了生了好久的气,等到第二次,她把祭礼准备地隆重不已,许氏也只是淡淡地说这是徐氏的份内事。

    徐氏觉得自己颇为委屈,怎么一个堂堂的长房正妻,要受一个区区的庶出二房正妻的气,所以对许氏不大有好脸色。

    再后来,她生了玉嫣,许氏生了莹姐儿。

    按照大家族的规制,分家出去的庶子带着正妻来祭礼生母与父亲时,长房是要做陪的,为的就是让地下的人们看到,在他们死后,嫡庶子女们也是彼此之间和和睦睦的,好让他们在下面安心。

    所以,徐氏后来就带着嫡长女玉嫣作陪叶氏她们。

    因为叶氏的女儿莹姐儿乖巧有礼,每次来祭礼,见了徐氏就问好请安,比玉嫣这个嫡长女瞧起来温柔懂事多了,所以徐氏也就比较喜欢莹姐儿,对祭礼也不大排斥了。

    不过,叶氏实在是个嘴巴大的。

    凡是在祭礼上,玉嫣她的礼数有一丝半毫的错漏,叶氏都能添油加醋地传出去,把芝麻大的礼仪差错夸张成不通礼数,架子大。

    经过这些交锋,徐氏对叶氏的态度变了好几变。

    只要提起祭礼,想到有叶氏参加,她就觉得为难。

    今日听到叶氏不来,换了韩姨娘来,徐氏心里头顿时觉得舒坦许多。

    她看着玉嫣道:“你既然不想去,那就不用去了。不过叶氏那张嘴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身为嫡长女不去参祭礼,恐怕被叶氏知道了,会到处传你傲慢,目中无人,骄矜自大。不过你去了,对方只是带个姨娘来,也委实拉低你的文府长房嫡长女的身份了。娘想着,倒不如选个庶出与我去陪同文续老爷她们参祭礼。”

    玉嫣闻言点头道:“既然二叔带的是侧室姨娘来参加他生母的祭礼,那咱就让庶女作陪呗。这样也不算失了礼数,他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他虽说分家出去了,但论资排辈起来,他在族谱上也不过是个庶出,生母是牌位进不得祠堂的妾室,凭什么每次祭礼还要我这个嫡长女作陪。”

    徐氏点头:“我得想想,这么几个庶出子女里头挑谁去。我去问问老夫人,你先回去吧。”

    且说咏修院内才撤了午膳,徐氏就搭着宝欣的手款款走了进来。

    因为风停雪住,庭院里头雪后景致颇佳,老夫人年纪已大,院子里枯枝吊叶,残雪孤白,一番萧瑟高景,甚合老夫人这样年纪大了的人的审美观念,所以特意命菡萏将桌子摆到了廊檐下,桌子四周都生了暖暖的炉子,倒也不冷,老夫人就坐在廊下用膳。

    等撤了午膳,廊下便空落落的,那些隔五步就放着的盆栽也都枯秃秃的。

    老夫人抱着暖炉在廊下一个人看景色,这样孤凉的景色,她竟觉颇为欢喜。

    菡萏还怕冻着老夫人,特意用乌梅自斟银壶盛了滚烫的羊烧酒来预备着给老夫人喝了驱寒。

    “老夫人也别光顾着看景色,您好容易守着老爷成家立业,有了这么一番好光景了,怎么还跟以前似的喜欢看这种孤蔽的景儿,还不如春天的时候,将您的大小孙女都拢在一块儿,围着您,一起赏花来得好。”菡萏说着又道:“这样的孤凉景象,看着有什么兴致。”

    文老夫人闻言笑道:“你们年轻人喜欢热闹繁盛,我偏喜欢看这孤秃秃的景致。”

    文老夫人说着又道:“说起拢着底下孩子们玩乐,我倒想起来了,阮柳姨娘院子里没有小厨房,你吩咐咱们院里小厨房重新做些好吃的糕点送给她们,玉珺有自己的小厨房,就不必给她送了。再告诉她们,缺什么吃的喝的就来告诉我。”

    菡萏低头一笑。

    文老夫人诧异:“笑什么。”

    菡萏道:“老夫人这样做,才像是一碗水端平的模样。”

    文老夫人道:“难道我这一碗水不端平吗?我要是不端平,文续这孩子就别想有今日今时!他生母干下的那些恶毒事,足以令她被逐出文氏家谱,我不是顾忌着文续面子,还能容得她的牌位摆进这文府后院大祠堂的侧屋?早给她丢到田庄子上做个没人祭的了!”

    文老夫人说着又道:“我也并非一碗水端平,只是这人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最忌讳的就是谁最得宠,玉珺身为庶出却得了单独开小厨房的待遇,玉蝶玉蝴难免有怨言,我得施恩于玉蝶玉蝴,让她们心里没那么不平衡,免得薄了她们,叫她们嫉妒玉珺。这样做,也是为了玉珺好。”

    菡萏闻言低头捂嘴轻笑:“老夫人当真是不得闲。当初文续文暮二位爷分家,您里外操持不少,连分家产作证的族人都是您亲自写信联系的,老爷娶亲您又是里里外外操持,聘礼,吉时,宾客,酒宴,您样样劳心劳力,萧姨娘进府后,您还得派人盯着各院子不准议论老爷盗丹书铁券为萧姨娘免罚的事,还得招呼外头各府,不准他们私下议论萧姨娘的身份,好不容易这事过去了,这府里玉珺小姐又值得操心了,要顾忌这个庶出的想法那个庶出的想法,当真是操心哦。”

    文老夫人笑道:“能得什么闲呢,别看我是富贵人,我倒愿意做个清闲的农女呢。要说操心,也就操一阵儿的心,这帮庶出孙子孙女重要的是小时候就把品行培养端正了,小时候端正了,以后长大了,文暮就算对她们偏心,她们也不会走歪门邪道,可要是小时候就争风吃醋,心思错了,长大后,文暮就算家产平分,她们也会处处不知足。我不过是操个这么一阵子的心罢了。”

    正说着治理府内的心得呢,外头三等丫鬟们连声通传徐氏来了,文老夫人便派人请了进来,徐氏特意戴着老夫人赏的双桃并枝的金簪子进来,一进来倒也不说多少奉承话,文老夫人也不爱听人讲奉承话,徐氏便直接坐下道说了来意。

    文老夫人心里存疑,但还是道:“你的安排倒是很得体,文续这些年对你丈夫也算是恭敬,虽然两府不怎么来往,虽说他两人朝务有歧义,但对外始终是兄友弟恭,不给旁人文府兄弟反目成仇的笑柄。只不过文续媳妇儿叶氏也太不识大体了,无论什么事,也得来参加祭礼啊,咱们这样的大家族哪有让侧室姨娘来的道理,况韩姨娘又是风尘女子,凭她的德行出身,万万没有让玉嫣这个嫡长女去招待她们祭礼的道理。”文老夫人说着又道:“那你想着,后日,该安排哪个庶出去陪你一同招待她们参祭礼呢。”
………………………………

第十七章 婆媳的眼线

    徐氏见问,只是低头,做足了恭敬模样,这种事上,还是要请老夫人做主的,一则文暮虽则很少提起文续,但据她所知,文暮很久以前还是蛮疼爱这个庶弟的,二则,那位姨娘的秉性她不知道,摸不准是不是跟叶氏一样嘴巴有毒似的刻薄人,万一是的话,无论挑哪个庶女去,都容易让那个庶女被传出不好听的话出去,从而恨上自己,她不怕被庶女恨上,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这个箭还是得老夫人来挡,徐氏恭敬十足:“媳妇儿想着,还是请老夫人做主才是。毕竟儿媳妇掌管府务才十多年,与隔壁二老爷府上来往甚少,实在不知选哪个庶女。”

    文老夫人看看徐氏的模样,知道她的打算,跟上次萧姨娘牌位一事如出一辙,总是逼着自己做决定,她徐氏在后头跟着,有不好的,旁人怪自己,有好的,她徐氏也沾光。

    文老夫人眼神冷了冷,心里就不大自在,于是看着徐氏头上那枚双桃并枝的金簪子淡淡道:“让玉珺去吧。毕竟文续现在也是殿前侍御史了,你让一个寻常庶女去,究竟是不上台面,还是玉珺合适。”

    徐氏神情微变:“玉珺?”

    文老夫人点头肯定道:“玉珺虽是庶出,但现在在你碧桃院养着,身份自然比姨娘身边养大的庶出高贵一层。况且,文暮也一直没有对外宣称玉珺养在你膝下,后日由她露脸,正好文续身边有一干碎嘴的,由她们传出去,满京城也就知道玉珺这个庶出已经不是寻常庶出了。”

    徐氏对老夫人的决定颇感惊讶,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老夫人这个决定不那么好,她沉了沉心思,但终究不能反驳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