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无垢身着月白色衫裙,云髻上只挽了支琉花碧玉簪,端庄秀美,清淡怡人,身边侍女跪了一地……
李世民微怅的眼,才渐渐明亮,无垢对他行的是对天子的礼仪。他走过去,将她扶起来,“爱妃,怎么你也对我外道起来了?”
无垢笑看着他,“此非外道,而是……自今而后,我的二哥、我的夫君,便是这天下之主、是一国之君,为妻理应祝贺啊。”
李世民低头看自己,身上仍然穿着龙袍。“快帮我换下朝服。这一日,我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陛下要自称朕。”
“唔。”李世民无奈地笑,“这是寝殿,一时……还改不过口。”
“不急!”无垢笑道,“来换衣服。这般庄重是比较累!”
“说实话,令我征战沙场,号令千军万马,我决不会眨下眼睛,可这治国……却终不比平定天下……”
“不怕啊陛下,你有过人的智慧,有学习的勤奋。慢慢就会成竹在胸。”
“嗯。这天子比常胜将军要难做啊。”李世民换上了便服,顿觉轻松许多。
无垢何其懂他,宽慰道:“陛下往日能做好将军,从今往后亦能做好皇帝。千端万绪,就从……自称‘朕’开始。”
“你说的是,一定要做好的,不能暴殄天物。”说着,李世民将无垢拥在怀里,引得两旁侍女纷纷垂目……
窗外月光如水,无垢抚摸着李世民衣服上的云锦刺绣,柔声说道:“陛下,你还是早点歇息吧。明天,可是你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临朝啊。”
“嗯,好。”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6章 封后大典
新皇登基典礼刚过,宫内又忙作一团,君王心急,只待筹备好,即刻举行封后大典。无垢反复说不必着急,可李世民说:“只想要你早日成为朕的皇后。”
八月二十一日,封后大典。一大早,无垢坐在铜镜前,侍女们忙着给她梳妆,清秋望着镜中的人,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皇后,您天生就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无垢看了看镜中的自己,笑了笑,“快点儿,别耽误了吉时。”
说话间,侍女又跪了一地,“拜见陛下。”
无垢从铜镜里看到了李世民的身影,刚要起身,被他双手按住,低下头,在她耳侧轻声说道:“闭上眼睛。”
“陛下,你要做什么?”
李世民再一次说道:“听话,闭上眼睛。”声音极致温柔。
无垢摇摇头,轻轻闭上双眼,只觉得李世民在她的发髻上戴了什么东西。
“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
无垢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对制作精美的金步摇,钗首是一对展开的翅翼,翅翼中镶着精琢的玉片,玉片四周满饰镂空梅菊,由细金丝编织的、嵌着珠玉的穗状串饰分组下垂,好看极了。
李世民几不可闻的嘴角上扬,“嗯,美!只有你才配得上它。”
“陛下,你这是?”
“这是朕送给皇后的,世上仅此一对,独一无二。喜欢吗?”
无垢点点头,红唇含笑,“陛下送的,臣妾当然喜欢。”
“世上最好的两位女人,都属于我。一位是我的母亲,她是世间最神奇的女子;一位是我的皇后,她将以贤德母仪天下。”
“快点儿,别让朕等急了。”李世民拍拍她的肩膀,转身,留给她一个伟岸的背影。
吉时已到,东宫之内已是礼乐彻天。无垢身着深青色袆衣,沿汉白玉台阶,一步一步走向显德殿,走向她的皇后之位,走向她心中挚爱的男人。一时间,夫妻十三年的种种甜蜜、心酸、分离、担心……皆在脑海中浮现。
走进显德殿,李世民不由得愣住,无垢这番浓妆艳抹,竟美得惊如天人,头上的金步摇,随着她的节奏,摇曳生姿。无垢尚未走近,李世民便起身,迎着走上几步,伸出手,直到牵到白皙修长的柔荑,才紧紧握住。彼此深情地望着,好似回到了十三年前,他们的新婚之夜……
大殿之中,一时静寂,百官都知道他们帝后情深。李世民回过神儿,将皇后印玺交于无垢手中,“我的江山,有你才完美。让我们一起并肩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礼乐震天,百官齐拜,直上云霄……
李世民始终握住她的手,从此,他的江山、他的天下,皆有他挚爱的女子与他分享,今生何其有幸!
长孙无忌望着高高在上、光彩照人的妹妹,被逐出家门的屈辱、寄人篱下的无奈、多年的打拼,在这一刻都化为无限的感慨……
繁琐丛遽的一天过去,丽正殿内,李世民握着无垢的手,眼神温柔似水,“累不累?”
无垢摇头,“即使累,也得做,这是礼,我成为皇后的礼。”
“我觉得你越来越像一个皇后了。”
无垢伸出玉手,捂住李世民的嘴,“不是‘像’,是‘是’,我就是皇后。”
“对,你是皇后,你是朕唯一的皇后。”李世民呵呵笑着,“这册封皇后礼,比当年咱们结婚麻烦多了吧。”
“我们结婚也有十三年了,孩子都生了仨了。”无垢眼中含情脉脉,“今天的册封礼,让我觉得,我们又结了一次婚。”
李世民的手拂过她的脸颊,嘴角勾起一丝弧度,“我也是这样觉得。”
两人彼此久久地凝视着,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世民说着,一手揽她的腰,将她抱在怀里。他热烈地亲吻她,她更热烈地回应,他们相互抚握对方,很快地都有了更强烈的要求。于是,年轻的皇帝,像所有壮实的汉子那样,轻轻地抱起他心爱的女人,大步走近卧榻,将她轻轻地放下。
此刻,他不再是高贵的皇帝,她也不再是高贵的皇后,他们,只是一对年轻的男女,忙里偷闲,极有情致地在做着男女之间最有趣的事情。如青龙行雨,春花雨露,一次又一次。待他们沉沉地睡去,明亮皎洁的月光,直直照进丽正殿的床榻上。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7章 渭水之盟
正当李世民准备全力以赴治理天下时,北方边境再度燃起了烽火。
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得知李唐王朝发生政变,顿时大喜过望,立刻与突利一起出动十几万骑兵南下,从泾州方向入寇,迅速逼近武功。李唐朝野震惊,京师宣布戒严。
二十四日,突厥的前锋部队开始进攻长安以北的高陵。李世民立即命尉迟敬德开赴前线御敌。
二十六日,尉迟敬德在泾阳与突厥会战,大破突厥前锋,擒获其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斩杀一千余人。
然而,尉迟敬德的胜利并未挡住突厥人南侵的脚步。
二十八日,颉利可汗亲率大军突然进抵渭水便桥北岸,兵临长安城下。
突如其来的战争阴云瞬间笼罩着刚刚经历巨变的李唐王朝……
一道难题摆在了登基还不到二十天的李世民面前。是战,还是和?
作为曾经的最高军事统帅,李世民恨不得马上与突厥人开战;可作为一个刚刚即位的天子,李世民知道自己决不能草率行事。
因为政局未稳,一旦与突厥人全面开战,不但会对百姓造成负担,不利于新政权的建设,而且万一反对派趁机起事,到时候内忧外患一齐袭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李世民只能暂时隐忍,与突厥人议和。只有这样,才能为李唐王朝换取一个和平发展、积蓄力量的机会。
颉利大军进抵渭水后,立即派遣心腹执失思力进入长安,以观虚实。
“这次真正是趁难而入了。”李世民自言自语,他已经在大殿里踱了几十个来回。
“陛下,突厥使者求见。”内侍小心翼翼地报告。
李世民愣了片刻,大声道:“带来!”
“末将执失思力拜见大唐天子!”执失思力对李世民行礼,毫无谦恭之态。
李世民那双鹰一样的眸子盯着他,径直逼问:“你们可汗派你来打探虚实?”
执失思力未想到李世民如此直截了当,但他马上用一种趾高气扬、胜券在握的口吻说:“我们二可汗带兵百万,已在渭水便桥之北等待陛下。”言下之意是让李世民放弃抵抗,服从突厥人的意志。气焰何等嚣张!
临战对峙,向来是李世民的长项。突厥小将,吓唬谁?虽然李世民已经做好了与突厥人谈判的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向敌人示弱。相反,心里越是倾向于和谈,表面上就越是要摆出强硬姿态,拉出一副与对方决一死战的架势,才能赢得更多的谈判筹码。
所以,李世民决定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执失思力一个下马威。只见他脸色一沉,冷冷地说:“我与你们的可汗曾经当面缔结盟约,前后馈赠给你们的金帛不计其数。可你们可汗却背弃盟约,引兵深入,竟然还毫不惭愧!你虽是戎狄,亦有人心,怎能恩德全忘,大言不惭地自夸强盛?我今天就先砍下你的人头!”字字落地有声!当下骂得痛快,气势逼人。
执失思力大惊失色,慌忙请求恕罪。左、右仆射萧瑀、封德彝担心与突厥人闹僵,局面不好收拾,连忙替他求情,劝李世民按照礼节送他回去。李世民勃然作色:“我今天送他回去,蛮虏一定认为我怕他们,就会更加放肆!”
“绑起来!”李世民一声令下,囚执失思力于门下省。
随后,李世民设下了一个疑兵计,然后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出玄武门,策马来到渭水南岸,与颉利隔河喊话,责备他违背盟约。就在颉利满腹狐疑之际,李世民等人的身后突然旌旗招展、铠甲耀目,漫山遍野几乎全是唐军。
颉利发现执失思力没有回来,原本就已经感到不妙了,现在看见李世民又有恃无恐地挺身而出,背后的唐军更是军容浩大,脸上不禁露出惧色。
李世民命军队稍稍退后严阵以待,然后独自一人留下来与颉利谈判。萧瑀觉得皇帝太过轻敌,立刻拦住马头劝阻。李世民说:“我已计划妥当,你有所不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逼京畿,是以为我们国内有变,而朕新登帝位,势必不能抵抗。我如果示弱,闭门拒守,蛮虏必定纵兵大掠,局势就难以控制。所以朕单骑独出,以示轻蔑之意;又炫耀军威,显示决战之心,这一切肯定都出乎蛮虏的意料之外,让他们难以应对。蛮虏孤军深入,必有惧心,在此情况下,无论是战是和,我们都有把握。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等尽管旁观!”
其后,事态的发展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颉利主动请和。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出长安西郊,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并馈以金帛。颉利可汗得到贿赂,如愿以偿地引兵北还。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就这样被李世民化于无形。
盟约既定,李世民一身轻松,当日返回宫中。
听到李世民归来的通报,无垢急忙迎出丽正殿,她看到李世民神情轻松,悬着的心顿时放下大半。“陛下,战事如何?”
李世民给了她一个拥抱,“进殿,听我慢慢讲与你听。”说着,拥她进寝殿。
李世民将事情择要讲述一遍。
“如此甚好。臣妾揪着心,怕开起战来。”
“朕是常胜将军,开战又有何惧?”
“此话差了,常胜将军是过去的秦王,陛下现在是一国之君。”
“是啊。”李世民站起身来,看着外面暮色渐沉的天空,微微蹙眉:“君临天下,千头万绪,何谓轻重缓急?朕即位日浅、国家未安、民众犹贫之时,岂是战争之机?战事一开,劳民伤财,若有迁延,又不知余患至于几时。”
“作为天子,心中总须有天下百姓、黎民苍生。陛下以国家、苍生为念,避开战事,正是国家及万民之福啊。”
李世民突然换了决然强硬的口气:“可是突厥终是心病。待朕仓廪充实之时,朕……定将他们一举歼灭!”
无垢点头,目光一如既往坚信不移:“我相信!”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8章 江山美人1
转眼已是九月,秋高气爽,落叶飞舞,天地间无尽的疏朗与空阔。这日,无垢问候过太上皇李渊,回到东宫,显德殿前的庭院里,传来阵阵欢呼声、鼓掌声。
无垢淡淡微笑,走进庭院,并未叫人通报,只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融融日光下,李世民身穿铠甲,英姿飒爽。他以万尊之躯而毫无介怀地共处于众人之间,大小将帅士卒,轮番射击。每有射中红心者,李世民即当众宣布,定其考核为上考。有射近红心者,李世民令:“赏弓一把。”便有侍应官送上弓箭。或令:“赏刀一把。”便有侍应官送上大刀。或令:“赏布帛十匹。”便有侍应官送上布帛。如有射击不得要领者,李世民有时忍不住上前亲加指导,无论中者、不中者,皆兴致高昂。
无垢悄悄走近前去,群臣见了,刚欲施礼,她却是一拦,看眼李世民,笑道:“不必多礼了,莫扰了陛下兴致!”
“诸位将士!”只见李世民站在中间,敛了笑容说道:“戎狄侵盗,自古有之,这并不值得忧虑。值得忧患的是每当边境稍微安宁,君王就沉湎于逸乐之中而忘记战争,所以敌寇一旦入侵就莫之能御。而今,朕不打算征调你们去开凿池塘、修筑宫苑,只要你们专心练习弓矢。平常无事,朕就当你们的教练;突厥入寇,就当你们的将军。如此,希望天下百姓能得享太平!”
训话在耳,弓箭在手,每个将卒都感到精力百倍,李世民兴致亦高。场面是何等热烈!但无垢觉察到,坐在后台的群臣,正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终于,几个大臣忍不住,来到李世民身边,谏道:“大唐律令,以兵刃接近皇帝所在者,绞。如今陛下处身于刀剑之间,万一有狂夫偷袭,陛下以万尊之躯,如何向社稷万民交待?”
李世民看看几位资深重臣,又看看兴致高昂的场中将卒,朗然笑道:“朕推心置腹地对待天下万民,卿等怎么连宿卫将卒都要猜忌呢?”
后面的几位大臣还要进谏,李世民挥挥手,道:“诸位爱卿,请回座,回座。”一边看到又一个射中红心者,已经拼命鼓起掌来。
无垢觉得,今天的李世民是如此兴奋,如此英武,宛若又回到东西征战的从前。
直到训练完毕,李世民才注意到群臣中那一抹倩影。他大步走上前,握着她的手,“什么时候来的?怎不叫人通报?”
无垢一袭水蓝色锦缎长裙,在秋日的映照下,更显得完美无瑕,如此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人,世间真是不多见。
“怕扰了陛下兴致。”无垢拿出绢丝手绢,为李世民擦了擦汗。
“走,回宫。”李世民揽了她的腰,往丽正殿走去。
“陛下,那位大臣的劝谏有道理啊。”
“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
无垢清浅一笑,不再说话。这就是李世民,他的胸襟、气度和自信心就是如此异于常人,有时候甚至显得不可理喻。
秋日的夜晚,有了些许凉意,丽正殿内的御案前,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奏章,英眉微蹙。很显然,奏章里提到了令他头疼的事情。
无垢端着一碗胡麻粥过来,放在御案上,“陛下,休息一下吧。”见李世民没有回应,关切地问道:“可是为太子的事而烦恼?”
李世民蓦地看了她一眼,“你也在想这件事?”
“你是皇帝,这事应该你想。”
“你知道,玄武门之事对我的影响太深了,到底是立太子以长还是以贤?我还要考虑考虑。”
“承乾是我们的长子,今年不过才八岁,青雀也不过才七岁,这怎么能辨别贤与不贤呢?”
“等他们再长大些,多读些书,也许就能辨个大概了。你说呢?”
“这要说立太子以贤能,陛下你是最好的例子了。不过现在,新朝已经开始了,天下太平,以长子立为太子最得气象,争议也最少,这天下人无不知,治天下者已经完备稳妥。”
李世民站起身来,来回踱着步子,“我不是没有想过,你说得也对。我们的太子,照你的说法,当然是承乾,我许诺在此,立承乾为太子。但是,先不急着为承乾加冕,大唐继承我的人,我要慎之又慎。”
无垢微微一笑,道:“臣妾代承乾谢陛下!”
李世民坐下一口气将胡麻粥喝完,见无垢还在定定地看着他,放下碗,道:“你还有事?”
“这后宫之中众妃的位分还没定,陛下可曾考虑过?”
李世民看向旁边摇曳的烛火,“这事不急,再等等,朕自有定夺。”
无垢舒展了眉心,“还有一事,原齐王妃杨氏,两次紧要关头密报陛下,她的功劳,你怎么报答呢?她现在就在宫中。”
李世民看着无垢,之后垂下眼帘,他确实对杨如眉心存愧疚。
无垢浅笑,继续说道:“其实我早就看出,她对你有意。自古美人慕英雄,我又何尝不是呢?!不如,你纳她为妃吧?”
“那不行!”李世民决然回道。他起身走到无垢身边,拥着她往卧榻边走,“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我很清楚。看到她,我就想到六月四日之事,心中难免……所以,以后还得麻烦你多照应她。”
“这是自然,陛下的恩人就是我的恩人。”
卧榻之上,李世民躺在无垢怀里,望着她扇动的睫毛,“皇后,我想在弘文殿设立一个弘文馆。你也知道,我以前读书太少,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懂得不多,真是不敢有半点马虎和懈怠。在内殿设置弘文馆,安排一批文学之士轮流值班,就是想在上朝听政的间隙,同他们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
“难得陛下有一颗孜孜求学的心。”无垢抚摸着李世民的额发,望了望窗外,“不早了,陛下歇息吧,明早还要上朝呢。”
李世民翻身躺下,盖上锦被。闭上眼睛,心里想的是,玄武门的悲剧,千万不要发生在孩子们的身上……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9章 江山美人2
第二天一早,后宫的女人照例来给皇后问安,一拨又一拨。先是韦珪和韦尼子,再是阴离,而后又是杨静怡和燕芷兰,这丽正殿里好不热闹。
把她们打发走,无垢便坐在熏炉旁,持书而读。清秋走到近前,“禀皇后,杨夫人的贴身侍女绿珠求见。”
无垢秀眉微蹙,杨如眉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赶忙说道:“叫她进来。”
这绿珠是当初无垢亲自为杨如眉选的贴身侍女,乖巧懂事,心地善良。只见绿珠进来恭敬施礼,“拜见皇后。”
“是不是杨夫人有什么事?”
“皇后,杨夫人病了。”
“病了?怎么回事?”无垢关切地问道。
“夜里着了凉。本来,杨夫人不让说,可是今天药也没了,奴婢不得已才来找皇后。”
“你起来吧。”无垢回头吩咐清秋:“秋儿,拿上我的药,咱们一起去杨夫人那儿。”
此时,杨如眉正望着窗阁凝思,满心落寞,亦如窗外凋零的残叶。
“皇后驾到!”
内侍官一声通报,杨如眉回过神儿,走到院中,敛衽为礼:“杨氏拜见皇后。”
“不必多礼!”无垢牵住她的手,走进了内室。落座之后,打量着杨如眉,一袭红衣依旧不失端仪,虽薄施粉黛,仍遮不住满脸憔悴。“听说妹妹病了?怎么不早告诉我?”
“小病,不敢麻烦皇后。”杨如眉脸上没有半点表情。
“若不是绿珠聪慧,没药了知道求助我,我还不知道妹妹生病呢。”
“秋儿,把我的药都给杨夫人留下。午时,让御医来给杨夫人看病,不得耽误。另外,再让人送两床被子来。”
“是,奴婢记下了。”清秋俯身将一个精致的小药箱放在案几上。
杨如眉看了看药箱,欠身一礼,“谢皇后。”只这三个字,多少滋味在其中。
无垢环视了一下四周,带着清和婉约的笑容,问道:“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杨如眉点点头。
“你们都退下吧,我与杨夫人有些话要讲。”无垢挥挥手,内室中只剩下她们两人。无垢知道她心有顾虑。当初,她是秦王妃,她是齐王妃;如今,她是皇后,而她呢?虽说被养在宫中,可毕竟身份尴尬。“陛下一直记挂着你,只是他一见到你,就会想到六月四日之事。你也要体谅。”无垢柔声劝慰她,望能稍解她心中郁结……
杨如眉内心苦笑,想起那天,李世民一身血衣,疲惫地看着她:“我叫你来,是要谢你的两次救命之恩。”
她表情悲凉地看着眼前的男人,“我也要谢你的杀夫杀子之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