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昭女相-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臣乙道:“问题是只有宫里的人才能拿得到调动军兵的令,而我们手上无一兵一卒,如何攻得进去?”

    大臣丙道:“紧要关头,哪里还能等待里头的调兵令?我们一起去说服姜将军,让他先出兵再说,不然事态就更加无法控制了。”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原来

    大臣丁说:“关键是姜将军一向将规矩看得比命重,他未必肯这么做。”

    “此次事态紧急,由不得他不肯,否则那后果可是他根本无法自负的”大臣甲道。

    大臣乙也附议道:“就是,眼下已经火烧眉毛,若他还死守着那些规矩,无疑会害了整个国家,他不会不明白的。再者,我们几位大臣联名邀请他,这也就意味着事情非同小可,他应该会酌情灵活处理的。”

    事不宜迟,众位大臣立即联名给曙国大将军姜维瀚写了封信,告知他宫里现在的情况,让他立即带兵前来救援。

    大将军姜维瀚很快便收到了此封信,大感惊讶,然而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私自调动军兵是违反规定的,此事若追究起来他的责任将会最大,因此很有可能连性命都得丢掉,可是这几位大臣的联名书里陈述的事情又是如此的紧急,让他根本无法坐视不管。

    他在屋内踱了几圈步之后有了决定。

    既然出兵是违规,不出兵也难逃一死,那就干脆铤而走险出兵了再说吧。

    于是他立即带着这封联名信去军营,调动了十万兵来与曙国来的军兵对抗。

    当他的军兵全部准备就绪时,前方来报说曙国的军兵已经攻进了城关,正往皇宫方向走来,目前已到金沙江源头处,距离皇宫不到十里路了。

    姜将军问清楚了对方的行军方向和人数后立即将这十万兵分三大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右面朝曙**兵扑将过去,打算将他们牢牢地拦截住,然后再实施狙击。

    皇宫里面,萧棣元和静吾联手将萧宏、柳氏和萧地开控制住了,然后两人联手将萧宏弄到一旁的翠微宫的一间房间里面。

    将房间门紧锁上后,萧棣元解开了萧宏的穴道,道:“当年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将我从昭国捋来?”

    萧宏哈哈大笑了数声后道:“朕不知你在说什么。”

    静吾微笑道:“事实已摆在眼前,陛下何必再装糊涂?”

    “事实?哪些话是事实啊?有证据吗?”萧宏依旧一脸淡定地问。

    这时外面忽然走进来周荣、张元丰和武一昌,三人直到萧宏的跟前时才停下,然后周荣用手一抹脸上,立即恢复了他当年在曙国皇宫里当公公时的模样。

    萧宏看了有些惊讶,但又记不起曾在哪里见过周荣了。

    周荣便提醒道:“当年会卜卦的公公赵宝木陛下还记得吗?”

    萧宏立即记起来了,惊慌道:“你你是广贤王一伙的?”

    周荣微笑道:“不,我是昭国派来的人,专门负责调查广贤王身世的。”

    萧宏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萧棣元能够获得这么多关键的线索。

    他一时间心慌意乱,不知该如何应对。

    周荣便上前道:“丁安的身份是我与广贤王合作查出来的,整个过程我全程参与,因此我可以作证丁安乃您和皇后娘娘的亲生儿子。而邹十二此人的影踪也是我先发现后来由广贤王的人抓到的,我也作证他的身份。”

    说罢,周荣指着那些证据道:“这一系列的证据,至少有七人可以作证广贤王、我、张元丰、武一昌、丁武、廖元纪和韦帮。”

    这些人随即从外头进来。

    萧宏恨不得眼前这些人都立即从这世界上消失,可是显然是不可能的,顿感无比的无助和绝望。

    一阵恶心感让他难受得闭上了眼,但是那感觉却依然强烈,乃至于令他几度快要窒息过去。

    终于,他还是不敌这强烈的恶心感,猛地喷出一口鲜血。

    萧棣元见状不免于心不忍,但一想到自己当初被捋的原因尚未弄清楚,便放弃了上前去扶他的念头。

    此时的萧宏嘴角还残留着血迹,脸色煞白着,仿佛随时都会晕过去般,但是他依然挺直着胸膛道:“不管你们有多少人作证,朕也不会承认的。”

    “那就让事实说话吧。”萧棣元说,立即命人将这些证据公布出去。

    萧宏赶忙制止道:“别公布,别公布,朕说,朕说。”

    萧棣元这才让来人退下,锁上门,与静吾、周荣、廖元纪等人静听萧宏说。

    看着这些静等自己说原因的人,萧宏道:“朕可以交待当年之所以那么做的原因,但朕有个条件曙国的江山依然是朕的,谁也不能夺走。”

    众人便看向萧棣元。

    此时,皇宫里的一切都由萧棣元操纵着,只要萧棣元想,就可以趁此机会夺过王权,成为新的国君。

    在场这几个帮助萧棣元的人也大多从心里希望萧棣元这么做,不过最终会如何抉择,他们尊重萧棣元的意愿。

    萧棣元只想了一下便点头道:“可以,只要你将当年的事如实交待的话。”

    周荣立即轻拉了萧棣元的衣袖一下,道:“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将王权接过来?”

    萧棣元轻声答道:“若我只为了王权,几年前我便行动了。”

    周荣顿时肃然起敬。

    萧宏又看了看众人,这才艰难开口道:“十八年前,曙国还只是一个拥城二十来座的小国,而邻近的昭国当时拥城三十多座。当时两国之间表面和平,实则暗地里从未停止过较劲,朕当时刚当上国君不久,深深感受到了弱小国所面临的危险和压力,又适逢听说昭国当时在制造一批炸弹,不免担心是用来进攻曙国的,故日日夜夜不得安宁,于是召集众臣商讨应对的办法,会议连续开了三天,但是没有一个建议是简单又可行的,于是朕只好私下里再另想办法,不久后朕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昭国的三皇子秘密捋走和秘密养大,如果哪天昭国真的对付我们时,我们就以昭国三皇子做筹码,要挟昭国停止作战。”

    说完后萧宏看了萧棣元一眼,道:“这便是我们当年捋走你的原因。”

    在场的人都神色严肃地看向萧棣元。

    听萧宏说完,萧棣元静默了许久。

    原来萧宏当年是为了保护曙国而将他捋来当筹码的。
………………………………

第六百二十二章 逃出皇宫

    尽管萧棣元也明白萧宏当时作为弱小国的国君的心情,但是毕竟这做法太过下作,因此萧棣元冷声道:“如果是一位光明正大的国君,即使自己的国家弱小也绝不会用如此卑鄙的手段,陛下,您之所作所为实在让人不齿。”

    萧棣元看向萧宏的目光是冷的,不带任何感情。

    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到此刻已化为灰烬。

    萧宏但觉头晕耳鸣,又忍不住吐了一口血,然后也同样冷冷地看着萧棣元道:“所有的胜利,都或多或少带了残忍,朕这么做”

    这时忽然有人在门外道:“王爷,曙国的军兵将昭国的军兵截住了,目前双方正打得激烈。”

    萧棣元等人不禁脸色一变。

    萧宏则顿时面露喜色。

    “曙**兵共有多少人?在何处截住了昭国的军兵?”萧棣元问。

    “十万在金沙江源头处。”来人答道。

    也就是距离皇宫约十余里的地方。

    萧棣元道:“好,知道了,退下吧。”

    来人不放心地问:“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稍后在龙飞宫等我通知。”萧棣元道。

    萧宏仰脸镇定道:“姜将军所带领的军队从无败绩,你们的人就等着被打败吧。”

    “不到最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萧棣元镇定答道。

    随后,萧棣元亲自用粗绳子将萧宏捆绑在石柱,领着其他人去了龙飞宫。

    这时,周荣建议道:“王爷,姜将军所带领的军队确实远近闻名,昭国的军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硬打恐怕并非明智之选。”

    萧棣元道:“我们不硬打,我们即刻撤退,用的速度离开曙国。”

    “你也离开曙国吗?”周荣忙问。

    萧棣元点头。

    周荣立即抖擞精神道:“好,那我们一同回昭国去。”

    “不,我暂时不便回昭国,需等时机成熟了才回。”萧棣元立即答道,随后在周荣的耳朵边轻声说了一句什么。

    周荣听后点了点头。

    于是一行人在一个小队伍的掩护下快速从皇宫的小门离开,乘着夕阳往金沙江方向去。

    与此同时,萧棣元安排人给正在跟姜将军的军队作战的昭国将军首领去了封信,让他们立即快速撤退,争取在天全黑前离开曙国的领地。

    昭国的将军收到此封信时两方的士兵正打得火热,他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士兵们得令后便全部停止了作战,拿着兵器跃马而,飞速离开了作战现场。

    曙国的士兵们大干惊讶,忙请示姜将军。

    姜将军得知后赶忙下令队伍火速去追。

    无奈昭国的军队逃跑得太快,他们虽然全速追赶也还是慢了一步,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过了边境线,迅速地消失在黑夜中。

    这边厢,萧棣元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金沙江源头的一处山坡。从山坡往下看,可以看到两方作战后留下的狼藉景象。

    好在双方在此次作战中的伤亡人数都不多。

    萧棣元将视线从战场收回,看向这些自己的同伙,道:“今日全赖大家的帮忙才能完成我想要完成的事,多谢大家!”

    周荣忙道:“如今昭国三皇子疑案已真相大白,请三殿下尽快完成您的计划回到昭国来。”

    萧棣元点头,又看向静吾道:“没想到老师今日会来,学生大感惊讶和感激!”

    静吾依旧戴着低檐帽,所以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表情,但见他微微点头道:“你能安全逃离那地方就好,日后也请多加保重,就此别过啦。”

    “等等,”萧棣元忙说,然后朝静吾走近几步,道,“老师,我们借一步说几句话。”

    静吾点头。

    于是两人走到离其他人约莫六七丈远的地方停下。

    萧棣元轻声问:“老师,其实您真实的身份是昭国飞龙山的隐士,江小公子曾经的老师语子,对吗?”

    静吾无比惊讶地问:“缘何这么说?”

    萧棣元微笑道:“学生曾到飞龙山去探望江首辅的小公子,当时您正好不在,学生便向江小公子了解关于您的事,从她的描述来看,您的身高、身材和音调都跟静吾老师相近,再加你们都同样深谙天机、地脉,精通六韬三略、行军布阵和占察往来,加您一向行踪隐秘并且从不以阵容示人,所以学生斗胆猜测您就是语子。”

    语子哈哈大笑了几声,然后取下低檐帽道:“没错,我就是语子。”

    萧棣元赶忙凑近几分来看。

    这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身材高大、气度非凡。加一身洁白的长袍,看起来与仙人无异。

    萧棣元感慨道:“这还是学生首次得瞻老师的尊容,不胜荣幸!”又道,“老师,您为何要教导和帮助一个异国人?”

    “因为知道你对这个世界还大有用处,所以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还有,知道你先前的经历,愿意帮助你明确自己的出身。”

    萧棣元立即跪下道:“多谢老师!”

    语子哈哈笑道:“如今你已学成,又已逃出皇宫,日后的路就得靠你自己了,望你不忘初心,宽怀待人。”

    “是。”萧棣元忙应道,又道,“老师,您现在是要回昭国去还是在曙国逗留些时日?”

    “还会逗留几天,办几件事。”

    “好,那我们在此别过了,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再见。”

    “嗯。”

    就在此时,站在不远处的周荣忽然朝一边重重倒地。

    其他人见状赶忙伸手去扶。

    周荣在不断地吐血,他们用手去堵住他的口时血就从鼻子涌出,并且全身发起了高烧。

    “大人,你觉得怎样?”武一昌关切地问。

    周荣艰难地用手指了指不远处,道:“那里,有人在袭击王爷,赶紧去抓住他。”

    这时他们才发现周荣刚才那举动是替不远处的萧棣元挡了一箭,如今那弓箭的箭头已穿透了周荣的胸膛,伤口处的血如泉水般不断地往外涌。

    丁武、廖元纪和韦帮立即朝那举弓的人飞身而去,三两下便将那人给一剑刺穿了心脏。

    萧棣元和语子闻声赶来。

    周荣哆嗦着双手握住萧棣元的双手,道:“王爷,我们终于替昭国查明了这桩历史大案,我死而无憾了。”
………………………………

第六百二十三章 离曙国

    萧棣元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紧紧地握着他的手道:“这些年,若没有你这般不顾性命地追查,此案恐怕到现在还毫无进展呢,多谢你,帮助我弄清了自己的身世,也帮昭国破了一个特大疑案,你的功劳,无论我还是昭国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永世不会忘的。”

    周荣满意地笑了,道:“我快要死了,若让他们现在就带我回昭国,无疑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就将我先安葬在这附近吧,等日后你们有机会时再将我的骨头带回昭国去。”

    萧棣元顿时泪如雨下,道:“不,这次我就让他们带你回昭国去。”

    说罢立即安排人去准备马匹和马车。

    待他安排完毕,周荣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萧棣元朝他跪下郑重地行了三个叩拜礼,然后咬破手指用鲜血在纸上写道:“昭国大理寺卿周荣,前后三度前往曙国调查昭国三皇子疑案,为查案数次出生入死,且明知自己身患重病也依然义不容辞,最后因为替昭国三皇子挡箭而被敌人射杀身亡,此案能破,他应居首功,望陛下给予追封和重赏处理,并妥善安顿其家人。”

    写完后,萧棣元将此信折好交给武一昌,道:“请将此信交给昭国陛下。”

    武一昌赶忙上前接过,郑重道:“三殿下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将这封信安全转交给陛下的。”

    话还没说完武一昌已泪如雨下。

    这些年里,他是亲眼看着周荣如何为调查此案而奔波的,又亲眼看着周荣无论在病情多严重下也从未耽搁过查案,他太清楚周荣的不易了。

    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落泪。

    萧棣元赶忙擦干眼泪,道:“那就有劳了。”又对其他人说,“望务必将周大人安全带回昭国,并进行厚葬。”

    其他人皆点头。

    萧棣元一回头,发现语子已经不见了,便知他已悄悄离开,便朝众人抱拳道:“各位再会了。”

    武一昌忙问:“三殿下这是要去哪里?”

    萧棣元道:“去一个地方办点事。”

    说罢便飞身离去了。

    不远处,丁聪和李霈派来的两名武功高手正在等着萧棣元,见萧棣元到来,丁聪立即掀开马车的门帘让其上车。

    萧棣元一坐定,马车立即像脱弦的箭般飞速往一条人烟罕至的大道跑去。

    在昀国与曙国相邻的边境线上,汪鼎派来接他们的人已经在那里静候着了。

    马车越接近边境线,萧棣元的眼泪流得越凶,有因为要离开这个国家的缘故,也有因为得知自己的身世和想到周荣的死的诸多感慨。

    又想到语子化名为静吾来教他十几载的诚意和用意,就更加感慨万千了。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实在是受了不少人的真诚相助,哪怕单单是为了这些帮助过他的人,他也下定决心要努力为苍生做点有益的事。

    风越来越大了,他们一行人到达了郊外,举目所见皆是连绵的山脉和已经被秋风吹掉光了树叶的树木。

    马车到达一个小路的尽头处时不得不停下,因为再往前的路是马车行不了的了。

    一行人换乘精选的骏马,快速地往约定的地方奔去。

    汪鼎等十人已经等在边境线旁了,听得有马蹄声传来时立即寻声望去,确定马是朝自己这边来时赶忙策马迎了上去。

    于是,萧棣元、丁聪两人易容易装进入了昀国,李霈派来的那两名贴身侍卫依旧紧随其左右。

    汪鼎将他们安置在早已为其准备好的住所,开始商谈接下来的事。

    在昭国的军队撤退后,姜将军立即率自己的军队回归京城,安顿好士兵们便亲自进宫向萧宏请罪。

    萧宏此时已被救,但因吐了几次血的缘故此刻只能躺在床榻上。

    柳氏和太子萧棣开也被救了,此刻正守在萧宏的床前。

    萧宏刚下令全城封锁,不让任何一个可疑之人离开曙国,目的是要将萧棣元给抓到。

    发布完这个命令后萧宏又吐了一些血,正仰躺着歇息,得知是姜将军来见,忙让其进来。

    姜维瀚进得屋内便朝萧宏跪下道:“臣因事态紧急所以在没有得到准许的情况下私自出兵御敌,臣甘愿接受惩罚。”

    萧宏吃力地摆了摆手,道:“姜爱卿在事态紧急时灵活调动士兵去御敌,使得敌人知难而退,不仅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为曙国立了大功,朕要重赏你。”

    说罢便宣布了对其的奖赏内容。

    待姜将军退下后,萧宏立即召集重臣前来商讨追捕萧棣元之事。

    约莫三刻钟后,重臣们到齐,萧宏强撑着病体坐在龙椅上,看着重臣道:“如今广贤王是否已逃离曙国尚未得知,在此情况下我们务必全城戒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而在境内如何搜捕最为快速有效,望诸位都提提建议吧。”

    立即便有一位大臣不解道:“陛下,请问为何广贤王要逃?”

    萧宏立即面露不悦,但也还是不失礼貌答道:“他意欲抢夺王位。”

    这位大臣还是不解道:“若他真的意在抢夺王位,为何又在紧急关头离开皇宫?那时候皇宫里不是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吗?”

    萧宏有一瞬间的无言以对,但很快便答道:“当时宫里一片混乱,他逃离的具体原因朕也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制造此次事件的初衷肯定是想夺取王位。”

    这个理由虽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但这位大臣也知此时不是深究此事的时候,便不再说什么了。

    众位大臣经过一番密议后制定出了三个搜捕的方案,萧宏立即下令相关人员执行。

    忙完此事后,天边露出了白,新的一天到来了,可是萧宏已经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宣布今日不上早朝。

    太子萧棣开在萧宏的床榻前守候了半天,下午时终于忍不住找了个借口离开,留柳氏在里面。

    出了养心殿,太子萧棣开立即召集那六位主力辅佐他的能臣前来商讨要事。
………………………………

第六百二十四章 他的下落问题

    六位能臣很快便到,太子遂将他们请进太子府的封闭式会议间,开门见山道:“眼下父王时有吐血,精神也严重不剂,已胜任不了治理国家大事之要务,然而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故本宫想征询一下你们的意见。”

    大臣甲忙说:“太子殿下,万万不可,陛下虽然目前龙体欠安,但他毕竟还年轻,只要妥加调理和治疗,想必不久之后即可恢复。”

    太子萧棣开不悦道:“父王此次的病情跟以往不同,此次显然是要严重得多,本宫实在不忍心他一边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还要操心国事。”

    大臣乙恭敬道:“可是殿下,就算事实是这样,只要陛下没有这个打算,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反而容易引起陛下的怀疑。”

    太子萧棣开不耐烦道:“本宫并不介意他怀疑,本宫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

    大臣乙道:“怕只怕此事一旦被他知道后引他龙颜大怒,于是盛怒之下做出极端的决定,反而对殿下不利。”

    太子萧棣开道:“本宫这么做也是体谅他的辛苦,反正这江山迟早也是本宫的,本宫只要跟他好好解释,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大臣丙说:“殿下,您确定您了解陛下的性格了吗?依微臣的经验,陛下对于让位一事一直讳莫如深,加之他又是喜欢凡事在握的人,恐怕并非您去解释就能动摇得了的。”

    萧棣开听了后又有些犹豫了。

    是呀,尽管自己身为萧宏的儿子,在萧宏身边十几年了,但他确实并不是特别了解萧宏。

    身为一国之君,萧宏的城府很多时候是相当深的,而他的洞察能力有限,还真不知道哪些时候萧宏向他呈现的才是真实的一面。

    考虑良久之后萧棣开说:“好吧,那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江月棠参加完‘九五赛”就跟随方昭恒北上了,并不知京城人因为她连胜两届大比的缘故而被列为未来十年内最佳夫君人选的首选人,也不知京城人赋予她‘常胜小公子’的称谓,直到她到达了闻州城时才从一些人的茶余饭后的话资里得知。

    此时的她正为萧棣元的人身安全和下落问题而忧心忡忡,听得这话时便并没有感觉多高兴。

    方昭恒听了倒是很高兴,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