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昭女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也不说话,但都听到了彼此的心跳声。

    时间像静止了似的,近距离接触,彼此的身体能感受得到来自对方的强烈磁场,因而皮肤的表层就像受到了某种物质的吸引,也随之变得十分敏感。

    皇太后将扇子放下,扭头朝他看过来。

    她眼眶上的红尚未退去,他挨得这么近,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脑袋忽然轰的一声,所有的克制都不受控制了。

    这个人前尊贵又坚强的女人,此刻在他看来不过是个会哭、会烦恼的脆弱小女人。一股怜惜之情瞬间从他的心底升起,也忽然给了他勇气,他猛地抓住她的肩头,朝着她的朱唇吻了下去。

    皇太后微愣,但也没有推开他。

    李怀见她不抗拒,便将她用力搂进怀中,继续疯狂而霸道地吻她。

    或许是太过激动,他越吻越疯狂,恨不得把她整个人也吞咽了般。

    “先帝驾崩后,你一定很寂寞吧?”他边吻边问,声音沙哑而急促。

    他的唇在颤抖着,身体也在颤抖着。因为她愿意让他吻、让他抱,他就像实现了埋藏心中多年的梦想般欣喜若狂。

    他紧紧地抱着她,一遍一遍地吻她,幸福得湿了眼眶。

    皇太后并没有回答他,她的嘴角带着淡淡的笑,眼睛闭着。

    她始终是冷静的,即便已经感觉到了他身体某处的变化。不过若细心看,会发现她的脸微微发红。

    她的冷静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征服欲,现在,狂热的亲吻已经不能让李怀感到满足,于是他一把将她抱起往卧室去,然后,他迫不及待地将她压在身下。

    她柔软的身躯就在他的身下了,那玲珑的曲线像山脉般起伏,更添诱/惑/力。

    他呼吸渐快,头脑发昏,大手颤抖着伸向她前襟的系带。

    她身上的衣服不多,他三两下便将之脱得差不多了,就在他准备将她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除去时忽觉下腹一阵闷疼,手便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原来,她趁他不注意时一脚踢在了他的小腹上。

    他虽然会武功,且身强力壮,可也被她这一脚给踢得变了脸色。

    她竟然会武功!

    他正想说什么时她又朝着他下腹下面的位置踢了一脚,那正是他的命根处,他一吃疼,整个人连翻带滚般摔落到地上。

    “太后师从何人?”他强忍着疼问,也想藉此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

    皇太后已坐立起身,不紧不慢地穿着衣服,道:“这是哀家的事。”又说:“如果哀家不会点武功,今日岂不就成了世子爷砧板上的鱼了?”

    李怀自问也认识了她十六年,且也算是对她的身世有一定了解的人,却并不知道她会武功。

    这个女人,看来比她想象的要复杂。

    李怀有些尴尬,赔笑着说:“臣孤陋寡闻,见笑了。”

    已经穿好衣服的皇太后下了床,坐在床边的靠背椅上,望着李怀冷冷道:“世子爷,只要新帝与哀家的一句话,你和你父亲所拥的这十座城便可随时回收。”

    对于李怀的父亲来说,这十座城就代表了他们的一切,他们如何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朝廷回收?李怀再冲动也不会拿这等大事当儿戏,因此听得皇太后这话后赶忙跪下道:“臣方才之举实乃恋慕太后已久把控不住所致,臣知罪,请太后原谅!”

    皇太后冷哼了一声,不依不饶道:“世子爷如今连哀家的主意都敢打,日后又还有什么不敢想的呢?”

    李怀忙说:“臣不敢。”

    皇太后又冷哼一声,抬高声音让守在外间的宫女进来,吩咐道:“传陛下和翎王过来,哀家有要事商议。”

    李怀大惊,忙跪下道:“臣知错了,请太后高抬贵手!”

    他边说边磕头,颇是狼狈。

    若她将他方才的行为说出去,他和他父亲翎王便会有麻烦。

    如果他们因此而丢失了那十座城,那他们便不知该到哪里容身了。

    现在,他总算是看清了――这个女人并非表面上那般温柔和蔼,一旦涉及到她和昭国的利益时,她比谁都能狠得下心肠来。

    他与她搞暧昧,无疑是拿鸡蛋碰石头,不仅不会得到好处,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灾祸。

    那么,她的心里到底有没有过他?

    这位能征善战的男人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想。

    皇太后已洞悉了他的心思,抬手示意宫女们退下,然后淡淡道:“哀家这一辈子只爱过先皇一人。”

    李怀忽然抬头看向她,目光中既有不甘也有痛苦。

    皇太后端坐如松,面色安泰,气场强大得让他畏惧。

    论辈分,他要算是她的侄子了,竟然还敢对她动这种心思,她只觉得满心发寒。

    但是,刚才他吻她时她还是有感觉的,只不过强忍住没让他觉察出来罢了。

    她当时便在想――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方才臣吻你时你并没有抗拒,这又是为何?”他问。声音中透着哀伤。

    原来男人动情时智商也那么低。

    皇太后微微一笑,起身缓缓走到他的身边,伸出春葱般的手指抚上他的脸,微俯下身与他对视着,缓缓道:“世子爷以为呢?”

    她的脸离他那么近,她的声音又是那么的温柔,让他忍不住再一次春/心/荡/漾。

    但他方才已经领教过她的厉害,因此不敢轻易造次,垂下眼帘低声道:“臣不知。”

    皇太后直起身子,将手搭在他强健的肩头上,道:“如果还有下次,哀家绝不轻饶。”

    李怀大喜过望,赶忙磕头道谢。

    等他磕完头时皇太后已经离开了房间,但空气中还隐约飘荡着她身上的那股香气。

    李怀如梦初醒般起身,强忍着下腹的疼走出了房间。

    外头烈日如火,他缓缓地穿过花园小径和石桥,心里空荡荡的,又带着几分苦涩,当他过了小桥,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慈清宫依旧幽静如昔,只是,他该如何扑灭心里的那团爱慕之火?

    他平生第一次拿一个女人毫无办法,不免满心的挫败感,因此走路的脚步有些虚浮,脑袋更像是受了重击一般无法思考。他面无表情地往前走,深一脚浅一脚的,步履僵硬而机械,如同一具行走着的行尸走肉。
………………………………

第二十二章 说项

    李怀一走,皇太后的脸便拉了下来,她摩挲着茶杯沉思了片刻,便派人去请内阁首辅江传雄、内阁大学士司马彧、龙腾飞和左端、刑部尚书郭一凡、谋士团成员布谷和陶十三这七位老臣前来议事。

    七位前朝重臣兼当朝权臣得知传话后立即匆匆前往慈清宫。

    皇太后已更换了衣服,正端坐在主座上静等他们的到来。此时的她,矜持不苟,仪态端庄,看起来无比的尊贵和威严。

    待七位大臣行过礼,皇太后温声道:“先帝生前规定每位亲王不得拥城超过十座,但经过这二十年的演变,亲王的数量已比订立此规时增多了三分之一,照此趋势,恐怕不出十余年就会出现城池供不应求的现象,想到此事,哀家寝食难安,特请诸位来商议对策。”

    七位大臣相互递了个眼色。

    皇太后一向高瞻远瞩,而且行事果断利落,但凡她意识到的问题没有哪件是能拖延得了的。

    眼下,昭国共有五位亲王,且是已封藩了的。

    大王爷拥城十座,二王爷七座,三王爷、四王爷和五王爷各六座。

    大王爷和二王爷因当年曾立过几次大功,先帝便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加赏城池给他们,所以他们所获封的城池要比另外三位王爷的多。

    昭国目前共有四十八座城,除去分封给这五位亲王的三十五座后还剩下十三座。

    也即是说——由今上直接管辖的城池目前只有十三座了。

    显然,大王爷的疆域已经快要直逼朝廷的直辖数目。

    假如大王爷起谋反之心,并且拉上一两位王爷合谋的话,照现在的情况,朝廷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为防内患,也确实是该有所应对了。

    其实这事朝中不少大臣也已意识到,只是由于这几位亲王的势力都很大,且都是极不好惹之人,故不敢明着提。

    眼下皇太后主动提起此事,可谓是正中了他们的下怀,因此他们在相互递过眼色后立即夸赞皇太后英明。

    他们纷纷出谋划策。

    最后,大家都认为将先帝所定的最高拥城数降到七座乃最佳的方法,不过,这便意味着要从拥城最多的大王爷李凌手中收回三座城。

    大王爷曾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那被加赏的几座城便等于是他们的功勋,如果朝廷要收回,显然大王爷的心里是不会服的。

    对于一向把疆域拥有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大王爷李凌来说,恐怕不仅不服,还可能会因此而发动战争。

    这事若不小心处理,显然会后患无穷。

    况且,如果将大王爷的城收回三座,那他的拥城数就和二王爷的一样了,这也会引发大王爷的强烈不满和不甘。

    这也是皇太后所顾虑的,因此她才请他们来商议。

    七位大臣也犯难。

    皇太后便问江传雄的意见。

    江传雄也在斟酌着,少倾,他恭敬答道:“将最高拥城数的标准降到七座这点微臣毫无异议,不过翎王(大王爷)毕竟战功赫赫,理应有所区别对待,还是只回收他的两座吧。”

    这样,大王爷还可拥城八座,依旧是昭国拥城最多的人。

    这样,即便大王爷心里不爽,但起码颜面还有,不至于愤怒到出兵的地步。

    皇太后和另外六位大臣听毕连连点头。

    “那么,江大人,此事就由你来跟大王爷说吧。”皇太后微笑道。

    江传雄忙说:“臣遵命,不过臣有个请求。”

    皇太后道:“你说。”

    “臣以为,此事还是先征询过陛下的意见再去跟大王爷说比较妥当。”

    毕竟现在的掌权者乃今上李霈,江传雄不想绕过今上来办此事。

    皇太后笑着点头,道:“这有何难。”立即派人去请今上李霈来。

    今上李霈知道皇太后时常召集老臣们议事,也知道她这么做是为了帮他,所以一向不反对。

    得知她有请,他立即放下书本前来。

    待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今上李霈说:“就按江爱卿的建议来办吧。”

    今上李霈其实也已经意识到了他们所谈的这个问题,正准备趁着各亲王在京的这几天讲的,如今皇太后主动提了出来,他自然也乐得配合。

    在政事上,母子两时常灵犀相通。

    于是,江传雄在内阁里静等夕阳下山。

    那时五位亲王应该郊游回来了,那正是他去跟大王爷谈此事的最佳时机。

    江传雄已预料到大王爷届时会不服甚至会大发雷霆,所以他在等待的过程中已将应对的办法想好。

    太阳将要下山时,五位亲王从郊外回到了皇宫。

    翎王李凌才坐下便被下人告知——内阁首辅江传雄前来拜访。

    内阁首辅此时来找他想必一定有要事,因此李凌不敢怠慢,立即更衣出见。

    一番礼仪后两人在客厅坐下,江传雄看了看客厅墙上挂的那幅画,道:“这幅画乃先帝得知康水一战胜利后欣喜而作。”

    大王爷听毕微笑着点了点头。

    江传雄又说:“那场仗是由王爷你指挥的,那年你好像才十九岁。”

    大王爷感慨道:“是啊,转眼已二十三年过去了。那时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

    “因这一仗,我们得以保住南端六城,先帝为表彰你的功劳而赏赐了你其中的两座城。”江传雄望着大王爷说,语气中既有缅怀又有感慨。

    见江传雄提到城池话题,大王爷立即起了警觉,微笑道:“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是,但皇太后和老臣们从未忘记。”

    “多谢!”

    “再过两年,二殿下也该封藩了,而眼下尚未被分出去的城池只剩十三座。”江传雄边说边看着大王爷。

    大王爷李凌假装听不懂,笑着说:“皇太后和陛下皆是聪明人,加上有你们一群重臣相助,不会没有应对的办法的。”

    江传雄也笑着说:“当然不会没有办法,只是这事还引出了昭国的城池即将供不应求的问题。这可是个大问题啊。”

    大王爷忙打着哈哈道:“明年不就有疆域争夺赛了吗?届时只要江大人努力点,赢它四座城回来不就又有宽余了么?”

    江传雄淡淡一笑,道:“但凡比赛就会有输赢,我们不能只预料到赢的情况。”

    大王爷喝了两口茶,道:“本王这十座城皆乃先皇亲自封给,且理由充分,这也是为何其他王爷从不敢反对本王的缘故。”

    江传雄哈哈大笑,忽然望着大王爷加重语气道:“高树多悲风,大王爷,你现在拥城十座,数目都快比得上朝廷目前直接管辖的数目了(十三座),如果换做你是陛下和皇太后,你会怎么想?”

    大王爷忙说:“我一向对陛下和皇太后忠心耿耿,绝无反心。”

    江传雄伸手拍了拍大王爷的手背,道:“当形势微妙时,‘忠心’二字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大王爷,若我是你,会主动交出两三座城来,以避嫌疑。”

    大王爷的脸色瞬变,冷冷道:“是陛下和皇太后要你来说项的?”

    “不,是我看到了大王爷所面临的危险,不忍心大王爷一家人出事,故来提个醒。大王爷,有舍才有得,你好好想想吧。”

    大王爷沉着一张脸,许久都不说话。

    江传雄起身道:“最近已有不少大臣就此事向陛下进谏了,陛下这边极有可能在你们离京前跟你们说这事。陛下什么性格你也清楚,若等他亲自开口跟你要时恐怕事情就毫无商量的余地了。”

    说完这句,江传雄微笑着拍拍他的肩,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

第二十三章 割舍

    大王爷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扔向墙壁,茶杯碰到墙壁后立即粉身碎骨,碎片也随即洒了一地。

    服侍在一旁的那两名宫女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忙蹲下去收拾地上的碎片。

    “世子爷呢?”大王爷沉声问守在外间的下人。

    其中一名下人忙进屋来恭敬答道:“回王爷,世子爷整个下午都没在房间,又不允许奴才跟着去,故奴才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大王爷的眉头便紧皱起来。

    那个小兔崽子想必又去她那里了。

    每次进京,李怀都会去见她,而且每次见过她之后都得失魂落魄好几天。

    “混账东西。”大王爷在心里骂道。

    他生怕李怀会不小心惹祸,也怕李怀对皇太后的那点心思被其他人知道,故此次进京前便已叮嘱过他。

    李怀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且也努力说服自己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做,可当他进了皇宫,知道皇太后就在距离自己不远处时,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皇太后此人有多厉害,昭国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哪是李怀这等毛头小子所能渴想和对付得了的呢?

    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的,李凌忐忑不安,遂让下人去找李怀。

    此时,李怀正与吏部左侍郎曹文桐在距离皇宫不远的一家小酒馆里喝酒。

    曹文桐与李怀同岁,比李怀早生一个月,面如冠玉,鬓若刀裁,通身透着贵家公子的潇洒风流,又不失士大夫的儒雅和大气。

    由于兴趣爱好相近,李怀与曹文桐可谓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故每次进京都会约他出来见一面。

    酒过三巡,李怀轻晃着杯中的酒道:“曹兄,你擅追女孩,可否教我几招俘获人心的方法?”

    曹文桐盯着李怀看了一小会,道:“要俘获一个人的心并不难――理解她。”

    “理解她?”李怀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

    曹文桐点头。

    李怀叹气。

    他可以试着去理解她,但恐怕他越理解就会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她之间的不可能。

    李怀越想越难过,仰头又将杯中的酒一口饮尽。

    当他想要再给自己倒酒时曹文桐伸手按住他的手,温声道:“世子爷,借酒浇愁愁更愁啊,”又说:“你有什么心事不如直接跟在下说,在下看看能不能帮你解解怀。”

    李怀微微一笑,轻轻拨开曹文桐的手,继续给自己倒酒。

    曹文桐便凑近来问:“究竟是哪家的姑娘?”

    在他看来,能让李怀这般上心的女子必定不会简单。

    李怀摆摆手,道:“不提也罢,来,我们继续喝酒。”

    曹文桐忙说:“在下不能再喝了,否则回去少不得夫人一番唠叨。”

    “你家夫人真关心你,我家那位从不管我在外头干什么。”李怀笑着说。

    “那在下倒要羡慕你了呢,多自在。”

    李怀没说话,仰头又是一杯。

    李凌派来的人很快便到了包厢,将李凌的意思跟李怀讲了。

    李怀已经很醉,但听说是父亲急找自己时还是立即清醒了几分,忙结过帐匆匆离去。

    见李怀一身酒气且脚步不稳地回来,李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扬手就是一巴掌,打得李怀两眼直冒星星。

    李凌是个武将,行事做派一贯简单粗暴,但也只在李怀小的时候动手打过李怀,因此这一巴掌打过去之后他自己竟觉得整个手掌都火辣辣的疼。

    完全不是当初打小孩那种感觉了。

    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转眼已经二十年过去了,这个当年才几岁的小娃,如今已经长成比他还高大的人了,他本该感到欣慰的,可他并没有。

    “你知道现在局势对我们有多不利么?”李凌骂道。

    李怀以为自己跟皇太后的事被人抖了出来,吓得脸色发白,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毕竟皇太后也要顾及她自己的名声。

    但他此时此刻没敢多想,忙跪下道:“儿知错了。”

    “你知道你这么做很容易惹祸么?”李凌怒视着他问,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儿知道了。”李怀垂头道。

    李凌一撩袍子气呼呼地坐下,道:“今日下午,她突然召集七位老臣到慈清宫密议,密议完毕,内阁首辅就来找我,暗示我最好主动向朝廷献出两座城。”

    李怀大惊,忙问:“阿爹怎么知道此事的?”

    李凌哼了一声,道:“这你别管,”又道:“眼下,显然是皇太后想收城,才召集那几位老臣密议的,明日早朝,这些大臣必定会就此事向陛下进谏。这群人个个能言善辩,我们绝非他们的对手。”

    所以,情况对他们极不利。

    一时间,惊恐、失望、羞愧和气愤齐涌李怀的心头,让他不由得冷汗直冒、心急如焚。

    良久,李怀才用商量的语气道:“阿爹,既是皇太后的主意,恐怕我们不交也不行,不如还是主动地交出两座来吧。”

    李凌大怒,扬手又是一巴掌扇过去,颤声道:“那几座城乃阿爹历经几番出生入死换来,怎可说交就交?”

    毕竟,一旦交出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少两座城,他每年得少收多少赋税啊!

    李怀的这句话让他又生气又失望,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但他并不后悔打了他两巴掌。

    他对李怀的失望是多方面的,只是以前没那么明显,现在是累积到了一起而已。

    李怀毫不躲避地受了他这两巴掌,既不怨恨也不难过。

    相反,因为心有愧疚,他倒宁愿父亲多扇他几巴掌。

    不管如何,当下之急是应对朝廷回收城池的事,于是李怀继续劝导道:“阿爹莫要生气,照眼下这情形,这事显然已势在必行,交出两座城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损失,但还不至于动到根本,望阿爹以大局为重。”

    李凌长叹一声,没有作答。

    他此次进京前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他想着既然先帝也从不提此事,而新帝又才登基,应该不会那么快管到这事,所以便也存了点侥幸之心。

    好一会儿后,李凌忽然紧盯着李怀问:“你今日去见她时说了些什么?”

    李怀顿时满心的尴尬,忙说:“只是问候了几句,很快便离开了。”

    “她偏偏在你见过她之后提此事,可见你的问候并不寻常。”李凌目光定定地望着李怀道。

    “真的只是几句平常的问候。”李怀解释道,下意识地避开李凌的逼视。

    李凌缓缓站起来,背对着他摇头叹气道:“怀儿,还记得阿爹在来之前跟你说的话么?阿爹让你认清现实的残酷,认清自己的位置,你都当耳旁风了?”

    儿子一定是哪里触犯了皇太后,只是现在再拿这件事来较劲为时已晚,但是,身为父亲的李凌还是忍不住跟他再次强调。

    “你再这么执迷不悟下去,不仅会毁了你自己,也会毁了我们全家。”李凌一字一句道。

    “孩儿知错了,孩儿再也不会对她存一丁点的幻想。”李怀忙痛心疾首地表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