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死鸟的传说之一宿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惭愧地笑笑:“反正我也不会打,去了也是白去。”

    阿忠瞪一眼程思德:“如果不是这家伙,你这会儿至少可以骑马去西苑了。”

    程思德掩耳道:“又来了又来了!”

    我赶紧求情道:“请阿忠侍卫不要再怪程侍卫了。是阿草自己不好,不自量力。”

    阿忠侍卫道:“你好好养伤,快些好起来。说着年下就要到了,宫里从上到下都忙得紧。皇上每日批复奏折到深夜。年下的时候,初一十五,宫里都很热闹,你要是错过了可不合算。”

    悠兰说:“对了,尚衣局派人来说要姑娘去一趟量身呢。她们听说姑娘摔伤卧床,跟我说找个姑娘能起身走动的日子,她们派两个裁缝来给姑娘量皇上赏给姑娘的衣服,再不做来不及过年穿了。”

    我想了想,说:“那就这两天吧。若明日能来,就明日上午来,若明日来不了,就约个下午的时辰。我想后日去学堂念书。明日一早,让春雨给先生带个话给我销假吧。”

    阿忠侍卫道:“日子还短,何姑娘的骨头还没完全长好,这时候骨头脆,最怕跌倒摔伤。学堂里人多,万一推推搡搡有个什么闪失,又要受一茬罪,不如还是在家里再将养些日子。”

    程思德连忙点头附和:“是啊是啊。若是再摔一跤,阿忠还不知道会怎么念叨我呢!”

    阿忠侍卫瞪他一眼。程思德缩缩脑袋,冲悠兰做个鬼脸。

    我笑道:“阿草加倍小心便是。”

    日子过得飞快。在我重返学堂的那天,尚衣局下午午睡后派人来给我量身。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是尚衣局的尚宫大人贞娘亲自下临,令我受宠若惊。

    贞娘是个细瘦高挑的女人,大约三十五岁的摸样。也许因为没有子女,宫廷的生活心如止水,她看上去比一般同龄的妇人要年轻一些,只是眼神里的内容,比真正三十余岁的夫人,要丰富得多。

    看起来很是成熟老练。

    她的衣服质地讲究但是色彩与剪裁都很低调。

    我要行平礼,贞娘连忙上前扶住说:“何姑娘受的是骨伤,还是莫要客气了。”

    我赶紧说:“多谢大人怜惜,请大人也一并免了吧,免得阿草惴惴不安。”

    悠兰赶紧奉茶上来道:“是啊是啊,尚宫大人还是莫要再多礼了,否则我们姑娘伤势违和的话,就要怪大人了!”

    我又说:“量身这种事,怎敢劳动尚宫大人亲来一趟!”

    贞娘道:“贞娘明人不说暗话,若是别人的衣服也罢了,贞娘有事要求何姑娘,故而亲自拿了这个差事,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找我有事的,自然是身上有病痛,须得开药。

    我凝神望向她。

    贞娘喝一口茶,脸上飞上了一层红云,看向左右。

    悠兰识趣地退下。

    贞娘道:“我年轻的时候拼着命往上争,身子没养好,最近一段日子身上总是有些疼痛,特别是变天的时候,关节总是隐隐作痛。另外月信也不准,七颠八道的。也请太医院的太医看过,吃了些药,总不得要领。听人说何姑娘开药很灵,一直想着找姑娘看看。只是我们尚衣局在掖庭宫里,有天没日的,一直也不得机会。这次能来,也是有缘,还请何姑娘不要推辞。

    我立刻说:“大人说哪里话?阿草住在宫里,职责之一就是为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阿草自幼跟母亲种些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些异能,并不懂得医术。说起来大人莫要不信,这些异能要身体好的时候才有用。现在阿草有伤在身,心神难聚,所以很难开药。要不您看这样,让阿草再将养几日,改日阿草去尚衣局为您开药也罢。若是尚衣局有其他的前辈或者姐妹需要,阿草也一并看了,如何?”

    贞娘喜不自胜:“啊哟,如能这样,那自然求之不得。什么日子姑娘有空,只管派人来说,尚衣局从上到下,焚香沐浴恭候大驾光临。”

    我微笑道:“大人莫要折杀阿草!”

    贞娘喝了茶,便起身亲自为我量衣,并拿了厚厚的一本绣花稿子和一本厚厚的丝绸料子剪样,让我挑选中意的绸料和花样。我推辞说只要平常衣服,不用绣花,贞娘道:“姑娘莫要谦逊。宫里对于各级贵人配备什么花样都有严格规定,尚衣局断断不敢逾制。这衣服是皇上赏赐给姑娘的,若是达不到规格,皇上也要怪罪。”

    在旁边伺候的悠兰也说:“是啊姑娘,大人让你选你就选吧。”

    贞娘一边在旁边记录尺寸,一边念念有词地说:“何姑娘还在长个子,明年春天可能还要窜一大截,所以这衣服要裁得略大些。”
………………………………

66 武三思

    对于我的重返学堂,西门雀很是惊讶与不屑。她照例冷言冷语地说:“真是勤勉。为了往上爬,命都不要了!”

    我听见装作听不见。她嘴贱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若跟她计较,只怕早就被气死了。

    惜福郡主依然是波澜不惊的表情。放学之后,她请我去她的宫里稍坐片刻,算是对那日惊马事件表示歉意。

    她说:“那日是我不好。明知道你不会骑马,不该鼓动你,害得你跌下马,受这份罪。”

    我连忙致谢:“郡主何处此言?是阿草自己争强好胜,不自量力,与郡主无关。”

    惜福郡主笑笑,让我坐下,宫女奉上茶和点心。她说道:“现在略吃两口垫垫肚子,等下就留在我宫里用膳吧。”

    这待遇有些惊人了,我一时不知如何推辞。

    惜福郡主道:“一顿便膳而已,不必谦辞。对了,你跟我说说你小时候在乡下的事。”

    我不知郡主想知道什么,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惜福郡主问道:“你跟先生说你在村里跟你邻家的兄妹一起放牛的时候在许家祠堂外偷听学堂的先生讲课你们那里,你在外面乱跑,你母亲不担心么?家里让你跟男童一起玩耍么?”

    我怔怔地问:“为什么要担心?”

    惜福郡主道:“你们在家外玩,没有仆人跟着,难道不怕拐子把你们拐跑么?”

    拐子?我想起元宵夜阿树的失踪,心中一阵绞痛。我忍着心中的苦痛解释说:“村里都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拐子骗不走的。一般拐子也不会到村里去,都是在镇上什么热闹的地方拐孩子。我弟弟就是元宵节在镇上被拐走的。”

    惜福郡主再看我的眼神充满了同情:“呵,我不该提这个,惹你伤心了。”

    正说着,晴和匆匆进来通报:“郡主,梁王要见您,等在外面。”

    惜福郡主皱眉道:“这个叔父也真是,想来就来,也不问人家方便不方便,从来不带提前打招呼的。”

    梁王是女皇陛下同父异母兄长元庆的儿子,女皇陛下的嫡亲侄子。女皇陛下的生母杨氏是继室,只生了三个女儿,父亲死后,家里由原配的儿子掌家。这两个前房的儿子对继母极不友善,杨氏一直到女儿被高宗封为皇后,才算扬眉吐气。

    武氏女封后,照理要大封娘家,这让当时身为皇后的女皇陛下处于十分纠结的地位父亲已去世,再上尊号也不能活着享受女儿贵为一国之母的荣光两位异母兄长对自己的母亲和姐妹并不友好,甚至自己在娘家时也遭受过他们的白眼,要恩及他们,实在是不甘。

    但是不封武氏一族,在朝臣面前,何来皇后的尊荣?何来国母的威信?皇后的兄弟不服皇后,皇后的恩宠不及娘家,再多的争斗,关起门来自家搞怎么搞都行,而暴露在天下人眼皮底下让天下人笑话,这是断断不可的。

    当时身为皇后的女皇陛下吞下往日的不快,表现出母仪天下的气度,封赏了母亲姐妹,也封赏了两位兄长。

    她希望两位兄长能感恩戴德,从此洗心革面,辅佐她这个皇后,成为她忠心耿耿的臣子,毕竟她的荣辱关系到武氏一族的荣宠。她跟长孙无忌一帮老臣斗,跟李氏整个皇族斗,四面楚歌,一个不当心,她落马,武氏家族有什么好处?难道李家皇族会因为两个男人曾经冷待继母幼妹而宽恕他们吗?

    开什么玩笑?只要他们姓武,掉脑袋是分分钟的事。

    可惜她的两位兄长元庆元爽愚笨至极,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通透。他们在家为大,作威作福惯了,面对继母杨氏的“如果没有我女儿,你们能有今天的飞黄腾达”这样的问题,都不知道让一让这位皇帝的丈母娘,非要争一口闲气,答曰:“我们不稀罕。”

    不稀罕?刚做皇后的女皇陛下听了这话,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吐血在御书房。以她当时之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个敢说这样的话?也只有这两个不知死活的蠢货。

    女皇陛下找个差错,将两个不知好歹的兄长贬官到偏远荒凉之地,不久病死在任上。

    但是他们的家人,女皇陛下并没有亏待。她娘家的男丁就这么两支,若都杀光,谁能为她卖力?若都杀光,她武周的天下还有什么意义?

    况且这两位不识时务拼愚气的兄长,偏偏生了一堆太识时务没有骨气的儿子。这年头,跟谁过不去不能跟荣华富贵过不去。父辈们跟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斗气,斗来斗去把自己的命都斗没了,有什么好处?于是武氏的儿子们认清眼前道路的经纬,极力奉承这个天下第一贵人的姑妈。而女皇陛下不计前嫌,武家的人,只要是向她表示效忠,她便加官进爵给予重用。

    元庆之子武三思被封梁王,与她的亲生儿子同等待遇。

    在女皇陛下走向帝王宝座的路上,梁王武三思鞍前马后,没少花心思。垂拱四年武三思罗织罪名,诬陷韩王、鲁王等与起兵谋反的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同谋,迫令他们自杀,并尽杀其党羽。又在去年,他又率领四夷首长请铸铜铁为天枢,借以“黜唐颂周”。

    这个耸立在皇城南门的”天枢“,预计使钱百万亿,一时之间,市面上铜钱紧缺,百姓买东西,只能用银两以及绢麻代做货币。

    这些溜须拍马,好大喜功,铲除异己的事,很得女皇陛下的欢心。梁王是女皇陛下喜爱的红人之一,在后宫行走,比皇嗣神气多了。

    他的故事,我略知一二。当下我站起来略微欠身道:“郡主有客,阿草就此告辞。家里还有些事要料理,改日再来叨扰罢。”

    福郡主歉意地说:“也罢,那就改日再聚。不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撞上了,阿草,你且跟我叔父见见吧,以后别处遇见,也不会闹出什么误会来。”说着她转头吩咐晴和:“请叔父进来。”

    晴和出去未久,一个中等身材,略微显瘦的中年人进来。他长得跟女皇陛下一点也不像,脸窄面黑,唯有一双眼睛向上吊起,微微有些女皇陛下的样子,让他看上去还算顺眼。

    眼睛里精光四射,好似天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惜福郡主轻巧地走过去低身行礼:“侄女给叔父请安!家中婶母和各位兄弟姐妹可好?”

    梁王笑着低身扶着郡主的衣袖,道:“好,好,侄女也好?叔父忙着奉旨铸天枢,有些日子没进宫了,今日陛见,顺路进来看看你。女大十八变,侄女你越变越好看了!”

    惜福郡主脸腮绯红,掩袖笑道:“叔父无事就拿侄女取笑。”她拉着梁王的袖管转头向我,说道,“叔父,我给你引介一下这位是何田田,上官大人的远亲,会看病开方。皇祖母吃了她的药,很是赞赏呢。阿草,你也来见一下,这是梁王殿下。”

    梁王傲慢地看我一眼,不以为然地笑笑,对我拱拱手说:“原来是惜福的小友!幸会幸会!”

    那神情,彷佛像是对街边的一个乞讨的孩子,扔下一枚铜钱,说声“可怜”便施施然离去他显然知道我这个“上官大人远亲”的名分有多虚。若我真的是上官大人的远亲,哪怕是一远三千里,他也不会对我如此态度。上官大人是女皇陛下最信任的近侍兼朝廷命官,无论宫廷之内还是朝堂之上,地位独一无二。

    梁王,他的位分是亲王之尊,我便要跪下去行大礼:“何氏女拜见梁王殿下。”

    身子还没弯下去,便被惜福郡主实实地扶住。她转头对梁王说道:“叔父,阿草肋骨骨折,无法给叔父行大礼,叔父谅解了罢!”

    梁王皮笑肉不笑地挥挥手道:“自家人,不必客气。免礼!”

    我依然低头小声地说:“谢梁王殿下。阿草打扰多时,就此告辞了。祝梁王殿下福如东海,万事如意!”

    梁王心不在焉地点头道:“嗯,这孩子还蛮懂事的。”

    我倒退着退出殿外,远远再施一礼,一直退出殿内人的视线,才转身离去。

    一身汗早把内衣湿透。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至此,武周皇朝的两支宗室皇族我都算见过了,李氏一支贵气里带着“弱”,武氏一支,骄横里透着“虚”。

    春雨小心翼翼地跟在我身边,一路上提醒着我:“姑娘留神,当心脚下。”

    她生怕我摔一跤,再把骨头摔断。

    回到百草居,悠兰伺候我进了午膳,刚要躺下小寐片刻,有宫人进来报:“上官大人差人来问姑娘在不在,在的话请姑娘过去一趟。”

    我与悠兰大眼瞪小眼。悠兰将来人请进来细问。

    上官大人派来的宫女徐徐地说道:“大人今日早起身子就不舒服,勉强跟着皇上上朝议事。中午时分回宫用完午膳,忽然上吐下泻,已经奏明皇上,皇上令上官大人在家休息,着请太医诊治。上官大人说,若是何姑娘身子康健,就请何姑娘也去看看。若何姑娘身子不爽利,便也罢了,等爽利了再说。”

    我立刻说道:“我去一下吧。”

    走进上官大人的寝宫的时候,殿内燃着香,显然在驱赶和遮盖呕吐留下的异味。上官大人半躺在床铺上闭目养神。她的头发微乱,眼圈发黑,人看上去非常憔悴。

    一种精疲力尽的样子。她为女皇陛下,大约也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上官大人的贴身侍女牡丹亲自到外间迎我,将我引进卧室,上前轻轻地在上官大人耳边低语:“何姑娘来了。”

    上官大人缓缓睁开眼,转眼看见我,勉强笑了笑道:“阿草来了!”

    我上前便要叩拜,上官大人连忙示意牡丹扶住我。她说:“你的骨伤才好些,别多礼了。再说,在宫册里你可是我的远房表妹。姐妹之间,只管客气什么?!”

    我低头惭愧地说:“大人对阿草的恩德,阿草此生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阿草早该来拜谢大人的,只是一时没有凑巧,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谢礼,一拖再拖,便拖了下来。大人千万莫要以为阿草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上官大人咕咕地笑起来:“这孩子,怎么这样认真!好了,太医已经给我开了药,我叫你来,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就是趁此空挡,想跟你聊一聊。平日你上学堂我上朝,下了朝还要跟皇上一起批阅奏章,制定诏令,实在是不得闲。这一病,病得我到偷得浮生半日闲。”她转头对牡丹说,“咦,为什么不给何姑娘搬个凳子过来?”

    牡丹道:“恕奴婢不周!”连忙转身去卧室一角搬凳子给我坐,自己默默地退下去,守在卧室的门外。

    上官大人问道:“这些日子,在宫内过得可好?”

    我低头回答:”承大人关照,阿草过得很好。“

    上官大人隐隐笑道:“我听说西门姑娘给了你些不痛快。”

    我欠身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已经过去了。”

    上官大人凝视着我,半天才说:”你能不放在心上,这是最好的了。阿草,你若不留在这宫里也罢,你既然已经留在宫里,便要明白宫里生存的法则。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人,在宫里逢人便要三分笑,做事不可做绝,说话不能说绝,万事要想到给自己留点余地。有时候,给他人留余地,便是给自己留余地。“

    我点头道:“大人教诲,阿草谨记在心。”

    上官大人道:“西门姑娘有点缺心眼,说话不留口德。她固然可恨,但是并不可怕。凡是一眼看得到心底的人,都不可怕。”

    我默然。西门雀不可怕?她那张刀子嘴,要把我的肉放在她的刀下,一片一片地往下割,那种迟钝的疼痛,不经历的人如何知道?

    上官大人笑道:“这人的话,你便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罢了。她这个人,你不得罪她便要如此,若是得罪她,还有你好果子吃?说到底她是皇亲国戚,看在她祖母当年相随的份上,只要她不造反,皇上也不会拿她怎地。既然皇上不会拿她怎地,你跟她斗气,不是拳头打在棉花堆里么?”

    我恍然大悟:“大人教诲得是。”

    上官大人道:“这宫里,若是有人对你哭,你莫要以为他弱,须得你仗义保护,若要有人对你笑,你莫要以为他跟你好,实际上你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对你笑。”

    是的,人类的笑有欢笑,有傻笑,有苦笑,有冷笑,有嘲笑,还有有皮笑肉不笑,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笑是哪一种笑。

    也许笑里会藏刀。也许今日对你微笑的人,明日会在背后捅你一刀。

    上官大人又道:“贵人固然不能得罪,奴婢最好也广结善缘,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奴婢的一句话也可以置你于死地,或者可以救你一命,这都不一定的。”

    上官大人是高宗时代高官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插手帝后之间的事,为高宗皇帝起草废后诏书,被当时身为皇后的女皇陛下所杀,家中女眷尽数入宫为奴。那个时候,上官大人还是个孩子,在掖庭里长大,自然知道宫中女婢的故事与辛酸。

    上官大人的眼神游离到了窗外。也许“奴婢”一词触及了她的记忆,令她霎那失神。

    “大人,梁王听说大人病了,前来问候。“牡丹的声音自帘外响起。

    上官大人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嘴唇,示意我噤声,扬起声音对门外说道:”请梁王殿下在进外间喝杯茶吧。“

    接着一阵脚步声,武三思的声音中气十足地从帘外传来:“听说上官大人贵体有恙,三思特来探望。大人身子感觉可好?”

    上官大人的声音显得柔柔弱弱,完全不复对我语重心长的态度:“梁王殿下亲临探视,在下感激涕零,原该出门迎接的,无奈实在力不从心,还望殿下勿要怪罪。”

    武三思的声音里带着过度的热情和赞赏:“大人过谦了。大人为皇上为国操劳过度,才致此重病。为了皇上,为了大周的江山,为了黎民百姓,大人还要保重身体呀!”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自己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竖起来,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

67 玉笔

    一日之内两次不期的邂逅,看来我与梁王还真是有缘分,应了后世的那句话人生何处不相逢。

    他并不知道我跟上官大人在一起,隔着帘子,跟上官大人一来一往地客气着。

    “我才刚在惜福那里的时候,听说大人病了,心里急得不得了。大人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朝廷栋梁,可要保重身体呀!”

    武三思是惜福郡主的堂叔,故而可以省略“郡主”两字。

    上官大人眉头也皱起来。她撇撇嘴,可是声音依然娇柔如故:“梁王殿下过奖了。婉儿不过是皇上驾前的一个忠心的卒子而已,尽忠职守原是本分,不是什么功绩。”

    武三思接着吹捧:“这尽忠职守四个字,就很难得啊!满朝文武,口是心非,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知凡几。我今日陛见的时候还跟皇上说过这话,皇上对我的话深以为然。大人的忠心,皇上都看在眼里,定然不负大人!”

    他这话说得比较蹊跷。明面上称赞上官大人,看似褒义,可是话里话外,都不忘提醒对方,他是女皇陛下的至亲,跟女皇陛下是一家人,可以站在皇上的一边代表女皇陛下说话。

    上官大人翻翻白眼望向屋顶,带着嘲讽的微笑,语气却能一丝不变:“能得梁王殿下赏识,婉儿三生有幸。”

    武三思道:“我昨日跟友人相聚,得了一件宝物。这件宝物,我想来想去这满朝文武中没有一个人配使它的,所以今日把它带进宫送给大人,也算宝刀配英雄,美酒赠名士。”

    没一会儿,只见牡丹手捧托盘掀帘子进来,将托盘呈在上官大人眼前。

    朴素的黑漆托盘上放着一只长长的红漆木匣子。上官大人拿起那只木匣,像拉抽屉一样拉开里面的匣盒,只见紫红色的丝缎上静静地躺着一管和田玉做的毛笔。上官大人将毛笔取出,修长的手指抚摸着温润柔滑的笔管,再用手指轻触笔尖,倒抽了一口凉气。她的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喜爱和惊讶:“上好的和田玉,一等一的狼毫!梁王殿下,如此贵重之物,婉儿万不敢当!”

    武三思道:“我听说大人之母生大人前,曾经梦见梦见一巨人,交予夫人一杆秤,称持此称量天下士。而大人的文才,艳惊满朝,无人能比。更兼大人乃皇上驾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