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晨辉-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浮冰击碎沉没。

    二就是现在这种夏季结束,冬天第一场雪刚刚下来的时候,大森林里的羊肠小道已经因为尚未彻底冻硬的雪水变得泥泞,河面也还没有真正结冰既没法行船,也撑不住行人。

    因此,这种时候,无论是土著还是曾经控制过这里的奥克兽人,都不会出兵打仗,而是尽可能缩在老窝里,等大森林和河面都冻得硬邦邦的时候,才会再出来打猎或者厮杀。

    不过远道而来的华夏人不在乎这些,由于有蒸汽破冰船的存在,远征军仍能在这种天气中维持一定程度的机动能力。

    按计划,今天会有3艘蒸汽船到来,这将是明年雪化之前最后一次由本土而来的船运补给,等河面冰层彻底上冻,远征军的后勤就要依靠雪橇车和沿途兵站一点点玩蚂蚁搬家了。

    左恒柏、折彦颜、高亮等正规军官都随军出击敌人后方尚未回来,现在镇远要塞的最高级别军官就是一个野战军炮兵中队长以及秦晴和欧扬自己。

    三个人的分工略有不同,野战军炮兵中队长的任务是负责城防警戒工作因为他的人最少,但武器杀伤力最大。

    秦晴的任务是装卸各种物资既要把国内运来的补给卸下来,还要把缴获的部分战利品装上船。

    这些蒸汽船返回途中会在28到30号兵站等地停歇大半年,等冰层化到破冰船可以再次行动时为止。

    而欧扬的任务是尽可能加固城防因为现在听他指挥的人力最多。

    攻克这座城市之后,欧扬和秦晴分别带兵扫荡周围的各种狄夷土著部落,双方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只是方法略有不同。

    秦晴一路上见一个部落打一个部落,也不管对方是狄还是夷,直接破门而入,杀死所有胆敢抵抗的人和所有不能干活的老人,抓走剩下的男丁、女人和孩子。

    她带出去的人手很快就无法看管那么多新来的奴隶人口,于是心满意足的秦晴直接打道回府,这个时候,她扫荡的面积其实很小。

    不过成果确实非常丰厚,顺丰行的女掌柜带回来3000多具狄夷男丁的头颅和5000多活口没人去想这一路上到底扔掉了多少体质虚弱的妇孺,也根本没人在乎。

    还有这些倒霉土著仅存的一点粮食、牲口以及皮货。

    欧扬的选择是对土著有拉有打有威吓。

    在回程中招募了土著法师酋长乌古底以后,欧扬回家的最后路程突然变得格外繁忙。

    乌古底向屯垦军第一联队提供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300部落兵,这些人见到屯垦兵的灰色军装就会吓得浑身发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不过至少能用来看管欧扬这一路上抓来的俘虏。

    这解放了第一联队不少人手,使得欧扬和左水晶两个中队得以腾出手来再收拾几个部落。

    欧扬没有像秦晴一样见谁打谁,他命令乌古底派出信使向周边所有夷人部落传话,要求他们在下雪之前,每个部落出50个壮丁,由族长带领到镇远城听令。

    敢不遵从命令者,明年必死无疑。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欧扬专门攻打了几个明确拒绝提供粮食其实他们只是确实没有余粮的狄人部落。

    至于同样人心惶惶的夷人部落,暂时放过。

    这一耽误,等欧扬回到镇远的时候,秦晴已经回来7、8天了。

    欧扬只带回来2000多具狄夷丁壮的首级和1000丁壮在内的3000活口也有很多俘虏扔在路上了。

    不过由于欧扬的威名,在他回城之后几天里,就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服从命令的部落,算起来大约有1000青壮,加上乌古底的300人,以及后方兵站抽调来增援欧扬的兵力,单纯从劳动力上计算,欧扬已经反超了杀人过多的秦晴。

    欧扬并不是远征军真正意义上的指挥官,他当然也不是土著传言中的“东方贵族”,把这么多部落族长叫来的本意是让左恒柏主持他们效忠华夏的盟誓。

    只是左恒柏暂时还没回来,这些被半是招募办是强迫过来,心中坎坷不安的土著,也只能先算在他的麾下,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主子,下雪了,您还要去工地吗?”一个夷人壮汉站到欧扬身前,小心翼翼的问。

    这是索尼,这个强壮夷人在玛尔亚维尼亚之战中受的伤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归队以后,由于战场上的忠诚表现,被欧扬收为私奴,昨夜是他负责站岗。

    “当然还要去,我们的工程任务还没完成,另外,今天会有最后一批防御道具运过来,还得把它们装好。”
………………………………

第201章 镇远要塞的早晨1

    欧扬带着索尼向石屋区边缘走去。

    现在天还没有大亮,完整继承自兽人的石屋区采光效果本来就不怎么样,弯弯扭扭的坊间小道更是显得有些昏暗。

    不过整个城市已经醒来,不断有穿戴整齐的军官从自己房间中走出来,向着欧扬同一个方向快步走去。

    他们大多是屯垦军军官,身边都带着一两个私奴,经过欧扬身边时,做主人的会对他随便敬个军礼,做奴隶的则是微微弯腰鞠躬。

    营中不跪,这是军律,奴隶兵也得执行。

    一开始,原始奴隶社会出身的索尼还不敢“放肆”,看到军官总是不自觉的给人跪下,但接受大礼的一方都不领情,而是毫不客气的直接给他来上10到20军棍,差点把他重新送回病床上。

    军律就是军律,在自己村子里大家可以无所谓,但在这镇抚兵眼皮子底下,没必要为这点小嘚瑟给自己找麻烦。

    欧扬一一回礼,本质上他不过是甲长临时担任联队长,战争中这些都司、千总们自然要听令行事,但真论起来自己的地位还没高到人家必须发自内心尊敬的地步。

    不过,今天之后,情况应该就能好转一点。

    因为将要到来的船队,会带来欧扬在远征路上前半段的功劳评定,加上以前的积攒,实职联队长估计还是不太够,但全用在军职上,升任个都司似乎并无问题。

    如果把后半段路程以及攻城、扫荡土著等任务获得的功劳都加上,联队长的位置欧扬坐的心安理得。

    这就是战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危险和机会。

    路过左水晶的房门,小姑娘还没起床,只有她新收的侍女在外面围着一个小铁炉子瞎忙活,看样子似乎是想烧点开水?

    现在,整个镇远城中可以睡到自然醒的只有两个人屯垦军第二联队联队长秦晴和第一联队第二中队中队长兼随军法师左水晶。

    共和年以来,华夏帝国不断提升女性权利,允许女性参军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且军规中并没有对女兵的特殊照顾条款,一切都与男兵完全相同。

    但是,不管好坏,上面的规定,到了下面执行的时候总是会走样,区别只在于或多或少而已。

    女兵到了野战军中,除非是军校毕业直接下放部队当军官的少数人,否则将领们都要尽可能把她们编制在一起,放入离一线战场越来越远的辅助部队。

    至于成分、性质过于复杂的屯垦军,则干脆不计算女兵。

    即便是秦晴、左水晶这样带自家兵马出征的女军官,也被默认可以避开苦活、累活。

    因此,睡个懒觉这种小事,就算是军法官知道了也只会一笑了之。

    那个漂亮的侍女看到欧扬走过,连忙站直,低头行礼。

    她是乌古底的孙女,由于乌古底的部落属于外蕃性质,因此不能算是奴隶,而是在左水晶身边享受庶民待遇。

    这个女人长得极为漂亮,放到地球上也是难得一见的能符合东方审美观的西方大美人。容貌上别说托娅母女,就连左水晶也稍显青涩一点,大森林土著部落里居然能生出这样一个绝色,还真是有些奇怪。

    不过漂亮归漂亮,欧扬连她的名字都懒得问,对这个曾经声称要做自己女奴的姑娘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外蕃庶民而已,在这个有魔法、精灵、吸血鬼的位面里,这种姑娘并不难找,自己完全没必要对她有过多关注。

    何况欧扬现在已经有了真正心仪的女孩儿。

    出了现在被当做军官宿舍和重要物资仓库的石屋区,映入眼帘的建筑就变成一排排木质房屋,这里就是原来所谓的木屋区,正在进行分区市政改造工程。

    其实这里的房子质量还算不错,建筑外墙大多使用了厚厚的橡木、柚木、桦木等材料,绝对符合地球“小清新”们的胃口。不过兽人原本的布局之杂乱,简直丧心病狂,估计逼死个把强迫症患者毫无问题。

    作为驻军为主,未来预计将要抵御兽族报复大军的要塞,远征军自然不可能容忍这种影响内部兵力调动的建筑布局继续存在。

    王辉出发前给整个镇远做的防御规划,首要的事就是“彻底平整草棚区,大半拆除木屋区,基本不动石屋区”,按照这个方针,木屋区将会被开出四通八达的宽阔道路,剩余建筑物则提供给远征军低级军官和士兵们充当临时兵营。

    如今,第一联队所部中队长以下官兵也全都居住在这里。

    欧扬优哉游哉的走到一间有一个奴兵守卫的木屋前,正好看到黄军先在那里门口等他。

    黄都司的长子,现任安西镇第9甲甲长,在这次远征中出兵10人,只能算是一个小队长。不过他的顶头上司就是自己老子,遇到什么事都能分到不少好处,比如这次左恒柏命令后方兵站向前增派兵力,黄都司就厚着脸皮点了他的名字。

    当初在安西镇的时候,欧扬虽然得到了很多高官的赏识,可说到底,本身职务军衔跟黄军先是完全平级的,远征不过大半年的时间,欧扬就已经把同样还很年轻的小黄牌甲,甚至是黄都司本人都远远抛在后面,不得不说,第一中队几次冲在远征军最前面,立功机会更多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要说黄小队长对欧扬的升迁速度没什么芥蒂,那肯定不可能。

    但这小伙子毕竟不是傻子,欧扬的功劳实打实的摆在那里,嫉妒也嫉妒不来。何况黄都司在他来镇远前也曾嘱咐他一定听欧扬的命令,不要因内心里那点小情绪与指挥官发生冲突。

    在这方面,黄军先做的真不错,除了时不时把“我曾经和联队长共同战斗过”拿出来炫耀外,他很好的完成了一个屯垦军小队长所有应该做的工作。

    既然是“老”朋友,两个人之间也没什么矛盾,欧扬自然也愿意尽可能帮帮这位还盼着多赚点钱替军威城迎春楼两位花魁赎身的牌甲小队长。

    欧扬没有把黄军先小队编入哪个中队,而是给了他100个新抓来的男丁,让他单独成军。

    这使得黄军先实际上拥有了一个中队的兵力虽说战斗力还差得很远,甚至也有了一个临时中队长的职务跟欧扬的联队长属于同一性质。

    这确实让黄军先小朋友非常感动,两个人现在倒是真有点好兄弟的意思了。
………………………………

第202章 镇远要塞的早晨2

    欧扬和黄军先有说有笑的直奔食堂。

    远征军占领这里以后缴获了数量可观的粮草,后勤压力因此有所缓解,又是处于战争期间,主要军官们下令不论野战军还是屯垦军,也不分军官还是士兵,只要是远征军正式人员也就是说,没当上战兵的新奴隶和部落兵例外,每天都可以得到三顿饭。

    当然,帝**不是,从来没有官兵平等的概念,何况军队中还有很明确的阶级划分,因此各人的饭菜质量也能分出几个级别。

    在食堂里,野战军和屯垦军的伙食标准完全不同,各级军官也有额外的食品补助,高等级军官甚至可以吃小灶。

    比如,欧扬身为联队长,是目前城里最高级别军官之一,如果他想,当然可以自己开伙,或者找随军厨师开小灶。

    如果吃食堂,除了标准伙食外,厨师每天会另外专门给他准备3个鸡蛋、3两鲜肉或一条鱼、2两白酒、15克糖等物资,欧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行调节食用。

    黄军先是屯垦军临时中队长,在远征军中甚至算不上是个官,待遇与野战军普通士兵持平。

    他在食堂中吃2等米或者面,每天有咸鱼、腌肉和一盘蔬菜下饭,肉和菜都不多,但米面可以吃饱为止。

    索尼是屯垦军战兵,他可以获得每天5斤三等杂粮,做成粥或者杂粮饼子,每三个人可以获得一盘肉和蔬菜,如果还是吃不饱别笑,这个量对士兵来说真不大,他就只能消耗自己的存货了。

    偏偏索尼是远征军半路上被抓来的,手里只有成为战兵之后猎到的一点腌肉,还得备做不时之需,根本不敢随便耗用。每天所有热量来源,也只能依靠食堂的分配了。

    还不能算是战兵的新奴隶,不在每天三顿饭的适用范围之内,他们只能得到勉强糊口的食物,每天一顿还是两顿都不好说,完全取决于所属主人的心性和食物来源丰富与否。

    至于那些服从命令过来应役的部落兵,吃的是自己带来的粮食,也可以用皮货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跟秦晴换一些吃食。如果实在什么都没有,赊借也可以,不过奸商的利息是驴打滚,能让他们到下辈子都无法还清。

    食堂的位置是木屋区几座联排的大木屋中,进了门,欧扬、黄军先、索尼等人分别去自己所属的窗口打饭像中秋夜那样不分等级一律平等的狂欢,平时是很难见到的。

    欧扬没有打破常规的能力和意愿,因此也只能拿着属于自己的饭菜与野战军炮兵中队长坐在一起。

    抬头望去,这一桌也就只有他们两人其他有资格的人都还没睡醒,孤零零的在离打饭窗口最近的地方其他屯垦军中队长级别军官以5人一桌围坐在一起,距离窗口稍微远一点野战军士兵和屯垦军小队长级别8人一桌屯垦军战兵一律在最后面长条椅子上排排坐。

    如果说,国内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出公民与平民之间区别的话,在军队里,军官与士兵之间、野战兵与屯垦兵之间,简直泾渭分明。

    欧扬的早餐是一个煎鸡蛋,一碗粟米菜粥和几片腌菜。对面那位炮兵中队长也是差不多的伙食,不过他把煎鸡蛋换成了煮的。

    “煎鸡蛋看不出多少,说不定会被那些脑满肠肥的大厨偷一点,我不信任他们!”炮兵军官的理由就是如此。

    “偷一点也没什么影响吧?”欧扬回城后天天跟他一起吃饭,现在也算混熟了。

    “一日一文,千日一千积少成多就不得了了。再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种哑巴亏?”

    灵魂来自另一个物质已经极大丰富社会的欧扬心中暗想:因为我实在不喜欢吃煮鸡蛋。

    当然,这话他没有说出口,以现在内地平民的生活水平来说,能吃得鸡蛋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但要说能天天吃人人吃,还不是任何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以欧扬的家境,真没有资格嫌弃天天一枚煮鸡蛋的生活。

    欧扬呼噜噜以最快速度把所有食物吞下肚去在战场上混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人都知道,有食物时就应该尽量吃,但别让吃耽误太多时间。

    两个军官几乎同时放下碗筷,他们都不是新人了。

    “我要去检查大炮保养情况和弹药储备,失陪了。”炮兵中队长先行告辞。

    “请便,我也要去城外工地检查施工情况。”

    两个人互相敬过礼,前后走出食堂大门。

    门外,同样已经吃完饭的第一联队官兵开始集合。

    “第一、第二中队随我去东门第三、第四中队西门第五、第六中队南门。北面水门还是不归我们管,新奴隶和应召来的部落民还是按昨天的分配来,各自去叫上他们。”

    欧扬简单吩咐一下,熙熙攘攘几百号战兵,以中队为单位列队,在各自中队长的带领下分头向城外出发。

    欧扬还是第一中队中队长,因此走在队伍最前面,排第二位的左水晶中队仍然由代理中队长左家奴暂时指挥。

    这个庶民牌甲在食堂里的地位很尴尬,认真算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屯垦军小队长,所谓代理中队长只是左水晶不在时的临时措施,根本没有正式任命,虽然带着100个装备精良的战兵,实际地位却还不如只有10个战兵,但真正挂着临时中队长名号的黄军先。

    因此一开始在吃饭的时候,左家奴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里。

    跟小队长一起?不合适,左水晶不在的时候,第二中队有9个小队长要听他指挥。

    跟中队长们掺和在一起?更不合适,左水晶一来,他就只是一个小队长。

    最后还是欧扬给他安排了一个桌子跟黄军先等几个临时中队长坐一起算了,他们之间虽然也有微妙差距,可都是中队长以下小队长以上,还算合适。

    欧扬带着两个中队的屯垦兵来到原来的草棚区。这里原本杂乱的草棚子已经拆掉大半不是欧扬不想按规划全拆,而是因为那么多新来的奴隶和部落兵,总得有地方住。

    “你们这些狗奴才!快些动起来!想懒死吗?”昨夜负责看管奴隶的是墨尔根盈哥小队和扎彦的部落兵,见到欧扬带人过来,立刻挥舞木棍和斧子柄催促那些倒霉蛋出城上工。

    “好了,剩下的交给我们,你们可以带人去休息一下了。”欧扬淡淡命令。

    欧扬对现在的工程进度还算满意,而且新抓来的奴隶已经不多了,太浪费不好。

    “谢主子!”两人一起回答。

    其实,大森林西部的土著没有“主子”、“奴才”这种口语词汇,这些说法本来就是大森林东部狄夷的习惯用语。

    不过扎彦跟屯垦兵混的久了,欧扬又懒得去纠正,他也就这样叫着了。
………………………………

第203章 城防

    东门。

    西狄建造的木质城墙大部分还保存完好,只是原本被屯垦军炸开的豁口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城门。

    不,没有城门,只有一条直通城外阵地的宽阔道路。

    随着炮兵在帝**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如何保证大炮的快速机动已经成为华夏指挥官、参谋军官们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因此华军打仗格外重视道路,像镇远这样的即设要塞,内部通道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季节,土路过于泥泞,为了保障道路畅通,欧扬甚至命令把从木屋区拆来的墙板直接铺在路上。

    旧城墙外50步远的地方,是重炮阵地,虽然远征军现在还没有华夏标准的重炮,因此所有炮位都是空的,但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强得多,如果战争规模持续扩大,早晚会有一些超重炮奇葩被部署在这里。

    由于合格的工程人员和材料紧缺,现在的重炮阵地还很简约,只是用土袋和茅草袋筑起一道高约二米半的土墙,地基用大石块垫高大约半米,上面还铺着一层防滑防潮的橡木板。

    这里空间很宽广,且防御完善,在重炮暂时到不了的时候,可以作为预备队集结地。

    欧扬顺着专门假设的梯子登上土墙,这面土墙厚度足有2米,在可预见的将来,华夏军队都不会遇到使用重炮的敌人,因此这个厚度纯粹只是用来预防可能出现的打击型魔法。

    站在土墙上往下看,重炮阵地再往前50步,是一道2米高土墙掩护下的步兵集结地,这道墙上开出一些由大草袋和木桩掩护的炮位,主要布置中型野战炮或者轻型机动火炮,土墙内部被造成阶梯状,有需要时步兵可以站在阶梯上直接向外开火。

    这道土墙内侧由木板和圆木加固,厚度120公分,地上同样铺了一层木地板,如果战事紧急,部队可以直接在这里驻扎。

    欧扬属下的屯垦兵、部落兵、新奴隶等各色人等超过千余壮丁加上几百半丁和强壮的新女奴,在一些担任警戒和监工任务的屯垦兵押送下,通过联系两道土墙的道路汇入最外围的防线建设工地。

    那里是镇远要塞的第一道防线,主要是一道外表锯齿状,具备一定棱堡外墙功能的胸墙,土墙内侧加固一层麻袋,往下挖出大约半米的战壕,这样这道土墙虽然比第二道墙矮了半米,但从战壕中看仍有2米高度,厚约80公分,足够掩护一个步枪手对外射击。

    最外围的胸墙外是一道顺着胸墙挖掘,宽超过5米,深超过3米的壕沟,这样一道壕沟放在地球上甚至可以当做最低标准的反坦克壕,用来对付兽人似乎略显奢侈。

    再往外,是层层叠叠的木质阻拦桩,按计划,今天到来的船队将会运来铁丝网,到时候用它们把这些阻拦桩联系在一起,只在关键地段留出几个可供部队进出的缺口,以便远征军进行战术反击使用。

    但如果敌军只走这几条路,就要面对进攻路线单一的问题。

    如果他们强行通过铁丝网封锁线,恐怕仅仅这一道防御就能放倒几千人。

    这样高低、远近火力配置的防御体系,从东门湖边一直延伸到西门湖边,包裹了整个镇远要塞陆地部分,各层防御之间都有四通八达的道路连接。

    再往外,为了满足要塞建设的木材需求和炮兵射界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