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逆行-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藏剑虽然看似是一刹那的招式,可其实也是一次小持久,从出剑到命中,再到收剑这是一个小圆,每一环都要保证绝对的力量,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苏问呵呵一笑,看着三哥有板有眼的说教,忍不住打趣道:“三哥,你莫不是要做我师傅哩!”

    “我倒是想,你师兄也得答应,我可受不起他一句师傅。”南追星冷哼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块白布缠绕在苏问手腕处,“再出剑三百次,切记手腕不要乱动。”

    不明所以的苏问站在木桩前,深吸一口气,目光冷凝,龙舌剑瞬间出鞘,化作一道白芒斩在木桩之上,只听得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点点鲜红有如梅花一般浮现在白布之上。

    迎着对方愤怒到要吃人的目光,南追星不紧不慢的说道:“我在里面放了十二根银针,你何时能控制好力道不让手腕扭动,才算勉强入了境界,练完三百站剑,再练三百走剑,把我教给你的身法融入其中,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好,那么你真的有可能死在在这里。”

    苏问咬着牙很想直接丢了剑,大叫一声不练了,最终深吸了好几口气,还是默默的出剑,那怕手腕上的血迹越发清晰,也再没听到一声痛叫,原本他以为自己会一直排斥师兄对他的种种安排,但是见到陈茂川,去过一气宗,又来到这里,才发现唯独修行是自己第一次与师兄达到了共识,为什么要修行,不知道,只是觉得有许多事如果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这样的人生可不是他忍受煎熬了十五年所期盼的样子。

    整整一个上午,苏问麻木似的反复出剑,手腕已不知被刺痛多少次,与刀剑不同,针刺既不会伤及皮肉,更不会影响经脉,甚至以苏问超乎常人的身体愈合能力不会留下一丝痕迹,能够留下的只有痛,连续不断的痛。

    原本他心念着这么做仅仅是三哥对他的惩罚,可痛多了才终于发现关键,接连的痛楚让他更加清晰的分辨到出剑的轨迹以及偏移的位置,手腕的高低,幅度,说不上熟能生巧,无非是为了减少疼痛。

    南追星看着对方这股子狠劲,多半要归功于在木屋静卧十五年磨练出来的脾性,无论是修行还是习武,最讲究的不是悟性,而是心境,此刻的痛楚至少能够让他明白,一旦出剑便要承受相当的代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说到底那人想要教给苏问的就是如何杀人。

    午后,苏问的手腕几乎有小腿那般粗肿,中饭勉强拿起筷子胡乱的拨拉几口,起先的三百站剑总算做到十余次手臂一线,一气呵成,想着怎么也该入门了,谁知一旦走起身法来,三百剑的品悟全部付之东流。

    南追星从来都是点到即止,苏问抓住一些,又伴随着疼痛逃走一些,一来二去除了憋红脸颊咬着牙练剑再找不出别的法门,三百剑,六百剑,只要手还抬得起就无休止。

    王庆珂找上门来,瞧见了如此疯狂的一幕,口中喃喃,“莫不是所有修行之人都要这样疯魔不成。”

    苏问停下身来,将手腕沁在水中,等了许久的古大年出了城,倒是让这个判司更加逍遥了,笑着说道:“王判司怎么有雅兴到我这里来了,就不怕被古大年发现什么猫腻。”

    没有穿官府的王庆珂和那日一样像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相衬之下隔壁房的谭君子可就穷酸许多,不过依旧让苏问皱眉的仍是对方那双停留在三尺之外的目光,似在看你,又像你仅仅是他视线中的一物而已,无甚存在。

    王庆珂回以一笑,轻声道:“我这次登门拜访本就是受古大人的吩咐,前来稳住你的。”

    “哦?如此看来古大年对于王判司可谓是信任有加,一个细作能做到这般,很是厉害了,都说最能得到别人信任的方式,不是你与他一同做过多少好事,只需要一同作恶一次便足以。”苏问含沙射影的说道,这次古大年离城剿匪他便猜到少不了要来知会自己一声,既可将之前的怠慢推脱公务繁忙,又可以退为进再作谋划,若真是另有玄机,其中肯定少不了王庆珂的推波助澜,所以他想看看这个自语高雅的读书人有多少傲骨。

    王庆珂能够坐到如今的位置,可称得上古大年的左膀右臂,就身为一个细作而言,不仅仅是察颜观色,八面玲珑两个不痛不痒的字词便可囊括之下的,王庆珂听出苏问话中的深意,并没有刻意掩盖,平静的说道:“好人不做好事,便是罪大恶极,王庆珂从不认为自己是好人,这些年经手的坏事不胜累计,只求终了行一大善,事后必亲自向殿下请罪,如果我能活下来的话,若是死了倒也省心了,只是还求公子为我立块碑,配不上忠君报国墓志铭,甚至留下姓名也少不了被后世唾骂,只求读书人三字即可。”

    苏问品着味道,说不出的欣然向往,可不比那些行侠仗义美名传天下的侠客还要让人心头生敬,“好一个读书人,我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书生误国,若无忧国之心,何来误国之事,我原本以为读书人只好在圣贤书中夸夸其谈,脱不出那些条条款款,吟几句子曰便是好人了,这样的仁义怕是卖不到好价钱,先生大德,理当读书人之名。”

    先生二字入耳,王庆珂瞳孔猛地一缩,视线终于切切实实落在了苏问身上,一声先生胜过往日千百句大人,曾经那个立志报国的书生在这片染池中早已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却也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看人的目光从眼前飘忽到了三尺之外,并非是他可以孤高,而是心中有愧,愧对先贤,愧对百姓,唯一无愧的只是心中那份执念,以小恶成大善,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多谢,只是仅仅除掉一个古大年还不够,还有一个青锋山,当初李宰相踏碎江湖之后,将庙堂和江湖彻底分开,私通勾结者处以重刑,古大年明面上不能与青锋山有任何来往,但就借着剿匪名义总算搭上了脉,不过终归还有很多事上不得台面,若是此刻有机会讨要到一块免罪金牌,他肯定不会放过,既然要除,就两处毒瘤一并除去,拴在一起剩的跑了那个。”

    读书人王庆珂离开了,留下一封书信,上面陈述了近些年来古大年与青锋山的腌臜勾当,并非是要苏问愤怒什么,只是想告诉他有些事的价值,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比起土生土长的北魏人,苏问要逊色很多,甚至就是有一天南唐真的杀入了北魏的边境,对他而言也无非是书中所写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说到底还是少了所谓的爱国情怀,只是王庆珂的一跪一拜,搁在心头很不舒服。

    “看来我真的做不来官。”
………………………………

第八十一章 文人不提笔一样能舞剑

    沧州四十二郡,以中轴分南北,南侧临近边境,郡县密集,几乎占据整州四分之三的数量,近十年来被李在孝打造成一条牢固的战线,北侧则是以九郡为基础向外扩张,在常明的管理下,根深蒂固,南北分治可谓是沧州最为明显的不同。

    如今百姓皆知,大将军走后,那位年轻的岐王殿下终于要一手重掌属于他的封地,只身一人从南向北,逐郡逐县的走访,还有一批不知从何处调遣而来的边军紧随其后,仅仅半月时间,便有六位郡守,二十一名县令以大罪名抄家问斩,南侧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直有分裂沧州之嫌的北侧,一时间人心惶惶,担心下一刻就会有一位身着麻衣的王爷殿下出现在府门前,只不过前段时间得知这位如同死神的小王爷在青锋郡停留,饶是一脉相连的其余八郡都是长松一口气,等待着头顶那位是否真的有胆气撕破脸皮。

    长门郡以及一水郡上一任太守灭门之后,其罪名昭告天下,百姓人人拍手叫好,只是两郡新任太守却都是直接从郡中六位判司之中的一人直接提拔,如此才终于让人记忆起来,这位做了整十年的傀儡王爷才是名义上真正掌握着沧州的一切实权的主人,甚至也有不少好事者开始猜测李在孝赴京与这位小王爷微服私访两件事本身便是商量好的,李在孝有意要将王权从李家交还给陈家。

    李居承已经老了,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何时就突然离去,既无子嗣在世,也不求封王裂土,就不存在世袭罔替,如此看来此刻十分巩固的权柄势力只在老人离去的瞬间也就分崩离析,十三位义子南征北战只剩六人,除了李在孝其余五人就连李在忠都无兵权可掌,可谓是做足了后世名声的最后一次铺垫,却也是对这几位义子最深的无情。

    那么李在孝此举无疑是在向陈家示好,向朝中那些与李居承同辈可每每相见都少不了大骂几声魏贼的元老们表示自己与义父不同,甚至在非常时期甘愿做那个大义灭亲的刽子手,亲手带走李居承所留下的一切,包裹其余五位义兄。

    不少栖息各种势力的谋臣多次推演,若是当初李居承自立为王又将是怎样一片光景,哪怕是从最坏的程度推演,十年前的推演结果是六位义子全部捐躯,李居承可用二十年时间统一南北,第一次漓江战役之后,需要二十五年,但六名义子最少会留下忠孝两人,等到第二次漓江战役之后,无数谋臣撕碎了当年推演的纸张,自以为旁观者清,却发现不过是瞎算一通,不过三次对天下大势的推测结果都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李居承必然可以坐拥南北,成为与千年前那位第一君王一样一统天下的霸主。

    他们看得透,李居承自然也能看透,这便是为何那些北魏元老一边大骂者李居承为魏贼,却又从来不曾进谏诛杀,因为他们看得真切,李居承要是相反早就反了,却甘心用十年时间给李在忠压了一个武安侯,将李在仁困在了兵部,又将被满朝文武都谈之色变的李在信放在了临渊之前,李在德、李在贤远在白州,可也都是规矩之中的清理,只是唯一让他们看不明白的既然这位权柄显赫的老人愿意放下一切,为何偏偏又亲手为陈家树立了一个新的李居承。

    如果将其推脱于战事紧张,当初没有选择羽翼丰满的李在忠而是让最不显眼的李在孝前往坐镇沧州,对于这些几朝元老而言自然是最愿意看见的选择,而结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那怕是再出一个李在忠也都好过李居承终于愿意找到一个接班人,就在这个时候岐王殿下赴沧州,这些个老人大力反对,最终只是在宗庙前杖死了殿下的奶妈,陛下亲自为自己的兄弟送行。

    年仅七岁的陈茂川顶着藩王的帽子给沧州带去了独立的兵权,政权,而这些理所当然的交到了李在孝的手中,无形之中将整个沧州变成了北魏的缩影,陈姓的傀儡,李家的王权。

    三年前李在孝进京受封辅国大将军,想要将其留在京中的除了李在忠一脉,还有那些为了陈氏江山哪怕连腰杆都直不起来也要在庙堂之上镇住一席之地的老人们,那一夜皇帝与李在孝彻夜长谈,最终李在孝离京,但沧州分出九郡交与常明。

    即便如此,都察院,御史台两大言台仍是少不了分权的谏言,多次重提将原本州郡建制分割管理,但都被陈茂域一手压了下来,甚至在朝堂上声声斥责那些言官不要只顾着嘴上说得痛快,回去静下心思去思量举措的可行性。

    这些年李居承大有归还王权的迹象极少参与朝政,若是此刻李在孝再像陈家投诚,那么陈氏的江山才算真正坐稳了屁股,剩下的两位异姓王,以及李在忠等人,难不成会比李居承还要难啃,大不了就让李在孝去狗咬狗,如今看似繁荣昌盛的北魏,实则暗潮涌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人死,南唐同样也是。

    ――――――――――

    岐王殿下停步青锋郡的消息迅速传开,百姓欢喜这些年总算是查到这个贪官的头上,另一方面,古大年作为常明的左膀右臂,是沧州文官集团头号人物,只凭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王爷如何啃得动。

    百姓过得苦,可至少还过得下去,能够扳倒古大年自然是最好,就怕胡乱闹了一通,结果却是狼狈为奸,没了李在孝,一个小王爷要真想在沧州过的好,要么除掉常明,要么像当初那样做常明手中的傀儡,只怕是先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之后才好有台阶下,若真是如此,最后苦的还不是他们这些看人脸色活着的百姓,养一个吸血虫已经负担累累,再来一个,还不得连皮带骨头吃的干干净净。

    百姓看的是官场黑暗,听的都是官官相护,可那些如古大年一样依附常明手中的文官,这些年与李在孝明争暗斗了多年,罩子都擦得雪亮,想要调动边军,没有李在孝的命令,就是一匹马你都带不走,而且官场之外,多少与他们暗送秋波的江湖势力一夜之间音信全无,这可不是小孩过家家,没有上万人的同时运转可行?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位都司在听命陈茂川,整个沧州一共才十二位都司,除去常明手中的三位,剩余的九人那个不是当年和李在孝摘头颅饮血酒的过命交情,要说背后不是李在孝指示的,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有屁个名望使唤他们。

    摆明了李在孝赴京,表面上给了陈氏朝廷自己主动放权的示好,暗地里与陈茂川一同将沧州清理干净才是关键,这是一步险棋,只要陈茂川走遍沧州棋局就活了,可若是他死了,整盘棋也就都死了,连带着下棋之人一起死了,所以常明还在看,在看这步逼宫的棋子是否还有后手,他手下的文官也在看,看自己是否会成为屠龙的弃子。

    两封密信从青锋郡送往澜沧郡与合阳郡,王庆珂静坐在散仙楼的密室之中,身后那名叫做连衣的管事轻轻捶打着他的肩膀,脸上暗自喜悦的神情,只渴望这一瞬间能够永远停止,停在这个只有他们两人的世界。

    “连衣,如果离开了散仙楼,你想去哪里。”王庆珂轻声说道。

    “大人去哪!奴婢就跟去哪里,替大人烧火做饭,洗衣扫地,总之这一辈子,奴婢都跟定大人了。”轻咬红唇的连衣面带赧颜,平日里与那些满口跑浑话的赌客交际都不曾怯场,有些手脚不干净的总喜欢在她们这些只比楼上那些女子好命一些的可怜人身上揩油,几年下来早已经是习以为常,不管心中喜怒都是那副笑颜,唯独与王庆珂说话时才流露出早已没有的羞涩,和女子对于美好的憧憬。

    “我是世人叫做屠夫的恶人,若是没了散仙楼和郡守府的庇护,只怕出了这个门口,就会立刻被无数人索命,死在我手上的人不计其数,又有多少如你这般花季的女子因我而注定一生噩梦,我不会有好报的,你何苦跟着我。”

    “不,我不管别人怎么看,逼着你杀人的是这个凉薄的世道,我只知道是你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王庆珂端起茶杯的手停顿的片刻,靠着玲珑心窍走到一名管事位置的连衣嘴唇咬的更紧,是啊!谁会愿意要一个脏女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放在女子身上似乎更显伤痛。

    “茶凉了,连衣请帮我热一壶。”

    女子犹豫,动身,拿起那壶并不凉的茶壶离开,心头更凉。

    王庆珂盯着手中的杯子,死死用力,可他终究只是一介书生,做不到武夫那般捏碎手中的杯子换来一手的鲜血,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反过来道理如何?王庆珂一介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求名,不图利,唯有一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红颜,报国而已。”

    沉吟片刻,王庆珂站起身来,将墙上的挂饰宝剑取下别在腰间,“下辈子不做读书人了。”

    与苏问说的话,半句真,半句假,求一块读书人的墓碑是真,向殿下请罪是假,既有罪何须请,以死谢罪,读书人尚能舞起三尺青锋。
………………………………

第八十二章 头顶一把刀,心头一把刀

    古大年带兵出城,城外热闹,城内也不曾平静,郡守大人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早已是众人皆知,好大一座散仙楼每日出出进进的利润便是要吓死人,根本就是那位大人的私库也是彼此心知肚明。

    可就是这位以功名赚民脂民膏的古大人却是对境内匪患异常重视,数年前的那次马匪暴动,屠戮村落一十三处,无一活口,青锋郡百姓人人惶恐,常布政使大怒下令,半月之内剿灭匪患,奈何这群马匪神出鬼没,传闻其中更是屈身几位实力非凡的修士,官军几次剿匪都是大败收场,直到这位古大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求上了青锋山,下来几位小仙师,这才将那股无恶不作的马匪杀得销声匿迹。

    从此青锋山威名大振,成为郡内商贾争相拜会之地,每日少不了的香火油钱,竟是连道观佛寺的营生都抢来做,求签算卦,上拜自在道人,号称普渡万民,求雨消灾,几年下来,青锋郡百姓不谈佛道,开口闭口都说上天赐予青锋郡一座青锋山,是大佛德者。

    善恶两头秤,一人中间扛,青锋山自然而然被百姓称之为大善,那么大恶之地便是吞下了无数黑心钱,含冤了多少可怜人的散仙楼,青锋本是杀人器,其上却坐神仙者,散仙楼内堆金银,无道神佛一群魔,古大年一人连接这两处仙魔之地,竟也得了个功过参半的好名声。

    只是身为散仙楼主管的王庆珂却成了被人暗地里戳脊梁骨痛骂的屠夫刽子手,有人曾言,青锋郡内十户银,半成飞入王权家,其中王自然是王庆珂,权却是古大年手中的权,即便所有人都知道王庆珂不过是古大年手下的一条狗,可对于这条狗的痛恨远胜后者。

    小小的客栈中,苏问已经听到了不下五次有人不加掩饰的痛骂这位弱不禁风的书生,可却从未听到有人敢说古大年一个字。

    苏问问谭君子为何,后者仍是摇头晃脑的说道:“欺软怕硬那里只能用在恶人身上,古大年手中握的是大刀,王庆珂手中拿的是匕首,一个能杀人,一个能伤人,再者,古大年做事隐晦的很,将脏水泼的干干净净,但王庆珂却是明目张胆许多,就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两人狼狈为奸倒是合适的很。”

    苏问忍住告诉对方实情的冲动,却还是抱有一丝侥幸的问道:“你以为他是恶人吗?”

    谭君子嘟着嘴,随即换了个语气说道:“你这么问,肯定是有问题,我不回答,不过是好人如何,恶人又怎样,反正在百姓眼中他和古大年都是该死,听说那位岐王殿下来了青锋郡,如果真把古大年一身的官服拔下来,那些平日里为虎作伥的爪牙肯定也逃不了,国者,以民为本,百姓怎么看,君王怎么做,说起来也挺简单的。”

    “都该死,似乎确实是这样,你是否从一开始就是在找死。”苏问将话咽回了肚中,然后抬起头看向四周侃侃而谈的食客们,这些就是百姓吗?偏偏什么也不用背负,而我又该与谁一吐为快。

    “那你觉得那位岐王殿下该怎么拔掉古大年这颗老鼠屎。”

    诧异的谭君子见着对方认真的神色,也不好在胡言乱语,摸索着下巴沉思道:“检举他多半是没可能,虽然我没做过官也听过官官相护的道理,而且朝廷又乐意看着常明一派官员抱团,若是没有十足的证据,肯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古大年做了这么多恶心事非但没有降罪,官帽子却是一年大过一年,多少南侧官员看的眼红,这些年都想着怎么从李在孝手里跳到朝廷的手里,嘿嘿,要我说这一点才是真意。”

    苏问听到对方将朝廷和李在孝放在对立面上,也许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可他还是忍不住生出些悲凉之意,那怕他并不喜欢这位青衣白马,只觉得如此做人还真是不自在,和王庆珂一样不自在。

    谭君子顿了片刻,吞了两口唾沫继续说道:“所以说连李在孝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小王爷能做什么,总不至于故意惹怒古大年,然后以冒犯之罪摘了对方的帽子,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除非是窝里反,不过有能耐反的人又有几个是干净的,就好像那个王庆珂,绝对是分量十足的人物,可你知道他做了多少恶事才坐到如今六位判司之首的位置,作为古大年的心腹知道的事情肯定极多,但你要他站出身来,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所以这种根深蒂固的毒瘤,除非李居承出手,或者李在孝肯跟朝廷撕破脸皮,后者是没可能了,李在孝此去京都摆明了是有去无回。”

    苏问似笑非笑的触动着脸颊,真不知该说对方是料事如神,还是早已经发现了什么,前一半说对了自己,后一半说对了王庆珂,似乎也说对了李在孝。

    “你不信?”谭君子看着苏问的样子,以为对方是在嘲笑他夸夸其谈,立刻强势起来,“别看现在那位岐王殿下声势浩大,可杀来杀去都是南侧的官员,你敢不敢跟我赌一把,就赌那位岐王殿下最终还是向常明一派低头求和,以确保自己往后的安逸。”

    苏问没有接着对方的话语说下去,而是不答反问道:“要是王庆珂真的是当初李在孝安排在古大年身边的细作,甚至在常明手下也同样安排了如他这样的人,你觉得古大年死是不是。”

    谭君子哑口,但随即又大笑起来,这种顶了天的机要秘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