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梦七年-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穆家堆场第一次发放薪水完美收官,准备好的十万元现金发放一空。
当晚聚餐,除了夜班人员,大家都喝了一点酒,气氛友好而热烈。
穆老板又一次被兴奋的工人给灌趴下了,穆妈千方百计的维护,都没有奏效。
第二天早上,头疼欲裂的穆东,被轰鸣的机器声吵醒。简单吃了早饭,穆东上午一直待在办公室里,计算最近堆场的资金情况。
销售沙子的情况很稳定,每天一万元以上的销售额,截止到11月5日,已经累计销售了接近50万元。
前期的资金沉淀,加上穆东房屋抵押带回来的60万元,现在手头竟然还有162万元的资金,而且随着后期销售沙子的收入,总体可用的资金,还在增加。
哎,以前钱少的时候,担心堆场填不满。现在钱已经多的,堆场不够用了。
堆场36亩地,24000平方米,需要留出通道和装卸车场地最低3000平方米,即使按照平均8米的堆高,也只能堆放大约17万立方米的沙子。不能再高了,再高的话,后期塌方滑坡的危险太大了。
通过账面上计算,现在净存沙量已经达到了11万立方米左右。剩下的存放空间,不多了。
这么一算下来,穆东苦恼的发现,竟然还有大约100万的资金,没有出路。这怎么行?这样的事情,穆老板坚决不允许发生。
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大约还需要20亩以上的地块,才能合理的利用好资金。
穆老板行动起来。
先是给穆化峰打了一个电话,问一下村里还有没有可以承包的地块,20亩以上,结果,一亩也没有。
那就只能再想其他办法了。
穆东给三叔打了一个电话,请他午饭后到堆场来一趟,说有事情商量。
午饭后,三叔来了,三婶也跟着一起来了。现在穆三婶对于堆场的事情,热心的很,听说有事商量,紧随三叔过来了。
穆爸穆妈,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加上穆东,七个人在办公室关起门来开会。
穆东说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沙场已经不够用了,计划在自家耕种的地上囤沙。
大家都有些沉默,那可是耕地啊,并且,前一段时间秋收完成,已经种上小麦了,现在麦苗都露头了。
毁青苗,在农民心里,是极其不情愿的。
结果穆东的想法更疯狂,不仅自家的地里要囤沙,相邻的几块地,也要争取租下来,连成片,总体的规模达到20到30亩。
穆东做了耐心的解释工作,解释了现在堆场的运营情况,如果不扩大规模,未来会少赚不少钱。
少赚钱?那怎么行?
很多人刚被发工资亮瞎了眼,更何况,大家在堆场都有股份,堆场少赚了,就是自家少赚了。
好吧,虽然不舍得那些嫩绿的麦苗,但是还是按照穆东说的来做吧。
穆东见众人松了口,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方案。
第一,不论是占用自家的地还是周围其他家的地,租用半年,明年麦收之前清空沙子,交还农户;
第二,租金每亩地1500元;
第三,明年交还农户前,穆家堆场负责雇佣大型农业机械对所有土地进行深耕。
这三条,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现在每亩地小麦的收入,最多1000元左右,除去种子农药化肥和播种收割,最多六七百元。
深耕也很有必要,堆场使用半年,车辆的重压,会让土地变得板结,深耕一下,让土地变得疏松,才能种植农作物。
穆家三兄弟的地,都连在一块,自东向西依次排列,分别是穆爸、穆二叔和穆三叔的地块,加起来大约有10亩左右。穆三叔家的地块以西还有两户,大约有5亩地,再往西,就是排水沟和道路。所以,地块西侧最多能增加5亩地,要完成穆东20到30亩地的规划,只能往东侧拓展。
穆爸就挠头,说道:“怕是有些麻烦呢。”
紧挨着穆东家地块的,是村里光棍穆化钰的地块。
说道穆化钰,村里人都挠头。这家伙四十五六岁,好吃懒做,偏偏手脚还不干净。不是去这家菜园偷个菜,就是去那家瓜地偷个瓜,没事还喜欢爬爬寡妇墙头什么的,是村里典型的问题人物。
穆化钰和穆东家的地邻墒,最近几年也是问题多多。有时嫌穆东家耕地耕偏了,有时说打农药熏了他家的庄稼了,反正是经常找些小麻烦。
穆爸也不和他计较,反正穆化钰也就是撒撒泼。穆爸兄弟多,人丁旺,穆化钰也不敢怎么样。
前一段时间,老光棍发现穆家堆场生意红火,就找到穆爸,说要来打工。这样好吃懒做的,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负能量。自己不好好工作,还要带坏一批人,所以,穆爸婉言拒绝了。后来老光棍还来找了好几次,都被穆爸打发走了。
现在土地这事,求到他头上,如果他不作梗,那就不是他了。
穆东听完,说道:“不管他,大不了我们就用自己的地,能放多少算多少。”不管周围的农户愿意不愿意出租,自己的地,现在就能干。
一家人行动起来。
和两侧的农户协商的事情交给三叔去做,穆三叔经营超市,头脑灵活,交际广泛,做这件事很合适。
穆爸和二叔负责两件事,一是招工,大约需要10个人,二是建两间活动板房,这里的地块后期要腾空,不适合盖房。
穆东给自己的任务是,一是联系上次做传送带的公司,让他们按照上次的规格,再做一套传送带。这个问题很简单,打电话就能搞定,定金给他们打款就行。穆东特别强调,这次要的很急,一定要尽快来安装。
二是穆东要安排谭家明开着履带拖拉机,去地里先压出一条路来,都是耕地,不需要平整,履带来回走上几趟,把地面压结实,能走车就行。
这两件事协调好,穆东带上一张银行卡,叫上钟国栋,去了鲁南市,两人直奔二手机械设备市场。新的堆场也需要整理沙堆,所以,还要再买一辆铲车。虽然用不了太长时间,穆东还是觉得,租的话,太贵了。还是买一辆,用完以后再卖掉。
经过一番挑选和比较,傍晚的时候,兄弟俩从鲁南运回了一辆二手的30铲车,花了46000元。
30铲车比原来的50铲车小一个型号,生产效率要低一些,穆东觉得,基本也够用了。
回来后,穆东去地块看了一下。这块地紧靠一条宽阔的机耕道,交通便利。一下午的时间,谭家明已经在自家的地块右侧,压出了一条结实的道路。明天,沙子就能进场了。
吃晚饭时,穆三叔带来了消息,西侧的两户,都愿意出租,这样西侧5亩地就确定下来了。东侧穆化钰以东的四户,有11亩地,也都谈下来了。现在的关键就是穆化钰的一亩半地。穆化钰如果不松口,这11亩地也没戏,连不成片,堆场运作起来效率会低很多。
那就去会会这个穆化钰吧。穆东和穆三叔一起,去了穆化钰家。
穆化钰住在村子东头,三间低矮的瓦房,一个乱糟糟的院子。
穆化钰正在自己喝酒,桌上一盘咸菜,半盘花生米,还有一个啃了一半的青萝卜。
穆三叔叫了声大哥,穆东客气的叫了声叔,俩人说明了来意。
穆化钰心里一喜,马上就狮子大张口:“租!自家侄子的事,肯定要帮忙。半年,给一万块钱就行了。再给我找个活干,一个月给三千就行。”
说完自顾自的喝酒。
穆化钰也知道,村里人不待见自己。这爷俩既然找上门,说明自己那块地,他俩绕不过去。此时不宰,更待何时。
穆三叔和穆东直嘬牙花子,这是没法谈了。
穆三叔就道:“大哥,那就算了,这个价,我们租不起啊。”
说完,招呼穆东走了。不是租不起,是不能惯这个毛病。真给了他一万,其他农户怎么办?
既然如此,那就在现在的15亩地上,干吧。
穆东回到堆场后,穆二叔和钟国栋找到他,三人干坐了一会,也没说什么事,最后在穆东的追问下,穆二叔才吞吞吐吐的问,能不能把刚发的工资再投到堆场里来。
穆东心里就哀叹一声,现在的钱都花不完呢,还投钱!难道这就是有钱人的烦恼?
嘴上可不能这么说,都是最亲近的人,一定要处理好。
穆东就道:“二叔,姐夫,投进来肯定没问题,但是我们开业很久了,不能算入股。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们利息,至于给多少,现在也不确定,以后再说,不过你们放心,肯定比别人高不少。”
顿了顿穆东有说道:“二叔,姐夫,咱都是一家人,以后有什么事,直接给我说就行。不用不好意思的。”
二人很满意,觉得很有面子。本来俩人也没想入股,也就是想得些利息。
最后,穆二叔拿出来一万五,钟国栋拿出了一万,穆东分别给二人写了借据。
次日一早,鞭炮声中,穆家新堆场开业了。从筹备到开业,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也算是极速了。
穆东昨天傍晚给一些司机做了宣传,说了新堆场的事情。这些运沙的车辆,附近各个沙场的都有,有些距离新堆场近的,当然意到新场送沙。烧油少,时间短,一天还能多跑几趟,何乐而不为呢。
鞭炮过后,车辆开始进场。
穆东调来穆爸和二叔管理新堆场。穆爸年轻时做过小生意,记录账目什么的,没什么问题。
新买的30铲车让钟国栋来操作,同时在工人里,选出一个年轻机灵的,跟着钟国栋学习开铲车,以便以后换班。同时,老堆场那边,钟国栋空出来的位置,也增加一个学徒。
其他的工人,除了从老堆场调来两个,都是新招的。穆家堆场口碑好,听说要再招几个工人,报名的差点挤破门。一下午的时间就选了10个人出来。
人员新老结合,运转起来很顺利。一上午的时间,新堆场就进沙150车。穆东打电话问了一下穆大国,老堆场那边的卸车数量,一点也没减少,达到了310车。
看来以前一个堆场集中卸车,即使好几个卸车点,也还是窝工啊。现在司机排队的时间减少了,自然效率高了许多。
下午,活动板房搭建好了。
新堆场也弄了一个伙房。穆东把穆化峰的老婆请来操持这个伙房,另外让她自己找了一个帮手。穆化峰很高兴,觉得穆东够意思。
接下来两天,穆东一直待在新堆场,协助干一些管理的工作,两天以后,传送带安装起来了,穆东觉得和二叔的管理也都熟练了,可以放心了。
那就出发吧,去泉城,去找自己媳妇。
11月9日下午,穆东坐大巴车回到了泉城。
这次穆东离开了五天,肖肖从备受关爱的小媳妇变成形只影单的小怨妇,心里很是煎熬。正好是周日,听到穆东要回来,早早就在汽车站等着。
看到穆东从大巴上下来,肖肖开心的迎上去,俩人轻轻拥抱一下,牵手离开了车站。
俩人坐公交回了家,一进屋,空荡荡的房间立即生动起来。肖肖已经提前备好了菜,只是还没炒。
住进新房子后,肖肖爱上了做饭的感觉。整洁宽敞的厨房,让劳作也变得惬意。穆东回鲁南的这几天,肖肖一直在家里自己做饭,看着这些穆东熟练摆弄过的炊具,有时候心情会变得很好。
俩人一起动手,很快弄好了饭菜,搞了点红酒,温馨甜蜜的晚餐开始。
已经开始供暖了,屋里,好温暖啊……
穆化峰这两天有点烦。
穆家新堆场东侧的几家农户,土地没租出去。穆三叔给大家解释了原因,因为穆化钰狮子大开口,地块无法练成片,所以只能放弃了,对不住啊,对不住啊……
几个农户就颇有微词。
穆化钰这个老光棍二流子,这不是挡了大家赚钱的道吗?要知道每户都有三四亩地,每亩地半年就给1500元,每户都有四五千块啊!于是街头巷尾。大家都到处说,穆化钰不是东西。
有两个辈分高的老太太,轮流去穆化峰门口骂大街,偶尔还联手搞二重奏。
穆三婶更绝,穆化钰手头不宽裕,少不了去超市赊点酒啊烟啊的。穆三婶带了两个老娘们,上门讨债。
没钱?好办啊!几个娘们一起动手,扒了几袋粮食,然后把账本上穆化钰签字的部分撕下来,扔在他脸上,扬长而去。
穆化钰没辙,女人疯狂起来,老光棍挡不住。看看粮缸,粮食不多了啊,哎!
这些事,陆陆续续就传到穆化峰耳朵里,穆化峰直跺脚。
穆化钰是穆化峰的远房大哥。穆化峰的爷爷和穆化钰的爷爷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
穆化钰这个大哥,很给穆化峰丢脸。
村里不论号召什么事,穆化钰都是绝对的落后分子,拖后腿的。但是一旦有什么低保指标,救济粮款,穆化钰是最积极最活跃的。
不给?不给就闹?去村委闹,去家里闹,白天闹晚上也闹,闹到你给了为止。
后来,一旦有类似的救济,穆化峰直接给穆化钰一份。村委有人不服气,穆化峰就说,要不,让化钰去你家闹?
没人愿意惹穆化钰这个癞皮狗,但是背后也戳穆化峰的脊梁骨。
现在,穆化峰知道,新堆场的事,是自己的大哥,挡了穆东的道,他为难了。他自认搞不定大哥,但同时,觉得对不住穆东。
穆东懂事,知进退,尊重自己,现在这个麻烦事,自己帮不上忙,对不住他啊。
老婆在新堆场上班,家里冷锅冷灶的,穆化峰孤零零的在家里喝闷酒。边喝酒边瞎琢磨。
“大哥这个样子,可怎么办?”
院里有人推门进来,穆化峰懒得去看,估计又是村里什么人找自己办事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屁事。
“化峰,喝闷酒呢?”
穆化峰抬起头,乐了,这事好办了。
………………………………
第二十七章 买车
来人是穆进乾。
穆进乾确实是为了那块地的事来的。村里传的热闹,事情也传到了穆进乾的耳朵里。说起来,这件事,穆进乾自己就能办,不过想到穆化钰是穆化峰的远房大哥,所以还是决定来和穆化峰商量一下。
穆进乾比穆化钰大两三岁,两人是从小一块光屁股长大的,虽然差着辈分,但是年轻时两人相处的不错。
后来穆进乾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为有钱人。而穆化钰父母陆续病亡,还没结婚的女友退了婚,变得心灰意冷,一步步成了村里的二流子,穷的久了,又添了一些小毛病。
穆进乾看到儿时的玩伴变成这样,心里很难受。他曾经好几次给穆化钰找了工作,但是穆化钰懒散惯了,干不了几天就跑,久而久之,穆进乾也就熄了拉他一把的心思,转而变成了偶尔接济一下。
今天给点米,明天给袋粮,逢年过节给点肉,送点油。好在俩人虽然是儿时玩伴,但差着辈分,当叔的给侄子点东西,合情合理,穆化钰接受起来,也不觉得难堪。有时候长时间穆进乾不给东西,还隐隐有些期盼。
所以严格起来,穆化钰有穆进乾和穆化峰两个大神罩着,因此这么多年,穆化钰虽然惹事不断,也没人和他较真。好在他也是小恶不断,但是大错从来不犯。
穆化峰见到穆进乾来了,立马明白,小叔这是要出手了,好啊,同去同去。
俩人商量一阵,觉得不能做无名英雄,就并肩去了穆三叔的超市。
进了超市,找到穆三叔,穆进乾说道:“化磊啊,给我拿两瓶酒,我去一趟化钰家。”
穆化峰就在穆进乾身后,冲着穆三叔挤眉弄眼。
穆三叔一下子明白了,直接搬了一箱百元左右的酒,说道:“叔,我帮你送过去?”
得,响鼓不用重锤,一起去吧。
三人到了穆化钰家门前。门口不远处,两个骂大街的老太太正在晒太阳,估计是骂累了,休息呢。骂人,可是个重体力活。
穆进乾摇摇头,进了院门。
穆化钰也在家里喝闷酒,这回只有一碟咸菜了。这几天出不去,日子太紧巴了,连青萝卜都没法寻么一个。
听见院门响,扭头见到穆进乾进来,赶紧站起来,说道:“叔,你来了。”接着看到后面抱着一箱酒的穆化磊,轻哼了一声。
就一个小凳子,还脏的要命,穆进乾就站着说话。
“化钰,我来给你说一下,穆家堆场,我可是投了资的。”
穆化钰就吃惊,这事他真不知道,他也不关心这方面的事。接着就觉得有点尴尬,低着头不说话。
穆进乾接着说道:“给我个面子,把地让出来,钱呢,省着点花。也有两千多呢。”
穆化钰就说:“叔,你发话了,我当然听你的。”
接着一伸手对穆三叔道:“化磊,给钱。”
穆三叔苦笑不得,这手里的箱子还一直没放下呢。这会赶紧放下,说道:“大哥,我没带着钱,一会我给你送过来,有份协议,还需要你签个字。”
穆化钰就翻白眼。
穆进乾说:“行了,就这样,一会化磊来找你签字给钱,我走了。”
说着,三人就要走。穆化钰扯住穆化峰,道:“化峰,给弄点救济粮吧,家里粮食让化磊媳妇扒走了。”
穆进乾就笑,说:“你这日子过得……”
穆化峰甩开穆化钰的胳膊,说道:“没有,自己想办法。”
三人离开。
院门口,穆进乾走向那两个骂大街的老太太,说道:“两位老嫂子,都回家歇着吧,这事解决了。让你们家能做主的,找化磊签字拿钱。”
说完,自顾自走了。
一会的功夫,穆三叔又回来了,除了协议和钱,还带了一袋粮食,拿了些火腿肠方便面。
晚上穆东接到三叔电话的时候,刚和肖肖完成娱乐项目。听到消息,很是高兴。
穆东接着给穆进乾和穆化峰都打了电话表示感谢。穆化峰客气了几句。穆进乾半真半假的说:“你小子打算怎么谢我啊?”
穆东就道:“小爷,以后有赚钱的消息,我告诉你,咋样?”
穆进乾对这个回答很满意,挂了电话,心想:小子不错,上道。
穆东和肖肖继续在沙发上看电视。财经节目里,集中的报道一个热词“四万亿”。
穆东知道,留给自己囤沙的时间,不多了。
穆东在泉城又待了两天,除了照顾肖肖,期间和韩勇和蔡娇娇分别见了一次面,说了新堆场的情况。两人都表示,对堆场运营很满意。
原本打算周四再回鲁南。结果周二晚上,姑父王绍强的一个电话,让穆东提前一天,周三一早就回了鲁南。
王绍强在电话里说,章教练打听到了一辆好车,让穆东去看看。
肖肖听到穆东计划买车,也很高兴,催着穆东回去。
**打开后,肖肖虽然很依赖穆东,但是本质上肖肖依然是传统的女人,支持穆东的生意,为穆东的每一点进步欣喜。所以,肖肖把握的住分寸。
媳妇支持,穆东也开心,第二天一早,打车把肖肖送到学校,接着去了汽车站。
中午的时候,穆东赶到了穆虹的酒楼。
和上次一样,章教练和王绍强在等自己。三人落座,上菜开席。
章教练边吃边介绍了车主和车辆的情况。
车主是章教练以前的学员,是做工艺品生意的。车是奥迪a4,2005年5月份的车,现在跑了三年半,七万公里。因为是自用车辆,车主保养的非常好,车辆8成新。现在车主生意做得更大了,赚了大钱,新买了一辆大奔,这辆车就想卖掉。
穆东就问:“做生意的,这辆车完全可以给手下的人用啊,怎么舍得卖掉。”
章教练就笑:“这个老板挺抠门,打算把这车卖了,买几辆面包车给手下人开。”
原来是这样。穆东心想,这么抠门的话,价钱上恐怕不好协商啊。
三人吃过午饭,一起去看车。
进了一个挂着“星辰工艺品公司”牌子的大院,穆东远远的看见了停在院里的那辆车。
黑色的奥迪a4,排量18t,车辆的漆面非常完美,绝对不像开了三年多的车,可见平时养护的非常到位。初冬的阳光下,黑色的车漆折射着暖暖的光线,看上去非常夺目。
这个卖相,就打动了穆东。
穆东四下看了一下院里,到处是一些篮子筐子,穆东就知道,原来做的是这个工艺品。
束河县北部的几个乡镇,几百年前就出产一种用白柳条编制的手工艺品,比如一些笸箩,垸子,花篮等等。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出口创汇,类似的手工艺品,经过改良,制作成一些礼品提篮,果篮,家用收纳筐之类,开始出口,并且慢慢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现在束河县北部的几个乡镇,家家户户做这些产品,农民把这些用柳条编织成的手工艺品,统称为――柳编。束河县有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