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梦七年-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东刚欢实的干了一会,圆球一样的张吉顺赶到了,看到穆东正在干活,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小穆,还用你干这个?老板的精力要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保持头脑清醒,你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嘛!赶紧下来,给你说正事。”
穆东呵呵笑着,脱下工作服,对张吉顺道:“张总,不懂了吧,我这叫模范带头作用。说吧,啥事?”
张吉顺道:“当然是钱的事,我带了了200万,你赶紧找人清点一下,还有380万晚上一定付清。”
穆东看看才4点钟,银行应该还来得及,就和张吉顺一起去了镇上的银行,让银行清点入账。
刚到银行,手机响了,是那个买500吨大蒜的客户,说是要看一眼大蒜,然后付款。
这个人是以前穆东在刘静云帮助下拜访的大蒜出口商,名叫刘楠。他只是听说穆东有大蒜,从没亲眼见过,保险起见,就像先看一眼再付款。
穆东身旁的张吉顺听闻言,抢过穆东的电话说道:“刘楠,我是张吉顺,别犹豫了,穆东这里大蒜有的是,赶紧付款吧,省的明天涨价了后悔。”
张吉顺的口碑在圈子里很好,他的话刘楠自然相信,他马上表示,立刻让财务的人安排汇款。
穆晓霞看到穆东带着一个胖胖的老板进来,还带着一大堆现金,听说是200万,心里暗自嘀咕,才200万,没多少嘛!
穆姐姐已经从震惊中走出来,觉得200万不算什么大钱了。
一会的功夫,银行清点了200万现金,存入穆东的账户,刘楠的830万元也到账了。
穆东悄悄告诉姐姐,还有380万元现金,晚上张老板会送来,让她回小学校准备一下,等着清点。
穆晓霞领命而去,其他人都回了冷库。
张吉顺四下看了看,叮嘱了自己厂里在装车现场的负责人几句话,也匆匆离开了。
穆东也不再去扛袋子了,而是四下转悠,到处协调一下。
谢东林和穆大国在忙着过地磅和记录装车数据,看到穆东过来,开心的笑着打招呼。
大蒜的价格疯狂上涨,每家都在大蒜上投入了资金,谁都能算到这次肯定挣了大钱,心里无比的舒畅。
刘楠最终还是赶了过来,本来他刚才就已经快到了。
穆东带着他在两个冷库四下看看,刘楠终于明白,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基金会副理事长,绝对不是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这些大蒜,妥妥的让这个年轻人身家过亿了。
………………………………
第九十四章 包库
刘楠略看了一会就走了,他看到工人装车的现场,心里明白张吉顺的这2000吨大蒜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运走,于是就和穆东约好了后天一早来装车。
所有的工人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勉强装车500吨,然后穆老板带着大家去吃晚饭,吃饭后叮嘱大家明天早点来,6点就开始上班,早饭都到饭馆来吃。
工人们各自离去,冷库里留下穆大国和谢东林留守,穆东和姐姐、姐夫回到了小学校。
晚上10点半,张吉顺终于送来了两个大箱子,里面是剩下的380万元现金,等到穆东和穆晓霞当面清点完毕,已经晚上12点多了。
箱子就放在了穆东的床底下,穆晓霞和钟国栋也在小学校将就着住下了。至于书娜书杰两个孩子,下午就去爷爷奶奶家了。
第二天5点钟,天还没亮,穆东就起来赶往冷库,床底下的钱搬到了父母屋子里,等到银行上班让姐姐姐夫去存上。
结果,穆爸穆妈一早上都没敢出屋子,早饭都没吃,穆晓霞和钟国栋去银行的时候,穆爸还跟着一起去了。
6点钟,工人陆陆续续的到了,饭馆老板早早备好了稀饭油条和包子,穆东和工人们一起吃早餐,并且不停鼓励大家多吃点,中午饭可得12点钟呢,这几个小时的强体力劳动,肚子里没点存货可是抵挡不住。
6点半,工人吃完早饭,盛通果蔬食品厂的货车也到了,天光也开始泛亮,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8点钟,穆三叔带来了大蒜价格的最新消息,今天一级蒜的价格是每斤97元,比昨天上涨1毛钱,二级蒜价格87元,比昨天上涨了4毛钱。
现在,二级蒜也开始超出了穆东的心里价位了。
9点钟,开始有客户陆续上门,一是看货,二是确定订单。至于价格,当然是按照今天早上的最新价格,至于提货时间,穆东按照每天装车1200吨的计划,往后顺延,只要在穆东规定的时间内把货提走,价格按照合同约定价格。
穆东就在孙明福的办公室里接待了前来谈业务的客户,并且很快和大家签订了合同。合同签订完,这些老板或者电话通知或者回去筹备,都开始迅速的安排货款。
穆老板说了,合同上的价格,有效期只到今天下午5点钟银行下班前,超过这个时间货款不到账的,明天重新计价、重新签合同。
穆老板还说了,只接受银行转账,至于什么电汇、承兑汇票一概不接受。现金更是谈都不用谈,昨晚大半夜点钱的那一出,已经让穆老板受够了!
现在大蒜一天一个价,不,是一天两个价,还是尽快打款等着提货比较稳妥。
穆东知道今天才想明白,为什么装车的效率远远低于卸车。因为卸车是一个破坏的过程,而装车却是一个构建的过程。就像拆房和建房,当然是拆房更快一些。
所以原来冷库里三四十个人就能应付卸车的工作,而现在,70多个人应付起来依然紧张缓慢。
昨天之所以装车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蒜入库的最后一天,为了扩大库容量而在通道上码放了一些大蒜,这些大蒜限制了工人的活动范围,造成窝工。
好在昨晚这些通道上的大蒜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再加上工人干活已经顺了手,几个优秀的工人脱颖而出,专门负责在货车上码放蒜袋子,经过一上午的努力,顺利装车730吨。
而一上午的时间,穆老板又销售了一级蒜200吨,二级蒜600吨。提货的计划安排到了后天上午。
中午12点,穆东让工人停下了休息一会,等大家气息稳定了,一起去饭馆吃午饭。饭菜很丰盛,大量高热量的肉类让工人胃口大开,赞不绝口。
午饭后,正和工人聊天的穆东,看到林晓媛开车带着穆妈和肖肖赶到了冷库。
穆东慌得赶紧去扶着肖肖下车,嘴里说道:“媳妇,这里面味道刺鼻,你怎么来了?”
肖肖笑道:“味道再刺鼻,你还不是天天盯在这里,我来和你告别,我们现在马上要回泉城了,老公,你要多注意休息,可别累坏了啊!”
说着说着,肖肖不禁红了眼,几欲落泪。
穆东赶紧安慰:“媳妇你放心,我天天在这里数钱,怎么会累。”说着靠近肖肖的耳朵,小声说道:“媳妇,我算了一下,昨天下午到现在,我们已经收到了5000多万的货款了。”
肖肖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吃惊的问道:“这么多?”
穆东道:“是啊,接下来还会更多呢!你放心,这几天是会忙一些,但是忙完这阵子就好了,你就放心的去泉城吧,我很快就回去陪你。”
肖肖点点头,穆东把她扶上车,又和老妈和林晓媛聊了几句,就让她们动身离开了。
工人也休息好了,一点钟,继续开始装车。
这个时候,穆三叔带了最新的价格,一级蒜上涨1毛钱,达到了98元,二级蒜价格没有变动。
整个下午,穆东又接待了几个来采购的蒜商,其中还有几个是三叔和孙明福介绍来的。
下午签订了合同,按照市面价格制定了采购价,穆东给出的支付货款期限是,明天中午12点之前,否则合同自动失效。
一下午又销售了150吨一级蒜,700吨二级蒜,有一些订单的提货时间,已经延后到了大后天了。
下午4点半,肖肖打来电话,说是三人已经顺利到了泉城,已经进了家门,穆东终于放下了一下午揪着的心。
下午6点半,张吉顺采购的2000吨大蒜终于全部运走,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穆东依然是和工人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回到学校。
媳妇不在跟前,穆东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和肖肖打了好大一会电话,心情才好了一些。
10月9日一早,刘楠带着货车来提货,同时他还带来了两个朋友,这两人按照当天的价格,采购了300吨一级蒜和1000吨二级蒜。
当天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级蒜99元,二级蒜89元。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蒜商,采购了400吨二级蒜。
今天出售的这些大蒜,提货计划已经安排到了10月11日的下午。
整整一上午,穆老板还是在仓库不停的忙碌着,这让前来提货的刘楠唏嘘不止。刘楠也是白手起家,一点点的打拼到现在。但是他很久没见多这样卖力、亲力亲为的老板了。
上午11点钟,刘楠采购的500吨大蒜全部完成了装车,临走前,他紧紧握住穆东的手,诚恳的说道:“理事长,你放心,我认捐的5万元捐款,我回去马上安排。”
穆东哭笑不得,心想,我就是挂个名好吧?
嘴上还是很客气的说道:“刘总,多谢您支持基金会的工作。”
刘楠告辞而去,孙明福带来了一个客户。
孙明福简单介绍了双方,对方叫甄林林,大约30岁左右,长的高高瘦瘦的,留着长一些的毛寸,带着一个黑框的眼镜,一副文艺青年的样子。
穆东陪着甄老板在冷库里到处看了看,简单介绍了一下还有多少可以出售的大蒜。
甄林林说着一口流利的京腔,说出来的话口气非常大。
“穆老板,您这儿还有多少货,我全要了,包库,怎么样?”
包库?什么意思,穆东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孙明福连忙解释道:“穆老板,包库的意思就是,库里还有多少货,甄老板全接了,你拿钱走人,货原封不动,甄老板接手。”
咦?还有这样的好事,太好了啊,穆东高兴起来,他正想着尽快出手呢。
他连忙回答道:“行啊,可以包库,只是很多货我已经收了货款,大约要后天才能出完货,所以10月12号之前您才能接手,甄老板您看可以吗?”
甄林林撇撇嘴,不以为然的说道:“无所谓了,价格怎么算啊?穆老板,包库的话,是不是能便宜点?”
穆东诚恳的说道:“甄老板,您也知道,现在大蒜一天一个价,今天的价格是一级蒜99元,二级蒜89元,如果您确定包库的,我们肯定能节省一些装车的成本,这样,我给您一个实价,一级蒜97元二级蒜87元,合适的话,您今天下午需要支付定金,明天中午之前需要支付全款。”
甄林林闻言,不满的说道:“穆老板,太没诚意了吧?每斤才便宜两毛钱,还需要付全款,您四处打听打听,包库都是一周后付款,哪有付全款的?”
穆东闻言,裂开嘴笑了。
本来,这个甄林林充满优越感的腔调就让穆东有些不爽,但是上门是生意,穆老板强打精神和他周旋,但是这个甄老板说出一周后付款之后,穆东瞬间明白了他的套路。
往小了说,这个家伙可能用一周的时间差,加上包库压缩下来的价格,赚一些差价。现在穆东手里大约还有2300吨大蒜,运作好了,一周的时间,每斤即使赚5毛钱,也可以空手套白狼的赚取230万元。
往大了说,如果对方用这个时间差,把大蒜卖掉了,然后跑路,那穆东可就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穆东呵呵笑了几声,开口道:“甄老板,我哪里也不用去打听,大蒜是我的,规矩我来定。不瞒您说,听您一口的京腔,不知道束河县的刘静y县长,您认不认识?还有她家的刘薇小姐,您听没听说过?方便的话,您受累,找她俩打听一下我,再决定是不是对我下手。如果您连这两人都没听说过,我奉劝您,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我还忙,恕不奉陪了!”
说完转身走了。
甄林林听完这些话,心里就是一沉。但是面上的文章还得做,他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说道:“穆老板,怎么说话呢,好好的生意,怎么还让你说的有了龌龊似的?”
穆东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盯着甄林林看了一会,开口道:“甄老板,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我,现在这个行情,大蒜一天一个价,你接受一周后付款吗?”
甄林林被穆东盯得浑身不自在,没再接话。
穆东再次走掉,结果孙明福追了出来,说道:“穆老板,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实在不行,让甄老板明天付款也行啊?”
穆东无奈,只好把孙明福拉到门外,问道:“孙老板,这个人你怎么认识的?知不知道底细?”
孙明福说道:“我一个同学介绍的,说是京城的大老板,很有实力。”
穆东继续问道:“那我再问你,他许了你多少钱?还是许了给你办什么事?”
孙明福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嗫嚅道:“他答应帮我孩子办个bj户口,我这不想让孩子去bj参加高考嘛。”
穆东心想,那就是了,这就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了。
“孙老板,如果这个甄林林一周的时间把大蒜卖了,然后人跑了,你能找到他吗?还有你那个同学,多久没见了?”
孙明福一下子呆住了,同学是高中同学,确实好几年没见了。而甄林林的派头极大,一开始就把自己镇住了,自己真的从来没往坏处想过。
穆东转身走了,剩下孙明福站在那里,心慢慢的沉到了谷底。他有点明白,自己好像是上当了,这几天光是招待这个甄老板,大几千块钱已经花出去了。
孙明福作为一个小有成就的冷库老板,社会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其实他是被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蒙住了双眼。
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被做了个局,而且那个高中同学,很可能也是做局者之一。问题应该出在自己曾经在高中同学的qq群里,发过一些关于高考地域差别的牢骚,感慨过自己的儿子明年面临残酷的高考。或许那时候,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即使没有大蒜这件事,自己也可能面临着其他的算计。
想到这里,苏明福赶紧走进屋里,对趾高气昂的甄林林说道:“甄老板,您别生气,穆老板这人就这样,没事,我们想其他办法。正好有个事给您说一下,刚才商场打来电话,昨天给您那张购物卡忘了做身份验证,还不能用,您给我,我马上去验证一下。”
甄林林有些疑惑,但是为了继续装下去,还是掏出购物卡,无所谓的说道:“小地方的商场就是麻烦,诺,给你。”
孙明福接过来,心想,这2000块钱的损失算是挽回了,其他的就算了,这样的事情根本说不清楚,即使报警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继续对甄林林道:“甄老板,那您赶紧去忙吧,我还得去商场。”
甄林林愣住了,什么意思?撵我走?这个时间不是应该吃午饭了吗?我做错什么了吗?
孙明福见他不说话,出去叫了两个工人进来,叮嘱他们过一会就赶这个家伙滚蛋,然后自己匆匆走了。
市区的豪华酒店里,还给这个混蛋定了房间呢,得赶紧去退了,还能退些押金回来呢。
至于甄林林,一刻钟后就被两个工人轰出了冷库大门,不知去向了。
而此刻的穆东,正带着工人在门口的小饭馆里,大快朵颐,不亦快哉。
下午,当天的大蒜价格没有变动,没涨也没降。好在穆东的库存已经出去了四分之三,已经不是很担心了。
三点钟,穆东老板正在接待几个客户的时候,孙明福急匆匆的赶了回来,说了甄林林事件的前前后后,然后向穆东表示了感谢。
穆东听到孙明福索要购物卡和退酒店押金的细节,不由哈哈大笑,孙明福很尴尬,再次红了脸。
笑过之后,穆东拍拍孙明福的肩膀说道:“老孙,做的不错,其实你可以做的更好,大嘴巴抽他一通。”
孙明福无奈的说道:“算了,也没什么真凭实据的,饶了这个混蛋了。”
一下午的功夫,又有客户采购了100吨一级蒜和500吨二级蒜,穆东的压力更小了。
傍晚,刘静云打来电话。
穆东以为她要问大蒜出售的事,接起来赶紧说道:“刘县长,大蒜已经开始销售了,很顺利,请您放心。”
刘静云在对面呵呵笑起来,“穆东,看来你是挣大钱了啊,说话底气这么足。我找你倒不是说大蒜的事,我想给你讨点东西。不知道穆老板是否方便?”
穆东心里就是一哆嗦,能让刘县长开口相求,这东西怕是不简单啊。
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刘县长,看你说的,什么讨不讨的,您说,只要您要,只要我有。”
刘静云对穆东的态度赶到很满意,她定了定心思,说道:“穆东,上次你给我的那一斤瓜干酒,能不能再帮我弄点,你放心,我不白要,我给你拿20年窖藏的茅台酒换,一斤换一斤,怎么样?”
穆东无语了,一斤换一斤?看来是想要不少啊?
可是这个酒,是老爹的心头宝贝,三斤两斤的,自己敢答应,可是太多的话,自己还真做不了这个主。
怎么办呢?
………………………………
第九十五章 老英雄
穆东有些无奈,他小心翼翼的问道:“刘县长,换不换的不要紧,您想要多少啊?”
刘静云听出了穆东的谨慎和为难,心里也暗自叹口气,低声说道:“穆东,帮忙弄个三五斤,可以吗?”
穆东一下子放心下来,三五斤啊,还好还好,应该可以说服老爸。
他连忙说道:“刘县长,三五斤没问题,我一定说服我老爸,实在不行,我帮您偷出来。”
刘静云闻言也松了口气,终于是可以给老爸一个交代了。
这次国庆中秋放假,刘静云作为政府人员,也是一直忙碌了好几天,直到10月8号的下午,才匆匆赶往bj临走时,她顺手带走了穆东那次送给她的一小坛子酒。
10月9日,刘家军政两界的子弟,在bj西山刘老爷子的居所齐聚,一同欢庆共和国的生日。
作为经历了战火洗礼的老兵,刘老爷子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每年家里人都要在这个时刻聚一次。只是后来子女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忙,慢慢的聚会的日子就变成了国庆假期以后。
刘老爷子名叫刘远山,已经92岁了,年轻时穿梭于战火烽烟,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1951年国庆节,在组织的安排下,34岁的刘远山才娶了一个21岁的纺织厂女工,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所以,国庆节对于刘远山来说,不但是共和国的生日,也是自己的结婚纪念日。
婚后的刘远山,很快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并且飞速的成长起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刘远山离休时,已经是军中颇有名气的大佬了。
作为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儿,刘静云出生于1969年,今年已经40岁了。刘静云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了三个哥哥,所以,刘远山和妻子非常宝贝这个小公主,一直非常疼爱她,三个哥哥也对刘静云爱护有加。可以说,往前推20年,刘静云在家里的待遇就是现在刘薇的翻版。
刘家的三个儿子,老大刘敬国和老二刘敬军都在军队上,其中刘敬国已经戴上了金光闪闪的少将肩章,老二也已经大校多年,很快就要晋升了。老三刘敬堂则在外交部工作。
现在,刘敬国的儿子刘天也有了孩子,去年刚添了一个可爱的男宝,刘家也终于四世同堂了。
中午,在老爷子休养的小院,刘家四代人架上两张大圆桌,欢聚一堂,摆酒开宴。
刘远山看着这满屋子的子孙,心里高兴,自己34岁才结婚,能看到重孙子出生,实属不易。虽然保健医生早就建议他戒酒,但是一生嗜酒的他还是倒了一小杯茅台,不时的沾沾嘴唇。
这时,刘静云献宝似的提过那个柳条的小篮子,打开小小的黑色瓷坛,把坛子伸到老爷子鼻子下边,讨好的说道:“老爸,你闻闻香不香,这酒也是窖藏酒,听说埋在地下二十多年了呢。”
一股和茅台的酱香完全不同的酒香悠悠的进入了刘远山的鼻腔,他整个人一下精神起来,心里疑惑,这是什么酒啊,怎么隐约有些熟悉的香气,想到刘静云任职的地方,他猛然想到,不会是那个酒吧?
他赶紧大声说道:“快拿个杯子来,给我倒上。”
刘老爷子很多年不这么疾声厉色的说话了,倒把身边站着的刘静云吓了一跳,也让其他人心里一惊,老爷子这是怎么了?
刘远山见众人发楞,更着急了,一把夺过小酒坛子,也不等什么杯子了,双手捧着坛子,直接对着嘴,仰脖就是一大口。
刘静云吓坏了,赶紧去夺,嘴里慌乱的说道:“爸,爸,慢点喝,慢点喝……”
这时候,刘远山也放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