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悔2006-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吧,享受比赛,赢取荣耀。”
两人用力的拉开更衣室的门,当先走了出去,然后两队的球员鱼贯而出,沿着过道走向球员通道。
陈晓建和滨城队的主教练林子泽两个人在球员通道相遇,两个人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般总是有前有后,两人愣了一下才同时伸出手和对方握了一下。
陈晓建和林子泽两人友好的示意一下之后,就都站着没有动。两个人彼此之间连认识都算不上,如果不是这场比赛的话,相隔千里的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一定会遇到。
两人顿了一下见对方没有动作之后,同时伸手示意并开口说道:“你先请。”
两人动作和话语一模一样,对视了一眼之后,两个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又同时开口道:“一起?”
这一下两个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一起走进了球场,出了球员通道之后,分往左右走到自己的教练席。
陈晓建两人来到教练席之后,替补球员也从球员通道内走向了教练席后面的替补席。
两队首发球员在球队队长的带领下,在球员通道里面列成两队,彼此之间没有丝毫的交流,这不是友谊赛,这是最后的总决赛,站在这里,大家就是对手,也只能是对手。
站在前面的宋英杰和滨城队的队长两个人手臂上缠着队长袖标,一手拿着队旗。
队旗其实就是校旗,只是做成手持三角旗的形状。两个人都昂首挺胸,直视前方,不要说是和对手球员,就连自己球队的球员也没有丝毫的交流。
这一刻他们的心中,只有比赛、胜利、冠军。
站在最前面的是三名裁判,主裁判手上拿着足球,助理裁判手上拿着小旗。
过了一会,从后面走来二十二名小朋友,这是主办方找来充当球童的。
二十二名小朋友穿着和两队一样颜色的球衣,然后交叉着站在两队球员的身边。
这时候即便是刚刚一直面无表情的宋英杰两人也低头露出微笑,揉了揉小朋友的脑袋,然后将他拉在自己身前。
主裁判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转头和两名助理裁判招呼之后,又和身后的两队队长示意一下,准备进场了。
三名裁判当先走了出去,身后的两队球员各自牵着一名小朋友跟在裁判的身后,走进了球场。
走到中圈的时候,三名裁判并排站立,面向看台方向。两支球队的队员也在裁判的身侧站成一排。
所有人都站定之后,现场开始播放两支球队的校歌。陈晓建他们其实之前对校歌还都很陌生,陌生到陈晓建居然不记得自己有学过所谓的校歌。
校歌只是刚刚高一进校的时候学过一次,时间过去这么久,自然也都忘记了。后来是看公告的时候知道总决赛的赛前会演奏两队的校歌,陈晓建他们才又将校歌捡起来。(确实有,确实学过,确实忘了)
校歌的时间比较短,没有流行歌曲那样的三分多钟长度,也就差不多一分多钟的样子。因为大岗队是主场所以先播放大岗中学的校歌,然后才是滨城中学的校歌。
演奏校歌的时候,双方教练和替补球员也都站在场边排成一排,轻声的哼唱着。
其实唱校歌的机会还真的很少,在陈晓建印象里,这应该是唯一一次在公开场合唱学校的校歌。
原本觉得很土,很挫的校歌现在唱出来,却有了一丝不同的味道。这一刻,他们不只是代表了他们自己,他们代表的是大岗中学。
两队的校歌都演奏完毕之后,球童开始有序的退场。两队首发球员开始列队拍照。
拍完照之后,两队队长互换队旗,然后依次和三名裁判握手示意,又和对手握手。虽然大家想的都是冠军,但是这个时候也要表现出友谊第一的样子。
这些程序都好了之后,两支球队的队长站了出来,来到主裁判的身侧,开始猜边。
猜边之后,两队跑到自己的半场,摆开阵势。主裁判看了一下表,对时之后,举手示意。
“哔”一声哨响,高中足球联赛总决赛正式拉开序幕。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巅峰对决 (一)
主办方和赞助方毕竟是有经验,一场高中足球联赛总决赛,几乎完全按照专业杯赛决赛的场面来做的,只是少了些表演项目而已。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赞助方的野心,主办方还是那个主办方,但是转了耐克做赞助之后,整个高中联赛的格局立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规格,不要说是高中联赛这样的校际联赛,就连业余联赛或者区域杯赛都没有这样的阵势。
大岗队和滨城队完成一系列的程序步骤之后,比赛终于要开始了。两队的队长宋英杰和宁红盛两个人走上前,来到主裁判面前。
主裁判从口袋里面拿出一枚硬币,和宋英杰、宁红盛两个人示意之后,两人开始猜边。
抛完硬币之后,宋英杰赢了,大岗队获得了挑边权,滨城队先行开球。
宋英杰挑好边之后,两队球员走到各自的半场摆开阵势,滨城队的球员在中圈准备开球,主裁判已经将哨子含在嘴里。
这场比赛大岗队用的依然是4…2…3…1,没有变阵,这也是大岗队最强阵型。
凭借此阵,大岗队一路过关斩将,以联赛初丁的身份一路杀到总决赛的舞台,已经是高中联赛最大黑马。
首发门将丁彦一,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或者对手,丁彦一就是大岗队门将位置上的第一选择。门将这个位置实在是太敏感,一般情况下除非主力门将犯了大错,不然的话,位置都是很稳固的。
尤其是在高中联赛这样的校际联赛当中,很多球队的第二门将都只是凑数的,甚至都没有出场纪录。
即便替补门将偶尔有一些零星的出场机会,那也都是无关比赛胜负的垃圾时间了。
大岗队在这方面倒是还好一些,替补门将熊良也有过首发出场,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不说那些影响不大的比赛或者是替补上场保持状态,即便是省预选赛决赛,面对金陵队这样的生死大战,熊良也是压制丁彦一成为过球队的首发门将的。
门将身前是四后卫,副队长林恒峰和李冰两个人一个高大,一个灵巧,身负守卫禁区的重责。
其实在陈晓建看来,林恒峰是有些可惜的,如果不是宋英杰的话,林恒峰绝对是队长的第一人选。或者可以说,以林恒峰的表现,在很多校际球队都可以担当队长。
禁区两侧的边后卫是李兵和卞元亚,两名边后卫都是属于攻防比较均衡的球员,有着不错的插上助攻能力。
虽然两个人到现在都没有取得哪怕一粒进球,但是两个人在进攻方面对球队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
四后卫身前是双后腰刘辉和宋英杰,两个人组成的后腰是后卫线身前的屏障,在禁区前竖起的一道墙,尤其是刘辉。
专业司职防守的刘辉不要说是进球了,连越过半场的机会都很少,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几乎消失在大岗队进攻端的球员,却用他默默的跑动,磨杀了对手大部分进攻。
宋英杰是大岗队的队长,作为大岗队的中场掌控者和攻防节拍器,称他是大岗队杀入决赛的第一功臣也不为过。
在陈晓建看来宋英杰还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挖,即便是现在这样的实力,不要说是在高中联赛踢球了,即便是在很多业余联赛球队,宋英杰也能站稳脚跟。
面对宋英杰,陈晓建心里总是会有一些特殊的想法,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是真的可行。
双后腰往前不是中前卫,而是以沈思、石小宇、李彦锋组成的3。
沈思和石小宇两名边锋,有速度有技术,不管是下底传中还是内切制造危机都是一把好手。
作为边锋,两个人的进球数不是很高,但是两个人在陈晓建的战术体系当中却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球队进攻推进的速度很大程度就是依靠的两名边锋。
李彦锋作为前腰,或许没有那些天才的想象力,但是陈晓建对前腰球员的进攻想象力要求不是很高。
李彦锋出色的战术执行能力和最后一传的能力才是陈晓建看中的。很多踢十号位的球员都以为自己是艺术家,在学生当中更是常见,但是李彦锋却不是这样。
作为大岗队的主力前腰,李彦锋不只是发挥梳理进攻的作用,很多时候也需要做很多的脏活累活。因为中锋更多的是钉在对方禁区压制对方的中卫,所以大岗队的第一道防线其实是李彦锋。
顶在最前面的则是大岗队的主力中锋,龚昌。作为大岗队的主力前锋,龚昌是大岗队第一得分手,一共十三粒进球也是球队获胜晋级的基本保证。
十三粒进球成为大岗队的第一射手,比第二射手宋英杰的七粒进球多出六粒。
要知道大岗队是以防守反击立身的,也就是说大岗队的进攻机会和进球数量相对都会比较低。第三射手的进球数只有四粒。
也就是说,龚昌是大岗队唯一一个进攻两位数的球员,同时进球数比队内第二和第三射手加在一起还要高。
龚昌作为突出箭头的强力表现,也是陈晓建敢于不变阵和滨城队死磕的底气之一。
对面的滨城队一样延续了自己之前的战术体系,4…3…3阵型。让滨城队即便在北区决赛的时候,依然有砍瓜切菜的畅快感。
陈晓建他们在之前的比赛之中并不是没有遇到过使用4…3…3阵型的球队,但是却没有一支球队能够像滨城队这样。
首发门将张承志,滨湖队的门将和绝大多数球队一样,几乎是一路打到底。替补门将只有过几次零星的替补上场感受气氛。
不过和其他很多球队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滨城队的门将之所以没有轮休,是因为张承志真的具备很多门将都没有的能力。
可以说正是因为张承志的这项能力的契合,才使得滨城队踢起了非传统的4…3…3阵型。那就是张承志有着一脚非常不错的出球能力。
之所以张承志拥有这项能力,和他的踢球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张承志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踢足球,在小学的时候是踢的中场位置。
升到初中的时候,和那些学长们抢位置是很难的,为了能够踢上足球,张承志不得不位置后撤,改踢很少有人愿意踢的后卫位置。
升到高中之后,张承志的位置又一次后撤,这次连后卫都踢不了了改踢门将。
而张承志的表现,在改踢门将之后,有了质的飞跃。张承志的到来,可以称得上是完成了滨城队战术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巅峰对决 (二)
在首发门将张承志的身前的是四后卫,不过虽然同样是四后卫的站位,却不是大多数球队中常见的平行站位,而是碟形,双边卫也改成了双翼卫。
禁区内是徐永康和钱元宗组成的双中卫,这两名球员即便是在长人林立的滨城队也要排在前列,堪称是禁区双塔。
大岗队身高最高的龚昌在他们面前没有丝毫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这场比赛陈晓建要求减少高球的原因之一。
两侧的双翼卫分别是左翼卫吴思奇、右翼卫孙乐康。因为两个人的站位比边后卫更加靠前,滨城队对两个人在球队进攻方面的作用很重视。
后卫线的身前是滨城队的队长,单后腰宁红盛。宁红盛的实力绝对非凡,整个系列赛的表现看来,堪称是北区的mvp。
从他能够在滨城队这样的顶级强队担当队长,并且一个人支撑滨城队的中场就能够看出来实力如何。
世界足坛之所以踢双后腰阵型的球队越来越多,固然有组织后移的原因,也因为想要依靠一名后腰球员就能支撑起球队的中场攻防转换,实在是太过困难。
中场三人组的另外两位是中前卫董江和杜彬,三个人组成的中场组合配合默契、技术成熟,攻防之间行云流水一般。
三前锋是左边锋何益民、右边锋刘华荣,中锋柳文斌。和大岗队同样的配置,双边锋加单前锋。
但是两支球队之所以一个称为3,一个是21,很大的原因就是两队对边锋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在大岗队边锋更多的是负责边路的快速推进,而在滨城队,边锋更多的是充当进攻终结者的角色。这样一来,滨城队的边锋就真的可以称之为前锋了。
也因为边锋负责终结比赛,所以球队的边路推进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后排插上的后场球员。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滨城队的边路是用的边翼卫,而不是传统的边后卫。
两队的球员站好各自的位置之后,滨城队先行开球。
主裁判向双方示意之后,吹响了比赛开始的哨声。高中足球联赛总决赛,正式打响。
两支球队的前场球员迅速向对方扑去,冠军只有一个,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举起奖杯,谁也不想成为最后倒下的那一个。
滨城队开球之后,没有急着向前,即便是在北区横扫四方的滨城队,在面对决赛这样的比赛,也慎重起来。
柳文斌将球回传给身后的杜彬,整个人直接向前冲去,目标直奔大岗队的后防线,只有那里才是柳文斌的位置。
柳文斌和龚昌两个人在中圈边擦肩而过,龚昌的方向和柳文斌相反,但是两个人的目的却一样。
除了龚昌以外,大岗队的沈思、石小宇和李彦锋三个人也一样的向前跑去,只是他们不会跑得像龚昌那么深罢了。
沈思和石小宇两个人在比赛中将要和吴思奇、孙乐康两个人正面抗衡。因为吴思奇和孙乐康两个人有很强的进攻**,所以沈思和石小宇两个人的防守压力也会更大一些。
想要再像以前那样眼神防守或者站桩防守肯定是不行的,陈晓建在赛前和两个人说过,两个人的活动范围是从本方底线到对方底线,也就是说极端情况下沈思和石小宇两个人甚至要回撤到边后卫的位置上来协助防守。
这样的要求,对沈思和石小宇两个人的跑动要求变得更高了,为了减少回撤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用进攻压制进攻。
大岗队前场球员一路前冲,而滨城队的三名中场球员则在中路玩起了传跑,一点都不急,好像在等双方球员跑到位一般。
这个时候球来到了队长宁红盛的脚下,李彦锋正好向着宁红盛的方向跑。
这场比赛李彦锋的压力也很大,在单独对位宁红盛这样的对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亚历山大。
因为在面对宁红盛的时候,对位球员总是被宁红盛戏耍,轻轻一脚传球就能化解掉对位的防守,除非对方加派人手两个人一起协防。
但是那样一来的话,滨城队需要的进攻空间也就出现了,那么很可能接下来球队就要接受丢球的代价。
看到李彦锋一个人向自己这边扑来,宁红盛没有托大,但是嘴角依然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这样的防守见得太多了,宁红盛右脚一推,足球传给了左侧的董江,李彦锋注定会扑一个空。
就在宁红盛传球的瞬间,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李彦锋很果断的倒地铲球,连足球的影子都没有碰到的铲球,却让宁红盛心中大惊。
因为李彦锋这一下明显不是为了铲球,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距离比较远,但是宁红盛刚刚完成传球,想要再去躲闪却是来不及了,两个人撞了个正着。
为了这个铲球变得合理,所以在离宁红盛有点距离的地方李彦锋就倒地了。滑到宁红盛面前的时候,虽然撞倒了宁红盛,但是力量却不是很大。
与其说宁红盛是被李彦锋撞倒的,不如说宁红盛是为了不受伤而顺势倒地更合适。
两人倒地之后,裁判立刻就跑了过来。看到裁判过来,李彦锋快速的爬了起来,然后将手伸向宁红盛,作出要将宁红盛拉起来的友好样子。
宁红盛看到李彦锋现在伸手过来,知道李彦锋这是想要装乖宝宝。李彦锋这样的动作确实不是一个掏牌的动作,而且比赛刚刚开始一分钟,即便是从比赛精彩度上来讲,裁判也不会这么早的给牌。
想到这里,宁红盛有些无奈,但是还是握着李彦锋的手,一用力站了起来。
事发的时候裁判离两个人不远,所以自然也看得出到底是什么情况。裁判走到李彦锋的面前让李彦锋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注意自己的动作。
李彦锋连连称是,滨城队获得了一个后场任意球。
等裁判退开之后,李彦锋来到了宁红盛的身边,笑了笑,低声道:“比赛肯定会很有意思。”
宁红盛看了一眼李彦锋没有说话,等李彦锋走开之后才低声说道:“大岗队,有点意思啊。”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巅峰对决 (三)
比赛刚刚开始第一分钟,李彦锋在滨城队后场的一次犯规打断了比赛。李彦锋和宁红盛两个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开赛前的下马威而已,这样的动作更多的是向宁红盛传递一个信息。
这场比赛你不会像之前那么轻松,因为即便是犯规,我也会阻止你。
宁红盛看明白了李彦锋的意思,但是却也没有丝毫的犯怵。用犯规战术的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他们现在呢?都已经被淘汰了。
滨城队开出任意球之后,比赛重新开始。滨城队的身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强势和着急,任意球也是在后场,距离太远,对大岗队没有太大的威胁。
宁红盛开出任意球,只是一个短传重新给到中场,然后滨城队开始在中后场之间一段连续的倒脚。
在中后场倒脚的时候,两名中后卫也纳入了传控的体系,五名球员,一个x型的小组,足球在五个人脚下飞快的传递着。
因为所有传球都在滨城队的中后场完成,而大岗队冲入滨城队半场的中路球员只有龚昌和李彦锋。
两个人面对滨城队五个人的传递没有丝毫办法,而两名边锋一旦显露出想要收到中路参与逼抢的时候,宁红盛一脚将球传给翼卫的时候,两名边锋又不得不重新回到边路。
宁红盛一个人作为传递中心,没有丝毫的花哨,只是平淡至极的一系列短传。但是就是这种看似任何人都能做出来的传球,直接压制、调动了大岗队的四名球员。
比赛刚刚开始,滨城队丝毫不着急,更多的是在适应比赛的节奏。滨城队不急,那大岗队自然也不会着急。在陈晓建没有做出调整之前,大岗队的双后腰没有丝毫的想要压上的想法。
滨城队追求的是对足球的控制,虽然说滨城队的球员身高上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可以踢高举高打的足球,但是这样的优势也只是对于高中生来讲。
单单只是说滨城队球员的绝对身高的话其实也不是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滨城队完全具有踢小快灵足球的能力。再加上滨城队在高中联赛当中不缺身高优势,所以也没有十分明显的短板。
这批球员如果就这样的身高,那么在和哪怕大学生队比赛的时候身高也会是弱点。
如果他们身高再高一些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不能完成一系列的流畅短传配合。
所以,这批身高足够,技巧出色的球员,正是滨城队能够乘风而起的原因所在。不缺乏脚下技术,不怵身体对抗,不畏惧高球。
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高中联赛,面对任何对手,滨城队都没有明显的短板,却又有着不俗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滨城队选择了让对手最难受的战术。这样的战术归结到最后,其实也就只有两个字,控制,对于球权的控制。
从比赛开始到现在,大岗队几乎都没有碰到过足球。
也就是说,如果这场比赛有全面的、专业的统计的话,这时候双方的传控比,几乎是0比100。
正因为滨城队的战术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才会让陈晓建觉得这支滨城队很像那支纵横欧陆的红蓝军团。
当滨城队选择控制足球的时候,那么作为对手,陈晓建就只能选择对于空间的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现在前场的四名球员都在苦苦奔跑的时候,陈晓建却依然没有让宋英杰他们插上的原因。
大岗队在开场之后想要的,明显就是对于空间的控制,整支球队有三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就是前场四名球员的逼抢,第二条是双后腰组成的中路之墙,最后就是四后卫的防守。
三条线彼此保持紧凑,控制一定的空间距离。控制空间放开球权,只要滨城队不进入到本方半场的三十米危险区域,那就让他控球好了。
这样的无意义控球,在陈晓建看来没有丝毫的作用。
两支球队,一个控制球权,一个控制空间,在场面上形成了一个均势。两队的表现几乎都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滨城队的控球,让大岗队拿不到球权,没有球权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发动进攻的机会。滨城队自然也就站在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