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天启录-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常愉快,尤其是万里之外的学者,更是令人高兴,就算是伽利略这样的伟人也无法免俗,自然就会留下良好的印象。
伽利略高兴的说:“很高兴见到诸位大明帝国的学者,这也是我的荣幸。诸位带来的礼物我非常喜欢,真是感谢大家费心了,希望我们接下来能够愉快的进行交流,共同为科学进步出力,提高我们的学识。”
李祖白说:“伽利略先生客气了,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您学习的,我们知道您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我们大明帝国在这一些方面的知识不是太多,希望您能够给我们讲解,让我们长长见识,不知道您愿意吗?”
伽利略微笑着说道:“李先生太客气了,东方的学问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就我看到的资料来说,贵国在很久以前就有过关于天象观察的资料记录,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浑天仪,更早的还有专门的历法研究,制订了‘二十四节气’等天文学知识,不用太谦虚了,我们可以就这些知识进行一下探讨。”
伽利略带领徐霞客一行进入他的天文观测实验室,将这里的观测、研究仪器向大家做了介绍,主要的设施是一架天文望远镜,虽然很简陋,但是他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伽利略向李祖白等人讲欧洲天文学研究历史和各种学说,以及自己如何利用这架望远镜观测天空,如何记载、划分各种不同的天体、天象,最骄傲的是如何发现了木星的卫星。
通过伽利略的讲解,别的人不说,李祖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终于知道了东西方有关天文学知识观测、研究的不同之处。跟欧洲不同,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各国的古代天文学都是以历法作为主要内容。在另一方面,中国又跟印度和阿拉伯不同,后者长于行星位置的计算,而中国则长于日月运行的计算。
中国的天文学研究侧重于实际应用,目的是为了帮助农业生产,而西方的则侧重于理论研究,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统治,但是在长期的观察中却发现了相悖的天象,反倒是促进了更进一步的理论发展。
以亚里斯多德的地心说为基础,欧洲认为天是多层次水晶球结果,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地球运动。而中国古代则是建立起了天体模型,模拟研究天体现象。中国的天文研究是以国家体制为核心,朝廷严禁私人研究天体现象,限制了天文学研究的普及和提高,毕竟这是少数人的专利。欧洲的研究则是私人观察,不受约束,自由辩论,有利于天文学知识普及,但是不幸的是这种自由是在地心说的指导下,这才有了哥白尼被视为异端,布鲁诺遭受火刑惨剧。
说完这些天文学知识,接下来开始探讨《九章算术》,伽利略对这本书很感兴趣,这次出面的是李次虨,既然伽利略给徐霞客一行讲解了自己的天文学研究,作为回应,李次虨也应该向伽利略解说中国的这本《九章算术》了,这是一本中国古代数学知识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的书。
李次虨挑选出具有经典案例的几道题让伽利略进行试算,像1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2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具起,问:何日相逢?3一个人用车装米,从甲地运往乙地,装米的车曰行25千米,不装米的空车曰行35千米,5日往返三次,问二地相距多少千米?等一些数学题。
伽利略不懂汉语,在李祖白的解说下换成了意大利语,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还是可以完全解释清其中的意思。伽利略也不做作,就开始计算这些问题,时而沉思,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大约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将这些题目算了出来,然后询问李次虨的意见,看看有没有问题。
李次虨很惊讶伽利略的计算方法,虽然有些步骤比较复杂,但是每一部都有严密的解释,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有这种复杂的方法解释这些题目,在大明是见不到的,不好说这样的方法好不好,但是这样的计算速度肯定当不了账房先生。
接下来李次虨就将这些题目的大明算法用算盘向伽利略演示了一遍,结果让伽利略目瞪口呆,他只看见李次虨十指翻飞,在算盘上如同弹琴,结果在极短的数分钟内就将已经变换了数字的这几道题算出了结果,而且和自己计算的结果一样,甚至更精确。
看到吃惊的伽利略。李祖白也不藏私,便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讲述给伽利略听,只听得伽利略频繁点头,表示很佩服的样子。但是接下来一句话却让李次虨莫明其妙,因为伽利略说了一句“五进制”。
………………………………
第三百零七章 欧洲游记(三)
李次虨莫明其妙是正常的,关于进制问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十六两一斤的老秤,鞋、袜子论双等,不过在中国古代内有这个名词而已,李祖白这个时候就很敏感的发现了这个问题。
算盘是五进制是一个常用的方法,但是用习惯了谁也不会考虑进制问题,或者说也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算盘从宋朝时期开始代替筹算,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所推动的,但是只是使用简单方便,没有人认真研究算盘的计算效率为什么这样高,这就是思维方式问题。
李祖白从这里看到了契机,他便向伽利略请教:“伽利略先生,对于您刚才说的‘五进制’,我很有兴趣,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进制这个学问么?”
伽利略微笑这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只不过你们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而已,其实您的《九章算术》里面就有这类的问题,进制是一个名词而已。具体来说就是以不同的数量为一个计量单位,比方说这个算盘吧,下梁五个珠顶上梁一个珠,每当下梁凑够五时,就用上梁一个珠代替,如果写下来就是1、2、3、4、10、11、12、13、14、20,这种计数方式就是五进制,不过这里的10是十进制的6而已,这需要标记下来。”
这样的知识对于李次虨来说非常新鲜,他是家传的算术学问,对于伽利略这样毫无保留的解释进制问题他非常吃惊,这在大明可是一门绝学,在传统习惯上一定会只传授嫡子,但是在这里却是公开研究,怪不得皇上朱有孝要大力发展学校,原来是要改变大家的思维模式,让大家掏出家传绝学。
举一反三,李次虨自然想到了为什么许多卖香油的论葫芦或者标志好的刻度,原来他们早就由掌柜的计算好了,计算的方法就是“斤秤溜”口诀,自己倒是熟知这个问题,有不少做买卖的新手都上门请教过,但是都是秘密传授,不许教给别人。看来算术的学问还是很深奥,自己的见识还差得很多。
在接下来的话题中,李次虨向伽利略虚心的请教了许多有关算数的问题,甚至还就《九章算术》上的问题和伽利略进行了不同方法计算的比赛,两人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最后李次虨终于明白了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算术,在欧洲叫做数学,研究的是关于“数”的学问,这是一个新的概念,自己一定要从新开始从本质上研究有关“数”的学问。
一连相处好多天,大家都和伽利略相处的非常愉快,无论是李祖白、李次虨,他们都得到了不少新的学习心得,就算是顾炎武、黄宗羲、陈子龙也觉得受益匪浅。伽利略也感到非常高兴,他从这几位异国的学者身上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学问,应该说是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伽利略高兴之余,还向徐霞客一行介绍了更多的这个时代的欧洲学问家,像数学家笛卡尔、德扎格、梅森等,尤其是梅森,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虽然梅森致力于宗教,但他却是科学的热心拥护者,在教会中为了保卫科学事业做了很多工作。他捍卫笛卡儿的哲学思想,反对来自教会的批评,也翻译过伽里略的一些著作。
不过伽利略很惋惜的告诉大家,他最欣赏的数学家笛卡尔已经回到了巴黎,现在无法和大家见面,如果有兴趣的话,他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去巴黎寻找。
徐霞客、李祖白当然非常高兴,徐霞客便主动提出自己一行负责伽利略的一切活动费用,因为这是伽利略主动帮助自己,而且伽利略现在的条件并不是太好,就是想自己到巴黎和他慕名的学者见面也是很困难的,这正好也是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
从威尼斯到巴黎也是一段不近的路程,不过有这么多有趣的人凑在一起还是不会感到寂寞,尤其是这里面的顾炎武、黄宗羲、陈子龙这几个小年轻人,这几个本来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文学家,但是随着朱有孝的到来,他们现在都改变了原来的发展历程,现在都是在学习数学、物理、天文学,而且是各学业的佼佼者。在这次漫漫的旅行中,他们充满了激情,异国风情,古朴的田园风光,无不引起他们的兴趣,随口吟诗或者风趣的言谈,倒也让伽利略感到好像年轻了几岁,大家一路上很是开心。
终于在兴奋中来到了巴黎,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巴黎大学是欧洲著名的大学,是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大学,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就有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就是1167年从巴黎大学回到英国的师生建立的。在13世纪时,巴黎大学的学生已经上万,许多来自欧洲的邻国,在很长时间里,巴黎大学同教皇和国王都有特殊关系,这让他如鱼得水。
伽利略带着徐霞客一行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巴黎大学,无论是规模还是大学的在校学生数量都让李祖白感到吃惊,尤其是当李祖白知道巴黎大学已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时,更让李祖白觉得这次是来对了,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这所大学的发展过程,为大明的大学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在一座古朴的小院里,伽利略和大明一行人员见到了梅森,梅森全名叫做马林*梅森,梅森和巴黎数学家笛卡儿、费马、罗伯瓦、迈多治等曾每周一次在梅森住所聚会,轮流讨论数学、物理等问题,这种民间学术组织被誉为";梅森学院";。
不过今天梅森显然心情不是太好,当伽利略互相介绍完毕双方身份以后,发现他有些心不在焉,这让伽利略感到有些不高兴,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这种态度能让伽利略乐得起来吗?
不过这里最年长的是徐霞客,他的经历可谓非常丰富,也善于察言观色,从见面第一眼就从表情上看出马林*梅森是真心欢迎伽利略的到来,至于郁闷的心情,肯定和他们一行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东方人喜欢茶余饭后话家常,但是西方人除了至亲好友是不会打听别人的**,因此徐霞客很知趣的就带着大明一行人向马林*梅森告辞,顺便说等他方便的时候再来拜访,几天添麻烦了。
伽利略是个学者,他很尊敬带来的大明客人,马林*梅森的态度让他很不高兴,他又不懂得察言观色这种交际技巧,一看马林*梅森这种有点冷淡的态度就心里不高心,作为老朋友他还是忍不住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不等徐霞客转身就直言向问:“梅森先生,难道您对于我的冒昧来访有些不高兴么?这些客人可是大明帝国有名的大学问家啊!还是您今天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需要处理啊?”
听出了伽利略的不满,马林*梅森露出了一脸苦笑,他向伽利略说道:“伽利略先生,我怎么能对您的到来不高兴呢?我欢迎您到来都来不及,这几位大明帝国的学者不远万里和我们来探讨学问,我们更应该高兴啊!不过今天非常抱歉,我是自己家里出了一些状况,心里有些烦闷,而且还是必须赶快处理,这才有些慢待了诸位,在此我深表歉意,请您稍微等待一两天,让我处理完家事,召集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学问好吗?”
听到朋友家里有事情,伽利略作为朋友自然会客气一下,便问道:“不知道梅森先生家里有事情,很是抱歉,请问我们可以帮上些忙吗?”
马林*梅森说道:“估计不行。我妻子正在哺乳期,三四天前突然发起高烧,今天烧的厉害,我想赶快去请医生看看,所以有些慢待,请伽利略先生谅解。”
………………………………
第三百零八章 欧洲游记(四)
正准备转身出去的徐霞客一愣,人家家里有病人,看来来的真不是时候,不过听李祖白一解释,一行人中的傅山却说了一句:“这很简单,吃一点鹿角粉,睡觉一个时辰估计就好了。”
李祖白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就对伽利略说道:“伽利略先生,我们中的这位傅山小朋友是位医生,而且还是以为很高明的医生,请您问一声梅森先生是否可以让他看一下,也许可以很快就能治好梅森夫人的发烧,让她很快康复呢。”
伽利略就赶紧对马林*梅森说:“梅森先生,这位大明帝国的年轻人是位医生,既然三四天了还没有医生治好夫人的病,让他看看可以吗?”
马林*梅森看了看傅山,稍微犹豫了一下,马上就说道:“好吧,反正我也正好要另寻医生,让这位小兄弟看看也好,我带这位小先生过去看看吧。”
马林*梅森就带着傅山向内室走去,伽利略不太放心,反正西方人不向大明那样有太多的规矩,就一块跟着进去了,这也算是慰问吧。
看着床上躺着的梅森夫人,傅山观察了一下她的面色,用手测试了一下额头温度,然后轻轻的拉起她的手腕,仔细的品品她的脉搏,然后在询问了一下在发烧以前是否被孩子碰到了*,或者自己不注意挤压到了*,还有这几天的饮食情况。
马林*梅森看着傅山流畅的看病动作,还有傅山询问的问题,觉得很是奇妙。他怎么知道自己不注意挤压了夫人的*呢?这家伙会巫术吗?但是还是很老是的回答了傅山的问题。
傅山就微笑着向马林*梅森说道:“梅森先生,贵夫人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在我们大明这种病叫做‘乳痈’,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尤其是发生在初产产妇比较常见,很好治疗,不用担心。”
接下来傅山拿出自己的药包,从里面取出一段鹿角,小心的用刀子刮下来一些碎碎的细末,请马林*梅森烧一壶滚开的热水,将鹿角细末冲开,让女佣人把梅森夫人扶起来,让她趁热将一碗药水喝了下去,再躺回床上,盖上一层厚厚的被褥,留下女佣人看着,自己就带着马林*梅森、伽利略离开了内室,回到客厅耐心的等待药效发挥。
让佣人去煮茶招待客人,马林*梅森自己坐在椅子上有些忐忑不安,看着年轻的傅山一幅平静的样子,总觉得他也像是装出来的,但是既然看过了病,也用过了药,总要等待一些时间才能有结果啊!
等待的时间总是感觉漫长,看到马林*梅森几次想站起来出去看看,傅山就微笑着说:“梅森先生,请您不要着急,尊夫人的症候不严重,用不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就会见到效果,耐心等待一下好吗?”
又过了一些时间,佣人的茶水已经泡了三次茶,马林*梅森又有些坐不住了。就在这个时候,客厅的门被推开了,女佣走了进来说道:“梅森先生,夫人已经安然入睡了,头上、身上出了一些汗,高烧已经退了,您去看看么?”
听到女佣的话音,马林*梅森就好像听到了上帝的祝福,激动的马林*梅森跳了起来,冲向傅山,紧紧地保住,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说道:“谢谢、谢谢,太好了,您的医术太高明了!”
经过傅山为梅森夫人看病这一个插曲,客厅里的气氛现在变得热烈起来,马林*梅森再也不是苦着脸和听大家强作欢颜了,和大家侃侃而谈,欢笑不已,伽利略也开心起来,衷心的祝福梅森夫人身体很快康复起来,并表示将为梅森夫人购买一份礼物。
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梅森夫人已经起床,来到客厅向傅山和大明一行人表示感谢。徐霞客拿出带来的一支金簪,代表大明一行送给了梅森夫人,祝愿她身体康复,越来越漂亮,这些话在大明是不敢随便说的,但是在这里确实最合适的祝福语,徐霞客自己不会这样冒昧,是在伽利略的暗示下,才鼓足勇气讲出来的,让大明一行人感到吃惊。
心情愉快的马林*梅森表示自己非常高兴,拿出了自己收藏了很久的最古老的超一级酒庄生产的吕萨吕斯酒,让很少喝道红酒的大明一行非常兴奋,就连伽利略也高兴的喝了几杯,大家都沉浸的兴奋之中。
徐霞客看到马林*梅森和伽利略都喜欢喝酒,就从自己的行李中拿出了一小坛精致的茅台酒,放到餐桌上打开,顿时香气幽雅,醇厚谐调,绵甜爽净,喝下去回味悠长,风格典雅独特,酒体丰满完美。茅台酒自古奇香独秀,风华绝世,不可易地仿制,诚为天工开物,琼浆玉液,国色天香。
从来没有喝过中国白酒的马林*梅森和伽利略被茅台酒的味道、气色迷住了,忍不住两人就开始大喝起来,最后喝酒的气氛简直就像大明的花酒场,一个个喝的醉态毕露,好在是徐霞客比较有分寸,生怕喝多了酒误事,只拿出了一坛。
不得不说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桌上最能沟通人的思想,这和西方国家喝酒的方式绝对不同。今天这场午餐本来是按照西餐的模式进行的,饭前喝点红酒开胃,但是茅台酒的出现,一下子将喝酒的气氛给烘托起来了,就连伽利略、马林*梅森都忘了这是在欧洲,将西餐吃成了中餐。
热烈的气氛调动了大家兴奋的神经,有了酒意的马林*梅森太兴奋了,他高兴的说道:“今天太高兴了,真心感谢伽利略先生带来的大明朋友,是您的到来给我家带来了上帝的福音。为了表示我的感谢,我将邀请我的最好朋友们在周末来到我的家里,咱们共同讨论有关大家有兴趣的问题。当然了,徐霞客先生,不知道您带来的美酒还多不多,我的那些朋友肯定喜欢您带来的美酒,让他们一起品尝一下。哈、哈、哈。”
看起来马林*梅森是喝的有些多了,红酒加白酒的酒劲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当然了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反正吃完午餐的时候,在场的几位都喝的差不多了,在佣人的搀扶下才能离开酒桌,伽利略则直接就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为了表示对大明一行学者的重视,伽利略和马林*梅森联袂写信邀请居住在巴黎大学和其他城市的欧洲著名学者,这其中包括:德扎格,法国著名数学家,射影几何学创建者之一、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约翰*开普勒,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皮埃尔*德*费马,法国数学家,卡瓦列里,意大利数学家等,还有就是大学的几位资深教师。
对于伽利略、马林*梅森的热情招待,徐霞客表示非常感谢,这些科学巨人这次来这里研讨的费用由自己付费。这个时代的欧洲科学家许多都是业余爱好者,无论是物理学、数学还是天文学,都是他们的业余兴趣。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还有的是贫困潦倒。就算是伽利略,他的条件也不是太好,仅仅是领取大学教授的薪水生活,马林*梅森自己也是业余数学爱好者。
科学家有时候就是贫困潦倒的代名词,当他们的成就没有被大家认可的时候,多数人都是在苦苦挣扎,甚至有一些人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这和后世的爱迪生、爱因斯坦他们的时代不同,像爱迪生他创建了著名的爱迪生公司,出售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了巨额财富,爱因斯坦则是由国家提供科研经费。但是在这个纯理论构想时代,科学家多是清贫的,徐霞客提供活动经费自然就更方便了这次研讨会的进行。
………………………………
第三百零九章 欧洲游记(五)
周末的天气非常好,春末的季节是最适合游玩的时候,花谢果露,绿茵渐浓,和煦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三三两两的情侣漫步在巴黎的大街上,别是一番情趣,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在巴黎大学马林*梅森的家里,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位学者,这里面既有六十多岁的老者,也有十几岁不到二十的小伙子,这些都是伽利略和马林*梅森邀请来的客人,也是欧洲这个时代的著名学者,属于一个时代的精英,是他们开创了科学的春天。
他们收到的礼物不多,仅仅是一架精致的望远镜,一本薄薄的《九章算术》欧洲译本,一包红茶。但是这种品位的的礼物正对他们的胃口,对于学者来说,收藏一本经典书籍,苦思闷想学问的时候来一杯提神的浓茶,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徐霞客一行带来的礼物肯定不止这些,还有更惊喜的东西还没有拿出来,拿出来的东西是最普通的,他打算等到这些学者们开始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在给他们来一次惊喜,虽然朱有孝是让他们抱着学习的态度过来的,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