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启录-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金星笑道:“别着急,老财,我估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粮食价格还得往上涨。这样吧,我们一边按照市场价格低一个铜钱收购粮食,一边以原来价格向外销售米面,但是记住一定要限量,在我们所有的粮店里都要贴出告示,每人限购两天的米面,而且还要有四邻互相担保,必须是没有土地的城里居民才可以享受这个待遇,这是我们大明皇家商行对支持我们的客户回馈,希望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

    刘老财很纳闷的看着牛金星,他搞不明白这大掌柜的到底是在搞什么鬼,干嘛要做赔钱的买卖,但是看着牛金星那神鬼莫测的笑容,不敢问原因,下去执行命令就好了,反正又不是赔的他自己的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城里的普通百姓开始感到日子难过了,白米白面每天都在涨价,粮油店里的人开始排队,在江浙地区范围内,粮价飞速上涨,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谣言在四处传播。

    加入高价收购粮食的商人们看到粮价不断上涨,心里都是美滋滋的,没有加入进去的商人也不甘心,他们开始派人到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去收购粮食,大量的粮食开始向江浙地区流入,而且价格还在不断上涨,贪婪的商人们开始向银行贷款。因为江浙银行是在钱庄的基础上联合成立的,因此各地分行的自主权非常大,他们可以互相拆借,只不过需要付利息。

    当人们疯狂的时候,都会失去理智,尤其是张敷的复社,在这个时候又开始议论国事了,他们首先提出的是科举考试制度,提出现在的官府不作为,任由市场物价飞涨,还说是因为现在由于税赋过高,因此造成了物价飞涨,如果免除了税赋,肯定会让物价降低下来,等等一切因素指向了现行的官吏规则,要求恢复原来的一切制度,号称复古。

    与此相呼应,钱谦益也在东林书院演讲,大肆议论现在的各项制度,号召所有的读书人上书京都,要求皇帝聆听天下读书人的意见,恢复科举制度,要求以读书人为本,声张劳心者治人,并且恢复免去读书人的各项税费,一时间江浙地区声势浩大的书信飞往京城,就连在京城的江浙籍官员都开始蠢蠢欲动,打算联合言官劝诫皇上。

    就在这些人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苏州、无锡等地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所有店铺开始平价售粮,在牛金星的安排下,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和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有联系的粮店都开始这样做。

    焦头烂额的江浙巡抚正在考虑如何安抚城里的市民时,被这个意外的消息惊动了,他连忙赶往离衙门最近的地方去查看,这事确实是真的,但是店里的活计们只是干活,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让巡抚非常纳闷,到底这江浙地区出了什么鬼。

    刘老财坐镇,大明皇家贸易商行还在高价收购粮食,他们的价格始终比市场上低一个铜板,这让那些贪图利益的人们纷纷前往钱老板的粮食收购点,把自己的口粮也卖给他们,然后再去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平价粮店买口粮,这样多少还可以赚点零花钱。

    在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开始平价销售米面时,钱老板还吓了一跳,但是听到店里还放着限售告示时,觉得应该收买人心,像饭店之类的地方还得买高价粮食,看看刘老财他们还在收购粮食,觉得这不过是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使的鬼把戏,企图压低粮价,趁机把粮食运走,哼哼,这样的赔本生意你能做多久,就算是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本钱再多,相对于整个江浙地区来说,也不过是一碟小菜,正好可以借机将它挤垮。

    自以为看透了大明皇家贸易商行鬼把戏的钱老板立刻下定决心,将粮食价格再次提高,甚至专门雇佣市民到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平价粮店套购,企图将所有的粮食卖尽,然后就可以获得暴利,但是没想到正中了朱有孝的计谋。

    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平价米面销售政策持续一个月以后,牛金星命令将价格提高一点,销售量再削减一点,让那些商人们认为已经顶不住压力了,让他们再疯狂一些,吃进去的粮食再多一些,他甚至让船队从海外运回的粮食也悄悄的运到无锡,让手下的人装扮成村民,大肆的将粮食卖给那些商人。

    高昂的粮食价格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眼看着北方的夏粮仍然是颗粒无收,钱老板他们乐得脸上快开花了,如果老天爷再不下雨,连秋天的庄家也种不上,那么他们就可以狠狠地赚上一笔了。

    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平价粮食几乎也在这三个月里长了一倍,而市场上粮食的价格已经到了平常年份的五倍至六倍,牛金星已经从海外购买了足够北方人口半年的口粮了,看看就是要收场了。

    到了大明天启九年五月初,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整个大明的粮食价格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大明中央银行突然下达了一条紧缩银根的信函,要求全国的各大银行全面收紧货币,银行准备金全面上调五个百分点,一时间各个银行鸡飞狗跳,都开始回收贷款。因为这是央行的第一次行动,各地方银行都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于是就有开始互相拆借的,企图应付过关,浑水摸鱼。

    央行行长杨涟也不知道皇帝会突然间让自己禁售银根,但是还是按照朱有孝的命令做了,只是如何让各地的商业银行去执行,他自己心里也没有谱,为此,朱有孝特地向杨涟讲述了有关银根紧缩的原因,市面上的物价太贵了,除了物资无法满足需求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货币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求,从而造成物价上涨,不过这次紧缩银根的目的却不是这些,目的是为了降低市场上粮食价格。

    朱有孝自己也讲不明白这些金融道理,更别说杨涟了,反正皇帝这样说了,照着这样做就可以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朱有孝的任务,杨涟亲自前往苏州,前往江浙银行总部调查任务落实情况。

    从明面上看,增加百分之五的银行准备金不算太多,但是对于现在的江浙银行却是一个灾难,原因是它的分行并不完全受它控制,股东相当分散,而且因为收购粮食,它的许多分行已经开始从别的银行拆借了,这就导致江浙银行短时间内也无法筹集到足够的准备金上交中央银行。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粮食(三)

    就在杨涟在苏州要求江浙银行上交央行准备金的时候,牛金星也来到了杭州,他的船队已经到了松江府,一百多艘商船上运载的都是粮食,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几个随从在苏州城里闲逛。

    相对于以前繁荣的市面,现在的苏州城有些萧条,因为银根紧缩,许多绸缎庄、杂货铺、米店都显得人流稀疏,他们的钱都被钱老板用来囤积粮食了,货源不足,自然就减少了很多客源,但是因为高价收购粮食,不少市民还是口袋里存了不少钱,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牛金星边走边看,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店铺前仍然像以往一样排着长长的购买口粮的市民,虽然米面价格以成本价销售,但是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并没有亏损多少,原因是它动手最早,早就囤积了足够低成本的粮食,现在的销售价格,无非是没有赚钱而已,从海外偷偷运回的粮食还大大的赚了一笔。

    牛金星转到了苏州城最繁华的街道,在一所豪华的酒楼前停了下来,只见酒楼的门头上书写着三个鎏金大字“春风亭”。这所酒店以招待文人墨客为主流,大概意思取自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在明朝一代,江南的进士多不胜数,苏州府更是独占鳌头,因此这座酒楼的生意非常的好。

    牛金星带着两个随从进了这所酒楼,平时都是文人雅客聚会的地方今天却显得非常喧闹。在大厅的中间有一张硕大的饭桌,饭桌现在还没有上饭,仅仅摆满了茶具,一群人围着饭桌正在大声的议论。

    牛金星扫了一眼,只见主位上坐着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其一群高谈阔论的人中显得格外激动,等他站起来说话的时候,其他人就安静的坐了下来,竟然安静的听他演讲。

    只听那年轻人说道:“我们苏州、无锡本来就是全大明最富足的地方,现在却发生了市面萧条的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那就是北方的旱灾引起的,是当今万岁爷的国策造成的,有明一朝,我们的税赋是最重的,我们为大明朝的户部提供了最多的财富,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受到了不公平的政策。自万历爷征收矿税以来,我们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好在泰昌爷恢复了原来的国策,可惜还没等我们恢复元气,当今万岁爷又在阉党、奸官的怂恿下开始征收矿税,与民争财,造成市面萧条。”

    “大家可以看到几个月前,都是生意兴隆,买卖红火,可是突然间大明中央银行就要我们上交比原来多百分之五的准备金,凭什么要我们多交,大家是不是都感到有些钱紧,因为我们的钱被无辜的收走了,都跑到北方去了。”

    “再说现在那个杨涟,本来是一个好官,可是自从当了大明的中央银行行长以后,就不断的给大家制造麻烦,这两天有亲自跑来苏州府查账,查什么帐啊,帐本是我们商人的最高机密,历来只有商行的东家才有权盘查账目,他算是个什么东西,一定是来抢我们钱的奸官,我们坚决要反对,赶走杨涟!”

    牛金星到这里,便问身边的店小二,“这个人是谁呀?他怎么说的这样嚣张?”

    店小二说:“看起来老爷是外地人,这位替大家说话的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士人,叫做张敷,字天如,是苏州、无锡一带最有名的才子,以耿直著称,自幼聪明过人,还组织了复社议论政事,抨击不公平的时政,现在很得文人的拥护。”

    哦,这个人就是张敷张天如,著名的“七录七焚”故事的主人公,怪不得今天这里的气氛格外热闹,原来这些人是在这里集会,议论杨涟来江浙银行总部查账的事情,看来杨涟要遇到麻烦了,说不定被这家伙一顿忽悠,把本来就动荡的情绪激化起来,真有可能把杨涟给赶走,尤其是象杨涟这样的注重脸面的文人,要是碰上有文化的流氓,一定会一败涂地。

    其实牛金星还这是来对了,在历史上的今年,这位张敷还真是因为一篇文章出了大名,这篇文章叫做《五人墓碑记》,甚至上了天朝的高中课本,文中纪念的是暴力抗税而被处死的五个人,甚至教案上都是这样说的“本文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其实这完全是大忽悠,大家想想看,如果现在发生暴力抗税,甚至打死收税的官员,那肯定是死罪,大家都不缴税了,国家政权如何维护,老百姓如何得到安全?

    应该说这五人死有余辜,他们根本谈不上什么“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应该是为了商人小团体的利益,被推出来的替罪羊而已。而张敷这片文章起到了最坏的作用,可以说是公开和国家政权叫板,可惜的是历史是文人写的,话语权掌握在当时的东林党手中,尤其是崇祯皇帝当时正在清剿宦官,还是一个愤青,等到国库空虚,自己缩衣节食筹集军费、粮饷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

    牛金星也是举人出身,自然属于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加流氓,尤其是经过这些年朱有孝的思想熏陶,看到朱有孝让他经营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一直守法经营,按时纳税,皇帝都是这样做的,你一个小小的举人有什么不纳税的理由?

    安奈不住自己的心情,牛金星径直走到了这张桌子旁边,开口便向张敷问道:“这位先生,在下听您激昂演讲,心情激动,请问您有父母吗?在家孝顺父母吗?是家中的嫡子还是庶子?”

    张敷正在情绪高涨的演讲,冷不丁被牛金星这么一问,一时反应不过来,便回答道:“人的生命都是来自父母,先生何来此问,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何不孝顺父母,在下是庶子那有如何,您有什么高见?”

    牛金星冷笑一声:“哼,《诗经 小雅》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知道先生读过没有?杜工部的《茅庐为秋风所破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已足’知道吗?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看过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懂吗?”

    面对牛金星的连续发问,张敷现在真的是发懵了,如果张敷说没有读过这些书,肯定会被骂做不读圣贤书,如果说读过过这些书,又不知道牛金星设的是什么圈套,一时之间张敷竟然有些张口结舌,“你、你、你什么意思?你这样问是不是有些侮辱我的学问?看不起我们东林书院,我们是嫡传的宋理学者子弟,难道这些都不知道吗?你是谁?捣什么乱。”

    牛金星冷笑道:“妄自你称学者,圣人子弟,最简单的道理也不明白。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当今皇上就是我们的父母,经商纳税,种地完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通俗的说纳税就是孝敬父母,尽一个儿女的孝顺本分,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还称什么是人?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称什么先生、学者。偷梁换柱,巧言花语,蛊惑人心对抗朝廷国策,还算什么行为?”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粮食(四)

    张敷脸色通红,被牛金星连珠炮般的发问彻底懵了,气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但张敷懵了,就连坐在桌子旁边的其他人也都懵了,这人是谁呀?怎么说的道理跟我们格格不入?

    接下来牛金星就骂了起来:“就你这样的人品还妄称什么才子、读书人,还说自己是宋理学者弟子,你不怕把朱、程老先生的学问给玷污了吗?不孝妄为人子,不忠妄称报国。不忠、不孝之人有何颜面立足于厅堂之上,不如回家抱孩子算了,小娘生的孩子就是上不了台面,自私自利的东西。”

    牛金星一气骂完,也不等张敷还口,就带着随从昂然阔步的离去,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众人。

    牛金星大骂一通离去,他的气使出来了,张敷等人可就气坏了,被人羞辱一顿,还不知道这人是谁,你说郁闷不郁闷,可是刚才大家都发懵了,被人家给骂傻了。张敷到现在还愣着呢,好好的自己和朋友聚会,高谈阔论,怎么就被人过来骂一顿,尤其是那人还特意骂到小娘养的,这是张敷一辈子的伤疤,他能不生气吗?但是人家都走了,又能怎么办,这些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灰溜溜的全走了。

    三天以后,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从海外运回的粮食全部卸船,包括苏州、无锡、松江府等地的粮店全部开始不限量平价销售,甚至还要比往年的价格还低一些。那些城里的居民开始还抢购,还想着把粮食在卖给囤粮的贩子,哪知道他们不但不收,而且还要将原来高价收购的粮食退给他们,于是市场上就开始吵闹起来,这下子大家都知道粮食价格都正常了,谁也不再抢购粮食了,囤粮的那些商户开始骂娘了。

    作为这次投机囤粮的主要推手,钱谦益和他的堂兄这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众多的商人们开始找他们算账,让他们两个给解释一下道理。

    钱谦益还好一点,最起码还算是官员出身,就算是免职回家了,商人们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是他的堂哥可就惨了,被那些将要破产的商人们堵着门子骂,还得给大家说好话,反正大家都倒霉,自己还是领头的,信誓旦旦可以挣钱,但是在事实面前都傻眼了。

    这两个人还不算最倒霉,最倒霉的是张敷,被牛金星骂了一顿之后,张敷回到家就病倒了,刚刚吃了三天药调养的差不多了,结果又发生了粮食价格下跌的噩耗,他从中吃回扣、做担保发放的贷款收不回来了,逼债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最后活活把他给气死了,倒是免了被朋友毒死悲剧了。

    杨涟在苏州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江浙银行无论如何凑不齐需要上交的准备金,没有办法只好宣布暂时降低江浙银行的信用等级,但是在此时江浙银行确实也真的是无能为力,降低信用等级的危害有多大,现在普通的人们还是不清楚,可是作为商业精英的顶端银行家们是最清楚的,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储蓄份额将会缩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的发展前景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消失在一流银行的行列中。

    江浙银行为了挽回信誉受损,他们开始整顿自己的下属各个分行,甚至打算进行重组,以摆脱这次事件的影响,避免更大的损失。

    第一步就是详细的调查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这一查不要紧,钱谦益就成了罪魁祸首,问题很简单,就是在他的忽悠下,他的堂兄成为这次囤积粮食的第一大商家。至于和钱谦益一起操作此事的张敷,已经人死灯灭,就算是向追究责任也找不到人了,只有拿钱谦益顶缸。

    第二步就是让这次事件的责任人付出代价。作为江浙银行无锡分行的最大股东,钱老板无疑成为众矢之的,只能让他为这次的事件付出代价,钱老板就成了这次江浙银行的最大恶迹祸首,被彻底清除江浙银行,而且还要被追究责任,赔付损失。

    钱老板虽然财大气粗,接连不断的诉状将他的生意彻底搞垮。包括钱老板在内的所有参与这次粮食囤积的商人必须在短暂的几天内将贷款还清,这是非常大的困难,破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破产也无法还清所欠的债务。

    粮食价格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点,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粮店的粮食价格还在不断降低,按照他们的说法,在海外购买的粮食价格很低,就算是运输到国内,也要比国内的价格低很多,他们这样的价格销售还是赚钱的,为了老百姓得到实惠,为了让大明的人民吃饱肚子,他们还要再次出海采购。

    钱老板他们花费几乎平时年份三倍囤积的粮食现在的价值只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一,就算是把所有粮食全部兑换成现金,还是要差很多才能还清贷款,而且能够全部吃下这些粮食生意的人只有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没有别的办法,江浙银行的大股东们只好前去寻找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收购粮食。

    当江浙银行正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另一个更大的事情发生了,在大明全国各地发生了针对江浙银行的挤兑风潮,大量的商业及个人纷纷涌向江浙银行各地分行,要求将存单兑换成现金,疯狂的人们几乎要把各地的掌柜打死,好在还有大明的各地衙门维护秩序,否有可能发生死人事件。

    江浙银行的大股东们彻底慌神了,如果挤兑事件继续发酵,不但钱老板和那些粮商们会破产,就连他们这些没有参与囤积粮食的股东也会被波及,遭到池鱼之祸,所以他们必须尽快解决这场风波。

    一直受到冷遇的杨涟现在成了香饽饽,江浙银行的股东们开始向杨涟示好,请求杨涟给他们赶紧想办法,甚至请求杨涟赶紧宣布提高江浙银行的信用等级,让他们喘一口气,避免出现破产。

    杨涟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很容易,但是造成这场挤兑风潮以后,再想简单的恢复等级则是困难无比,那必须的让大明的中央银行的所有股东都认可,这次事件正是大家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趁机扩大自己商业信誉的好时候,有谁愿意帮他们这个忙呢?

    杨涟想来想去,最终解铃还得系铃人,他把这个事情写成奏折,用八百里快递的方式传到了京都,征求朱有孝的建议,让朱有孝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杨涟对于现代银行的管理知识还是来自于朱有孝,他认为只有朱有孝出面,才能解开这个困局。

    接到杨涟的奏折,朱有孝心里乐开了,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江浙的许多商人尤其是被那些东林党人控制的商人实在是无法无天,他们企图凭借拥有的巨额财富就想控制大明的政策走势,商人和东林党系的官员互相勾结就可以左右大明的国势,不顾国家安危,只想自己的私利,给予他们必要的惩罚还是应该的,但是事情不能没有一个限度,应该适可而止,尽量避免波及到全国的挤兑风潮,免得大家都不相信银行系统,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等得心焦的杨涟和江浙银行的股东们,终于得到了朱有孝的回信,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债转股”。什么意思?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杨涟只好去找牛金星,让他给解释解释,毕竟就属牛金星最懂朱有孝的心里,他跟着朱有孝经商的时间最长。

    牛金星在干什么呢,正在苏州城里最好的馆子太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