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启录-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认为九月初六就可以”,大概杨涟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就顺口回答道。

    朱有孝心中苦笑,心说历史的惯性还是很大,看起来该发生的事情还会发生,既然朱由校经历了那么多事情都登上了皇位,相比自己多少知道些事情发展的过程,事事小心些也应该能够顺利上位吧。

    就在朱有孝也准备认可这件事,就让它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下去的时候,从旁边猛地冲出一个人来,他直冲着杨涟就奔了过去。

    “杨涟,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明白人,没有想到今天你竟然变成了一个糊涂蛋。你脑袋是让门板夹着了,还是让驴给踢着了,是不是进水了?”来人竟然毫不客气,指着杨涟就是大骂。

    哦,朱有孝一看来人正是都察院巡城御史左光斗,心到看来事情有变,这家伙不是个省油的灯。

    “左大人,有话好好说嘛,为什么要这么无理呢”朱有孝开口说道。

    “回殿下,臣有几句话想和杨大人说道说道,因为我俩是至交好友,今天看他犯浑,故此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左光斗说道。

    “我们大明朝向来是广开言路,就是帝王也不能阻塞言路。即便言官有错也不可追究。但是,在大殿之上不可失礼,有什么话可以慢慢说”。朱有孝知道,这些所谓的东林党人中那些清流,所谓的风骨,就是属驴的,你越是让他慢慢说,他就会越急,就是老百姓所谓的“牵着不走,打着后退”,只能好好哄着,给点好草好料吃下才行。

    “对不起,殿下”,左光斗还是冲着杨涟发火。

    “杨涟啊杨涟,你的脑袋今天让驴踢了吗?今天是九月初一,离九月初六还有六天,要是这六天里面出现了什么意外,你对得起大行的先皇吗?今天晚上殿下住到哪里,把你家腾出来么?”

    话说道这里,杨涟也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是啊,既然太子殿下已经准备登基了,那就不可能再回东宫了,乾清宫里还被李选侍霸占着呢,难道再把太子殿下送回乾清宫吗,这种逼宫抢太子的的事再来一次?看看李选侍的态度,那是不抢到太后位置那是绝对不会罢休的。想到这里,杨涟只觉得背后凉风嗖嗖的,浑身都冒冷汗。

    “我问你,今天是不是好日子”,杨涟冲着钦天监就过去了,“今天殿下能不能来得及登基。”

    钦天监正心里一愣,心说坏了,这说是好日子可以登基,万一以后发生什么事自己就说不清了,要说不是好日子就得罪了大臣。

    “殿下,今天是先皇驾崩的日子。”钦天监正决定把决定权交给朱有孝和诸位大臣,就算失职也比掉脑袋强,钦天监正已经做好了回家种地的打算。

    “殿下,这一年四季的更换自是极热转寒,极寒转暖。又比如有日出,就有日落。这皇上既然是上天之子,那就应该顺天意而行。今日先皇驾崩,那就比如是极热转寒,谁也不可逆天而行,让天停下,那就得极寒转暖。又好比今天太阳落下去,明日必定还要有日出,谁也不能把太阳阻止六天不出吧,所以这才有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之说。今天是先皇大行的日子,那就是先皇选了个出行的好日子,驾鹤西游。那同时也是殿下登基的好日子,先皇都选好今天了,那今天能不是好日子吗?请殿下立刻登基吧。”谁也没有想到的事,这钦天监副这时候说话了,并且还说的圆圆满满,滴水不漏。

    有才,真有才,真有天才。朱有孝心中按不住的想到。看起来这世上永远不缺聪明人。是啊,皇帝又称天子,那他就代表上天,谁也不能阻止上天的安排吧,今天的日子是先皇自己选定的,谁也不能说今天不是好日子吧。绝了,真绝了。

    “好,就今天了”,杨涟、左光斗异口同声喊道。

    同时,首辅方从哲、次辅韩爌等等群臣扑通跪倒,山呼万岁:“请太子殿下今日登基”。

    礼毕后群臣陪同朱有孝回到了慈庆宫。

    这时,礼部尚书孙慎行开口了:“诸位大人,现下李选侍尚在乾清宫居住。太子殿下原住慈庆宫,今日登基后将居住乾清宫,但是李选侍不搬出去怎么办?”

    首辅方从哲、张文达、李汝华则说天子年幼,既无嫡母,又无生母,可以让李选侍继续住在乾清宫,以便照顾。

    左光斗等东林党清流大怒而出,随后上疏乾清宫:选侍既非嫡母,亦非生母,焉能久居乾清宫。乾清宫乃是太后、皇后与天子居住的地方,您岂能霸占。今天子年已十六,已是成人,内有忠厚老成的宦官照顾,外有精明能干的大臣辅佐,岂用垂帘。天子年轻气旺、血气方刚,选侍莫不怕有武后的议论吗?

    李选侍接到折子后大怒,直接就派李进忠带着折子进了慈庆宫。

    “奴才李进忠参加陛下。”李进忠的脸现在还红肿着,进门就给朱有孝跪下行礼。

    “李进忠,你是谁的奴才呀?”朱有孝冷着脸问道。

    李进忠吓得身子一抖,扑通跪下道:“奴才当然是殿下的奴才了。刚才奴才是想护送殿下到文华殿,没想到走得太快了,结果就碰到了殿下的龙体,请殿下责罚,奴才万死不辞,求殿下千万不要赶奴才出去,奴才伺候您这么多年了,真是离不开您了。”

    李进忠一边叩头,一边请罪,头上都起包了。其实李进忠从挨打的那一刻就明白为什么挨打了,要不也不会成为后来的魏忠贤。

    嘿,这家伙反应可真够快的,不怨东林党这帮家伙斗不过他,看起来这家伙不但脸皮厚,而且心思转弯也是非常的快呀。

    “本宫问你,你现在见本宫有什么事?”朱有孝淡淡的问道。

    李进忠就拿出了折子,*手接了过来,递到了朱有孝手中,随后又尴尬的笑了笑,因为他想起了朱由校根本就不认字,但却不知道现在的朱有孝却是现代青年知识分子,这大部分繁体字却是认识的。

    想到李进忠这家伙虽然就是后来的声名狼狈、权势滔天、无恶不作的混球魏忠贤,但现在自己也不是原来的朱由校了,将来利用一下这家伙收拾一下那些自以为是的、自私的东林党人还是个有用的人才,就打算把他留下来。

    朱有孝就说:“李进忠,你自己还知道你是本宫的奴才,念你跟随本宫多年,今天就不再追究你的行为了,你好自为之吧,不过你得知道,以后得为本宫出力,记清楚本宫才是你的主子,懂得你该干什么才行。否则,哼,你明白吗?”

    “王安、李进忠,你们俩跟本宫到里间来一下。”随后朱有孝带着这俩人进了内间。
………………………………

第四章 登基(三)

    第四章  登基(三)

    “王安,你给我大概说说这折子的意思吧。”朱有孝坐下后轻轻的对王安说道。

    王安就把折子的大概意思讲了一遍,朱有孝听完后就说了一句:“其言难恕,其心可诛。”

    “李进忠,你是本宫的奴才,本宫现在的处境你应该非常清楚。眼下本宫就交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你想办法让李选侍在巳时以前离开乾清宫,因为本宫将在午时登基。另外你告诉李选侍,本宫上承天命,不会向任何人屈服。你要让李选侍明白,先皇不封她为皇后,那是为了保护她,因为以她的能力是不可能垂帘的,本宫也不会让她垂帘的。念先帝对她的宠爱,如果她顺利离开乾清宫,本宫将不再追究她害死先母的责任。否则,本宫的决心是她难以承受的。你去吧,完成任务将功赎罪,完不成任务,你自己想去吧。”

    李进忠出去了,巳时以前李选侍已经乖乖的离开了乾清宫。大概李选侍已经明白了朱有孝让李进忠传来的意思,再加上杨涟、左光斗等等大臣的逼宫,感到大势已去,就再也不敢赖在乾清宫不走了,随后,朱有孝带领自己的东宫人马入住乾清宫。

    大明朝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午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太子朱由校(朱有孝)在乾清宫登基,按照历史的轨迹,封已去世的泰昌皇帝的妃子昭妃为皇太后,入住慈宁宫,按照诸位大臣和钦天监商议的结果,年号天启,取上天开启之意。从这一天开始,新的大明朝将在现代人朱有孝的带领下走向新的历程。

    乾清宫太极殿外,在首辅大臣方从哲的带领下齐齐的站在太极殿门外,谁也不敢作声,都在静静的等待着新时代的到来。

    午时三刻,钟鼓齐鸣,一个太监缓缓地走出了太极殿,对大臣们喊道:“宣”。随后诸位大臣文东武西,左手第一人首辅大臣方从哲,右手第一人魏国功徐弘基,依次而行,鱼贯而入。等诸位大臣依照各自的位置站好,站在大殿里的司礼秉笔太监王安喊道:“皇上驾到。”

    朱有孝身着在正式场合才穿的平天冠和冕服,缓缓地走到了象征着皇权的龙椅前,坐下。

    诸位大臣一起跪下:“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然后朱有孝侧脸看了一下司礼秉笔太监王安,“开始进行吧!”

    王安慢慢的走到大殿下面,轻轻地打开手中的黄色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仅弱冠,先帝大行。上承天命,下凭臣工。初践国祚,诚惶诚恐。唯惧思而不密,行而不端,言而不慎。恐事有错差伤及国本,有累诸位臣工清誉,难以上告在天的列祖列宗。故此,朕自今日起必将躬身自省,勤于政务。盼诸位臣工同朕一起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共守大明。祈我大明国运永远昌盛,愿我大明百姓富足。”

    宣罢,王安缓缓退下,朱有孝看了看殿下群臣说道:“诸位大人,朕年仅弱冠,先帝不幸驾崩,承天继命,接任大明朝国祚,力难所及,需要诸位大人不负先皇所托,鼎力相助,共赴国事。我大明朝现今内有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外有女真叩关,祸我边疆边民,这些无庸置疑,朕也不会有病讳医。

    朕尚年幼,诸多事情皆拜托内阁、六部处理,期望诸位大人以国事为重,莫以党争而误国事,那位大人倘若因私废公,到时莫怪朕寡义无情。”

    因为是第一次朱有孝临朝,所以诸位大臣就是有事也不敢现在就提,故此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新皇帝的这一番言论却让诸位大臣们吃惊不小。

    在诸位大臣的心中,这位小皇帝从来就没有读过书,整日家在自己的院子里捣鼓木匠活计,除了能做出几件精致的小玩意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平时看起来也是身体弱弱的,没想到今天就是一脚,就把李进忠这太监给踢了个四脚朝天。今天这小皇帝的强势登基,一下子彻底颠覆了原来在大臣们心中的印象,难道这小皇帝平时的表现都是骗人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的心机也太深了。

    散朝后,次辅韩爌回到家中,等在家中的原首辅叶向高正坐在客厅。这叶向高是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万历年间因党争而辞去了首辅职务,现在正在野,时时刻刻也在想着再次出任首辅,而韩爌和其是好友,同为东林党人的大佬,也在想着如何促进好友复出。

    自从方从哲出任首辅以后,朝中的楚党、齐党等联合起来可以和东林党人势均力敌,但这却得不到东林党人的认可,尤其是叶向高曾被称为“独相”,当他想完全彻底实现他的政治意图时,不时受到掣肘,这也是当初叶向高辞去首辅的原因之一。

    但是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明朝的政治气候非常开放,所谓的清流、言官都喜好闻风而奏,互相因党争而扯皮,所以一家独大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东林党人的支持者好多是东南富商,他们极力反对征收矿税,(其实包括商业税,并且商业税占大部分),这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在明朝万历年间,商业领域已经非常发达,再加上东南沿海流域商品走私严重,偷漏税严重。所以,万历皇帝准许叶向高辞职,任用了相对比较中立的方从哲作为首辅。方从哲相对的软弱,对于万历皇帝自己的政治抱负就比较容易施展,这也是帝王之术。

    现在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接连都去世了,小皇帝肯定好糊弄,这么一来,东林党人就有了一种重新安排河山的雄心大志了,其实这也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情结,自古以来就有“学会天下艺,货与帝家”的说法。但是,当韩爌将朱有孝今天的表现一说,叶向高就陷入了深思,对于是否出山产生了犹豫。

    要知道“货与帝王家”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既要处处琢磨帝王的心思,还要处处琢磨其他臣工的心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说不定哪一天就可能阴沟里翻船,叶向高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他不得不更谨慎一些。

    叶向高的心思不会说出来,韩爌自然就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寻思什么,但是看到一向以才华横溢著称的叶向高也陷入沉思,他就更加谨慎了,深怕自己也被拖累。
………………………………

第五章 家底

    朱有孝散朝后回到乾清宫,思考着今后的发展思路,究竟怎么样做才能救得了大明朝,他想得是头晕脑胀,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虽然他的知识领先现在的时代几百年,但是究竟从何处下手,还得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切入点。最后,做一些决定先看看家底再说。

    召王安进来书房,朱有孝问道:

    “王安,你知道现在内库有多少钱么?”

    王安道:“现在内库有白银一千二百六十二万五千两,黄金两万三千两。这些都是万历爷历年的积蓄,本来还有更多,救援藩国高句丽花去了三百多万。这些钱中除了从户部分成的部分,其中有五百万两白银是万历爷收的矿税,一共十年,大约每年五十万两左右。”

    堂堂的大明朝矿税(包括商业税)每年仅仅五十万两,这简直就是笑话,想想宋朝的时候商业税竟占到了总税收的近六成,每年都有五百多万两白银,就连《醒世恒言》上说的一个卖油郎一年就积攒白银十六两去嫖花魁娘子,而花魁娘子自己私人的体己钱就有四、五千两白银,那么那些嫖客该有多少钱啊。这他妈大明朝发展到现在竟然连宋朝的十分之一税收都惹的清流、东林党人非议,看起来这些清流、东林党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代表的就是这些嫖客们的利益,享受着嫖客们的供奉,自己一个个肥头大耳,吃香的喝辣的,却把国家给穷的连边关士兵穿的防寒衣服都没有。

    从大明建国那一天起,明朝的税收制度就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是因为朱元璋是一个穷和尚出身,根本就不懂得这些,就算是他的那些幕僚们,多数也都是穷苦出身,和宋太祖赵匡胤的那种出身于世家的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对于经济之道都是门外汉,这也就造成了东林党的那些大佬们官商勾结的基础。上过高中的同学都知道有一篇著名的课文,叫做《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本文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形象,其真实的故事却是打死了皇帝派来收税的税务官,只能说是东林党掌握了话语权,颠倒了黑白。

    现在大明朝边关实行的是卫所制,其实这些兵就是类似后世的建设兵团,这些半军事化的民兵要是对付普通的流民造反、土匪打劫可能还凑活,但是要对付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女真人铁骑的话,那就只有被羞辱的份了。

    想当年,太祖朱元璋实行的这种卫所制也无可厚非,那时元朝的残余势力已经不足以威胁到大明的国家安全,每年花上几百万两白银护边确实浪费,还不如省下这些钱用于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呢,这与当时的环境还是相符合的。

    而现在将要面对的是女真人铁骑,那就属于正规的野战部队了,就必须用正规军去和他们去作战。于是,怎么组织正规的部队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组建正规的精锐部队就需要大量的白银去堆积,这财政问题又是必须优先解决的,明天看看户部的情况再说吧。

    第二天,朱有孝召集了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没有想到内阁只有首辅方从哲、次辅韩爌、刘一燝。而六部尚书则有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如游、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姚宗文、刑部尚书黄克瓒、工部尚书王佐。

    待到这几人到了,朱有孝说道:

    “朕尚且年幼,初登大宝,做事未免有不妥之处,故请诸位大人先行协商。一是补足内阁成员,请诸位大人协商推荐;二是,想了解一下现在国家的家底,比如说户部有多少钱?那些地方是必须的开支?兵部的军队训练、武备状况、辽东情势等等。望诸位大人据实而言,切莫尽说太平。然后咱们君臣共同商议个解决的办法,从而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造福于黎民百姓。”

    户部尚书李汝华开口道:“既然陛下问到户部,那我就把户部现在的状况介绍一下,户部现有存银八百七十二万两,两位驾崩的先皇都需要修陵,礼部需要支付二百六十万两,辽东军队需要支付饷银、粮草、军备物资共计二百一十万两,陕西大旱需要救济赈灾五十万两,年前各部百官年俸二百三十五万两,西北军饷、粮草、军备需要九十二万两,还有,”

    “停,停。你说的意思是现在户部的钱根本就不够用,还有亏欠是吗?”朱有孝没有想到户部的钱还没有自己内库的钱多。

    “是的,陛下。现在大明朝岁入伍佰八十二万两,现在是刚收完税款,刚才说的军饷还大部分是拖欠的,明年的还没有找落呢,还有。”

    等户部尚书说完情况,朱有孝眼睛珠子都绿了,接手了这么一个破烂摊子,叫谁都着急。想一想江南的土豪、富商动则几万,几十万的吃花酒、嫖娼、玩瘦马,国家穷的连当兵的饷银都发不出来,二十年后女真人的扬州屠杀血流成河,金银财宝都被抢光,这和白蚁食木,木尽蚁亡有什么区别,可叹这些蛀虫们根本就想不到这些,真是可怜、可悲、可气、可恨。

    朱有孝问道:“既然我大明朝的财政状况如此恶劣,那么李大人有没有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增税,除非继续增税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李汝华无奈地说到。

    “可以继续征收矿税么?”朱有孝道。

    李汝华道:“不行,绝对不可以。万历爷因征矿税已经惹的沸沸扬扬,几乎激起民变。况且先帝已经下诏停征。陛下刚登基就再次开征矿税,恐有碍陛下清誉,请陛下三思。”

    “李大人,你岁数已经大了,准备回家颐养天年吧!”朱有孝淡淡的说道。

    “谢陛下,臣明天就上辞呈。”李汝华战战兢兢的说道,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就丢官了。

    接下来朱有孝就没有再提户部的事情,而是就朝廷官员缺补情况,辽东情势和兵部的一些事情,还有工部的维修、营建工程了解了一些情况。并就户部尚书人选问题向方从哲、韩爌提出了要求和条件,要求他们尽快推出合适的人选。

    等内阁和尚书们走后,朱有孝是无比的头疼啊,自己说的话和意识和这些人谈起来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看来想增加财政收入还得自己想办法。商业税的征收势在必行,但是排谁去征收,按什么税率征收,怎么防止偷漏税和征收人员的贪腐,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否则的话势必引起这些富人、土豪的反弹,他们就会怂恿普通百姓闹事,到时候所谓的清流、言官们吐沫星子都能帮自己洗澡了,因为这些人就是他们的代言人,这些人又不能都杀了,辞退了。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才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有让执行政策的人有利可图,这些人才会去努力工作。但是,物极必反,如果执行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那这种政策就得不偿失了。二十一世纪的人常说: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就是到了底下就变样了,利民政策变成了害民政策。这就说明了任何政策和制度的制定都不能脱离了实际的环境,政策制定的再好,没有好的执行制度也会变得不三不四,画虎不成反类犬。
………………………………

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

    朱有孝头疼的财政问题还没有结果,又一个事情出来了,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熊廷弼被囚车押送回京,历史上这个事情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朱由校措手不及吃了大亏。

    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乡试第一,次年中举人。《明史》称其“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这是在明朝晚期不可多见的有文化的军事家,这人的短处就是不通人情世故,曾经几起几落,但是就是改不了自己的性子,也许这就是他的宿命。但是现在的朱有孝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朱由校了,熊廷弼的命运再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几起几落了。

    今天又是早朝的日子,朱有孝又一次坐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