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天启录-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被解救的黑人同袍就要被赶上,距离这个丘陵的尽头也就不到半里的距离。在这个时候,就听丘陵的半腰响起了一阵炮声,漫天飞舞的炮弹随后就落了下来,而那些他们要解救的同袍却是拿出了武器,翻身就开始联合敌人向他们攻击,这一下子就让带队的队长大吃一惊,赶紧指挥部队开始进行抵抗,但是上面有大炮轰炸,底下有数千人攻击,很快的前锋部队就被打得狼狈不堪,部队发生了溃败。
同样的情景出现在十五里长的包围圈里,十几万人包围了一万多人,这场战斗的兵力属于极不对称的,本来训练就不如对方,在被占有绝对优势兵力包围,可想而知这支队伍的下场肯定很惨。整个战斗过程进行的非常迅速,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一共用了不到半晌的时间,不是说刚果王国这支部队的武器不行,而是无论人数还是士兵的素质都无法和北欧联军相比。
前锋部队的覆灭,果然给刚果王国和达隆帝国的军队造成了士气的极大低落,更危险的是后方的供给线开始出现问题,不断出现袭击运送粮食和武器弹药的部落武装,很多的军事物资供应开始出现短缺,尤其里粮食这一项重要物资,以但开始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很快就会有士兵逃亡。
相对应的就是北欧联军司令威廉开始指挥他的部队进行反击,左一口右一口的不断吃掉刚果联军的部队,好在这些士兵都是土著黑人,打仗的水平不太高,但是逃命的本事还有,大部分的士兵都是被打散了,部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看到刚果王**队的士兵如此不堪一击,就连训练他们的朱常润都感到汗颜,而且这个时候,佩德罗二世也再次找到朱常润请求帮助,他怎么都想不到像朱常润那样凶猛的卫队,训练出来的士兵竟然如此不堪,其实这就是士兵没有文化的原因造成的,不但对作战的意图理解差,而且还没有坚定的作战意志,再加上糟糕的情报分析,没有良好的作战指挥官,士兵的中流砥柱――士官这一阶层的存在,所以出现这一状况无法避免,再就是刚果王国的军队训练时间还短,也没有经过真正战争的洗礼,就是一句话,战争经验不足,需要经过长期的作战才行。
朱常润和陈良丢不起这个人,为了挽回影响,朱常润就把自己的卫队加上陈良的卫队几百人,以五人小组为一个最小单位,重新分散加入了刚果王国的军队,而且朱常润的卫队长成为刚果王国和达隆帝国作战指挥的总顾问,重新组建起了联合作战指挥部,指挥着再次重新整顿的军队,开始阻击北欧联军的进攻,让战场上的一面倒形式逐渐有所转变。
在整队军队、稳定战局的同时,朱常润又派人联系德意志、西班牙在这里的三万多军队,让他们也开始加入战争,最起码他们还是比较了解这些老对手的,有了这些有经验的士兵加入,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的军队军心就算彻底稳定下来,这些新应天、大名王国和德意志、西班牙的士兵,就相当于后世军队中的士官,他们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既能在进攻的时候作为突击主力,还能在理解长官的作战意图上带动黑人士兵一起行动,战争的进入了相持的阶段。
在前线进入平稳阶段的时候,朱常润和陈良就让佩德罗二世想法联系当地的各个部落首领,将一些淘汰的武器白白送给他们,并向他们许诺一些有利于他们的条件,让他们协助稳定自己的战争物资的运输道路,也高价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保证前线的士兵能够吃上饱饭,免得军心不稳。
双管齐下的方法,使得形式逐渐对刚果王国有利起来,但是这仅仅只能稳定住战争的前线局势,要想反攻还是不可能,这些黑人士兵的作战能力还需要提高,没有别的捷径,只能在战斗中学习战斗的技巧,慢慢的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只有当士兵的整体作战素质达到和北欧联军差不太多的时候,才能进行战争的大反攻,否则还会失败。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战(六)
就在双方处于战争僵持的时候,孙愚直的一千多特种部队开始出击了,而恩达鲁的部落战士也是开始了出击,虽然训练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些特种部队战士的特训下,又是在众多青壮黑人里面精选出来的士兵,他们的作战能力提高的非常快。恩达鲁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他率领自己的武装就跟在孙愚直特种部队后面,每当战斗结束以后,他的部队就开始打扫战场,安抚地方上的部落,除了将罪大恶极的傀儡部落的酋长击毙之外,凡是这些部落的人口一概接受,将这些人编入自己的部落,而且还将其中的青壮招入自己的部队,武器自然有孙愚直提供。当然了,这些武器不可能是从明岛那边运送过来的,都是在战场上缴获的,慢慢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孙愚直的计划很简单,他的目的就是将恩达鲁的新部落不断的武装起来,将北欧联军控制的地区逐渐交给恩达鲁控制,最终将恩达鲁的部落势力武装成一个国家,顺便的将这个国家控制在明岛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个国家将是明岛的外围势力。明岛在南部非洲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个地盘,毕竟向这里的移民数量有限,当这里的局势平稳下来以后,众多的人口就可能威胁到明岛的安全,未雨绸谬是保险的,因此孙愚直的打算是在明岛外围建立起一个保护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明岛将成为南部非洲的领头羊,要将这里变成明岛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犹如后世的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关系。
孙愚直的部队带领恩达鲁的部队在后世的安哥拉、**的西部纵横出击,将北欧联军的后方搅得一塌糊涂,顺便将恩达鲁的部落扩大,渐渐的成为了一个国家的规模,时间并不太长,基础相对还是薄弱,但是毕竟具备了不错的武装,开始有了和其他势力对抗的资本。
正在和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的军队僵持的北欧联军现在很作难,本来的大好形势被朱常润、陈良插手,使得双方势均力敌,现在孙愚直带着恩达鲁在后方这么一搅合,慢慢就变得供给不足了。威廉司令心里非常愤怒,他就不明白大明的势力怎么在这里会这么强大,为什么仅仅加入了一些数量很少的大明士兵,就将这些黑人部队变得这样难对付起来。
愤怒归愤怒,战争还得继续进行下去,国内的政治势力正逐渐被资本所控制,随着新式武器的不断发展,国内的贵族变得对原材料、黄金需求越来越大,贪婪的资本势力无处不在,原来不那么起眼的武器制造商,在新式武器生产的同时,变得非常强大,要想发大财,还得继续扩大战争,更何况还有北美地区需要无数的黑奴去干活,这就迫使更多的士兵被派到这里进行作战,抢掠更多的黑奴。
将近二十多万的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的士兵,现在开始了战役的反击,有了几个月的作战经验以后,以朱常润、陈良的卫队做骨干,培养出了更多的优秀士兵,德意志、西班牙的士兵也成了战斗的中坚,无论是小规模的战场上,还是几千人的阵地争夺,北欧联军士兵越来越吃亏,他们的士兵越打越少,相对的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的士兵不但战斗力强了,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威廉司令率领的北欧联军只能慢慢向后退,逐步收缩战场的接触面,打算向后撤退一下,等待着从本土派过来的军队。
应该说随着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军队的士兵作战能力就会变得非常强大,无论是对作战意图,还是小规模的作战技巧都是这样,向刚果王国和达隆帝国的军队,失败的时候或者是处于弱势的时候,他们的军队作战能力就会下降的一塌糊涂,而北欧联军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了,但是作战能力还是非常强,就算是现在开始收缩战场,逐步向后撤退,他们的军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战斗力下降,相反的时不时还会进行反击,让敌人吃一个小亏。如果是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的军队处于这种情况,就会像开始那样发生溃败了。
朱常润不是朱由菘,不像朱由菘那样铁血,更不像朱由菘那样善于打仗,但是他更善于了解战场以外的事情,他看穿了孙愚直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大明的利益为最终目的。因此,朱常润就联系了一下孙愚直,让他将朱可贞派了过来,因为朱可贞更善于指挥作战,因为一直僵持下去,有可能会影响到大明的威望,但是他自己也没有快速取得胜利的能力,这种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效果会更好。
实际上孙愚直现在也正好得到了情报,北欧联军的后援部队已经到达,如果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现在不能取得战役突破,当援军到达之后,局面将会变得不利起来,就算是孙愚直的部队再能战斗,对上十几万士兵也只有逃跑的下场,他将朱可贞派过来,就是打算取得一场胜利,然后将朱常润的卫队撤出来,看情况再说下一步怎么办。
朱可贞来到朱常润这里以后,就和这个总顾问制订了一个相对不错的作战方案,选择一个突破口,对北欧联军进行打击,战役进行情况,视这次突破情况而定,没有作战以前,谁也不敢肯定自己的部队一定会赢,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应变措施。
朱可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战役策划人,很有军事天分,尤其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战斗经历,使得他的作战经验提高很快,而且对于北欧联军的战术和武器使用方式了解的很透彻。他将朱常润的卫队全部调集到一起,将卫队所有的迫击炮和小型加农炮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火力突击部队,随后就是将德意志、西班牙的军队作为炮火袭击后的第一波冲锋部队,让刚果王国、达隆帝国的军队作为清道夫,负责拓宽战场消灭残余部队,实际上就是吃肉的角色。
经过周密的侦查,朱可贞终于发现了威廉的司令部,找到了最佳的突击线路,然后朱可贞就将自己制定的作战方案全部交给了朱常润,毕竟他是名正言顺的顾问,仔细的将整个作战意图和行动方案讲清楚,让朱常润统一安排部署,而朱可贞自己的任务就是率领他的特种部队实行斩首方案,彻底打乱北欧联军的作战指挥部,使得他们的部队失去统一指挥,接下来就是分割包围,再图彻底消灭。
斩首战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实施好了的话,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一旦失败,其损失也是非常惊人,但是对于朱可贞来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的实战检阅,他的特种部队完全可以实现这个作战计划,关键的是朱常润指挥的联军是否能够及时跟进,如果无法及时突破前线的阵地,将会把特种部队置于危险的处境,朱可贞不得不再三强调火力突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尽量避免损失。
相对的朱常润对这个方案更加感兴趣,他不是一个战争狂人,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低调谨慎的人,在朱有孝登基以前,明朝的皇位继承人位置非常尴尬,朱常洛是第一继承人,这个不错,但是朱常洵更得到万历爷的宠爱,再加上万贵妃的极力支持,其他的皇子都是心惊胆颤的看着皇帝的位子,还要小心的保护好自己的性命,免得一场风波中丢掉性命,要不然的话,朱常润到了二十八岁了还在向户部索要自己的结婚钱,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战(七)
对于这场战争的胜利,朱常润非常渴望,这也是他平生以来指挥的最大的一场战役,就算朱可贞不是再三叮嘱,他也会尽最大努力去落实这个作战方案,也许这次战役结束后,他可以获得朱有孝更好的认可。最嫡系的皇家王爷都是各有自己的地盘了,只有自己还在和朱常浩混着,不是他不想自己独占一块地盘,而是他将自己隐藏的很深,生怕朱有孝有什么诡计,等到朱常瀛也就是自己的同母弟弟也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后,他的野心才开始膨胀,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在朱有孝的支持下,未免不能做一方霸主。
朱可贞带着自己的一百多人的特种士兵出发了,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联军司令威廉的指挥部,他的最终目的是在战役展开前彻底摧毁北欧联军的这个指挥机关,让北欧联军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但是他还必须要保证自己战友的生命,对于朱常润的指挥全局他不保佑太大的期望,只希望能够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实施就行了。正常来说,应该是当他的斩首方案实施后,整个战役才开始行动,但是这个时代的通讯不便,尤其是在这个比较陌生的环境里,很难准确实施配合,所以只有执行稍次一点的方案,那就是等待朱常润首先发动攻击,毕竟大规模的炮火袭击行动造成的动静非常大,就算是几十里以外也可以听见,更何况他们还约定了攻击时间,只要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只不过他自己的战斗就复杂了一些。
朱可贞对自己的部队非常有信心,就算对方有了一定的准备,无法直接捣毁指挥部,还可以凭借强大的火力袭击指挥部,只要造成对方的指挥混乱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至于活捉威廉,朱可贞倒是想这样做,不过代价可能有些大,朱可贞可不愿意拿自己战友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看看约定的时间已到,朱常润开始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由他的嫡系部队,也就是他的卫队和陈良的卫队组成的火炮编队开始向着预定的地方阵地发动炮轰覆盖,这里一共集中了一百多门迫击炮和十几门加农炮,一声令下去,全部开火,至于炮火试射,根本就不用,这些目标早就在侦察兵的反复侦查下位置非常明确,在火炮射击手册上早就注明了刻度,直接射击就行了,效率非常高。
猛烈的炮火将北欧联军打得惊慌失措,前沿阵地处于一片慌乱之中,大约半个小时后,炮火开始延伸,因为是迫击炮,移动非常方便,几排之间都有一定的移动间距,前排射击的同时,后排就向前移动,所以炮火的打击密度基本上相同。与此同时,德意志、西班牙的联军开始踩着炮火的覆盖区域后侧清楚残余的敌人。两万多人的部队在这一百多门的火炮覆盖区域里是十分密集的,炮火过后还来不及清醒的北欧联军士兵就稀里糊涂的丧失了性命,大片的阵地被夺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由刚果王国和达隆帝国的士兵跟在后面不断的扩大突击面,整个战斗集团就像一支利剑,从中间切开了北欧联军的阵地,而且开始向两边不断延伸,直至到整个阵地前沿溃败。
在朱常润开始炮击的时候,朱可贞带领的特种部队已经到达了预定地点,北欧联军的司令部就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说是小村子,其实就是几间小草房,经过简单的改造之后,搭起了一片帐篷,周围是一万多的英格兰士兵保护着。
朱可贞自然不敢直接发起突袭,他命令士兵将带来的迫击炮瞄准帐篷最中间的的一带开始打击,激烈的、准确的炮火将中间的帐篷打成了一片火海,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从大明带过来的*,就是超小型的压缩汽油罐,做成了炮弹的形状,直接发射过去,然后汽油直接喷洒出来,在*的爆炸中被引燃。
北欧联军的指挥部被炸,万幸的是威廉司令官现在不在帐篷里面,他现在正在他的情妇屋里寻欢,逃过了一劫,但是他的大部分卫队和参谋人员都在这里值班,结果是大部分被炸死。看到自己的司令部已经成为一片火海,威廉司令气急败坏,提起裤子就跑到距离他最近的部队里,命令这支部队立刻反击,至于前线阵地跑过来报信的通讯兵根本就找不到他。
威廉司令的战斗经验还是比较丰富,他迅速判断到了朱可贞他们的位置,近万人的进攻可不是小动静,朱可贞的部队人数太少了,他可不敢硬拼,一百人的队伍边打边撤,两侧凭借机枪掩护,中间再有两挺机枪压制进攻,按照预定的路线,有条不紊的拉开距离,慢慢的脱离了交战的区域。
朱可贞的部队撤走了,给威廉司令留下了一片狼藉,气得威廉司令大骂部下饭桶,竟然让敌人不知不觉得摸进了司令部附近,恨不得立刻把卫队长杀死。但是还来不及处理卫队长,从前线阵地溃败下来的士兵就涌到了面前,十几里的路程说起来很远,但是对于溃败的军队来说,还是非常短的距离,后面的火炮打得还是很紧,朱常润几乎用光了所有的炮弹,他使用的炮弹量远远超过了朱可贞所说的数量,连他自己准备贩卖的炮弹都拿出来打掉了,反正正好可以让佩德罗二世给报销,毕竟是帮助他打的仗,军火费用就得让他报销,甚至让他看到迫击炮的威力以后,说不定还会大量高价购买呢。
失去了统一指挥的北欧联军就像一群炸了群的野马,谁也不知道敌人的炮弹什么时候会落到自己头上,个个都跑得飞快。德意志、西班牙的军队素质明显要比刚果王国和达隆帝**队的素质要高得多,在火炮的引导下,无论是队形的保持,还是射击火力的准确性,都是非常好,对于混乱不堪的北欧联军打得非常出色,哪怕是对方企图组织一下抵抗,都会被他们迅速击溃,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打越顺利,敌人的抵抗变得越来越弱,进攻的速度越来越快,到后来就成了突击拉练了,北欧联军全线溃败了。
失去了有利地形的北欧联军一退就是几百里,直到后面增援的十几万部队赶到,这才算稳住了脚跟,朱常润在朱可贞的建议下也停止了进攻,双方开始处于僵持状态,战线稳定在距离海岸线不远的地方,现在谁也没有一下把对方击败的能力,对峙就成了最好的结果。
取得战役胜利的朱常润顺利的得到了刚果王国和达隆帝国的信任,而且使得他的武器销售在这里迅速掀起了销售*,他也辞去了顾问职务,安安稳稳的等待朱有孝的再次召唤,对此他很有信心。
德意志、西班牙的军队在战役结束以后,也开始脱离前线,各自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新一轮的资源开采,将大批的黄金,铁矿运回国内,开始进行欧洲的新一轮军备竞赛,准备应对北欧国家可能采取的战争威胁,毕竟人家的势力比两国的势力要大多了,在孙愚直的建议下,早早做好战争准备。
当双方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恩达鲁的部队正好可以混水摸鱼,在孙愚直的不断支持下逐渐强大起来,他的部队也从一千多人扩大到了五千多人,而且他的部落大多数都是从北欧联军手里解救出来的奴隶,因此这些人多数都和北欧联军具有血仇,相对来说无论是训练还是打仗,都非常积极,等到后来恩达鲁在孙愚直的支持下建立国家的时候,老百姓的忠诚度就非常高了,而且他们受到的大明影响更大,成了孙愚直明岛地区最忠诚的守护者,为了大明在这里的一块飞地尽到了最大的力量。
………………………………
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亚(一)
自从孙传庭和毛文龙互相配合夺取托木斯科以后,建立了这里的最大城市朱堡,随后孙传庭和毛文龙他们就围绕着朱堡附近开始不断的建立一系列的小型城堡,向西慢慢的蚕食着、驱赶着俄罗斯的探险者向后撤退,因为按照朱有孝的策略,这些小型城堡都是以战斗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极大的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不但作战勇敢,而且作战的技巧和战术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整个部队战力的大幅提高。
后来在朱有孝的旨意下,孙传庭将毛文龙从毛堡调到秉忠堡,让毛文龙在这里驻扎下来,并且不断的向西进兵,向着额尔齐斯河的方向进军,额尔齐斯河是鄂毕河的另一条支流,一路之上遇到坏境好的地方就建立一座小型城堡作为补给地点,不断的、缓缓地向西蚕食。到了秉忠堡以后,毛文龙自己带领他的主力部队还有三大打手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三人不断的展开蚕食行动。
当地的许多居民都属于和中国的古老的北方部族有些血缘关系,其中一部分南下,成为了蒙古族、鲜卑族等的一部分,而留下来的则成了这里的土著居民。从进化论的理论上来讲,能够有能力四处出击的人,都是属于种族里的优秀人群,先天就有不安分的基因埋在骨子里,而留在本地发展的人,则是相对较弱,思想保守,进去思想不足。
毛文龙深得朱有孝的思想精髓,每到一处必定要和当地的土著居民搞好关系,这样就非常方便的进行各项活动。至于搞好关系的手段,无非是付出一些本地没有,而且还十分需要的东西,这一点毛文龙做的非常漂亮,就算是孙传庭也不如他机灵。
这是一片冬季严寒的地区,冬季取暖就是一个最大的麻烦,再就是猎人出去打猎的取火问题,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一旦猎人失去了火源,直接就面临着死亡,所以如何保护好火种就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丢掉火源就丢掉了性命,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在和猎物搏斗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秉忠堡附近就有大型煤矿,燃煤是没有任何问题,更多的是取之不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