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孤城看了西门吹雪一眼,淡淡回道:“你我第一次见面,何来传信。”

    “……”听闻叶孤城的话,西门吹雪仰面望天。叶孤城的回答让西门吹雪明白,在剑道这条路上,金銮殿上的白云城主是真的死了,在他面前的是纯阳宫的叶孤城。西门吹雪沉默了一会儿,转身对谢知非问道:“四月十四你当真要收徒?”

    谢知非心里还在气他那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镇山河,语气上也是冷冷的:“非我,乃纯阳。”

    西门吹雪低着头想了一会儿,他并不想来来麻烦谢知非,只是他走到这个程度可数的对手实在是太少,而江湖如今的后起之秀都没有成为他对手的潜力,西门吹雪不得不为自己培养对手。西门吹雪对谢知非说道:“秀青带着诚儿离开了万梅山庄。”

    说道这个,谢知非滴血的心顿时活络起来:“庄主要寻找她们母子二人?”

    ――依万梅山庄的情报网,如果要找孙秀青和西门小包子,分分钟可以搞定,他只需要跟在后面想个办法把西门小包子勾过来就可以。

    “秀青如今恨我入骨,必定会让诚儿拜师学艺,以期他日击败我。”西门吹雪淡淡的说着自己老婆恨自己的话,同以前那个看到孙秀青整个人都会融化的人完全不一样,那双昔日盛满柔情的漆黑眼睛如今比深潭之下的坚冰还要冷上几分:“放眼天下间,只有纯阳宫最合适。”

    西门吹雪这么说是有管家提供的依据来说的,孙秀青曾经见过他同谢知非比剑,而在孙秀青离开之前他还同谢知非打过一场,并且略为下风。

    孙秀青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这样的人一旦爱一个人必定是柔情似水,一旦恨一个人便是冷若冰霜。西门吹雪明白孙秀青,孙秀青何尝不明白西门吹雪。要想让西门吹雪后悔,这世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剑法上让西门吹雪低头。

    这世上还有什么是比昔日不被西门吹雪看入眼的人学成回来,打败西门吹雪更让他难受了?孙秀青自己不可以,但是她有儿子,她儿子打败西门吹雪同她打败西门吹雪的含义并不远。

    并没懂得西门吹雪心思的叶孤城忽然道:“我原以为你已经绝情。”

    西门吹雪瞥了眼叶孤城,之前在战斗中叶孤城让他燃烧起了热情,可是在停战之后叶孤城似乎激不起他半点热情。如同陆小凤所说,西门吹雪已经将自己祭奠给了自己的剑道,西门吹雪现在剩下的的就只有剑了,也只有使剑的时候才能让西门吹雪有感情:“诚儿类我,适合练剑,二十年后或许又是一个不可多的的对手。”

    说完这话,西门吹雪似乎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习得一身精妙剑法的西门见诚来扣响万梅山庄的大门,他握着自己手中的剑,飘然下山:“西门见诚既离开万梅山庄便不再是万梅山庄的人,他要拜师何处我不会干涉,亦不会阻拦。”

    听到西门吹雪的话,谢知非和叶孤城都陷入了沉默,西门吹雪这个人真的已经重新走上了无情道。昔日西门吹雪能被孙秀青染上人情冷暖,那是因为从小修无情道的西门吹雪重未感受过那种炽热的情,而今他已经感受过了,并且彻底放下,这世上除了剑以外,怕是再也没有多少东西能让他在意了。

    除非有一天西门吹雪将无情道走到底,大道三千殊途同归,至深的无情则是至情,大仁万物。

    谢知非看着西门吹雪持剑稳稳的下山,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对于孙秀青来说,或许心里还抱着希望,所以她将孩子带走并准备带到孩子这里来。孙秀青所求的或许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她的孩子能打败西门吹雪,让对方重新变回那个与她琴瑟和鸣的丈夫么。

    而这个名为西门见诚的孩子,即便还没见到其人,已经必定为纯阳精英弟子!

    因为系统它已经迫不及待的把西门小包子算进来了。谢知非还没来得及为孙秀青多伤感几秒,便死死的盯着任务提示看:精英弟子2/2,奖励精英弟子・西门见诚。

    ――系统,你厉害了,这只是儿子他爸爸提了下你居然就算进来了,要是明日孙秀青脑袋卡壳了要学白飞飞带孩子做个隐士难道还要他去天涯海角的找回来做徒弟吗!

    被系统刺激得不要不要的谢知非双目无神的同叶孤城一起目送西门吹雪的身形消失在山下,这才回过神来对叶孤城忽悠道:“西门庄主那孩子与我道门有缘,更与师弟缘分不浅。倘若那孩子明日当真拜入门,还要拜在长老的名下。”

    听到谢知非这么说,叶孤城看向自己手中的剑。

    同西门吹雪所说那样,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这世间最可怕的事情便是一人立于剑道之巅,高处不胜寒。新生代完全没有一个可以堪造就的人,若想日后不在剑道之上四顾无人,从现在开始培养对手是最好的办法。

    半响之后,叶孤城的眼睛动了动,他缓缓道:“好。”

    见叶孤城同意,谢知非对嘿咻嘿咻爬上山的管事吩咐道:“如果明日有一个叫西门见诚的孩子来,无需入门三试,你将他直接带来坐忘峰见传功长老。”

    管事连忙点头称是。

    此时天色已经渐黑,见到叶孤城安全的管事片刻不停的下山,而谢知非想到明日任务完成之后的事,便选择了同叶孤城一道去了他在坐忘峰上的木屋。坐忘峰上叶孤城常待的小木屋在管事的几次休整之后已经变大了许多,虽然外面看上去依旧大朴归天地,可是里面却被管事打理来舒适整洁,样样不缺。

    进了木屋的叶孤城点亮房间里的灯,一串火线燃过,房内炕暖烟不见,房外烛笼照火明。摆在桌上的照明灯不知道是管事从哪里找来的无烟油,被点热之后居然还能散发出淡淡的熏香。随着叶孤城这一简单的动作,房间里原本昏暗的光线骤然一亮:“掌门此次下山已经收了弟子?”

    无需看书抄书的谢知非爬山炕要看风景,刚刚摆好打坐的姿势便听到这样的问话,立刻诧异:“长老如何得知的。”

    说完这话谢知非便觉得自己蠢,刚才和泰平说了西门见诚要拜在叶孤城的名下,那不就说明他座下已经有一个了吗。谢知非紧紧的闭上嘴,不知道祁进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刚才那样犯蠢是落了纯阳宫威仪。

    “……”叶孤城也是一愣,他没想到谢知非会这样问。他不过是偶然想到以西门吹雪都说资质好,西门见诚的资质必定不一般,这样谢知非尚不收徒说不得是已经遇到了合心意的徒弟,便如是的回答道:“我观掌门此行回来,佩剑长生并不在身上。”

    谢知非松了口气:“我在回来的路上见到了一个孩子,他天资聪慧,命中注定是我纯阳弟子。”

    叶孤城从一边的书架取出一本道典,坐在桌前借着橙色的烛火慢慢的翻开上一次看到的那页。即便是同一本道典,每一次读的感悟都会略有不同。听到谢知非这么说,叶孤城也只当是谢知非掐算到了什么:“恭喜掌门。”

    一时间,房间里陷入了安静,谢知非在炕上打坐对着窗外夜景发呆,而叶孤城坐在桌前慢慢品读手中道典。

    飞鸟鸣山涧,烛火映纸窗,叶孤城慢慢翻动书页带来的声响,更让房间里填上些许道的寂然,让不解风情的谢知非一个没忍住就打破了这样的宁静:“师弟,我快证道了。”

    谢知非一脸冷漠实着心跳如鼓的看向叶孤城,他离开这个世界后,纯阳宫可以说是完全就交给了叶孤城。虽然说这个坑是他写的,不过他好歹也是花了那么多心血来填,所以谢知非想先同叶孤城通好气,免得叶孤城到时候只顾着剑法将整个纯阳宫管理丢给管事。
………………………………

142。人间二十一忠骨【】一更+二更】

    在没有走近科学栏目的这个这年头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均不讲科学; 讲神仙!

    作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地位的士族名士尚服药炼丹、注释老子; 名满天下的神医华佗也为方士; 民间但有怪事皆言鬼神; 加之这些年世道日差; 在见不到公正的情况下百姓将其寄托天地,道家仙神鬼之说尘嚣日上。

    蹬腿儿的张角已经让人见识过了何为信仰的力量!

    自来长安后; 身负奇术的左慈从不藏私,今日命玉盘无水生莲; 明日随心意隔空取物。

    除了曹操越看越心惊; 恨不得找个理由将左慈这妖道关起来直接卡擦,在不少人眼中左慈已然是得道高人。

    闻左慈说仙道缘; 大殿中除了乐师还在敬业的弹奏乐曲,他人顿时停下左右攀谈看了过来。

    ――仙家故事; 谁不爱听?

    身负仙缘,不过却对仙缘避之不及谢知非镇定自若:“左长使说笑了。”

    谢知非同曹操作为朝廷两大支柱,倘若他不愿意说,即便是左慈也没办法。

    然而左慈不同谢知非理论; 直接对脸上写着‘朕甚是好奇’ 的刘协缓缓道:“禀陛下; 臣自修炼有成开得天眼以来能辨识万物真假不会看错。加之太傅一身武艺冠绝三军,手中武器并非凡铁; 四周仙气充盈可见太傅定有奇遇。”

    殿中诸人眼睛瞬间亮了:奇遇?

    八卦并无男女老少之分、人人皆有; 从位列三公到白屋寒门、但有八卦绝不放过; 上至刘协下至内监不约而同默契十足的看向谢知非。

    赵云同孙策等人满目崇拜:将军天降之勇; 果非常人!

    吕布同郭嘉等人纷纷给自己的败阵找了理由:原有奇遇; 莫怪会败。

    ……

    这庆功宴上,昔日的天策军作为谢知非的自家人知根知底,即便是其他参加宴会的朝臣谁人手上没有谢知非的身份信息:洛阳林氏,单名洪,字雅川。

    林氏是洛阳富户却不属读书入仕的士族,虽有钱依为庶族,其一家在董卓劫持天子西迁长安时被尽数屠缪,谢知非身份被人放出来后,因何改名换姓却再无人知晓。即便打听,也指得知谢知非未改名之前阴沉寡言不为人所喜,倒与谢知非如今沉默少语相吻合。

    即便性格吻合,然谢知非一身武艺和兵法谋略却绝不会洛阳林氏能培养出来的子弟,众人昔日只当谢知非天纵英才与军中磨炼得来,今日被左慈这么一说,诸人脑海中纷纷闪过鬼谷子授徒、黄石道人传书此类奇事。

    东周至西汉是最爱编神话的年代,前人编出来的神话后人也无人寻得真假便全信了,刘协只觉自己口干舌燥、内心蠢蠢欲动:“朕亦好奇,太傅一身武艺师从何人。”

    师从何人?师从天策府李承恩、曹雪阳、杨宁……这些不存在的人!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无人传授却能将吕布追成狗的谢知非沉默:“……”

    直接回答是系统给的可以么?

    显然不可以,所以谢知非看向了曹操无声的求助,毕竟曹操对左慈感官不好还可以拉拢一下,两人建立统一战线今晚先将左慈这个麻烦给送天牢里去。

    然而曹操亦是双眼放亮的看着谢知非:虽说左慈这妖道心怀不轨,但还是有点本事。

    奇遇这东西,他也好奇啊!

    当看到曹操那充满了八卦的眼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的谢知非:“……”

    环顾大殿,这一双双发亮的双眼让谢知非明白了形势:若是不编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是脱不了身了。

    那就编吧!

    索性在这个连《封神榜》都没有的三国世界里,那些被用烂了依旧有人信的小说经典桥段还不被人所知。

    谢知非低眉想了下,决定集合各种经久不衰的狗血桥段编一个让人没法验证真假的奇遇,至少把左慈给呼弄过去,若能坑得左慈寻山问水离开长安寻觅仙踪最好,免得这家伙待久了给他惹出麻烦来。

    打定主意后谢知非长叹一声,双眸看向殿外夜空幽深如潭水:“回禀陛下,臣幼时的确有一段奇遇,那便是臣的师父!”

    这模样,似陷入昔日回忆,冷漠的俊容伤感顿显:“臣师父久居幽谷避世多年又不喜见人,即便是臣也在学艺之后再去拜访也不曾再见过他老人家。”

    这还真的……真的……

    刘协听得面色渐红心如擂鼓:真的有奇遇!

    到了这一刻,大殿中乐师弹奏的曲声微不可闻,只听到谢知非清冷的声音在大殿里缓缓道来,让人有探听清整件事来龙去脉的**:“臣所持兵器弓|箭乃师父所赐,只知□□名为焚海、弓|箭乃铁血丹心,倒不知这两件兵器的来历更不晓是何物所造。”

    虽众人未曾与谢知非口中的师父见过,然平日里谢知非总以刚正不阿示人,更何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人会拿这事来诓人,若有,那便是给自己找了个不存在的祖宗?

    当下即便是被谢知非坑了无数遍的戏志才同郭嘉也未曾怀疑,听到此处诸人不免对谢知非口中这人顿生几分向往:铁血丹心,谢知非如此何况其师?

    忠心一片,其心可鉴!

    殿中唯左慈最是疑惑:修仙之人应避世,即便修道有成也不应搅乱天下局势。

    可谢知非的模样又不似作伪,难不成这改天换命者,当真是谢知非口中这位隐士高人?

    宴上灯红酒绿,烛光映射,殿内华光溢彩。

    然诸人却未有私语,看向谢知非只恨其为何不一口气说完。

    “说来惭愧,除授课外师父从不多言,臣亦不知师父名谓,除知晓师父道号为紫胤真人外,于师父的一切臣一概不知。”

    谢知非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向来不苟言笑的面容上露出愧疚和痛苦:“是臣不孝,未曾侍奉他左右。”

    殿中起了一声叹息,家无高堂心有所感的曹操忍不住对谢知非劝到:“太傅之师虽避世不出却心怀天下。”

    不像妖道左慈,占着点本事不思救世四处惑人,想到此处,曹操便忍不住对左慈冷眼斜视:“你师父不染凡尘,相必因此与你避而不见,此,怪不得你。”

    相国都这么说了,诸人纷纷跟进:将军如今已不负尔师所期,何来不孝一说?

    ――所以,继续讲啊!

    这故事才来了一个头,诸人劝完之后还想继续听听,正是对世界充满无限幻想的刘协心里更是同猫饶一样:“太傅的师父既然避世,太傅又如何等拜得他为师?”

    当然是因为故事需要!

    奇遇,一切皆有可能的谢知非:“机缘巧合。”

    然而任何假话,终究不能全假。

    大殿里有太多人精,谢知非知晓自己若今日随意编撰一个人出来,时间一久,在细节上必然禁不住这些人的推敲,然而谢知非内心毫无波动:经历一个故事不容易,创造一个故事还不容易么?

    找个好友作为师父,再将一切推到这人身上去就可以完美的收官!

    这人谁合适,自是已成仙身并且与谢知非有相处许多时日的紫胤最合适。

    谢知非顿了顿,反正已经坑过紫胤一次再来一次也不过多加个数字,当下谢知非毫不犹豫将紫胤拖下水来:“臣自幼喜爱狩猎,一日见一野狐通体火红无一杂色甚是少见便随其身后闯入老君山,入山后臣寻其身后渐入森林,待发现时天色已暗。臣欲回家却在森林里迷了方向,那时天色已黑目不能视,臣在林中兜转一夜至天明依旧不得其路只得往山顶去。”

    如今天下最好听的故事,也就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

    大汉文圈没有大触,精神粮食匮乏亟待新故事的众人屏气凝神,连闻名天下的水镜先生亦手捏胡须眯着眼睛似听得津津有味。

    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谢知非没有停顿的继续编了下去:“当臣登上山顶时只见一轮红日东升,山顶云雾升腾,近看云蒸霞蔚不见来时路,远望千山万壑其景美如画。臣喜爱非凡便暂忘寻路一事,在山顶等云雾散去。”

    谢知非想了下,自己身上能同仙气扯扯得上关系的只有玲珑玉坠,为了取信于人又岂是取信于左慈,当下谢知非将腰间的玲珑玉坠取在手里:“臣一直等至午时山顶云雾亦不曾散去半分,然时刚越正午,山顶云霞却骤然往崖下汇聚。”

    左慈听得快跳起来:吞云吐雾!

    这下刘协终于露出了一个十来岁孩子所有的天性,双手拽紧双眼闪亮:“太傅快快往下说。”

    被刘协这么一催促,谢知非原本一直盯着虚空看的眼睛终于回神,这么一看,大殿中一双双让谢知非心里顿时发慌。看到这一双双透露着‘我想知道’的眼睛,谢知非突然明白一个事:他让戏志才编撰的歌谣能传得那么快,或许不是因其朗朗上口,而是因歌里面有故事!

    在这个竹简往纸张过度的时代里,文化是高不可攀的东西,故事不多且罢还多同史书般平淡无奇。

    刹那间,谢知非如醍醐灌顶:舆论,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他完全可以从士族手中抢!

    就算不能完全抢过舆论的阵地,能抢过来一点也够减轻他和曹操推行政法时所面临名士清谈的巨大压力,至少不用担心某一天起|床时陡然发现自己已被千夫所指黑成翔!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谢知非编起故事来精神百倍,边讲边看诸人神态以揣测最能让诸人动心的故事套路:“臣见此便攀着崖壁循那雾气往崖下去,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的模样,臣见脚下不远有一松树根扎入崖壁缝隙之中,松枝耸立直指苍穹,一名方士打坐其间,方士身下悬崖万丈周遭罡风四起,危险至极,我见他发色雪白状若老人便问其可是遇到了难处需我相助负上崖。”

    大殿中,听得最是激动的当属左慈:那场景,哪是有老人遇到了麻烦,分明是高人在修炼!

    不只是左慈,大殿诸人在脑中设想了那番场景之后内心好笑:太傅那时怕是未曾想过,一普通老人又岂能在如此危险的情形下打坐。

    果然,不过数息的时间诸人但听得谢知非一向清冷的声调染上了许多温柔,如冬雪初融暖人心扉:“这方士便是某师父,师父他老人家博闻强识知晓世事,然某愚钝只能学得皮毛辜负了他的期许。”

    说到这里谢知非将一直握在手中的玲珑玉佩取出来,玉剑皎洁在烛火之下莹莹发亮,似有一道流光在其剑身下游动:“师父传某武艺后便飘然离去,仅留与某兵器防身与玉佩作为相识信物。”

    平日诸人见谢知非身配玉剑形玉坠不觉有何不同,今日听了这故事之后再看,顿觉谢知非手中那玉剑剑身之下似有流光游走――非同凡响!

    然而谢知非却说这是他师父留作的信物,饶是刘协也只能将嘴紧闭:太傅都这么说了,想看的话说不出口!

    谢知非长叹一声,将玉佩收起:“学成武艺后臣曾多次返回老君山却寻不得师父踪迹,四方打听也未曾有他半分消息,再往后黄巾贼四处生事臣便投身军中,这许多年过去,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如今可还好。”

    殿中诸人听到这里知道故事完了,一时间只觉浑身舒爽,太傅说这师父学究天人,左慈又说太傅有仙缘,相一佐和岂不同黄石道人授书张良相仿?

    果真乱世必有奇人出,高祖有张良,天子遇谢渊,此乃天注定!

    等来谢知非说完,殿中诸人面带满足的笑容,乐师手下用力,优美的曲乐再次响起。

    刘协发出听完故事后如释重负的叹息:“太傅原身负这般奇遇。”

    大殿中诸人纷纷说是,感慨此事难得。

    然而数百里之外的华阴郡,周瑜在连夜巡视城中粮仓与县城水渠后站在几近干涸的河道里,心如沉铁落水。

    开年后,华阴郡赤日千里连天大旱,周瑜差人一打听,关中多地无雨洛河水位日渐低落,修复好的水渠供水不及,饶是周瑜已命华阴郡各地凿井取水依然困难。

    在今日收到洛水现陆州之时周瑜知道自己最怕的事很可能要出现了,洛水之大宛若内河,如今却枯竭到露出河中陆州可见洛河上游形势亦不容乐观,这不是短时的天干而是大旱已至!

    周瑜蹲下从河道边上扳下一块泥土,对身边的老农问:“老伯,我听说你从未离开过华阴。今日我且问你一事,你可有见过洛河这般情况?”

    那老农头一次接近郡守这样的官,小心翼翼道:“回太守,小民在洛水边上活了四十多年,可这洛水现州,小民也是第一次见。”

    这下周瑜心情更是沉重,心中已断定这十有**是大旱将至。

    只是这猜测却让周瑜难住了,通过科举以及在长安城同谢知非和曹操的接触,周瑜非常清楚曹谢二人绝不会让那些势力持续据地为王,刘表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的几年里朝廷必然是以各种名义对四方接连讨伐直至将各方势力尽数灭亡才会作罢。

    周瑜看向手中因失了水润而硬同沙岩的泥土,若他上书朝廷而朝廷全力备旱,若大旱当真降临他自是立下大功。倘若只是虚惊一场,那他必落人把柄为人耻笑。

    倘若他什么也不做而大旱降临……

    自己的前途和可能的危机,周瑜紧紧的盯着心的泥块:选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