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盘-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520章 搅混
“自30年代下半叶以来,北美的主流舆论对德意志就一直存在误解。频繁冲破凡尔赛和约禁锢的德国被视作邪恶的侵略者,尤其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阴谋家的蓄意攻击下,甚至上升到了人类公敌的地步。时至今日,这堵大西洋两岸之间的意识坚冰已随着欧洲战火的持续而愈发高砌,为了两国人民的未来福祉,我真诚地邀请您向美国民众揭露真相,打碎由谎言构成的隔阂壁垒。”约纳斯说道。
“您所说的真相是什么,对德国的蓄意攻击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夏伊勒不紧不慢地开口,嘴角边却有少许讥嘲之色勾勒而出。
约纳斯敏锐察觉到对方的细微表情变化,内心顿时微凛。面前之人在新闻界浸淫已久,对各种花言辞令都有着极高抵抗力,不过这原本也在约纳斯的意料之中,倘若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说动对方,那么历史上戈培尔对北美的宣传也就不会举步维艰了。约纳斯瞥了眼周围,平静说道:“看来您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意识观点。不过这并不要紧,我愿意就这方面与您展开深入交流。”
“从1933年起,德国在元首的领导下始终只在做一件事:洗刷昔年英法强加给德意志的一切屈辱,让这个勤奋坚韧的民族重塑尊严、昂起头颅。无论德奥合并、解放苏台德,都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至于但泽走廊和波森地区,更是德意志自古以来就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波兰拒绝就领土问题同我们做任何谈判,英法更是不遗余力的阻止我们的正当诉求。面对强盗们顽固跋扈的叫嚣,我们别无选择,唯有用大炮的怒吼声让他们匍匐颤抖!”
夏伊勒皱了皱眉,打断道:“将军阁下,请原谅我难以认同您的看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贵国才是近年来欧洲陷入战火的一切动乱的源头。在伦敦、莱茵兰、维也纳、慕尼黑、甚至是在1939年3月的布拉格,自由世界都在不停的对德国让步,可以说容忍到了极致。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夏伊勒脸上讥讽之色渐浓,进一步攻击道:“你们入侵了波兰,粗暴违反了曾经无数次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英法两国只得被迫拿起枪,抵御你们永无止境的贪婪扩张。而丹麦、挪威、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这些中立国家又何其无辜,其独立主权竟也被你们毫不留情的接连践踏!美国人民虽然爱好和平不愿身处战争,但这绝不代表他们的思想也形如傀儡麻木不仁。谁是饕餮无度的侵略者,谁是自由正义的一方,他们无需任何引导都能做出最准确的辨别。”
“侵略者么……真是个色彩分明的邪恶派称呼啊。”约纳斯轻笑了起来,像是自语般的说道,“英国人还是这么恶心,永远把自己粉饰成正义的宪兵。上次大战他们就通过意识输出把美国拖下了水,今天,又想让白宫帮他们火中取栗。”
面对夏伊勒有些冷淡的面容,约纳斯的言语也流露出了机锋:“的确。美国身处富饶优渥的世界岛,从来只有你们对拉美国家颐指气使,却鲜有被外敌侵犯的经历,自然难以理解德意志人民曾经遭受的那份深重的苦难和屈辱。波兰,作为一个从地图上消失了100多年的历史名词,一朝独立后的行径简直令人发指。您在中欧工作生活了这么些年,这段历史想必就不用我再来帮助您回忆了吧?”
夏伊勒脸色微微一变。面前青年方才所说,正是波兰战后遭到德国嫉恨的最大黑点。在1916年,德国为解决兵员不足的问题,开始大规模征召波兰裔入伍,作为交换,德国承诺战后波兰可获得独立地位。依靠德国的支持,以毕苏斯基为代表的波兰独立势力才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建立起了独立建国的各项基础。
然而,随着德国在1918年的战败,得到协约国支持的波兰立即狞相毕露,向德国露出了尖锐的獠牙。他们像食尸鬣狗一般扑上前来,不仅从德国躯体上撕掉了波森省和西普鲁士,还一口咬下了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泽自由市,只为了满足华沙得到一个出海口的争霸野心。与此同时,为了报复德国曾经对波兰的瓜分统治,波兰境内的德裔居民遭到了最尖锐的敌视与排斥:数百万日耳曼人沦为二等公民,饱受屈辱压迫之苦。对于这个邻居,德国人怎能不恨之入骨?
“如果墨西哥霸占了法属路易斯安那全境,将美国从中间劈成两半,并且残酷迫害当地撒克逊裔,拒不改变其现有政策,你们还会不会容忍下去?”约纳斯淡淡开口,目光中有少许冷芒闪烁,“需要提醒一点,这个墨西哥的身后正是大不列颠和法兰西,与它开战就是背离自由正义的侵略者哦。”
“可你们不止入侵了波兰,还粗暴侵略了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荷兰等国。”夏伊勒沉默片刻,再度回击道。
约纳斯眼神奇怪地看着他,讶然出声:“关于这点,您最应谴责的不该是大不列颠么?因为最先把弱国当作空气的不是别人,正是英国这个标榜正义的伪君子。当年,他们对南京蒋政府仲裁满洲事变的呼声充耳不闻,而后又毫不在乎的牺牲掉阿比西尼亚、共和西班牙、和捷克斯洛伐克。大战爆发后,他们又肆无忌惮的在挪威水道布雷,并着手占领挪威全境,企图把战火烧向和平的北欧。既然英国能做,德意志又凭什么不能做?更何况低地国家向来与英法关系密切,双方存在诸多军事合作,德意志采取断然措施根本不值得指责。”
“我……”夏伊勒为之气结,反驳的话语卡在了喉咙里。他没想到面前之人竟然会有这番诡辩的言辞,可偏偏自己一时间还抓不到漏洞所在,以至于被对手反手掌握住了主动权。见夏伊勒气势转弱,约纳斯的态度也渐渐重归平和。他的目的是利用这个美国人,而把对方彻底激怒就变成手段取代目标了。
“夏伊勒先生,在这个世界上最没有资格指责别人侵略的国家,就是英国。这个道理其实再明显不过:英国那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难道都是当地居民跪在地上恳求伦敦来主宰他们的么?”约纳斯的表情缓和下来,言语输出则一直在继续,“今天这场战争,其本质还是当年世界大战的延续。德意志为了民族崛起,与凡尔赛体系的压迫者开战。因此将英国标榜为正义完全就是颠倒黑白。”
听得对方的言语,一时间愤恼难抑的夏伊勒控制住情绪,迅速冷静了下来。他注意到,眼前之人并没有对德国的战争行径做多少辩护,反倒是对英国大加剥皮挞伐;这番表态的潜在含义便是英国和德国都坐了一屁股屎,谁也没有干净可言,而这场战争便是这两个欧洲帝国主义国家过去近百年内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葛的总爆发。
对于英国而言,在被剥去了光鲜亮丽的正义外衣之后,奋勇不屈的“绅士”也就变成了持械互殴的强盗,战争完全是属于欧洲内部狗咬狗的厮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去支援英国人?
“除了侵略,英国还以什么罪名攻击我们呢?噢,我想起来了,他们还攻击德国的民族政策,批判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直接将德国贴上了反人类的标签。”约纳斯继续扒骨抽筋,所说的言语愈发证实了夏伊勒的判断,“针对第一条,我不想过多赘述犹太资本寡头是如何在战争期间于德国后方制造破坏,也无法统计他们在1923年和大萧条期间究竟吸榨了德国人多少血汗财富;我只想提几个关键词:布尔人、德兰士瓦共和国、南非。”
“自诩为文明正义的不列颠,在本世纪初的南非却犯下了最凶残歹毒的罪行,数万名布尔妇孺像野草一样在英国的集中营里死去。可奇怪的是,英国人对此好像集体选择性失忆了,仿佛满手的鲜血只是染料,依旧以毫不律己、严苛律人的高尚品格对德意志指点问诘。说起来,德国的集中营政策还是效仿英国老师的呢。只是我们学艺不精,没能做到像英国那样屠杀布尔人的效率,真是惭愧。”约纳斯语气辛辣尖酸,目光毫无退缩的直视对面。
诚然,今天的德国在反犹之路上已深陷旋涡,党卫军在波兰总督区肆意枪杀犹太人和波兰人的罪行更是触目惊心,不胜枚举,但希特勒还没有迈出那最后的一步,即通过灭绝营彻底屠尽犹太族群。相比英国在南非的暴行,当前阶段的德国仍然是小巫见大巫——昔年英国对布尔人的集中屠戮可是有着官方背书,所有正规军都是搜捕平民、纵火毁屋的刽子手。而德国至少国防军还保持着底线军纪,党卫军的暴行也暂时只限于少数队伍。
………………………………
第521章 规劝
高阔的阶梯看台上,夏伊勒迎着约纳斯的目光默然无语。
数十年来,布尔战争的历史一直被伦敦当局刻意淡化消弭,其所有的官方表述都无比平稳而自然,仿佛这片盛产钻石黄金的土地从创世日起就高高飘扬着1万公里外大不列颠的米字旗。但对于有心的学者而言,挖出这段被英国人掩盖的真相却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荷兰人忠实记述了他们移民后裔的血与泪,将英国的残暴狠毒牢牢刻于史册,无论后者怎样抵赖,都无法抹去他们昔日的罪恶。
“至于英国大肆攻击国社主义体制,将我们控诉为反人类的行径,更是可笑至极。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主导管控,受经济创伤最深的德国第一个摆脱了大萧条,将近3000万人民从饥饿和贫困线上摆脱出来,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温饱生活。而英国的失业伤口却一直溃烂到1939年,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连同他们的家属都在饥贫中痛苦煎熬。”
约纳斯语含机锋,继续讽刺道:“难道让民众殷实温饱是反人类,穷困潦倒却成了光荣正义?说到底,还是英国上层那一干贵族寡头掌握着话语。在他们眼里,民众根本就是奴隶,其死活丝毫不值得高贵的绅士们关心。”
听到这番刻薄尖锐的言语,夏伊勒眉头忍不住蹙了蹙。对方的说辞明显有偷换概念之嫌——在德国克服失业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非**党,而是以沙赫特为首的经济部门大批专业技术官僚的倾力付出。但作为执政者,国社党占据这份功劳却也是理所当然,因为正是国社党不论政治成分的启用了这些人员,并给予了他们充分的权力和信任,这才有之后的成就!
现在约纳斯玩一手以偏概全,把德国摆脱饥贫放在对英美“反人类”攻讦言语的反驳阵地正前,这登时就让夏伊勒像吃了苍蝇似的恶心,憋了满腹话语却说不出来。诚然,夏伊勒对国社党的斑斑污点早已洞察清晰:这个集权政体对媒体舆论的限制,对人身自由的践踏,对外族群体的迫害,都与当前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尖锐对立。
但这些和饿肚子比起来,就都统统像枯草一般不值一提了。夏伊勒总不至于要求对方身具精神洁癖,宁可饿死也要自由吧?倘若真这么说了,对方立即就能反将一军,使夏伊勒自己陷入反人类的窘境!
眼见夏伊勒面容阴沉纠结,几次欲开口都未出声,约纳斯便知道眼前之人仍然心中不服,只是由于被自己取巧掌握住了道德制高点,没办法在官面上出言辩驳罢了。要想说动这位知晓国社党诸多黑料的记者,最终还要在其它方面下功夫。
“夏伊勒先生,这场战争没有任何一方是绝对清白的。我没有想要粉饰正义的意愿,只想避免德美两国人民因为英国的挑唆而陷入敌对。”约纳斯语气放缓,神情变得诚恳郑重起来,“今天,数以千计运载违禁物资的美国商船正从东海岸驶向英伦,而上月白宫更是向英国出售了50艘驱逐舰。在丘吉尔的煽动和罗斯福的驱使下,美国已经一只脚逾过了战争边缘。现在能挽救和平,拯救两国人民于死亡血火当中的,只有靠您这样的媒体人唤醒国民了。”
“美国人民不该忘记,上次战争英国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当俄国退出战争时,英国几乎是跪下来哭求美国参战,各种承诺拼命应许,然而当战争胜利后,英国却把美国像路边石块似的一脚踢开:不仅将美国完全排斥在欧洲事务之外,甚至连欠的上百亿美元债务都一并赖掉。现在相似的剧本再次出现,美国人民为什么还要冒着参战的风险,去帮英国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夏伊勒闻言脸容稍霁。约纳斯没有就是非正义的话题继续为德国粉饰洗地,反倒坦率承认自己存在不干净,这让郁忿纠结的夏伊勒感觉气顺了不少,终于对面前青年有了几分顺眼。不过,出于刚才被各种硬怼的失败,夏伊勒非常想要找回场子,让对方也吃一次瘪哑口无言。他冷冷一笑,道:“您说的这个问题,罗斯福总统已经在上个月的炉边谈话中告诉过全体美国人了。美国对英国抵抗战争的支援不是在保卫不列颠,而是在保卫美国自己。”
“从1933年以来,德国政府已经无数次践踏了它曾经向全世界庄严保证过的诺言。的确,你们已经无数次说过无意进攻美国,并尊重美国在美洲大陆上的绝对主导权。然而你们也曾不止一次的承诺绝不与奥地利合并,绝不侵犯波兰,绝不侵犯捷克斯洛伐克,绝不破坏比利时、荷兰的中立。我想请问,现在地图上这些国家都在哪?”夏伊勒不紧不慢地说着,言语却是锋利如刀,“贵国政府的信用,简直比娼妓的保证还廉价;你们说不会进攻美国,谁人信之?”
夏伊勒毫不在乎自己的用词,仿佛故意要将对手激怒一般。作为美国人,他在德国受到的言论限制远远低于普通民众:只要不公开宣讲反**言论,盖世太保就不能拿他奈何。夏伊勒顿了顿,再度冷笑道:“凡是相信贵国保证的国家,墓地上的青草都长得比人还高了。罗斯福总统高瞻远瞩,知道不列颠与美利坚命运与共,都是你们的征服目标。我们为保卫自己而帮助英国,又有哪里能被指责?”
约纳斯心里叹了口气。对方话语毫无意外刺中了自己的软肋。偏偏这口锅的确是属于德国的,而且希特勒要背其中绝对的大头。
国社党掌权初期,为了在一片孤立的外交战略上打开局面,希特勒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信用,干出了无数出尔反尔的事情。虽然德国最后把凡尔赛体系撕扯的七零八落,一步步解决了周边所有对手,但希特勒的信誉也变得顶风臭十里,比茅坑里的翔还要不值钱。今年7月丘吉尔断然拒绝德国的和平协议,就是用这一条压倒了所有反对的议员:上一个相信希特勒、愿与之达成和平的人名叫张伯伦!
尽管约纳斯自己也非常想控诉希特勒在国内做的一系列廉价保证,以至于海军和他本人都曾受其害,但面对夏伊勒这个外人,约纳斯就必须要给元首擦屁股了。沉默片刻,约纳斯摇头道:“东方有一句话,水流不会有固定的形态。外交政治这种东西从来就没有信誉一说,只有基于利益的博弈,所有都要因时而变。”
“按照罗斯福的说法,德意志的国际声誉早已是负值了,应当被举世孤立、众国唾弃才对。然而意大利、匈牙利等国依旧与德意志维持着友好,每年都能创造出数额巨大的贸易互惠,福泽两国人民。这正是因为意大利领袖等人都是出色而务实的政治家,能够对局势做出清醒、精准的剖析:德国没有任何理由去侵犯他们,这种客观现实比任何言语保证都要可靠千百倍。”
约纳斯思绪愈发顺畅,继续道:“反观罗斯福先生,身为一国总统,所采取的策略却完全基于主观感情,这实在令人不得不怀疑他的职业能力,选择他当美国这条大船的舵手是否适宜。且不说德国有没有侵犯美国的意愿,光是从军事层面看,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这种情况只会出自愚蠢的想象!这位总统分明是在把美国人民往火坑里推,哪里称得上高瞻远瞩睿智英明?”
这顶帽子扣得夏伊勒始料未及,张口结舌半晌都没能回应。对方说的很明确,国与国之间本就是尔虞我诈机狡博弈;那些脱离现实、盲目相信他国保证的人完全属于智商欠费,被吞的骨头都不剩纯属咎由自取。罗斯福通过这一点来否定希特勒的一切,的确不像是成熟政治家应当采取的做派。毕竟意大利和苏联现在都和德国如胶似漆呢,他们对希特勒的信心又来源于哪方面?
“倘若英国战事顺利,罗斯福总统向英国输送物资我都能够理解。毕竟美国人民也是要追求生活的,发一笔战争财并无可厚非。然而英国现在的局势却危若累卵:他们的主力舰队几近全灭,陆上支柱法国也轰然倒下,面对德意轴心的围攻,其彻底战败只是时间问题。”约纳斯乘胜追击,不给对方分辩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援助非但救不了英国人,还将自绝于欧洲主宰德意志!元首虽然无意同美国开战,但却绝不会任由人挑衅。届时一场血腥交锋必将在所难免。”
夏伊勒瞪大了眼睛,对方的最后一句竟然是在威胁?自从大白舰队环弋世界开始,美国就一直用大棒震慑所有国家,就连当年还是世界霸主的英国都选择了退让,默认“门罗主义”的现实退出了北美争夺。面对夏伊勒的眼神,约纳斯微微笑了笑。他倏地伸出手臂,指向了广场上如云彩海浪般的人群。()
。m。
………………………………
第522章 大势
“看到这些人们了么?他们来自德意志全国各地,是最广大阶层群体的典型,今天汇聚到这里,就是为了亲眼看一次他们所信仰的伟大神祇!国家社会主义德国最宝贵的财富正在于此:我们所依托的,是8000万团结一心的日耳曼人民。”
约纳斯声音蕴含着激动,迎着猎猎招展的大旗向夏伊勒说道:“过去数百年里,德意志从未有过真正的团结。即使是在威廉帝国时期,这个民族内部仍然是充满了龃龉:巴伐利亚、萨克森等旧邦国自行其是,社会民主党、中央天主党等野心派在国会搅动风云;顽固容克贵族强烈抵触资本工商业,民众被贡产思潮侵染从不以帝国利益为先。然而在今天,这一切弊病都彻底不复存在。”
“经过国家社会主义的暴风洗礼,所有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反动旧势力都被雷霆扫灭,民众的国家意识燃烧觉醒,一个堂皇崭新的大德意志浴火涅槃。特别是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卓越领导下,德意志实现了改天换地般的飞跃;全体人民对元首的忠诚情比金坚,对元首的任何指令都会竭尽全力付诸实行!”
听到对方这样为专制独裁者歌功洗地,夏伊勒腹内涌出无尽的恶心,忍不住打断讥讽道:“卓越领导,忠诚情比金坚?将军阁下,在我面前,您还是收起那套对外人的传教布道吧。希特勒分明是窃据了贵国经济部官员的苦心硕果,再加上运用诡诈权谋侥幸取得了一些外交成功,然后便被你们的宣传机器疯狂包装吹嘘,使得没有第二条信息来源途径的民众被愚弄欺骗,竟像信仰神明似的尊奉于他!这套手段和东方的斯大林本质上如出一辙,哪有什么值得显摆可言?”
约纳斯脸颊肌肉颤动,面色如罩寒霜,心中已经对面前之人破口大骂。这厮的意识观念也实在太顽固了,只要自己立场向国社党稍微倾斜,就会被其毫不留情的揭露扒皮,使得自己正常准备的话语几乎难以进行下去。眼见夏伊勒如此执着于拆台,约纳斯已然失去了和他继续耗下去的打算。他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没有其他人,而后轻声冷笑道:“可惜您的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意志人民。”
“今天的党代会开幕式您看到了吧。这是一场封神的庆典,是亿万狂信徒对他们的神灵的至高礼赞!今天的德国人人皆是十字军战士,对元首教皇的谕令唯有矢志不渝地遵循。谁敢挡在我们面前,都得想清楚要付出多少代价!”
约纳斯眼眸中锐光蓦地绽放,属于血火战场上的那份军人杀气腾腾四溢,直刺夏伊勒双眼道:“您能听得懂德语,刚才开幕式上工人方阵合唱的一句歌词想必没有忘记——‘希特勒领导德意志民族,横扫一切困难与魍魉。’我们4个星期消灭波兰,6周席卷法兰西全歼300万联军,而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更是在两场战斗中便主力丧尽,最终可耻的惨败结局只在朝夕。贵国如果选择帮助英国与我们为敌,不知准备好了要牺牲多少万条美国青年的生命?”
夏伊勒内心猛然剧震。方才开幕式上的雄壮歌声再度在他脑中轰鸣,他仿佛又看到了无数严整划一的庞大方阵,感受到了那股直冲霄汉的强烈精神气息。
是啊,自己是美国广播公司的驻外记者,自然有各种信息来源可以保证不受国社党蒙蔽。可德国人民哪里有这番条件?他们的所见所闻无不是国社党赋予,再加上经济改善和前方战事胜利,轻而易举就能被国社党蛊惑,成为任由后者操纵的木偶棋子。尤其是今天这场造神运动,更加确立了希特勒那如太阳般辉煌炽盛的耀眼地位,整个德国甚至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