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盘-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的两年半时间里通过所有培训,那么我们还会在授勋仪式再上见面的。今天夜晚,就请众位就德国海军的未来崛起之路写一篇见解,我也想了解一番大家对海军的真实认知。”
“竟然还要写课后作文?”听得这番话语,方彦忍不住神色一怔。他没想到雷德尔竟然也会把自己的爱好强加到别人身上,这种事情对他本人而言才是最适合的。然而仅仅过了片刻,方彦的念头就骤然一变,于瞬间捕捉到了这其中所能对自己产生的机遇。想要通过改变海军来改变德国命运的他,必须在有限的十几年时间内掌握到足够大的内部权力;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显然是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在军队里混资历,必须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来获得超出旁人的快速晋升。
根据方彦最初的计划,是在正式成为军官之后,将自己的一些理念通过撰文的方式,在海军内部发行的期刊上发表,从而获得高层的关注,为自己的快速晋升铺平道路。此时的德国海军正处在又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研究氛围极为浓厚,方彦自信自己那基于后世的策论必将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他的军官身份也完全配得上这份成熟严谨的理念,如此便可让自己沐浴在璀璨的光环下火箭晋升。
;
………………………………
第44章 应对
然而现在,雷德尔却是给了方彦一个将计划提前实施的机会。升任中将司令的雷德尔此刻已经成为了德国海军当中的核心掌权者之一,即便是问鼎总司令宝座,从历史层面上看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方彦能够抓住这次机遇,获得他的另眼相看,那么无论是今后的军职升迁、还是对海军施以全方位的影响和改变,都能依靠雷德尔的支持而极大减少这其中所遇到的阻碍。
晋升的事情倒也还罢了,毕竟方彦现在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军校生,即便是有雷德尔的赏识,也不可能迈过这三年的过程,一步成为令无数普通士兵羡慕的军官少尉。目前让方彦所在意的,还是借助这次机会对雷德尔的意志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德国海军在魏玛时代的力量建设。当前已经是1925年的年初,德国海军的第一次战后扩军浪潮很快就要随着道维斯计划的不断推进而呼啸到来;虽然此时的德国海军仍旧处在《凡尔赛合约》的严格限制之下,空母、大型战列舰、潜艇等关键兵器一个都不能建造,但这一阶段开工的巡洋舰和鱼雷艇,却也能够成为未来舰队当中的有效辅助力量。此时的少年方彦显然还不具备直接影响到这一进程的能力,而借助雷德尔之手便显然是最为理想的情况了。他本人在舰艇设计上所开的种种外挂,其受益者不应该只是意大利海军;德国海军在重建过程中所建造的每一艘舰艇,都应当在他的开挂下得到一次质的强化!
一念至此,方彦心中不禁怦然大动。在看向雷德尔的目光中,他隐隐露出了几分热烈的神色,仿佛看到了一株能够让自己攀援依仗的参天巨木。尽管这种到处都需要傍大腿的行为,让方彦这个年轻的穿越者灵魂很是感到有些自尊受损,然而在当前形势使然的情况下,他也只有暂时将那颗不羁的心灵深深埋藏。现在他的依附于人,是为了让自己的羽翼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丰富生长,等到彻底完成蜕变之后,无论齐亚诺也好、雷德尔也罢,都再不会需要方彦来为之仰望。
在学员和军官齐刷刷的敬礼当中,结束授业的雷德尔离开了这间会议室。而不出方彦意料的,矮壮少校随即宣布今天夜晚不再安排有统一的训练,这使得学员们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绪,完成雷德尔所要求的那篇关于德国海军未来发展的文章。返回宿舍的方彦一遍遍回顾和整理沉淀在自己记忆里的各种认知理念,一丝自信的笑容渐渐从他的嘴角浮现而出。感受到自己脑中澎湃的知识瀚海,方彦再不迟疑,当即将“自己的”理念毫无保留的倾泻了出来。
尽管庞大艰深、与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关系的海军战略,绝不是方彦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能够尽言大义的,要知道马汉那本卷帙浩繁的《海权论》也不过只是揭开了海洋这幅宏大画卷的其中一小页;然而对于在这一领域早已胸有深壑的方彦而言,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一篇足够吸睛的璀璨文章,却也是完全没有丝毫的难度。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过去,方彦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对德国海军战略的严整认知构架当中。当他最终放下笔的时候,只觉得精神豁朗,酣畅淋漓,自己长期压在心中的意念终于得到了一次等待许久的宣泄。
“这样应该怎么都能吸引到雷德尔的关注了吧?”将自己的论述又从头到尾的阅读了一遍之后,方彦用只能让自己听清楚的声音喃喃开口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之前的近3个小时里可谓是倾尽了全部解数,并最终凝聚出了一篇此刻让他自己读起来都感到逻辑严谨细密、行文整整有法的璀璨作品。在文章的第一页写上自己的名字之后,方彦便将这几张装订好的“投名状”交到了卢卡斯上校的手里;走出后者的房间,方彦深深吸气,脸上露出了浓郁的喜悦期待的神情。
令方彦所不知道的是,他实际上是最后一个交出这份作业的人。单纯的军校生们完全没有方彦这么多的花花肠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以此来博得身为中将的雷德尔的特别关注,只是凭着一腔年轻的热血,在纸页上尽情畅想德意志海军的未来场景。不过即便是方彦知道了,他也只会是一笑置之,毕竟身为穿越者的他承担着太重的责任和使命,而这些都不是身旁的同龄人所能够意识和体会。
星辰隐匿,明月孤照,距离军营不远处的那幢普通的写字楼里,始终都是军服不离身的雷德尔,已经收到了由卢卡斯送来的全部学员的文章作业。为了能让这些年轻的军校生们始终对德国海军心存希望,已经步入中老年的雷德尔,仍是相当拼的选择了在临近10点的当前进行批阅。他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凝练评语、和中将司令的崇高身份,那些军校生们必定会在接到自己详细批阅后的文章时激动万分,这样他的这次使命也就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明亮的灯光下,雷德尔饶有兴致的阅读着眼前的一篇篇文章。不过早已经站在峰岳顶端的他,自是不会去真正关注这些初生牛犊的乳啼梦呓;他只是像一名韶华逝去的长辈看向勇敢热血的后辈,在感受到德意志精神的薪火传递之后所流露出会心的笑意。没过多久,手中的文章便被他翻阅点评了十几份,直到倒数第几份,雷德尔的神情才在随意中真正变得略微凝肃了起来。
“德国海军当前以波、法两国做为假想敌的情况,只是在被条约严重束缚力量之后的迫不得已;当有朝一日德意志挣脱这个万恶的枷锁时,英国海军还将成为我们的头号大敌……”雷德尔喃喃念着,眼眸中逐渐泛起了一丝赞许的神采。能够明悟到这一层,证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真正潜下心来研究了一番国家和海洋的相关战略,这对于一个刚刚走进训练团的军校生而言已是相当不俗的表现了。
“费恩・冯・施瓦茨么,光是如此,他就比军队里那帮眼睛只盯着波罗的海这片池塘的白痴高出太多了。”雷德尔扫了一眼纸页左上角的姓名,微微点了点头。实际上他此番之所以会让学员们写出这么一篇见解,除了强化他们对本国海军的信心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打算还是想亲眼看看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什么可塑之才。虽然之前卢卡斯已经向他点出了几个人,但雷德尔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双眼;此刻他所看到的费恩,便显然是卢卡斯此前所未曾提及的沧海遗珠。
在用心写了几句点评之后,雷德尔随即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份;过不多时,他的目光就又微微一凝。这篇文章竟赫然是从战略层面全盘分析了公海舰队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失败因素,并最终将其归结于德国统帅部和海军高层,在战前对这支舰队的定位只是威慑,却从来没有真正制定出哪怕是一份与英国海军开战时的计划。正因如此,这支庞大的舰队才在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呆在港口中生锈,并更是在最后滋生出了叛变,成为了推翻霍亨索伦皇朝的“11月罪魁祸首”。因此,新时代下的德国海军必须避免这种给悲剧,只有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敢于同强敌开战,才能真正实现舰队的价值所在。
“奥托・施密特,训练团中综合排名第一位……我很期待你在海军战略研究上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雷德尔眼眸中光芒闪烁,轻声开口道。在当前的德国海军中上层军官中,拥有这份见识的人绝不在少数,然而此刻提出这点的竟然只是连基础训练都还没有完成的军校生,这便委实令人感到惊讶震异了。雷德尔在阅读了第二遍之后,才在其上提笔写下了自己的评判;而他这次也足足写了两百多个词汇,其心底也在这一过程中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一份是……约纳斯・布罗姆,就是那个漂亮的小孩子么?”看到这个姓名,雷德尔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今天下午授课时的情形。学员当中有一个脸上稚气未脱、蓝色星眸特别明亮的高俊身影,使人一眼看去便难以忘却,想来就是上次卢卡斯提到的那个海军专业知识惊人丰富、且组织协调能力也异常出众的布罗姆家的少年了。不知怎么的,回忆起今天下午情形的雷德尔,忽然发觉那名少年看向自己的目光较其他学员都有些不同;他的神色里虽然也有向往和崇敬,但更多的却是理智和清醒,仿佛自己依托深厚功力的洗脑对他却毫无作用!
;
………………………………
第45章 谒见
“家里开造船厂的人,果然对海军的内情了解的更多么。”雷德尔眉头微微一蹙。不过很快的,他脸上的神情就又舒展了开来。既然对方在明知现状的情况下还要选择从军入伍,这就说明了对方心中拥有坚定的理想和抱负,用不着自己再加以洗脑和引导了。若非如此,对方根本犯不着在中学毕业之后就跑来海军吃苦,以他的档案成绩和其家族的财富势力,完全能够进入顶级大学成为上层精英!
雷德尔将目光投向这篇题为《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的正文,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期待,他很是想看看连卢卡斯都向他重点推荐的人,在这一领域又会拥有怎样的造诣。刚刚扫望了两句,雷德尔的面色就陡然一变;他缓缓阅读着纸页上流畅凝练的文字,眼中的惊骇震撼之意已经越来越难以掩饰的显露了出来。
隆冬的冷风呼号肆虐,从窗户的缝隙里丝丝脉脉地钻入房间内,然而雷德尔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股逐渐加深的寒意,他的全部心神,都已被眼前这份论述给完全吸引住了。不知不觉间,雷德尔的双手竟然出现了隐隐的颤抖,神色中的震撼逐渐又转化为了激动和惊叹,并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领域,竟是连他这个被所有同僚都公认为是博学强记的资深中将都从来没能关注到的。而以他的知识之广博,研究之精深,在读完这篇文章后竟也一时找不到丝毫的漏洞,这无疑是一篇思维层面比他犹胜一筹之人的光辉力作!
不知过了多久,雷德尔才从震惊激动的心情中略微平复了下来。他从头到尾的将手中的文章又通读了一遍,眼中的异彩愈发的浓郁。他发现,这篇文章明显是作者因时间所限,而刻意压缩了篇幅之后的结果:其许多地方都只是一笔带过、或是只给了几句结论性的描述。如果让对方尽情施展开来,雷德尔估计这足以能扩展成超过10万字的长浩宏论——毕竟这其中所囊括的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而本身就拥有极深写作功底的他,也完全敢于下这种预判。
“约纳斯……这真的是你写出来的么?”雷德尔喃喃开口,话语中兀自有几分难以置信的颤动之情。这篇即便是他都无法写出的惊世之文,此刻竟然在一名连候补军官都算不上的少年手中得以面世了。然而雷德尔也知道,这篇文章被人代笔的可能性根本就为零:对德国海军未来发展提出见解的这个方向,是他在今天下午才在心中临时确定的,那名少年不可能提前知悉会有这么一件事情。而如果真的是某位军官代笔,那么他早就凭借着自己的超强造诣而在德国海军中声名鹊起、受到万众瞩目了,哪里还会是现在的这番情形?想到卢卡斯和自己都曾见识到了这名少年的不凡,雷德尔心中的震撼变得愈发强烈了起来。
“我必须要同这个约纳斯再见上一面。”雷德尔目光一闪,心中瞬间做出了决定。这名少年在文章中的许多地方都只是微言大义,有太多原本应该进行详述的地方都进行了省略,而这其中有相当多都是雷德尔从未涉及到的领域。无论是为了验证这名少年的真实水平,还是将这些未知领域加以摸索和洞悉,雷德尔都迫切需要和方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雷德尔有一种预感,德国海军在新时代的涅槃战略,或许就藏在这些自己还未曾知悉的领域之内!
由于此时早已过了训练团的熄灯时间,雷德尔只能强自按捺下心中的期盼,选择等待第二日的到来。身为中将司令的他更应当比其他官兵恪守纪律,这也是他30年戎马生涯所始终坚持的守则和标杆。走出这间司令办公室,他忽然感到一阵恍惚,自己像现在这样期待时间快速流逝的心境,已经有许多年都未曾再遇。
月影疏淡,星辰寥落,原本漆黑无尽的天际,终于在东方地平线上泛起了第一缕细微的光明。雷德尔早早出现在了自己的办公室中,并向负责训练的卢卡斯打了一个要人的电话;他的眼眸中虽然有细微的血丝,但其精神却是早已提升到了巅峰的状态。过了莫约半个小时,办公室的大门被倏然敲响,雷德尔瞳孔微微收缩间,那名让他期待了许久的清俊少年终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着被雷德尔放在书桌正中间的那篇自己的文章,方彦就明白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不过他心中的触动仅仅只是一瞬,脸上依旧是刚进门时的那副茫然不解的神态,在顿了一顿之后,才向面前比他大了十几级的海军中将行礼致敬。对于自己的演技,经历了6年磨炼的方彦已经是相当有自信;之前无论是老齐亚诺还是希特勒,都成为了自己展示演艺实力的试金舞台。
雷德尔点头回了一礼,缓缓开口道:“约纳斯学员,我已经看了你所写的这篇论述。这其中有许多观点都非常新颖,即便是我也都是第一次看见。不过我似乎发现,你的文章中似乎省略掉了很多东西,而这些都是构成一座完整的理论大楼所不可或缺的支柱根基。因此我今天把你从军营里请到这里,就是为了让你将全部的细节都通过语言尽数补充完全。我很期待你的这些论点都是因何而来。”
“能够得到雷德尔将军的关注,是我的荣幸。”方彦恭声开口,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激动和喜悦,似是初出茅庐的少年得知自己的作品被业内权威前辈认可之后,所自然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惊喜。他沉吟片刻,而后再度出言道:“正如将军您所看到的那样,这篇文章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段是对提尔皮茨元帅时代的德国海军的回顾,后半段则是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德意志国家形势所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由于写作时间只有一个晚上,我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如果将军您不嫌弃,我完全愿意将我不成熟的想法和观点向您完全道出,并真诚的期待您能够用那饱经沧桑的阅历来给予我宝贵的教育。”
雷德尔微笑点头,原本严峻肃然的脸上多了几分柔和之意;眼前的俊美少年不愧为巨贾之家出身,言语礼数都周到得无可挑剔,这让他心中那些许的负面心绪瞬间就消退了下去。他向方彦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安静等待着少年的出言。
“6年多前的11月,德意志遗憾地输掉了那场世界大战。令我们感到无比痛心的是,德意志原本拥有凌驾于欧洲任何一国的强盛力量。战前德意志的国民总收入是英国的110%,钢铁和电力产量更是超过了英法俄三国的总和;然而德意志之所以仍旧会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无疑是我们的敌人过多所致。俄国人成了我们的敌人,英国人也与我们拔剑相见;就连一向标榜孤立的美国人也最终卷入到了这场欧洲争端当中,并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即便是再过坚强勇猛的战士,在无穷无尽的敌人面前也终究会有鲜血流尽的悲壮末日。”
方彦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在这些从友邦变成敌国的国家中,对我们打击最大的无疑当属英国了。多佛尔海峡的水雷、和斯卡帕湾的舰队,在大战期间成为了两把牢不可破的铁锁,将我们困在了狭小的北海。我们的商船再也无法通过海洋获取战争亟需的各种用品,国内的粮食物资出现了致命的短缺;正是由于英国利用海洋优势对德意志进行持续封锁,才最终导致我们在消耗战中率先不支,遭到了凡尔赛和约的奇耻大辱。然而,基于这一客观事实,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极其危险的主观解读:他们将英国转变态度的原因归咎于提尔皮茨元帅阁下和他的公海舰队,认为他所打造的舰队是直接导致英德关系破裂的罪魁祸首。基于这种论调,一些人又开始重提已经死去快30年的俾斯麦首相所秉持的策略,认为没有海军的德国是安全的。实际上,这才是对德意志最大的犯罪和毒害。”
听得方彦的最后几句话语,雷德尔眼眸中的光芒陡然亮了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海军只是国家集团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手段’。国家集团追逐的根本显然是以各种利益为代表的‘目的’,而绝非是实现它的‘手段’。世界大战前英德两国的矛盾根源,乃是高速发展的德意志正不断挤压英国的世界市场,这一情况从19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凸显,而那时距离提尔皮茨阁下成为海军国务秘书还要早上十年!所谓的德国海军的发展恶化了英德关系的论调,只不过是早就视我们为敌的英国人所施加的一个欲加之罪的借口、从而掩盖他们意图万年独享奶酪的贪婪和卑劣罢了!”方彦石破天惊地说道。
(ps:今天收藏数量竟然下降了,作者心中如坠寒冰地狱啊恳求大家给点免费的收藏安慰一下作者吧)
;
………………………………
第46章 溯源
晨风鼓舞,松木沙沙摇曳,远方操场上的训练声响传到一公里外的战区司令办公室里,只剩下了淡不可闻的细微之音。
雷德尔坐在办公桌后,静静聆听着咫尺之外的少年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国家战略向自己娓娓道来。尽管这与当前德国海军的发展规划似乎离题万里,不过他却知道海军本来就是一个牵涉到历史、外交、战略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综合体;要想真正在这片混沌当中寻找出路,就必须追本溯源的从一切的开头开始梳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德尔心中的惊异之情也越来越浓郁,对方所展现出的历史知识,即便是一些专职于此的历史从业员也要自叹弗如!
“……通过工业革命所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大幅飞跃,率先完成工业化的英国在一个世纪前的世界博弈中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急速崛起,从昔日的被维京人凌虐、到成为统治世界四分之一领土和人口的超级帝国,极度鼎盛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已经是永恒的传奇。然而在这一扩张的过程中,英国却过度滥用武力,并由于自己所获得的空前巨大成功、而完全陶醉在了征服所带来的丰厚利益里。原本就是海盗出身的英国人,由此明白了一个最为暴力野蛮、却又是真实有效的道理,那便是机关枪里出和平,炮舰到处有平等。而凡是出现任何有损于英国利益的情况,好战成性的英国人,总是会在受虐狂式的病态心理驱使下要将对方除之而后快:而这也是造成英德关系在上世纪末破裂的核心根源所在。”
方彦停顿了一会儿,而后再度开口道:“1871年,分裂了数百年的德意志各邦终于在威廉大帝的整合下凝聚在了一起,欧洲核心区域的政治版图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由铁路和克虏伯大炮武装起来的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无论是俄国、法国、还是奥地利这样的传统强国,都无法在没有其他列强援手的情况下单独击败我们。而对于英国这只向来在欧洲挑拨是非、制造仇恨、打压任何有可能独霸欧陆的势力的‘离岸平衡手’而言,德意志便也自然取代了昔日的法兰西帝国,成为了他们需要重点盯防的目标。”
“从1873到1913这整整40年里,两代德国人谱写出了一曲注定会永载史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诗篇。我们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昔日英国花费150年才达到的巅峰高度;被久久压抑的民族热情终于随着德意志的统一、而像炽热的钢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