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学院-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七十五章 陛下英明

    王鑫一路上和长孙旺换着乘骑,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

    一晃就过了五天,期间,王鑫鼓动长孙旺等人去守猎。

    长孙旺等人出去守到了两只野山羊还有五六只狍子回来,王鑫就专负责烧制。

    在路上搭乘的裴清,裴圆自告奋勇要帮王鑫打下手,可是,这两人什么都不会做,碍手碍脚倒是有份,王鑫见到这两人在边上一阵瞎忙活,甚至还差点将王鑫架着烧烤的野山羊搁倒到火堆中。

    “两位公子还是去一边歇着吧,这里有我就够了”,王鑫直接将两人赶开,一点也没有客气。

    “嗝哈哈王老弟的手法是一绝啊”,长孙旺割下了一条羊腿后,就狂啃起来,啃完后打着了几个嗝才对王鑫称赞道。

    “就是!就是!我朱大山的舌头都想吞下去了”,其中一个叫朱大山的士兵点头附声,平时王鑫和这些大头兵们经常开玩笑,一来二去的,混得相当的熟。

    “嘿嘿俺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羊肉”,一个瘦黑叫牛南的家伙也是对王鑫的手法称赞有加。

    “哈哈诸位兄弟吃得开心就好”,王鑫一手抓着手肉,另一手抱着一壶酒在大口吃着烤野山羊肉大口喝酒,感觉这样的日子非常的宁静而安逸。

    “王老弟,明天就能到庐州城了,要不要进庐州城略作休整一番?”长孙旺在王鑫身边轻声询问道。

    从扬州一路赶着路,在路上所经过的县城王鑫他们都停留很短暂,有时候就只是提前让人先行去补充干粮等物资,其余人刚是继续赶路。

    裴清裴圆两人还一直坐着王鑫的马车,最近两天,王鑫发现这两人,一到晚上行为就有些怪异,就是出去方便,两人也要同行,似乎形影不离。

    “王公子,你们能不能再捎带我们一程?”裴清有些难以启齿。

    “啊?你们不是说来庐州的吗?”王鑫有些疑惑地说道,一开始,自己没记错的话他们应该是到庐州就分开了,可是现在看来,这两人还想坐着王鑫的马车继续随行呢!

    “不是”,裴清看着王鑫,好似在恳求着王鑫,再继续让他们俩人一起走随王鑫等人一起。

    “那你们打算去什么地方?”王鑫看着裴清那满脸的尴尬表情,有些想笑,这几天相处下来,王鑫发现这两人除了会吃烤肉,其他的啥也不会了,就是生个火也生不起来。

    “我们打算去洛阳省亲,正好听说你们经过洛阳,就请你们再带我们两人一程,此后我们必有厚报”,裴圆在一边抢着答道,似乎看出了王鑫的不耐烦。

    确实,他们两人也觉得在路上的所不作为被王鑫嫌弃了,但为了早点赶到洛阳,也不管什么脸面了,在哀求着王鑫不要抛弃他们两人。

    “好吧我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王鑫听到他们说的厚报,于是继续问道。

    “你们所说的厚报是什么?”王鑫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个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裴圆抬道下巴,转过身去,再次回到马车上了。

    裴清裴圆俩人一开始说是到庐州的,可是他们俩人一直随王鑫他们到了庐州后,听说王鑫他们是要进京城的,最后也说他们去洛阳探亲的,恳求让王鑫再带着他们一起去到洛阳。

    虽然说两人是拖油瓶,王鑫之所以愿意带他们,也是想在路上找人聊天打发时间而已。

    这两人似是对大唐各世家的一些事情很是了解,王鑫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不少关于各世家族中的子弟的一些绯闻。

    “裴清公子,你说博陵崔氏是从清河崔氏分出去的?”王鑫听裴清说到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时,得知原来两家还是同源同根,自己得罪了清河崔氏的小公子崔鹏,那岂不是一下子得罪了两家,不过,接下来裴清的话让王鑫放心了不少,也陷入了沉思。

    原来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自己得打了清河崔氏小公子崔鹏,这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但也不必过于担忧,按王鑫的猜测,此次进长安,定是长孙无忌将自己递上去的法子给了皇帝李二,之后惊动了李二,才有此次王鑫奉四个字而进京。

    长安城,太极殿,李二正在翻看批阅着奏折,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赶进来似有急事禀报。

    小太监见李二见拿着手中的奏折看得入神,不敢随意打搅,但事情也万分火急,小太监内心等得甚是煎熬,终于,李二看了一刻钟后,抬头看向了小太监,小太监才把自己得知的事情告诉了皇帝李二。

    “什么?你说杜爱卿病情加重了?”李二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得不轻,前几天就听说杜如晦病了,也派人送了一些补品,还以为会像以往一般,只是普通的伤寒感冒而已,但这次已经超出了李二的承受范围了。

    “不行!朕要亲去探望杜爱卿去,来人,给朕去备驾”,李二果断坐不住了,杜如晦这些年来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现在突然听说已病入膏荒,一向处事不乱的皇帝李二,内心也一团乱麻了,现在大唐江山看似和平,其实还是内忧外患,正值需要人才之际,世家的力量还能左右着一些决策的执行。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在一边同样批阅着奏折的魏徵第一个首先跳出来反对。

    就是房玄龄平时很少先出头,此刻也站出来阻止了。

    皇帝出行,可是件大事情,而且还是去看望一个臣子,并且是放下国家之大事去的,这事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说明他们这些人很无能的同时也会惊扰到病人。

    其余几个宰辅也纷纷站出来阻止李二亲自去看望。

    “陛下,就算杜相本人知道了,也必定不同意您亲自看望的”,长孙无忌也站出来为李二解围。

    “唉你们”,李二也是无奈。

    “陛下,还是以国事为重”,魏徵说完继续拿起奏折阅批。

    李二坐回位置想了又想,实在是觉得有亏于功臣了。

    “来人,宣太子代朕前往杜府代朕看望杜爱卿”,李二对身边的太监吩咐道。

    “陛下英明”!一众大臣连忙高呼,只要不是皇帝李二亲自去就行,现在派太子去也能足以说明了皇帝对杜如晦的宠爱了。

    李二吩咐完太子承乾代为看望杜如晦之事后,似是想起了什么,对下边的长孙无忌询问道。

    “辅机,那人到哪里了?”

    “陛下,他们昨天来信说到了庐州,现在估计也到了陈州了,再过几天就能赶到长安了”,长孙无忌回道。

    李二听后也只是轻轻点头,继续盯着手中的奏折批阅起来了。
………………………………

第七十六章 初进长安

    王鑫和长孙旺等人在洛阳时又收到了长孙无忌的来信,告知让王鑫等速度赶路进京,事情紧急,耽误不得。

    原本十天的路程,长孙旺硬是缩短到了七天,比预计中还快了三天。

    从洛阳一直都是在赶路,从没有坐过马车赶长途,王鑫直接就累成了狗。

    “下午终于要到京城了吗?”

    王鑫现撩开了马车的窗帘,喃喃自语。

    现在,王鑫整个人都显得有气无力的。

    以这种速度赶路对于王鑫来说,可谓是少有了,并承受着身体与心灵的磨难。

    王鑫在路上暗暗发誓,到京城以后,一定要做一辆减震马车,不然下次坐马车赶路也必定颠簸活活震死。

    “王老弟,前面就是长安了,到了京城就能好好休息一番了,之后咱俩就静候长孙大人的佳音就是了”。

    长孙旺这几天和王鑫赶路,路上所发生的一幕幕都心知肚明。

    长孙旺也认为王鑫一路上能坚持下来,和他们这些粗人相比,常年行军,还上过战场的大头兵的体力不相上下,觉得非常的震惊。

    王鑫的体力竟这般强壮!要是换作京城里的少爷们定会是半路就病倒下了。

    是条汉子!

    这是长孙旺在见证王鑫这一路来所经历过的一件件事情得出的一句心里话。

    王鑫看上去身体有些瘦弱,但体力一点也没有软弱,这都是在来到大唐之后的经常锻炼有关,以及最近的习武强身健体有关。

    “待到京城后就仰仗长孙大哥多多关照了”。

    “哈哈……但凡有用得着老哥的地方就尽管开口”。

    “王老弟,凡是用得着哥几个的,差人告知一声即可”,边上几个侍卫也都表示出友谊。

    “哈哈……一定一定!”

    王鑫和长孙旺相谈亦欢,对于这次进京之事,在王鑫心中已有了一些计划,至少,要保住小命。

    死了是一了百了,唯有活着才能创造奇迹,这是王鑫非常认同的话。

    夕阳西下,血红的残阳影照在古长安城高大宏阔的城墙上,显得格外的肃穆,人影也拉伸得异外的瘦长。

    待到王鑫一行人抵达长安城下之时,已是入慕之色。

    宁静的街道,唯有马蹄声,官兵的喝叫赶马声,随风散向四周。

    王鑫却是侧躺在马车上闭眼休憩,现在进入长安城后,道路平整了许多,少了很多颠簸,却是睡觉休息的好时机。

    马车一直在长安大街上奔跑,偶尔还震荡几下,王鑫本想观赏一番长安城的夜景的,撩开窗帘,外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见此,王鑫却是无奈,还是继续倚靠在马车边上继续休眠。

    “王老弟,达长安译了,今天太晚了,长孙大人已休息,不宜再作打搅,咱们明日再作禀告”。

    长孙旺已下了马,并马车外告知王鑫接下来要在长安译站这里略作休整,明天便准备去见长孙大人,听从其吩咐安排。

    “终于可以泡个热水澡了”。

    一到译站,王鑫就抛了十几文钱给掌柜的,告知其自己需要准备好热水泡澡。

    有钱能使鬼推磨!

    很快,在王鑫吃完饭回到房后,就有小二来告知王鑫,热水已经准备好了,请他去浴房泡澡。

    长孙旺等十几个侍卫们,在吃完饭后,都各自回房睡觉去了。

    扬州到京城长安,一路上的奔波劳累,就是铁打的汉子也会疲惫,且他们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因此,这些汉子们都安心地去睡了。

    扬州城,自从王鑫走后,慕小娘子就回了慕府,被慕府主关压看守起来了。

    但是,慕小娘子可不愿意在闺房中独坐,趁着慕府主外出会友,设计骗过慕府上下所有人,带着丫鬟再次逃跑出了慕府。

    然后,去了云阳家,向雪儿丫头支取了一百两银子,便不知所踪了。

    当天晚上,慕府再次鸡飞狗跳的,慕府主回来发现慕小娘子再次离家出走,当场发飙,将几房小妾叫来狠狠地训了一顿,才再次发动慕府上下尽皆出去寻找慕小娘子。

    崔鹏在听说王鑫进京后,写了书信给在京中的猪朋狗友们后,觉得不放心,便一个人带着几个家奴从水路出发进京城了。

    崔鹏想着一件事情就是复仇,狠狠地虐王鑫,以报王鑫在扬州对其的侮辱与殴打。

    在京城,崔鹏相信,自己有一千种方法来整治王鑫,报仇雪恨,毕竟,他的威名可是传遍整个长安城内外。

    京城,长安译站。

    第二天,天未亮,长孙旺便来敲王鑫的房门了,叫醒王鑫,做了去长孙府的准备。

    “王老弟,王老弟,咱们该出发了,长孙大人在下早朝后要见你”。

    “长孙大哥,这也太早了吧?”

    王鑫还想再多睡一会呢,况且刚刚长孙旺也说了,长孙无忌要在上完早朝会后才见王鑫,现在天才灰暗得紧,按历史记载,这会正是开早朝会之时吧!说不定李二正与一众臣子们在对奏着呢!

    “呵呵……王老弟,见长孙大人还是要提前准备一番,不可冒犯到长孙大人处事其他事情”。

    “这……好吧!”

    大人物的时间总比小人物的时间宝贵得多。

    随即王鑫洗漱一番吃过早饭便与长孙旺一起上了马车,直奔长孙府去。

    途中,因为天还是灰蒙蒙,也难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偶尔还会遇到打锣巡更的。

    “王老弟,长孙府已经到了,还请下马车移步进府”。

    王鑫下了马车后发现眼前正是一座高墙大院。

    长孙旺一直在前面带着路,由于不是受到长孙府的正式公开邀请,王鑫便不能从长孙府的正门进入,走的是偏门,进入长孙府后,七拐八弯。

    最后,在长孙府的一间客房中静待着长孙无忌下朝,再行见面。

    “王老弟,咱们就在这儿静等管家过来通知便可”。

    长孙旺还是留了下来陪着王鑫,不然王鑫一个人可要闷死了。

    “长孙哥这我能晓得”,王鑫端起茶水慢慢喝了起来,一边与长孙旺在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其实,在他脑海中正思考着待会见着长孙无忌后,也好从容淡定一些,毕竟,在历史上,长孙无忌可是非常出名的文武之才,有名的政治家。
………………………………

第七十七章 长孙无忌

    就在王鑫与长孙旺在客房中相谈之时,长孙府的一个管事便进来告知。

    “王田县男,我家老爷已下朝回来,正在书房等你,有请!”。

    长孙府的管事很是有礼貌相邀王鑫,随后便在前面带路。

    没一会,王鑫便跟着管事来到了长孙无忌的书房外。

    书房周围,假山流水,翠竹氤氲,景色秀美,宁静而舒适,整个布局非常的整齐华丽奢侈。

    “王田县男,里面请!”

    云阳在书房门口看到了带他们进来的长孙府管家,正面带微笑地迎着王鑫往书房中走进。

    这是王鑫第一真正面对面接触到长孙无忌,那可是贞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心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前世多数都是从电视和书上了解过长孙无忌。

    现在,终要见到真人了,内心激动无比,同时,表面却不能表露出丝毫的轻浮,不然给长孙无忌的第一印象是轻率不懂事那就糟糕了,这也是关系到他在大唐的能否崛起之所在,可能是他王鑫在大唐遇到的贵人了。

    长孙府的管家将王鑫带入到长孙无忌的书房后就退到一边静候着了。

    “见过国公大人”。

    王鑫进到书房,就发现一位身材高大的,背影有些魁梧的男子端坐在书桌边上,且看到书桌上笔墨纸砚摆设得极其整齐,且其还在低头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时不时点头,非常的入迷。

    王鑫看到那本书书籍正是他在扬州传播出去的关于记数法介绍的基础书籍,包括了阿拉伯数字与汉语的记数法的对应译名。

    王鑫非常惊讶,长孙无忌远在长安,居然这么快就能拿到这本书,且这本书主要是在扬州传播的多,以唐朝的信息闭塞情况,应该没这么快传播得开。

    由此可见,长孙无忌的权势之强大。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长孙旺等人从扬州顺道带回来也说不准。

    长孙无忌在听到王鑫的问候声音后,才抬头看向王鑫,脸带微笑,目光给人感觉如同沐浴春风一般。

    “嗯……当真是一表人才!”

    长孙无忌略微打量了王鑫,看到王鑫无论是举止,还是谈吐都谦谦有礼,丝毫没有一般书生酸儒的腐气,从其脸上挂着的笑容也可知,这是一个其极有自信且从容之人,如果换作其他一般的士子儒生,被他盯着看必定忐忑不安,惟惟诺诺。

    现在可以看到,眼前这个少年人则是非常的淡定,完全没有受到他常年养成的上位者气势所影响。

    “这种新记数法可是你的大作?”

    “正是在下的劣作,望国公指点一二”。

    王鑫在心中向古代三哥的发明者暗告一声得罪,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坦然承认是他所创。

    “这等巧妙之记数法,已是得天之独厚,完美无缺矣”!

    长孙无忌这两天都一直在研究这种计算法,越是研究越是震惊,感觉这种计数法非常的博大精深。

    王鑫虽然心中早已承认,内心也高兴无比,能当面见到长孙无忌承认新记数的妙处,但是也没有表露出来,随即很是谦虚,像是一个三好学生一般,端正无比,虚心接受师长的教育。

    “金无赤金,事无完事”,王鑫微笑一笑,很是谦谦有礼。

    “好一个金无赤金,事无完事,王田县男当真大才”,长孙无忌拍手称赞,昂首长笑,眼前的少年再次给了长孙无忌意外惊喜。

    之前听他在关于王鑫的调查信息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只言片语,此刻真正接触也感觉到了王鑫当真与他所见过的其他的少年俊杰不一样。

    “王田县男你书信上所言可是当真?”长孙无忌脸色突然一正,极其严肃地质问王鑫,因为之前王鑫有递交过一封书信给他,所以有此一问。

    “字字属实,句句为真!”王鑫毫不犹豫,声如洪钟,铿锵有力,信誓旦旦地回答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听到王鑫的肯定,而且从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可推测到,眼前的少年所说至少有七八分把握是真的了,不由得眼睛一眯,陷入思索中。

    如果一切像王鑫给长孙无忌的书信中所言,直接找人去山东沿海的潍县围筑盐田,然后让王鑫去监控生产,使用他发明的制盐方法生产盐,绝对可以击破豪门世家在全国各地控制盐产业,给那些世家大族一次沉痛的打击。

    在唐朝之时,虽然说盐铁一直掌控在朝庭手中,但绝大多数都被那些世家大族以朝庭的名义把持着,牢牢地控制,就是皇帝李二实际能调动的也都很少很少,就造成了处处受制于世家大族,且皇帝李二又是一位权欲极强的帝皇,他的皇权绝对是不允许别人染指的。

    “这可是关系到皇帝与世家的博弈,也是国之大事,不容轻视!”

    长孙无忌与王鑫交谈了近半个时辰,然后郑重地告诫王鑫,之后王鑫当场保证必然完成,长孙无忌心满意足,双方所谈甚欢,各有所得,之后王鑫走出了长孙无忌的书房,离开了长孙府。

    才出到长孙府大门,王鑫便看到长孙旺在门口边上等着自己。

    “王老弟,我是来与你告别,我已另接到命令安排,不日就要赶往边彊,他日咱们相见再作痛饮吧”。

    长孙旺一看到王鑫出来,就向他提出告别,可见他是要走得有多急了。

    “长孙大哥,怎么走得如此之急?”

    “东北边关战事告急”,长孙旺看着东北方低声说道。

    “是高句丽?”王鑫猜测道。

    “告辞!”长孙旺不愿意向王鑫再透露更多,抱拳跃上他的坐骑宝马便扬长而去。

    “长孙大哥保重!来日我们再在京城痛饮”。

    王鑫在后面默默地注视着长孙旺离去,大声告别。

    而在长孙府门口也有一个人正在偷偷注视着长孙旺离去,那就是长孙府的管家。

    就在王鑫离开长孙无忌的书房后,长孙无忌便奋笔疾书,不一会就写出一封书信,打上漆蜡便交给侍卫送进了皇宫中。

    “或许这王鑫就能为皇帝解决一块大隐患也说不定”。

    长孙无忌对着窗户外的假山流水,喃喃自语,再次陷入沉思中。
………………………………

第七十八章 京城水深

    王鑫从长孙府出来后,便一个人开始在京城街道上闲逛起来了,领略了一番古长安的繁华盛况,当真是令王鑫感慨万千,这里不愧为当今世界的中心,当真极为繁华与盛况。

    虽然当前只是贞观初,但是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展现的全都是大唐最繁盛的一面。

    当然,做为大唐的国都,这里政治严明,军事更是强盛,防御极其严密,时常有军团队伍在大街上廵察检视。

    当然,这里的水也很深,伴君如伴虎,一步错,将步步错,甚至是步入万劫之地。

    一连三天,王鑫都是一个人在长安随处游荡,而此时,随身携带的银子已经用去一半,因为王鑫住的,吃的以及喝的都是去了长安城最好最贵的地方,做了一把乡下佬进城,在里面的消费也是相当惊人。

    不过,这几天来王鑫也有收获,深深地休会到了古代的生活的个中滋味,当真是阶级分类严明,所谓的物以类聚在这里最能体验到了吧。

    “王兄,你让我帮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些头绪了”。

    一位身着富贵装束的少年坐在王鑫对面,很是饥渴地大口贪婪地喝着桌面上的茶水,像是水牛在喝水一般。

    少年叫周耀,是京中一位富商的独子,与王鑫在酒楼相识。

    一次,他在经过王鑫位置时闻到了浓浓的茶香味后,便向王鑫讨过一杯茶水来品尝,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深深喜欢上了王鑫泡制的茶水的味道儿。

    他在喝过一次之后,还多次腆着脸向王鑫索求茶水,然后便是想向王鑫讨得泡制茶水的方法,满足他对喝茶的痴迷狂爱之心。

    史书也记载,在唐朝茶艺也在发展了。

    不过,现在王鑫喝的茶都是他从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