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本纪-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涂文辅能爬到御马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应该不是个笨蛋啊?

    他应该不是只为东安那点小事,就来找我的麻烦。

    涂文辅对我下如此狠手,是我挡了他的道,还是我抢了他的财路?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不行,我得找个明白人来问问。

    你说,这结仇咱不怕,就怕结了仇,咱还根本不知道。

    心中打定了主意,朱由检扬声叫道:“去,把阮大铖给孤找来。”

    “殿下,这事您可得出手才行啊?”

    方一见到信王,阮大铖就大声的叫喊起来。

    “你说什么?”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什么事能让大明标准官僚阮大铖如此失态?

    “殿下,您还不知道?

    这青州税监孙鸣竟然不经朝廷,就抄没了5个举人之家。

    他眼中还有朝廷存在吗?”

    阮大铖以一种难得的义正言辞、满脸正义的状态大声叫道。

    啧啧,这是我认识的那个阮大铖吗?

    这个阮大铖好有正义感啊!

    对阮大铖的正义直言,朱由检差点笑出声来。

    看信王殿下一脸迷惑的表情,阮大铖赶忙把孙鸣干的好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在阮大铖的口中,孙鸣那就是一个丧心病狂、无恶不作,为了钱财而毫无底线的无耻之徒。

    听着阮大铖气愤填膺的讲述,朱由检都恨不得,把阮大铖口中的这个孙鸣碎尸万段才好。

    以一种十分欣赏的眼光望向阮大铖,朱由检心中默默地为他鼓掌。

    真没想到,这阮大铖还真有几分说书的天分。

    阮大铖不知道,孙鸣的事,朱由检早就已经听说了。

    甚至,朱由检对青州孙鸣发动的这个大案,知道的内情远比阮大铖多。

    有关被破家的五家乡镇豪强,夜来香已经做了充分的情报探访和搜集。

    那厚厚的卷宗,现在就放在朱由检的桌上。

    只是,卷宗的内容与阮大铖的讲述,那简直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组人家。

    良善人家?

    朱由检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这五家要能算是良善人家,那真是侮辱了良善这个词。

    听到朱由检的笑声,阮大铖讪讪的停止了表演。

    看来这种绝对正义的模式,是很难打动信王了。

    阮大铖脑筋飞转。

    同冯铨一样,阮大铖也看出了五豪强案带来的可怕前景。他也怕阉奴、税监势大难制,将来会搞到他的亲朋好友身上。

    所以,阮大铖是发自肺腑的希望信王能出面制止这种可怕的事情。

    除了信王,阮大铖也想不出朝中还有谁能制止魏忠贤了。

    不过,这接触时间久了,阮大铖已经发现,信王殿下年纪虽轻,但聪慧异常。

    对很多人心上的东西,信王殿下都看的都比较明白。想蒙骗他,是真的很难。

    现在正义模式已经失败,那还是同信王说点此事的利弊吧,也许会更容易打动信王殿下。

    看信王有些漠然的表情,阮大铖决定说点实际的东西。

    “殿下,无论如何,孙鸣的这种做法都必须受到惩罚才行。”

    阮大铖收起演技,开始端端正正的分析青州案的利弊。

    “殿下,孙鸣一不请旨,二未经过三法司审理就直接将五家士绅抄没。

    这种手段,虽能在短期内为朝廷抢到大笔钱财,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朝廷却得不偿失。

    这士绅可是咱们大明立国的根基啊!

    孙鸣这种做法,这不就是在明挖大明的根基吗?

    此案一出,孙鸣若得不到惩戒,各地税监必将纷纷效仿。

    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这大明的士绅还有活路吗?”

    对阮大铖的分析,朱由检略有些动容。

    当然,朱由检并不是为大明士绅受到危害而感到动容。

    对于大明士绅,朱由检的态度很明确。

    大明士绅现在就是大明身上的毒瘤。

    就像那五家乡镇土豪,行事风格与颜神镇赵家完全一样,都算的上是当地一霸。

    相比赵家的嚣张,他们也只是做事手段要隐秘一些,表现的要低调一点罢了。

    朱由检真心觉得,没了这些土豪,大明也许不会更好但有了他们,大明只怕会更坏。

    朱由检对阮大铖所言感到有些动容的,只是朝廷威严何在这句话。

    确实,孙鸣的作为可以说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里。

    这不请示,不汇报,自行动手,事后要是孙鸣还受到了奖赏,那朝廷的权威所受到的打击那可是相当的大。

    不过,要是处罚了孙鸣,那不是又打击了各地税监的积极性吗?

    这个度可应该怎么把握呢?

    朱由检沉吟起来。

    看信王殿下依旧沉吟不语,阮大铖知道,这些小土豪的生死,根本不会引起信王的同情。

    想要信王出面,他还需要再说点别的。

    “殿下,就算这些士绅死不足惜,可他们都是当地的大户。

    他们每家可都有大量的人口依附于他们身上过活。

    他们这一人死家破,那些依附在他们身上的佃户、族人和奴仆可就没了活路。

    这些人口会变成四处游荡的无业流民,这可非常容易对地方造成混乱。”

    略略沉吟,阮大铖又找到一条新的理由。

    不过,说出这条理由,阮大铖自己都不相信信王会采纳这条理由。

    “阮长史,你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朱由检不悦的问道:“孤不相信,没了他们,就没人需要佃户种地了?”

    阮大铖真没想到,他这条自己都不报希望的理由,反而引起了信王的反应。

    这有反应就好,有反应就好啊!

    阮大铖心中大受鼓舞。

    这只要信王有了反应,阮大铖就看到了说服信王的希望。
………………………………

第三一五章:杀土豪也要有售后才行(求订阅、推荐、收藏)

    见信王殿下终于有了反应,阮大铖赶紧仔细组织了一下语言。

    “殿下有所不知,这青州地界是属于大明人口比较稠密的狭乡。

    那里一直以来都是人多地少。

    五家士绅破家,田产土地全部发卖。购买土地者肯定会对佃户做出调整。这必定会造成大批佃户被赶出家门。

    而这五家士绅的罪名又都是谋反大罪,族人、奴仆必受牵连。

    这一场大案下来,不知要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又不知会有多少人饿死街头。”

    看到信王殿下有了反应,阮大铖忙加大对悲观前景的渲染。

    阮大铖算是看出来了,这信王殿下似乎对流民非常敏感,这也许才是劝说信王出手的最好理由。

    “流民?”

    朱由检沉吟起来。

    阮大铖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朱由检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五家豪强被破家,他们的田产被拍卖。那些买到田产的人,肯定会优先考虑他们比较熟悉的佃户。

    更何况,五豪强的田地里肯定还有大量的寄名田。

    寄名田,就是农户为了躲避朝廷的税赋,把自己的田地挂到有功名的人名下。

    这样,农户就能借助有功名者的免税特权,来减免繁重的税赋和徭役。

    当然,这种挂名并不是免费的,而且寄名的农户还会有相当大的风险。

    像万一挂名的人起了歹心想贪占这份寄名的田产,或者挂名的人像五豪强这样出事破了家,那,那些寄名的农户就会亏的血本无归。

    因为在官府的鱼鳞册中,他们寄名的田产确实是属于他人名下。

    像五豪强破家,买到寄名田的买家,会允许原主人留下吗?

    那当然是绝不可能。

    另外,为了逃避大明朝廷的人头税,这些豪强家中家家可还都隐藏着大量的黑户。

    这些黑户恐怕也不会比正常的佃户少。这也是一批不小的人口。

    说起来,豪强破家,就像是工厂破产,肯定会造成大量生活无着人口。

    嗯,这倒真是个问题啊。

    朱由检真正皱起了眉头。

    想来,这些称霸一方的乡镇土霸,每一家牵扯的人口,恐怕都不会少于数千人吧。

    这前世的崇祯朝,大明民间先经历了天启年间阉党兴的一系列大案,又经历了崇祯清算阉党的一系列大案。

    前后因这些大案破家的豪强可不在少数。

    这是不是也是崇祯朝流民众多的一大原因?

    不行,这事我还真的好好问个清楚。

    想到这里,朱由检真的坐不住了。

    “阮长史,青州流离失所的人具体能有多少?”

    “这,大概会有好几万吧。”

    听信王询问具体的流民人数,阮大铖以猜测的口气回答。

    阮大铖只想让信王出面制止税监对地方乡绅的摧残。

    在说出流民这个理由之前,阮大铖可从没想过那些流离失所的可怜人。

    既然从没想过,阮大铖又哪会知道具体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说好几万的数量,这还是为了能让信王出面,阮大铖在尽力把流民人数往多处说。

    看阮大铖的表现,朱由检就知道,阮大铖根本就是在拿那些流民当幌子。

    不过,即便如此,朱由检对流民这个问题,还是充满了尽头。

    流民的破坏力,那真的不能小觑。

    前世大明最终不就是亡在流民手中吗?

    税监杀土豪,朱由检是很乐意看到。

    但朱由检认为,要杀那些土豪,可不能像税监孙鸣这样不专业。更不能管杀不管埋,留一个大烂摊子。

    要是那样,那还真不如不杀。

    不杀,至少社会还稳定一点至少那些小老百姓还能有口饭吃。

    而杀了土豪,没有任何善后,真要搞出大批的流民,那不还是农民起义的套路吗?

    想到了这种可能,朱由检就真的不能不管了。

    怎么管?

    对阮大铖诛杀土豪可能会造成大批流民,引发社会动荡的忧虑,朱由检很快就想出了应对的法子。

    “阮长史,咱们王府可以到青州去买地吗?”

    什、什么?

    阮大铖差点咬了舌头。

    这打开方式不对啊!

    阮大铖是想让信王出面制止阉奴、税监的乱来。可阮大铖怎么也想不到,信王会问出这么一句。

    信王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信王是想趁势扩张他的产业吗?

    “这、这……”

    阮大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信王。

    “不行吗?”看阮大铖吞吞吐吐的,朱由检不悦的追问。

    不行?

    阮大铖能说不行吗?

    按大明的规矩,藩王本人是不能离开封地的,可大明好像还真没有不许藩王买地的规矩。

    至少大明各地的藩王私下买地,那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让阮大铖怎么敢对信王说不行。

    “行。”

    阮大铖总算憋出了一个字。

    看阮大铖快憋出内伤的表情,朱由检嘴角露出了微笑。

    想让我出手,没大量的好处怎么行。

    得意过后,朱由检想起找阮大铖来的本意。

    “阮长史,你说孤到底是怎么得罪了那个涂文辅?他竟然跑到大哥哪儿告孤的黑状,孤与他怎么就有了那么大的仇恨?”

    提起涂文辅,朱由检的脸上充满了难以理解的表情。

    “涂文辅?那个御马监掌印涂文辅?”

    对信王的问题没有丝毫准备,阮大铖本能的反问了一句。

    “对,就是那个御马监的老涂。不过,现在他被调到惜薪司了。

    哼,敢诬告本王,孤早晚要给他好看。”朱由检恨恨的说道。

    涂文辅被调到惜薪司了?

    对这个消息,阮大铖感到非常惊讶。

    御马监掌印可以算得上内廷的三号人物,在内廷排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

    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内廷太监,竟然因为信王的原因被调到了惜薪司。

    就算涂文辅的品阶没降,依然还是太监。但调到惜薪司那就相当于被赶出内廷的核心圈了。

    涂文辅这就算是毁了。

    想到此处,阮大铖对眼前信王殿下所受的恩宠,总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难怪那魏忠贤都不敢直面我家王爷。

    感受到了信王的威权,阮大铖心中大定。

    有这么一个主子护着,那些阉奴、税监谁敢来招惹我们。

    这难怪殿下想去收买田地?

    原来殿下根本就没把那些阉奴放在眼里。

    那我是不是也跟着去买点田地。

    惧怕退去,阮大铖贪心顿起。
………………………………

第三一六章:深化合作(求订阅、推荐、收藏)

    一边在脑中思索如何跟在信王身后捞些好处。

    阮大铖一边又分心思索御马监涂文辅与信王仇恨的由来。

    御马监的势力范围,大明标准官僚阮大铖心中那是门清门清的。略一思索,阮大铖就明白了信王与涂文辅到底在哪里结的仇。

    “殿下,”阮大铖恭恭敬敬先向信王行了一礼,才把御马监的职能仔细解说了一遍。

    听完阮大铖的讲述,朱由检才明白,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快把涂文辅的财路抢光了。这就难怪涂文辅要找他拼命了。

    “阮长史,那你快在给孤分析分析,孤这开中还会得罪那些衙门?”

    想到自己的开中,注定会得罪一大帮既得利益者,朱由检凝重的问道。

    “殿下,您这开中得罪的人可实在不少啊!”

    阮大铖叹息一声,开始为信王仔细分析开中所得罪的大明衙门。

    大明边军的军需,是由边军上报各自的需求,兵部审核后再上报内阁,经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后,边军的军需物资才进入采购运输流程。

    采购军需,首先需要户部拨银。户部如银两不足,还需报请皇帝调拨太仓银内库补充。

    银子拨出,会先经户部衙门过手,再经兵部武选司统筹计划,才转由武库司出面采购,车架司安排运输事宜。

    这就是大明军需划拨的大体流程。

    针对粮食、被服、草料、军械等边军所需不同物资的采购,朝廷还要再进一步细化经过户部、工部、兵部下属的许多小衙门。

    可以说,朱由检这一开中,至少就直接得罪了兵部、户部、工部这三大衙门。

    朱由检现在只遭到涂文辅一人的攻击,这恐怕还是托了魏忠贤的福。

    要不是魏忠贤现在把朝廷管控的比较严密,只怕弹劾朱由检的奏章早就铺天盖地了。

    听完阮大铖的分析,饶是朱由检早有准备,他心中也不禁感到有些发毛。

    大明六部,吏部为首,兵部、户部次之,再往下是刑部、礼部和工部。

    照阮大铖这么说,因为开中,朱由检一下就得罪了兵、户、工三个大部。这差不多得算一多半朝中的实权官吏了。

    得罪了这么多官吏,现在时间短还看不出什么这将来时间一长,只怕什么幺蛾子都会给他整出来。

    “唉,”朱由检重重的叹息一声。

    在这个时代的大明,想做点实事还真的很难啊!

    不过,既然他朱由检已经踏出了这一步,那就容不得他退缩了。

    要不然,就算他身为藩王,被对方掀翻,只怕也要落个圈禁终身的下场。

    既是如此,那就来吧!

    昂起头,朱由检攥紧了双手。

    那就从此刻起,不谈什么正义,为了利益,开始战斗吧!

    朱由检心中涌上浓浓的斗志。

    既然发现自己已经得罪了那么多的官吏,朱由检就迅速开始展开自救行动。

    慈庆殿

    “魏大伴,不知你找孤有何贵干啊?”

    朱由检笑眯眯的问道。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朱由检正想找魏忠贤商讨进一步联合的事呢,这魏忠贤竟然先一步找到了他。

    “信王殿下,老奴这不是给您送银子来了吗?”

    脸上带着笑,魏忠贤把一份文书双手送到朱由检面前。

    “哟,大伴这是发财了?”

    朱由检不客气的伸手接过那份文书,随手翻看起来。

    不错,这份文书证章签押俱全。

    有了它,朱由检马上就可以从户部领到他那50万两银子了。

    “大伴,这还不到时间,你怎么就提前还钱了?这是不准备和孤继续合作了吗?”

    朱由检故作不解的问道。

    “哈哈,殿下说的哪里话。”

    魏忠贤先打了个哈哈才又继续说了下去。

    “老奴这是准备与殿下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

    接下来,朝廷会有一个数百万的大单,只是不知殿下有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和能力,把它全部接下来。”

    “数百万的大单?”

    对魏忠贤的说法,朱由检明显露出不信的神色。

    “大伴不是在说笑话吧?朝廷现在能拿得出数百万两银子?”

    面对朱由检的质疑,魏忠贤脸上露出几分尴尬。

    “殿下,朝廷现在当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殿下,您不是答应老奴,可以压一批货款吗?”

    什么?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立即不见了。

    看朱由检的脸色有继续变阴的趋势,魏忠贤赶忙解释。

    “殿下,老奴并不是要您一次就垫付数百万两银子。老奴还是打算和您一批一批的来。

    朝廷打算在辽东修筑锦右防线。

    这修筑锦右防线所需的物资,老奴打算拆成50万一批。

    殿下只要能接受,那咱们就还按一批压一批的来。

    殿下觉得如何?”

    听完魏忠贤的设想,朱由检感觉老魏真的进步了不少。他这都知道搞分期付款了。

    呵,老魏这脑子还真是很可以啊。

    能继续开中,扩大信王府的影响力,朱由检当然很有兴趣。

    “50万一批?”

    虽然心中很高兴,但朱由检还是故意沉吟了片刻才答应下来。

    “50万一批,就50万一批。

    不过,大伴,咱们可丑话说在前头。

    你要是银子不到位,孤可不干啊!”

    “我的殿下,您放心就是。就按您所说,老奴只压一笔货款就行。”

    见朱由检答应了,魏忠贤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

    “大伴,孤顺便问一句,你那青州抄没的田地都卖出去了吗?”

    正事谈完,朱由检看似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听到朱由检问青州的事,魏忠贤瞳孔一缩,脸上的笑容略略一僵。

    “殿下,您这是……”

    说实话,魏忠贤还真怕朱由检对青州孙鸣的事,提出什么异议。

    朱由检的身份太特殊了。

    要是朱由检带头反对孙鸣这样干,那魏忠贤就真的不好办了。

    看到魏忠贤一脸防备的样子,朱由检笑了起来。

    “哈哈,大伴,孤只是想买几块田地,扩充扩充孤的皇庄罢了。这不犯什么忌讳吧?”

    买地建皇庄,把田地农户直接掌握到自己手中。

    这就是朱由检想到的,杀土豪后的最好善后方法。

    魏忠贤既然不提供售后,那售后就由朱由检来坐吧。
………………………………

第三一七章:钱庄的目标(求订阅、推荐、收藏)

    “殿下想买地?”

    听朱由检单纯只是想买地,魏忠贤顿时松了一口气。

    “殿下买地,怎么会不行?

    殿下想买多少地都行。殿下,用不用杂家来为殿下安排、安排?”

    对朱由检买地的想法,魏忠贤那是无比欢迎。

    信王肯从他手里买地,那信王就绝不会反对孙鸣的做法。

    能用抄来地把信王拉到他们的船上,魏忠贤还是非常高兴的。

    “大伴不用那么客气,孤不需要特殊照顾,孤只要大伴给个购地的优先权就好。”

    对于买地,朱由检只是和魏忠贤通个气,他还不需要魏忠贤太明显的照顾。

    杀人夺产这个名声不太好听。

    这种坏名声还是让魏公公一个人背就行,朱由检还是要和魏忠贤拉开点距离才好。

    对于和魏忠贤的关系,朱由检一直很注意。

    在朱由检想来,只要不明着和魏忠贤混到一起,只是从他那买点地,别人也不会说些什么。

    魏忠贤抄了东林那么多人家,抄来的地大伙不都没少买吗?

    看朱由检笑眯眯的样子,魏忠贤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殿下,要不,老奴就把那些地直接低给殿下算了。那样,还省了运银子进京的费用。”

    “那可不行。”

    对魏忠贤这个省心的提议,朱由检毫不犹豫的拒绝。

    “大伴,咱们可是一马归一码。该怎么算账,咱们还是一笔一笔的分开来算,那样才算的清楚。这账目明、才能兄弟亲不是?

    要是咱们好几个事绞到一起,账目一旦出了问题,那可就出大麻烦了!”

    面对魏忠贤不解的眼神,朱由检向他做了个似是而非的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