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本纪-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导致在后金不攻击旅顺的时间段中,驻军稀少的金州又成为大明的主要攻击对象。
这数年下来,数次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让本就不大的金州城也就变得格外的残破。
在金州城内最大的一处宅院里,本不该在此的后金正红旗旗主、大贝勒代善却在屋中冥思苦想。
………………………………
第三六二章:金州、旅顺(求订阅、推荐、收藏)
代善的眼睛直直的望向金州城的东北面。
正红旗以及由正黄旗和正白旗加强过来的一万多精锐骑兵,就躲在离城30多里的一个山谷中。
他们将在明军攻击金州时,悄悄完成对明军包围。并最终借助骑兵的速度,完成对明军的围歼。
为了保证金州能拖住明军,正红旗一部已经随同代善悄悄潜入金州2天了。
这金州城下可谓罗网已张开,只待明军落网了。
不过,计划虽然如此,但同旅顺城下的莽古尔泰一样,代善也不觉着这次围歼登莱水军的计划能顺利实现。
要知道,明军主将沈有容可真不是个草包。
自天启三年以来,只要后金攻击旅顺,沈有容就会跑来骚扰金州。后金想围歼沈有容部已经很久了,可后金又有那次能真正抓住沈有容的主力。
金州的地理对后金实在是太不利了。
狭窄如同桥梁的金州地面,两侧都是长长的海岸线。
沈有容登莱水军借助船只之利,可以在金州地区的任何一处海岸登陆,同样他也能在任何一处海岸撤离。
就算是从金州城下撤往海边,沈有容部大概也只需半天时间而已。只要沈有容不贪心想攻下金州,那后金就很难抓住他。
所以,哪怕此次带来了大量精锐骑兵,可代善依然不看好此次围捕的计划。
不过,想到此次出兵消耗的并不是正红旗本旗的钱粮,代善心中安稳了不少。
“反正是老八拿出的钱粮,正红旗最多不过是无功而返罢了。”
代善拿起桌上已经有些凉了的,大大的喝了一口。
凉丝丝的入口,让代善觉得精神一振。
代善很清楚皇太极想干什么。
皇太极把他们这实力强劲的五旗,分别派往了朝鲜和金州旅顺,只留下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看家,不就是想把镶黄旗抓到手中吗?
皇太极的这点小心思,代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光代善,只怕阿敏、莽古尔泰也都看的清清楚楚。
现在的镶黄旗,是原本八旗最弱的镶白旗改了旗号。原本就只有15个牛录的镶白旗,攻打宁远时又伤了元气,现在连3000正卒都拿不出来。
如此弱旗就算被皇太极完全掌握也没什么,毕竟两黄旗名义上一直是由大汗直辖。
有鉴于此,又看在皇太极很客气的拿出大批粮草的面子上,代善等人也就爽快的带兵离开了沈阳,为皇太极腾出了操作的空间。
代善、阿敏等人相信,皇太极最多也就只能拿下个最弱的镶黄旗。至于同留在沈阳的正白旗,别看旗主多尔衮和多铎年纪幼小,但皇太极还很难得到吞并正白旗的机会。
这样,就算皇太极完全控制了镶黄旗,那皇太极手中也不过才掌握了38个牛录,并不会对代善他们各旗造成太大的威胁。
代善怎么会知道,皇太极调他们出兵,除了向外想打破后金周围的锁链,在内他为的可不只是镶黄旗。
皇太极瞄准的其实是后金内部的另一支力量汉军。
就在后金五旗出征后的第三天,皇太极颁布了他成为大汗后的第一道内政训令。
针对后金治下女真人和汉人的尖锐冲突,皇太极提出“治国之要,首在安民”,他强调女真人、蒙古人、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皇太极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
皇太极通过这道训令,把汉民从最低等的奴隶身份提拔为平民身份,这让皇太极获得了大量汉民的拥护。
在皇太极如此亲汉的表现下,后金治下的汉军全都主动投入到皇太极麾下。皇太极的实力迅速膨胀起来。
“殿下,那就是旅顺堡了。”
望着远方露出的海岸线,沈寿尧快活的大叫着。
想起离开广鹿岛时,沈寿崇那难看的脸色,直到现在沈寿尧还忍不住想笑。
沈寿尧还从未见过沈寿崇会出现那种表情。
一想到那种想拦又不敢拦,明明很不甘心却又不得不乖乖放行的表情,出现在沈寿崇脸上,沈寿尧就感觉:真是太过瘾了!
信王殿下真是太厉害了。
就冲信王能让沈寿崇吃瘪这一点,沈寿尧就觉得投到信王门下真的很不错。
听到沈寿尧的叫声,朱由检从船舱中走了出来。脚步虽有点虚浮,脸色也不是太好看,但朱由检这次至少没吐出来。
一出船舱,朱由检先狠狠的瞪了沈寿尧一眼。
朱由检现在可以百分百确定,去广鹿岛时他晕船晕的厉害,确实是与沈寿尧飙极速有关。
此次来旅顺,做的是远不及珍运船庞大的百料海船,颠簸理应远大于珍运船。可这近3个时辰航程坐下来,朱由检也没晕到上次那般模样。
这个沈寿尧,敢坑我。
哼,一定要给他点苦头吃吃才行。
想到上次吐得黄疸都快出来的感觉,朱由检又狠狠的瞪了沈寿尧一眼,这才抬头向远方望去。
海岸越来越近了,岸边的小城也越来越清晰。
从船上望过去,小城包覆的范围并不大,依海而建的小城顶多有个2、3里大小。
随着船越行越近,岸边的码头也逐渐清晰的展现在朱由检眼前。
看着码头上哪大大小小的船只,朱由检感觉有哪里不太对。
什么不对呢?
朱由检仔细打量那码头、那小城。
静谧的小城一片和平的景象,随海风传来只有海浪和海鸟的声音,没有一点喊杀声。
朱由检心中猛然一激灵。
不是后金再围攻旅顺堡吗,怎么会这么静?
“小沈,鞑子在哪儿呢?怎么看不到呢?这怎么一点打仗的气氛都没有?”
拿出望远镜,朱由检仔细的打量越来越近的小城。
“殿下,这是旅顺南城。要是此处都能看见鞑子,那旅顺堡可就危险了。”
许是被朱由检刚才那两眼瞪得心底有些发毛,沈寿尧特别殷勤的向朱由检解释。
“殿下,旅顺堡原本由四座小城组成。最北边的木城驿,这几年在后金的攻击下已经彻底毁坏了。
张盘将军鉴于木城驿不太好防守,就没有再重建。”
指着眼前的小城,沈寿尧脸上堆满了殷勤。
“殿下,岸边这是旅顺的南城。出了这座城向北走上10几里,还有两座小城。那是旅顺的北城和土城子。那边才是阻挡鞑子攻击的第一线。
殿下,这南城也就在天启四年时,鞑子曾借助海水冰封之际,从冰上绕过北面两城前来攻击过一次。
那次在张盘将军的指挥下,鞑子在南城可是吃了不小的亏。据说,张将军那次光斩首就有上百级。
自那起,鞑子就再未绕过北面两城前来攻击。
南城可是旅顺最安全的地方。”
………………………………
第三六三章:去前线(求订阅、推荐、收藏)
望着平静的旅顺南城,朱由检心中轻轻一叹。
听到沈寿尧的解说,朱由检才明白,他能轻易前来旅顺的原因。
除了沈寿崇不敢过分违逆他的意思外,想来旅顺有如此安全的地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撇了一眼跟在身后的楚云飞和高起潜,朱由检心中暗想:“若非有旅顺南城存在,别说广鹿岛文武,恐怕身后二人绝不会放他来此吧。”
踏上码头,一个明军将领双手抱拳深深一躬,口中大声说道:“卑职旅顺都司高成友恭迎殿下。”
似生怕朱由检不悦,高成友紧接着就解释:“张盘将军正在土城子抵御鞑子,无法亲自前来迎接殿下,还请殿下见谅。”
“鞑子在攻击土城吗?”朱由检好似随口那么一问。
“回殿下,鞑子至今仍在试探我军防御弱点,尚未发起大规模攻击。”高成友恭敬的回答。
“那去土城的路应该依旧通畅喽?”朱由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朱由检来旅顺除了想看看张盘其人外,最主要的是想亲眼见见真正的古代战争。
在朱由检想来,旅顺在张盘的指挥下都顶住后金数年的攻击了,想来这次也应该问题不大。
另外旅顺临海,而后金是没有水军存在的。即便旅顺明军最后顶不住了,那朱由检最多从水路一走了之,最起码他的人身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这才是朱由检来旅顺的真正想法。
“回殿下,土城子与我南城间的道路依然通畅。殿下先休息一下,张盘将军很快就能赶回来。”
高成友嘴上恭敬的作答,心中却在暗叹:“唉,看来必须再派人请将主回来了。
唉,这都他妈什么事。
这正打仗呢,跑个王爷来闲逛,这不是净他妈添乱吗?”
心中腹诽着,高成友把头又低了一低。他生怕自己脸上会带出怒容,给将主惹事就不好了。
“道路通畅?那太好了。”
朱由检环视身周诸人:“那我们就去土城瞧瞧吧?”
“什么?”
高成友震惊的抬起了头,第一次正眼望向年少的信王。
“不行。”
楚天行和高起潜异口同声的叫道。
朱由检一摆手制止了楚天行和高起潜将要出口劝谏。
“孤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无非就是兵凶战危,孤会有危险。可面对鞑子的我军将士,那天没有危险?
他们能在土城坚守,孤就不能去看看了?
你们无需在劝,孤相信土城的将士绝不会让孤失望的。”
被朱由检义正言辞的一堵,楚天行和高起潜顿时说不出话来。
当着周围的士卒,他们总不能明说朱由检的命金贵,士卒的命贱不能和朱由检比吧?
沈寿尧站在一边没有说话,脸上却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信王真是太对他的胃口了,能投效信王真是他的幸运啊。
听清朱由检说的话,高成友心中一阵激动。
信王殿下竟然拿他自己和土城士卒作比较,这怎么能有可比性。信王身上哪怕掉根毛,恐怕也比大头兵的命值钱吧?
不过,能亲耳听到一位王爷这么说话,还真让人提气啊。
第一次听到让人如此振奋的比较,高成友一时激动的不知是该劝阻,还是该同意才好。
没等高成友理清思绪,朱由检坚决的话音传来:“就这么定了。高都司,土城是往那个方向,我们该怎么去?”
土城子
“胡闹。”
接到快马连续送来的消息,张盘忍不住怒喝了一声。
别看土城子最近每天只受到正蓝旗小股兵力的骚扰,但正蓝旗却随时都有可能发起真正的进攻。
这种局面下,张盘怎么敢离开土城子。
可他不回去,那位身娇肉贵的藩王竟然要来土城子。
这大明的藩王几时有了如此的胆魄?
怒喝中,张盘心中却忍不住对朱由检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
人喊马嘶中,朱由检一行平安进入了土城子。
直到进入了城中,朱由检的心才放平了几分。
朱由检没想到,就从南城来土城子这短短的10几里路,就让他见识了下骑兵的战斗。
他们才离开南城3、4里路,就遭遇了一支7、8人的鞑子探骑小队。
鞑子的探骑还真是够嚣张啊。
面对朱由检近百人的队伍,鞑子探骑竟还敢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
双方简短的一个接触,鞑子探骑带伤而逃,朱由检一方伤了一个,死了一个。
面对人数远多于自身的朱由检一行,鞑子探骑毫不犹豫的就主动发起了攻击,鞑子发起攻击时的那种决然深深的震撼了朱由检。
众寡如此悬殊,鞑子探骑怎么就敢进攻?
朱由检想不通。
也许是同样的想法,朱由检的侍卫和少年队根本就没做好战斗的准备。任由鞑子探骑冲到了近处还没做出反应。
朱由检敢保证,要不是高成友派的骑兵挺身而出,他们可能损失还会更大。
一击即走的鞑子探骑,让朱由检的心直到进了城内依然无法平静。
想到战斗过后,鞑子探骑连一具尸体都没留下,朱由检心头就不由泛起一丝怒火。
是的,朱由检急骤的心跳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生气。
气他的侍卫和寄予厚望的少年队表现太业余了。
“你就是张盘?”
看着前来迎接的将领,朱由检强压下心中的怒气,仔细的打量起来。
来人年龄大概在3、40岁的样子,身材很魁梧,是一副典型北方大汉的体魄。脸上面白少须,眉眼之间不但看不到什么煞气,反而透着几分慈祥。
若不是他穿了一身将领甲胄,看上去倒更像几分邻家的大叔。
“卑职正是张盘。殿下,此处真不是您该来的地方。这里实在太”
看到队伍中的死伤者和朱由检眉头的怒意,张盘的脸色又白了几分。
“怕什么?将军难道对自己的城防都没有信心吗?
孤对将军的信心可是足的很啊!”
没等张盘说完,朱由检就笑着打断了他的劝阻。
“这,多谢殿下夸奖,卑职愧不敢当。”
被朱由检这么露骨的一夸,张盘脸上略微泛起几丝红潮。
不过,从朱由检的话中,听出朱由检没什么怨愤的情绪,张盘的心安稳了许多。
张盘最怕路上的袭击,吓坏了这位任性的信王殿下。
要知道,虽然是信王自行前来的,但要真把信王吓出个好歹来,那整个旅顺堡只怕都要跟着倒霉。
看着朱由检毫无畏惧的年少面庞,张盘忽然感觉:让这位胆大包天的信王殿下,体验一下真正的战争环境,也许这并不是件坏事。
………………………………
第三六四章:三石弓手(求订阅、推荐、收藏)
城头上,穿盔戴甲的朱由检,从盾牌手严密的护卫缝隙中艰难的向外窥视着。
盾牌间的缝隙很窄,窄到朱由检连望远镜都无法伸出去。
笨拙的扭了扭身子,亲身体验了身上盔甲那3、40斤的分量,朱由检对此时的战争才算是有了一个亲身的感受。
这时代的战士还真是了不得。
撇了一眼身后的楚天行,朱由检发现,不单是他,就是身后的楚天行,在全副盔甲下登上城头时也忍不住大喘了几声。
他们的表现与张盘和他的亲卫,形成了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
穿着同样盔甲的张盘等人,呼吸没有丝毫变化,就像没爬楼梯一样。
也许,这就是京营和边军的差距吧?
看看呼吸依旧平缓的张盘,朱由检心中做出评价。
“让一让。”
朱由检努力把望远镜的镜头伸向盾牌缝隙外。
护卫在张盘的示意下,给朱由检闪出一条大一些的缝隙,让他伸出了望远镜。
镜头里的城下,一片光秃秃的,连一颗大点的树都没有。
那是什么?
这就是后金鞑子吗?
朱由检的镜头里出现一个体魄健壮的大汉,大汉脑袋上戴着一顶有护耳的帽子,身上穿了一件简单的皮甲,手中的弓箭正在徐徐拉满。
镜头里的后金鞑子似乎感到了什么,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
弓拉满了,鞑子似乎稍微瞄了瞄这边就撒开了弓弦。
箭似毒蛇一般窜出,把正在观察他的朱由检吓了一跳。
“当”的一声大响,羽箭射中了城垛,铁制箭头在城垛的青砖上溅出一串火花,才掉落城下。
看到朱由检惊骇的抬起头,张盘心中露出一丝微笑。
这后金的三石弓手,应该给了信王战争感觉了吧。
抬头望了望城下那个后金弓手,又用望远镜仔细看了看他。朱由检惊讶的发现,那个鞑子竟然仍站着原地,正在气定神闲的第二次张弓。
那个鞑子应该算是狙击手吧?
可他怎么就敢如此大模大样的站在那里拉弓射箭?
“张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敢如此的嚣张?”
伸手指着城下的鞑子,朱由检的脸上写满了愤怒。
明白信王指的是什么,张盘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殿下,那是鞑子的三石弓手,他们那特制的强弓能保证箭在百步外还杀伤力。
而我们城头没有那么硬的弓,用轻箭就算能射到他那里,也没有伤他的力量了。”
“那你干嘛不用火枪,甚至用这炮轰他?任由他如此射箭,这不伤我军士气吗?”
朱由检指指一旁粗若小腿的火炮,不解的问。
“殿下,那大碗口铳的射程还不如鸟铳呢。鸟铳都够不到他,这大碗口铳更够不到的。”
张盘看看朱由检所指火炮,苦笑着解释。似乎怕朱由检不明白,张盘又特意多说了几句。
“殿下,要是真用火炮,这距离至少也要用大佛郎机才行。可用大佛郎机来打一个人,这准头实在是不好把握啊!”
听张盘如此说,朱由检又反复看了看城下鞑子。
鞑子距城也就有200米吧。
城中的火器连这个距离都没办法?
透过镜头看到鞑子那张可恶的笑容,朱由检心中的怒火汹汹燃烧了起来。
200米,隧发枪的有效射程大概能够得到。
“张将军,让孤的少年队来,让孤的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给鞑子个教训。”朱由检烦躁的叫道。
正蓝旗营地
真是明军的援兵到了吗?
要是明军的援兵真来了,那我也该考虑撤兵的问题了?
自接到探骑的回禀,莽古尔泰就开始思索。
此次出兵,按皇太极的计划,是先由莽古尔泰攻击旅顺诱出广鹿岛明军,再由代善的正红旗在金州围歼广鹿岛明军。
每想起皇太极的这个计划,莽古尔泰脸上就浮出不屑之色。
要真按皇太极的计划,此时莽古尔泰就该对旅顺发起猛烈的攻击才行。
只有正蓝旗攻打旅顺越急,才能越快逼出广鹿岛的援兵。
问题是,强攻旅顺,那死的可都是正蓝旗的士卒。
而且要是正蓝旗损失过大,沈有容不去金州反而突然出现在旅顺城下,那正蓝旗不就麻烦了。
天启五年,莽古尔泰攻击旅顺时不就是这么败的吗?
他皇太极凭什么就认定沈有容今回一定会去金州?
莽古尔泰承认,内政后勤皇太极他是把好手。
可说到打仗,皇太极就……
莽古尔泰觉得,打仗他还是信自己更好一点。
“来人,备马。爷要去城下遛遛。”
思索片刻,莽古尔泰决定还是亲自到城下看看吧,要是明军援兵真的来了,那他也好早作退兵打算。
率亲卫一出营寨,莽古尔泰老远就看见古扎那个夯货,正在朝明军城头射箭。
古扎,是莽古尔泰从海西老林子里抓来的生女真,到现在话还说不利索。不过,古扎脑子虽然不太灵活,可他那力达三石的硬弓却是整个八旗中都少见的。
“这夯货,又再欺负明军没人了。”
看着直立立站在那儿挑衅明军的古扎,莽古尔泰笑着对左右叫道。
“三贝勒……”
听到莽古尔泰的话,身旁的亲卫才要凑个趣。可他的话才刚出口,就被一声巨响给呛了回去。
远远地就见古扎摇了两摇,晃了两晃一下摔倒在地上。
怎么回事?
莽古尔泰一行人,本能的一把拉住缰绳,直勒的战马一阵恢恢乱叫。
城头上
看到鞑子弓手倒下,明军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整个明军,士气瞬间爆棚。
后金三石弓手的骚扰,早就让明军不厌其烦。
只不过,像张盘说的,明军的弓弩火器中除了大佛郎机炮,别的射程确实都够不到后金弓手。
而指望用大佛郎机炮去精准的打击一个人,那还不如指望天上掉下个石头砸死他呢。
无奈的明军,对后金三石弓手那是都恨到骨子里了。
尤其是这个喜欢站的笔直,朝城头射箭的古扎,明军更是恨得牙根都痒痒。
现在,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信王的那队护卫一波齐射就把古扎打倒在地。看到这结果,明军就别提多兴奋了。
………………………………
第三六五章:三石弓手之死(求订阅、推荐、收藏)
看着城下生死不知的古扎,张盘心中也是大为振奋。
“殿下,您这是火铳吗?能让卑职看看吗?”
两眼放光的紧盯着隧发枪,张盘嘴上向朱由检发问,眼睛却连眨都不眨一下。
射击完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