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本纪-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
城下,汉军对城上明军的准备毫无所觉。冲过护城壕后,除了负责支援的火枪手在盾车后草草列阵,其他的士卒,冒着城上零散的弩箭,全都兴冲冲的锦州城门和城墙冲去。队伍中,只有少数去年宁远城下幸存的老卒,东张西望间脚步变得越来越迟疑。
砰、砰,汉军杂乱的火枪声在城下响起。
没见铺天盖地的箭雨,只听到杂乱的火枪声,赵率教顿时明白了城下敌军的身份。
听着熟悉的火枪声,赵率教高举的手臂,顿时出现一丝不为人知的颤抖。
唉,尔等既已投敌,那就休怪老夫心狠了。
微一闭眼,赵率教高举的手臂狠狠挥下。
看到将主令下,赵率教身后的信旗也随之落下,强劲的鼓声猛然响彻城头。鼓声中,城头各处炮手齐刷刷把手中的火把,向炮门引信处狠狠落去。
一瞬间,整个锦州城头似乎都静了下来,只剩那强劲的鼓声仍在单调的响着。
暴风雨前的宁静总是无法维持太久。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声打破锦州城头的静默。随着这声炮响,转瞬间,锦州城头的各种炮声就接连响成了一片。
随着连绵不断的炮声响起,明军各种口径的炮弹像雨点般落在城下的汉军阵中,把密集的汉军打的骨断筋折、血肉横飞。这一刻,锦州城下瞬间就化为血肉磨坊、人间地狱。
听到锦州火炮密集的响起,一直紧盯着锦州城头的佟养性,痛苦的闭上了眼。
看到城头腾起的朵朵硝烟,佟养性就知道,他最坏的猜测出现了。锦州明军并不是没配备火炮,而是有预谋的忍到在现在才打响。
看城头升起的密集烟云,佟养性判断锦州在此面城头至少布置有数十门火炮。如此众多的火炮同时打响,那城下的汉军算是完了。
微一闭眼,佟养性马上又瞪大了他的眼睛,望向城下的汉军。久经沙场的佟养性知道,作为攻城指挥官,此刻战场再惨,他也必须直视。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到敌军的破绽。至于死去的士卒,那只是些数字罢了。
惨,真惨。
就算心中已有准备,佟养性还是被锦州城下的惨状震惊了。
锦州城下,从护城壕边到城墙根,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放眼望去,汉军血肉几乎涂满了锦州城下的每一寸土地。
后金两千冲锋的汉军,几乎全军尽没,只剩百十个失魂落魄的残卒,从盾车残骸中爬出,晕头转向的向后方走去。
看到如此残酷的场景,城上城下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一时未死的伤兵惨叫声,在秋风中传的老远。
后金残存的士卒中,去年宁远城下幸存的老卒并不太多。
炮声响起时,老卒们按宁远经验纷纷向盾车下钻去,不敢有片刻的耽误。老卒们没想到,他们的宁远经验此时在锦州失效了。
赵率教精心设计的火炮伏击,早已考虑到后金常用于掩护的盾车。城头指向后金盾车列阵的区域,是大佛郎机和六磅铁模炮。
在六磅铁模炮重达10斤的实心炮弹前,列阵护城壕以内的后金盾车并不比纸片结实多少。
近20门重炮的轰击下,四飞的盾车残片成了最好的帮凶。
那一刻,躲到盾车下的老卒,活下来的几率并不比周围的新卒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请假
重感冒中,头疼欲裂,虽勉强码完一章,但自己都不知所云。不献丑了。对不起。
………………………………
第四八一章:伏击的后果(求订阅、推荐、收藏)
锦州城下,
明军一轮炮击过后,后金攻城的两千汉军死伤狼藉、全军尽没。
两千人啊?就这么没了?
看着锦州城下血肉横飞、无比凄惨的战场,远处列阵的后金大军全军上下全都傻了。
两千人,竟然一战尽没。不,严格来说这都不能算是战。
除了填平护城壕,汉军中的远程火枪手总共只开了一枪,近战的爬城士卒更是连爬城的梯子都还未完全竖起,这也能算是战?
看着血肉模糊的战场,以皇太极为首的后金众将感觉全像见了鬼一样。
观阵的后金众将,除了多尔衮外,其他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们全都清楚,刚才城头明军的炮声听着虽密,但那炮声再密,其实也才只是一轮炮击。
才一轮炮击啊?
明军只一轮炮击,冲锋的两千汉军就只剩百十个活人,这炮击的威力也太可怕了吧?
去年宁远的火炮,也不曾厉害到这种程度啊!
伴着风中传来的阵阵伤卒惨呼,后金众将面面相觑。
锦州城的火炮犀利如斯,这让大家还怎么攻城?
后金大军突然失了声,城头明军此时却也陷入了诡异的静默。
不是说女真鞑子骁勇难制,满万不可敌吗?
怎么一轮火炮就全都放倒了?
这我们大明的火炮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
看着城下的血肉地狱,城头明军无论官兵,心中涌上的全是强烈的不真实感。
冲城的汉军一炮尽数倒下,别说普通明军对此情景难以适应,就是亲手设计伏击方案的赵率教,其实也一样感到难以置信。
这波攻城的鞑子看阵型看密度,怎么也得有两三千人吧?
怎么就残存了这么几个?
用略显呆滞的眼神反复扫视城下那凄惨的战场,和三三两两后撤的汉军,赵率教心中突然被巨大的狂喜所淹没。
只残存这么几个,这支鞑子算是被老夫全歼了吧?
这成建制歼灭后金鞑子,老夫当是大明第一人吧?
笑意在脸上肆意绽放。这一刻,赵率教眼角的皱纹都明显深了几分。
抬眼远眺后金大军中那顶显眼的金顶大纛,狂喜的赵率教心中又涌起一股强烈的惋惜。
早知伏击效果会如此之好,那他就该再多忍忍。
要多忍忍,把这一击留给那鞑子新酋黄台吉,那该有多好?
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万分惋惜的再望那顶金顶大纛一眼,赵率教猛然踏前一步振臂高呼:“大明,万胜!”
“万胜!”
赵率教洪亮的声音,冲破了战场诡异的静默。听到喊声,城头众明军先是一呆,随即就狂喜的跟着喊叫起来。
万胜、万胜、万胜!
在城头明军越来越齐的呐喊声里,皇太极极力压下心底泛起的恐惧,挣扎着挪开凝视着血肉地狱的眼睛,转而望向锦州城头。
在明军的欢呼声中,皇太极的脸色越来越阴,阴的眼见就要滴出水来。
锦州明军这迎头一棒,打的他真是好痛啊。
自登上汗位以来,皇太极殚精竭虑、费尽心力一步步努力实现着他的战略规划。
后金粮荒,皇太极对外到处联系买粮渠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后金购买到急需的粮草。对内他又努力平息女真人与汉人间的激烈矛盾,尽力恢复后金的农业生产。
后金四面受敌,战略处境极为危险。皇太极又极力推动镶蓝、镶红、镶白三旗东征东江、朝鲜,以为后金解决后顾之忧。
初登汗位,名义上皇太极虽是后金大汗,但后金实际还是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局面。为了加强大汗权威,皇太极借粮荒之机,迅速收编了镶黄旗和汉军八旗,以绝对优势先压服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后又果断的架空了树敌最多的二贝勒阿敏,这才暂时取得了后金大汗的真正权威。
收权虽然顺利,看似大汗的权威已紧握在皇太极手中,但皇太极心中却十分清楚,他的汗位还并不牢固。因为相比死去的老汗努尔哈赤,他皇太极还欠缺着女真人最看重的‘军功’。
军功,女真八旗自努尔哈赤创建以来,就一直以军功为尊。没有拿的出手的军功,皇太极就算在其他方面做的再好,女真人也不会真正的心服。
为什么皇太极只是架空二贝勒阿敏,却不敢让舒尔哈齐直接接手镶蓝旗?
还不是因为他皇太极军功不显权威不足。
其实,阿敏在攻占了朝鲜数城,劫掠大有收获后反遭架空,已让皇太极在后金的声望大受损伤。
想挽回声望,那皇太极就要获得超过阿敏的胜利才行。
环顾后金四周,只有打败强大的大明,才会比打败弱小的朝鲜,军功更加耀眼。也只有劫掠富饶的大明,才会比朝鲜得到更多的收获。
为了打破后金所处的危险战略环境,为了劫掠大明以缓解后金的粮荒,为了获取军功,更为了减少他在后金所受的非议,皇太极只能向大明发起进攻。
原本皇太极已算计好。锦州初建,大明就算再怎么抢筑,数月间也很难建成一座真正的坚城,更无法建成真正的防线。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皇太极一直还用与袁崇焕的表面和谈,和私下与祖大寿进行的大批粮食交易来麻痹大明。
在皇太极看来,和谈不决、粮食交易不断,明军就一定想不到他会突然发动进攻。这以有备攻无备,以往昔明军的反应,皇太极感觉,宁远不好说,至少他攻取锦州,劫掠宁锦地区,还是有着相当大的把握。
可皇太极怎么也没想到,他此次出兵后,明军的反应会如此古怪(迅速)。
先是探报中,遍布锦州城外的各种物资和众多筑城民夫都统统不见了。多尔衮的轻骑突袭,竟然没能得到任何收获。这让皇太极大感意外。
随后,锦州城又出现了这前所未有的炮击。
刚刚后金出动的那可是两千汉军,足额的两千人啊!
以两千汉军去打前锋,皇太极也只是想试探下锦州的城防。可即便汉军的战力不强,但汉军丝毫战力都未展现,就如此轻易的被对方全歼,还残留个如此惨烈的场面。这让他如何再调兵上前?
环顾四周众将,见众将看他的眼神都有了几分躲闪,皇太极心中忍不住哀叹一声。
皇太极还记得,当初老汗努尔哈赤在时,哪怕偶有战事不利,当时的后金众将(包括他在内)都会抢着再行出阵。那像如今?
如今…
眼光再次扫过那片血肉地狱,皇太极发现,他根本无法强令众将上前。
面对那毁天灭地般的炮击,谁还有信心上前?
连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宿将都有些胆丧,那众军又何来士气向前?
“诸位有何良策?”
回应皇太极问话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又等片刻,见众将依旧无人出头,皇太极只好沉闷落寞的低声下令:“传令,收兵吧。”
………………………………
第四八二章:军心士气(求订阅、推荐、收藏)
眼见后金大军缓缓退回大营,城头明军忍不住放声高呼。
明军自与后金正式交锋以来,一直都处于下风之中。几年间,双方发生的数次战役,明军都是以惨败而告终。明军的士气,也在这一次次失败中逐渐跌到了冰点。
低迷的士气,让明军已无直面后金鞑子的信心。
直到去年明军在宁远,首次顶住了后金的进攻,明军的士气才开始慢慢恢复。
不过,宁远是宁远,锦州是锦州。
锦州城初建。无论是城防的坚固程度,还是兵员军械物资的配备,锦州都无法与明军经营数年的宁远相比。
当十几万后金大军以前所未有的厚重态势压过来时,就算再有宁远守城成功的战例在前,锦州明军也还是心中打鼓,守城信心十分的不足。
其实,这还未开战,赵率教就已存下决死之心,这又何尝不是他信心不足的表现。主将都是这种心态,也就不要说底层明军的信心士气了。
不过,这一切,现在都随着明军炮击完全改变了。
开战前,只怕谁都不会想到,只是一轮炮击,锦州明军所有的担心、所有的无助、所有的恐惧,就都全都烟消云散。锦州明军一直有些低迷的士气,也似插入热水中的温度计,肉眼可见的一路上升直至爆棚。
有如此犀利的火炮,大家还怕什么鞑子!
望望远处缓缓撤兵的鞑子大队,又看看城头欢呼雀跃的明军,赵率教一直高提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心中也首次有了守住锦州的真正信心。
信心恢复,赵率教的脑子也变得越发灵活。
“来人啊。”
再瞟一眼正在撤退的后金大军,赵率教脸上涌上一股少见的豪情:“来人,开城门,打扫战场。”
赵率教的命令刚一出口,一瞬之间,周围所有听清赵率教命令的明军,全都变得一片安静。
鞑子大军还没走远呢?这就开城门?将主这胆子也、也有些太大了吧?
看看周围突然变安静的明军,赵率教再次放声大笑。笑声中,赵率教伸手点着城下遍地的尸骸,满是豪气的大声叫道:“如此遍地的功劳,谁敢去为老夫取来?”
功劳?
随着赵率教的笑声和点指,周围明军把目光投向城下的血肉地狱。看着、看着,明军的眼睛开始慢慢发红。
功劳?绝对没错。
明军可是以斩首计功,那遍地的鞑子残骸得有多少首级?那些不是功劳又是什么?
吱吱呀呀的响声中,锦州厚重的城门慢慢的打开一条缝隙,一队明军提心吊胆的走出城门。
锦州城门开了?锦州城门竟然开了?
我大金大军还没走远呢!
正在撤兵的皇太极接到探报,心中不由大怒。
明军这也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此时开城门,敢如此挑衅,明军就不怕他大金的骑兵突然转身冲城?
怒火一股一股直冲顶门,皇太极猛然停下了战马:“明猪竟敢开城,诸君谁去杀杀他们的威风?”
皇太极话音刚落,没等别人接话,莽古尔泰就已抢先开口:“那个,老八,大军已退,若再贸然回头,军中必然大乱。”
略略一顿,换了口气,不待别人反驳,莽古尔泰又连珠炮的叫道:“老八,明猪此时打开城门,摆明是有意想诱我返身再攻。我大军若返,那明军必定马上关城。若我大军不回,只以轻骑回头相攻,那明猪只需堵住城门,我轻骑也就只能无功而返。
老八你算算,我轻骑若去,以明猪方才的炮击威力,我们的轻骑还能回来多少?
老八啊,我们已然撤军,还是算了吧?”
莽古尔泰这一串又急又快的言语,先不说内容如何,单只他那一口一个老八的,就让皇太极感觉异常刺耳。等听清莽古尔泰所言,皇太极的脸色就已变得更为阴沉。
皇太极并非没上过阵的新丁,他也是久经沙场的军中宿将。莽古尔泰所说的这些危险,皇太极又何尝不知。
只是,战阵之上,有些时候却并不能单以人员损失来计算得失。
像此时,后金前锋一战尽没,大军被迫回撤,军中士气已非常低迷。明军此时又公然开城挑衅,后金若不敢应战,军中那还有何士气可言?
具体到皇太极,明军挑衅,他若一点反击的表示都没有,又让好战的女真八旗怎么看他这个新任大汗?
可以说,此时就是明知明军是在故意挑逗,后金也该不惜代价把出城明军尽数斩杀才对。
问题是,莽古尔泰现在好似莽撞的把出战后果一挑明,皇太极反倒不好安排了。
不派兵,皇太极会显得有些软弱,大军士气也将再次下降。可若派兵,一旦损失太大,那皇太极就有故意派人送死的嫌疑了。
冷冷的盯着看似莽撞好心的莽古尔泰,皇太极心中大恨。
这一刻,皇太极是真恨不得立即派莽古尔泰领兵前去,可理智一刻未失,这话,皇太极就根本无法开口。
“大汗,请准鳌拜去杀了那些明猪?”
一个有些嘶哑怪异的叫声,打破沉闷的僵局。伴着声音,一个身材异常高大魁梧的侍卫策马而出,青涩的脸上虽还稚气未脱,但口中的话意却是坚定异常。
鳌拜?
看到这个年方16的少年主动请缨,皇太极眼中一暖。
大汗,我去,让我去,让我去吧……
皇太极方一沉吟,尚未作出决定。人群中七嘴八舌又响起一片请战之声。
听到请战声四起,皇太极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
鳌拜、多尔衮、豪格、图赖、索尼……
眼光缓缓扫过开口请战的众将,皇太极眼角微微一跳,心中寒气大起。
开口请战的将领,皇太极都很熟悉。除了多尔衮外,大多都是他正黄、镶黄两旗的少年。
略一沉吟,皇太极脸上阴云尽散,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好,很好。”
皇太极冲鳌拜、多尔衮等一众少年将领,满意的挥了挥手:“尔等只要未失战心就好。”
扭头盯着莽古尔泰,皇太极大声叫道:“三贝勒说的不错,我大军已回,明猪那点狡计,不值我们理会。回头,我们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收兵。”
心下已定,皇太极微笑着招呼众少年,放马向大营跑去。人群中,代善抬头望望皇太极的背影,又扭头看看眼露轻蔑的莽古尔泰,嘴角微微上跳了一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八三章:伏击的巨大消耗(求订阅、推荐、收藏)
锦州
未等后金完全撤军,一小股做好敢死准备的明军,小心翼翼的打开城门,提心吊胆的走出城去。
城头之上,明军的各处炮位,炮手们也以最快的速度装填好火炮,紧张等待着后金鞑子随时可能到来的逆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出乎明军的意料,往昔凶蛮狂野的后金鞑子始终没有任何逆袭的意思,鞑子全军头也不回的直接退回了大营。
看着后金鞑子完全退回大营,城下重又变得一片空旷,城上城下的明军彻底狂欢起来。
狂欢的人群中,赵率教脸上露出笑容,心中也轻轻松了一口气。
临阵开城,这是一步险招。赵率教心中已做好兑子的准备。
后金鞑子向来凶悍蛮横悍不畏死。往昔明军与后金交战,很多时候,明军就是被后金鞑子这种凶蛮不怕死的气势所压,最终才会在战斗中失利。
赵率教冒险开城,就是有意要引后金轻骑回攻。赵率教相信,有城头的炮火掩护,只要出城士卒能顶住鞑子轻骑片刻,那重创或是全歼回头的鞑子轻骑,都大有可能。
当然,若是鞑子轻骑来的够多,冲的够快又够狠,那出城的士卒也还是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这临阵开城,赵率教其实就是在赌。赵率教是在用这小股明军敢死队的生死,来赌鞑子与明军的士气。
只要出城的士卒能在鞑子面前站稳存活下来,那锦州明军就有了真正面对鞑子的士气。即便敢死队全军覆没,只要能给回头的鞑子轻骑以重创,那明军士气也不会损失太大。只是,敢死队尽没,锦州明军只怕就会再无出城的胆量。
不过,在这伏击大胜的时节,赵率教还有与后金开赌的本钱。赌输了,也不过就是明军以后依然不敢出城。
可赵率教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赌到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结果,鞑子竟然避战了。
鞑子竟然也会避战?
望着明军冲天而起的士气,赵率教眼中反而掠过一丝隐忧。
刚才那一轮犀利异常的炮击,其实并不是锦州火炮真正的威力啊!
望着城下的血肉地狱,赵率教心中轻叹一声。
朱由检派来的炮组,除了为锦州明军带来真正的炮兵知识外,还给赵率教带来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黑科技‘炸药包’。
经过旅顺战场实验的炸药包技术,被炮组悄悄告知了赵率教。锦州守城的准备中,也就悄悄多出了几十个炸药包。
只是,鉴于对炸药包威力的不确定,和炸药包对火药的大量需求,赵率教也只准备了这几十个炸药包。
后金大军在城西建立大营,赵率教就已明白,西城将是后金攻城的主要方向。
确定了后金的主攻方向,除了连夜向西城调动所有的六磅铁模炮外,赵率教还派人乘夜色下城,把几十个炸药包统统埋到了城下。
若非这些密布城下的炸药包,单凭城头的几十门大小火炮,两千后金汉军又怎会连一轮炮击都撑不过去?
在这个开花弹还未面世的时代,无论重炮所用的实心弹,还是轻炮所用的散弹,火炮的杀伤力相比加了残钉碎铁的炸药包,那威力还是远远不如的。
伏击虽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战果,但久经战阵的赵率教脑子还非常的明白,这样的伏击他已很难再组织第二次了。
一是炸药包威力虽大,但所消耗的火药实在太多。一个炸药包要消耗6磅炮6次射击的火药。此次伏击所用炸药包,已相当于消耗了数百次炮击所用火药。如此巨大的消耗,锦州根本消耗不起。
二来炸药包还有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必需要用引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