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本纪-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大寿安排的可真好啊!

    想到吴家庄和张家庄内的粮仓,皇太极几乎气炸了肺。

    吴家庄和张家庄内确实是有堆的满满的大型粮仓,看守粮仓的还是皇太极派去验货的那撒。可问题是,那两座粮仓内除了外围几圈是袋装的粮食,里面却全是一袋袋沙土。货仓内成箱的火药,也只是些染黑的碳末。

    都如此的以假充真了,那个缺心眼的那撒竟还指天画地的赌咒发誓,说他亲手验过各袋中的粮食和箱中的火药;竟还说他接手后明猪从未再进过粮仓。

    明知祖大寿是有意坑他,但就冲那撒缺心眼到那种程度,皇太极还是斩了他。不管是谁,就算再傻也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啊。

    祖大寿真特么是个奸商啊!

    足足紧盯了宁远高耸的城墙半晌后,皇太极铁青的脸庞慢慢柔和了下来。

    祖大寿他可不单是个商人啊!

    作为商人,祖大寿毫无疑问绝对是个奸的不能再奸的奸商,绝对是该碎尸万段。但作为敌方的将领,祖大寿做的并不错,皇太极反到该为祖大寿点赞才是。

    能把他皇太极耍的团团转,轻轻松松就让他皇太极陷入困境,祖大寿的能力,当真很强啊!

    凝视着宁远城墙,压抑下怒火,皇太极感觉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楚。

    若依兵法,祖大寿这是有意在激怒他,是故意要引他攻击宁远吗?


………………………………

第四八七章:宁远城下(求订阅、推荐、收藏)

    “是我小瞧了天下英雄!”

    头脑已完全冷静下来的皇太极,盯着远方宁远高耸的城墙,脑筋如电般飞速运转。

    宁远难攻,对此,皇太极早已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

    去年,以老汗努尔哈赤那无双的统军能力,以当时女真八旗众军如一的状态,最后却还在宁远城下铩羽而归。

    即便未能亲眼所见,可老汗努尔哈赤破天荒的首次无功而返,又怎能不让皇太极对宁远的防御高看一眼?

    到今年初,皇太极又亲随老汗努尔哈赤在过年间突然起兵。他们挟大破喀尔喀蒙古之威,又取得奇袭觉华岛之胜。可数万大军最后却只在宁远城下打了个转,未对宁远做任何攻击就匆匆撤军而返。

    亲见老汗努尔哈赤撤军时的极度失望,更让皇太极把宁远的难攻程度提升到最高级别。

    再后来,无论与袁崇焕谈判,还是与祖大寿做的暗中交易,其实都是皇太极因宁远难攻,所采取的盘外手段。

    正面战场上既然难以成功,那就来点盘外之招吧。

    没想到,皇太极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他真没想到,盘外招他也没能成功。

    此次祖大寿故意激怒于他,肯定是想激他不顾一切前去攻击宁远。一旦他使用所有力量前去攻击宁远,而早有准备的明军趁他久攻不下之机,里应外合再从背后突然发动袭击,那他极有可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

    想到此处,皇太极心中不由一寒。宁远真的不可硬攻啊!

    宁远,若是明军早已选好的预设战场,若是明军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那明军一定会在宁远身后预伏精锐,以静待突袭他们的最佳时机。

    口中轻声念叨着,皇太极胖大的脸上涌起一股红晕,双眼也变得越来越亮。

    何时才是明军进攻的最佳时机?

    那当然是大金对宁远久攻不下、士气受挫之时。

    不,不对。

    眉头轻轻跳动,皇太极马上推翻了自己的猜想。

    最佳的时机应该是大金久攻不下、士气受挫后,还要兀自强攻之时。他若愤怒欲狂,出现那种情况的可能还是相当大的。

    那还有什么时机,会比两军纠缠在一起更好?

    眉头轻轻松开一分,皇太极长出了一口气。

    明军要是真打得这种如意算盘,那就不会轻易扑过来与大金决战。时间还有,还有时间呵。

    轻挥马鞭,皇太极指着高大的宁远城,高声叫道:“要攻宁远,当先断其援军。我欲派一军插到宁远身后,截断明猪可能的援军,尔等谁敢去?”

    我、我去、让我去……

    一瞬间,众将猛然爆发的自告奋勇声,吵的皇太极耳边一阵嗡嗡直响。

    放眼看去,皇太极发现,不光是岳托、多尔衮、鳌拜等人在积极请战。众将中,就连往常不太积极的阿济格、代善,也在语气坚定、情绪异常激动的积极请战。

    奇怪啊?

    奇怪的感觉方爬上心头,皇太极心中立刻就明白过来。

    代善、阿济格都曾经历过去年的宁远攻城战。看来,他们这是宁愿去阻击明军援军,也不愿再次面对宁远城头。

    宁远,看来真的不能强攻啊!

    看清代善、阿济格的表现,皇太极心中再次提高了对宁远的警惕。

    宁远城头

    袁崇焕站在城楼之上,手捧望远镜也在仔细的观察后金大营。

    望远镜中,后金大营依然还是那么井井有条,似乎努尔哈赤的死亡并未给后金造成任何变化。

    不过,袁崇焕总感觉现在的后金,似乎与原先有些不同。

    那里不一样呢?

    “复宇,你来看看,看看这没了老奴的鞑子有何变化。”

    指着后金大营,小心把手中望远镜递到祖大寿手中,袁崇焕状似不经意的又提醒一句:“小心些,此乃陛下亲赐之物,切莫损坏。”

    听到袁崇焕亲切的称呼他的表字,祖大寿心中大喜。

    复宇是祖大寿的字,作为文臣袁崇焕亲切的喊祖大寿的表字,说明祖大寿现在才真正入了袁崇焕的心。

    小心接过望远镜,听到袁崇焕说手中的铜管,乃是御赐之物,祖大寿心中大感惊异。

    这不言不语的,袁崇焕几时又和当今的崇祯陛下,直接拉上了关系?

    能蒙陛下御赐,袁崇焕与陛下关系不浅那。难怪袁崇焕会专门提醒他,崇祯陛下的眼光已远照到了宁远。

    袁崇焕这眼光,这路子…

    心惊胆战间,祖大寿小心翼翼的接过望远镜,又小心翼翼的按袁崇焕的姿势,把望远镜小心的凑到眼前。

    呦,祖大寿被镜中的景象吓了一跳。

    远方肉眼难辨的后金大营,竟已清晰尽在眼前。

    惊吓过后就是狂喜。

    作为一个家学渊源,又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在看清镜中景物的第一时间,祖大寿就察觉了望远镜的巨大作用。

    “神物,真是神物啊!”

    听到袁崇焕说是御赐之物,一边爱不释手的抚摸着望远镜,祖大寿一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抚台大人,陛下赐您如此神物,鞑子的一切动向,都将再难逃过我们的眼睛。有此物在,我宁远再无忧矣。”

    偷瞥袁崇焕脸色一眼,祖大寿又追加一句:“抚台大人,您这份恩宠,陛下对您真是天恩浩荡啊!”

    感觉到祖大寿对望远镜的激烈推崇,袁崇焕心下变得凝重,他似乎还小瞧了这望远镜的作用。

    也对,在这城头之上,依靠望远镜,敌方大营内各种情景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敌方如何调兵、如何遣将,依靠望远镜,我都能了如指掌,也就能提前作出针对性应对。

    可以说,有这望远镜辅助,将领就真正有了明察秋毫、料敌机先的本领。

    猛然想起去年炮击努尔哈赤大纛时的场景,袁崇焕不由一阵失神。

    当时若他拿出了望远镜,有望远镜辅助,会不会那时他就能把老奴直接毙于炮下?

    想到了这种可能,袁崇焕心中大震。

    当初的信王、现在的崇祯陛下当初到底赐给了他一个什么样的军国利器?

    他、他真是小瞧了崇祯陛下。

    这望远镜真不只是个玩物。当初的崇祯陛下,看来也并非只是想拉拢于他。

    “唉,真是可惜啊!”袁崇焕心中不由长叹一声。

    当初他要是能给陛下回封情真意切的信,加深一下双方之间的感情。那现在……

    唉,谁能想到,这转瞬之间信王就已飞腾化龙?

    悔不该啊,真是悔不该!


………………………………

第四八八章:祖大寿请战(求订阅推荐收藏)

    宁远城楼

    微微摇头,把满腔的遗憾晃出脑外,袁崇焕把话题拉回眼前:“复宇,你看那些鞑子到底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

    祖大寿盯着后金大营仔细观察了良久,才有些不太自信的说道:“抚台大人,这些鞑子相比当年老奴所辖,似乎没、没那么骄横了?”

    仔细又观察后金大营片刻,祖大寿异常肯定的叫道:“确实是没那么骄横了。去年老奴统率的那波鞑子,那嚣张的气焰,就是不用这望远镜,我们在城头也能清晰感受到。”

    转身面向袁崇焕,祖大寿满脸都是惊喜:“抚台大人,您真是观察入微啊!没了老奴,看起来,这批鞑子比去年弱了很多!”

    嘴上如此说着,祖大寿心中却已开始急速盘算。

    鞑子的战力好像有了明显的下降,是不是该想法试探一下。就像袁崇焕所说,新皇登基,他们关宁军总要有所表现才是。

    下意识再次举起望远镜,祖大寿猛然发现,镜头中,后金大营明显有传令兵在急奔。随着传令兵往来,鞑子一队队士卒也开始了调动。

    鞑子这是要准备攻城吗?

    不再言语,祖大寿聚精会神观察起后金大营中鞑子的动向。

    “复宇,怎么了?”

    距离太远,没有望远镜辅助,袁崇焕还无法看清后金大营动向。看到祖大寿突然变得严肃,袁崇焕知道必定有事发生。

    “回抚台,是鞑子突然聚兵,不知要意欲何往。”

    一边仔细观察着,祖大寿一边向袁崇焕补充解说:“抚台大人,现在看来,只是一部鞑子在调动,最多是要试探我们一下。我们无需着急。”

    一部鞑子出动?

    言语间,祖大寿脑中一亮。

    若只这一部鞑子来攻,他大可调动关宁军精骑在城内准备。等这部鞑子攻城无果时,再乘势杀出…

    “呵呵,”祖大寿心中暗笑两声,恭敬的向袁崇焕请示:“抚台大人,我们是否要预先调动精骑,以备给鞑子迎头一击?”

    给鞑子迎头一击?

    看到祖大寿罕见的请战状态,袁崇焕心头剧烈的一跳。不知为何,第一时间在袁崇焕脑中跳出的,却是去年城头那个悍不畏死的鞑子死士。

    没有马上回答,袁崇焕伸手拿回望远镜,自行开始观察。

    祖大寿说的没错,鞑子确实只有一部在调动。可这一部,黑压压的,鞑子的数量好像也不少啊?

    用力呡了呡嘴,袁崇焕表情凝重的询问:“复宇,这一部鞑子数量可不少,你有把握吗?”

    “抚台大人,”祖大寿高高挺起了胸膛:“全歼此部鞑子,我没把握。但借鞑子攻城无果掩杀,给鞑子迎头一棒,把鞑子打伤、打痛,我能有八分把握。”

    双眼交替又盯着望远镜半晌,袁崇焕终于下定了决心:“复宇,去吧,下去好好准备吧!”

    祖大寿在宁远城中准备之时,聚齐人马的阿济格,却放马奔出了后金大营。

    离开大营,阿济格开心的差点仰天长啸。

    终于离开大营了,终于不用再看皇太极那张肥大的脸了。

    哪怕此去只是获得短暂的几天自由,阿济格心中也格外欣喜。

    说来真的很奇怪。阿济格与皇太极以往的关系还行。两人间的关系虽说不上太好,但也绝不能说坏。往昔,作为执政的四大贝勒,皇太极也帮过阿济格数次小忙。

    可自打皇太极登上汗位后,明明还是哪个皇太极,可阿济格就总感觉皇太极那张胖脸,变得越来越难看了。尤其从朝鲜撤兵回来,阿济格看到皇太极的胖脸,更感到格外的压抑。

    阿济格现在是真的特怀念他在老汗努尔哈赤麾下的时代。

    那时候,他什么都不用多想,只需带着他的镶白旗(那时还叫镶黄旗),按老汗努尔哈赤的指挥肆意冲杀就好。哪像现在…

    阿济格也知道自己的心态,现在不是太对。可每当他看到皇太极那不同往昔的胖脸,心中却怎么都舒服不起来。

    唉,能躲,还是先躲上一躲吧!

    仰头看看天色,阿济格大声吼道:“儿郎们,都跑快些,可别让明猪再跑了。”

    吼声未落,阿济格一马当先极速向远方冲去。

    宁远中右所

    这个往昔只有一个千户驻守的小堡寨,如今被5000骑兵撑的满满的。小小的中右所几乎已挤到再无立锥之地,这才把满桂这5000骑兵连人带马尽数安置好。

    昏暗的灯光下,满桂满脸都是难掩的兴奋。

    鞑子可算是来了,满桂等这一天,真的已经等了很久了。今回可再无袁崇焕掣肘了。

    满桂是上午时分到达中右所的。原本满桂还在发愁,发愁他虽然持有王之臣签发的出兵令,但他却并未收到宁远或锦州的求援文书。

    未经求援,若贸然前去宁远,都不用想,满桂也能猜到袁崇焕和祖大寿对他到底会是什么样的面孔。

    满桂还不想这样去贴袁崇焕和祖大寿冷屁股。

    正当满桂满心烦躁之时,天遂人愿,宁远的狼烟滚滚升起了,宁远报信求援的信使,更是快马驰过中所。

    信使给满桂带来了确实的信息。

    鞑子真的来了,10多万鞑子已迫近宁远城下。

    在确认鞑子到来的第一时间,满桂就带5000骑军迅速挤进了中右所。

    满桂可不是在避战,满桂只是要避开后金的探骑,以求获得偷袭鞑子的机会。

    满桂的心思没有白费,傍晚时分,城外曹庄驿方向冒起了滚滚浓烟。而中右所周围,却只出现一支十数人的鞑子探骑,他们只围着城周大呼小叫的威吓一番后,就匆匆离去。

    曹庄驿位于中右所和宁远之间,是一个由三十余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寨。是官道进宁远前的最后一个落脚点。

    满桂不知曹庄驿的村民撤没撤进宁远。满桂只知道,烽烟已燃,鞑子已进抵了曹庄驿。他今夜就要去夜袭曹庄驿,让鞑子见识见识大明骑军的真正风采。

    为此,满桂让5000骑全部挤进了狭小的中右所。为此,满桂让中右所原本的数百守卒全都站上城头,故意去威吓鞑子的探骑。

    更为此,满桂还亲自出城悄悄尾随鞑子探骑,探明了鞑子在曹庄驿的大致营地。

    现在,万事俱备,只待夜深。


………………………………

第四八九章:夜袭(求订阅、推荐、收藏)

    夜色已深,当残月升上中天之时,满桂率领着他的5000骑军,借着月色,小心翼翼的向曹庄驿摸去。

    中秋后的残月,在辽东的秋风中放出银白光芒,照的辽东四野遍地白霜。残月的月光虽远不如中秋月那般明亮,但却也足以照亮明军骑军前进的道路。

    月光下10几里路一晃而过,明军悄悄来到曹庄驿附近,在距后金营寨两里左右的地方静静停了下来。

    众军环伺中,满桂望望天上西斜的残月,目光坚定的向后金营寨方向挥了挥手。随着满桂的手势,满桂的十数个亲信家丁离阵而出,毫不犹豫的向后金营地摸去。

    黯淡的月光下,统一以灰色斗篷蔽体的家丁,借助地势窜出几步后,就顺利融入月光之中。不是一直盯着他们的有心人,已很难在崎岖起伏的地面上,清晰分辨出他们。

    望着小心潜行的家丁,满桂的心慢慢提了起来。

    能否予敌重创,就看家丁们能否悄悄摸进去,打开后金的营寨大门了。

    营中的鞑子是后金镶白旗主力,这是傍晚时,满桂亲自侦查确认的。确认营中对手为女真八旗的镶白旗主力,让满桂心中震惊不小。

    鞑子镶白旗主力出现在此处,意味着宁远城下的鞑子,当为鞑子大军主力。鞑子大军已到宁远,那锦州的结果可想而知。

    虽一向不喜赵率教为人,可那一刻,满桂还是为锦州明军感到几分哀伤。

    营中镶白旗的底细满桂听说过。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八旗有数旗改换了旗号。现在的镶白旗,是由原后金老奴直辖的镶黄旗改换而成。

    也就是说,现在这支镶白旗鞑子,已不是原先后金最弱的那一旗。现在的镶白旗战力,在女真八旗中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虽一直在主动求战,但满桂却对自身战力心知肚明。满桂很清楚,镶白旗这些久经战阵的悍卒,可不是他这才整训个把月的轻骑,就能正面对抗的。要击败这支人数过万的镶白旗鞑子,满桂他唯一的机会就是夜袭。

    眼神不停在营寨和潜行家丁之间来回切换,看着潜行家丁逐渐靠近了镶白旗的寨墙,满桂的心紧张的都快从嗓子里蹦了出来。

    这可是最关键的时刻,稍有差池,明军的突袭就将前功尽弃。

    近了,近了;进去了,进去了。

    望着潜行家丁一个个平安贴近寨墙,又一个个悄悄越过了寨墙,而营寨中并无任何激烈反应,满桂心中大喜。

    “传令,前压,准备冲杀。”满桂压抑着心中兴奋悄声下令。

    随着满桂的命令悄悄传达,潜伏的明军,全都牵着战马慢慢开始向鞑子营寨方向靠拢。

    成了。

    看到寨门处出现清晰的圆弧形火光,满桂顾不上高兴,他一把拔出他那把加厚的大型雁翎刀,怒吼着重重向前一挥:“上马,突击!”

    吼声中,低伏的明军全都猛然拔高一截;吼声中,明军开始尽数催动战马;吼声中,明军随令发起了最猛烈的冲锋。

    潜入营寨的家丁,看到明军已开始冲锋,不再注意声响,全都开始放手施为。他们迅速破坏推倒寨门,抬开门前的拒马,为明军打开一条通畅的攻击大路。

    空旷的田野里,随着明军一排排的催动马匹,由小跑到疾驰,马蹄声如雷鸣般响彻天地。

    明军真的来袭营了,太好了!

    浑身劲装的阿济格,听到明军袭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跳了起来。他惺忪的睡眼里不但没有任何惊慌,反到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意。

    阿济格可不傻。傍晚时分,被阿济格派去绕中右所一周的,那都是镶白旗经验最为丰富的探骑。他们所去可并不止是耀武扬威那么简单。

    离开后金大营时,皇太极曾再三叮嘱阿济格,要他小心明军的援军。阿济格虽不耐烦,但皇太极的话,他还是记在了心里。

    率军插到宁远城后,阿济格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数只探骑,去查探可能存在的明军援军。

    宁远身后,最近的城池就是中右所,这阿济格又怎会不格外小心。就这样,满桂的大军入城,地上残留的痕迹就为经验丰富的镶白旗探骑所发现。

    接到中右所城中可能藏有明军援军探报时,阿济格心中真的很不是滋味。皇太极要他小心明军的援军,这明军的援军竟然还真的早就来了。

    知道中右所内藏有明军的援军,阿济格并未率军去堵中右所的城门。

    见识过宁远城攻城战的残酷后,阿济格就没有了任何攻击中右所的念头。

    阿济格有意放火焚烧曹庄驿民房,有意让那滚滚浓烟暴露他大营的位置;他还刻意减少大营周边的巡逻哨骑,以及大营外围的看守防御。

    阿济格想的很简单,明军援兵不是早就来了吗?那他阿济格就故意给明军一个袭营的机会。

    阿济格坚信女真八旗野战是无敌的。坚信以他镶白旗上万悍卒,就是真毫无准备下受到突袭,胜利者最终也还会属于他镶白旗。更何况,现在他还预做了准备。

    当然,阿济格并不确定胆小的明军到底会不会来。毕竟,都很多年没有听到明军野战的消息了。为防空等,阿济格也只是做了防突袭的准备,却并非全副武装的枕戈待旦。

    当寨门处声声惨叫和寨门倒地的巨大撞击声远远传来,阿济格眼中全是兴奋。

    “还真敢来夜袭?那就让我镶白旗给明猪个最深的教训吧!”

    完全清醒过来的阿济格,一边迅速披挂甲胄,一边兴奋的拿起他的兵器。

    可下一刻,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传来,阿济格的脸色顿时变了。

    马蹄声的异常,阿济格如何会听不出?这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

    阿济格怎会想到,中右所那座不大的卫所小城,却被满桂硬生生挤进去5000骑军。

    太尴尬了。期盼的明军夜袭确实发生了,但规模却远不是他预想的规模。这钓鱼怎会钓上一条鲨鱼?听着如雷的马蹄声,阿济格心胆欲裂。

    如此声势的明军骑军,被他直接放入了营中。即便他镶白旗早有准备,也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遏制住明军的冲击。想全歼明军,已完无望。

    今回镶白旗与明军只怕是要两败俱伤了。


………………………………

第四九O章:夜袭2(求订阅、推荐收藏)

    战马踏着倒地的寨门,快速冲进镶白旗大营。马上的明军骑士并未直接冲向营寨中心,他们只是奋力向营寨中心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