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本纪-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系。
魏忠贤得到兄弟货栈开业的详细信息,心中立马决断。
兄弟货栈的建立,还在通县货运行业引起一番剧烈震荡。
开业前期的测试中,兄弟货栈独有的四轮马车就像徐光启预测的一样,灵活、载重大的特性暴露无遗。四轮马车跑一趟足顶别的货栈的货车跑三趟。
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又有信王邸的钱(大众钱庄)和人员(夜来香)在背后支持,兄弟货栈的合理价位大大低出其他货栈的心理底线。
凭借低出同行太多的价位,兄弟货栈一开始正式营业,就迅速挤占了通县一多半的货运市场。这种扩张势头,招来同行太多的嫉恨。
通县,是大运河的终点。
南来的漕运就在此处上岸,京城百万居民的粮食大都囤积在此。
通县到京城的货运,养活了一大批货栈。
这个时代,小的货栈不算,势力大一点的货栈谁家背后没人撑腰。
兄弟货栈因扩张惹来的嫉恨矛盾,是无可调和的。
人世间,什么最大?
利益最大!
利益带来的矛盾,一般情况下是无可调和的。
面对这种状况,朱由检表现的很轻松。他早就做好了应对这场利益之争的准备。
说实话,朱由检就没想过避免,相反,他还很需要这种利益之争出现。
不同于朱由检现在的轻松,长春宫前,魏忠贤现在真的是一身冷汗。
就在片刻之前,天启皇帝朱由校把玩着望远镜,很随意的问了一句,“大伴,信王怎么找个琉璃匠师也会遭人劫杀,朕的天下就这么乱?”
不知信王殿下在圣上面前怎么讲的,魏忠贤只好老老实实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一遍。
“经调查,老奴还发现,这个赵家与白莲邪教还有些瓜葛。老奴不敢打草惊蛇。”魏忠贤偷看天启皇帝一眼,言语间,已将他预计的处理方式往重处提高一层。
“老奴已直接安排官兵围剿。这几天必能将此逆匪一网打尽。陛下且请放心。”魏忠贤咬牙说道。
“嗯,就这样吧。你好好去做吧。”天启皇帝点评一句,就不再提及此事。这一句就已注定,赵家将以逆匪的名义家破人亡。
离开长春宫,风一吹,魏忠贤感到背后一片冰凉。凭借他对天启皇帝的了解,他知道,这件事真的在圣上心中挂上号了。今天的问话就是不满的信号。
“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解决。”魏忠贤恨恨的想到。
中枢只要下定决心,魏公公掌管下的大明,执行力还是很高的。
青州府,颜神镇
面对大明朝廷的震怒,一日之间,镇上霸王赵家破灭,当地百姓一片欢颂之声。
赵家被以勾结白莲邪教,意图谋反的罪名被大明官军剿灭。
赵家全家男丁连秋决都没捞到,全被当场处决,女眷被发卖为奴。偌大一个家族,一日间就风吹云散。
区区一个乡镇土霸,面对认真起来的大明朝廷,只有被一脚踩死的份,毫无侥幸。
乡镇土霸赵家的倒下,使当地百姓或多或少都得到些好处,至少赵家多收的税取消了。
当地许多官司,因赵家的垮台而重新审理,不少小家族侥幸拿回自己的祖产。
得到好处的百姓中,有人因此为主持正义的魏公公立了长生牌位,定时焚香祷告。小民就是这么好满足啊。
京城,信王邸
各处的信息第一时间汇集到这里。
魏公公做好事绝不会不留名,既给信王殿下面子,那就一定要做足。
汇集的各种信息,使朱由检可以仔细的研究赵家一番。
朱由检感觉,青州府颜神镇赵家的发家史,可能就是大明乡绅地主的一个缩影。
赵家的地位并不高,只是大明一个镇上的土霸。他们家族中地位最高的也只是个举人,并没有进士存在。
早年的赵家,在颜神镇还很有几分善名。但自从依靠举人功名发家以后,几十年间在镇上作威作福,使赵家变得与善慢慢绝缘。
10多年前,万历年间,朝廷第一次派出税监。那时赵家依仗地头熟,本地民风彪悍,裹挟当地民意压服了当时的监税太监,获得了颜神镇实际收税的权力。自此赵家更是膨胀的不知天高地厚。
在颜神镇那就是天老大,地老二,赵家老三的存在。
泰昌年间,东林党废除商税矿税。颜神镇税关本都在裁撤之列。赵家就敢私自保留下税关,以朝廷的名义继续收税。
当然,那段时间收的税,大明朝廷那是一文钱都没拿到,都被赵家私吞。
天启三年,魏忠贤当政,朝廷重新派出监税太监。赵家又向青州府监税太监孙鸣献上大笔贿赂,再次取得名正言顺的收税之权。
吃滑了嘴,养刁了的胃口,怎么还会收敛。从那时起,赵家在颜神镇收税,已经高出正常商税10几倍。税款一半上交监税太监,一半落入赵家腰包。
10多年间,赵家依仗收税之便,打着朝廷的旗号在镇上欺压百姓,大肆兼并土地,到处强收家奴。据查,颜神镇一多半的田地,都已归赵家所有。在颜神镇,赵家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就这样,赵家在镇上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直到这次因琉璃匠师招惹到信王。
岳家所有的琉璃佩秘方,赵家怎么会花钱去买?直接把岳家收为家奴,多简单、多有效率。
也正是这种豪强的思维模式,才导致赵家家破人亡。
………………………………
第七十四章:地主豪强的本质(求票、求收藏)
扔下赵家的卷宗,朱由检长叹一声。
他既为赵家叹息,更为大明叹息。
赵家失去了制约,从良善之家蜕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土霸豪强,最终惹上他这更狠的豪强,惨遭灭门。可悲可叹。
大明无法保障良善之家幸福生活,迫使良善之家只能向豪强转变才能生存下来,更可悲、可叹。
赵家只是大明豪强的冰山一角,还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角。
各地比赵家强大十倍、百倍的家族更是比比皆是,大明现在已经算是病入膏肓。这些豪强家族依附在大明的躯体上吸血,为了自身的壮大与大明争夺营养,完全不顾大明的死活。
谁管大明已经虚弱的只剩下一副骨架,就快要垮了?
我要如何拯救你?我的大明!
想清楚这些,朱由检才明白前世的崇祯到底有多么难,他那10几年间过的是多么的不容易。没有外力帮助,只在大明固有的体制内腾挪,崇祯完全就是一只梦想拉住失控大车的螳螂。螳臂当车的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的为大明殉葬。
这种豪强失控的现象,并不是大明王朝所独有的,估计每个封建王朝末期都有这么一段时间。
也难怪历代王朝的末世君王,往往都是昏庸荒唐之辈。也许他们并不完全是昏庸荒唐,只是他们眼中完全看不到改变的希望,也就懒得再做无谓的挣扎,只好用昏庸荒唐来麻醉自己。
朱由检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大明朝廷却发生一场巨大的地震。
魏忠贤最近心情恢复的不错,赵家的事,他处理的很快。天启皇帝才问过3天,一切就已尘埃落定。
赵家,既招惹了信王,又激怒了皇帝,以勾结白莲教谋反的罪名处以满门抄斩。魏忠贤觉得还是合适的。
这些没眼光的土霸,依仗点科举功名就敢无法无天,是得好好震慑一下他们了。
青州府监税太监孙鸣,鉴于他悔罪态度诚恳,剿杀赵家时也算戴罪立功。看在他给魏公公送了一份难以拒绝的重礼份上。魏公公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孙鸣降一级留任。
青州府的其他官员就没那么好运了,一律撤职待参。正好给魏公公的门人腾位置。
信王那边,魏忠贤把赵家颜神镇的地契统统送了过去。
穷乡僻壤的,那地值不了几个钱,就权当还信王丢失的几万两银子了。
这招效果不错,找回面子的信王,也表示不再继续追究此事。
摆平了信王,魏忠贤安安稳稳的把所有情况汇报给天启皇帝。天启皇帝龙颜舒展,此事也就揭了过去。魏公公对此结果感到很是安心。
赵家的案子,实际还给了魏忠贤一个机会,让他清楚的认识到,他手中的权利到底有多大。同时也给了天下所有的监税太监,一个美好的提醒:土豪,并不是完全不可动摇的。
有了青州案这个先例,各地太监们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他们的手脚开始逐渐伸向各地土豪。对他们来说,土豪才是真正的宝库。
几天间,在各方势力的默契配合下,京城银车血案和青州赵家的案子就迅速传遍天下。
不过,魏公公梦想中的震慑天下的效果却完全没有达到。
相反,两个案子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魏公公完全想不到的,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言中,银车血案和青州赵家两个案子完全变了味道。
最终,两个案子在流传中竟然都变成权阉欺压良善的版本。
权阉觊觎小民的财产,借收取万恶的商税之机,肆意侵吞小民财产,小民被迫反抗强权。只可惜小民气壮山河的反抗,最终都被权阉残酷镇压。
在流言中,银车血案的高利贷方和青州土豪赵家,都被打扮成为民请命的正义之士。案件真像却淹没在传言深处。
也许这才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版本。
两案新版本重新传入京城,朱由检万分感慨。
很明显,这绝对是大明豪强的反击。
通过青州赵家的案子,朱由检终于弄明白大明豪强的本质。
他们就是一帮寄生虫,依附在大明肌体上,借助大明优待读书人的条件。通过科举把自己伪装成文人阶层,借助科举功名免税的特权,吸取大明的血液,壮大自己。
在经过大明王朝200多年的发展后,豪强寄生虫们已经壮大到,上可以操控朝堂,下可以影响民意,已经可以公然与大明朝廷争夺营养了。
寄生虫的过于壮大,使大明这个宿主变得奄奄一息。
“不对,以朱元璋和朱棣的雄才大略,怎么可能制定如此脑残的免税政策。这政策肯定有问题。需要好好查找一下资料。”朱由检一边仔细品味着流言代表的含义,一边想到。
想到流言所指的方向,朱由检一脸庆幸。
“还好、还好,流言中都没有提到信王邸,我的小势力可还经不起千夫所指。万幸现在还有魏公公这个权阉挡在前面。”
“不管历史是否改变,我都需要尽快加强实力了。”朱由检明显感觉到增强实力的迫切性。
“一定要趁魏忠贤这个mt吸引火力之际,迅速壮大实力。一定要在对方目光转向我之前,完成发育。时不我待啊!”
“我绝不做自挂东南枝的崇祯。”朱由检面色阴沉,他面对的不止一个两个的敌人,而是一整个阶层的敌人。敌方的势力超乎寻常的大啊!
流言只是前奏,估计魏公公会迎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击。
想尽快加强实力,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机会。朱由检嘴角微微的露出一丝微笑。
“枪杆子里出政权。”前世的记忆告诉他,没有军队的支持什么都不会成功。
那大明朝廷对藩王的容忍度到底有多高呢?
朱由检迫切的需要知道。
直接试探朝廷对藩王的态度,既没必要又容易把自己暴露出来,那绝不是个好办法。大数据的筛选,就是最好的渠道。
朱由检翻出夜来香搜集的有关藩王的资料。
看看大明的藩王都在干些什么吧?
资料上,大明藩王还真是有趣,炼丹、养鸟、唱戏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干正事的。也是,被当猪养的王爷能做什么正事。
………………………………
第七十五章:兄弟货栈打斗(求票、求收藏)
大明历史上对藩王分为几个阶段。
开国的第一个阶段,藩王都是实封王爷。对自己的封地有极大的自治权,同时拥有强大军队。这个阶段到朱棣永乐靖难结束。
造反成功的朱棣,开始重手削藩。藩王逐渐丧失了军队和大多数的封地治权。这个阶段到正德年间宁王造反结束。
宁王造反失败,使朝廷收回藩王仅有的一点权限,把藩王开始当猪养。藩王完全失去封地的治权,也没有了丝毫的政治权利。
可悲的朱家子孙啊,只因为藩王的身份就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带着前世的记忆,朱由检倒没有一点身为藩王的不幸,还在替他们悲哀,完全没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如果朱由检是在开国阶段,那他可以放手加强王府的势力,不需要太多的顾忌。可惜,他却处在对藩王管制最严的阶段,想染指兵权很难。
“咦?”看到各个王府在经商方面的成绩,朱由检不由惊呼出声。
朝廷对藩王的提防,朱由检是早有预料。朝廷对藩王经商的宽容,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
资料中竟然有数个王府插手粮食买卖,甚至还有王府参与军械买卖。这种规模的交易,要说朝廷不知道,那可真是小看朝廷耳目了。
这种事关国家命脉的东西也允许藩王经营,朝廷对藩王经商还真是宽容啊。看来只要藩王不私蓄甲兵,应该就不会触犯朝廷敏感的神经。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嗯,我喜欢。”
从资料中自觉把握住朝廷尺度的朱由检,决心把步伐迈得更大一点。
京城,通县
码头,货栈聚集区,一群短打装束的人拥在兄弟货栈的门前。一个嚣张的声音大声叫道:“什么玩意?敢不让老子吃饭,老子砸了你这鸟店。”
叫嚷声中,一群人向店内冲去。
乒乒乓乓,店内传出一阵打砸的声音。
远处,一个茶楼上,一群提笼架鸟的主拥在栏杆处观看。有人阴声说道:“砸的好,叫他敢不尊咱们的行规。”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称是。
看了一会,又有人说:“老虎还是很用心的,这次带来的都是硬把式吧?听说这兄弟货栈后台很硬,可别打出事来?”
“你就别瞎操心了,老虎看着鲁莽,可比猴都精。看到没,连牌匾都没动。大爷专门交代过的,不会弄出人命的。”
他们口中的老虎是个外表粗豪的汉子,他此刻正在心中大骂:“什么玩意?不是说这家店没请护院吗?这他妈都是什么人?”
随老虎冲入兄弟货栈的,是他虎头帮最能打的20几条汉子,在这码头区也算凶名赫赫的人物。
虎头帮进店很顺利,兄弟货栈就根本没人阻拦,店铺里的人似乎都跑了个精光。
没有反抗,这令老虎很满意。
看我虎头帮的威风!
砸前面的铺面很不过瘾,除了柜台和桌椅板凳这些粗苯家什,连一点浮财都没见到。
没关系,店后是货物仓储地,最少也会有货物在里面,总有好处可捞的。
心思火热的虎头帮汉子们嗷嗷叫着冲进后院。
那是什么情况?
没想到一进后院,就整个画风大变。
后院中一排少年笔直的站在院里。
没把少年放在眼里的虎头帮大汉们,一个照面就被10几个少年乒乒乓乓的打翻在地。
老虎也很是挨了几下狠的。
看事不妙,老虎赶忙服软,跪倒告饶。
这招很有效,只要老老实实跪倒,少年就不再追打;不跪的,少年一律很加打击,直到倒地才能算完。
跪倒的诀窍,很快大家都发现了。随即,除了被打的起不了身的,其他人都老老实实地跪满一地。
场面控制住后,少年们一声不发,瞬间就退到后方列队站好。
“厉害啊,这明显就是军中精锐的风范,这家货栈背后不知是哪位勋贵?他妈的,这是故意坑我。”老虎一下明白了行会大爷交代的意思。感情人家知道这里水深,拿他试探深浅呢。
货栈方一个英武的中年人站到老虎面前,很干脆的说道:“你叫老虎,听说你很能打?”
老虎吓了一跳,他赶紧陪着笑脸:“不敢,不敢,小人只是有几分蛮力而已。”
那中年人回头点了一个少年,“郑平,你来和他试试。”
少年应了一声,迈步出来站好。
那中年人扭头冲老虎说道:“小子起来,只要你打赢了,今天就放你走。”
老虎哪敢起身,他连连叩头哀求道:“这位大爷,小的知错了,您老怎么处罚小的都认。小的万万不敢在与这位小英雄过招。”
看他惫赖的面孔,那中年人重重的啐了一口。似乎压了压火气,中年人才开口说道:“小子,你自己选吧,要么和他打一场,输赢都让你走。要么就准备去辽东服役吧。”
一听辽东二字,老虎脸色大变。他在心中权衡一下,又向中年人磕了个响头,“小的、小的愿意打一场。”
看中年人微微颔首,老虎站了起来,“真的不管输赢都让我走?”老虎又追问一句。
“当然,老子说话从来都是一口吐沫一个坑。”那中年人有些不耐烦了,话也冲了起来。“不过,赢了你可以囫囵着走,输了留下只手吧。”
这句狠话一出,老虎反而深信不疑。他扎紧自己的腰带,冲郑平一拱手,整个人合身冲上。
郑平才要还礼,就被老虎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交手,老虎就放下心来。这少年不是真正的练家子,手脚十分生疏,应该不是他的对手。他是不是应该多挨对方几下再赢,才不会太伤对方面子?
老虎还是输了。
就在老虎走神的瞬间,郑平硬冲了上来,完全不管老虎的重手,一个别腿抱摔把老虎放到在地,随即重重的一击落在老虎咽喉之上。老虎顿时完全喘不过气起来。
老虎感觉输的很冤,他没想到那个少年会那么狠,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竟然冒着残疾的危险,硬抗他的重手也要把他击倒在地。
看着倒地不起的老虎,那中年人笑骂道:“滚吧,小子。算你走运。不过,就你也算只老虎?”他扭头冲少年们喊道:“收队。”
转瞬间,少年和那中年人走了个干干净净。院子里只剩下老虎一群人还在傻傻的发呆。
………………………………
第七十六章:我家少年初长成(求票、求收藏)
兄弟货栈中出现的少年,就是朱由检的少年队。
领头的中年人,就是曾经的护卫头领张云翼。他现在的身份是王府教头,负责教导少年们的杀敌手段和战场经验。
第一次接触少年队,张云翼就对少年们的纪律性大感惊讶。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军列,似乎传说中的戚家军也没有如此严谨的纪律性。
张云翼真正接手少年队后,才发现他能做的实在不多。身体训练和队列操练,少年们都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根本不用他插手。
教少年习武,少年们现在的年纪有些晚了,很难有大成的希望。
张云翼前些年战场闯荡的经历也告诉他,战场之上,武艺其实并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战场上根本没有让你施展武艺的空间。更多的时候,就是一刀换一刀,看谁的刀更利,甲更厚。
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张云翼把他的担忧向信王殿下做了汇报。他不想白拿信王的供奉。
说道武术大成的字眼时,到现在张云翼还记得信王那惊讶的表情。
“什么?”朱由检惊讶的叫道,“你真有武学秘籍?还必须从小学起?那学成能有多厉害?”
“能武破乾坤,破碎虚空吗?”朱由检一脸的向往之色。
“不能。”张云翼一脸严肃的回答。
“那能开山断岳,登萍度水吗?”朱由检又一脸好奇的问道。
“也不能。”张云翼一脸尴尬的说。
不能再让信王殿下发问了。殿下这是神话传说听多了吧?
张云翼赶紧把所知的武学宗师情况,向信王殿下好好解释了一遍。
和朱由检前世所知一样,这个时代的武学宗师,虽比普通人强,但也没有超自然的力量。
听完张云翼的解释,朱由检一脸的失望:“孤知道了。孤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成为武术大家。孤只要你教他们沙场杀敌的本事。就是那种一击毙命、一招制敌的本事。就像这样……”
说着,朱由检摆出一个反关节和锁喉的姿态,“就是这种针对关节和要害,一招制敌的本事。”
看信王别扭的姿态,张云翼脑中如受重击,瞬间打开一个美妙的新天地。
武技、武技还能这样用?
后面的细节,张云翼都不记得了。他只记得他晕晕乎乎的,似乎连礼都没给信王殿下行,就回了房间。
张云翼不眠不休中整整度过了3天。
那美妙的3天时间,让他终于把武学经验和战场经验融合到一起,创造出符合信王理念的,那种能一招制敌的招数。
这种一招制敌的招数,杀伤力巨大,完全就是战场的路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