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本纪-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那些乡亲会承受不了这么重的税。
他们承受不了,那跟朱由检有什么关系。
在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这就是朱由检一向的想法。
那些乡亲若是实在受不了,也可以投效他信王府吗。那样他就可以替他们出头了。
什么都不付出,又凭什么想获得收获呢?
周家的事情暂且就先这样处理吧。
鉴于周秀才腿上有伤行动不便,朱由检专门留下两个人照顾他,等到周秀才腿伤好了再带他一家回京城王府。
对周秀才,朱由检已经想好了怎么用他。周秀才会有大用处的。
大队临走前,朱由检特意又去探望了周秀才一次。
朱由检的办法似乎有效,周秀才整个人的状态不错,至少至今还没有出现高烧的现象。这让朱由检放心了不少。
离开了东安县城,朱由检才发现,他来去匆匆的竟然连此处的街面都没正眼看过。
唉,这也太有损微服私访这四个字了。
在心底,朱由检发出一声轻轻地叹息。
天津城
望着远处的青砖城墙,高大的门楼,络绎不绝进出城们的人群,朱由检一下兴奋起来。
对吗,这才是记忆中的那种古城。
东安那也叫城?朱由检忍不住再对东安吐槽一次。
从城门处就可以感觉出天津城与东安的明显不同。
进出天津城的官道,在那高大的城门洞口,被人为的分隔开来。道路中间走车,左右走人。
7、8个还算精壮的士卒和10几个青衣的壮汉正在门洞处忙碌。大概是在收取进出城门的税收吧。
虽然城门比较宽大,可天津城门进出的效率,看上去比东安却要慢了许多。朱由检远远看到的人群,明显就是因为进出速度受限,才聚集起来的。
朱由检的车队,随着人流慢慢来到天津的城门边缘。
………………………………
第一七四章:暗访中的钱庄(求订阅、推荐、收藏)
坐在马车内,朱由检好奇的打量天津拥挤的城门处。
朱由检发现,那城门处看似忙乱,其实还是很有条理的。
门洞的左侧排的都是进城的人群,右侧则是出城的人群。入城需要经过青衣人的检验,出城却并不需要。行人不背货基本不需要检验,过城门还是很通畅的。
道路拥挤,主要是因为通过城门处的各种车辆。
仔细搜寻了一下前方,朱由检发现,似他这种马拉的车辆,整个车流中非常罕见。至少朱由检能看到的城门处是一辆都没有。
天津城门处拉车的牲口,都是以牛和驴为主,车型也都是些两轮车。负重较大的都是些牛车。
牛车行进本来就慢,再拉上大量的货物,那进出城门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对缓慢移动的进城车队,张之度有些不耐烦了。
想他张三爷在京城进出城门,都从没排过队,到了天津却来老老实实的排队?
这怎么可以。这要叫京城的同僚知道了,还不得笑掉了他们的大牙。
“张成、张成,”张之度大声叫道:“你这狗才,还不快去叫他们让开道路。”
看到张之度发火,朱由检丝毫不急。
张之度安排插队,那太好了。朱由检任凭张之度去安排。
朱由检只是继续观察城门处的那些人,看他们会如何调度让路。
受到将主的责令,张成策马直奔城门。
看得出,张成的骑术颇佳。他在人群车缝中自如的来回穿行,迅速跑到城门洞处。
远远地也不知张成说了几句什么,就见城门处的青衣人和士卒全都动了起来。
看得出,城门处的这帮人绝对算得上训练有素。一阵人荒马乱过后,城门处被迅速清出一条通道。在官道上其他人羡慕、嫉恨的眼神中,朱由检的车队开进城中。
过了城门洞,王承恩的声音从车外传来。
“殿下,咱们到那里去落脚,是去馆驿还是找家客栈?”
“客栈。”朱由检毫不犹豫的就做了决定。
出来了住什么馆驿,咱又不是差那几两银子,还是住客栈更有情怀不是。
古代的客栈啊?前世绝对没有的记忆。
“俗、真是太俗了。”
朱由检瞅着同福客栈的牌匾,在心中暗暗吐槽。这名字真俗,还不如叫有家客栈听着顺耳呢。
有钱的朱由检一行人,高调的包下了整间客栈所有的上房。
上房,这就是传说中的上房?
朱由检好奇的里里外外转了一圈。
这个时代的上房,原来就是前世的套间啊。
朱由检总算解开了疑惑。
果然,贵有贵的道理。
在这同福客栈,上房标价为一天3钱银子,而它的中房只需要1钱银子,至于下房,朱由检干脆就没问。
想来上房是套间,那中房应该就是标间,下房应该就是多人间一类的吧!
梳洗过后,朱由检换上王承恩才给他买来的一身市井便服,就溜出了客栈。朱由检还是放不下,他那微服私访的念头。
天津卫的街头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混杂在人群中,朱由检左顾右盼的四处打量。
哟,这麻花现在就有了哎。
看到卖麻花的,朱由检大感惊讶。
瞅着前世耳熟能详的的食品,再听到天津本地人哪一口著名的碎嘴子,朱由检是由衷的倍感亲切。
朱由检无所事事的在街头瞎逛,各种小吃吃了不少。可惜,他就愣是没碰到任何一件欺男霸女的事情。这让朱由检非常的不开心。
转过街头,大众钱庄那显眼的招牌出现在朱由检眼中。
既然路过店门,朱由检也就顺势进店去看看。
嗯,还不错,店中的掌柜和伙计依然保持着微笑服务的传统。朱由检进门的第一感觉非常的不错。
只是朱由检本能的感觉似乎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呢?
没理会迎上来的掌柜,朱由检停住脚步,四处观察。
钱庄大厅地面整洁,环境优雅。
在柜台前办业务的几人,正和柜台内的伙计小声的说着什么,整个店内都显得比较安静。
对,让朱由检感到不对的,就是这个:比较安静。
这里是大堂又不是专门隔出来的雅间大户室,怎么会如此安静?
这家店没有散户吗?
朱由检心中略略有些烦躁。
钱庄掌柜微笑着迎了过来:“这位客官,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听到那标准的迎宾致辞,朱由检烦躁稍稍减轻一些。
“我想存点银子。”朱由检故意做出一副缩手缩脚的样子。
“不知客官要存多少银子?”掌柜仍是一脸微笑的询问。
“我要存3两,不,我要存5两银子。”朱由检磕磕绊绊的说道,心中却已经疑心大起。
按朱由检原来订的程序,此时掌柜应该把他引向柜台,教他存款的程序才对。怎么会问他存银数额?这不合程序啊!
“对不起,本店不接受小额存储。”掌柜依然还是笑容满面,口中却是明确的是在拒绝。
“如果客官只是要存5两银子的话,请您出门向这个方向走最多30步,哪家店是专接小额存银业务的。”
掌柜的服务不错,他细致的指点朱由检该去的方向,还特意举起右手提示他是出门右拐。
服务很周到啊!
朱由检按捺下心中的不满,转身按掌柜指点的方向找去。
那个掌柜说的不错,确实用了不到三十步,一个略显破旧的店面就出现在朱由检眼前。
这个店面上的牌匾,却让朱由检的怒火险些爆发了出来。
“大众借当”,这尼玛也叫大众?这是遇到李鬼了吗?
朱由检把心火压了又压,才迈步走进了这家名为“大众借当”的店铺。
店铺里的摆设,一下让朱由检想到了经典的当铺场景。
听到有人进店,那高高的柜台、粗长的栅栏之后,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传了出来。
“干什么的?”
到了此时,朱由检反倒不再生气了。他心平气和的回答:“我要存5两银子。”
“存银子?”柜台后面的人,连头都没露还是那么有气无力的说道:“存5两银子月息一钱。”
“什么?怎么这么贵?”朱由检大声的叫道。
他很明白,对方说的月息一钱是他存银要交的保管费。
“不愿意就滚。”柜台后面的声音忽然发起怒来。“就你们这点小钱,爷还看不上呢。”
没在与他多说,朱由检退了出去。
“王拌拌,叫人查查这家店铺是谁的?尤其要查清他背后的东家是谁?”朱由检阴着脸吩咐。
朱由检真没想到,他微服私访竟然会查到了自己的产业头上。
………………………………
第一七五章:天津没有船(求订阅、推荐、收藏)
以朱由检现在拥有的渠道,打听一个店铺的背景非常容易。
当朱由检返回客栈才喝下第一杯茶,王承恩就拿来了那个所谓“大众借当”的资料。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那家店的主人姓金,据说背后的东家是天津守备秦喜明。”
朱由检眉头一皱,“这家店是什么时候开的?”
“这家店是万历四十七年开的。原本没名字,就叫当铺。这个名字是去年10月才起的。”王承恩翻翻资料详细的说道。
“另据消息显示,咱们钱庄自去年10月以后,就不再接受小额存款了。”
“嗯。”朱由检应了一声,端起茶碗慢慢品起茶来。
听完这些资料,朱由检对事情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他只希望结果不是最坏的那种。
“天津咱们共有几家分店?”朱由检凝重的问道。
喝了几口茶,朱由检已经拿定了主意。
大众钱庄对他无比重要,他不能存有任何侥幸思想。
“天津咱们共有三家门店。三家门店现在都不接受小额存款。”王承恩马上就把朱由检想问的回答出来,根本就没再看资料。
“京城总号接到过有关这方面的汇报吗?”
“这,老奴不知。”王承恩不敢做出判断。
“王拌拌,传信回去,叫高起潜详查天津钱庄的一切行为。注意,叫高起潜一定不要惊动了他们。”朱由检凝重的说道。
天津城一处隐秘的房间中。
“你不是在玩笑吧?”一个中年文士皱起了眉头。
对面阴影中,一个粗豪的声音轻松的说道:“你觉着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你不是在开玩笑吗?这种异想天开的计划,难道不是开玩笑吗?你觉着天津卫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太可笑了。呵呵。”
中年文士还故意嘲讽的呵呵笑了两声。
粗豪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还是平稳的说道:“不需要你们做什么。你们只要按正常程序行动即可。”
说着,阴影中扔出一张纸片。
“这是给你家主子的,只需要他按正常程序行事就行了。”粗豪的声音淡淡地说完,就不再言语。
中年文士接住纸片扫了一眼,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灯光下,纸片上醒目的一万两字样,在刺目的提醒他,这张纸到底有多贵。中年文士有些惊讶的问道:“有这么多钱,你们直接去买不就行了,何必如此铤而走险?”
这次阴影中人终于有了些变化,他似乎苦笑一声:“若是那个倔老头肯卖,谁会跑这儿找这罪受。”
再次看了纸片一眼,确认是大众钱庄的银票,中年文士把银票收入怀中。他冲阴影中拱了拱手,“你们既然执意如此,那就祝你们好运吧!”
天津城,同福客栈
“什么?我说三哥,这么关键的事情你怎么不早提?”朱由检丝毫不脸红的埋怨张之度。
抛下钱庄的事,朱由检才听到一个坏消息。
想看到珍运船,他们竟然还要再走近百里路程呢。
面对朱由检的埋怨,张之度无奈的摇摇头。
张之度能说什么?
张之度怎么也没想到信王殿下的常识竟然如此差。信王殿下竟然会连天津城并不在海边都不知道。枉他还以为信王殿下是专门到天津城来游玩的。
埋怨完张之度,朱由检忍不住自己笑了。
看来,今天他是看不到珍运船了。
暂时无法看到珍运船,这事真的不能怨张之度,只能愿朱由检自己糊涂。
大哥朱由校说珍运船在天津卫,并不是说珍运船在天津城。天津城可不靠海,它离天津海港还足有近百里的距离。
要是他们现在启程赶路,抵达天津港,恐怕天都会亮了。
朱由检要去天津港看珍运船,按正理,他们就不应该进天津城。进天津城,他们明显是走了弯路。
当然,从某一点上来说,朱由检埋怨张之度也不能算错。
毕竟张之度是知道朱由检的最终目的地。眼看着朱由检犯傻进天津城,张之度都不提醒朱由检,落朱由检埋怨也是他应得的。
看看张之度无语的样子,朱由检也不埋怨了。
错都错了,还能怎样。与其赶夜路让大家都受罪,还不如在天津城过一夜。相比城外的旅店,毕竟还是城里住的更舒服一些。
这个时代的天津城还是很繁华的,各种勾栏楚馆、灯红酒绿之处还是很不少的。
朱由检非常怀疑,张之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故意不提醒他的。
嗯,张之度的心大大的坏了。朱由检暗自的腹诽。
官道上,四轮马车在飞速前行。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映满了半边天唵。路上走来……”
马车上,朱由检哼着小曲,惬意的欣赏着张之度那一个劲点头的囧样。
“活该,叫你明知道绕路却不提醒我叫你明知道今天一早出发还去喝花酒叫你去喝花酒还不带我。”
朱由检在心中冲着张之度好一顿吐槽,表面上却还一本正经的拍着张之度的肩膀:“三哥,快看,那有只鸟。看,那边还有只兔子。”
总而言之,在怨念深重的朱由检眼前,张之度还想安安稳稳的打盹,那是门都没有。
天津城距天津港真的不近。虽然朱由检一行都有马车代步,可跑完近百里地,也足足用了大半天时间。
当太阳西斜之时,天津港终于到了。
这个时代的天津港规模并不大。说是海港,其实只是海河入海口处的一个小码头而已。
大明永乐年间,永乐大帝决议迁都以后,为护卫京城,特意在天津设卫卫护京城。
从那时起,大明才修建了天津城。随后又在海河入海口处筑起炮台,用以防御海上敌人的入侵。
海河口处的这座炮台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镇守海河口,一切外来海船无旨都不能逾越炮台进入内河。这样一来二去,慢慢在炮台之下逐渐形成停驻船舶的海港。
实际上,大明自郑和的船队腐烂后,天津港也早就随之荒废了。直到万历年援朝抗倭时,才又重新启用。
天津港真正排上用场,还是袁可立当上登莱巡抚这几年的事。
若是没有袁可立,也许天津港现在还只是停泊几条小渔船吧。
………………………………
第一七六章:上船(求订阅、推荐、收藏)
天启二年,帝师孙承宗督师辽东。
为了他的整体辽东战略,孙承宗特意推荐袁可立担任登莱巡抚,李邦华担任天津巡抚。
袁可立到任登莱后,按照他与孙承宗的约定,积极整顿水军,跨海攻击辽东后金的后方,为孙承宗建立宁远防线争取时间。
袁可立在登莱建立了水师大本营,派山东总兵沈有容以广鹿岛为前进基地,联合皮岛的辽东总兵毛文龙,对后金展开来自海上的骚扰,逼迫努尔哈赤放弃大片沿海的土地。并接回了无数逃离辽东的难民。
孙承宗能平安修筑宁远防线,与袁可立对后金的敌后牵制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长期的水师调度中,袁可立发现海船调运物资的便捷之处。他联合天津巡抚李邦华,上书朝廷重开了天津港。
袁可立把天津港加入登莱水师的辐射范围,构建了整个面向辽东的海运体系。天津港这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也不知道修修路!”
朱由检怨念十足的望着车外坑洼不平的狭窄小路。
这次出门最让朱由检不满的就是交通了。
这个时代,交通也有点太不方便了。路既不平、又狭窄,也就所谓的官道,还能稍好那么一点点。
这天津港好歹也算是港口区,这路破成这个样子,还怎么运输货物啊?朱由检实在很难理解。
朱由检就算再宅,但“要想富、先修路”的话,他还是能理解的。物流不通畅,做什么都是事倍功半不是。
有张成在前面开路,朱由检的车队顺利的进入天津港区。朱由检注意到,路上至少通过了3道关卡,车队才能进入。
“我晕,看来这天津港就不是民用港,这得算军港才是。这也太浪费这么优越的资源了。”朱由检忍不住又在心中吐槽。
车队顺着朱由检嘴中的破路拐了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大片的水面呈现在眼前。
车队所有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都被一艘巨大的帆船吸引了过去。
太大了。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
是啊,30多米长的船身,再加上20多米高的主桅,不论从宽度还是高度上,这艘船都给看它的人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力。
更何况,停在这艘船身边的还都是些小船,最大的也还不到它的3分之一。在这些小船的对比下,珍运船更显得巨大无比。
揉了揉眼睛,朱由检也不由的生出几分自豪。
这艘大家伙就是他带给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标志性变化。朱由检知道,珍运船的出现,证明历史已经开始轻微拐弯了。
对于这一点,朱由检更是无比的开心。
人都说“望山跑死马”,这望船跑的也不近啊!
车队顺着狭窄的道路,又曲里拐弯的走了10多分钟,这才正式来到那个木质的码头。
车还没停稳,朱由检就跳下了马车。
从码头这里看去,珍运船更显得巨大无比。
这只是排水量不足400吨的商船就有这么大了。若是胜利号那排水量近4000吨,体长超过60米的战列舰制造出来,那会有多么的雄伟,多么的壮观。
“嗯,估计这个码头根本就停不下那么大的战舰吧?”朱由检呆呆的盯着珍运船,脑中浮想联翩。
跟在朱由检身后下车的众人,表现还不如朱由检。一个个被珍运船那巨大的船体惊呆在哪里,半天回不过气来。
最先回过神来的还是朱由检,他拍拍张之度的肩头:“三哥,别发呆了。咱们上船瞧瞧去。”
抹了一把快要流出嘴边的唾液,张之度这才清醒过来。
“上船?那可不行。殿下您就别难为我了。陛下只说让您来看看船,可没交代允许您上船?”张之度一脸坚定的回答。
“孤真的不能上船去看看?”朱由检死死地盯着张之度,脸上的微笑慢慢在消失。
“不能,不、不能吧?”在朱由检的盯视下,张之度有些撑不住劲了。
这个小爷心眼好像真不大,今天已经折磨他一天了,让他连个盹都没打成。这要真逆了信王殿下的心思,他只怕还会受到更厉害的摧残。
这个上船看看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不是。张之度默默开导自己。
“到底能不能上船?”朱由检恶狠狠的追问一句。
“这、这,”张之度慌慌张张的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旁边众人。
随侍在旁的众人谁会参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意见,看到张之度目光扫来,全都避了开去。大家权当没看见。
周边众人中,唯一有资格劝慰朱由检的徐光启,却也在满眼放光的盯着珍运船,很明显他也想上船去看看。
“孤到底能不能去?”朱由检不耐烦的问道。
向周围看了一圈,发现没能找到支持。张之度彻底熊了。
“能,能。殿下想上船,这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张之度忽然想明白了。
我干嘛要得罪信王殿下,完全没必要啊。上船怕什么,船在岸边又没开。只要注意殿下上下船的安全,不就结了。圣上没允许殿下上船,可也没不许他上船啊,我硬撑这个干嘛。
想明白了的张之度,利落的开口吩咐:“张成,拿爷的腰牌去安排一下。殿下要上船。”
看张成想船那边跑去,张之度很狗腿的笑道:“殿下稍待,张成安排好,小将就陪您过去。”
哼了一声,朱由检没有理他,转身向珍运船走去。
越走到近处,珍运船那庞大的体型就越具有压迫感。
不过,对朱由检来说,除了第一眼的感慨,珍运船对他还不具备真正的震撼。毕竟,就是朱由检前世记忆中的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