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本纪-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东在努尔哈赤的治下,破坏远比建设来的多。

    辽东后金辖区的汉民,经过努尔哈赤数年来以各种理由进行的大屠杀,大多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被分作女真人的奴隶。

    辽东原有的大量村镇被毁,无数良田彻底抛荒。

    幸存的汉民作为奴隶,辛苦耕种出来的粮食、财富完全属于别人,就连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又怎么会有一丝的生产积极性。

    女真人又不事生产,对农耕近乎一窍不通,只会用杀人的方法管理汉人奴隶。

    努尔哈赤的这一系列的作为,导致辽东后金治下,这几年虽然都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却依旧年年歉收。

    而不管丰年也好,歉收也好,女真人根本就不在乎汉人的死活,他们只管把粮食统统抢走。

    照这个节奏,范文程判断,后金的粮食已经出了大问题。今年冬天,辽东必将出现饿殍遍野的局面。

    当然,饿死的肯定不会是女真人。

    “粮食?”皇太极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着这两个字。

    作为后金掌管后勤的大管家,皇太极远比后金的其他人更懂得后勤的重要性。

    对粮食的问题,皇太极虽然也有所关注,但他并没有太过看重。毕竟后金的军中还不缺粮。

    “我大金近年来军中虽不缺粮,但民间却已经表现出缺粮的势头。”范文程一脸自信的侃侃而谈。

    “我大金先得辽沈,后陷广宁,先后得到了大明的大量库藏。

    这几年,老汗又大肆清理内部,从民间又获得大批的存粮,这才有我大金军中这充沛的军粮。

    但今年民间再次歉收,粮食已然不足。老汗这马上就要再次向大明动兵,兵马一动粮食损耗更大。

    贝勒爷,您觉得此次出战,老汗的胜算如何?”

    看到皇太极被他问的一愣,范文程连忙补充:“我是问贝勒爷,您觉得老汗能夺回多少粮食?”

    能抢回多少粮食?

    这个问题让皇太极有些挠头。

    战争的胜负还好判断,可这劫掠的收获可不好确定。

    那东西偶然性太大,也许一个小兵一把火,就会让你空手而回。

    看到皇太极一时没有回答,范文程无声的笑了一笑。

    “咱们就算老汗能轻易打破明军的宁远防线,缴获明军的所有物资。那我们能得到多少粮食呢?”在粮食二字上,范文程着重加重了语气。

    “以大明以往的习惯,一般会为明军储存半年左右的粮食。明军大概有10万人吧?

    也就是说,我们顶多能缴获10万人半年的军粮。就算能从宁远民间在搜缴一点粮食,也肯定不够10万大军一年所食。”

    听范文程说到这儿,皇太极惊得一下站起身来。

    他明白范文程说的意思了。

    大金就要闹粮荒了。

    京城

    宫内终于传出确切的信息,容妃任氏顺利产下皇子,皇帝为其赐名朱慈炅。

    因皇帝得子,朝廷明喻:大赦天下,普天大庆。

    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可朱由检听到消息心中还是很不是滋味。

    大哥有秘密竟然一直瞒着他,这令他不太舒服。

    难道大哥还会怕他对小孩子不利吗?

    不想了,郁闷。

    朱由检用力甩了甩头,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不舒服的感觉甩出脑外。

    拿起桌上的报告刚翻了两页,王承恩就匆匆的跑了进来。

    “我的祖宗哎!殿下您怎么还稳坐在这里?朝廷明发的诏书都出来了,您还不进宫去给陛下贺喜?”

    虽然知道自己的主子心里不舒服,但王承恩还得上赶着来劝说。

    没办法,信王和皇帝再是兄弟,也毕竟还是君臣的关系。

    该去贺喜的时候,就算心中再不舒服也必须得去啊!

    懒洋洋的站了起来,朱由检慢悠悠的说道:“好吧,那咱们这就过去吧。”

    看信王没有准备礼品的意思,王承恩忍不住提醒:“殿下,我们送什么礼物呢?”

    “礼物?你就从库房随便拿点值钱的东西就好。”朱由检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他还是难以迈过心中的那个坎。

    皇宫

    “信王还没有来?”朱由校这已经不知是第几遍问了。

    封锁容妃怀孕的消息,朱由校知道会引起外廷的极大不满。可他实在不敢再冒失去子嗣的危险。

    没提前告诉小五,朱由校也知道,这次他算是得罪小五这个弟弟了。

    从本心来说,朱由校是不想瞒着小五的。

    可魏忠贤说的也对,小五那飞扬跳脱的性子很难保守住秘密。一旦他说漏了嘴,那全京城恐怕都知道了。

    事关重大,朱由校也只能选择瞒着小五了。

    贵为天子,若有的选择,朱由校也不想封锁这个消息。可连续几个孩子夭折,让朱由校对整个皇宫都有了点不安全的感觉。

    这次封锁容妃怀孕的消息,也算是朱由校对宫中的一次检测。在魏忠贤的封锁下,消息没有一丝外漏,这结果还算让朱由校满意。

    只是该怎么解决小五的麻烦,让朱由校感到很伤脑筋。

    “陛下,信王殿下来了。”

    内侍的声音惊醒了朱由校。

    “还好,小五还肯进宫来看朕,那就好办了。大不了,朕再多答应小五些条件就是。”朱由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路,都到了长春宫的门口,朱由检还无法在脸上挂上笑容。

    算了,还是生气的样子比较自然。也省的这个大哥还真以为我一点气都不会生。

    朱由检决定放弃挤出笑容的努力。

    估计这种挤出的笑容恐怕比哭还难看。放弃算了,省的大家都难受。

    看信王就那样板着一张脸,一股生气的模样走进长春宫。王承恩心中就不住的打鼓。

    “殿下可别太恃宠而骄了。”

    在宫中当了几十年的差,王承恩看过、听过的,因恃宠而骄没了好下场的主子可不再少数。

    “大哥,你太过分了。”

    进了长春宫,没等王承恩站稳,他就被信王殿下的言语吓得腿都软了。

    “我的祖宗,咱不能这样吓人啊!”王承恩心跳的都快要从胸口蹦出来了。

    信王殿下现在的言语,都不止是恃宠而骄了,完全可以算是冒犯君威了。

    这还了得!
………………………………

第二二九章:皇太极的谋划(求订阅、推荐、收藏)

    长春宫

    既然拿定了生气的主意,朱由检也就不再费心去搞什么伪装了。他直接把自己的不满展示在朱由校面前。

    “大哥,你太过分了。容妃嫂子有了小侄子,你竟然还瞒着我。你就不怕我去打小侄子的屁股?”

    听小五巴拉巴拉的发着脾气,朱由校的心中忽然平静了下来。

    这才是他的兄弟!

    他们兄弟之间哪需要什么虚情假意。

    要是小五也像那些文臣一样,明明心中气得要死,还要硬撑着说些恭喜的吉祥话,那就真没意思了。

    这次确实是他当大哥的做的不对,哪有当兄长的瞒着自家兄弟的。

    “小五,你想打小侄子的屁股,那你可有的等了。那小子现在还太朕可不能让你现在就去打他。你想打他,至少也得等他长大些再说。”

    朱由校脸上带着笑,温声向小五赔着不是。

    作为皇帝,朱由校他是不能直接认错的。允许小五将来打他儿子,这就已经表明朱由校的心思了。

    皇帝的这个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大明是嫡长继承制。

    刚出生的容妃儿子,已经稳稳地站据了长子这个名分。

    只要他能平安长大,就算将来张皇后也有子,可他这个长皇子也将是未来大明储君的有力争夺者。

    这么一位有可能成为储君身份异常尊贵的皇子,在信王口中却成了小侄子。信王竟然还想去打他屁股,而皇帝还真就答应了。

    这简直要惊掉了大伙的下巴。

    看到朱由校还是一如既往的待他,朱由检的眼中忽然有了一股酸涩的感觉。

    “算了,看大哥你一脸舍不得的样子,我就不去讨人嫌了。”朱由检揉揉眼睛,转口叫道。

    不过,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大哥。

    一扭头,朱由检冲王承恩叫道:“那份礼物不要送了,都给我带回府去。小侄子还太他还用不到。”

    不顾王承恩骇然的表情,朱由检又回过头来,一本正经的向朱由校解释:“大哥,你不提前通知我,我都没有任何准备。

    这次我带来的全是库房里的金银珠翠,小侄子根本用不上。现在我都带回去了。

    等我为小侄子专门搞点现在他能用的到的东西,算是专门给他的礼物。

    嗯,不能让他的礼物被别人挪用了。”

    听完小五的理由,朱由校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不就是不想给朕礼物吗?难为小五还想出这么个理由。

    得得,带回去就带回去,朕还稀罕你那点东西。

    倒是小五要为他的小侄子设计点新东西,这倒让朱由校有些期待了。

    辽东

    “大金要闹粮荒了!”

    听完范文程的分析,在心中确认了这种可能性,皇太极心中忍不住一阵狂喜。

    这真是错有错着,好心有好报啊!

    皇太极是大金的大管家,大金所有有关后勤的事物没有谁会比他更清楚。

    大金不是大明,大金的军队并没有统一的后勤供应。

    大金每次出兵,都是各旗各自集中各旗的军队,各带自家所需的给养。

    各旗的部队汇集到一起,按努尔哈赤的指挥一起做战。努尔哈赤只会给各旗解决很少的一点后勤问题。

    所以,大金军队出战时,全靠战场抢掠来维持大军的损耗。

    年底这次出兵,大金要攻击的,是明军业已经营了数年的坚固防线,只怕很难轻易就得手。

    就算大军能轻易打破明军的防线,可明军要是狠狠心,放上一把火。那只需几个小卒,就能让大金抢掠的计划灰飞烟灭。

    到那时,单凭宁远民间抢掠的一点粮食,只怕还抵不上老汗亲军的消耗。

    而且,就算如愿以偿的抢到大明的库藏,以宁远小城的规模,恐怕会真如范文程所算,大金很难抢到足够多的粮食。

    这样算来,随同老汗出兵的各旗,是注定了要损兵折将还要劳师无功。他们最多也就得到点战功的虚名。

    一旦各旗储存的粮食大量损耗,却得不到补充,那。

    没有粮食各旗拿什么来养人。

    到时候,那怕各旗抢来再多的人丁,他们也养不起。

    想到这里,皇太极彻底明白范文程的谋划了。

    好谋划,果然是好谋划啊!

    等到各旗出征归来,粮荒出现时,那就是谁有粮食谁就是老大了。

    皇太极作为盛京留守,都不需要搞什么特别操作。单只他不需要出兵,就能为他的正白旗节省下大量的粮食。

    等到粮荒出现的时候,他只需稍稍付出一点粮食,各旗辛苦征战抢来的人丁,不就都便宜了他正白旗。

    只要操作的好,不光得到人丁,各旗还要承他皇太极一个大大的人情。

    想清楚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皇太极哈哈大笑起来。

    “先生高见!不知先生可有法子为我正白旗筹到粮食?”

    笑声一敛,皇太极一本正经的向范文程问计。

    听清皇太极说的是正白旗,范文程会心的笑了。

    “贝勒爷,从长久来看,还是要尼堪努尔哈赤对汉人奴隶的称呼好好种地才有粮食啊!”范文程颇为感慨的说道。

    听范文程说到“尼堪”二字时,皇太极发现他说的非常流畅,没有丝毫的不忍和怜惜。

    也许在范文程这种人杰的心中,那些尼堪都算不上是他的同族吧!皇太极默默地想。

    对于范文程发出有关种地的感慨,皇太极还是非常赞同的。

    他们女真人在种地上,比起尼堪确实是差的太远了。

    不过,虽然大多数尼堪只会种地,但尼堪中也不是就没有能人存在。

    就像眼前的范文程,不就是尼堪中的佼佼者。

    而相比女真人的数量,尼堪的数量更是多的可怕。

    对尼堪,皇太极并不赞成努尔哈赤屠杀的处置方式。

    在皇太极看来,真英雄就要有容纳天下的气度。

    管他什么种族,只要是人杰、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拿来重用。

    “只要我能让尼堪好好的为我种地,再把尼堪中的能人全部收归我用。以尼堪的数量,放眼大金还有何人是我的对手!”

    看着侃侃而谈的范文程,皇太极心中充满了豪情。
………………………………

第二三O章:右屯的军资(求订阅、推荐、收藏)

    “先生,即便尼堪现在开始能好好种地,也无法立即收获粮食啊?要解我大金的燃眉之急,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对范文程让汉人好好种地的提议,皇太极虽然很是赞同,但那毕竟是远话了。而且皇太极并不认为努尔哈赤会改变他对尼堪的看法。

    皇太极现在最想要的还是立即弄到粮食的办法。

    “想尽快搞到粮食,那贝勒爷就要多花钱了。”范文程早就料到皇太极会这么问,他不慌不忙的回答。

    特意提起让汉人好好种地,只是范文程为未来埋下的一个伏笔。

    即使范文程再看不那些低等的尼堪,但他想要在后金有所发展,也必须想法提高汉人的地位。

    毕竟在女真人眼中,他范文程始终也是一个尼堪。

    “花钱?你是说从商人哪里购买吗?”皇太极略一沉吟,随即直接开口询问。

    “不瞒先生,我早就向大明派出过商人,可最近却都已经与他们失去了联系。想靠商人买粮恐怕很难。”没等范文程解释,皇太极就一脸无奈的说道。

    商人皇太极早就安排过了,无奈大明对辽东管控非常严。他派出的商人都没什么作为。

    “向大明派出商人?”范文程忍不住轻笑一声。

    估计皇太极向大明派出的那都不是商人,那些该叫做细作才对。

    “贝勒爷要是真想购买粮食,那需要派出商人。贝勒爷只需大大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这就足够了。”

    看皇太极还不是很明白的样子,范文程进一步解释。

    “贝勒爷只需要把粮食价格提的高高的,只要有钱赚,那自然就会有大明的商人把粮食给咱们送来。至于商人的来路吗?”

    说道此处,范文程忽然冷笑了两声。

    “呵呵,也许有些送粮食的商人,会大出贝勒爷的预料的。”

    宁远

    面沉似水的袁崇焕死死地盯着祖大寿。

    “祖将军,这右屯的30万石军资怎么还没撤回来?”

    听到袁崇焕的问话,祖大寿不慌不忙的说出了一串的借口,什么道路不畅啊,运输力量不足啊等等、等等。

    对祖大寿找的借口,袁崇焕早知道祖大寿会这样说。

    说是右屯囤积有30万石的军资。袁崇焕敢打赌,右屯现在要是还有一半军资存在,那都算他输了。

    当初孙承宗运到右屯的军资,确实有接近30万石之多。那是孙承宗为进攻后金苦心准备的,用来支撑整个大军作战的后勤物资。

    柳河之战后,孙承宗黯然辞职,进攻后金的行动也嘎然而止,军资就滞留在了右屯。

    关宁军以大军奔溃的借口赶走了孙承宗,这让他们损失了大量的空额收入。

    这个损失要怎么弥补?

    右屯的军资啊!

    右屯囤积着那么多的军资,那么大的一块肥肉,关宁军怎么会视而不见。

    更有利的还是右屯所在的位置。

    从地理位置看,右屯的位置还在锦州前方,紧贴着面对后金的明军最前线。右屯所在地离宁远防线很远,离山海关就更远了。

    那么危险的地方,有权利管理那批军资的蓟辽经略高第,是绝不会冒险跑到右屯检查储备情况的。

    这是多么好的机会。

    借助孙承宗去职,高弟新任,辽东人事大变动的机会。

    在袁崇焕估算中,关宁军可能都把右屯的军资分了个一干二净,右屯只怕只剩一个空壳的存在。

    作为宁前兵备道,袁崇焕早就听到了许多的风声,只是面对这帮兵痞,他也没有能力去审核。

    毕竟要防守宁远,袁崇焕还需要这帮不要脸的家伙做主力。

    盯着祖大寿,袁崇焕一字一顿的说道:“本道不管别的,本道绝不允许右屯的军资落入后金手中。”

    停顿片刻,袁崇焕又用冷的好似冰渣一般的声音说道:“现在一切事情都以守备宁远为先,一切影响宁远防御的隐患,都必须排除。

    本道可不希望后金利用右屯的军资来攻击宁远。”

    死死盯着祖大寿,袁崇焕一字一顿的说道:“千万别影响宁远的防御,也千万别逼本道杀人。”

    抹了抹头泌出的汗水,祖大寿豪声叫道:“请道台放心,右屯的军资宁肯付之一炬,也不会落到后金手中。”

    嘴虽然叫的响亮,祖大寿心中却在想:“看来得分给袁道台一份才行,右屯剩余的军资也得赶紧起运了,不能真逼的袁大胆发疯啊!”

    天启五年10月中旬,右屯的第一车军资开始向宁远转运。

    京城

    放下手中的报告,朱由检心中有些莫名的唏嘘。

    少年队这次又死了3个,加在喜峰口死亡的少年,前后已经有6个少年死在战场了。

    少年队的少年,都是和朱由检差不多大小的年龄。

    10几岁的年龄,在前世还只是个未出学校的中学生。但在这个时代,朱由检已经把他们送了战场。

    面对少年的死亡,朱由检都忍不住觉得,自己是否做的有些卑鄙?

    就为他的一个理念,那些少年就要付出死亡的代价,这合理吗?

    也许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很合理。

    但朱由检却很难迈过自己心中的坎。

    苦思了半晌,朱由检终于做出了决定。

    这些少年是为他死的,那他就一定要让他们有应得的死后哀荣!

    “王承恩?”朱由检大声的叫道。

    “老奴在。”王承恩迅速应了一声。

    “死伤少年的抚恤,都给各家发下去了吗?”朱由检轻轻地问道。

    “殿下都发下去了,死去的少年每家都是10两纹银。”王承恩低头应道。

    10两银子就是一条命,这些少年的命还真是不值钱啊!

    “王承恩你给孤盯紧了,看谁敢向这些抚恤伸手。敢伸手的,本人一律格杀,全家都给孤罚没为奴。”

    朱由检板着脸一字一顿的交代,话中的杀气令王承恩都感到有些胆寒。

    “另外,死亡少年家中是佃户的,一律减一成租。是难民和夜香郎出身的,许他们家中自选一份职业。种地、做工任凭他们自愿。”

    “至于这些死去的少年,”朱由检的声音中,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哀伤。

    孤要他们四季轮转而祭祀不绝。
………………………………

第二三一章:无题(实在想不出名字了)

    信王府

    想到为他战死的少年,朱由检有些哀伤的吩咐:

    “王承恩,你把这些战死少年的名字统统记下来,给每人制作个牌位,在府中专门找个房间供奉起来。孤不能让这些为孤而死的人,没了香火血食。”

    “老奴谨遵殿下慈命。”

    听到信王殿下的吩咐,王承恩恭恭敬敬的跪下领命。

    这一瞬间,王承恩眼中充盈起大量的眼泪。

    王承恩活了几十年,别说没见过,就连听,他都没听说有这样仁慈的主子。

    祭祀几个卑贱的仆从?

    全大明200多年间从未有过。

    向王承恩这种断了后的太监,最怕的就是身后没个香火血食祭祀。

    今天,信王殿下能惦记着这些卑贱小子的身后事,那他王承恩将来也绝不会没个下场。

    走出门时,王承恩都幸福的想要唱两句小曲。在他看来,能跟着信王这样的主子,是他此生最大的幸运。

    打发走王承恩,朱由检依然难以平复心中的情绪。

    他能预料的到,将来死去的少年绝不会只有这几个人。

    放任自己的哀伤肆意流淌,朱由检无声的缀泣了两声。

    能悲伤,这让朱由检感觉他像真正的人,而不是在玩一个游戏。

    朱由检只希望,将来面对少年队肯定会出现的大量伤亡时,他还能保持住这种哀伤的心态,而不会把少年们只视作冷冰冰的数字。

    放下少年队的伤亡报告,拿起老掌柜郑明的报告,朱由检终于脱出了哀伤的情绪,他一阵的挠头。

    奴隶交易,朱由检并不反对。只是,龙门商队要是真换来数以千计的奴隶,怎么安排,那他还真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那么多人往哪里放呢?

    若全是汉人还好,最多就是放到工坊、皇庄,再差、再差还可以扔到水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