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法兰西-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但是这会不会引发一场……”

    看见腓特烈三世神情犹豫,拿破仑斩钉截铁的说道,“这肯定会引发一场战争!而且还是一场改变政治局势的冲突,如果我们赢了,英国人将会失去他们在北非的重要殖民地,而之前属于英国的利益,法国可以全部让给你们德国,包括英国人的铁路所有权。你们拥有欧陆最强的军队,绝对不会对英国人有半点心思手软的想法。”

    拿破仑抛出了一个让柏林心动的条件,他冷静的说道,“想想吧,法国和德国联合将拥有整个欧洲实力最强大的殖民地军队,除非英国下定了决心要来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否则他们到最后也只能变成战争的泥潭。英国人因为政策的问题,他们在欧洲没有盟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腓特烈三世原本希望能够通过靠一场短期的战争来结束埃及危机,但是听拿破仑的说法,似乎他想要彻底的击溃披在英国人身上那一层神圣的外衣。

    “你是说最终我们能够通过政治威胁逼迫英国人让步?”

    拿破仑皱起了眉头,他纠正了对方的说法,“不是,逼迫英国人退位的只有战争。就像之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如果你没有办法让你的对手臣服,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彻底的明白,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跟野心匹配了。”

    每一句话都无时无刻不在蛊惑着腓特烈三世,并且告诉对方,德国应该担负和发挥作为一个国际政治大国的优势,并且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压下英国人的风头。

    “法国人只想保住自己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并且与柏林合作将英国人驱逐出去。最终埃及的殖民地战争可能会变成类似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我们打压下大不列颠的嚣张气焰,让他们接下来都无法威胁到我们的利益安全。”

    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拿破仑也要成为让大不列颠签订不平等协议。

    犹豫再三之后,腓特烈三世还是答应了拿破仑的要求,说道,“好。”

    腓特烈三世在法国鼓动之下,早已经把俾斯麦说过的话抛到脑后,又加上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他非常认真地说道,“法国会在政治和军事上给予你们援助。但是事成之后杜伊勒里宫必须信守承诺。”

    面对暂时的政治盟友,拿破仑非常坦然的说道,“你们会得到你们想要的一切,杜伊勒里宫一向信守承诺。”

    最近想剧情想的头疼,做梦居然梦见了盲目痴愚的阿撒托斯,怕是要完了。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死路一条

    英国内阁,包括格莱斯顿都还以为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会在这次的埃及问题中采取被迫退让的战略,争取跟英国共同合作镇压埃及的反抗。然而他猜错了。

    拿破仑根本就不打算跟英国人好好的说话,当英国驻巴黎大使馆求见德卡兹外交部长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英国驻巴黎大使还不屈不挠的说道,“这是保护法国在埃及利益的唯一做法,难道你们真的以为让埃及的暴动持续是一个好的选择?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其他人也在盯着苏伊士运河利益这一块,所以我希望法国能够尽早的做出决定,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听到这句优越感十足的话,德卡兹只想给对方翻一个白眼。

    真以为你们大英帝国是世界警察么?

    就在英国驻巴黎大使以为自己已经说服对方时,德卡兹给了他一个意外的答案。

    拒绝。

    而且还是词措强硬的拒绝,甚至连英国驻巴黎大使都没有意识到法国人居然真的跟他们撕破了脸皮。

    德卡兹站起身,走到窗户边,他看着外面的风景,非常平静的说道,“我们跟伦敦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埃及问题法国方面会想方设法的保住苏伊士运河的利益,所以如果你们认为可以通过这次事件浑水摸鱼的话那就错了,法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损害我们国家利益的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巴黎作对的敌人。”

    “你们跟巴黎作对,死路一条。”

    “等等。”

    对方做出一个暂停的手势,他感到奇怪,并且重新强调了一遍自己的问道,“恕我直言,德卡兹外交部长,现在两国之间难道不应该是联合起来保证在埃及的利益吗?英国可没有想过要跟你们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想法,我们只想将开罗里挟持国王的军官铲除干净。”

    德卡兹外交部长按照拿破仑的指示,已经不想再跟他们多说废话了。英国人背后的小算盘也解释的一清二楚。

    不但要打肿对方的脸,还要当着他的面把心中最阴暗的想法全部揭露。

    “从表面上确实是如此。但是我们很清楚伦敦方面在想什么,你们是想要通过埃及问题做文章,并且逼迫我们让步。怕是英法联军镇压了埃及人之后,你们的下一步动作就是反过来跟我们抢夺苏伊士运河。并且借着苏伊士运河要挟我们的军队退出德兰士瓦。这样一来法国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主动权和棋子掌握在了你们手中。”

    英国人的险恶用心,简直想让德卡兹在背后竖起中指。

    如果不存在大不列颠,欧洲早就在半个世纪前统一了。

    “等等……我们并没有……”

    “不用等了,杜伊勒里宫不会答应你们的请求,告诉格莱斯顿首相,希望他能够尽早做好准备,因为法国人已经准备好了。”

    “我们准备好将所有的射速步枪对准敌人的胸膛。我们准备好将施耐德的重型火炮瞄准你们的脑袋,我们准备好用马克沁机枪收割你们的灵魂!埃及问题上,法兰西寸步不让!”

    不知什么时候,拿破仑出现在英国外交大使的身后。他依旧代表着法兰西的意志,沉稳,冷静并且准备随时进攻。

    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狮子,但更像敏捷的猎鹰。

    他的话更是代表了法国几十万军队的坚定决心,要跟英国人死磕到底的决心。

    无论似乎哪个,对于维多利亚时代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德国人已经在别有用心的怂恿下开始了海上军备竞赛,在英国长大的腓特烈三世皇帝丝毫没有给王室面子,反而是加快了组建欧陆帝国海军的准备。

    而法国最近也有重整海军的打算,不但在去年公布了几艘巨舰的建造计划,甚至还打算整改海军部,准备重新定义法国的海军力量。毕竟同时维持庞大陆军开支和海军开销是不现实的选择,所以杜伊勒里宫只能依照政治局势和展开的外交去调整自己的军备计划。

    比如要联合针对的英国人。

    “总统阁下……”

    英国外交大使并不死心,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和尝试。如果英国一开始面对的对手就是法兰西和埃及,恐怕这场战争并不会有多顺利。

    “难道德卡兹外交部长解释的还不够清楚吗?格莱斯顿拙劣的外交手段就像一个可笑的小丑。不,我似乎是在羞辱小丑。他根本就是当首相这一块料。靠着欺骗民众登上政治舞台,那张和平使者的嘴脸还能维持多久?”

    拿破仑也是第一次当着英国大使的面直接讽刺他们的首相,。

    “真以为我是拿破仑三世?还会像克里米亚战争一样上当,配合着你们击溃了俄罗斯之后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睁大眼睛看清楚,现在的法兰西已经不是当初活在大不列颠舰队阴影之下的陆上国家了。或许你们短暂的,还能够统治大西洋海域几年,但是当你们的舰队无法保持足够优势时,国家之间的联合舰队会直接的吞没你们的辉煌!”

    “你们的舰队无法保证联合舰队的进攻,你们甚至无法阻止扩张的脚步。”

    他的出现把英国人不入眼的把戏全部抖露了出来。

    当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拥有石油的经济重镇便成为了所有人争夺的目标,尤其是地中海北岸地区加上中东等“黑金”区域,往往会成为接下来十几年摩擦频繁的导火索,跟巴尔干的民族问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电气时代的来临,也是战争交响乐的前奏曲。

    拿破仑的声音慷慨激昂,把傲慢的英国人吓得后退了一步。然而那双如鹰隼般尖锐的眼睛却一眼洞穿了他内心的怯弱,毫不客气的指出英国人的胆怯。

    “你们在害怕,英国人意识到了欧陆的帝国们正在加紧追赶的脚步。德国的崛起,法国的复兴都在威胁到你们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地。老牌帝国和新生的陆权强国注定会有一场面对面的较量,可惜你们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对手和盟友,沉湎旧日的荣光而无法自拔。”

    英国大使脸色苍白,从对方的字句之中他已经听出了不祥的味道,拿破仑准备在埃及进行一场殖民地战争,而这场战争可能会把欧陆目前为止所有的强大国家都牵扯进去。

    然后英国大使遭到了一次粗暴的对待,他被侍卫直接拉起胳膊往门外的方向拖拽,一点机会都不留给对方。

    “你这是在挑起一场欧陆战争!”

    “法国人,你们会后悔的!”

    “拿破仑,你绝对会后悔的!”

    “别拉我,我还没说完!”

    英国外交大使的视线一直盯着拿破仑,似乎要将他吃掉,怨毒的眼神直到从门外消失。大不列颠帝国的使臣遭到其他国家如此粗暴对待,他还是第一个。

    然而拿破仑却不为所动,甚至不屑的冷笑说道,“后悔?能让我后悔的事情多了去了,你算什么,不,这是我做出的唯一一个不后悔的选择。”

    “等我们帝**团踏上大不列颠的国土时,你再来跟我谈后悔吧!”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开战!

    当格莱斯顿接到了来自巴黎的电报时,他内心之中更多的是震撼。

    并非是电报之中傲慢的词措以及法国人仇视的态度,而是巴黎在这件事情的态度已经说明了双方没有和解的可能。

    法国人对英国的严防死守比警惕埃及人的暴乱还要更加的谨慎,几十年前的英法联合已经土崩瓦解,利益的结合体变成了敌对冲突的代名词。

    从法国人的视角看来,他们认为埃及人不是罪魁祸首,而故意挑起两国战争的伦敦才是争锋相对的对象。

    而法国人就像威廉・布莱克画中的红龙,张牙舞爪的试图吞噬欧洲。

    在这样的情况下,格莱斯顿首相没有选择了,真的要开战他还要在苏伊士运河方面跟法军来一次硬对硬的冲突。之前的德兰士瓦他们已经领教到了法**队的可怕之处――他们的时防守阵线无懈可击,龙虾兵的冲锋是徒劳的送死。而且在那次见证到了马克沁的威力之后,英国人也加紧了他们重型机枪的研究,试图研发出能够抗衡法国人的武器技术。

    点了将近二三十年科技树的法国人可不会让对方轻而易举的就打破自己的主导地位。此时无烟火焰已经逐渐开始在欧洲各国普及,法国已经不再拥有优势,所以普法战争他们不仅仅需要单打独斗,更需要有一位可靠的盟友。

    在拿破仑的诱导之下,腓特烈三世便成为了不二的选择。也成为了拿破仑叫板英国的底气。

    除了有欧洲压路机之称的斯拉夫灰色牲口外,也就这群日耳曼的野蛮人拥有挑战英国的底蕴了。

    格莱斯顿分析说道,“法国人现在敢如此的强硬,我想是因为柏林方面已经点过头了。而新上任的腓特烈三世急着做出一番功绩,所以他们第一个目标是争夺足够有话语权的殖民地。之前的德兰士瓦让他们尝到甜头,内心的贪婪已经打开,他们绝对不会在埃及的问题上让步了。所以即便是面对法国和德国的联合军队,我们也不能怯懦。”

    格莱斯顿背后有英国王室的撑腰,再加上军队的支持,也让他们对造反的巴黎和柏林的联合军有底气打一场硬仗。

    “这场仗必须打。”

    “必须通过战争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愚蠢。”

    当格莱斯顿看完了拿破仑的羞辱之后,他终于愤怒了。尖酸刻薄的电报字眼就像是利剑折磨着他的心,嘲笑自己糟糕的外交政策和政治建树上的一事无成。

    “我们在埃及的利益不可撼动,也不会让任何人撼动,法国掌控的苏伊士运河我们也要得到。他们拿走德兰士瓦的金矿,我就让苏伊士运河再也没有法兰西的船只通过!”

    格莱斯顿在国会里慷慨激昂的演讲,说服那些保守党的家伙们。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埃及问题的重要性。

    “英国的军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为大不列颠的光荣而战斗,无论是战场还是在国会之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英国人的利益范围!”

    国会这一次非常一致的通过了提案。更多的是埃及是既定的利益范畴,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利益范畴被一群土著人给要回去。

    此时英**部已经准备好了一套方案:英国的分舰队,由铁甲舰,炮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先头部队会率先轰炸亚历山大港口,因为亚历山大港口的防守最为薄弱。英国准备了万人的陆军队伍进行直接登陆作战,而压力山大港薄弱的守军将会成为埃及政府最致命的弱点。歼灭了守军之后,就能顺利从北部攻入开罗。

    如果进攻北部受到阻挠,英**队就会从东线的战线上寻找机会。而最大的突破口就是目前的苏伊士运河,这也是为什么英**队拼命拉拢巴黎的原因。但是巴黎不愿意合作的态度惹恼了格莱斯顿,所以他在这场战役中既希望埃及人死,又希望法国人也同样死无葬生之地。

    复杂而矛盾的情绪让英国人制定了一个双向计划。

    伦敦把法国联军和埃及军队彼此都看作是对手,相比起只知道简单征服的格莱斯顿和他的英国侵略者,拿破仑更擅长如何笼络人心。

    英国人用拳头解决问题,拿破仑用利益解决问题。

    就在英国向埃及祖国党宣战之后,他给祖国党领袖,埃及抵抗者的阿拉比发了一份电报,告诉对方只要让法国拥有苏伊士运河的使用权,法国愿意保持中立的态度,甚至愿意在东线拦住英**队的前进脚步。因为东线的战线牵扯到了法国的利益,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根基卷入战火之中。

    “法国的目标只有苏伊士运河,如果所以我不希望看到法国的利益卷入战火之中。”

    而这份电报就像雪中送炭,让阿拉比精神一振。

    阿拉比深知埃及军队无法同时打败英国和法国两个侵略者,而且他又知晓最近巴黎和伦敦之间矛盾重重。所以阿拉比对于拿破仑抛出的条件非常感兴趣。

    但是祖国党人却对这一决议反应不一。

    有人认为这是错误的选择,与他们独立自主的目标背道而驰,另一部分人认为当埃及无法做到全部独立时,应该选择一个妥协性的法则。比如暂时答应和法国人合作,延缓他们在东线的压力。

    所有人都乱做一团,每一个人在强调自己主张的同时也在反驳其他人的主张,就在最关键的时刻,阿拉比站了出来。结束纷乱的局面。

    “都听我说,将苏伊士运河的归属权归还给法国人,虽然跟我们原本的目标有所出入,但这并不是对祖国的背叛。直到我们将侵略者赶出去之后,如果法国人愿意谈判的话,我们就跟他们谈判。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必须收回,我们可以补偿他们的经济损失。如果法国人执意要占领苏伊士运河的话,当只有一个帝国主义列强时,埃及能够轻松的将他们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害怕的是大不列颠,他们拥有庞大的舰队和最强的陆军,哪怕是一个分舰队,也足以让埃及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阿拉比解释说道,“我们假装跟法国人合作,利用在英国法国之间周旋获取最大的政治势力,虽然有些危险,但总比同时面对两个大国要好得多。”

    阿拉比的说法让整个祖国党的人达成了统一,他们也认为这种“善意的诈骗”能够让埃及摆脱笼罩在自己头上的欧洲政治阴云。

    只是没有人没有意识到他颠倒了主次,埃及人认为英国的军事实力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法国只不过是勉强维持着自己体面地位的没落帝国。

    然而他忘了一件事,现在的法国总统可是在第一帝国时被反法联盟称之为战争狂人的疯子。

    他能让腐朽没落的军队重新成为欧洲一流的帝**团,也同样不会将埃及的蝼蚁放在眼中。

    拿破仑早已经决定好了,自己的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苏伊士运河,正是他准备准备好搅乱和打破欧洲局势的机会!

    。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前进的大不列颠巨舰

    今天四更,第一更。。

    原本历史记载世界大战的开端都是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为起始,而这一次埃及战争却成为了拉开另一条时间线,以及另外一场世界战争的前奏曲。

    杜伊勒里宫准备好与英国人撕开脸皮,他们的第一步就是抢夺海外殖民地,并且稳固自己的海外利益。

    反正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对英国人抱着不同程度的敌意,拿破仑也就正好利用这份敌意,将伦敦从这场战争中率先踢出局。

    埃及是冲突较量的前沿阵地。

    格莱斯顿虽然昏招百出,但是涉及到英国的根本利益问题时,还是表现出一个国家应有的强硬态度。

    比如他非常的自信大不列颠舰队实力。

    阿拉比说对了一件事,那就是英国舰队的实力的确出人意料的强悍。

    对于拥有数量众多铁甲舰,战列舰,巡洋舰的英国而言,没有像样的海防力量的埃及军队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压力山大港口在英**队眼中是一艘毫无招架之力的可口蛋糕而已。

    英国舰队由8艘装甲舰、5艘炮舰和1艘驱逐舰组成。装备有69门大口径舰炮、88门中小口径舰炮和70门米特拉约兹炮,放在地中海沿岸地区,任何一块殖民地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这一次率领作战的陆军总司令是加尼特约瑟夫沃尔斯利,他站在舷首,望着逼近的压力山大港口,嘴角流露出微笑。

    他们会轻而易举的撕开埃及人的防线,并且长驱直入,将反抗的殖民地变成血腥的战场。

    战列舰划开了地中海海面的波浪,朝着他们的目的地逐渐逼近,沃尔斯利甚至能想象到阿拉比脸流露出的惊恐神情。

    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的阵势去攻打埃及,完全是碾压的局面。

    伟大的,战无不胜的英国舰队,终于在经历了一次的布尔人战争失败之后,终于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他要告诉蠢蠢欲动的对手,英国舰队依旧是世界一流的水准,不会因为两个国家联合起来的进攻而放弃捍卫自己的世界霸权。

    沃尔斯利微笑着说道,“看来我们的进攻非常顺利,法国人和德国人虽然口头说的振振有词,但实际终究忌惮我们的实力而不敢动手,接下来只要搞定了埃及人,我们就能够稳固在地中海区域的实力了。”

    地中海湿润的海风吹拂着沃尔斯利的脸,在他的表情看不到丝毫的顾虑。虽然他是英国陆军的人,但依旧高高在的站在主舰的甲板之。

    因为格莱斯顿首相非常的器重这一次的行动,所以海军方面还是表现的非常的配合。当亚历山大港口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舰队将所有大口径舰炮对准了没有重兵把手的港口。

    埃及军队在这里部署的军力非常的薄弱,只有不到八千人的守备军,而且军备简陋,只有一些简单的建筑防御工事,根本无法阻拦英国两万五千人的进攻。

    随着海军的一声令下,分舰队的炮击开始了。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对着毫无招架之力的港口进行了宣泄式的进攻。

    轰。

    连脚底都传来轻微的震动,沃尔斯利能感觉到这份轰鸣声带着大不列颠的骄傲。

    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到来。

    战争的巨舰,他们是蒸汽时代的骄傲和辉煌。

    火药和口径,支撑起整个帝国的荣耀。

    爆炸,火光和轰鸣组成了一幕交响乐曲。炮弹在天空中划过了一道弧度,朝着地面狠狠的砸下去,埃及士兵正在寻找掩体躲避从天而降的炮火,而英国人却从容不迫的摧毁用大口径的炮弹拆毁一切。

    不仅仅是大口径舰炮的折腾,米特拉约兹炮也开始了转动。向港口停泊的船只进行扫射,子弹贯穿了甲板和船舷,在一侧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弹孔,在港口建造了简单防御工事的士兵们被突如其来的炮火直接变成燃烧的躯壳。

    无人能够阻拦大不列颠帝国的前进。

    沃尔斯利非常满意的看着这一切,他要将之前失败的愤怒全部宣泄到这些人的身,他要让任何一个国家都记住一件事,对伦敦保持着畏惧之心。

    也是在变相的告诉法国人,只要英**队还存在,他们就不会让法国人的阴谋得逞。

    沃尔斯利一边欣赏着英国人送给埃及的礼物,一边挥了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