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将军王圣都亡魂-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一走到石桥下,似进未进石桥之际,有张黄纸从石桥上飘落到桥下,飘落在娃娃附近,娃娃一伸抓住了黄纸,正待疑惑时,与张道陵环眼四顾。

    只见更多的巴掌大小的黄纸从石桥上飘落下来,一时间好似下雪一般。

    娃娃立即询问张道陵道。

    “师祖出了什么事?”

    张道陵二话不说一勒马绳,驾马冲过了石桥下,再一勒马绳,止马调头,与娃娃看向黄昏的石桥上。

    只见,刚刚就在张道陵快要进入石桥下时,有一身穿黑衣,画着鬼脸的年男人拿着一个等的笆篼(竹编的一种盛放东西的工具,类似木桶形状),笆篼盛放着大把的黄纸,年男人在前头不断的从笆篼抓一把黄纸,一路走一路抛撒着,那些黄纸如雪花一般飘落……

    在年男人身后十米之处,跟着一群人,这群人有四个壮汉,皆穿黑衣,抬着一副朱红色的棺材,棺材的两侧各跟着两个年纪尚轻的姑娘,一共四个,瞧这四个姑娘的打扮,一身红绸缎,梳着双髻垂于耳后,分明是个丫鬟的模样,这四个丫鬟也提着东西,却不是笆篼,而是一个精致的花篮,花篮盛放着朵朵白花,丫鬟一边走一边不时的撒点白色花瓣……

    就这么一群人,没有哭声、没有唢呐吹乐,安安静静的经过石桥。

    张道陵与娃娃看着,只当是普通的送葬的,待要驾马离去时,却发现不妙。

    因为,这朱红的棺材内正发出“咚咚”的声响,这种声音似是棺材有人用拳或脚,或捶或踢打棺材而发出的,这种声响不大,却没能逃出张道陵与娃娃敏锐的耳朵……

    张道陵与娃娃相互看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因为所猜相同!

    棺材内有活人!

    既然所猜棺材内有活人,定要把此事弄个清楚,也许是出于好奇,娃娃已对此事来了兴致,定要弄个明白,于是,转脸便对张道陵说道。

    “师祖,咱们去瞧瞧吗?”

    张道陵一听,转脸瞧着娃娃,虽然暮色昏沉,但张道陵还是能瞧见娃娃那张满脸都是迫不及待要去的表情,一时有些想责备娃娃,只念在娃娃刚复活的份子上,有些话不便说,既然娃娃开了口,自己做师父的难免要开口拿主意,同样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自身的安全考量,还是别去为好,只听张道陵温和的说道。

    “我看还是算了吧,此时天色已晚,不知山有何异样,万不可鲁莽前去,不然麻烦缠身想赶路都难!”

    “师祖,你刚刚也听见了!”

    “为师听见了什么?”张道陵故作不知道。

    “你也听见了棺材内有活人!”

    “这只是猜测,也许棺材内有只猪呢?”

    张道陵说出一种可能企图打消娃娃的好奇。

    的确,虽然棺材内有响动,但不能说明棺材内必定有人,正如张道陵所说,也许棺材内真的有只猪呢,也许不是猪,或是其他的什么动物,也有这种可能性,因为活猪在棺材内乱动,也会发出这样的声响,可见,并不一定是人。

    娃娃却不这么想,他觉得丧葬,谁会用棺材又是丫鬟的,一路撒着黄纸去埋掉一只活猪呢?如果真有人这么干,可想而知,这种行径该多么的怪异而变态,基于这点理由,娃娃可以断定这棺材内必定是人,而不是猪!

    于是,娃娃立刻反驳张道陵道。

    “谁会用棺材埋只活猪呢?”

    “也许是这里的风俗!”

    “怎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呢?”娃娃追问道。

    “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为师活了一百岁了,什么人情世故、礼仪风俗没见过?有的人情世故曲折而断肠,有的礼仪风俗奇特而诡秘,总之,没有你不知道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师祖,这世上,真有像现在这样诡秘的事?”娃娃满心怀疑道。

    “不错,的确是有的!”

    张道陵肯定的回答道,看了一眼娃娃,又继续补充道。

    “像傈僳族,原是吐蕃人南来的羌人,他们就有一些古怪的风俗!”

    娃娃听张道陵如此说,一时陷入了沉思,不说话,只在思考着。

    张道陵见娃娃似乎被自己说服了,也就没在意。

    “娃娃,咱们走吧!”

    张道陵不由娃娃开口便驱马继续赶路。

    娃娃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世上事再诡秘,也不至于违反常理,世上的万事万物,再如何诡秘难测,也得遵循最基本的常理,破天荒的事虽然也有,但是再如何破天荒的事,至少也能寻到一丝常理的影子,正如刚刚发生的事,也许诡秘莫测,却违反了常理,谁会用棺材装一只活猪,然后将其埋葬?这根本没有道理的事。

    不过,娃娃随后又想,即便此事是真的,棺材确实装了一只猪,试想,为何用棺材装一只活猪?干什么用?他们又去哪里?为何埋只活猪要撒黄纸与白花?

    诸多的问题不时的跳到娃娃的脑海,一时让娃娃异常困惑,想不明白,娃娃本来就好奇心特别强,遇到如此诡秘的事,怎能安安心心的随张道陵离开?

    娃娃不再想了,想也想不出所以,想只会伤脑筋,还不如去寻找答案。

    娃娃偷偷的看了一眼张道陵,见张道陵专心驾马,又专注于前方路况,并未留神自己,娃娃欣喜,趁此会,猛然跳下马背,二话不说,直奔石桥方向。

    张道陵回过神,立刻调转马头,一边驱马追娃娃,一边大声喊道。

    “娃娃,回来,快回来……娃娃,别给为师添乱了……那里情况不明,或许潜藏危险……”

    娃娃哪里肯听?使出全身力气,两只小腿或前或后快速的交叉而奔。

    对张道陵的叫喊,娃娃充耳不闻,径直的奔向石桥。

    娃娃再如何跑也快不过马,庆幸的是,到石桥的路程很短,就在张道陵驾马渐渐的要追上娃娃时,娃娃已到了石桥下,顺着石桥在河岸上的基石,娃娃顺利的爬上了石桥,刚一上桥,起步便跑。

    而马却无法爬上石桥,张道陵不舍扔掉马,见娃娃上了石桥,朝棺材离开的方向奔去,张道陵立马调转马头,奔到对岸,然后迂回奔上了石桥……

    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一轮圆月高挂在东方的天际。

    张道陵驾马疾奔过石桥的时候,瞧了一眼天空的圆月,见那圆月四周笼罩着一圈黑云,顿时感到不安,也许,今夜或许有事发生。

    张道陵不愿多想,怕一语成真,急忙收回眼神,连甩马绳,策马急追向娃娃……
………………………………

第067章 天阁浮棺 2

    ()  圆月当空,皎洁而明亮,照的大地澎澎生辉,却又被一圈黑云,圈拢在央,这黑云圈大有逼近圆月的趋势……

    天云山,方圆一千百里,奇山突兀、高耸入云又怪石嶙峋……

    山脚下是一片梧桐树林,当秋天一来,这些翠绿的梧桐树叶立刻换上了金装,整个梧桐树林像金色的海洋,秋风乍起,梧桐树摇曳腰肢,远远看去,只见成片的梧桐树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过,这是白天的景象,此时是晚上,放眼看去,只有一个个黑影重重……

    就算是晚上,也能见这梧桐树叶比平日里的梧桐树叶要大上两个巴掌左右,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土壤肥沃,或是因为这里有个奇特的生长环境才导致树叶异常宽大……

    特别是,那些金色的梧桐树叶,在秋风的萧瑟,片片凋落……

    然而,在这片梧桐树林隐藏着一条小道,它是通往天云山的必经之路。

    在这条小道上,逃跑出来的娃娃内心无比激动又欢快的奔跑着,金色的梧桐树叶纷纷的落到小道上,落在娃娃的身上,娃娃毫不在乎,只顾奔跑,只盼早些见到那副棺材,只想早早解开心的疑问……

    想到这些,娃娃的双脚变的更加轻快,双腿一前一后交叉的更加频繁,以至于此时的速度比平常整整快了四成!

    张道陵驾马沿着小道向前疾奔,马蹄践踏着道上的金黄色的落叶,待马奔过,那些金黄色的落叶又被马蹄刨到半空,最后徐缓落地,归于静止……

    此时,张道陵距离娃娃有百米左右!

    娃娃依旧拼命的向前奔跑着,不过,他在昏暗似乎隐隐约约的瞧见了前方一些黑影。

    不错,那正是一群抬棺材的人,他们前行的速度只比平常稍快点,以至于被后来的娃娃追上了。

    娃娃虽瞧见了前方的人影,脚下却没半点停留,继续朝前奔去。

    而张道陵似乎遇到了一点麻烦,不知哪里来的一阵狂风,吹的梧桐树呼呼作响,紧接着,大片梧桐树金黄色的叶子,仿佛是从天而降一般,劈头盖脸的袭向张道陵,只因那一阵狂风吹落了大量的梧桐树叶!

    幸好只是叶子,要是山石那张道陵就糟糕了!

    狂风过去,只见小道上,现出一个大堆金色树叶,可以想到的是,张道陵与马,人畜两个全被埋在这叶堆。

    眨眼间,这叶堆有了反应,哗啦一声,张道陵驾马从叶堆冲了出来,一勒马绳,继续奔跑在小道上。

    那狂风再起,卷动着叶堆,把叶堆一分为二,卷成了两个长条,如龙身一般的东西,也许可以称作“叶龙”,树叶形成的龙,只见这两条“叶龙”,在狂风的卷动下,从张道陵的身后直袭而来。

    张道陵回头一看,见袭来两条树叶化作龙一般的东西,心大骇,抖了两下马绳,

    马风驰电掣一般的疾奔向前……

    果然,黑云圈月,必有妖邪!

    另一边,娃娃直奔向前,两只小腿快如疾飞,不一会,便追到了那群抬棺的人,不待上前去问,那群人火急火燎的拾阶而上,直把棺材抬上山顶,这群人登山阶如履平地一样,速度比之前一点也不慢,似乎还要快上一点,也许他们早就驾轻就熟了,好似是经常干这活的!

    娃娃一见他们沿着山阶而上,拔腿便跟了上去。

    这边,张道陵驱马疾奔在梧桐树林的小道上,情况有些棘。

    只见狂风不停,直把梧桐树卷动的呼呼作响,那些金色的梧桐树叶被狂风卷在一起,汇聚成堆,一股脑的,从四面八方“撞向”张道陵,张道陵眼疾快,不断勒着马绳调整马的前行方向。

    只见张道陵驾着马在小道上不断的左右闪避,见那马左扭右扭的,一下一下避开袭击而来的梧桐树叶……

    张道陵驾马不断的闪避梧桐树叶的攻击,照此下去也不是办法,张道陵一边驾马闪躲,一边在心想办法,突然心有一计,待避开一次梧桐树叶的袭击之后,张道陵合指大声疾呼道。

    “火兵火吏,猛火随身。快离巽宫,速降真火,火扬万丈,烧灭邪精,急急如律令!”

    张道陵说完,双指猛然一指从正面袭来的“叶龙”,“叶龙”霎那间着了火,成了一条火龙。

    张道陵念的正是“召火咒”。

    张道陵见“叶龙”烧成了火龙,横在面前,大火弥漫的一时不好经过,只得勒住马绳停步在地。

    那燃烧着的火龙并不老实,在那翻腾,霎那间,将一片梧桐树全都点燃了,大火瞬间弥漫开,那熊熊大火仿佛发了疯似的,在狂风四处乱窜,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一切,而张道陵正置身在火海央,进退无路!

    张道陵坐于马上,看着四周弥漫着大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心十分焦急,因为火势撩人,灰烟呛人,也有可能会烧到自身,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必须早些脱身离开。

    而且,张道陵胯下马见了这火,也急躁不安,不停的嘶叫着,马蹄在不断的刨挖着地上的土。

    张道陵见状,单勒住马绳,腾出一轻柔柔的抚摸了几下马的脖子,这样马才稍稍平静了一些,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火势开始变大,直接的告诉张道陵,此地不宜久留!

    张道陵已经意识到形势危急,搜肠刮肚的想着办法。

    火势渐大,开始烧向张道陵,张道陵胯下的马再次躁动不安,在形势十分危急之时,张道陵灵感乍现,记得有一道“避火咒”,随即合指念了起来。

    “大火小火,真火假火,火部尊神,消降火势,袪灭真火,听吾号令,火急下降,替吾开路。急急如律令。”

    张道陵大声疾呼,指猛然指向天云山方向,只见大火被张道陵一指,立即闪开了一条道,张道陵毫不迟滞,一勒马绳,顺此道疾奔而走,道的两侧依旧是大火满天,最后张道陵奔出火圈,立在一边看着大火吞噬掉了整个梧桐树林。

    娃娃拾阶而上,走着走着,突然意识到,哪里来的亮光,将整个山腰照的宛如白昼,立刻停下来,朝山脚下看去,只见整个山脚下火光滔天、弥漫大火,心不禁担心起张道陵的安危来,因为逃出的时候,知道张道陵正尾追而来,如今山脚下那火烧红了半边天,万一师祖被一片火海所困,这……

    娃娃不敢去想,心十分担心,又有些自责,自责自己不该如此鲁莽的“逃”出来,毕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

    希望师祖未在这火海,一切都安然无恙!

    娃娃在心默默的祈祷着,心想师祖本领高强应该不会出事的,娃娃自我安慰了一下,又回过神来,朝山顶上看了看,在淡淡火光的映衬下,娃娃见那些人影快到了山顶,于是顾不得其他,沿着石阶踏步朝山顶而去。

    张道陵看着眼前的一片火海,看着那些梧桐树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似这梧桐树也有生命一般,张道陵可以隐约听见,梧桐树在这漫天大火被烧的发出低沉的惨叫声,这种声音很细微,要靠心和耳才能觉察到。

    张道陵有点懊悔,也许不该这么鲁莽,这些梧桐树或许需要一百年仰或是几百年,才能长成这样,自己却为了自身的安危,一把火毁了这些梧桐树,实在有点不该。

    这么多的梧桐树一把火烧了,也有点可惜!

    张道陵越看越觉得心不是滋味,于是索性不看,眼不见心不烦,不见或许就没有这样的滋味了,不见就不会触景感伤……

    忽然间,张道陵想起了娃娃,不知娃娃目前身在何处,又想到娃娃的安危,只觉在此耽搁已久,张道陵急忙收回眼,一勒马绳,驾马奔离,朝天云山奔去。

    过了片刻,张道陵驾马的身影出现在天云山石阶下,张道陵看了看这石阶,石阶已数不清有几层了,只见一层一层的曲曲折折的通向天云山的山顶,而天云山的山顶入在云,这石阶又好似通到了天上,入了云。

    其实这石阶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层,寓意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重天的意思,换句话说,登到山顶似乎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重天了,从侧面反应出这山险峻无比,高耸入云。

    张道陵见这通天的石阶,马是上不去了,只好转身拍了怕马背,这一拍有两个意思,一是感谢白马这一路的劳累,二来是放马离去,马似懂人性一般扭头离去,未走多远,一头扎进地,消失不见。

    张道陵见马钻入地下消失不见,转脸又看了一眼天云山通天的石阶,心思一定,一踏步,四步并作两步,十步并作五步的沿石阶而上。

    过了不久,那群人与棺材已经到了山顶,正疾走在山顶上,不知要去往何处!

    娃娃也快要到了山顶,只是此时的速度比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之前或许是步并作两步,而现在,娃娃是一步一步的踩着台阶而上,走了一会,娃娃有些疲乏,停下脚步,扭回头,朝山下一看,一览众山小没有给娃娃带来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却顿时让娃娃感到心悸,也许是太高了,让娃娃有些恐高,娃娃立刻收回眼,不敢再往山下看。

    如今已到了这步田地,再想下山已是不可能了!

    娃娃只好硬着头皮,迈步沿石阶而上,毕竟快要到达山顶了,身边或多或少的还漂着几朵白云,只是晚上看不见而已。
………………………………

第068章 天阁浮棺 3

    ()  半夜时分,整个山脚下的大火还在不停的燃烧着,火光照亮了半边天,就连半山腰也笼罩在淡淡的火光。

    张道陵立在半山腰的石阶上,稍稍休息一番,毕竟一口气奔到半山腰,真气有些耗费,所以要休息一下,喘口气,喘气之余,他俯瞰着整个山脚下,看着山脚下已是一片火海,人呆了呆,随后一提真气,脚下似乎带风,身体顿时轻快了许多,人登石阶而上更加疾快。

    同时,娃娃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登上山顶,他身体乏力,一下子瘫软在地上,仰面看着天空,看着夜空的星辰,作短暂休息。

    夜空的星辰,多的如同牛毛一般密密麻麻地遍布在辽阔无垠的夜空,又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闪闪发亮。

    那白色的银河从西北横贯在天,又斜斜地倾泻向东南大地……

    娃娃沉浸在这样美丽的夜景之,毕竟在这样的高山上看夜空,那是何等的惬意,又是何等的近,那些星星近的,仿佛一伸便能摘下几颗一样。

    忽然间,娃娃意识到,还有事要办,立刻爬起身,看了看山顶。

    已是入了云层的山顶,离月最近,又恰遇是圆月当空,所以这个山顶要比大地上稍稍明亮许多,只见这山顶怪石嶙峋、各具形态,也有一些松树等长青植物,更有细水环绕流淌,地势错落有致,有山、有水、有植物,在月光的映衬下宛如仙境。

    借着皎洁的月光,娃娃见到山顶的小路,便顺着路,直直的朝东边奔去,因为东边是那群人离去的方向!

    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娃娃来到了山顶的最东边,止步不出声悄悄躲在一块岩石后,偷偷的瞧着前方,瞧着那群抬棺材送棺材的人,他们将棺材放在悬崖边上,撤去了绳索,似乎准备做些什么,棺材内不断的传出“咚咚”的声音。

    娃娃听的十分清楚,想必棺材的那人在不断的捶打着棺材,这种捶打,也许是绝望毫无希望的做法,也许是临死前一种本能的反应,明知是死,也还会去做!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其实,每个人将死之际都会做出一些求生的反应,不管有无意义,毕竟谁不想活着呢?

    这棺材的人无外乎也是这样的情况!

    不过,抬棺材的四个壮汉与丫鬟,包括撒黄纸的年男人,一共九个人,这九个人却没一个在乎棺材里的人是死是活,这九个人各忙各的事,年男人继续撒着黄纸,又称冥纸。

    而抬棺材的四个壮汉,有个立在一边看着,其一个壮汉取过丫鬟递来的篮子,蹲在棺材前头,取出篮子,早已准备好的一碗米饭,将米饭放在棺材前头的“底梆子板”上。

    见过棺材都知道,虽然各地的棺材有各地的打造法与特色工艺,但要说到形状,还是差不多的,这“底梆子板”,其实就是棺材最底下一块大厚板,它往往会稍稍凸出棺材的两头,而这一碗米饭正是放在这凸出棺材头部的“底梆子板”上,恰巧有一个碗口的直径长短。

    这壮汉又从篮子,摸出一双筷子,竖直的插在米饭里。

    然后又摸出一只空碗紧挨着米饭摆放。

    然后又从篮子取出一个小小的皮水袋,将水袋的水倒在空碗。

    然后又从篮子摸出一个用棉花做成的灯芯,搭在空碗边上。

    最后从怀摸出火折子,对口一吹,火折子然起火来,壮汉随后点燃了灯芯。

    这灯芯火焰渐渐趋于明亮,细细的火苗发出微弱的黄色的火光。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知道这皮水袋倒出的不是水而是黄油!

    而这油灯在丧葬被称作“长明灯”。

    娃娃将这一切都瞧在眼,心更加肯定,这棺材内必是个活人,转然间,壮汉起身,冲着其余的个壮汉点了点头,示意完事都已办妥,于是,四个人两人立在棺材前,两人分立在棺材两侧,四人将搭在棺材盖上。

    娃娃见到这一幕,不知这些人要干什么,当娃娃看见这四个壮汉竟然把棺材推入悬崖,不禁大吃一惊,立刻从岩石蹦了出来,对着四个壮汉大声喝止道。

    “住!”

    不过,为时已晚,那棺材已被推下悬崖!

    而那九个人已然转身,面带阴沉,眼露寒光的看向娃娃,其有个壮汉已卷起了袖口,似要对眼前的这个小东西动,毕竟他见了不该见的!

    一时,这山顶的气氛在陡然间变的萧杀起来!

    月色下,那四名壮汉怒视娃娃,不止一个壮汉撸起袖口,其余的个壮汉在同一时间也全都卷起了袖口,他们似乎说好的一般,齐齐迈脚朝娃娃走去。

    虽是夜色之下,但娃娃分明看清了,这四个壮汉正朝自己走来,一时心生畏惧,脚不由人的朝后退了两步,而那四名壮汉依旧迈步逼来,而娃娃依旧不断后退。

    忽然间,那四名壮汉愣生生的站住了,而娃娃又退了两步,最后撞到了身后什么东西,一时无法后退,不由得回头一看,只见自己撞到了一双腿上,再抬头一看,这双腿不是别人的而是师祖张道陵的,娃娃一见张道陵来了,立刻大喜的叫喊道。

    “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