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异姓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冲锋时速度过快,再加上身着沉重的铁甲,他们冲过来的速度何等之快?纵然他们身着铁甲,以人力无法刺穿,但是现在南军士兵所借助的,可还有他们冲锋的惯性!木杆虽然经受不住那巨大的冲力而折断,但是一只只枪头却是插入了北军重骑兵的甲胄。顿时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远处的朱棣皱着眉头看到了这一幕,他不由得产生一种无力的感觉。虽然是他带头冲锋的,但是他不傻,又怎么会冲在最前面呢?虽然他有一件战场防弹衣,但是这防弹衣却不是万能的。若是太过靠前,恐怕也是逃不了一死。

    不过,现在朱棣显然是不会在意这些,他看的清清楚楚,自己麾下的朵颜三卫遭遇到了南军前所未有的阻击。恐怕打了这么多年仗,他还是第一次如此的憋屈。

    但是,憋屈是憋屈,朱棣可是不会在这里死硬的。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攻破盛庸的防御,如果时间拖得久了,恐怕就会出现很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朱棣不再犹豫,而是示意自己身边的亲兵鸣金收兵。而且,他明显是要将花招玩到底,居然亲自带领亲兵上前,看他的样子,明显是要亲自断后。

    王小明就跟在朱棣身后不过几百米的地方,眼看着朱棣居然鸣金了,他不禁苦笑了一下。虽然他也是想着打败盛庸,但是正面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他全都是看在眼里,现在除了暂时的撤退,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他也是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调转马头直奔原路返回!

    (本章完)
………………………………

第153章 朱棣的煎熬

    盛庸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就快要崩塌了,因为他实在是没有见过像朱棣这样有些……不要脸的统帅。对!就是不要脸!

    本来就是,你朱棣接着谭渊引发的混乱发动了攻击,这也没人能说什么。但是你怎么一看打不过就跑啊!还一点都不犹豫,这还要不要点脸了?

    但是,盛庸即使气结,也是没有办法。北军骑兵攻击时速度快,撤退时也不慢!以南军步兵这缓慢的移动速度,要想追上他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然而,却不是所有的南军将领都是这样想的。

    大将庄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本来是弹压后军的将领,为了剿灭谭渊,他这才来到前军。然而,眼看着北军居然隐隐有撤退的迹象,他确实有些不淡定了。

    这样的好机会,怎能放过?他立刻便是带人冲杀上去。然而,或许是因为天黑的缘故,庄得根本就没有注意自己的位置。只见一轮冲杀过后,他环顾四周,尽是北军骑兵。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是深陷重围。这可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再想要冲出重围,那简直就是不可能。

    而这个时候,北军骑兵们也发现了庄得。后者本来就是南军大将,刚刚更是斩杀了谭渊。北军士兵自然对他是恨之入骨,这下好了,他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于是,北军骑兵们秉承着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理念,一拥而上,将庄得乱刀剁成肉泥。恐怕直到死,庄得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才斩杀谭渊,转眼间就步了他的后尘。原来,战场之上,生存和死亡从来都是没有界限的。

    谭渊死的很惨,然而杀害他的凶手庄得却是死的更惨。

    然而现在两军根本就不关心庄得是死是活,现在他们正在一追一逃,哪里有时间管你一个庄得?

    而最令盛庸感到无语的是,朱棣又玩了一次作弊的把戏,他仗着自己有防弹衣,居然亲自率少数骑兵殿后,扬长而去。这真是让自己想追都不敢追。万一伤了朱棣,恐怕不是一个小事情。

    而朱棣自然是兴奋异常,朱允炆的防弹衣的确是功效不凡。

    可怜朱允炆这个笨蛋根本就不真正了解他的这位朱棣叔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是一个真正的无赖,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因为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用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而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知道,对付无赖,要用无赖的方法。

    在朱允炆的再一次鼎力相助下,朱棣又一次成功的脱离了战场。回到营中的朱棣召集他的将领们召开了军事会议,然而会议上的气氛实在让人压抑。

    众位将领一个个都是不说话,就算是最有资历的朱能或者是最能出阴招的王小明,也是沉默着。

    其实这也正常,这些将领们个个都是身近百战,他们怎么能看不出,要想胜过对手的艰难?

    而盛庸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无名小卒确实十分厉害。一想到前路茫茫,说不定明天就要掉脑袋,这些原先张口就是打到京城,闭口就要横扫南军的武将都变成了哑巴。

    这个时候,没有人说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刻,该说话的是带他们上这条贼船的人——朱棣。

    面对着这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默,朱棣终于发言了,他面带笑容,用轻松的口气说道:“谭渊之所以会攻击失败,是因为他的时机把握不准。现在两军对垒,而我军机动性远强于朝廷的军队,只要我军能够找到敌军的空隙,攻击敌军薄弱环节。只要我军奋勇作战,一定能够击败敌人!”

    将领们听到这里才稍微提起了精神,朱棣趁热打铁,拔出手中宝剑,大声喝道:“昔日后汉光武刘秀敢以千人冲破王寻数十万大军,我等又有何惧?两军交阵之时,唯有勇者必胜!”

    他

    朱棣结束了自己的演讲,他用自信的眼光看着每一个人。他能够看得出诸位将领眼中逐渐焕发的斗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鼓舞这些将领继续战斗的勇气。

    是的,他确实做到了,原本对胜利失去希望的将领们又一次重新聚拢在他的周围。他们就像三年前第一次举兵之时一样相信眼前的这个人。他们相信这个人是真正的真命天子,能够带领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朱棣的鼓舞之下,众位将领欢欣鼓舞的回营了。对于朱棣的能力,他们有极强的认知。纵然盛庸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但是在他们的眼里,只要有朱棣,他们就能够战无不胜!

    然而,在这些人中,一直有一双充满了疑惑的眼睛在看着朱棣。他就是王小明。

    对于盛庸,王小明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这个人对于朱棣的一切手段都是非常的了解。但是,反而是朱棣对于此人根本就是一筹莫展。这从今天的行动中就能够看得出来,王小明也并不傻,不会因为朱棣这没有丝毫理由的鼓励便是盲目的相信。

    他之所以疑惑,是因为他知道朱棣的确是击败了盛庸,只是根本不知道朱棣究竟用了什么办法。

    庸实在太可怕了,他太了解朱棣了。他的阵势是那样的完美。那些令人生惧的火器和箭弩足可以把任何攻击他们的人射成刺猬,即使是重甲骑兵,在他们的防御面前也只能饮恨。除了拼死作战,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制敌方法。

    朱棣固然可能是刘秀,可是盛庸却绝不是愚蠢的王寻。

    王小明叹了口气,退出了朱棣的帅帐,他知道,不论前路如何,明天的一战都是无法避免的。

    而朱棣,也是一样的心情。

    朱棣抱着头坐在椅子上,三年了,这实在是一条过于艰辛的道路。对于他来说,没有一天能够高枕无忧,没有一天可以心无忧虑。整日盼不到头的是方孝孺那言辞尖利的讨伐文书、一批又一批的讨逆军和天下人那鄙夷的目光。最让他心惊胆战的,是每日挂在口中的“反贼”的光荣称号。

    而这些并不是朱棣最恐惧的,他真正害怕的是失败。他明白,即使天下人都不认可自己,但只要自己能够成功,自然会有人来对他顶礼膜拜。但问题是他真的能够成功吗?打败了拦路的敌人,却又出来更厉害的对手,胜利遥不可及,他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他不禁扪心自问,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在恐惧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去面对明天那无法预料的命运?

    坐在黑暗中的朱棣静静的沉思着,但思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战争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恐惧也没有任何用处,该来的始终会来,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命运。

    他站起身,走到营外,默默地注视着那无尽的黑夜。远处,一抹鱼肚白正缓缓地浮现,朱棣知道,天快亮了!

    (本章完)
………………………………

第154章 僵持

    翌日清晨,微风轻轻拂过大地,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清澈见底的河水伴着哗哗地流水声不断奔涌,初春时节,脚下的的绿草已经开始发芽,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但是,对于现在夹河两岸的士兵们来说,此时此地的他们可并没有欣赏这初春早晨的美景的心情。

    此时的他们,身着盔甲,手持刀剑,即将开始第二次拼杀。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究竟如何,但是,他们却是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他们要屠杀对面那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

    朱棣静静地望着对面的盛庸,虽然他根本就看不到盛庸的位置。但是却有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来指引他望向盛庸的方向,或许,这就是名将之间的羁绊吧!

    战役开始前,双方布置了自己的阵型方位,北军处于东北方,面向西南布阵,而南军则是正相反,他们是处在西南,面相东北方向布阵。当然,这种布阵方向只是无意为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估计不论是朱棣还是盛庸,恐怕都不会想到,正是这样的布阵方向,才是决定了这场战役的结局的关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就算是已经知道了此战结果的王小明,也不知道这一战朱棣克敌制胜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此战仍是朱棣首先发起进攻,他一改之前策略,不再单纯的攻击侧翼,而是率领骑兵从盛庸军两翼同时发动进攻。

    这样战法的目的无非是想使盛庸顾此失彼,然后找出他的破绽发动攻击。

    只见海量的骑兵混合着短刀手对着南军两翼同时发动了进攻。与此同时,漫天的箭雨从天而降,将南军重甲枪士们压制的根本就抬不起头来。北军所过之处,连大地都是被践踏得一塌糊涂。

    没有了重甲枪士的支援,仅仅靠着南军的盾牌手恐怕根本就挡不住北军重骑兵的一轮冲击。而且,北军短刀手就是为了杀伤盾牌手而出现的,即使盾牌再如何密集,也抵挡不住薄而锋利的短刀啊!

    朱棣如此做法,明显不像是昨天那样的试探之意。他也是明白了,对于盛庸这样的将领,是不能够抱任何侥幸心理的!

    盛庸看着朱棣的攻势,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朱棣的打算他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似乎每一次朱棣与人对战,都是他率先发动攻击。也就只有平安敢于直面朱棣兵锋所向了。

    但是,朱棣的攻势看似非常的凌厉,盛庸这个犹如商人一般精明的人让朱棣失算了。

    北军纵然压制了南军重甲枪士的攻击,可依旧是没能够冲破南军的防线。

    朱棣定睛一看,原来,南军两翼防线的士兵手中的盾牌不是一面,而是以交叉的形式两面叠在一起!也不知盛庸这是怎么想出来的办法。

    北军的短刀手本就是要借助南军盾牌阵的缝隙杀伤南军,但是南军这样将盾牌叠在一起,北军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可以出刀的缝隙。南军防线依旧是牢不可破。而且,盾牌叠加在一起,还增强了盾牌的重量,虽然没有了重甲枪士的全力配合,但还是让北军重骑兵无法越雷池一步!

    虽然朱棣的进攻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是南军两翼防线却是坚固异常。大有任你“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味。

    看到这一幕,朱棣顿时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盛庸大军两翼居然是如此的坚固,根本就无法寸进。而中军位置,朱棣在仔细的思考了思考一番之后,还是放弃了。倒不是他没有多余的力量,实在是因为盛庸亲自镇守中军,让朱棣根本就不敢轻易攻击。他不怕盛庸,但是却怕埋伏。

    盛庸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他早已料到朱棣的这一招。

    可以看得出,盛庸的军队左右翼都十分强悍,根本没有留给北军任何机会。纵然北军奋力冲击,但是仍然无法攻破盛庸的军阵。双方鏖战甚久,从天明打到中午,依旧是不分胜负。但两军的主帅心情却是完全不同。

    盛庸并不着急,可以说他现在非常的轻松。如果不是此时在战场上,恐怕盛庸会有心思品品茶,看着这一切。本来也是,他今天就是要通过固阵之法耗尽北军锐气再发动进攻。盛庸深知朱棣的厉害,如果北军是全盛时期,即使是自己再怎么强,也不一定是朱棣的对手。但是,盛庸却是敏锐的发现了朱棣的弱点,那就是时间。

    朱棣虽然说的好听是“靖难”,但实际上就是造反。对于朱棣来说,时间是最为重要的。时间僵持越久对他就越有利。而对于朱棣来说,情况就是大大的不同了。

    朱棣所率领的是朵颜三卫和他麾下的三支护卫,是一水的具有强悍机动能力的骑兵部队。

    但骑兵不是并不是机械化装甲部队。骑兵部队的机动能力是取决于人和马的,而这二者都是需要吃饭、啃草和充足休息的。它们不是后世的坦克车,是不能够靠喝汽油解决问题的。更何况现在还根本就没有汽油。

    如若此时北军骑兵陷入苦战,以他们的体力自然是不能持久的。虽然蒙古战马很是矫健,但是也经不住这么长时间的拼杀啊!

    朱棣自然明白这一点的,否则他也不会两翼同时进攻以求尽快解决战斗。但是,即使他心急如焚,却也无法改变状况。

    北军的进攻可以说是非常的凌厉,但是面对南军铁通一样的防御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的盛庸,就活像缩在龟壳里的鳄龟,任朱棣攻打就是不露头,若是趁你不注意,它还反咬一口。而且咬得还很痛。遇到这种敌人,朱棣即使心中再急也无可奈何。

    双方就在一攻一守中消磨着时间和人的生命,战斗完全陷入了僵局。

    不论是朱棣还是盛庸,两人都在尽全力地支撑着。因为他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僵局,总有打破的那一刻,现在这个时候,就看谁能坚持下去了。

    今天发晚了,一时没忍住打了几盘王者荣耀,惭愧……

    (本章完)
………………………………

第155章 大风来

    夹河河畔,南北两军战斗非常的胶着,一时半会之间恐怕根本就无法分出胜负。

    王小明跟随着后军在战场的后方,此时他也是眉头紧皱。因为他看出了战场的僵持,这样下去恐怕对于北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局面。

    但是即使心中急迫,王小明也是毫无办法的。连朱棣此时都只能坚持着,他又怎么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而且,王小明现在能够指挥战斗的,也就是他的嫡系部队――大明火枪队。

    这倒不是说他指挥不动其他的军队,虽然要花些经历,但是指挥一部分骑兵的话,相信朱棣还是可以让他试一试的。之所以王小明就只有这二百多人的部下,实在是他的能力问题。

    虽然他已经是经历过几场大战的历练,但是要想指挥千军万马,这显然还是不够的。

    当然,王小明虽然内心急切,但他却并不担心这场战斗的结果。

    朱棣是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只不过,王小明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而朱棣与盛庸这两位统帅也根本就不担心,当然,这二位不担心,可并不是与王小明一样的理由。他们并不认为这场战斗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论是进攻的北军还是防御的南军,都是有可能出现破绽。而那个破绽,恐怕就是打破这场战斗僵局的机会。

    他们都没有料错,打破僵局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但却是以他们都想不到的一种方式。

    就在两军正在一攻一防之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事情是这样的,正在北军集结力量准备再次发动一轮进攻的时候。突然之间,那本是晴空万里之天,只见转瞬便是天地变色,飞沙走石,妖风四起!

    这个场景看起来十分眼熟,不错,这诡异的场景就是曾经在白沟河之战中出现过的。而此时此刻这夹河的战场上,就在两军对垒之间,居然再次发生了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这大风不但刮了起来,偏偏还是东北风。这真是活见鬼,要知道,今天两军的布阵方向,正是按照东北西南方向的!而此时,这来自东北方的狂风气势汹汹的吹向了南军!

    这可是苦了南军的士兵们,只见南军的士兵们顶着大风沙,眼睛都睁不开,更别谈什么作战了!

    而此时南军抵挡住北军骑兵进攻的重盾,反而成了最好的迎风面,狂风吹的他们不断的后退。现在的他们,根本就已经没有了战斗的能力。

    然而对于北军士兵们来说,现在确实大好时机。他们宛如打了鸡血一样,乘风纵击,就像赶鸭子一样将南军士兵的盾牌阵击溃。

    盛庸睁大了眼睛,他已经是看傻了。这一幕是何等的熟悉,当初白沟河的战场之上,朱棣不就是借着风势击败了李景隆吗?

    而这不过一年的时间而已,同样的命运居然又一次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盛庸叹息了一声,没有办法,他真的已经尽力了。但是又有谁能够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传令,即刻收拾人马,全军撤退!”盛庸几乎是咬着牙说出的这句话。他似乎意识到了上天并不站在自己这边。

    盛庸刚刚下来,他身边的亲兵都是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因为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沉着冷静的将军流露出这样悲哀的表情。

    他们面面相觑,也是明白了为什么盛庸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然而现在根本就不是寻根究底的时候,如果盛庸的命令得不到及时执行的话,那么南军最大的可能就是全军覆没!

    而朱棣也是吃了一惊,他也是没有想到这大战之时,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朱棣根本就来不及考虑为什么,他眼看这盛庸军似乎有撤退的迹象,立刻便是下令全军总攻!

    朱棣及时抓住了机会,对南军发动了总攻。而南军正是斗志全无的时候,本来主帅就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再加上北军紧追不舍,他们更是没有了半点抵抗的心思。

    很快,南军便是被北军打得四散奔逃,溃不成军。而盛庸本人算是运气好,捡了条命,跑了回去。

    望着那漫山遍野的士兵们,朱棣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最终还是打败了盛庸。说起来,这一场大风算是他第二次中奖了,两次都有大风助阵,恐怕朱棣都会相信自己真有天命在身吧。

    王小明看的眼睛都是直了,他实在无法理解这股妖风为何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刮起来。

    如果不是对这个时代有一定的了解,恐怕王小明都会以为是朱棣拥有天气预报的能力,又或者是他发明出了巨型鼓风机!

    因为战场并非任何一方所能挑选的,必然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作用。看着这神奇的一幕,王小明揉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他轻轻地笑了笑,摇头感叹道: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啊!

    此战盛庸战败了,但是失败的盛庸并不需要为战败感到羞耻。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而他也应该从这次战役中间领悟颇多,毕竟谁也想不到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会刮起这样的大风来。

    他完全可以向天喊出:“天要亡我,非战之罪!”这样的话,因为事实本就如此。

    而沙尘暴的频繁出现及其影响也告诉了每一个人,环境保护实在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候,甚至还会演变成威胁国家安全的政治军事问题。

    于是,在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极其明智的建设了“三北防护林带”,它成为了中国北方抵御风沙的重要屏障,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这些还都非常的遥远。对于北军来说,环境保护什么的并不重要。真正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又一次的胜利,也是久违的胜利!

    夹河之战的胜利大大提升了朱棣军队的士气,而原本接应盛庸军的吴杰部队听到己军战败消息后也是闻风而逃,转而驻守真定。

    随着盛庸的战败,战争的形势又一次向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发展。

    (本章完)
………………………………

第156章 诱敌出战

    真定,南军大营。

    得知了朱棣在夹河击败了盛庸之后,吴杰带领军队已经退到了这里,他没有把握凭借自己击败朱棣这样的统帅。但是,他明白自己不能够后退,至少,要等待朝廷的援军到达。

    一想到盛庸此次的失败,吴杰就忍不住苦笑。这还真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那场大风。

    纵然盛庸比起李景隆那样的废物要强上很多,但是要说在那样的劣势之下还能够稳住阵脚保持不败,盛庸还是做不到的。毕竟,如果盛庸有那等实力的话,也就不至于一直不能彻底击败朱棣了。

    想到这里,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