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644-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只报出了锦衣卫的身份,并未提及朱由检,同时还说自己一行人是逃出来的,就算对方真是之前的溃兵,应该也不会为难同样是“逃兵”的李鸿飞等人。

    “吁”

    听闻是锦衣卫,郭胜赶紧猛拉马缰,战马人立而起,总算是停在王国兴前方五米处。

    不过郭胜也不傻,担心对方有诈,他并未下马,而是持刀戒备,同时让身后手持火器的明军,上前围住李鸿飞等人。

    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的站位十分讲究,每十二人为一组,四人下蹲持枪,四人站立持枪,另外四人据枪站在最后面,前后共分为三排。

    这种阵势李鸿飞一看就明白,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火器的威力,也就是一战之前,欧洲火枪兵使用的排枪阵法,一旦开战,最前方蹲着的士兵便会最先开枪,随后散开装填弹药,第二排的士兵则下蹲进行补充射击,等三排依次射击完毕,最先开枪的那批士兵,又能再次进行发射了。

    如此操作,刚好能让火器持续压制敌人,给予敌人连续不断的杀伤。

    幸亏李鸿飞这边人数并不多,郭胜才会给他们一个辩解的机会,否则才不管你是不是锦衣卫,只要穿着闯军战甲,那就是敌人。

    既然被对方包围,又听到李鸿飞亮明身份的吩咐,王国兴也顾不上考虑戚家军的事情,而是赶紧吩咐几名手下脱掉外面的盔甲,露出飞鱼服与绣春刀。

    随后王国兴更是从腰间掏出一块腰牌递给郭胜:“我乃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国兴,这是我的令牌。”

    “都指挥使?一会儿闯贼衣服,一会儿锦衣卫官服,一看就是细作,谁知道你身份是真是假!”郭胜道。

    他虽然没有动手,却还是没有相信。

    “京城已被闯贼占领,没有闯贼的军服,我们很难混出城,只是这一路上走得太急,所以忘了脱掉贼兵衣服了。”李鸿飞赶紧解释道。

    “你又是谁,怎么不脱掉贼兵衣服?”显然郭胜对这最先开口之人更感兴趣。

    在他看来,王国兴似乎更像保镖之类的。

    “我是谁不重要,我们几个不过是出城之前太过匆忙,所以没来得及换衣袍,贼兵衣甲只能将就。”李鸿飞指着朱由检跟王承恩,向对方解释道。

    除了李鸿飞,朱由检跟太监王承恩,都没有脱掉外面的战甲。

    郭胜仔细凝视,发现对方衣甲确实不合身,显然应该是临时套上去的,直到此时,他才相信对方不是闯军。

    就在郭胜打算继续询问之时,这伙明军后方再次走出一人,甚至都不跟郭胜打招呼,直接开口道:“这么看来,安定门方向的爆炸,就是你们弄的?你们是逃兵?城里战况究竟如何了?”

    说话的声音比较尖细,不是太监就是女人,不过依李鸿飞的判断,太监可能性居多,毕竟明朝军队,大多由太监监军,而敢无视将领,直接开口的,基本都是比将领权力更大的监军了。

    “溃兵?呸!劳资最恨的就是溃兵,与敌厮杀不行,祸害百姓倒是一把好手。”郭胜听闻李鸿飞等人是溃兵,当即就忍不住开骂了。

    “我们可不是溃兵,之所以突围出城,是为了护送重要人物的家眷,好让其与闯贼作战之时,没有后顾之忧。”李鸿飞指了指身旁的陈圆圆道。

    还别说,这小妞就是好用,在闯军面前可以拿来当挡箭牌,在明军面前同样可以用来当挡箭牌。

    至于陈圆圆此时心里是否在骂娘,李鸿飞才懒得关心。

    “你们不是从京师撤出来的?还有你刚刚说的戚家军是怎么回事?朝廷早就没了戚家军的编制,你们究竟是什么人,胆敢打着戚少保的旗号成军?”王国兴反问道。

    如今他算是听明白了,对方这支军队,因该不是从城内溃败的逃兵,极有可能是前来勤王的军队,只是这领军将领有些狂妄,竟然敢自称戚家军。

    “戚家军怎么了?我太爷爷确实逝世了五十六年之久,但戚家人没有死绝,戚家军魂还在,戚家军法还在,戚家军的鸳鸯阵还在!”之前那尖细的声音再次响起。

    经过一番辨认,李鸿飞如今敢确定,眼前说话之人,绝对不是太监。

    李鸿飞分辨性别,第一观察的自然是胸,眼前之人即使身披战甲,却依然阻挡不住胸前的坚挺,太监可不是人妖,男人有的太监没有,而女人有的,太监同样也没有。

    “鸳鸯阵?这就是传说中的鸳鸯阵?”李鸿飞总算是见识到了。

    鸳鸯阵最初是戚继光用以清缴倭寇,对付倭寇火枪兵的战阵,原本没有这种三段式射击阵法,是之后戚继光总理蓟州军事,编练蓟州兵时,才将这三段射击阵法加入其中的。
………………………………

第十七章无法入城的援军

    知道李鸿飞等人,是因为护送任务而出城,双方的敌对状态终于解除。

    李鸿飞更是通过与对方一番交谈得知,郭胜等人原本是蓟州兵,能使这种简化版的鸳鸯阵,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领军的那位女将,确实是戚继光的重孙女戚红英,只不过戚继光病逝后,戚家军遭到朝廷打压,早已不复往昔,如今全军上下不足五百人,装备火器的军士,甚至不到五十,这与戚继光生前军队数量,以及百分之五十火器装备率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听闻京师被围,戚红英虽知戚家军不复往昔,但还是几次三番请求成国公朱纯臣,开齐化门让戚家军入城参战,然而朱纯臣总是以戚家军战力不足,蓟州防务空虚为由,始终不肯开城门。

    甚至为了巩固齐化门防务,朱纯臣强行征调戚红英的部队协防,不仅如此,连蓟州附近赶来的小股勤王军队,也全都被朱纯臣以协防名义征调或吞并。

    整个齐化门的守军如今超过三万,却没有一名士兵真正进入京师。

    而戚红英的手下大半被安排上了城墙,想全部调出来是不可能的,戚红英没办法,只能带着贴身护卫的五十名火枪兵,以及十几名真心想入城杀敌的士兵,悄悄离开齐化门,打算前往安定门碰碰运气。

    原本今夜大家在前方的十里坡扎营,准备等天亮在去安定门,结果午夜时分,安定门方向传来一声惊天巨响,令他们睡意全无,索性摸黑行军,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戚红英等人才走了不到三里路,前方斥候就传来消息,一小股“闯军”朝他们这边快速行军。

    戚红英在附近观察一番,发现旁边有座村庄适合藏兵,而且村庄里的百姓,早已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就算爆发了战斗,也不会伤及百姓。

    未免打草惊蛇,戚红英决定埋伏在这村庄周围,若对方只是路过便罢,如果敢入村,那就要对方好看。

    然而最终李鸿飞却误打误撞之下,闯入了对方的伏击范围,这也是这次被围的真正原因。

    “这朱纯臣摆明了没安好心,皇上在宫内与闯贼激战,他却在城外按兵不动,还不让俺进京杀贼,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这与谋反有何差别?”郭胜心直口快,直接就嚷嚷出来了。

    “郭胜不可胡说!”戚红英制止道。

    尽管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戚红英只不过是一小小的七品把总,岂能随意谈论皇亲国戚?

    朱纯臣乃是大明贵族,世袭成国公,崇祯三年加封太傅,九年总理京营,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朝中重臣,而且还是位驸马爷,其权势可谓滔天。

    李自成围攻京师,崇祯命朱纯臣总督中外诸军,辅佐太子,就算对方征调、整合各路勤王兵马,底下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到最后,他完全可以辩解,说这是为了集中力量与闯贼决战。

    “可恨!枉圣上对他如此信任,赐予他无上权利,他却与那反贼沆瀣一气,幸亏万岁爷您没有走齐化门,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王承恩替朱由检鸣不平。

    “这乱臣贼子,末将愿去取他项上人头!”王国兴此时也气愤不已。

    他们在城内拼死杀敌,结果一墙之隔的齐化门,却有三万援军无法入城,这不是叛国又是什么。

    “你省省吧!就你一个人能干的过对方三万人?也不想想,这朱纯臣敢这么做,那就是有一定的底气。对方都敢压兵不发了,别说你去,就算皇上亲自驾临也不顶用,反而有可能直接逼反此人。”李鸿飞忍不住打击道。

    如果朱由检身边能有个几千兵马,说不定还能会会这朱纯臣,可现在算上戚红英的火枪兵,也不到八十人,去找朱纯臣晦气,还不够人塞牙缝的。

    “那你说怎么办?”王国兴问道。

    “怎么办?凉拌!趁着朱纯臣还不知道皇上已经出城,咱们直接绕过齐化门,赶紧想办法南下。”李鸿飞直接说道。

    这朱纯臣摆明了在借李自成之手诛杀崇祯,如果崇祯出逃的消息传出,朱纯臣绝对会派心腹半路截杀,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紧逃命,而不是跑到朱纯臣那里去送死。

    北方是没法待了,整个北方的军队,基本都不是好人,当然了,这也只能怪李鸿飞一开始没选好阵营。

    就在两人争论之时,戚红英忽然面朝朱由检,双手抱拳单膝下跪并说道:“末将蓟州镇把总戚红英叩见皇上!”

    到了这个时候,戚红英若还没搞清楚,眼前那一直沉默不语之人,就是当今圣上,那她也不配做戚继光的后代了。

    “起来吧,戚少保乃国之栋梁,戚家军更是大明砥柱,早年朕欲重组戚家军,奈何朝中奸臣当道,朕竟不知还有戚少保后人,是朕之错,委屈你们了。”朱由检诚恳地对戚红英说道。

    对于笼络人心承认错误这方面,朱由检倒是做的不错,曾经六下罪己诏,就这一点,已经比过了不少皇帝。

    这也是李鸿飞到现在还敢蹦跶的主要原因,连大臣都能随便怼朱由检,只要自己做的不过分,而且有理有据,偶尔怼下皇帝,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然而就在朱由检道歉检讨,拉拢人心之时,在外侦查的戚家军士兵传来消息,有大批马队朝这边过来。

    戚家军人数虽少,却也算得上精锐,而且戚红英知道这次面对的,是几十万的闯贼,所以带来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之前能提前发现王国兴等人,并快速设伏,就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骑兵夜间行军,本就容易制造出极大的声响,懂行的士兵,只需要趴伏在官道上,就能快速发现骑兵的踪迹,所以戚家军发现骑兵的时候,对方还在两三公里之外。

    “特么的,还真有骑兵追过来,这李自成的军队难道闲的蛋疼,大半夜不睡觉,都这么远了还不放弃!”李鸿飞没好气道。

    对方这行为确实有些反常了,虽然李鸿飞一行人从安定门出来,只跑了大约七八里路,可闯军此时的驻地应该在东华门附近,距离这里都接近二十里地了。

    要是一般的军队,在事发地没有发现敌军,最多在附近搜索一圈便算完事,毕竟人家都逃走了,穷寇莫追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而且对方又不知道逃走的是朱由检,何必这样紧追不舍呢?

    李鸿飞等人先前之所以继续逃,那是为了保险起见,何况为了朱由检的安全,哪怕与闯军保持一百里的距离都不为过。
………………………………

第十八章都是女人惹得祸

    本以为连续逃了这么远,已经够安全了,结果却没想到,这李自成的军队还真追出来了。

    “会不会是对方知道了皇上的身份?”王国兴猜测道。

    在他看来,也只有崇祯的身份,才能引得对方,像一群疯狗般咬着不放。

    “谁知道呢,命令大家灭掉火把,退入村中。”李鸿飞说道。

    整个戚家军只有两匹战马,尽管李鸿飞现在很想骑着其中一匹逃走,可他根本就不会骑马,况且以骑兵的速度,两三公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现在骑马上官道已经来不及了,只能选择暂时退入村中,希望对方不会注意到这里。

    果然,众人刚灭掉火把没多久,官道上就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就算是李鸿飞也能清楚的听到。

    不过他最多也就是听个响,若是能看清领队之人的长相,李鸿飞就不会好奇,对方为何紧追不舍了。

    因为这队骑兵的领队,正是之前被李鸿飞诓骗的陈贵。

    原来安定门发生爆炸后,由于距离的原因,陈贵的骑兵,与先锋营的士兵,以及李自成派出的两千骑兵,几乎是同时到达现场。

    三队人马首先观察了一番爆炸点附近,虽然感觉不可思议,但对于火器的使用,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只当是明军的新式武器罢了。

    至于那率领两千骑兵的将军,在得知逃走的,可能只是一伙十多人的明军,则完全没了兴致,只是应付差事般,吩咐众人在附近搜索一番,便草草收兵,这也与李鸿飞等人预计的差不多。

    可这位将军没兴趣追击,不代表陈贵跟先锋营愿意放弃,一个是折了面子,一个是刘宗敏点名要得到的人。

    这两拨人马一合计,觉得对方最有可能便是往东逃走,于是陈贵二话不说,领着自己部下便往东追去。

    本来对方只有区区十多人,陈贵那一百骑兵,完全能应付,可先锋营却是为了陈圆圆而来,自然不想让陈圆圆再落到陈贵手里,于是也迈开步子,朝着东面官道追去。

    若是朱由检知道,这伙丧心病狂的闯军,纯粹只是为了一个陈圆圆,作为一名皇帝,价值甚至不如一名秦淮河的艺妓,也不知道他该作何感想。

    李鸿飞之前的想法很不错,他认为骑兵机动力虽强,却不如步兵搜索仔细,加上村子里没有任何亮光,说不定对方都不会进村搜索。

    可他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军事常识,同样也忽略了古人的智慧

    “这里有座村庄,如果对方是步行,加上一个弱女子,最多也就能逃到这里了,如果对方骑马,再往前就是十里坡,我们继续追下去也不会再有收获,弟兄们进村,给我仔细搜!”陈贵说完便催促胯下战马,进入一旁的小路,朝着村庄前进。

    陈贵的分析确实没错,李鸿飞等人能逃到这里已是极限,若不是陈圆圆一路咬牙坚持没有掉队,他们最多也就能到达这座村庄。

    如今虽然提前了不少时间到达,还跟戚红英闲聊了一会儿,可朱由检已经跑不动,人都是这样的,往往为了到达目的地,可以咬牙突破自身极限,可一旦达到了目的地,精神放松过后,他们短时间内,就再也没力气往前走了。

    当然了,这个目标也必须合理,如果真要按照王国兴当初制定的,在往前走几里路,到达十里坡再休息,那李鸿飞估计只有累死在路上了。

    “这伙人难道是属狗的?”李鸿飞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毕竟他也没想到,对方还真打算入村搜索了,这简直就是**裸地打脸,李鸿飞心里当然很不爽了。

    “对方人数不多,可以一战。”戚红英快速分析道。

    “这里的地形不适合骑兵作战,让你的人放他们进来,再堵住村口,一个也别放走。”李鸿飞吩咐道。

    既然戚红英说能打,那就得全歼对方,否则一旦有人逃走,引来更多闯军就麻烦了,要知道这里离安定门并不远。

    况且这伙人如此不给他李大仙面子,说不得要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了。

    “末将领命!”戚红英说完便开始做战术安排。

    李鸿飞一直跟随朱由检左右,而且发言比皇帝还多,更重要的是皇帝居然从未反驳,这让戚红英以为,对方应该是个王爷世子之类的人物,所以说话的语气也是格外尊敬。

    毕竟如此年轻,成为朝中重臣是不可能的。

    而李鸿飞也是越来越享受这种,发号施令,狐假虎威的感觉了。

    村口并不宽,最多容两匹马同行,无奈之下,陈贵只好吩咐大家下马步行,还好整个村庄并不大,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搜索完毕。

    “这村庄连狗叫声都没有,会不会早已荒废了?”一名副官说道。

    毕竟这样的情况,他们在进攻京师的途中,一路上也遇到过不少。

    像这种为了躲避战乱,而全村迁移的村庄,基本上都没什么“油水”可捞。

    “真他娘晦气,给我搜,找不到人,就一把火烧了这破村子!”陈贵恼羞成怒道。

    原本追到这里,他就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只是看到有座村庄,想以搜查的名义弄点好处,如果有反抗,正好杀了充功,也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结果发现这里居然是座荒村,什么好处都捞不到的情况下,放火烧村,是最常用的报复手段。

    就在陈贵扬言放火烧村之时,不远处的房屋内忽然传出一声枪响,一阵劲风贴着陈贵脸颊而过,紧接着站在他身旁的副将,手捂脖子,直挺挺倒在地上,鲜血从脖子处喷出,怎么按都止不住,显然是活不成了。

    “敌袭!迎战!”陈贵抽出战刀,大声吼道。

    “这破鸟铳,我明明瞄着那大官,结果却打中他旁边的人,准头还比不过弹弓!”躲在房顶上开枪的士兵,一边抱怨,一边麻利地掏出火药包,开始重新装填弹药。

    “得了吧小鬼,这鸟铳的岁数比你都大,能打死人就不错了。”后排负责补射的士兵,一边瞄准射击,一边说道。

    他自己都不知道,刚刚发射的一枪,究竟打到哪里去了。

    戚家军装备落后,火器更是将近二十年没有更换过,枪膛常年磨损过后,其准星偏差实在是太大,加上明朝火器本就不够精密,射击基本都是靠运气跟火力密集度。

    “是神机营!不要恋战,撤出去,快撤!”随着周围枪声大作,陈贵意识到了不对劲,赶紧下令撤退。

    :新书到现在已经将近四万字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童鞋看,如果对本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大家在书评区留言。

    另外,再次向各位大大求下推荐票!!!推荐票!!!推荐票!!!重要的事说三遍。
………………………………

第十九章百战百胜戚家军

    部队还没展开进攻,就折损了十几名弟兄,装备如此多火器的明军部队,除了神机营,陈贵想不出还有哪支部队。

    神机营最初的理念是全员配备火器,可如此一来装备造价昂贵不说,由于防水技术的不足,雨天根本无法作战,所以最终研究决定,将火器装备直接削减一半,剩余一半士兵,主要由长枪手、藤牌手等等只装备冷兵器的士兵组成。

    这些装备冷兵器的士兵,主要职责不是进攻,而是防备敌军骑兵的快速突袭,为火枪兵反击争取时间,同时在下雨天,还能护卫无法战斗的火枪兵。

    如今对方刚一交火,就射杀了己方十几名士兵,而且看这枪声的频率,绝对不少于“五十”名枪手,如果再算上没有出战的长枪手、藤牌手,眼前这伙神机营的人数绝对过百。

    而李自成的骑兵部队,为了保证快速机动,都没装备过重甲主要是财力有限,面对火枪兵,若是在空旷的地形,骑兵跑起来后,倒是有一战之力。

    可现在被堵在村里,而且所有人都已经下马,继续留在这里,那简直就是活靶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撤出去,调集拥有盾牌的步兵,入村清缴。

    然而陈贵却不知道,他面对的不是神机营,而是百战百胜的戚家军!

    添加了三段射击的鸳鸯阵,仅仅派出三组,三十六名火枪兵,就打出了五十人的射击效果。

    如果陈贵真的不管不顾往前冲,一百多号人,面对三十六名火枪兵,还是拥有一战之力的,哪怕赢不了,也能重挫对方。

    只可惜他怕了,子弹贴着脸颊的感觉,令他记忆犹新,面对着连绵不绝的枪声,他丝毫提不起反击的勇气,甚至都没注意到,对面的火力密度实际上并不高。

    一开始李鸿飞觉得,凭借戚红英这六七十人,想要全歼一百多闯军有些困难,排枪阵虽然厉害,但实际人数只有那么点,加上戚红英部队装备的鸟铳,多为二十年前的火绳枪,其射速比如今神机营装备的燧发枪慢了一半,平均两分钟能打出三枪,已经属于极其熟练的枪手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鸿飞见惯了那些,一分钟能打出好几百发子弹的自动火力,确实有些看不起这种慢吞吞的火绳枪,可古代人不同啊,面对排枪阵,总感觉对面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射击,鬼知道这村里到底有多少敌人?

    八国联军当初为什么凭借几千洋枪队,便能打得满清十万大军亡命溃逃,用的就是这种持续杀伤的恐怖威慑力。

    热武器对阵冷兵器,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只要指挥官不傻,热武器基本能获胜。

    而此时的战况也确实如此,陈贵的队伍还没退出村口,负责堵口的郭胜便冲杀出来。

    由于陈贵的部下在后撤,急急忙忙之下,大多都挤在了一起,负责堵口的十四名火枪兵,加上六名锦衣卫,倒是没有使用鸳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