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西洋人,将他们快要淘汰的火炮,高价卖给大明,赚得盆满钵满,李鸿飞这是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今欧洲各国正在抓紧时间研究蒸汽机,但距离成功还有不少的路程,所以并不清楚一台蒸汽战船,究竟需要多少成本。
而郑芝龙的庞大舰队,拥有的蒸汽战舰数量都没有过百,则更进一步地诠释了,蒸汽战船造价之“昂贵”,现在英国人与荷兰人正在进行大战。
拥有绝对压倒性优势的蒸汽战舰,将会是双方都想争夺的筹码。
无论价格多离谱,只要明朝透露出售信息,这两国都会拼命争夺购买权。
不为别的,就为了快速打破如今的战场平衡。
“真要卖?”李定国有些舍不得。
“当然要卖,不仅是荷兰人跟英国人,通知驻留蕃坊的各国使节,任何想要购买蒸汽战舰的国家,都可以向外交部递交申请,尤其是葡萄牙与西班牙人,外交部要亲自将这一消息,送到他们的使臣手中。”李鸿飞笑着说道。
欧洲人不是要对海上势力大洗牌吗?
那李鸿飞就做一次庄,让整个欧洲国家都乱起来。
原本蒸汽机发明出来,最先是用作民用,之后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才用于军事用途。
而李鸿飞一上来,就拿出了军用蒸汽机设备,等于是在断欧洲各国的工业发展之路。
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直接上马高级产品,这样反而会让欧洲不少科学家走弯路。
就像后世的印度阿三,连基本的造船技术都没掌握,就妄图直接上马国产航空母舰,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又是什么?
“大人的意思是,价高者得?”刘孔昭询问道。
“不不不只是价高者,获得的购买数量更多,关键是既要得到足够的好处,又要始终保持双方平衡,这样我们的军火生意,才能一直做下去。”李鸿飞笑着说道。
真要按照价高者得,那荷兰人注定垄断整个蒸汽战舰市场,反正他们在远东赚取的利益,已经难以输送回国,倒不如来一次破釜沉舟。
“不过这样一来,英国人应该很难获得采购份额,毕竟他们在远东的利益,甚至比不上葡萄牙跟西班牙人。”李定国分析道。
英国是新兴殖民主义国家,在干翻荷兰人之前,他们在远东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连落寞的葡萄牙人跟西班牙人都不如。
“英国人有一样好东西,那就是羊毛纺织技术,只要得到这一技术,将来对付漠北,我们也有了另一套战术,所以我们可以不要英国人的利益,但这羊毛纺织技术,却是一定要搞到手的。”李鸿飞说道。
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
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
英国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参与海外殖民掠夺。
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
海盗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
直到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终于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
虽说海外掠夺,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世界强国,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羊毛。
因为羊毛的出现,迫使英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保证毛纺织业的领先地位。
因为羊毛的出现,使得国内无业游民成倍增加,为今后的海外掠夺,提供了足够的兵源。
羊毛是英国人的经济支柱,其制作工艺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出来,但是相对于遥远的东方,以及如今面对的战争威胁,英国人不得不赌上一局。
至于李鸿飞为什么一定要弄到羊毛制作工艺,倒不是为了学习英国的圈地运动。
毕竟自从蒸汽机全面普及后,资产阶级形成的“圈地运动”,已经逐渐在国内蔓延开来,要不是新的土地改革正式实施,加上多年大战,人口死伤惨重,大明境内的失业人口数量,早就超出了临界值。
即便这些政策,暂时稳住了国内局势,但随着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即使没有羊毛,该来的最终还会到来。
而羊毛纺织技术,只要运用得当,非但不会使失业人口过剩,反而会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因为李鸿飞要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漠北。
漠北自古就是游牧民族聚集地,他们本就不需要种田,也就不存在“圈地运动”,而将漠北牧民们手上没用的羊毛,变成值钱的衣物,不仅能为大明赚取更多利润,又能极大的缓解大明境内的失业率。
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让漠北游牧民族,在经济上,完全依赖大明。
几百上千年以来,漠北为何始终要劫掠华夏,还不是因为华夏太过富裕。
华夏有太多东西,是漠北游牧民族所向往不已的,但却因为没钱购买,只能拿命去抢。
如果现在有个共同富裕的机会,漠北各部族,谁愿意再起刀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中的上乘。
虽然看似明朝认怂,让出了大量利益,但从长远来说,这一手刚好掐住了漠北的经济命脉,使其只能乖乖听从华夏人摆布。
不难想象,将来羊毛的利润,甚至高于战马以及耕牛的利润后,那些游牧民族,除非是脑子坏了,才会将有限的牧场,用于饲养耕牛与战马。
“左相这步棋实在是高明,不仅解决了水师军费问题,为今后大明水师驰骋海洋奠定了基础,还顺势解决了漠北隐患,简直是一举多得啊!”李定国一脸的佩服。
利益的诱惑是最恐怖的,等到所有游牧民族,都大肆养羊之后,所谓的蒙古铁骑,也就没有了足够驰骋漠北的战马,没了利爪与獠牙的老虎,还能称之为老虎吗?
华夏历经上千年的战争,都没能彻底解决的漠北问题,如今却能通过经济手段解决,任谁听过之后,也只能是大写的佩服。
同时,售卖即将过时的水师战船,为大明水师筹措足够的军费,早日让水师舰队形成战斗力,在现在看来,只不过是附带的一点福利了。
“你们要记住,英国佬也不是什么好鸟,荷兰人是如今唯一能压制他们的存在,所以荷兰人这边,也不能太亏待对方了。”李鸿飞笑着说道。
坑完英国人,自然得转过来坑荷兰人。
“可是如今的荷兰人,貌似除了钱,也就没什么好东西了。”刘孔昭说道。
好吧,现在刘孔昭的眼界终于变高了不少,不在注重眼前的利润了。
“好东西还是有的,比如马六甲海峡,现在还在荷兰人手中,印度东海岸咱们可以不要,但这进入印度洋的咽喉部位,说什么也不能一直由荷兰人霸占着。”李鸿飞将主意打到了马六甲海峡。
“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荷兰人未必肯放手。”李定国说道。
荷兰人也不傻,马六甲海峡,是南洋通往印度洋的咽喉所在,虽然畏惧明朝水师的蒸汽战舰,荷兰人不得不放弃南洋的大部分利益,但他们却一直掌握着马六甲海峡。
从新加坡到吉隆坡,荷兰人足足修建了十五座要塞,即便是大明水师,也不敢硬闯这一区域。
………………………………
第200章宣威将军号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最新章节!
确实,英国人开出平分印度沿海利益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马六甲这个咽喉,即使将整个印度让给大明,过不了荷兰人留在马六甲的十几座要塞,印度沿海的利益也是只能看,根本吃不着。
以明军现有实力,只要出动正规海军舰队(郑芝龙只能算是私人武装,手上的武器性能,只能比拟国防军二线部队),拿下马六甲并非难事,可这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太过漫长,说不定到时候,人家英国佬已经彻底将印度收入囊中了。
所以马六甲海峡,只能从荷兰人手里,通过谈判手段获得
“具体怎么谈我也说不准,但你们要明白两点:第一,荷兰人如今自顾不暇,以他们手上仅有的军队,无法完全掌控印度沿海至马六甲地区的全部殖民地,相比已经被郑芝龙完全掌控的南洋地区,孟加拉湾与印度洋,才是他们的重点。第二,我大明水师,是有能力使用武力夺取马六甲海峡的!”李鸿飞说道。
如今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欧洲殖民者更在乎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想尽办法遏制华夏参与海上争霸。
没错,荷兰人在马六甲海峡修建的要塞,确实是为了阻拦华夏进入印度洋地区,但那也是处于自身利益考虑,担心大明因此将他们赶出远东势力范围。
可相比来自欧洲本土的威胁,郑芝龙的舰队,在南洋地区只能算是小动作了。
其次,荷兰人最近几年,多次与大明水师交过手,自然知道,在没有国内增援的情况下,以现如今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大明水师硬抗。
至少人家大明水师,拥有“本土作战”的优势。
“我明白了,咱们可以将英国人的请求,悄悄透露给荷兰人,届时略加施压,定能让荷兰人乖乖就范。”刘孔昭很快明白了谈判技巧。
大明只要一个马六甲,而英国佬却要整个印度沿海地区,相信荷兰人,最终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另外,郑芝龙的水师,终究不能代表咱大明水师,是时候让郑成功的南洋水师,进入亚齐苏丹国,宣扬国威了!”李定国补充到。
既然是威胁荷兰人,索性先向对方展示一番,大明水师的真正实力,让荷兰人明白,在三宝垄赶走他们的,只不过是大明的“海盗”,正规军至今还没正式亮剑呢!
“这注意不错,现如今铁甲舰造出来了多少艘?”李鸿飞询问道。
由于可以带动火车的新式蒸汽机出现,蒸汽战船也终于可以上马铁甲舰项目了。
建造铁甲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大明火炮技术的不断发展,木造军舰已无力抵御炮弹的轰炸,只有研究外覆有坚硬的铁或钢制装甲的铁甲舰,才能适应未来的海战需求。
毕竟蒸汽战船出现后,因为载弹量大大增强,中远距离炮战已成为主流,接弦战将逐渐沦为过去式。
不过蒸汽战舰,也不是无敌的,除了第一次与之交战的海军,不适应蒸汽战舰的战术,容易吃大亏外,一旦适应这种新型战术,蒸汽战舰的优势,便会大打折扣。
比如当初与荷兰海军交战,从最初的二十比一的战损比,到后面的十比一,甚至八比一,荷兰人已经逐渐适应蒸汽战舰的战术了。
因为中远距离炮战,主要还是依靠火炮射速与运气,火炮射速明军有了,但也没必要去赌那虚无缥缈的运气。
人家荷兰人不跟你玩单打独斗,往往十几艘战舰一字排开,所有火炮对准一艘蒸汽战舰
你有射速,人家有足够多的火炮,拿炮弹堆也能堆死你。
你有运气,但运气不会一直眷顾着你,木制战舰被敌人的火炮击中,同样也有沉没的危险。
虽然蒸汽战舰仍然在海战中占据上风,但这种碾压式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
而铁甲舰的出现,便是将这种优势无限扩大的重要筹码,你打我不痛不痒,劳资一炮就叫你沉入海底,这才是绝对的碾压。
大明水师的第一艘铁甲舰,同样采用了蒸汽风帆混合动力,基本上可以说,除了在侧舷与炮塔周围加装了70――100毫米厚钢板之外,其它方面都没多大改变。
当然,为了防止在舷侧加装铁甲后,造成船体重心上升,铁甲舰不得不撤除了上层甲板大部分火炮,改回到原来楼船形势的窗口火炮。
所以最终成型的铁甲舰,长867米,宽148米,排水量达到5600吨,装备有26门6寸(200毫米)后装重炮,以及上层甲板前后各两座八寸(260毫米)前装滑膛炮。
一艘近百米长,火炮数量足足三十门的庞然大物,从宝山造船厂诞生,成为了大明乃至于现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火力最猛,防御力最强的战舰。
不过千万别觉得,这样的庞然大物,速度会受到影响,新的蒸汽动力系统,让这艘铁甲舰的航速,达到了惊人的125节(2315公里每小时),再加上使用了欧洲“软帆”技术,最高航速甚至能超过16节(近30公里每小时)。
华夏风帆与欧洲风帆有很大区别,其关键便在于,华夏人的战舰,基本使用“硬帆”,而欧洲人则使用“软帆”。
同样面积的硬帆,所需水手比软帆多得多,但在遭到风暴时可以紧急砍断缆绳降帆,在这点来说,软帆的效率确实不如硬帆。
不过软帆因为重量轻,可以做的面积更大,虽然操作繁琐,可同样面积所需人数,反倒比硬帆少,容易损坏但也容易维修,备用帆也容易储存,属于远洋用帆的最佳选择。
“东西是好东西,可惜足足一年半过去了,铁甲舰才建造了一艘,另外还有两艘在船坞上铺设龙骨,估计距离下水,还得半年时间。”李定国感叹道。
第一艘铁甲舰,从铺设龙骨到下水,足足耗费了一年时间,当然,等到造船厂吃透了建造工艺,可能会缩短一半时间。
但是就算半年下水一艘,加上水面舾装,以及试航调整,最后交付部队,少说也得一年时间(下水不代表完工,只是完成了前期的工作,给船坞腾出建造新舰的空间)。
而一艘大中型木制蒸汽战舰的下水速度,不超过三个月,普通木制风帆战舰,更是可以做到一个月一艘。
铁甲舰不仅建造速度慢,而且造价也特别贵。
一艘铁甲舰,算上火炮等成本,总造价不会低于八十万两白银,而同样规格的蒸汽战舰,总造价不会超过十万两白银,普通木制战舰,更是只需要四五万左右
也就是说,一艘铁甲舰的建造时间,以及花费的钱财,足够建造出八艘木制蒸汽战舰,二十艘风帆战舰了。
毕竟木制战舰技术成熟,即使所有船坞同时开工,也不会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而铁甲舰太吃技术,连宝山造船厂同时开工两艘,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是好东西就行,只要能造出铁甲舰,哪怕三年建一艘,十年组成一支舰队也值了。”李鸿飞说道。
十年磨一剑,而且是制霸海洋的利剑,李鸿飞觉得值了。
“将第一艘铁甲舰,交付南洋水师,命郑成功率领铁甲舰,以及三十艘改进后的蒸汽战舰,以保护南洋华人为由,进驻三宝垄,不要畏惧任何挑衅,必要的时候,可以展示我大明天威!”李鸿飞再次说道。
虽然只有一艘铁甲舰,但面对目前的各国海军,这艘铁甲舰,就是永不沉没的海上战争堡垒。
李鸿飞相信,郑成功肯定会明白他的用意,再说了,南洋不是还有个老狐狸郑芝龙么。
“大人,还有一事,您当初不是说过,铁甲舰数量不会太多,所以需要给每艘铁甲舰命名,如今第一艘铁甲舰,即将交付南洋水师,可这名字,还没取呢!”李定国说道。
以往的水师战船数量太多,根本不会专门命名,水师将领们,都是以某一类型作为战舰的统称。
如今李鸿飞要搞新鲜玩意儿,李定国只得让李鸿飞来给第一艘铁甲舰赐名了。
其实还真不是李鸿飞搞什么噱头,给战舰命名,这是一种身份标示,以往的大明水师,只在内河,近海活动,别国海军能否记住并不重要。
可现在不同,大明水师要再次重拾昔日荣光,再次远航了,李鸿飞要让世界各国的海军,都记住大明水师,记住每一艘战舰的功绩,更要让它们在史册上,留下笔墨,流传千古。
“此次入南洋,重在宣示大明天威,就叫宣威将军号吧!”李鸿飞想了想,这才说道。
虽然郑芝龙的舰队,已经证明了大明水师的强大存在,但人家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非大明官方舰队,只有南洋水师正式进驻三宝垄,才能宣示大明正式重回海洋。
英国皇家海军少将约瑟・霍拉夫,最近这段时间心情十分郁闷。
作为远东舰队的副指挥官,手握一百多艘大英帝国最新式的战舰,居然被仅仅二十艘蒸汽战舰给死死拖住,导致主力舰队大败,最后不得不撤到科伦坡休整。
蒸汽战舰的神奇,早在欧洲各国传的沸沸扬扬,一开始不信邪的约瑟・霍拉夫,如今也不得不接受事实,那便是面对蒸汽战舰,大英帝国的舰队,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想到荷兰猴子,有了蒸汽战舰的庇护,整个远东舰队上下,都是一片阴霾,甚至有不少水兵认为,他们或许再难返回英国了,因为蒸汽战舰的速度,根本不是他们能企及的。
好在上帝是站在英国这边的,英国人通过各种渠道得知,那头“东方恶龙”,只喜欢金子,之前还揍得荷兰猴子哭爹喊娘,后来荷兰猴子拿出了大量金子,这才说动“东方恶龙”的帮忙。
也就是说,他们并非铁杆盟友,只需要满足“东方恶龙”的胃口,那荷兰猴子的末日就到了。
于是约瑟・霍拉夫在派人回国禀明这一状况后,亲自带着一众随从,混在前往东方的商船上(战舰是不敢开进孟加拉湾了),历时两个多月,总算是到达了“恶龙”的地盘――香港。
当约瑟・霍拉夫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联系上当地官员,并递交了觐见大明皇帝陛下的请求后,他们又被晾在香港足足一个月之久
好在香港这个地方太繁华了,以至于让约瑟・霍拉夫一行,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在这里只要你有钱,就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在英国用作观赏的精美瓷器,在这里居然只是普通的饭碗,还有那让人险些吞掉舌头的各种美味佳肴,以及各种琳琅满目的珠宝,甚至普通的玻璃制品,都比欧洲皇室的珍藏更漂亮
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带来的大量金币,全部都花纹了。
没错,约瑟・霍拉夫一行人,不知不觉间,就将原本用来收买各个部门官员的金币,挥霍一空,如果大明皇帝陛下再不召见他们,这些人连回程的船票钱都没了。
英国的这队使臣,可谓是有史以来最穷的使臣了。
然而一个月的苦等,最后却被告知,大明皇帝陛下,根本不会接见他们,最多只会安排外交部官员,对其国家实力进行评估,进而考虑,是否允许英国加入蕃坊。
好吧,原来英国人,直到现在,也没加入大明蕃坊的资格。
虽然见不到大明皇帝,但与外交部的官员接触,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只要能与那些外交部的官员交谈,他们的谈话类容,最终肯定会传到大明皇帝的耳中。
只是约瑟・霍拉夫还不知道,他们的底牌,早在香港停留的这段时间,就已经被外交部摸清,并被李鸿飞获知了。
于是这一行人,再次乘船,开始了漫长的北上之路,而与之一道同行的,除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之外,还有他们正在交战的对象,西班牙人。
宿敌同乘一艘船,约瑟・霍拉夫心情能好才怪。
不用想,这些荷兰猴子,肯定是跑来给“远东恶龙”送金子的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201章失误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最新章节!
即便是乘坐蒸汽轮船,从香港抵达天津大沽口岸,也足足花费了二十五天时间。
约瑟・霍拉夫在见识过大明疆域之广阔后,总算理解了,为何他们要在香港等待一个月,才会得到明朝官方的回复了。
就像大明官员所说的那样,英国的领土还没大明王朝一个行省面积大
海上旅程是枯燥而又无聊的,约瑟・霍拉夫等人,甚至手上拮据到,连麻将都不敢打。
看着其余三国使臣,用尽各种手段,在牌桌上讨好大明官员,约瑟・霍拉夫的心情顿时跌入谷底。
“狗屎!这帮砸碎太可恶了!要不是我大英帝国的船队没法进入南洋,又怎么会让西班牙跟葡萄牙猴子嚣张!”约瑟・霍拉夫暗恨道。
好吧,约瑟・霍拉夫也意识到,自己一行人带来的钱财太少,根本不够花了。
要不是李鸿飞想从英国人手上得到好处,就这几个“穷光蛋”,别说觐见皇帝,就连外交部都懒得召见他们。
原本约瑟・霍拉夫一行人以为,天津便是此行的目的地,结果刚刚抵达港口,却被告知,还有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陆路,才能到达真正的目的地――北京。
经过二十五天的长途旅程后,约瑟・霍拉夫等人已经麻木,六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