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君羡-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硫磺,还有硝石。可是,李君羡还在这里面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比如说砒霜,还有一些别的矿物质,连李君羡都不认得。
“怎么还有砒霜?”李君羡问道。
“这个也是火药的材料之一!”木兰说道。
李君羡不由得有些蛋疼,这个火药到底是靠爆炸伤人,还是靠毒性伤人啊!何况,如果这些爆竹里面的火药都能够有砒霜,那这些烟雾里面岂不是都有毒?想想李君羡就不寒而栗。
李君羡也没有多想,马上按照后世的教导方法,开始制作火药。而且,李君羡制作的火药是按照后世威力公认最大的配方,李君羡很快就按照流程做好了。因为这种黑火药的制作配方在后世都是半公开的,所以李君羡这个文科的史学研究者也能够知道不少黑火药武器的制作方法。
“好了!制作完成了!”李君羡说道。
木兰看见李君羡制作完了所谓的新型爆竹,马上拿过了一个来玩,木兰很快就点燃了一个,并且拿在了手里。
“快松手!”李君羡大喊。
“君羡,没事的!”木兰说道。
木兰还是把这个爆竹当成了原先那种连竹子都炸不烂的爆竹,所以没有在意。
李君羡连忙把这个爆竹抢了过来,扔到了远处。
“碰!”一声巨响,爆竹就狠狠的爆炸了。
………………………………
第191章 声如震雷
木兰听到了这个声音,一时也别吓着了。即使木兰也是在军营里面混过九年的,可是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声音啊!而李君羡看着木兰痴呆的样子,马上过去摇晃一下木兰,害怕她出现什么意外了。如果木兰出现意外,那恐怕李君羡也不会饶了自己。
“木兰?”李君羡一边摇晃一边问道。
“嗯?君羡,不要摇了,我没事!”木兰说道,李君羡也松了一口气。
“君羡,刚才那个真的是爆竹吗?爆竹的威力怎么这么大?能够把竹筒给炸烂了?如果刚才不是你帮我把那个爆竹扔了,那恐怕我就要……”木兰也不敢想象自己会怎么样,如果到时候手掌都给炸烂了,那恐怕别想上战场了。
“哈哈,也不看是谁做的爆竹。你夫君我做的爆竹肯定那些牛鼻子臭道士要好!他们哪里会制作爆竹啊!”李君羡得意的说。
“哼,差点把我的手都给炸烂了,你还笑?”木兰撒娇的说。
而这个时候,房间里面的独孤伊人,还有郑丽琬都出来了。
“君羡,刚才外面响雷吗?这个季节好像应该没有雷声啊!”郑丽琬问道。
“夫人,刚才我们是在放爆竹,不是天上打雷!”李君羡说到。
“爆竹?爆竹有那么大的声响吗?”独孤伊人也明显不信。
而李君羡看到他们不信,李君羡再次拿起了一个装好火药的爆竹,然后点上了引线,就朝远处扔过去。
“碰!”一声巨响,再次把三女吓了一下。
不过,这次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所以三女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了。
“君羡,这个爆竹的声音也太大了,你是怎么做的呢?”独孤伊人问道。
“为夫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下火药的配方而已。至于配方是什么,你就不要知道了免得你都时候好奇心发作,出了意外。”李君羡说到。
独孤伊人撅起了嘴巴,好像不满意李君羡不把配方告诉她。而木兰去查看了一下爆竹的炸点,然后看了看地面的痕迹。
“君羡,这个新的火药完全可以用在战场上了。如果用在了战场上,可以用声音来惊动马匹。让那个敌人的骑兵无法作战。并且,可以用来炸开城门,这样攻城的时候就可以顺利很多,不用担心死伤太大了。”木兰说道。
李君羡暗暗点头,这个木兰的军事才能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想到了用在军事上。并且。能够想到用来惊动马匹,并且用来攻城,这个已经不错了。如果李君羡处在相同的地位,恐怕也想不到这一点。不过,火药的用处远远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啊!
李君羡脑海里面就有好几种古代火器的制作方法,比如说什么没良心的飞雷炮。还有明朝的虎蹲炮,一窝蜂火箭,这些都是非常简单而实用的火器装备。李君羡甚至在脑海里面进行了推演,怎么使用这些数百年后的明朝人生产的火器,怎么用来作战了。虽然李君羡知道怎么制作火枪,可是他目前无法把火枪制作出来,因为还有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如果能够制作出火枪,那恐怕李君羡都有说服李世民去横扫全球的想法了。
而李君羡接下来和几位夫人一起开始玩这种新型爆竹。每次都能够把几个女人吓得一愣一愣的,可她们都乐此不疲。因为这种爆竹是第一次开始使用,而几个美女都认为非常刺激,所以都乐此不疲。不过,这大的响声也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啪啪啪啪……”一阵脚步声传来,好像有不少人靠近了。
“包围这里!”一个粗豪的声音喊道。
李君羡马上出来看了一下,赫然是一支军队把自己的家包围了。而李君羡还认得出来。这支军队就是李世民的亲卫――千牛卫。千牛卫是皇帝的保卫部队,并且也是皇帝的仪仗队。不过有时候也会保护一些出外公干的大臣,主要职责是保卫,反而正规作战都不太擅长。而羽林军虽然也是亲军。可是他们属于正规作战的军队,是用来钳制南衙的那些外军的。现在千牛卫过来包围了李君羡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皇帝要对李君羡下手?
“你们这是怎么了?”李君羡问外面的侍卫统领。
可是那个侍卫统领不说话,只是十分紧张的拿着武器对准李君羡家里,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出来。
“皇上驾到!”一个宦官喊道。
“臣恭迎皇上!”李君羡说道。
“君羡,你这是什么意思?”李世民突然有些沉重的说。
“皇上,你这是什么意思?臣自以为没有犯什么错,你为何让千牛卫来包围我家啊!”李君羡问道。
李世民有些冷淡的说:“有人举报,你勾结妖人,在长安做法,引起了雷鸣!所以,朕特地过来看看!”
李君羡把那个告状的人骂了无数遍,因为在古代勾结妖人可是一个莫大的罪名啊,这个罪名之后往往就是谋反了。历史上就有很多人就是所谓的勾结要那些所谓的道士,结果就人举报了,说是意图谋反。而历朝历代皇帝也非常害怕这些,都是有杀错没放过。而李世民听了这个消息,当然要过来认真查看了。可是他也怕李君羡真的有问题,所以带来了千牛卫保护。
“皇上,这是无稽之谈!根本不是雷鸣,我这是在玩爆竹呢!”李君羡说道。
“爆竹哪里会有如此大声?”李世民冷冷的反问。
“皇上,不信我试给你看!”李君羡说。
李君羡再次拿起了一根爆竹,点燃了之后马上扔到了远处,而李世民也看了过去。
“碰!”一声巨响,把在场的那些千牛卫都给吓住了。
李世民也掏耳朵,好被这个声音给刺激了耳膜,所以一时有些难受。
“好大的声音啊!这个是你做出来的爆竹?”李世民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爆竹。
“皇上,这是臣制作出来的爆竹,用了新式的火药,所以才有如此威力。至于什么勾结妖人,那个就是没影子的事情!”李君羡马上解释道。
李世民脸色马上变了一下,最终面带歉意的说:“君羡,是朕错怪你了!朕向你道歉!那个诬陷朝廷大臣的人,朕一定要法办他!”
李君羡心里露出了笑容,因为这件事未必不是好事。李世民这次误会自己了,那他心里肯定会有愧疚。而且,经过了这次所谓的勾结妖人,那以后说不定李世民再次经历这种事情就会小心一些,不会轻易的怀疑李君羡。历史上的李君羡就是因为有人告状李君羡勾结妖人,所以才被李世民砍了。而这次李君羡有了这次的经历,李世民以后再次有人告李君羡勾结妖人,李世民也不会轻易相信了。
………………………………
第192章 纵论府兵制
李世民发现了自己误会了李君羡之后,心里也有些愧疚了。不过李世民也没有当场补偿李君羡,因为皇帝是没有错的,即使误会了也是李君羡的错误,这是古代皇权的思维。不过只要李世民心里有些愧疚,那李君羡还是能够获得不少好处的。
“君羡,你跟朕入宫一下,朕有话要问你!”李世民说道。
李君羡和李世民入宫了,然后李世民找了一间暖阁做了下来,并且让几个宫女跑了李君羡发明的茶叶。
“皇上,你有何事要问我?”李君羡问道。
“君羡,你前段时间在太学曾经驳斥了那些寒门学子,说土地私有制是历史大势,这个朕认可。可是那个寒门学子也说了,如果大唐实行的租庸调的均田制度,会造成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面。而到时候,大唐的就会十分危险。可是朕却不知道危险在哪里,所以想请君羡你来分析分析。”李君羡说道。
李君羡想了一下,说:“我曾经是军人,那我就从军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均田制崩溃之后会如何。”
“我大唐的租庸调制度起源于北周,后后来发展于隋朝,我大唐真正实行到了巅峰。而租庸调的基础就是均田制,因为天下大多数人的田地都是一样的,并且都要缴纳租庸调。而那些世家大族和官员不用缴纳租庸调,所以他们是免税的。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大族和官员都会不断的想办法购买民田,让自己的田产多起来。可是,百姓一旦到了灾年,那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就会把田产卖给官员和世家大族。而世家大族不用承担租庸调,那结果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多,平民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结果就造成了朝廷收入的减少,最终无钱可用。可是,朝廷再次把那些财政的压力下放到那些没有失去田地的百姓。这样就会造成普通百姓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李君羡故意省略了这几个字,可是李世民很明白,那就是造反。
“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李世民问道,他十分关心这一点,因为这个关系到了大唐的长治久安。
“没办法!除非商业能够大发展,发展到能够把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都给收去做工。不然没有办法。”李君羡说道。
李君羡的意思就是要发展商业,可是这个和古代的思想背道而驰,李世民一时恐怕无法接受。
“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李世民问道。
“有一个缓解的办法,那就是世家大族和官员的田产一起缴纳租庸调。”李君羡再次说了一个办法。
李世民苦笑,这个办法也不容易。世家大族之所以被称为世家大族,出了他们有文化。族人容易当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他们能够免税。如果想要他们放弃免税的权力,恐怕他们会强烈反弹的。
“这个比发展商业还不靠谱!”李世民难得的说了一句商业的好话。
“君羡,你再说说,这个对军队有什么危害?”李世民再次问道。
“皇上,我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而府兵制的核心是均田制。而朝廷把那些无主的土地分配给那些百姓。而百姓就要承担义务去当兵。而平时这些百姓是农户,农闲时期进行军训,而战时就是集中起来当兵。这种制度有很多好处,那就是士兵对朝廷比较忠诚,因为他们的田产是皇上给的,所以他们忠诚问题不算太要紧。而且,能够节省很多军费,平常他们务农。而且当兵时候是自带粮食,朝廷只用提供武器就行了,能够省很多军费了。所以说,这个是一个不错的制度。”李君羡首先说了好处。
“那不好的地方呢?”李世民再次问道。
“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将军没有经常统领的士兵,而士兵也不认识自己的将军,这样容易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现在,容易造成我大唐中高层武将的断层。”李君羡说道。
“这个到时候再说,你接着说。”李世民说道。
李君羡知道,这个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个是李唐皇帝自己想要的。他们就让那些高级军官下属经常接触的士兵,那这样就不可能谋反了。这个是皇帝的权力之道,所以李世民不愿意多谈,并且也不希望能够轻易改变这种情况。在封建时期的中国,那些皇帝对内提防比地方外族还看中,所以他们不断的削减武官的权力,甚至从制度上预防武将造反,这个府兵制也就是一个典型。
“我接着说。我大唐的府兵制的根基是均田制,只要有了田地,那就要服兵役。而一旦土地越来越集中,农户失去了田地,可是却还要承担兵役,并且自备粮草,这个显然不是农户能够接受的。他们没有了田地,自然不愿意承担兵役,他们自然就会逃避兵役。而朝廷在正常年景时期,这种现象就会被掩盖在盛世的华章里面。可是一旦到了要战争时期,那就会骤然发现大国无兵了。皇上,你知道这个会造成什么后果吗?”李君羡反问。
李世民冷汗都出来了,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李唐就危险了。整个国家没有了兵,那去哪凭空变出士兵?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撒豆成兵的本事,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就有得头痛了。也许李世民时代不会有危险,可是到了后代皇帝,那就头痛了。
“皇上,我还没有说完。一旦战争持久,而士兵长期无法回家,就被长时间留在军队作战。而到了那个时候,也因为没有士兵,所以朝廷就被迫临时招募军队,这个也就是变相实行募兵制了。而一旦战争久拖不决,朝廷不可避免的把募兵权,还有地方的民政管理权,甚至人事权都下放给了藩镇的将领,而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那就不用臣多说了吧?”李君羡说道
李世民突然惊道:“刘汉之事不远了!”
………………………………
第193章 畅谈募兵制
李世民听到了如果战争持久,那朝廷难免要下放财权,民政权,甚至是单独募兵权,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要变成一个个藩镇了。而这些藩镇就是一个个读力的小王国,中央朝廷很难掌控。而这么下去,就和东汉末年的时候那种情况很相似,朝廷无法掌控地方的诸侯,结果地方诸侯互相攻伐汉朝失去了中央政斧的权威,结果就灭亡了。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府兵制会有这么个漏洞,而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可是均田制一旦崩溃,那就要重新走回募兵制的老路。而募兵制也是有不少缺点的,这个身为古代皇帝的李世民也是多少有些了解。当年之所以发明府兵制,那个就是为了抵消这些缺点,可是现在李世民居然发现府兵制也不能够持久,这个令李世民无奈了。
“那你说说募兵制好了!”李世民说道。
“募兵制,其实也就是朝廷花钱招募军队,不但要提供士兵的军饷,并且也要花钱提供粮草辎重兵器,朝廷几乎全部都要提供了。从这点来看,那募兵制花费的财力很大,甚至有可能拖垮国家。可是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军队平常就在脱产训练,而战时也就直接上阵杀敌,所以战斗力比起府兵制来说强大了不止一筹。”李君羡停顿了一下。
李君羡说了募兵制的战斗力比府兵制强大,这个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因为府兵制其实也就是预备役,而募兵制就是正式士兵,所以差距就是这么大。唐朝现在的军队其实并不能够扬威四海,其实李世民时代的唐朝军队,也只是在东亚强横。而只有到了唐高宗到唐玄宗时代,大唐的影响力才真正发展都中亚。这里面募兵制的作用不可小看,因为募兵制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而那个时候,其实实行募兵制也是被逼的。唐高宗时期那些府兵纷纷逃役,结果整个国家的合格兵员严重不足,被迫实行了募兵制。
不过成也募兵制,败也募兵制,唐朝的灭亡和募兵制也有一定关系。因为募兵制的士兵是花钱来招募士兵,这种士兵的对中央皇帝的忠诚度有些要值得怀疑。他们都是谁有钱,谁招募他们他们就给谁卖命。这个也就是藩镇崛起的一个诱因。
古代皇**是喜欢府兵制,因为古代皇帝对于内部武将猜忌比外族入侵还要严格。而府兵制,或者是后来改造的明朝所谓卫所,都是这种府兵制的变种。这就是因为府兵制的士兵对国家的忠诚程度高,因为他妈的田产是皇帝给的,他们自然要为朝廷卖命。
可是再好的正常也是要由人来执行,如果人心歪了,那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执行走样了。一旦政策走样,那问题就来了。而唐朝的府兵刚开始服役的时候,还算是正常。可是后来那些权贵经常把府兵叫去做自己的“私活”,所以府兵地位就被比作了权贵的家奴。府兵地位降低,更是加剧了府兵的逃兵役,这就更是危险。后来的明朝,底层的卫所士兵都变成了高级卫所军官的家奴佃户,因为卫所军官是世袭制的,所以能够世代奴役底层士兵。所以明朝的卫所制度也崩溃了。
所以,从历史角度来说,这种府兵制,或者是变种的卫所制度都是迟早要崩溃的,是早是晚的问题而已。可是募兵制也很难让李世民信服,别的不说,就是募兵制的忠诚度问题就足以让李世民小心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李世民也是非常头痛的。
“皇上,募兵制的好处和坏处我都说了,想要怎么选择,那全都看你的选择了。其实,要我说府兵制和募兵制都有缺点,都不是一个好制度。可是,从历史大势来说,府兵制很难真正作为一个国家数百年的长久制度。因为均田制在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实现,所以恐怕要让皇上你失望了。”李君羡做了最后的总结。
李世民无奈,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李世民毕竟是古代皇帝,眼界远远不够开阔,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君羡,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李世民只好把问题再次甩给了李君羡,连这个武将对皇帝的忠诚这个敏感问题都跟李君羡咨询了。
“皇上,其实你可以尝试在士兵里面推广教育,让士兵明白事理。”李君羡说道。
“推荐教育,不是应该将贵智,兵贵愚吗?”李世民问道。
李君羡连连摇头,说:“其实,将贵智,兵贵愚那都是鬼话,那是别有用心的人才说的。如果让士兵读书识字,那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忠诚的人是谁。也只有读书识字之后,品德就会大大提高,士兵才不会光是为了钱就放弃效忠的朝廷。皇上,你也应该知道,自古以来忠臣都是出自有学问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学问,恐怕他只能够在这个世界随波逐流。而虽然也有一些号称是仗义的屠狗辈,可是他们却都是因为某些人对他们有过恩情,所以才忠诚于那个人。可是作为一个皇帝,不可能把自己的恩情都直接施放于每一个士兵。也许施放了,可是士兵因为没有文化,不知道皇上对他们的好,结果还算随波逐流的跟着自己的上司,并不是效忠于皇帝。所以,想要募兵制情况下的士兵绝对忠于朝廷,这个让士兵有文化那是一定要的。”
李君羡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后世各国统一的方法,那就是提高士兵的文化程度,这样才能够让士兵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才会让士兵忠诚。而古代军队的实力来源于力量,而后世军队的力量来源于知识。而知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一旦士兵有了知识,才能够让他们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不然那都是一群为钱卖命的“雇佣兵”,根本不是国家的军队。(未完待续。)
………………………………
第194章 筹建新军(一)
“让士兵普及知识,这样士兵才能够有国家朝廷的想法,而士兵才能够不会为了钱随波逐流?可是,这种士兵谁能训练呢?谁能够真正的训练出这种士兵呢?”李世民小声念叨道。
李世民也大概明白李君羡的意思,可是李世民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种士兵已经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拥有的了。既然这个时代不可能拥有,那自然不可能有人能够训练出这种士兵。而即使李世民自己都不能不承认,自己也没有这个本事能够训练或者是指挥得好这种士兵。有知识的士兵,那已经是新时代的士兵了。这种几乎至少要到十七世纪才能够有的士兵,可是现在李君羡已经提前到了唐朝就有了。而李君羡可以肯定,这种士兵的战斗力是古代士兵无法比拟的。就好比后世德意志人训练士兵,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些武器装备优异,还有军队训练水平高。可是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德国是最早普及义务教育,没一个士兵都有小学文化,这样才给一支强军构筑了“软件”的基础。
“皇上,如果你不嫌弃,臣愿意替皇上训练处这支有知识的军队。”李君羡主动请命说。
“你?你来训练?”李世民问道。
“是的,这个世界上只有臣能够训练出这种军队,别的人都不行,恐怕皇上也不行!”李君羡说道。
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谦虚的时候,如果谦虚了,那恐怕李世民还真的以为离开了李君羡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