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祸害-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寿毫不犹豫地道:“令密云水库停止向水稻田输水。加大塑料桶生产,组织成立送水队,每日定时定点提供百姓生活用水。地方上把控好秩序,不要因为抢水闹起来。”

    “给河套去电,命他们”朱寿又说。

    屠滽等人商量过后,同意朱寿的处置方案。

    为了提高灾变响应效率,和灾情有关的大小事情,在文华殿廷议当场商议。此举进一步加大实权官员的权利。

    以往内阁人员少则三人,多则七人,人数有限。现在只要当上实官,有权出席文华殿廷议,就有左右朝政的可能性。引起了官员们对实权官位的激烈争夺,朱寿用类似后世内阁制度的手段,降低了官员们集体抱团的可能性。

    宗钺眼神闪了闪,领命而去。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388章 老实待城里,别抢功

    率兵支援吐鲁番的宁夏总兵郭鍧,面色发苦地蹲在安乐城城头。身在大宁城的朵颜三卫,不可能无缘无故出现在吐鲁番。朵颜三卫没有归顺朝廷。能调动朵颜三卫的,只有太子殿下。

    他是出兵的好,还是按兵不动好呢?他是武将,真不擅长动脑子揣测上意。

    此刻城外人头密布。根据探子情报,瓦剌五大部落联合出兵。除了凑出的十万杂牌军队,还有瓦剌一路南下抓获的各国俘虏一万多人。宁夏地处边陲,郭鍧也是见过不少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

    这一万多外国人该如何处置?要不,就让朵颜三卫当前锋,帮他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

    郭鍧下令按兵不动。

    从宁夏卫调来的士兵纹丝不动站在城头。要郭鍧说,专职兵政的军机处在调兵遣将、行军打仗上还是很靠谱的。比之前文官们的混乱指挥好上很多倍。

    此次派到吐鲁番支援的,都是经历过宁夏大战的老兵。见识过惨烈战场的老兵,就是和内陆卫所的怂蛋们不一样。即便面对十倍的敌人,老兵们一脸肃杀,眉宇之间丝毫不见惧意。士气十足,加上火器的协同作战,郭鍧有信心坚守安乐城。

    敌军人数比他们多十倍,没有朵颜三卫搅局,郭鍧也不敢随意出城。不过通过无线电台把军情传往京师不消一个时辰。工程兵团修筑了好几条从吐鲁番通往大明的道路。军机处十天之内调动10万兵马支援安乐城不在话下。

    这一仗没有悬念。

    “跪地不杀!”向瓦剌大军冲去的朵颜三卫喊声震天。

    曾经帮助永乐帝夺位的朵颜三卫,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他们强悍的攻击力。

    仅仅000多人,就敢向十万大军冲去。只见朵颜三卫排成一路纵队,每人挥舞着马鞭、驱策战马以同样的速度前进。由三千人组成的刀锋,毫不犹豫地朝瓦剌先锋营砍去。

    瓦剌人从鞑靼使者口中得知大明火器的厉害。连勇武的达延汗都被火器重创,他们更不敢以卵击石。瓦剌大军远离安乐城火炮的射程范围,生怕被火器攻击。

    火器没等来,等到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傻子。傻子们上场自带‘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气势。

    “老子要让我家娘们住上青砖绿瓦的大房子!”福余卫的布日固德抡起弯刀,无畏地闯入俘虏营。

    听得懂蒙古话的俘虏抱头蹲下,听不懂傻站着的,被布日固德的刀夺去了性命。滚落的头颅让其余的俘虏哭喊着蹲下,把瓦剌人露了出来。

    布日固德第一个冲向瓦剌人。七八个瓦剌人把他团团围住,七八把同样款式的弯刀砍向布日固德。

    布日固德举起手臂阻挡。陶瓷护甲替他挡去了敌人的杀招。懵住的敌人还没来得及换招,布日固德闪电般舞动太子特地发下的弯刀,弯刀们在空中对撞。

    “啪啪啪”瓦剌人悲催地发现,他们的刀断了。随着刀刃的折断,又一阵刀光闪过,轮到他们的人头瓜掉落。

    “太子给的护甲和刀真好!”布日固德舔着嘴角被溅到的血迹,拍了拍马头,打算再次冲向瓦剌人。

    附近的瓦剌人被布日固德的杀气镇住,脚下好似生了根,不敢上前阻拦。

    身后督战的把台一声暴喝:“布日固德,注意保持队形。不听话,本城主把你赶回老家。”太子派来的军师反复叮嘱,他们面对的是10万军队,一旦队形乱了容易陷入汪洋人海中。

    “奶奶的!”布日固德十分不爽,但不想被赶回家没军功可捞,克制住了想要砍杀人头的冲动。他嗜血地看着周围的瓦剌人笑,在对方心惊胆战地注视下,割下死人的右耳朵当战利品。

    面对朵颜三卫猛虎般的扑杀,押送俘虏的瓦剌人吓得退回大军。“这是一群疯子,我们快撤!”

    朵颜三卫残暴、不要命的打法,让共同指挥战争的五位瓦剌部落首领头皮发麻。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夜袭。鞑靼人会携带特殊的火器炸开安乐城的城墙。到时大军冲入安乐城,鞑靼人劫走他们要的东西撤退,他们也跟着撤。他们的目标根本不是安乐城啊!轻松能完成的交易,怎么就冒出一群疯子?

    可在朵颜三卫的眼里,子孙后代的安定生活值得他们以命相搏。

    应该是先锋的花当,狠狠瞪了眼福余卫的方向。想和他抢功?下次不会给他们机会。见大部分的奴隶被解救下,花当停止了进攻的脚步,让护卫挥动旗语。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交战的瓦剌大军前线,落下了雨点般的炮弹。

    炮火的怒吼让天地震颤。扬起的尘土迷了众人的眼。第一次见识大明火器的瓦剌大军选择后退。朵颜三卫在炮弹的掩护下,带着俘虏非常轻松的脱离战场。

    看到朵颜三卫不要命地打法,郭鍧不那么淡定了。

    朵颜三卫的都督们或许有可能脑子不清楚,但太子的人绝对不准许他们胡闹。朵颜三卫,一定有拼命的理由。

    大明的疆土让外族保护,郭鍧的脸皮没那么厚。他在和总督刘健沟通后,让游击将军派遣000骑兵出战。

    可骑兵们,被堵在了城门口。

    “你们老实在城里待着,别出来抢功!”琪琪格叉着腰,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游击将军吐血。琪琪格身后站着一群孩子。他们和战马差不多高,约摸着只有十一、二岁。这让游击将军犯了难。他们能和一群糙汉子对砍,但能和一群妇孺打架吗?

    刘健急急跑出来。他见过琪琪格,琪琪格和把当的婚礼,还是他带着圣旨到大宁城主婚。朵颜三卫出兵击退瓦剌人,怎么还要把一家老小都带上。

    此事没那么简单。

    “胡闹,……”

    刘健刚开口,琪琪格美目一瞪,“谁胡闹了!你们才是一帮拖后腿的。不然寿早打到捕鱼儿海灭了鞑靼。”

    刘健深呼吸,君子不与小女子动口。

    缓缓口气,刘健低沉地问,“殿下承诺了你们什么?”

    “满都海太后带着鞑靼大部队撤回捕鱼儿海。留下的草原有能者得之。寿会在草原上推行土改归流政策,并协助我们建城。到时我们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大明百姓。”琪琪格眼神亮晶晶,对未来充满期待。

    草原的王,绝没有中原的县官舒服。如果草原也能像中原一样繁华,有吃不完的粮食、穿不尽的华服,取消奴隶、放弃一部分草场算得了什么。

    郭鍧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殿下是要抢鞑靼的地?”

    刘健长叹一口气,他就知道!


………………………………

第389章 人必需要

    琪琪格防备地盯着刘健,拒绝了朵颜三卫入城休整的好意。朵颜三卫这一战缴获五千多的俘虏。朵颜三卫人少,他们又答应了寿赦免所有的奴隶。将来在草原建城,可少不了这些俘虏的人力帮忙。才不能便宜了吐鲁番。

    刘健背着手回城里的总督府。西厂给朵颜三卫送了大量的物资,不用他瞎操心。瞧瞧足数的军粮和精良的军备,朵颜三卫只需要负责拼死厮杀,痛痛快快地打仗。没有后勤供应短板的蒙古人,战斗力真的很惊人。太子手里多了支蒙古骑兵,军机处该头疼了哦。

    郭鍧如实上报吐鲁番的战况。他知道仅剩的军机处大臣保国公也郁闷,没把保国公骂人的话当一回事。反正电报里骂他,又不是被当面骂。

    保国公骂他缩头乌龟,他只能认下了。宁夏卫被朵颜三卫的妇孺虎视眈眈地盯着,根本没有出城打仗的机会。琪琪格不愧是太子培养出来的人,和太子一样的……郭循咽下了最后两个字。

    当然宁夏卫没有出战的重要原因,还因为他收到了太子的暗示。身为将领,应该遵从军机处的命令,还是太子的?郭鍧选择了后者。他安心驻守安乐城,把表现的机会让给朵颜三卫。

    瞧着朵颜三卫第二次血战返回城下的驻扎点休息。郭鍧出门找把台问话:“你们为什么不用火器?”

    火器加上朵颜三卫的勇猛,瓦剌人再多也没辙。

    正在包扎伤口的把台回道:“鞑靼人一直宣扬大明的军队是软蛋,仗着火器之利打败了他们。殿下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兵法上上策。为了让瓦剌和鞑靼屈服,我们朵颜三卫要用实实在在的武力打败敌人。”

    几年大宁城副城主当下来,把台的官话说的极为溜。

    郭鍧摸摸鼻子。把台身为蒙古人,竟然比他说的官话还标准。一股怪异之情油然而生。

    “太子一说,你们就乖乖听话不用火器?”郭鍧有点想不通。

    把台奇怪地看了眼郭鍧:“做人要厚道,同为草原民族,我们占领草原,是给鞑靼最后的遮羞布。这也是对敌人的尊重。我们为什么不同意?”

    “可你们才000人,瓦拉有10万大军!”郭荀给把台泼冷水。他实在理解不了外族人的想法。而殿下,似乎很了解他们。

    把台耸耸肩:“我们也想多派些人手。可草原的分配早已决定。超出的战功无法换多余的土地,我们拼的太凶也没用。我们朵颜三卫离得最远,所以是最先动身的。之后还会有永谢布、土默特、乌梁海等部落的人赶来。瓦剌人千里迢迢而来,没有带足足够的军备,他们支撑不了多久。”

    郭鍧脸皮抽动,这仗还没打完,草原的地皮都分了?

    “太子有着严格的战略部署,没完成的部族将无法得到原定的土地。如果宁夏卫出战,估计会被敲闷棍。”把台好意地提醒郭鍧。

    郭鍧深呼一口气,回总督府寻刘公。

    “大明人怎么都不信任寿?”替把台包扎的琪琪格抱怨。

    把台笑了笑:“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聪明人。”

    刘健看到郭鍧,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问,“战事没郭将军的份儿?”

    郭鍧点点头,接过下人递来的烟杆抽了起来。

    刘健淡淡地说:“那就劳烦郭将军把探子散出去。殿下咬定瓦剌的目标不是大明疆土,一定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事发生。”

    “瓦剌人连安乐城的城墙都摸不到,还能干什么!”郭鍧虽然不以为意但还是派出了探子。

    没有做过攻城战准备的瓦剌大军,在一波又一波的疯子进攻下越退越远。要不是还没得到鞑靼人许诺的黄金,他们早就撤兵了。漠南草原上的疯子真多,他们还是回北方和中亚各国抢地皮。

    在瓦剌人吸引大明火力的时候,一群不明身份的商人来到了赤岭马市。土默特人上了前线,为了以防赤岭马市遭到瓦剌人攻击,经过军机处准许,从西宁卫临时抽调了一个卫所的士兵驻防。

    赤岭马市对所有人开放,士兵们只负责安全,不会盘查来往的客商。商队大大方方进了马市西面的院落群。这里是马市富商聚集的场所。建造一幢带有五分江南园林味道的院落,是商人财富和实力的象征。每一间院落的主人,身份背景都不简单。

    “小爷要的东西?”妒忌地瞧了眼比鞑靼王帐更显富丽的院落,再次来到赤岭的图鲁博罗特面色阴沉。

    他曾被大明龙卫掳劫到此,这是他一辈子的屈辱。但不得不说,赤岭马市已知比上次来时,又繁华了很多。很多商队来自的国家他闻所未闻。

    院落的主人满脸堆笑,一点也不在意客人的冷脸。生意人和气生财,况且客人又是个孩子。自从年幼的太子给商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明的商人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孩童。

    “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只不过…”主人笑眯眯的说,“瓦剌人突然来了。柳湖泉农庄提高了警戒。在下花了三倍的价格才拿下。当初和贵客说的价也需要顺带提一提。”

    图鲁博罗特眼中杀机一闪,鼻子中中一哼,示意护卫把黄金拿出来。几年前,只要他开了口,没有药到的东西。富含一过世,一切都不同了。他需要隐忍,只有重新培养出一支大军,他才能找回应得的尊严。

    主人亲自清点了黄金,笑容满面的从桌下的暗格取出一袋两种。

    图鲁博罗特没有打开袋子检查。“我要的人呢?”

    “哎哟这位贵客当初我就说了,我只帮你带话,如果对方不答应我也没办法。农学院每一位技师身边都有暗卫保护,这些两种还是小女一次次藏在胸口带出来的。为了这些两种,在下忍痛把小女嫁给老头子。”主人哭诉道。

    “哎哟这位贵客当初我就说了,我只帮你带话,如果对方不答应我也没办法。农学院每一位技师身边都有暗卫保护,这些两种还是小女一次次藏在胸口带出来的。为了这些两种,在下忍痛把小女嫁给老头子。”主人哭诉道。


………………………………

第390章 到底是谁算计了谁

    计划完备的鞑靼人忘了一点,他们动手的地方是赤岭马市富商集结所。院内交手的动静很快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注意。当鞑靼人扛着主人的女儿出门时,遭遇了西宁卫的阻拦。

    如果换在之前,马市的人反应不会那么快。但因为太子和军机处的赌约,瓦剌人突然的进攻,整个西北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小心谨慎的保国公,在派出西宁卫驻防前打过招呼。西宁卫要给军机处面子,对马市的安全格外重视。与此同时,支撑赤岭马市的势力除了朱寿,还有大明的权贵。保国公通过人脉也给马市的商人递了话,所以邻居们才会怎么积极。

    “大汗,我们怎么办?”被团团围住的鞑靼护卫询问图鲁博罗特。

    图鲁博罗特眼神阴霾:“把黄火药拿出来。”

    鞑靼交回黄火药的时候,故意留下了最后这一点。为了得到大明培育高产种子的技术,图鲁博罗特拿出了鞑靼压箱底的东西。他带出来的可不止黄火药一种。他有信心能全身而退。只是没想到计划一开始便遭受了挫折。下一次他制定计划时要考虑的更为仔细。

    图鲁博罗特对培育高产种子的技术势在必得。

    如果说父汗是弘治帝的心结,那么大明太子就是图鲁博罗特的心结。这一年来他什么都没做,每天反复研究大明太子崛起的每一个举动。大明太子能这么快掌握国内权势,最大的原因是解决了困扰大明的粮食难题。

    就算是半个大明遭了灾,大明也拿的出粮食养活他们的百姓。靠的就是高产粮种。而他们鞑靼人呢?因为大宁城的粮食限购,他们被押掐住脖子不敢乱动。只敢在背地里对大明使使阴招。这哪像是黄金家族的子孙!

    桎梏鞑靼的粮食的难题必须得到解决。

    马市出了状况,身为马市官的李兆先很快赶了来。

    李兆先一眼认出了特意装扮过的图鲁博罗特。“赤岭马市不会骚扰任何一位客商。大汗如果是来做生意的,我们以礼相待。如果大汗是来捣乱的,别怪外臣扣留您。”一边说着,一边暗中向手下人打手势。

    听到捣乱的人是鞑靼新任的小王子,西宁卫指挥使眼神闪烁不定。瓦剌在前方攻打吐鲁番,鞑靼人到赤岭马市来闹事,就连普通老百姓都不会认为两者没关系。

    身为九边将领,他们和远离战场的官员们不同。他们非常认同太子的看法。

    其实这事儿很好理解。不管是瓦剌还是鞑靼,习惯了游牧生活。元朝的快速衰败,说明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不适合盘踞一地。所以他们的武力目标,往往总是财富和粮食。不然五十年前他们就拿下了京师。

    不管是吐鲁番还是赤岭马市,都在太子的直接管辖下。太子立志于促进贸易交流,两地有大量的外国商人。如果瓦剌人想洗劫吐鲁番,得罪的不仅仅是大明,还有叶尔羌、赤力把里、乌兹别克等实力不可小觑的中亚国家。

    战争不是光凭武力就行,还需要后勤的保障。草原民族想要打胜仗,兵器和粮食需要通过贸易解决。他们才是最离不开贸易的民族。为了吐鲁番城里一点物资,瓦剌人不可能断了自己的后路。

    军机处的那群大佬?哼!

    要西宁卫指挥使说,太子组建军机处的确是高瞻远属的好事。可太子应该从他们九边挑选将领充补军机处。

    那群勋贵们仗着祖上荣光,只能在国内张牙舞爪,早失去了上战场的能力。别看远征军现在威名赫赫,想当初刚刚入河套的时候,那群勋贵子弟有什么卵用!还不是陛下从九边各卫所抽调能征善战的将士组成的骨干,这才撑起了远征军!

    因为心里存不满,西宁卫指挥并没有在事发的第一时间给军机处去电。反而笃悠悠地看李兆先和鞑靼人扯皮。    鞑靼人手中握有黄火药,负责马市的李兆先不忍自己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马市有丝毫损伤。他阻止了西宁卫强攻。在左右摇摆不定下,李兆先最终还是决定放走鞑靼人。

    西宁卫指挥耸耸肩膀,很愉快的把此次责任推到了李兆先身上。保国公想要怪罪,就怪罪太子爷的大舅子吧。

    图鲁博罗特毫发无伤出了赤岭马市。在距离马市不远的地方,潜伏着鞑靼的王帐护卫队。一手持火统、一手拿弯刀的护卫队,是鞑靼最后的王牌。

    顺利会合后,鞑靼人向着茫茫沙漠中行军。只要看到远处升起的热气球,他们就寻找附近的躲藏起来。西北地大,大明在西北人数很少,根本别想从沙漠中找到他们。

    在赤岭马市出事的同一时间,柳泉湖农场也上演着类似的场景。经常在农场附近放牧的牧民突然发起攻击,趁着大部分龙卫不在的时候,从农场劫走了一位老农。

    “这……鞑靼人是绑错人了吧?”老技师一脸发懵,楞楞地看着平日里给自己打下手的老农被绑走。

    余下的龙卫们看到农学院的技师们没有受伤,追鞑靼人的动力也就不那么足了。

    等大家得知老技师新纳的小妾被鞑靼大汗亲绑走,都以为是鞑靼人绑错了人。

    可鞑靼真的绑错人了吗?

    “让人把老农真实的身份传出去。转告大明太子,这是本大汗送给他的大礼。他能如愿以偿的撤换军机处大臣。哈哈哈~”图鲁博罗特仰天长笑。

    图鲁博罗特从朱寿身上学了不少。

    从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是老农。老农对外宣称是从鞑靼逃回家的奴隶,其实老农的真实身份是鞑靼派往大明的探子。

    在内行厂名声刚起的时候,达延汗就派出探子潜入内行厂。只是内行厂规矩森严,凡事以能力为重。鞑靼的探子最多只能在外围打打下手。

    这位老农阴错阳差下跟着老技师,偷学到了培育高产粮种的技术。老农跟着老技师到了柳泉湖农场,找机会让附近的牧民传消息。连老技师和小妾的事,都是老农透露出去的消息。

    鞑靼人成功偷走技术的消息瞬间传遍大明。举国上下哗然!

    朱寿很郁闷,他是故意让龙卫松懈,让鞑靼人把技术偷出去。可是没料到鞑靼人用的是这种手段。


………………………………

第391章 形式转变

    “洪水退去,受灾百姓安置妥当,江南稳定了一下来。可北方的旱情、福建等地的洪涝是天灾。可南京的水情只怕是……人祸大于天灾。”因为父亲去世返乡奔丧的王鏊,用装在南京六部的电话机,向朱寿汇报陪都南京的真实情况。

    王鏊是朱寿通过暗中考察,决定在他丁忧结束后重用的一位能臣。

    史书上的话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比如刘大夏本人真的不畏权势、铮铮铁骨、胸怀拳拳报国之心。在原来历史中,他为阻止皇帝为私利开海禁,烧了郑和海图。也能在朱寿打算用远洋贸易弥补大明国库缺银的事情,从兵部偷出海图。看着南辕北辙的两件事,出发点都是刘大夏的爱国之心。

    王鏊虽然是江南吴县人,却和谢铎一样,同意朱寿的施政纲领,尤其是对田赋的改革。

    朱寿不解:“此话何意?”在朱寿观念中,明朝中后期天灾连绵不绝,即便在后世南涝北旱也是常态。

    “殿下熟知农事,应该知道河底淤泥能令土质肥沃。”王鏊道。

    朱寿“嗯”了一声:“农学院研制出的几个绿肥配方,其中一种便是利用淤泥做原料。温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