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祸害-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师,现在我们怎么办?本想利用天象逼妖龙放了大帝。没想到异象一出,妖龙害怕了。四处封锁消息,唯恐被天下人知道。”被‘平顺大帝’封为‘丞相’的潘依道忧心重重,“我担心妖龙会借此机会杀了大帝。”
伪太尉热切地看向陶仲文:“有国师在,丞相担心什么?大帝有帝王之相,可惜无福消受。只要让国师再找一位推到幕前便是了。”
潘依道、孙爵两人屡试不中,因家有薄产,纳粮捐了个县衙的书吏。谁承想新皇大力清除不合格的官员、吏目,他们两人同时被驱离。家产捐了,书吏也做不成,两人陷入了绝境。就在他们俩人无米下锅之时,国师带着平顺大帝段鋹到村中除妖。见识了国师的通天本领,两人破罐子破摔,决定跟随段鋹起事。
起义闹得沸沸扬扬,平顺军几乎占领了山东。结果段鋹那个没用的东西,一定要娶霸州‘贵不可言’的王满堂。由于王满堂坚持要用黄金打造头面首饰,段鋹带着大部队攻击焦远金矿,结果被驻守的腾骧四卫打的落花流水。
孙爵想不通,国师为什么要扶持没有能耐的段鋹,他比段鋹更适合当大帝。
潘依道嘴角微微一抽,讥讽的笑容一闪而过。当人间帝王有什么意思!应该紧抱活国师的大腿,等国师得道成仙,带着他们一起到天庭当神仙才是最重要的。没瞧见国师不惧寒冷,能目视千里眼,离成仙不远了。难怪孙爵连秀才都考不上!
段鋹呵呵一笑。潘依道和孙爵的心思他都懂。但他们都错了,他只要恶念值。恶念值足够多到召回‘蒂花之秀’,他便成功了。他曾坐热气球飞到空中,没见到南天门,也没有看到神仙。神仙都是后人强加的。只要无所不能的蒂花之秀助他一臂之力,他便是神仙。他将和老子、释迦摩尼并列。天下人都要对他朝拜。
当然他也不傻。恶念值越高想要他死的人就越多。他不是朱厚照,没底气与天下人为敌。他问蒂花之秀要了一个能力。能从别人身上提取恶念值。他推出了段鋹,在段鋹被抓前收回恶念值。段鋹成为了他的弃子。
本想把辽东瘟疫推到孙爵身上,却被朱厚照提前一步动了手脚。现在天下人都以为辽东的疫情是段鋹命人散播的。段鋹身上有几百上千万的恶念值。
他必须把段鋹救出来收取恶念值。
“段鋹是老道收下的唯一弟子。就算他不能成为真龙天子,老道也要救他。”陶仲文一锤子定音。
孙爵感到遗憾。潘依道更信服陶仲文。如果连徒弟都不搭救,将来国师飞升带上他们的可能性极小。
陶仲文商店购买了一个微型扩音器。当着两人的面,一甩衣袖,手心突地出现大拇指大小的扩音器。
“丞相拿着它进京。躲到安全的地方对皇宫喊话,用段鋹换治疗瘟疫的方子。”陶仲文选了潘依道去送死。孙爵有野心,容易被掌控。
潘依道对陶仲文无比信服,屁颠屁颠拿着自以为的‘仙器’离去。
陶仲文告诫孙爵:“妖龙不死,找到真龙天子也容易夭折。起义的事徐徐图之。你出关从草原绕道辽东,散步用段鋹换药方的消息。你将会有大富贵,在妖龙没事前万事需小心。”说完,用恶念值买了瞬移的能力快速离开。
“恭送国师。”孙爵深深一鞠躬。见过国师无数次使用仙术,每次还会让他震撼。想当神仙的人很多,千年来寥寥无几。他不贪心,只想成为人间帝王。古往今来的帝王还是很多的。
文华殿上剑拔弩张。
《大明皇家日报》主编胡献怒不可歇:“陛下想当隋炀帝不成?陛下忘了当年设立报纸的初衷?陛下当太子时要广开言路,坐上了龙椅就听不得指责声了?”
多地报社被东厂破坏,报纸断刊多日。这是报纸诞生至今四年从没有过的情况。没有了报纸,大部分人仿佛失去了眼睛和耳朵。百姓们人心浮动,唯恐朝廷出现大变动影响大家的生活。报纸没大规模出现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重要的。报纸突然停刊,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没报纸看的人急了,胡献更急!他担心新皇步隋炀帝的后尘。隋炀帝未登基前,也是人人称颂的明主。
“关闭报馆是内阁全体的意见。胡大人有气朝我们撒。”屠滽和胡献针锋相对。
内阁连锦衣卫都指挥不动,更不要说东厂了。屠滽之所以会站出来担下责任,是担心胡献触怒新皇。新皇近来的脾气十分暴躁,除了宫里的几位主子,其余人都被骂过。
不论是上辈子还是当下,朱寿都很注重职业道德。发脾气要分场合。文华殿是商议政事的地方,胡献指出意见工作上的意见,朱寿是不会迁怒的。至于那些没眼色到柔怡殿找他的人,活该被骂!打扰他从皇宫珍藏的浩瀚医术中找药方。嘉靖帝能找医方刊行印发天下,在史书上记上一笔。他也能。
朱寿平静地回道:“我不想在听到类似的话语。不然,朕就把《竹书纪年》刊印天下。胡大人饱读诗书,不会不知道《竹书纪年》吧?朕和先贤们做同样的事。胡大人如果要骂就一起骂。”
胡献被堵得面红耳赤。《竹书纪年》的记载与正史不同。至少舜的所作所为不是明君会做出的。
“散朝。”朱寿先走人了。
屁股决定脑袋。朱寿登基为帝,站在更高的地方看远方,思想也有了不同。系统上一任主人王莽,把后世的政策强加于汉朝,最终功败垂成。在封建王朝讲民主,只会显得很二。没有更好的体制,只有最适合的。
完善律法、提升五府六部的行政能力、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保证皇室出一位有能力弹压各方的强者,这便是朱寿为大明立下的不世之功。
“消息都放出去了?”
回到柔怡殿,朱寿召来王岳询问。
王岳躬身回道:“都放出去了。即便陶仲文敢站出来说,也不会有人相信事情是他做下的。”
“你做的很好。”朱寿神情忧虑。系统不靠谱,商品出售的物品很靠谱。他担心辽东的疫情不容易控制。“张贴皇榜,召集天下名医研究治病良方。”
“这……会不会造成民心不稳?”王岳眼神闪烁。
“民心?”朱寿轻声道,“有时民心是能掌控的。”
。。m。
………………………………
第454章 朕不接受威胁
在锦衣卫、东厂的合力封锁下,辽东天象异常的事情只在小范围内传播。锦衣卫、东厂在这件事情上,再次彰显了成化朝时期鹰犬的作风。
内阁除了汪鋐,六人连袖寻到内宫柔怡殿。
新皇最近待在内宫的时间越来越久。刘健问过太上皇,柔怡殿保持原样,根本没有年轻女子得宠。
“刘公是否问过柔怡殿有没有年长的女子?”谢迁轻声问。
杨廷和咳嗽了一声:“谢公多虑,陛下的柔怡殿几乎没有女子。”
谢迁张口欲言,杨廷和再说,“陛下也不喜欢年轻的男子。陛下为了国朝殚精竭虑,每晚都在处理政务。”顿了顿补充了句:“我们不知道的政务。”
“陛下最近窝在柔怡殿做什么呢?”刘健摸着胡子问。
新皇对段鋹的态度很奇怪,说在意抓到人了也不审问。说不在意,东厂的人在到处找平顺大帝的余孽。新皇很自负,从不担心鬼魅魍魉。白莲教的人都没这待遇。
王岳从柔怡殿内走出,见到六位阁老楞了一下。拱手行了行礼,急速走远。
屠滽沉声道:“最近陛下经常召见王厂督。”
“君臣猜忌并不是好事。”梁储压低声音说。
周经叹了口气:“陛下心里肯定非常在意辽东的异象。三都地动、妖眚、辽东异象让不少编排陛下,要不是有传国玉玺和龙骨遗骸,陛下面临的舆论压力会更大。”
“陛下怼胡献老儿的时候,可不像压力巨大的样子。”刘健呵呵一笑。
杨廷和停下脚步,深深向刘健躬身一鞠,“刘公,论年龄我等都能算陛下的爷爷辈。现在陛下需要我等帮助,我等要拿出风度。”
六人在柔怡殿外的一言一行被江彬如实上报。
朱寿摸摸下巴:“都是一群老狐狸。朕故意躲到柔怡殿处理,还是被他们看出破绽。这是演戏给朕看呢。”
他们有话不能再集义殿讨论,非要在柔怡殿前当着众多禁军、内侍说?内阁肯定是不满锦衣卫、东厂的嚣张,不想厂卫恢复成化朝的势力。
“拿洋葱来。”朱寿吩咐江彬。
江彬一脸懵:“洋葱不能生吃。听说和辣椒一样是佐料。”
洋葱是焦俊从海外带回来的新物种。土豆等高产的新作物救了大明不少百姓的性命。现在西厂和水师只要出国,定会先把当地物产搬上船。寻找到利国利民的作物,比缴获战利品的功劳大几十倍。
朱寿瞪他一眼:“我拿来哭。”
“啊?”
等六位内阁做足戏求见朱寿,朱寿凉了他们半个多时辰。等到刘健眼睛都要瞪出来后,朱寿才迟迟召见他们。
“早朝刚散,诸位大人还有何事?”朱寿声音沙哑。
再一瞧,两眼红肿,显然是哭过。
众人瞬间变脸。性子强势的新皇从不轻易掉眼泪。上次在众人面前哭,还是内行厂的炮弹失灵,给榆林军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
刘健顾不得演戏,一撩官袍下跪。“陛下若是遇到难事,老臣拼了这身老骨头不要也会替陛下处理好。”
谢迁嘴角抽搐。这是患难见真情,还是刘健拍马屁的功底厉害?到头来,最傻的人是他。
当年他和刘健、李东阳商量怎么让太子‘敬重’文官,交锋数次不曾歇了此心。数年后,李东阳成了未来的国丈,刘健彻底倒向了成为新皇的太子。而他,顾虑江南的利益不可能和新皇死磕。
新皇好手段啊!
六位阁老相继表态。虽然大家一头雾水,但都愿意替新皇担事。成化朝换内阁很勤快,一有事都是臣子替皇帝顶着。弘治帝继位艰难,重臣是他坐稳皇位的关键,极少让大臣替罪辞官。新皇嘛,真不好说。
朱寿嘴唇抖动,眼眶蓄泪。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
“诸位爱卿,朕……”朱寿捂着脸哽咽。心里把江彬骂得半死。拿一筐洋葱剥皮,害得他眼泪止也止不住。形象啊,他威严的形象都没了。
刘健急得不行:“陛下,到底发生了何事。”
“刘公可还记得,曾经协助兴王给父皇下毒药的陶仲文?”朱寿沮丧地说。
六人面面相窥。
刘健一脸肃穆:“老臣记得此事。”
“陶仲文没死。段鋹是他的徒弟。辽东的瘟疫和异象都是陶仲文搞出来的把戏。朕应该为辽东疫情负责。辽东将领们没死在战场,反而……”朱寿泣不成声。
六人目瞪口呆。
“难不成天师研究院还研究瘟疫?”谢迁傻眼了。
朱寿“嗯”了声:“大明每年都会爆发瘟疫。朕让他们研究应对之法。刀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陶仲文本领出众,钻研出的新型病毒连凌风子都无法医治。”
他睁着眼,瞎话随口便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知道系统给陶仲文留了些什么。
他在大明折腾了这些年,深刻意识到顺势而为的好处。
说不定能利用辽东疫情,重振惠民药局。朱元璋真的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惠民药局能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只是老朱对官员的执行力、朝廷的财力太过自信。百年后的惠民药局名存实亡。
惠民药局培养的大夫多半从医户而来。这又涉及到取消户籍限制的紧迫性。从他插手军户、盐户的安排,到黄册库被毁,提了无数次户籍改革。户部和地方官员拖拖拉拉,始终不能落实。耽误了全国范围内的清丈田亩也无法实行。
说不得这次都可以办成。
朱寿的大脑高速转动,借着内阁们好说话的契机,盘算了很多。
他这个皇帝做得容易吗?谁来给他颁个敬业奖?
“此事不得泄露半分,陶仲文必须死。”
“不,我觉得如果能研究出治病方子,反而要把陶仲文的丑事公布出去。陛下凭什么白担罪名!”
“连凌风子大师都没能研制出,我怕无人能办成。我们应该考虑辽东疫情肆意的后果。”
“陶仲文能释放瘟疫,最重要的是先要抓到他。东厂怎么办事的!”
“天师研究院有不少技巧,我认为应该派他们和东厂联合抓捕陶仲文。”
六位阁老窃窃私语,商议应对之法。
“陛下,大事不好!”刘孝跌跌撞撞跑进来。
朱寿头疼:“又怎么了?”
“平顺逆贼们到处散发传单,说,说辽东瘟疫是他们释放疫鬼造成的。如果朝廷不释放段鋹,他们就继续放疫鬼。等辽东的人死光,下一个轮到京师。”刘孝一口气说完。
刘健大怒:“他们竟敢威胁朝廷!”
朱寿眼神一凝。陶仲文是想让天下人恨死段鋹。他想到了恶念值。
“段鋹必须死。朕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威胁。”朱寿一脸寒霜。
这一次,内阁坚定站在新皇身后。
………………………………
第455章 陛下又出京了
“逆贼段鋹,慢侮天地,悖道逆理。毒杀亲王,欲篡夺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不顾大忌,引疫鬼祸害辽东之民。然天运循环,皇朝气盛……”高凤中气十足宣读圣旨。
午门刑场,被毒哑的段鋹只能呜呜直叫。
“午时已到,行刑!”
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段鋹、伪皇后王满堂等一众逆贼当场送命。
刑场外围满京师百姓。他们没有为倾国倾城的王满堂感到可惜,也没有为段鋹的死叫好。
人人脸色忧虑重重。段鋹被朝廷处死,逆贼同党打算何时在京师释放疫鬼?
对段鋹的处置,朝廷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决态度。上折提议释放段鋹的官员被罢官,连带家中同朝为官的族人考核降级;深怕京师有瘟疫,带着全家老少离京的寿云侯被夺了爵。此刻正跪在大明门请罪。
高压之下,无人敢再提释放段鋹一事,权贵们也不敢撤离京师。可堵得住众人悠悠之口,堵不住人们心底的恐惧。
一则不知真假的流言,让大明的帝都关闭城门,禁止人员进出。京师的繁华一夕之间崩塌,大家小巷为之一空。京师在干旱缺水时期,也没有如此萧条。
在瘟疫面前,京师没有特权。京师爆发过很多次瘟疫,每次都会死不少人。在瘟疫面前,不分达官贵族和庶人,大家拥有同等染病的机会。
百姓们虽然在重压之下不敢乱说话,可一张张愁眉不展的脸,让看着的官员心里堵得慌。
在几万双眼睛的殷切期盼下,六部资历最浅的石瑶最先动摇。
“诸公,百姓惶恐,不如让礼部官员到城隍、娘娘庙、各家寺院、道馆烧香祈祷,以安民心?”石瑶道。
马文升没好气地说“陛下说了,如果神佛有用,要我们做什么!要去只能以私人身份前往,不得着官袍。”
以前觉得陛下和喇嘛走得近,大家担心陛下会和成化帝一样推崇喇嘛教。出了事才瞧出来,陛下满天神佛哪个都不信,只信有用的。
这次喇嘛、和尚、道士都没法子克制瘟疫,陛下都不信了。
这真……
石瑶心底发慌“陛下不信神佛,可百姓们信。我等只要装装样子。”
“不能让朕的子民养成‘遇到困难求神拜佛’的观念。遇到困难龟缩不前的风气要改。如果老祖宗也这么想,我们还在过钻木取火的日子。面对困难,我们迎难而上。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上!”朱寿戎装在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刑场。
石瑶楞了一下。这话乍听起来没毛病,可怎么感觉怪怪的?
朱寿亲自验明段鋹身死,招招手让王岳拖走尸体,挫骨扬灰。
威严地扫视观刑的众人,朱寿不满地道,“你们是大明的百姓!不是元蒙时期低劣的四、五等民。大明的子民血性在哪里?”
“啊!”朱寿指着台下众人,“告诉朕,大明子民是不是都没血性了?一个流言把你们吓成缩头乌龟。如果大明遇到外族入侵,你们是不是都要当亡国奴?”
“打仗我们当然不怕。敌人是真实存在的,一人打不过大家一起上便可。可是疫鬼在哪我们都看不到!”人群中有人壮着胆回话。
“就是,就是~”一个人起了头,无数人附和。朱寿在台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人头像麦浪一样起伏。
朱寿脸色阴沉“是个头!大明怎么了?文人没骨气,武人钻钱眼,百姓丢掉血性!那就让朕唤回华夏的血性。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朕被疫鬼所害,至少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祖宗。”
朱寿雄赳赳气昂昂走下行刑台。骑上超影,在府军前卫的保护下疾驰而去。
官员们和百姓被吼得一愣一愣。他们扪心自问,大家真的丧失了血性?
“陛下又出京了!”刘健猛拍大腿,“都愣的干嘛,快追啊!”
高凤脑子嗡的一下。出京?去哪?难道是辽东?辽东瘟疫爆发三天,有统计的死亡人数是三万多,没发现的不知凡几。陛下去辽东?
“陛下,您不能去辽东啊!”高凤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声。
高凤急的直跺脚“牟指挥使,快让锦衣卫追啊!哎呦喂,小祖宗,您怎么冒险去辽东。只要人活着,风骨、血性算什么!咱家这太监不也过得好好的。”
官员们听得脸皮直抽抽。别以为他们听不出,这是暗讽他们连太监也不如呢!
马文升一脸无奈“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我们就没能拦住他出京。如今当了皇帝、兵权在握,又处心积虑布置良久,谁能拦得下。”
“东厂的皇榜力度还不够大。让各布政使司全力寻找境内名医。若有谁能解辽东瘟疫,朝廷……朝廷赏金币一万,百倾田亩,御赐牌匾一座。推举的官员官升三级!”刘健和内阁商议后宣布。
金币一万,就是五万两银子!在京师能买一座伯爵府。朝廷严控土地买卖,百倾田亩更是诱惑极大。这个许诺不可谓不重。除了朝廷,太上皇和新皇肯定也会有表示。
皇帝亲赴瘟疫病区,朝廷重赏名医,百姓们被触动了。
“陛下是黄帝转世,还会怕区区疫鬼祸害?”
百姓中响起了新的声音。
“天下间最大的祸害是陛下,妖魔鬼怪能比陛下破坏力大?”
“对!”
“对个屁!谁说的站出来,东厂不抓你,我也要把你打死。”
“疫鬼敢来京师,我们每人一口唾沫能淹死它!”
“大老爷们还没我们妇人有血性,我回去就开门做生意。马上过年了,要年货上张嫂杂货铺!”
“我家的年货比你们的铺子货多。上我们家买去!”
吵吵囔囔中,京师活了起来。
老臣们一脸笃定,康海等官场新人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各位大人快想想法子阻止陛下。辽东真的死了很多人!”
马文升背着手慢悠悠回军机处“急什么急。陛下若出意外,老夫第一个殉葬!”
“陛下是真龙天子,还怕鬼魅魍魉?”刘健步伐稳健地跟在身后。
宗令晋王早就跑回宗人府,严令各藩王管好自家人。这时候谁敢有小动作,立刻玉牒除名。
“老家伙,给颗保心丸救急。”马文升前脚刚跨入文华殿,后脚索要保心丸。
他这把老骨头,迟早要被新皇折腾死。
。
………………………………
第456章 民间巡逻队
刘健把身上所有的保心丸递给马文升。马文升揉揉眼睛,他似乎看到有泪花挂在刘健眼角。
“我以为陛下走的是霸道。我错了,陛下走的是王道。陛下必将成为千古一帝。真想多活几年,看看陛下如何大明建成超越汉唐的盛世。”刘健感慨了一句,用手巾擦了擦眼睛。
马文升心中一动:“老家伙你……”
“我已七十有二。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够本了。”刘健笑笑,“若是能撑到陛下回京就好。我有许多忠言逆耳想对陛下说。就怕写在纸上,陛下不会多瞧一眼。”
“老家伙你到底怎么了!”马文升着急追问。
“没什么大事,不过是风疾越来越严重。时不时头晕目眩、晕厥,不知什么时候便醒不过来。最近几日头晕的次数越来越多。王院判束手无策。”刘健苦笑。
总是在新皇面前假装晕倒,没成想假戏真做了。
马文升面露哀痛。风疾无药可医,唐朝有多位皇帝死于风疾。他历经几朝,经历了无数的生离死别,自己同样年事已高,不过是早走晚走的区别。叹了口气,很快收敛了情绪。此时不是感伤的时刻。
拍拍刘健的肩,两人一同走向文华殿。“老东西,召军机处、内阁开会吧。在你倒下之前,替陛下守住江山。陛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