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马匪机动性极强,遇到商队之后一般都是呼啸而来,迎头就是一阵箭雨攻击,击杀商队的护卫,击溃商队的士气之后,才开始冲锋近战,不过他们这种套路对五百御林护卫来说,就像是开玩笑一样。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和改造,如今帝国的火枪射程已经超过了弓箭,再加上极快的上弹速度,五百人可以连续不断的射击。
李南就在京城闲居,早就想重新感受一下战场的刺激,当即也拿出了自己抽到的98K步枪。
这把枪的射速约15发/分,枪口初速755米/秒,有效射程800米,供弹方式为5发内置弹仓,有了这种远超本时代的利器,李南可真是弹无虚发的开始了表演。
从双方的武器装备来看,就相当于后世坦克和手枪之间的差距,至于其他因素真的不重要了,所以凡是遇到这支商队,并且表现出恶意的势力,下场都是极惨。
兰州出发的时候,这支商队只有一千多匹马,当队伍深入青藏高原之后,马匹的数量已经达到五千多了,这都是那些匪徒送来的战利品。
按理说出来这么远,补给很难获取,不过还好御林护卫们也算是入乡随俗,从敌人手中夺取的肉干和青稞糌粑,也让大家换了换口味。
青藏高原居住的吐蕃人信奉佛教,现如今也是佛教势力和贵族头人联合在了一起,所以也不可避免的会见到很多的寺庙。
这日队伍来到一座叫做奔波山的所在,慈善的南侧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建有一座寺院,远远看去颇为不俗。
艾麦尔指着这座依山而建的寺庙介绍道:“大人,此庙名为萨迦,属于萨迦派的主寺,萨迦派目前跟吐蕃贵族昆氏家族联合在了一起,这个教派又名花教。”
萨迦派的名字李南听说过,除了这个教派之外,还有宁玛、噶当、噶举等等,今日既然来到了这个教派的主寺,那也不能过门不入。
其实李南这支庞大的商队还未到此地,这里的吐蕃贵族和寺庙中的僧侣就已经得了信,因此很快就有一大群人迎了上来。
为首之人面向富态,身着金色袍子,头戴金色法冠,身边有无数僧俗跟随,虽然不知道对方名姓,但李南看这排场,此人应该就是萨迦派的领袖人物了。
“尊贵的华夏客人,这位是我们萨迦寺的法王,昆氏家族的头人贡噶宁波。”
一位面色发黑的僧人抚胸鞠躬,他说的是汉语,虽然略微有些生硬,却不影响交流。
李南并未说话,而是由身边的护卫首领雌狐玛丽应对,也报出了自己的商人身份。
这些吐蕃人虽然生活条件落后,但都不是傻子,光看李南的气质,还有他身边跟随的数百精锐骑士,就知道来者身份高贵,作为翻译的僧人低声对身边的法王解释了几句,随后萨迦法王露出笑容说了几句。
僧人翻译得到法王指示后,连忙躬身对李南说道:“客人们远道而来,不如先请诸位到萨迦寺,稍作歇息再赶路吧。”
李南原本就像去这个萨迦派看看,听到僧人的话,微微点头。
跟随着这位萨迦法王向寺庙走去,来到近前李南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座藏地的庙宇。
这座萨迦寺依山而建,整体呈方形,东西长约两百多米,南北估计也有两百米左右,或许是受到了东西方的影响,所以这里的建筑结合了汉、印、藏建筑风格。
跟华夏寺庙截然不同的就是城墙了,这座寺庙不但有外城墙,而且里面竟然还有宽约三米,高六七米的内城墙。
除此之外寺庙的内城墙四角还建有三到四层楼高的角楼,内城墙四面的中部均建有敌楼。内城墙的南、北、西三面无门,仅东面正中开有城门。
寺庙的外城墙是“回”形土筑城墙,墙体低矮单薄,东面开有大、小两座城门。外城墙的一面紧邻大河,因此东、西、南三面外城墙外有护城河壕沟,护城河壕沟宽8米。
大概的观察了一下布局,李南不禁感叹起来,这哪里是一座寺庙,这简直就是一座城堡啊!
李南被请到大殿之中,双方落座之后,僧人送上藏人爱喝的酥油茶。
双方闲聊了一会后,在那位萨迦法王的示意下,作为翻译的僧侣开始说起昆氏家族的高贵历史,以及和萨迦派结合后,在吐蕃一族内的影响力。
说实话李南对昆氏家族的起源没有什么兴趣,在他眼中,就算是昆氏家族护卫的藏王赤松德赞,对帝国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李南比较感兴趣的是昆氏家族和藏地佛教结合后,产生的这个萨迦派,他们对于西藏吐蕃诸部,以及其他流派势力的态度,还有对未来的打算。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958章 身份暴露和要求
萨迦法王在僧人的帮助下,向李南大概的解释了一下他们这个贵族和藏地佛教融合之后的特点和制度等等。
一般僧侣都不会娶妻,因此李南也很好奇,对方答道:“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
将家族跟佛法体系融合到了一起,这样的脑洞,就连李南也不得不佩服。
不过在藏地这也并不算稀奇,毕竟这里跟华夏不同,完全是由寺院和吐蕃贵族掌控百姓,萨迦派此举就只不过是将之合二为一而已。
萨迦法王对待李南简直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绝对不是面对异族商队的态度,因此李南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看出自己的身份不俗,李南索性开口试探道:“萨迦法王,你对华夏帝国有什么看法?”
萨迦法王说一句,他身边的僧人就翻译一句:“我们萨迦派以及昆氏家族,有感于藏地纷乱,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殷切希望吐蕃诸部能够早日和平安定。
在目前的情况下,西夏人和各个吐蕃部族,都想着互相攻伐,为己方牟取利益。眼看形势越来越糟糕,所以想要拯救吐蕃大众,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请强大的帝国前来帮忙,而萨迦派将会全力相助。”
听完对方的这番话,李南不禁笑了起来。
“萨迦法王,你的想法不错,中华帝国想必也对此很有兴趣。说起来我也认识不少的帝国重臣,不知道萨迦派如此费心,所图为何啊?”
萨迦法王的回复道:“萨迦派只希望藏地稳定之后,可以将本派的佛法传遍四方,协助帝国帮助吐蕃的百姓安居乐业。”
李南注意到萨迦法王回答中协助帝国帮助吐蕃百姓这个重点,当下也明白了萨迦派此举的意图。
萨迦派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愿意倾力帮助帝国拿下整个藏地,但他们想得到萨迦派的领袖地位,还有对藏地的管理权。
如果这是别的朝代,或许那些嫌弃西藏偏远的皇帝会答应此事,将藏地名义上收归本国,但李南可不打算这么做。
单纯说宗教的地位和传播,李南并不介意萨迦派在藏地一家独大,因为在他眼中,这些流派甚多的藏传佛教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藏地百姓喜欢信奉哪尊佛,喜欢信奉哪家的佛法,并不重要。
李南不能接受的是萨迦派打算要藏地的管理权,如果帝国失去这个权利,那即便是名义上拿下西藏,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于西藏这个地方,李南有着其他的想法。
在别人眼中偏僻无比,食之无味的西藏,在李南的心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所在。
西藏紧邻南亚次大陆,中间虽然有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但并不是不能通行。
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
根据李南的推算,张骞当时可能就是经过了连接南亚与西亚、中亚的最重要通道,也是就是位于兴都库什山脉最大和最重要的开伯尔山口。
以西藏为中心,建立一个向西而进的战略基地,在这里训练可以适应高原反应的吐蕃和其他民族青壮为兵士,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等地,这就是李南为帝国所做的长远规划。
萨迦派想要的东西,帝国绝对不能给与他们,所以李南直截了当的说道:“萨迦派如果愿意帮助帝国,那帝国将会给与萨迦派发展的空间,估计皇帝还会赐予萨迦法王最贵的封号,但帝国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教派来管理世俗事物!”
对于中华帝国而言,萨迦派愿意主动归顺协助帝国拿下藏地那是锦上添花,可若是他们选择了中立或者反对,那也无妨,李南相信在大军的攻伐下,拦路者都将会被碾成齑粉!
听到李南给出的答复,萨迦法王的脸色微变,但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殿中的昆氏家族成员,自己的大儿子贡噶跋,带客人去家族的领地休息。
除了寺庙,众人骑马走了十多里,眼前终于出现了耕地和村庄,看来这就应该是昆氏家族的领地了。
吐蕃人不止会放牧,很大一部分人也会耕作,据说这都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功劳,而青稞就是藏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木屋、砖房和帐篷林立,而这些房屋的中间则是一处占地极广的庄园,那里应该就是昆氏家族中贵族们的所居之所了。
骑在马上,李南望着村落中那些底层的吐蕃百姓,不禁叹了口气。
这些吐蕃人一个个似乎都饿的半死不活,双目中没有丝毫神采,简直就是一群行尸走肉,看样子他们的日子过的还不如以前交趾的奴隶呢。
为了招待李南一行人,贡噶跋特意给他们准备了一栋独立的土楼,寝室里家具也都是新的,甚至床铺上还铺着来自华夏的丝绸。
看到这一幕,李南更为疑惑,不禁冲着贡噶跋询问道:“你们认识我?”
精通汉化的贡噶跋,恭敬的笑着回答道:“小人曾经在数年前去过帝国的都城长沙,代表昆氏家族参加帝国的建国大典。”
“哦!”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南也就明白了。
几年前帝国的建国大典,确实来了不少周边国家的使臣,这些人应该都看到过自己的容貌,看来自己的身份早就被萨迦派的人认出来了,所以那位萨迦法王才会跟自己说这么多。
其实身份暴露与否,对于李南来说问题不大,他相信萨迦派的人绝对不敢冒惊天之险,对自己这个帝国的皇帝下手,再说他身边的五百御林护卫,也绝对不是装饰品。
除了给李南准备了舒适的卧室之外,贡噶跋还送来数十个美貌的吐蕃少女,这些端着各色藏地美食,身着彩色袍子的女孩,估计都不超过十四岁。
“这些女孩都是干净的。”贡噶跋小声的介绍道。
李南虽然好色如命,不过对这些小孩子可没有什么兴趣,当即对贡噶跋说道:“食物留下,侍女就撤下去吧。”
吃罢了带有异族风味,却不怎么好吃的晚饭,李南带着雌狐玛丽来到了土楼的屋顶上。
………………………………
第959章 金国二代皇帝卒
李南毫不顾忌自己身份的躺在了楼顶,仰望着漫天的星光闪耀,呼吸着似乎格外清澈的空气,感觉自己的身心都被洗涤了一番。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南喃喃说道:“该不该把战争带到这里来呢?”
玛丽不确定李南是不是再问自己,不过土楼顶上至于他们两人,所以她回应道:“在我的家乡,虽然大家都过的很辛苦,但却都比这里的人过的快乐,没有人去欺压别人。如果你能用几场战争为这些人带来好日子,我想是这是正确的事。”
“或许吧。”李南起身看向四周的村落,有些担忧的说道:“帝国大军如果来到藏地,那么吐蕃人肯定是无法抵挡的,但我就怕引起这些吐蕃百姓的恐慌。这样一来的话,他们要是跟着这些贵族僧侣逃向西方,帝国得到的也只是一片荒地,反而会给这些人带来更大的灾难。”
“那您还打算争取类似萨迦派和昆氏家族这样,在藏地很有影响力的僧侣和贵族,让他们来协助帝国么?”
李南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道:“原则问题不能改变,我可以容忍他们留下私产和庙产,但绝对不会将管理权交给他们。”
玛丽提议道:“要不然咱们派遣一些精锐,将这些吐蕃贵族和僧侣都杀了?”
“哈哈哈!”听到玛丽的话,李南忍不住笑道:“那可不行,如果一个国家依靠刺杀来处理问题,那这个国家也就离完蛋不远了。”
就在李南去藏地远游之际,北方唯一可以跟帝国抗衡的金国又出事了,而且还是一件大事。
金太宗完颜晟于上京城病逝!
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记载,完颜晟应该可以活到几年后,所以他突然提前死亡,这让得到消息的李南有些措手不及。
不管是中华帝国的李南和朝中的文臣武将,还是金国内的部族首领和贵族群臣,其实都对完颜晟的死亡原因有些疑惑之意。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金太宗的死亡有些蹊跷,但李南却不这样认为。
在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都以为皇帝是一个享乐无尽堪比神仙的好职业,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苦楚。
根据统计,华夏古代历史上数得出名字的皇帝有千余位,可以说大多数皇帝的生活条件都非常的优越,可谓是吃喝不愁,享尽人间富贵,但他们的寿命却都不长。
这些皇帝中,活过80岁的只要四个,活过七十的8个,而短命的就多如牛毛了。
坐上了皇位之后,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烦心事”。
比如国内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各种政策的制定和施行等等政事,还有其他突发的天灾人祸,朝中臣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
要知道皇帝作为权力中心人物,自然要掌控全国,还要有能力平衡各个方面,同时要防止有人权柄过重犯上作乱。
所以说,皇帝绝对是个技术活,而且是个压力很大的活,从历代皇帝的表现上来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精神出现问题的就不在少数。
当个明君很难,创建了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作诗道:
百僚未起朕已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秦始皇每天看奏折竹简一百二十斤,处理不完不睡觉。据专家推测,秦始皇每天看完的这些奏折,大概有30万字,真是惊人的阅读量。
朱元璋每天审批二十万字的奏折,还要给出处理意见,雍正据说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四小时。
当然皇帝还有另一种做法,那就是作何昏君,不过下场多半更惨。
李南属于不贪恋权利的那种人,所以他才组织了内阁,将大部分的权利交给了臣子处理,这才能生活的轻松一些。
相比于帝国皇帝李南,金国的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晟日子就过的艰难了一些。
完颜晟接管的是哥哥完颜阿古打的江山,由于金太祖早亡,这就留下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朝中开国的文臣猛将无数,大多还都有兵权在手,这就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意识到女真人需要变革的完颜晟想要改变金国原有的制度,将各部族和将军手中的权利收回来,还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这些想法,在派系林立的金国根本无法实施。
想做的都没做到,反而在几个派系的逼迫下,将完颜阿古打的长孙立为皇位继承人,可想而知完颜晟的心理会如何憋屈了。
一边竭尽全力的维持金国内部的斗争,一边处理千头万绪的国内政事,所以李南估计金太宗完颜晟多半是操劳过度而死。
金太宗病逝之后,谥号是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接下来自然是新皇登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景宣皇帝完颜宗峻之子,年仅十岁的完颜亶登基为帝,也就是金国的第三位皇帝金熙宗。
由于皇帝年纪幼小,无法独自处理政事,所以需要由其他重臣辅佐,而拥立他的完颜宗翰、完颜宗干和完颜希尹自然就是首选。
看完这份由帝都快马送来的奏报之后,李南遥望北方,面带微笑的说道:“看来北方金国乱势已起,该我们中华帝国为他们添把火了。”
李南御驾准备起行东归,原本还希望他能改变心意的萨迦法王顿时急了。
要知道帝国的外交部门极其高傲,他们这些吐蕃贵族就算去了帝都,一般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跟皇帝面谈了,可见这次跟李南的意外会面有多珍贵。
从萨迦法王会派遣自己的儿子去帝国就可以知道,昆氏家族对帝国的了解,要比其他的吐蕃贵族和僧人多了不少。
昆氏家族的贵族们见识过帝国军队的威势,也知道当帝国对藏地下手后会出现的情况,所以才想要率先投靠帝国,为自己的家族和势力换取到足够的利益。
实际上如今的各国大势也算是一目了然。
中华帝国建国时间虽然短,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潜力无穷,已然成为了这片大陆第一强国。
金国太祖完颜阿古打在世时风光无限,霸气十足,那真是灭辽攻宋,诸国雌伏,可无奈开国皇帝早亡,金太宗虽有率领金国变强之心,却无回天之力,国内派系争斗越演越烈,已经开始由盛转衰。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960章 酒之一物最伤人
生活在两大强国之间的西夏国,国主李乾顺野心勃勃,时刻都想开疆拓土,让本国跻身于强国之列,怎奈何其国土面积国小,人口也不过两百多万,底蕴不足,只能在夹缝中求存。
至于高丽、岛国和其他的海岛国家,已经全部向中华帝国依附,而吐蕃诸部总体实力虽然很强,各部族却各自为战,任何一个部族被西夏大军攻击后,都是灭族除名之祸。
藏地各吐蕃部族的贵族和僧侣们,能看清当今大势的人不少,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归顺帝国乃大势所趋罢了。
如今眼见帝国皇帝准备离开,萨迦法王再也顾不得自己的颜面了,连忙请求再跟李南见上一面,商谈藏地吐蕃各部之事。
什么叫聪明人,那就是在一无所有和可以拥有部分利益之间,迅速果断的做出选择。
萨迦法王就是一个有远见,有决断的聪明人,最终他接受了李南给出的条件,放弃了世俗权利,代表整个萨迦派和昆氏家族,立刻开始配合帝国进行出兵前的宣传,大肆宣扬帝国的种种好处。
………………………………………………
女真人喜欢饮酒,在史籍中多有记载。
如《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了女真人的以酒待客和肆意纵酒的饮食风俗,“饮宴宾客,尽携亲友而来。及相近之家,不召皆至。客坐食,主人立而待之。至食罢,众客方请主人就坐。酒行无算,醉倒及逃归则已。”
《金史》中也多处记载了女真人大规模设宴、饮酒的具体事实,更不乏嗜酒、酗酒、醉酒的记录。有关辽金时代女真人饮酒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金国建立之前的金景祖乌古乃时期。
这个时代想要酿酒,就需要大量的粮食,因为工艺上的落后,所以还达不到后世三斤粮食出一斤酒的地步。
女真人原本就是渔猎民族,狩猎才是这个民族的主要谋生手段,灭掉辽国之后,才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原本的辽国百姓,经过数次战争后死的死,逃的逃,数量锐减,粮食产量也越来越低。
金太宗在位时,为了怕损耗国内的粮食,曾经下令禁止民间酿酒,但这样的政令,那些占有大片土地的女真贵族们可不当回事。
要说起酒,华夏人最有发言权,因为这里就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并且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的酿造,自夏商周时期开始,在华夏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目前为止,各国酿造的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就过滤而得;故有“李白斗(十升)酒诗百篇“,“绿蚁新醅酒“之类的诗句。
《汉书·食货志》上记载: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
而就在最近,金太宗完颜晟病逝,虽然中华帝国与金国实际上是敌国,但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的,帝国使臣便带着大批的礼物来到金国,其中就有美酒一千坛。
原本金国人并没有把这些酒当回事,可是当他们尝到了这种来自帝国的美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