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妃成长手札-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要和你一起去!”温言看着沈君临,一双大大的眼睛里面满是不容拒绝的坚定之色。

    沈君临却是微微一窒,他收起笑脸,轻道:“此行会有些危险,现下还不知道你七姐那方是什么情况,你是越国唯一的储君,绝对不能出去冒险。”

    “我不会出事,况且你从前答应过我,要带我出去的,现下我已有能力应敌,况且此行还是要去见我的七姐,我为何不能和你一起?”温言沉着脸,举止言谈间,已有了些翩翩公子的气质。

    沈君临看着他那般坚定的眉眼,心下沉沉的叹了口气。

    温言的进步速度飞快,不论是武功还是功课,都从各个方面展现出了他的天赋异禀。

    而如他所说,如今的温言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虽不能全身而退,至少有了能够逃跑的能力。

    况且温言对温偃的好奇与憧憬,一直以来沈君临也都看在眼里,他看着温言坚定的神情,终于还是妥协。

    “好,我带你出去。”沈君临有些无奈的说。

    三品居位于越都最繁华的一处地段,那是一间茶楼,里面安静高雅,来此的皆是些大人物叙事,毫无寻常茶肆中的人来人往,喧哗吵闹。

    沈君临本以为温偃会选一处酒楼的,会在三品居碰面,着实是让他有些意外。

    温言已是十三岁,这般年纪的小孩子个子长得也飞快,从前还只有沈君临胸口一般高,如今不知不觉却已经及了他的肩膀。

    两个人穿着便服走在越都的街道上,便是素衣也挡不住两个人的气质,温言虽然还小,可周身散发出来的贵气却让人丝毫不敢小瞧。

    两个人走在街上,纷纷引来女子的含羞侧目。

    沈君临对此已经见怪不怪,而温言却已被这繁华的街道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他的眼睛里满是惊奇与欢喜,这边看看,那边走走,就是路边卖油纸伞的,他也要仔细的看上一阵。

    虽然如此,可沈君临也不敢多加耽搁,带着温言便径直往三品居走了过去。

    彼时已是午时,大大的太阳晒的人热的发慌,沈君临和温言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手里端着茶杯,极有耐心的等待着。

    “这茶虽可清心,却总不如酒来的好喝。”沈君临忽然说道。

    温言没有答话。

    两个人便就那么静静的坐着等候,沈君临极有耐心,坐在那里连着几个时辰都未动弹地方,温言趴在桌子上,几乎已经无聊的睡了过去。

    直到申时,茶楼的楼梯那方隐约有熟悉的脚步声响起。

    沈君临极为敏锐的放下茶杯,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心头一跳,死死的盯着楼梯的方向。

    温言也注意到了他的举动,他坐直了身子,顺着他的视线也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穿着淡蓝色绣裙的女子渐渐入了两个人的视线,眉如翠羽,肤白胜雪,眉眼间总是带着一种清明干净,她唇畔带笑,乌黑的头发被一根凤栖琼枝的银簪子束住,端的是清雅出尘。

    眉眼依旧是那个眉眼,和几个月之前没有半分的改变,让人不论何时看到她的笑容都觉得很幸福。

    温言回过神,看到了沈君临的手在微微的颤抖着。

    那是激动之下的颤抖。

    但见她缓步轻移,徐徐转动眸光看向了两个人,一瞥,惊起鸿雁无数飞。

    “沈大哥!”她快步的走了过来,一脸的惊喜之色。

    可还未等她踏入这隔间,沈君临便已站起了身,他的衣衫被风吹起了一角,温偃只觉得眼前的人一晃,她便稳稳的落入了一个怀抱里。

    “阿偃,阿偃。”沈君临不知在哭还是在笑,他紧紧的抱着她,那般大的力气,好像要把她揉进身体里。

    温偃却也未在意,转而坦然的回抱住了他,笑道:“是我,沈大哥,好久不见。”

    温言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不再看紧紧相拥的两个人。

    沈君临向来理智,他未多加逾越,转而松开了温偃,双手抓着她的肩膀,仔仔细细的看着她的眼,她的眉。

    他的阿偃,他心中那个惦念的女子。

    真的回来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这么长时间都在哪里?为何不与我联系?”沈君临皱着眉,连忙问她。

    温偃安抚般的笑了笑,然后道:“说来话长,我待会儿仔细告诉于你。”

    她顿了顿,然后目光越过沈君临,看向了一直在后面不动声色的温言。

    却见他是十二三岁的年纪,精致的暗花白袍,轮廓深刻,下巴削尖,脸色因为见到了陌生人而显得有些疑惑,生得十分漂亮。

    她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他一番,却在不经意间瞥到少年腰间的玉佩,那是上好的羊脂白玉,约莫只有皇宫之人才可佩戴得起。她顿了顿,问道:“阿言?”
………………………………

第四百七十八章 相见

    温言见她唤自己,却是不由微微一愣。

    看到温偃的第一眼,他便觉得她很不同,和温辞她们都不同。

    她目光流转,螓首蛾眉,顾盼之间尽是风情清冷之意,温言见过不少的女子,她们都有着小小的面孔,精致的五官,可是没有一个如同温偃那样,在顷刻之间就能被他的大脑深深地铭刻。

    她有着一张无可挑剔的倾城面孔,连看着人不说话的时候,眼神里也会散发着无数的清冷的柔光,整个人的气质便犹如空谷幽兰。

    在温言第一次见到温偃的时候,就深深地为之折服。

    他对温偃一直都有所耳闻,也是极其想要亲眼见一见,去和她说说话的,然而当真到了这一刻,他却反而有些感到放不开。

    温言看着少年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里面的好奇与拘谨毫不掩饰,那漆黑的眼睛仿佛蒙了一层雾气一般,清亮却又朦胧。

    温偃笑了笑,然后越过沈君临,走向了温言,她抬起手来在他的头顶上面轻轻的揉了揉。

    温言和温偃在相貌上都与温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于是两个人的眉眼间也有很多神似的地方。

    这是温偃真正意义上和温言见面,从前在皇宫的时候,因为韩贵人和温辞的庇护,她对他的印象也就只有两人离得很远的时候,那抹映在眼角的瘦弱的身影罢了。

    而如今转眼之间,他竟长到了这么大。

    温言始终呆呆怔怔的,温偃笑了笑,抬起手来在他清瘦的脸上轻轻掐了掐:“多年未见,莫不是忘记阿姐了。”

    温言终于晃过神来,他的眼睛满是惊奇与欢喜之色,然后他张了张嘴,有些拘谨的开口唤了一声:“阿姐。”

    温偃笑着点了点头,样子很是欣喜。

    许是因为习惯,温言的脸上和眼底总会不自觉的带上些老成的沉稳之色,明明才十几岁,却疲惫谨慎的如同一匹老马。

    他自小所经历的一切,温偃都有所耳闻,而如今他所背负的一切,却都是温偃间接来让她所背负的。

    这样一个孩子变得如此老气横秋,说来说去,却也和温偃脱不了干系。

    可像他们这样生在帝王家的人,早晚会面对这些事情,虽然这些是温言所必须背负的命运,但温偃还是觉得心疼愧疚。

    她想要得到自由的同时,却又把她自己的亲弟弟永远拴在了宫墙里。

    原本他是可以活的更快乐和自由的。

    温偃的目光微微沉了下去,温言看着她渐渐变得有些悲哀,一时间也想不通她在想些什么,只是有些疑惑的歪了歪头。

    温偃感受到了他的疑惑,她笑了笑,然后不知为何,她忽然就问了他一句话。

    “阿言,你可怪我?”

    虽然明知道他或许听不大懂,但她还是问了。

    她一问完,沈君临和温言都齐齐的愣了一下。

    沈君临自然知道她的言下之意,没有开口说话。

    温言愣了片刻,温偃的目中好像在闪烁着无数的柔光,里面浮现着他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他沉思了一会儿,有些懵懂,却还是隐约的明白了她问此话的原因,想罢,他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笑了笑道:“这些难道不都是我们生来就注定的吗?除了命运,阿姐可曾怪过谁?”

    温偃听罢,了然的笑了笑,是啊,除了去怪命运,像他们这样的人,又能去怪谁呢?

    温言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满是淡然,让温偃心中不由一痛。

    小小年纪便懂得这么多,心里一定很苦吧。

    “好了,都坐下说吧。”温偃笑道。

    三个人落了坐,沈君临便一直努力的在平复着自己心里的情绪,他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自己,然后沉沉的叹了口气,以尽量平静的语气开了口:“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你回来的消息,楚轩他可知道?”

    温偃摇了摇头:“我只联系了你们。这么长时间所发生的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温偃说罢顿了顿,然后微微苦笑了一下:“我也是有很多苦衷的。”

    沈君临没有再追问,他沉下了眉眼,静静的等待着温偃开口。

    此事仔细算起来,也着实算得上是她的不是,这来龙去脉,她也理应和他说清楚。

    当初她为了救楚宁而答应了宋延君留在天华山与他作伴,可事实上,她当初让言人带回她的死讯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打算再回来。

    那是一个能够永远得到自由的好机会,那是她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自由的世界,温偃以为,她是不会后悔的。

    可直到前一阵子她才明白,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前,她永远也没有办法得到安稳。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便能不做什么。

    她心系远方,就算得到了自由也不过是假象而已,所以她才会选择回来。

    温偃深吸了一口气,将目光望向了窗外碧蓝的天空,然后缓缓的将这么长时间以来所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清楚。

    温偃说的很简洁,大约也只挑了些重要的事情来说,温言和沈君临听得很认真,从始至终都没有插上一句话。

    却不知道是不是温偃眼花,映着透白的天光,她竟在沈君临的眼里看到了一丝隐约的水色,转瞬即逝。

    说完之后,沈君临沉默了很久,他轻轻的叹了口气:“那你现在的身体怎么样了?可是已经彻底好了?”

    沈君临第一个关心的永远是温偃的安危,她欣慰的笑了笑道:“不必担心,我的身体没了大碍,还学了一手的毒术和药理,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当初给你下毒之人……”沈君临皱着眉,停顿了半响。

    “不出意外,应该是宋娴做的。”温偃淡淡开口。

    “为何那么肯定?”

    “直觉吧,此事暖春应该知道些内幕,她现在如何了?可还在楚宫里吗?”温偃忽的想起了暖春。

    没了她在背后支撑,暖春应该很难在楚宫里走下去,当初她为了让自己离开楚轩,不惜这般铤而走险,想来就算遇到种种困境,她为了楚轩,应该也能坚持下来吧……

    “你离开后不久,她就回了越国。”沈君临轻道。

    温偃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她回来的时候满身烧伤,已是心如死灰,不知道到底经历了什么,回来以后她半个字都不曾提及。”

    温偃微微低下了头,心中骇然。

    半响,她有些无奈的轻轻笑了笑道:“看来我走这么长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沈君临没有说话,似是默认。

    “这些烂摊子我会一点一点收拾好的,在此之前,真的很谢谢你,沈大哥,如果没有你,这越国怕是早就乱得不成样子了。”温偃轻笑着说,话语中满是感激。

    “怎么与我也这般客套。”沈君临勾着唇角。“你能回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温偃抿了抿嘴:“大恩不言谢,阿偃记在心里了。”

    沈君临笑了笑,便也就不再纠结于此事,转而轻道:“我以为你会约我在酒楼见面的,没想到离开这么长时间,你倒是喜爱起茶来了。”

    温偃笑了笑,挑眉道:“酒楼里面人来人往,耳目太多,我回来的事情,还不想让别人察觉到。”

    “你不打算告诉楚轩吗?”沈君临问。

    温偃犹豫了片刻,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目中满是思量,她将茶倒在了自己面前的杯子里面,氤氲的雾气缓缓升起,末了融入了空气当中。

    “我还没有想好。”温偃终于开口。

    沈君临的眉眼沉了下去,他的手扶着茶杯,温润的指腹在光滑的杯壁上轻轻的摩挲着。

    “楚轩他过得很是颓废,这样下去,就是越国不出兵,以宋奎如今虎视眈眈的现在,楚国也会变得岌岌可危。”沈君临有些担忧的道。

    “你想要回去吗?”温偃问。

    沈君临摇了摇头:“按他现在的模样,我回去了也是徒劳,楚国情况不比越国,单凭我一人很难摆平大局。”

    “那三姐呢?”温偃连忙问道。如今的情况,怕是只有楚玉说话,他才能听进去一些了。

    “我已经命人去见她了,不出意外的话,她现在应该已经回到了楚国。”沈君临淡道。

    温偃听罢,这才稍稍的放下了心来。

    半响,她似是忽的想起了什么,忙问道:“啊对了,沈大哥,你可知道暗影阁?”

    听到‘暗影阁’三个字以后,沈君临的神色明显的变了一变。

    他蹙起眉,然后点了点头,面色有些许的凝重:“知道,你为何忽然问起这个?”

    温偃听罢,犹豫了半刻,心中仔细斟酌了一番,心中暗暗的叹了口气。

    半响,她开口道:“我有我的原因,你既知道暗影阁,那可听说过那里的阁主?”

    沈君临皱着眉,他的神色有些踌躇不定,似乎是在顾忌着什么。温偃看出了异样,她心下有些不好的预感,试探般的问道:“怎么了?是……没有办法与我说?”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见到楚玉

    沈君临听罢,沉默一会儿,然后道:“并不是,那个暗影阁是个很神秘的组织,他们没有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杀戮是他们唯一需要执行的任务,只要有钱,便没有他们不能涉及的地方,而那个阁主……”

    沈君临忽然沉默,他的头微微低了下去,面色竟带上了些许的阴沉,温偃没有出声,静静的等待着他把话说完。

    半响,沈君临才轻轻开口:“原来暗影阁的阁主,其实早就在五年前就已经死了,现在的暗影阁的情况很复杂,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具体与你说清楚。”

    温偃心中骇然,她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脑袋里思绪万千。

    死了?五年前就死了?

    那宋延君让她去杀的,难道是一个早就已经死了的人?

    怎么会这样?那离溯记载毒术的书籍在哪儿?

    温偃只觉得有些崩溃,她抬起手来捂着额头,末了抬起头来看向了沈君临:“你为何会知道这些?”

    沈君临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温偃的面色阴沉,此事是宋延君放了她的唯一条件,她必须要替他做到才行,否则到时,怕是不管她在哪里,她都绝对相信沈君临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要了她的命。

    况且,她是宋延君唯一能够去触碰的人,他当初救了自己,传授了自己毒术,可她却食了言,离开了他,此事本就是她理亏。

    离溯的书籍里面定有帮助宋延君缓解身体毒性的方法,不论如何,她都要拿到那本书。

    沈君临一直没有再开口,温偃也极有耐心的等着,半响,沈君临似是妥协了一般,他有些无奈的笑了笑道:“唯独对你,我总是没有办法去仔细思考。”

    正当温偃疑惑之际,只听他又开口:“暗影阁原本的阁主,在五年前被仇家灭了门,她原本对我有过些恩情,在被灭门之际,她便将她的女儿托付给了我,可那个女孩子是个很单纯的人,她的母亲将暗影阁的事情隐瞒了她,我也不想将暗影阁那么大的担子交给在她的手上,就没有告诉她那些事情,而现在……暗影阁掌权之人到底是谁,我其实也不大清楚。”

    沈君临轻叹了口气。

    温偃心中已是乱做了一团,沉默半响后,她轻声开口:“那个女子,现在在哪儿?”

    ……

    清晚废了很大的力气才见到了楚玉的面。

    靖国寺乃是皇家寺庙,平日里虽然也有不少的香客,但却都绝对不允许踏入内院之中。

    因着那里大多都是被贬入的皇亲国戚所待的地方,有着重兵看守,寻常人闯入,却是要挨板子的罪过。

    清晚以修身养性的名义住进了靖国寺,添了不少的香油钱,那住持才应允她住下。清晚在楚都小有名气,便是连那里的住持都有所耳闻,也就没有过多的为难于她。

    内院把手森严,清晚也不敢贸然进去,只能住在这里等待时机,观察着那守卫的士兵换岗的时间,伺机偷偷进去。

    清晚还是有些武功的,可是她也不敢贸然行动,然而就在她打算进入内院的前一天晚上,有人给她传来了消息,两个月之前救下的那名女子醒了。

    那个女子,便是失踪了几个月的红杏。

    清晚能救到她实在是巧合,那日她的手下在靖国寺附近的林子里发现了重伤的红杏,彼时红杏已是奄奄一息,再在野外待上半日约莫便会咽气了。

    可清晚向来心善,她的大部分手下也是她曾经在聆音馆里救下来的悲惨女子。

    初遇到红杏的时候,她的身上乱糟糟,似是被人搜了身,身上背着的包袱也被扔在了一旁,里面的东西都散落了一地。

    清晚向来敏锐,这个女子的身上或许有着什么秘密也说不定,因着种种原因,红杏便被救到了聆音馆里,直到昨晚才清醒过来。

    有属下来报,说红杏醒来以后便大吵着要来靖国寺寻三公主,此时正是敏感的时候,清晚来不及惊讶,听罢后便也不敢怠慢,只得连夜急匆匆的回了聆音馆。

    红杏似是受了极大的惊吓,整个人都变得有些疯疯癫癫的,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让奴婢去见三公主!让奴婢去见三公主!”

    清晚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红杏安抚下来,可她已然说不清楚话来,清晚有些无奈,这个女子,约莫是被吓疯了。

    眼见从她嘴里也已经问不出来什么,清晚便是不甘心也没什么办法,只得准备动身回去靖国寺,她必须要尽快将眼下的情况告诉楚玉才行。

    而正当她准备离开之际,红杏却又有了动作。

    她从地上捡起来什么东西,清晚一看,却是她的鞋子。

    清晚有些无奈,只当她又发了病,本不想去理会,正当她转身之时,她却忽然发现红杏的举动有些奇怪。

    却见红杏像疯了一般的用力拉扯着自己的绣花鞋,那软软的鞋底不过片刻便被她扯了个稀烂,末了,从里面缓缓的掉出了一样东西。

    清晚一惊,忙上前去将那掉在了地上的东西捡了起来。

    那是一封信。

    清晚将那封信打了开,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末了,她转过头,惊讶的看着尚处在疯癫之中的红杏,心中骇然。

    清晚有些犹豫,似乎是在挣扎着些什么一般,片刻后,她沉沉的叹了一口气,衣袖轻旋,便将那封信放入了一旁的烛火之上。

    那细小的火苗顺着纸张而蜿蜒而上,转而渐渐变大。

    暖色的火光映着清晚有些阴沉的脸庞,她死死的盯着上面‘暗影阁’这三个字,直到火焰渐渐将那三个字吞噬,化作了一片灰尘,掉落在了地上。

    那封信转眼间便被烧了一干二净,清晚正在出神,直到那火面烧到了她的手指,她才猛的缩回手。

    清晚没有再理会红杏,只吩咐了属下好好的照看于她后,第二天一早便回去了靖国寺。

    清晚见到楚玉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阻碍,夜晚,黑暗如同墨水一般粘稠,清晚的脚步极轻,掐准了守卫换班的时间,悄无声息的潜入了内院之中。

    内院很大,虽不及皇宫那般金碧辉煌,却也算得上是一处极为华丽的地方。

    两旁是四大天王的巨大的雕像,身躯魁梧,在黑暗中,那有些凶恶的面孔竟显得无比骇人,乍看之下,却是将清晚给下了一跳。

    一路躲避着卫兵,清晚轻手轻脚的在各个长廊上穿梭着,她一间一间的找,一点一点的寻,直到内院最里面一处偏僻的屋子里面,清晚听到了小孩子不断的哭闹声。

    已是深夜,孩子清脆的哭声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有些吵闹。

    清晚循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那屋子里面亮着暖黄色的昏暗灯光,一抹人影映在窗子上,随着跳跃的烛火在不断的摇曳着。

    那人影抱着孩子,轻轻的歌谣在这寂静的夜晚中伴着孩子的哭声一同响起,那歌声极是好听,清晚在原地愣了片刻,直到孩子的哭声停止,她才回过神来。

    屋子的正门处有卫兵昏昏欲睡的守着,清晚绕到了房子侧面,轻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