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变身最酷女伯爵-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夫人身边的贴身大丫鬟阿莲最近都成了她的小白鼠,每天都在试吃各种口味的冰淇淋。

    潘文珊之所以选择阿莲,是因为有一次她发现阿莲对待食材特别挑剔,是那种典型的强迫症和完美主义者。如果试制出的冰淇淋能够得到她的认可,那肯定错不了。

    这不,五种新试制的不同搭配比例的水果冰淇淋,又端到了她的面前。

    “嗯,第一种味道不错!第二种嘛稍稍有点酸了……”阿莲一边品尝一边做出自己的评价。

    站在一旁的潘文珊认真的把她的意见用笔记录下来,便于下一次改进。

    自从上次参加了拍卖会,阿莲得空了就经常跑来找她玩,渐渐的,同为吃货的两人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好姐妹。

    此时阿莲掩着樱桃小嘴在那里偷乐,“嘻嘻~今天我又吃到了许多新冷食,简直不要太好哦!”

    “你喜欢就好,我还担心做得不好吃呢!这次咱们新店开张正值夏天,所以特色菜就是各色冷食。对了,还有冷气。”

    “冷气?那也能吃吗?”阿莲一双美丽的凤眼注视着潘文珊。

    “呵呵,冷气当然不能吃,它是用来享受的。到时候每一位走进店里的客人,立刻就会感受到清凉之风扑面而来,我保证,我们的就餐环境将是最好的。”

    听完潘文珊的描述,阿莲大概明白了,她知道一些大户人家在夏天的时候,会在房间中放置储藏的窖块以消暑降温。

    “珊珊妹妹,酒楼大堂面积那么大,那岂不是要准备很多冰块才行;还要有清凉之风,就必须安排一些人站在冰块旁,手拿蒲扇不停的扇才会有凉风产生。哇~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那不是比‘望海楼’还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咯!”

    “嘻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潘文珊那俏皮的包子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

    “玥来玥好”一定会成为大明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六月初八,黄道吉日,宜开店。

    潘文珊的“玥来玥好”酒楼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今天正式开张了。

    作为股东之一的黄老板特意请来当地武馆舞狮助兴。总兵刘存良大人贵为首席嘉宾,他亲自给两只颜色鲜艳造型可爱的南狮点睛。

    然后这两只南狮在锣鼓声中于地面腾挪跳跃一番后,开始登上由桌子板凳搭建起的高台。几名武师展现了他们高超的舞狮技巧,前后两名武师配合默契,有惊无险的一步步跃上更高层。

    最后在高台顶端直立起身子的舞狮突然张开血盆大口,从中吐出两个红色条幅。一边写着“生意兴隆”,另一边写着“财源广进”。

    条幅一展开,立刻引得台下围观群众一片喝彩。随后鞭炮声响起来,潘文珊邀请的各界嘉宾开始步入张灯结彩装修一新的酒楼。

    今天出席的嘉宾主要有军界、商界、政界等各界知名人士。水师方面的各级官佐自不必说,以总兵刘存良为首,皆悉数到场。毕竟潘文珊也算是水师的红人,有总兵大人的照拂,大家都很给面子。

    商界人士都是由黄老板出面去请的,既有他的关系户,也有如望海楼梅二娘这样的同行。

    政界方面,虽然海澄县知县没有前来,但还是派出一名刘姓的主簿到场祝贺,也算是照顾了刘总兵的面子。但此人并没有入席,而是借口公务繁忙提前离开了。这让潘文珊隐隐觉得当地官府和水师之间并不是很对付。

    不过今天是新店开张的大喜日子,她也没时间去深究这些事情。连忙跟在总兵刘存良、李慕云等人身后进入酒楼。

    一进入大堂,众人皆叹:“好凉快啊!”迎面就感到阵阵凉风袭来,只见大堂正中竖立着一架形似水车的装置,在不停地转动着。

    但和水车最大不同的是,它有巨大的扇叶,凉风显然是由它产生出来的。更为精妙的是,这造凉风的玩意还带360°旋转的,这样大堂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关照到了。

    总兵刘存良指着这架奇特的水车对李慕云说道,“这肯定又是珊珊想出来的鬼名堂。”

    李慕云笑着点点头,他太了解这个珊珊姑娘了,不是她还会有谁。

    “珊珊,珊珊,你给我说说,这是什么东西?”刘存良到处在找寻潘文珊的身影。

    潘文珊连忙从后面钻出来,当着总兵大人的面,向众嘉宾介绍起这架造型奇特的装置。

    “它叫扇车,简单的说就是借助水流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产生凉风。”

    立刻有人提出疑问了,“可这风为什么感觉是凉飕飕的?这周围没有看见冰块呀?”

    潘文珊向附近一个伙计招了招手,那名伙计马上推着一个带轮子的圆木桶走了过来。大家这才注意到,像这样的圆桶在大堂里还有好几个。

    潘文珊指着这个圆木桶对总兵刘存良解释道:“冰块其实是放在这里面呐!”

    刘存良仔细一瞧,这圆桶盖子上面开有许多小孔,他伸手放在孔上试了试,果然十分冰凉,于是点点头道:“这不就是那个冰鉴嘛!做得还挺精致的。”

    “是的,它就是冰鉴。总兵大人真是好眼力呀!”一旁的黄老板恭维道。

    说到冰鉴,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2008北京奥运会一开场就是2008只带有声光电功能的冰鉴表演,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吧?

    黄老板打开冰鉴的侧门,可以看到里面分成了三格,最上面一层存放大冰块;然后下面两格有冰镇西瓜、酸梅汤等冷饮冷食。

    众人看罢恍然,纷纷夸赞这冰鉴设计的精巧实用,集制冷和冰镇于一身。已经有人在迫不及待的打听它的价格了。潘文珊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赶制一批冰鉴出来销售,这玩意放在家里,就是一古代冰箱啊!在大户人家肯定受欢迎的。

    (本章完)
………………………………

第179章 吉上加吉

    “玥来玥好”舒适的就餐环境无疑给各位莅临现场的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望海楼的老板娘梅二娘,做为本地最大酒楼的经营者,她此时的心里可谓是羡慕嫉妒恨了。

    “玥来玥好”除了营业面积比不上她的望海楼,其它方面的设施都大大领先了,仅酒楼大堂的降温措施一项就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在梅二娘的望海楼里,也只是在楼上的雅间放置有盛着冰砖的瓷缸,由专人负责对着冰砖扇风降温。但是和潘文珊的“玥来玥好”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望海楼在过去一直都是月港头号的高档酒楼,其奢豪的装璜,齐备的服务,独具风味的佳肴,长期为各国食客所津津乐道。现在就这样被横空出世的“玥来玥好”比下去了,她心里能平衡嘛!

    究竟二楼雅间是个怎样的情形,等一会儿就见分晓了,梅二娘突然觉得心里有点紧张,她有些迈不开步子,但又不得不跟随着大家走上楼去。

    二楼一共有四间面积较大的雅间,还有一些雅座分布期间。总兵刘存良和麾下一众官佐就占据了其中两间;剩下的两间,海澄县衙的人必须安排一间,而黄老板生意场上的朋友则安排了另一间。

    梅二娘和其他商贾走进名为“一帆风顺”的雅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架小巧精致的扇车,在它上方有一根粗大的毛竹筒从房顶伸出来,不断的有水流下来冲刷到扇叶上,带动扇车转动起来。雅间里同样摆放着一台冰鉴,上面孔洞中冒出的冷气不断被扇叶吹散开来,使得整个房间非常凉爽。

    看到众人都很好奇这屋顶上的水是怎么来的,黄老板推开面向九龙江(月港就位于九龙江入海口)的一扇窗户,向众人介绍道:“本酒楼的扇车和冰鉴都是我们珊珊姑娘自己设计,并且经由水师匠作坊的师傅精心打造而成。

    你们可以看到,江边竖立着一架水车,九龙江水被引到酒楼屋顶,通过一根根毛竹筒流到雅间和一楼大堂,带动每一台扇车转动,再加上冰鉴的配合,自然就是凉风习习了。”

    “那这些江水又是如何排出去的呢?”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在扇车下面还有一根出水管道,是直接通向地面的,提升上来的江水在转动扇车后,又重新流回到江中,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利用。”

    “哇!珊珊姑娘不简单嘞!这么复杂的事情都能处理得如此巧妙。”

    “听说这女娃在上次水师围剿海贼贺三爷的战斗中立了大功。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呐!”

    “真有那么厉害?不会吧!”

    “我骗你作甚!珊珊姑娘就是水师中的花木兰。”

    众人围绕着潘文珊议论纷纷,只有梅二娘默不作声,她已经预感到这个珊珊将会成为自己的强劲对手。

    “好了,各位就坐吧,马上就开始传菜了,”黄老板热情的招呼各位同行入座,“今天本店开张,为讨个好彩头,特意准备了一道吉上加吉的大菜。”

    “吉上加吉的大菜?”

    “会是什么菜呢?”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黄老板笑而不答,他知道珊珊准备的这道大菜一定会让宾客记忆尤深的。

    此时最大的雅间“福禄双全”,潘文珊正亲自为在座的各位将军布菜。

    方才店小二托着一大盘“吉上加吉”刚进来,潘文珊马上起身接过盘子,轻轻地放在桌面的正中央,“这就是本店的招牌菜‘吉上加吉’。”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身体前倾盯着这道菜,只见盘子里整齐摆放着一圈圈切得很薄的肉片,那白嫩透红的肉质加上极其精美的摆盘造型,立刻就勾起众人的食欲,有人的喉结不自觉的动了几下。

    坐在首座的总兵刘存良指着“吉上加吉”,笑着道:“这是鱼肉吧,而且是生的。珊珊,说说看,怎么个吃法?”

    “刘大人、各位将军,这是红鲷鱼,它还有一个很吉利的名字叫做加吉鱼,寓意吉上加吉,今日本店新开张,希望借它讨个好彩头。至于如何食用,我会演示给大家的。”

    “原来是这么个吉上加吉,名字确实讨喜。”刘存良手捋胡须赞同的点点头。

    这时,已经有伙计将一只空盘和三只装着不同蘸水的小碟摆放在每个人面前。

    其中一只蘸水盛着棕黑色的调料,有人闻了一下,味道酸酸的,说明是米醋。

    另一只蘸水同样颜色棕黑的,但却是浓浓的酱汁,不用说,肯定是酱油了。

    第三只蘸水盛放着一种绿色的泥膏状的东西,闻起来,味道有点怪怪的,没有人认识那是什么调料。

    大家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潘文珊,等着她解释呢。

    但是潘文珊没有急于介绍,她先用筷子夹一片生鱼片放在空盘里,再夹取一点绿色泥膏放在鱼片上,然后将鱼片折叠,盖住那神秘的绿泥,又蘸上点酱油,重新放回空盘中。

    “刘大人,请品尝吧!”潘文珊面带微笑的看着刘存良,作出一个请的手势。

    刘存良看了一眼潘文珊,拿起筷子,夹起那片加了蘸水的生鱼片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起来,很快他就被一种极富刺激性的辣呛味雷倒了。

    他知道肯定是那个绿色泥膏发出的味道,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辛辣而且呛鼻。要不是碍于身份,刘存良都要叫起来了,嘴里只是发出“唔唔”的声音,连眼泪水都呛出来了,那表情看起来非常难受。

    手下众将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上司,李慕云见总兵大人难受得紧,盯着潘文珊,不悦道,

    “珊珊,你给大人的蘸水里放了什么鬼东西,令大人如此难受?”

    他正在埋怨潘文珊,突然听见总兵大人开口说话了,“唔!这味道真是太鲜香了,你们也尝尝吧!”

    李慕云愕然,“呃……大人,这真的这么好吃?”

    于是众将将信将疑的拿起筷子,也学着潘文珊的样子,夹起生鱼片蘸上绿泥和酱油(米醋),送入口中。

    “唔~唔~好辣!”

    “好呛人啊!”

    “受不了了!”

    众将很快就忍不住叫嚷起来,这下轮到刘存良看好戏了,“哈哈哈哈~怎么样?味道很特别吧!”

    李慕云一边嚼着生鱼片一边皱着眉头,道:“潘文珊,你放的什么调料啊?又辣又呛的。”

    “慕云大叔,这绿色的调料是用倭国伊豆半岛的野生山葵磨制出来的,又叫芥末酱,味道确实很刺激,习惯了就好了。你实在不喜欢吃,直接蘸酱油或米醋也是可以的。”潘文珊这才解释道。

    潘文珊知道在别的雅间中也会上演这一幕的,于是向刘存良等人告罪后,就退出雅间招呼其他宾客去了。

    ……

    (本章完)
………………………………

第180章 沐公子归来

    月港商船码头上,一艘巨大的广船稳稳停靠在岸边,船舷伸出的跳板上,一位年轻的公子几个健步就奔下码头。

    他身穿一袭宝蓝色锦袍,头戴软纱方巾,手执一柄绘有水墨山水画的折扇。虽然由于长时间在海上漂泊,已是满身疲惫,但脸上依然流露出兴奋的神情。

    “公子,您慢点,等等我们呀!”船上几个仆从打扮的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急声召唤前面那位公子,小心翼翼走下船来。

    他们就是云南沐王府的沐玉宁和潇潇等人。自从广州出发,在海上已经漂泊了一个多月,今天总算又回到福建月港。

    踏上陆地的感觉真好啊!沐玉宁背着双手环顾四周,心情格外爽。他谢绝了潇潇为其雇一顶小轿的要求,执意步行前往客栈。长时间没有踩足陆地,就算站着不动都觉得地面在摇晃,更不要提坐轿子了。

    月港的街巷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往来的行人如过江之鲫,沐玉宁穿行其间,一双眼睛顾盼流连沉醉其中,月港的店铺中总有新奇的舶来品能吸引住他的目光。

    主仆几人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在街上遇见一队手执木牌沿街巡游的人。这些人手里举着牌子,上面写着两句话:玥来玥好酒楼开业八折酬宾,另有美味冰淇淋免费品尝。

    “冰淇淋!?肯定又是这家酒楼新推出的冷食。”沐玉宁这次私自出游,一路上大开眼界,对各种新鲜事物早就见怪不惊了。只不过像这样穿街过巷广而告之的宣传方式,他倒是第一次见到。

    “潇潇,我们去瞧瞧。”沐玉宁对书童潇潇说道。

    潇潇背着包袱,指着举牌巡游的人群,道:“就是这个什么‘玥来玥好’吗?可是公子,我认为我们最好先把行李安顿好,再去也不迟吧。”

    沐玉宁听了点点头,潇潇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去凑热闹确实不妥。

    于是主仆几人走进一家名为“喜盈门”的客栈挑选房间,在柜台上沐玉宁习惯性的要了两间天字号上房,不过,书童潇潇偷偷捅了捅他,面露为难之色,一路游玩只出不进,开销实在太大,管账的潇潇必须要制止沐玉宁大手大脚的行为。

    无奈之下,沐玉宁只好要了一间上房和一间中房。简单梳洗一番后,他便带着潇潇和两名护院急匆匆赶往“玥来玥好”酒楼。

    走之前,沐玉宁从消息灵通的客栈掌柜那里打听清楚了该怎么走。

    不过末了,掌柜的一句,“听说是一个采珠女娃开的。”一下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采珠女娃?掌柜你倒说说是怎么回事。”

    于是掌柜便将采珠女出海采得一颗稀世珍珠,然后在浙江会馆高价拍卖出去,最后盘下一家门面盖酒楼的故事讲与沐玉宁听了。

    此时沐璟的脑海中浮现出却是潘文珊那俏皮的包子脸,“不会是她吧……”

    “吉上加吉”鲷鱼刺身一经推出,就大受食客欢迎。楼下大堂里起码有八成的客人在免费品尝了一份后,愿意继续尝试这种包裹了又辣又呛芥末酱的生鱼片。

    “玥来玥好”后厨房,一条条红鲷鱼被从冷藏箱中取出,摆放到砧板上。司洪波和三个厨师动作娴熟地刮鳞刨肚,然后切成薄薄的一片片码放在盘子里。潘文珊则站在一旁指导他们如何拼出美观大方的造型。

    要说她有什么资格指导人家厨师干活,做为后世的资深吃货,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西餐的拼盘艺术尤为见长,曾经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的潘文珊就是想引长补短,使本店的菜肴能够独树一帜,借此吸引八方来客。

    在她旁边站着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大叔,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她做事。潘文珊回过头对他说道:“富根大叔,多亏你们打回了这么多红鲷鱼,这次‘吉上加吉’大受欢迎,你和众前辈可是立了头功啊!”

    原来这位中年大叔就是从南海捕鱼归来的陈富根。在陈富根带领老弟兄出海捕鱼前,潘文珊把一批硝石交给他,并教授了硝石制冰的方法,希望他们捕到名贵鱼种后,将其冷藏起来,这样回来可以卖个好价钱,其中还特别提及鲷鱼。

    没想到,陈富根一听鲷鱼就笑起来了,“呵呵,鲷鱼算哪门子名贵鱼,普普通通嘛!”

    “呃……这样啊!”潘文珊显然忽略了古代的生态环境还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后世的濒危物种在这个时代数量非常之多。

    不过即便如此,古代渔民在缺乏海上制冷手段的前提下,只能把打上来的渔获简单的用海盐腌制起来,人们在夏季尤其难吃到新鲜的鱼虾。潘文珊就是看准了这一商机,率先推出冰鲜鱼系列菜肴,希望一炮打响。

    陈富根这时提醒潘文珊,“我观察了下,就以今天销量来估算,咱们店里一天最多卖掉的碉鱼不超过百条。显然,我们的渔船打回来的鱼全部自销是不现实的。”

    潘文珊想了想,也确实是这样,“全靠咱们酒楼一家吃进,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开一家渔档,对外批发零售冰鲜渔获。”

    “那么像望海楼这些竞争对手也会进货的,我们就没办法独家销售咯!”

    “这个我当然知道,硝石制冰本来就是公开的秘密,就算我们不供货,很快也会有其他人做这个生意的。那还是由我们控制货源比较好,只要我们能在菜品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就不怕同行的竞争。”

    听完珊珊的解释,陈富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在这方面的见识,还真比不上潘文珊。

    沐玉宁和潇潇他们急匆匆的赶到“玥来玥好”酒楼。抬头望着那块牌匾,他默默念了一遍,笑了,对身边的潇潇道,“哈哈~越来越好。看看这个店招,我想除了那个古灵精怪的珊珊姑娘,还有谁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本章完)
………………………………

第181章 别来无恙

    沐玉宁一走进“玥来玥好”酒楼,顿时感到大堂里凉爽宜人,和酷暑难耐的酒楼外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堂中央那架奇怪的风车刚一映入眼帘,沐玉宁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会如此凉快,感情都是拜它所赐!

    他左右一看,大堂里早已是座无虚席,几名穿着一模一样服装的店小二来回穿梭上菜,忙得不亦乐乎。这时有一个身穿蓝布褂子,胸前印着“玥来玥好”字样的店小二满面春风的迎了上来。

    “几位客官,欢迎光临‘玥来玥好’!实在不好意思,本店今天位置已满,您要不随我到这边的等候区稍坐一会儿,我们今天新开张,有免费的冰淇淋品尝。您看行吗?”店小二建议道。

    “好的,没问题!潇潇,我们到那边坐坐吧,我倒真想品尝下这里的冰淇淋,不知是什么味道?”

    店小二殷勤地介绍道,“说起这冰淇淋呐,还是我们老板娘她独创的嘞!有芒果味、荔枝味、菠萝味的,可好吃了!客官,你们要选什么口味的?我这就去拿。”

    沐玉宁听到这个店小二口中提到了什么菠萝口味,于是好奇地问,“菠萝也是一种水果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这菠萝可是大元岛(台湾)刚刚种植出来的新品种水果,听说是从遥远的什么南美洲,嗯……叫做巴西的地方引进的。我也是听老板娘这么说的。”

    “那我一定要尝尝这个菠萝口味的冰淇淋。给我们来4个吧!”

    “好的,您稍等,我这就去取。”

    不一会儿,那个店小二推着一个冰鉴走过来,打开侧门,从里面取出四杯插着精细木勺的冷食,分别递给沐璟主仆四人。

    沐玉宁看见这个叫冰淇淋的冷食呈奶白奶白的膏状,里面加了一些金黄色的果肉,料想那就是菠萝吧!

    拿起小勺仔细品尝了一口,味道酸酸甜甜的,他把冰淇淋含在口中,只觉得整个口腔都充斥着冰凉滑爽,身上的那股燥热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边吃边赞叹道,“唔——不错,不错!这冰淇淋的味道好极了!潇潇,你们说呢?”

    潇潇还在贪婪的大口大口的吃着呢,听见璟少在叫他,连忙抬起头,用手背擦了一下嘴,回应道,“确实好吃,这个冰淇淋应该是加了牛奶和果肉,混合制成的。”

    “我打算留下来学做冰淇淋,等一会儿我就去找老板娘说说。”沐玉宁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