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凰女官-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钰不由地有些着急比看向另外一边的应琪,却看到应琪不知什么时候突然站到边缘去了,茫然地看着天边,压根不想理苏钰这边怎么样。
苏钰顿时感到有些头大,今天感觉到两个人都不太正常了。
“我一走分寸”
梁子衡淡淡地回了一句,就抿着嘴,死死地盯着正前方。东边的地平线上,一支骑兵正在慢慢走来,只是一处黑点,就让人肃然起敬。
苏钰不再说话,只能祈祷上天能够让她安稳度过今天就好了。别人苏钰都可以制止,唯独梁子衡,苏钰是真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倏然,苏钰顿时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大军就行进到蓝田县城门下了。苏钰打量了几眼,发现人数不过千人,清一色的黑马黑甲,手上提着的都是八丈马槊!
如此重装配置,也就只有天下闻名的并州狼骑了。苏钰一直以为这个名满天下的郑王爷是真的退役了,结果现在看到了传说中的并州狼骑,恐怕这位王爷在军中的影响力丝毫不减啊!
打前方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骑着赤红骏马,身披护心金甲,虎虎生威,丝毫没有一点点廉颇老矣之感。那个老头子身后,立着一面大旗,上书太子太师洛阳王郑!
苏钰领着众人果断拜道!
“蓝田县县令苏钰!拜见王爷!”
突然,让苏钰十分吃惊的是,郑王爷竟然亲自跳下马来,上前将自己扶了起来。
“哈哈,故人之女,不必这么客气。”
郑王爷的声音略带中气,虽然头发苍白,到真感觉不到一丝老气。
苏钰有些惶恐地站了起来,不同于长公主殿下。苏钰哪怕见到元和帝,见到长公主殿下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惶恐过。
而眼前的这个人的确让苏钰克制已久的心又激动起来,苏钰想,这全天下的武人除了梁子衡之外,见到驰名已久的郑王爷都会无比激动吧?
这个人,可是北齐南陈公认的军神啊!横空出世打的不可一世的东胡溃不成军,败退漠北,对于汉人来说,郑王爷绝对是没有国家之分的英雄,属于汉人的英雄。
“王爷折煞下官了”
苏钰诚惶诚恐地说道,不禁擦了擦汗。众人看到苏钰站了起来,也随着站了起来。
郑王爷眼神一眯,略微有些惊讶,他并没有叫众人起来,结果他们看到苏钰起来了就自觉站了起来。这说明了什么?只有家臣才有这样的资格,一个远道而来的南陈女子,竟然把蓝田县上上下下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不简单啊!
“应当的,老夫当年可是对武侯苏应神交已久,可惜我们两人立场不同,注定不能把酒言欢啊!”
郑王爷衷心流露,不禁有些伤感。作为大齐的军神和南陈的军神,两个人确实是心心相惜。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苏钰叹息道,以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不过苏钰并不想多谈。突然间苏钰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应琪让自己全权负责了,以她们凤鸣卫无孔不入的能力,怕是知道郑王爷对苏应的敬佩吧?
“不对,你父亲不是输给了我,而是输给了南陈国主。当年我是大齐军的统帅,而你父亲只是南陈军的副帅,老夫人胜之不武。”
苏钰点点头,郑王爷说的是事实,当初自己父亲之所以北伐失败,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内部不稳。在行军规划之中,经常受到当初的南陈主帅,也就是南陈国主的掣肘,所以才会惨败。
不过成王败寇,世上的人看到的就是苏应败给了郑王爷,当你失败了,说什么都是借口。
“往事随风,不提也罢。”苏钰摇摇头,立马转了话题,说道,“王爷,这是梁子衡,我父亲的亲传弟子之一,也是当年的苏家军先锋大将。”
郑王爷诧异地看着这个略显高傲的梁子衡一眼,由衷地夸赞道。
“果然英雄出少年,白衣白马梁子衡,一杆长枪,天下无敌。”
相比于苏钰,梁子衡的名气更大。人们提到苏钰,都要习惯性地认为苏多亏了有一个好父亲,而提到苏应的两位高足,梁子衡和屈涉两个人,都满心佩服。
这两个人一直都是苏应的左膀右臂,甚至还有很些人说,苏应之所以百战百胜,多亏了三个人。
一个人梁子衡,一个是屈涉,另一个则是南陈礼部左侍郎,江东四士之首,明镜先生杜元淳。
然而梁子衡面对郑王爷,只是挺直了身板,战意昂然地挑衅道。
“我一定会代表苏帅,在战场上证明苏帅比你更强!”
郑王爷一听,愣了一下,紧接着就仰天大笑。似乎是听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笑了半天才停了下来。
苏钰知道,郑王爷说自己胜之不武,那是感觉自己不是堂堂正正击败苏应。但是在郑王爷心中,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军神,而苏应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对手。
苏钰感觉有些反感,还是忍了下去。等到郑王爷笑完了,苏钰这才将一旁看戏的应琪拉了过来,继续介绍道。
“王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鸣卫楼主应琪!”
苏钰刚刚说完,郑王爷原本欢喜的脸色立刻暗淡了下去,沉沉地盯着应琪。
应琪被郑王爷看的浑身发麻,心里不禁有些怨恨苏钰拉自己出来找事,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末将代表长公主殿下,前来迎接王爷。”
应琪是凤鸣卫楼主,自然口称末将,不过郑王爷却没有理她,反而对着苏钰问道。
“苏家小女,你就这样让老夫一直站在外面吗?”
………………………………
第一百一十七章:两个洛阳王(二合一)
蓝田县今天特别热闹,人潮涌动,百姓们都好奇地站在街道两旁,这些大军进城。
对于蓝田县的老百姓来说,郑王爷是陌生的,甚至说大齐的老百姓也没有多少见识过穿中的郑王爷。
似乎这三个字对于天下人,只是个传说。当他们第一次看到的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子的时候,更多的是几分好奇,少了几分畏惧了。
从面相看起来,郑王爷更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子,和那遥不可及的一品王爷相比,似乎真的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临时的住所,是蓝家在蓝田县城内的一个大宅子,自从蓝家彻底倒了以后,蓝家在蓝田县城的店铺和宅子都被县衙没收了。
一路郑王爷都在跟苏钰聊着有的没的,至始至终都没有搭理过一旁的应琪,仿佛将应琪完全当做了空气。
苏钰心里偷着乐,难怪应琪自从来了蓝田县就郁郁寡欢了,原来是怕这尊大神啊!
亲自将郑王爷送到了宅子门口,苏钰就自己先回去了。蓝田县还有一大堆事情,西乡和东乡都被胡人破坏严重,还有那些难民,还有在这一次战争中死难的将士们,都急切地需要苏钰站出来安抚。
而迫在眉睫的就是难民的安抚工作了,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迫于灾难,蓝田县的老百姓还能忍住怨气,收留了这些难民。可是现在战事结束了,这些难民还在蓝田县,自然会引起本地人对外地人的仇恨。
最让苏钰困扰的就是大齐的户籍制度了,大齐的人口相对于南陈来说非常少,所以大齐的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在没有朝廷或者当地官官府的许可下,禁止任何的人口迁移。
这种户籍制度从一开始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当年大齐新立,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限制了大齐人口的迁移流动,自然有利于国力的恢复。
可是现在早就国泰民安了,即便刚刚经历过西胡之乱,也是无伤大雅的。
再看看现在的南陈,早就打破了以前封闭的户籍制度。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层建筑,南陈地寡人多,再加世家门阀对土地的疯狂兼并,以至于南陈流动人口剧增。
人口增多,民间土地减少,自然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发展,从而促进市民阶层的兴起。同样的道理,当种地生存不下去的时候,老百姓的眼光自然瞄向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坑坑拐骗,另一个是下海经商。所以南陈特别富裕,同样的南陈的游侠也特别猖狂,治安也不咋地。
凡是涉及到了大齐内外的根本的制度问题的时候,苏钰都只能望洋兴叹,只能作罢想过方法了。
苏钰坐在案前,叼着一支毛笔,郁闷地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奏折。突然听到门外一声轻响,眼见得商歧抱着一个酒壶,晃悠悠地走了进来。
自从商歧成为苏钰的幕僚兼职蓝田县师爷的时候,原本以为人品很好的商歧当了吏官会尽心尽职,结果没想到这个人和尉迟熳一样也喜欢到处占便宜。
所以当商歧口袋鼓起来的时候,就经常往祥福酒楼跑了。这个家伙还真是脸皮挺厚的,即便当初祥福酒楼的老板把商歧骂的狗血淋头的,商歧还能恬不知耻地跑过去。
不得不说商歧还是有原则的,就算现在得了势,商歧也从未利用手中权力去搞祥福酒楼的老板,也许也是因为祥福酒楼的老板现在从不肯收商歧酒钱原因。
“你倒是好生潇洒,丢下本官在这里累死累活的,好歹你也是本官的师爷啊!”
苏钰放下笔,没好气地骂道。
“咦?堂尊大人不是去迎接郑王爷了吗?怎么就回来了?”
商歧一点都不怕,反而质问着苏钰。这次迎接郑王爷,连蓝田县的县兵都去了,唯独商歧和寒迟没有去。
寒倒也说得过去,毕竟人家现在躺在床半死不活的,可你商歧竟然还敢去花天酒地?
“接了就是了,难不成还要本官陪着他不成?”
苏钰翻了一个白眼,原本她是有这个打算的,不过那个郑王爷一直提着自己的父亲,一口一个苏家小女,顿时让苏钰反感渐生。于是苏钰借着事务繁忙,就抽身出来了,让郑王爷自己玩去了。
“那堂尊大人是为了何事烦闷啊?”
商歧似乎是真的喝多了,脸醉醺醺的,眼神迷离地看着苏钰案摊开的文书。
苏钰一脸嫌弃地看着商歧,并不想理商歧。虽然苏钰也好酒,但是苏钰从不喝醉,而商歧经常宿醉不醒,真的让苏钰无可奈何。
商歧看了半天,似乎很艰难地看完了那一点点字,才不屑地退了几步,嘲讽道。
“我当是什么,原来是一群难民的事情,这种小事有什么值得劳心劳力的?”
苏钰眼前一亮,看着醉态十足的商歧,问道。
“你有好主意?”
商歧晃晃悠悠地回答道。
“这有何难?只要堂尊大人写一封奏折,就说蓝田县难民众多,要求统一押回长安城,由朝廷安置。他们朝廷事情那么多,难民成千万的,哪有空理堂尊大人?”
“到时候堂尊大人再提到,这次蓝田县死伤惨重,房屋毁坏甚多,要求朝廷补一批工匠来修修补补。朝廷里的那些人,肯定会趁机将这些难民分给堂尊大人的,到时候堂尊大人就以此为借口,安置难民。这么一来,今天的粮食刚好有借口,就不用交给朝廷了。两全其美,怎么样?”
商歧眨了眨眼睛,满是戏谑。他会是那种什么事都不干就去花天酒地的人吗?万一堂尊大人把他踢了,那商歧真的是哭的地方的都没有了。
苏钰点点头,想想确实没什么问题。尤其是现在大齐文武百官的目光都汇聚在郑王爷身,而大齐的清流们又盯死了长公主殿下,所以压根没人的搭理自己。
苏钰立马站了起来,一身轻松地向门外走去。
“堂尊大人!你这是要去干嘛?”
商歧茫然地看着苏钰,有些纳闷,不是还有好多公务没处理吗?怎么就走了。
“全部交给你了,到时候本官看看就好,本官去睡个回笼觉!”
苏钰慢悠悠地走了出去,自己差点忘了手下还有一个不出世的奇才,不拿来做苦力真的是浪费了。
商歧哭丧着脸,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顿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蓝家大宅内,此刻早就被郑王爷的亲兵们重重守卫,并州狼骑们都在城外安营扎寨,并没有入城扰民。
郑王爷刚刚坐下,就有一个仆人端了一杯茶来。郑王爷抿了一口茶,神色有些凝重。从进宅门的那一刻开始,蓝田县的小官小吏们都很有默契地退了出去,没有一个人愿意陪郑王爷进来。
这正是让郑王爷忌惮的,他觉得那些人是因为惧怕权势滔天的长公主殿下,所以才不敢自己走的太近。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对郑王爷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
郑王爷以为,现在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长公主殿下绝对会在朝堂在民间声势大跌的,结果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突然,一阵脚步声打断了郑王爷的思绪,郑王爷抬起头,眼神凛然地看着外面,杀气腾腾,让人不禁胆寒。这哪还是刚刚和蔼可亲老头子?分明是一个杀伐果决的王者。
进来的是郑王爷的两个家将,直接走前拜道。
“拜见王爷!”
“如何?”
郑王爷落下眼帘,声音无悲无喜。
“将士们都安顿好了,我并州府兵和东都府兵都完全控制了虎牢关。只要卡死了虎牢关,关中地区不过探囊之物。”
一个副将如实说道,而另一个副将也可以汇报了。
“末将去长安城外面看了下,长安城的正军已经回到了灞桥军营,目前长安城里恐怕只有不足五万大军。”
郑王爷点点头,在郑王爷收到议和的消息的时候,郑王爷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并州府兵和东都洛阳府兵控制住了虎牢关。别看郑王爷只带着不到千人入关,可是他还真一点也不怕。
“洛阳王是想要造反吗?”
一个不和谐的轻柔的男声突然传来,郑王爷脸色一层,只看到后院转出来了一个异常妖艳俊美的男人,红唇白齿,让人不禁生出无限遐想。
“大胆逆贼!岂能让你妖言惑众?!”
那两个副将立马拔出三尺青锋,作势就要杀向那个奇怪的男人。
“住手!”
郑王爷突然喝住了自己的两个家将,闷声道,“退下!是故人来访……”
那两个家将面面相觑,侍奉王爷这么久了,还从未听说过王爷还有什么故人。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令行禁止一直都是郑王爷麾下的第一要令。
等到两个人完全退了出去的时候,那个男人才毫不在意地坐了下来,戏谑地看着郑王爷。
郑王爷语气有些不自然,沉声问道。
“老夫人该叫你洛阳王呢?还是卫景华呢?又或者是逆贼呢?”
“还是叫我卫景华吧?我现在已经不是洛阳王了,现在的洛阳王可是王爷您啊!”
来人正是以前的洛阳王卫景华,卫景华在“洛阳王”三个字不由地加重了语气,尽是讽刺。
洛阳王这个身份,对于卫景华来说,那是昔日的荣耀,可是对现在的郑王爷来说,那绝对是耻辱。洛阳王这个身份,将不可一世的郑王爷锁死在了洛阳,并且天下唯一的异姓王,还是东都洛阳王,不由地让郑王爷这些年来如履薄冰。
隐世这么久的郑王爷一直都在韬光养晦,如今又有机会重回长安城了,自然又意气风发了。
“你不怕老夫拿了你去见长公主吗?”
郑王爷脸色阴沉,卫景华还是如当年一般狂妄不羁,目空一切。
卫慕言摆摆手,哂笑道。
“王爷,你都快造反了,还拿我一个反贼干嘛?有意思吗?不过,就算如此王爷觉得你现在能就得下我吗?你已经老了,提不起你的戟了。”
郑王爷冷漠地看着卫景华,良久才松了身子,淡然地说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郑王爷并没有理会卫景华的那句老了,跟卫景华相比,郑王爷的确老了。郑王爷如今已经白发苍苍,而卫景比自己小二十岁,依旧还是像以前双十年华一样,一样的意气风发,光彩照人。
人不得不服老,可是郑王爷感觉到,似乎时光好像遗忘了眼前的这个人……
“只是来会一会以前的故人罢了……以前郑王爷的府邸都布满了凤鸣卫的人,见郑王爷一面真的是难于青天啊!”
卫景华淡淡地感慨道。
“如果没事的话,就请吧!”
郑王爷不做声响地端起了茶杯,直接请卫景华出去了。
卫景华连忙摆摆手,妥协道。
“好吧好吧,郑王爷还是像以前一样一点情面也不讲啊!”
看着郑王爷满脸冷漠,明确表示跟卫景华一点闲聊的兴趣都没有,卫景华只好直入主题。
“这次来,我是来劝郑王爷回洛阳的,反正郑王爷回去也没人敢拦着,长安城又不比洛阳热闹,有什么好去的?”
“你什么意思?”
郑王爷双眸一斜,他听出了卫景华话语中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卫景华微微一笑,淡然地说道。
“我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卫颖那丫头在长安城挖着深坑等郑王爷来跳的。”
“你以前老夫会怕吗?”
郑王爷不屑地说道,千军万马都不怕,直面生死也不少,还会怕了一个女人?
“郑王爷在战场所向披靡,自然谁都不惧,只不过在官场,郑王爷真斗不过卫颖那小丫头。”
卫景华冷嘲暗讽,也许全天下的人都会崇敬郑王爷,唯独卫景华不会,因为当年的卫景华,绝对是比郑王爷还出彩的天才!
“七年前,是老夫自行退下来的,并不是败给了她!”
郑王爷强行解释了一下,他从不认为自己败给了长公主。
“可是,今天不就像七年前的故事在重演吗?同样是在蓝田县,同样是你和我,同样是入长安……”
卫景华说完,郑王爷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了。
郑王爷的右手摸了佩剑,似乎在隐忍不发。
“你走吧,别逼老夫……”
卫景华似乎有些愕然,随即站了起来,拍了拍身子,很干脆的一言不发地走了。在卫景华看来,郑王爷真的老了……
………………………………
第一百一十八章:苏灵清的故事(二合一)
东乡已经是一片荒芜,经历了两次兵荒马乱的东乡,十不存五。不管是蓝家的覆灭,还是兵败秦岭,对于东乡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今天的东乡格外热闹,一大片荒地上面,一片片老百姓拖家带口的,干得火热朝天。
没过两天的功夫,朝廷的条文就批了下来,和商歧说的没什么两样,朝廷果然让苏钰安置难民,还免了蓝田县两年的赋税。
苏钰知道,现在的朝廷日子也不好过,国库紧张不说,整个关中地区以及河套地区的难民都急需朝廷的安抚。
现在朝廷又免了关中地区受灾的城池的钱粮,那么这两年来朝廷的日子又不好过了。南陈的战争赔款差不多花的七七八八了,苏钰心里不得不感叹,大齐的统治阶级心里还是有老百姓的。
不像南陈……
苏钰带着蓝田县的差吏和县兵主动在此处,帮助难民们修建房子,开垦荒地。似乎有一种的梦回小池村的感觉,苏钰看着干劲十足的难民们,心里也顿时欢喜起来了。
苏钰一直都不理解新野县令杨理的信仰,杨理的能力苏钰一直都是清楚的,作为江东四士之一的杨理,却被朝廷贬到了新野当一个县令。
苏钰想着任何一个士大夫都会觉得这是特别的羞辱,作为一代名士,更应该辞官回家才是,可是杨理却十分欢喜在新野县当县令。
事到如今,苏钰才明白,为民请命,为民安身,是多么引以为豪的事情。
也许不管是在大齐还是在南陈,老百姓从来不介意皇帝是谁,朝廷是谁,奸臣又是谁。
在老百姓心里,他们只希望县令是一个好官就足够了。然而在九品中正制下,能当上县令的都是中品世家,在他们眼里世家荣誉高于一切!
平头老百姓最多想到的是祖宗三代,可是在世家门阀之中,他们的族谱却能追溯到上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
这就是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世家弟子心中,让他们能够感觉到,他们是一个真正的人。
正如民间一直流传的神话传说女娲造人,女娲花了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人,用手捏出来的人是贵族,用柳条打出来的是平民。
同样的这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家中平民,世世代代都是平民,家中贵族,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哪怕是已经没落的寒门,也拥有读书学习,出任胥吏的资格。
而平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指望着朝廷给几亩地,有个安身立命的去处就心满意足了,哪怕一辈子累死累活的。
苏钰静静地坐在地上,看着一群瘦弱不堪的难民们埋头苦干,心中不是滋味。苏钰知道自己也是世家门阀中的一员,按理来说这些都不是苏钰应该想的。
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