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重生-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公孙续,也才是刚刚击败了三韩的人马,刚刚占领云县,他现在正在等着自己,派出去的追击二韩韩王的人马回来,最后公孙续在能做出后续的动作来。

    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

    就在公孙续一边喝着自己带来的茶水,一边看着真番郡地图的时候,只听从郡守府大堂的外面,传进来一阵脚步之声。

    经过亲卫的禀报,公孙续才知道是高览和典韦追击敌人回来了,公孙续自然让他们进来说话。

    等公孙续见到了满身血污的高览和典韦的时候,有看到了他们手中押解的二人,公孙续也是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只见典韦和高览,都是来到了公孙续的近前,同时行礼道:“末将参见主公,末将不辱使命,已经把李珍支给您抓回来了!”“末将参见主公,恭喜主公,朴赫在此!”

    典韦和高览,二人虽然辛苦,但是他们完成了任务,自然也是高兴,当然这里面的功劳赏赐,公孙续从来都不会少了这些有功之臣的。

    最后,公孙续就抬头看了看李珍支和朴赫,他连看他们都懒得看一样,只见公孙续抬手一摆,接着就说道:“他们二人,给我拉下去斩首示众,告诉三韩部的所有人,这就是跟我公孙续作对的下场,并且贴出安民告示,只要服从我公孙续的人,我保证三韩一切不变,百姓的生活还会更好,否则的话,这二人就是榜样。”

    公孙续说完,就一摆手,典韦明白主公的意思,于是他立即叫亲卫,把李珍支和朴赫往大堂之外架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只见朴赫立即大喊大叫道:“将军将军饶命啊,我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天大的秘密啊!”

    公孙续虽然早已经过了好奇的年纪,但是作为一个上位者,他非常清楚,这种为了活命,什么都能出卖的人,他们的情报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公孙续就想听听这个朴赫有什么要说的,就算到时候,朴赫满嘴跑火车,到时候,倒霉的也只会是朴赫。

    想到这里,就听公孙续立即说道:“等一等,他们二人都压回来。”

    公孙续一句话,管是朴赫,还是李珍支,都暂时的保住了性命,而朴赫死里逃生,他对公孙续则是更加的惧怕。

    只见,朴赫来到了公孙续的面前,立即跪倒以头杵地,十分恭敬的说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我有太大的秘密啊!”

    公孙续也是好整以暇的问道:“哦,朴韩王,有什么秘密呢?不过说出来看看,如果消息值得换你的命,我饶你一命又如何呢?”

    朴赫一看,自己活命有望,他哪里还敢在公孙续的面前,装叉啊,但是,朴赫还是左右的看了看,只听朴赫说道:“大人,这个消息十分的隐秘,我只能告诉将军一人。”

    朴赫的意思很明显了,他就说我只能告诉你公孙续一人,你把其他都给我赶出去。

    朴赫这一句话,却是让公孙续的手下,一顿恶寒,虽然这些人,对公孙续十分忠心,但是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棒子,居然敢跟主公说这些话。

    但是,这些不管有什么想法,他们也不敢在自己的主公面前,说什么,而公孙续又怎么不明白他们的意思呢?

    不过,公孙续可不是三岁小孩,于是,公孙续就说道:“出了典韦和陈宫,其他都在大堂之外等待我的命令。”

    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

    公孙续的命令一处,谁还敢说什么呢,而公孙续把陈宫和典韦留下,不单单是对他们的信任,陈宫和典韦自然有他们的作用,典韦可以保护公孙续的安全。

    而陈宫则是可以帮助公孙续分析,朴赫口中秘密的真假,以免公孙续上了朴赫的大当。

    而朴赫在这么说,他也是韩王之一,所以,当他看见公孙续虽然把,大部分的人,都给派出了堂外,但是,公孙续的身边还是留下了两人。

    朴赫不是傻子,他也隐约能够感觉到,公孙续留下两个人的目的,朴赫也知道,这留下的两个人,自然都是公孙续的心腹。

    朴赫心思百转的时候,典韦和陈宫也是十分感动,他们主公留下了他们,这代表着他们的主公十分的信任他们。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金蝉脱壳

    朴赫心思百转的时候,典韦和陈宫也是十分感动,他们主公留下了他们,这代表着他们的主公十分的信任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公孙续继续说道:“朴韩王,现在你可以说出你口中的秘密了吧!”

    朴赫还敢说什么还能说什么,于是他立即行礼道:“启禀将军,小的的秘密就是,将军您抓回来的李珍支是假的。”

    这个消息却是劲爆,而公孙续也不是万能,所以,他也是比较意外,但是作为上位者。

    公孙续的表情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只听公孙续接着问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朴赫再怎么说,也是三韩王之一,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拿出一些证据,公孙续是不会相信自己的。

    很快,朴赫就拿出了很多证据,比如李珍支的长相,比如李珍支的气质,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朴赫说这个李珍支,公孙续也应该见过,这个人,就是当初去面见公孙续的三韩使之一,就是那个马韩的使节李尔汉。

    而朴赫的一些证据,公孙续也只能是分析,这些证据只能让公孙续相信朴赫的希望大一些,但是朴赫说这个假的李珍支,其实就是李尔汉。

    这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现在的李尔汉,虽然换了一身韩王的装扮,但是,公孙续凭借后世人的眼光,也是很快就发现了他的破绽,当公孙续让人把家李珍支的伪装都去掉的时候。

    假的李珍支也变成了李尔汉,但是,公孙续他发现的也是晚了,真的李珍支早已经跑的不知去向了。

    但是,发现的再晚,也比不发现的好,而朴赫再三的为自己求情,公孙续就算是在无法无天,也不能不顾及三韩当地百姓的民怨。

    不过,让朴赫在留在三韩地区却也是不可能了,公孙续最后就派人把他送到了辽东郡,让阎柔处理这个朴赫,就给他一个宅子一些钱财,让这个朴赫衣食无忧就完了。

    自然,开始的几年,朴赫的人身自由还是得不到保证,什么时候,公孙续真正的统治了三韩地区,到时候,就算把朴赫放回三韩之地,公孙续也不怕他能弄起什么风浪了。

    接下来,公孙续并没有,离开三韩,回到冀州,因为三韩地,还需要公孙续在这里坐镇。

    而公孙续最重要的事情,就有两件,第一是抓紧把三韩都变成自己的大后方,抓紧建设这里,因为三韩的落后,这里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都远远不如大汉。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在三韩全境,统计李珍支,这个李珍支不抓到,公孙续还是不放心。

    三韩别看地处朝鲜半岛,他看似疆域不大,但是这里的地盘也不少,如果光是靠朝鲜半岛,来支持公孙续的大业,那么这里的作用就不是很大。

    如果,公孙续有自己的基业,再加上三韩地,那么这里就是公孙续的后花园,公孙续有三韩地之后,就是如虎添翼,因为这里和内地是相辅相成的。

    这也是后世,这里南北两个国家,北面那个小国为什么那么落后,那么穷苦的原因了。

    因为他内地有华夏大国,外有棒子国家,还有米国的参与,我们且说现在的三韩。

    三韩目前分三郡六十多个城池,也算是对公孙续有不小的主力,当公孙续一边稳定三韩,一边派人统计李珍支的时候。

    公孙续却受到了一个让他什么生气的消息,那就是这个李珍支,已经逃出了三韩地。

    公孙续也是少有的发了发脾气,但是他也没有把陈宫和典韦怎么样,公孙续之所以要发脾气,因为他非常清楚,什么事情,都不能光用怀柔政策。

    适当的,也得让手下惧怕,但是公孙续不能真的去出发陈宫和典韦,尤其是典韦。

    一般的人,还会重文轻武,可是公孙续不会,他只会文武都重视,而这两个人,公孙续都需要重视他们,而典韦此人,十分的忠义,他的忠心甚至还高过陈宫。

    而在关键的时候,典韦是能够保命的,不然的话,上一世的典韦,也就不会应为曹操玩女人而丧命了。

    好色不是毛病,不好色的男人,要不就是身体无能,再不就是势力不行,但是,好色也要有自己的原则,总不能跟吕布一样,跟自己手下的女人私通吧。

    如果,公孙续那样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他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公孙续看着典韦和陈宫向自己请罪,他能够看出来,自己很少发脾气,这一次典韦和陈宫也是一半惧怕,一半懊悔自己让主公失望了。

    最后,公孙续就顺坡下驴了,而根据哨探的情报显示,这个李珍支,他带着几个亲信,用渔船出海了,至于这个李珍支去了哪里就没有人知道了。

    有的人分析李珍支,是从朝鲜半岛,渡过大汉,去青州半岛登录去了,但是公孙续知道,这李珍支是去了那里。

    至于那里,没错,就是后世RB国,曾经侵略华夏的那个岛国,现在他的名字叫倭国。

    倭国“倭“这个称号最早出现在《论衡》中,早在西周就是周朝的朝贡国。“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样都发音为“yamato“,“大和“一样为日本国的别名。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睿曾御封当时日本的君主为卑弥呼(即亲魏倭王)。直到7世纪后半叶(大唐帝国时期),倭国对外国号修正为日本国。元明天皇治世时,规定以「和」字替代「倭」字,并以开头附以「大」而始称「大和」。东汉《说文解字》【卷八】【人部】对倭字的解释是:顺皃。从人委声。《诗》曰:“周道倭遟。“

    但是,公孙续对现在的倭国不太熟悉,他还特意的,找到了一些了解倭国的老人,向他们了解了倭国的情况。

    而根据知道倭国情况的老人说道,现在的倭国偶尔会和三韩国人进行交易,所以,倭国和三韩还是有很多往来的,但是现在三韩变天了,倭国会怎么选择就没有人知道。

    进来的事情,也算是比较平静了,三韩的百姓没有什么反弹的,这里的百姓,就跟匈奴百姓一样。

    他们已经习惯了,随时被人奴役的事情,只要你们留她一口气,他们都会乖乖的听话。

    前提是你的实力够呛,别看匈奴兵马够血腥,那也是他们的一种习性,而匈奴的百姓,他们每当被别人攻破的时候。

    除非碰见了大屠杀的时候,这些才会反抗,否则不管是孩子,还是女人,都会怪怪的出来,等待胜利者挑选。

    事情出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公孙续在彻底控制三韩之后,他并没有弄出什么血腥事件。

    但是,三韩人,现在还不适合潜入内地和汉人杂居,但是,那些老旧的贵族实力,却让公孙续打压了不少。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发展海军

    三韩人,现在还不适合潜入内地和汉人杂居,但是,那些老旧的贵族实力,却让公孙续打压了不少。

    当然了,也有很多奴隶,被送到了奴隶市场去贩卖,这些事情,公孙续在不喜欢,也只能是入乡随俗,不然的话,你把当地人的好处都给弄没了。

    还要让人家,改变了上千年的习俗,这是得不偿失的,不过再怎么说,三韩还是变天,再怎么说,现在三韩已经变成了一个州,他们的统治者自然是公孙续,而主要的官员也都是公孙续的心腹。

    不过,公孙续也把一些小吏的位置,留给当地的韩人。而兵马自然也要有一部分是由韩人组成的,他们的地位,和公孙续手下的匈奴人一样。

    等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公孙续依然没有离开三韩,他可是知道,海外还有一个倭国呢。

    所以,接下来公孙续的重心,就是建立海口城池,大力发展航海,这里包括民间的扑鱼业,和军事的码头和战船。

    为此,公孙续在三韩的一处海港城市,加利县作为试点来发展,这里就是公孙续重点发展的港口城池,其中还有一处秘密基地,这里就是公孙续研究战船,和建立海军的基地和港口。

    当然了,这里是十分保密的,不知道的人,也只是知道加利城是他们的新主人,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

    加利城,一处秘密基地里面,公孙续刚刚在里面转了一圈,但是等公孙续出来的时候,他却非常失望。

    原因无他,因为这里的造船业和海军的发展,不但没有达到公孙续的预期,还跟公孙续设想的相差的太多了。

    这里只有一些渔民,他们会一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他们也就会打造一些小船罢了,就是那种只能承载五六个人的那种小船。

    这种小船别说当成战船了,就算当做渔船都十分的勉强,他们在海边的浅滩打打小鱼还可以,如果深入大海,再赶上风浪,这些出海的人,只能是十死无生。

    这一下,公孙续就犯难了,干什么事情都需要人才啊,政事和军事,公孙续的人才虽然少,但是有李儒、陈宫和阎柔这几个大拿,他们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公孙续的大业也不会当误。

    可是像造船和海军这种专业性的知识,也只能是那种专业性的人才去办理。

    想到这里,公孙续也是下定了决心,他下定了什么决心了呢,那就是公孙续觉得,目前自己这边也没有什么事情了,他的疆域也没有神没大事了。

    三韩平定,曹操还没有北山的意思,更何况公孙续的治下,也须臾好好的发展和准备。

    所以,公孙续就决定南下去寻找人才,而海军和造船的人才,也只有南方才有。而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水军将领,那自然首选周瑜了,但是公孙续知道,周瑜现在是孙家的死忠。

    所以,公孙续只能另选他人,但是公孙续他非常清楚,这个天下的能人太多了,在海军和造船这方面的能人一定会有的。

    所以,几天后,公孙续就把陈宫和高览还有一万精锐留在了三韩和乐浪郡,至于就靠一万精锐,要想治理好朝鲜半岛,虽然略显不足了一些。

    不过,公孙续也早有准备,公孙续让陈宫和高览,在此地再募集新军三万,靠陈宫、高览和公孙续的嫡系兵马一万精锐,相信三韩这里也是固若金汤。

    最后,公孙续交代加利城研究战船的秘密基地的人,让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如果等他回来的时候,这些人有所发展,公孙续一定会重重有赏的,相反,公孙续也会惩罚他们的。

    都交代好了一切,公孙续就先带着典韦、夏侯兰还有鲜于辅,以及自己的三四万的人马,就转身回转冀州邺城去了。

    半个月后,公孙续等人,就回到了邺城,公孙续他这一去一回,在平定三韩,也是几个月的时间。

    好在邺城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不过公孙续的家小都十分的想他,尤其是像甄宓几女。

    公孙续又在邺城休整了三天,当然了,这三天公孙续不但要做好南下的准备,就是陪着自己的女人。

    三天后,邺城的南门,公孙续就带着典韦、夏侯兰还有五百名亲卫,就起身南下了。

    而夏侯兰,公孙续觉得他还有些年轻,更需要好好的锻炼一下,公孙续就把夏侯兰先安排在了自己的亲卫之中。

    这一次,公孙续南下去寻找人才,事情说小也小,可是说大也大,要是让有心人,知道公孙续南下了,到时候,惦记他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所以,公孙续就把夏侯兰也带上了,公孙续、典韦、夏侯兰还有王十三,最后就是五百名,化了妆的亲卫精锐了。

    公孙续等人,自然不敢大摇大摆的南下,所以,这化妆改扮是不可避免的,而这名多等人,也只能是办成了商人。

    而从邺城到荆州,也是千里迢迢,沿途要经过兖州、司隶、豫州最后才能到达荆州。

    公孙续他之所以要去荆州,是因为他要去荆州,就是去寻找一位大才。

    甘宁(生于年不详,死于公元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即后世的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甘宁去世。

    没错公孙续要去寻找的这个人,就是甘宁甘兴霸,这位陆战之王,水战的皇者。在三国之中,指挥水军的人才,有两位,他们分别是周瑜和甘宁,这两个人,都是水战之中的佼佼者。

    半个月之后,公孙续等人,就进入到了荆州的地界,荆州,古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后世华夏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座华夏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华夏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轻纺织基地,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下寻人才

    公孙续等人,就进入到了荆州的地界,荆州,古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后世华夏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座华夏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华夏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轻纺织基地,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两千六百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二十个楚王,定都长达四百一十一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但是,今天公孙续要去的不是襄阳,而是江夏,江夏,华夏古城,公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楚置沙羡于涂口(即后世的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沙羡属南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羡县,为武昌县建县之始,治涂口(即后世的金口)隶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军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坞,造船业兴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蛮王山,建立江夏蛮王的陵墓。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孙刘联军拒曹兵于赤壁(后世的金口街赤矶山),火攻曹营,曹由乌林(后世的洪湖乌林镇)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献帝分江夏为两郡,南郡六县,治夏口(后世的武昌)属吴,以程普为太守。

    三国魏晋南北时期(公元220至公元589年)是华夏封建社会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最盛名赤壁之战,战场就在金口赤矶山(存在争议),现有祭风台、诸葛城、士兵墓等遗址,出土了青铜剑等兵器。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自公安迁鄂称吴王,将南江夏郡改名为武昌郡。

    而公孙续之所以要去江夏,就是因为公孙续的先知先觉,还有哨探的情报了,此时的甘宁这在江夏为贼,而刘表和黄祖对甘宁还十分的头疼。

    此时,正是黄祖讨伐甘宁的时候,但是最后黄祖也奈何不了甘宁,最后黄祖就用谈判的名义,把甘宁偏紧了埋伏圈。

    甘宁为弟兄们活命,不得已才投降了黄祖,但是黄祖因为对甘宁十分的记仇,他记仇当初屡次被甘宁击败的仇恨。

    如果,没有人改变历史,甘宁会在,将来刘表和孙权大战的时候,投降孙权的。

    不过,公孙续已经来了,这些事情还会发生吗?这一天,江夏城外,十里处。

    公孙续他们一行几百人就赶到了这里,公孙续他不来荆州不知道,这一来,他这才发现,荆州还真是水乡,没走多远就需要乘船渡河,要不就是渡过湖泊。

    公孙续知道,要是没有一只强大的水军,他要想攻占荆州还有一定的难度。

    公孙续现在还想不了那么远,而江夏的治所是西陵城,而西陵城外一座山,名曰绿林山。

    绿林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是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