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重生-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贾诩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名声,但是他也当公孙续说的只是客气话而已。所以,贾诩没有细想,于是,贾诩接着就行礼道:“多谢大将军!”
就这样,众人也都是分宾主落座,就连高顺也都是坐了下来,这个时候,只听,公孙续继续问道:‘如果,我的情报没错的话,贾先生,现在是张绣手下的幕僚,而我们正在攻打函谷关,你我两家可是敌对啊!
不知道,贾先生,半夜来访,有何贵干呢?’
公孙续现在可不是无名小卒了,而贾诩既然要投奔公孙续,自然事先,会做很多工作。
所以,公孙续的一些习惯和性格,贾诩都是了解的,公孙续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格,当然,公孙续不是对谁都这样,也不能说,有着直性子的人,就是傻子。
更何况,贾诩今天过来,他是有事情,要和公孙续商议,所以,还是开门见山的好,这正好也符合两个人的利益。
于是,贾诩一听公孙续问自己,他立即起身行礼道:‘请大将军赎罪,其实,早在洛阳的时候,在下就像投奔大将军,只是……’
而有些话贾诩也不好说,也不是贾诩没有能耐,更不是他准备不足,语言跟不上,毕竟计划没有变化快吗?
而贾诩的意思,就是说,自己早就想投奔大将军您了,只是想考验一下你而已,正所谓,君则臣臣易择君吗?
但是,这语言的表达上面,贾诩就需要好好的想一想,毕竟对面的可是大将军,是自己未来的主公,贾诩可不会弄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说到这里,贾诩自然也有别的心思,那就是,他当初建议张绣,先跟公孙续周旋一下,不单单是考研公孙续那么简单,贾诩也有让公孙续看一看自己的能力。
贾诩这也是为了,将来,能让公孙续重用而使用的一种,小手段罢了,但是,贾诩不知道的是,他的存在,公孙续在上一世就已经知道了。
而公孙续,在上一世,还是屌丝的时候,就喜欢三国,而他喜欢的三国文武,不是关羽也不是诸葛亮,反而是赵云,典韦和贾诩,李儒等人。
这也是,公孙续为什么会重用赵云和李儒的原因,说他们看对眼也好,还是一物降一物也罢,但是这也不能否认,赵云和李儒的本事。
而贾诩的心思,公孙续早已经知道了,于是公孙续一看贾诩有些不好意思,他就接着说道:“我明白,贾先生,是要看一看我公孙续,是不是浪得虚名对吧!哈哈哈!”
“大将军赎罪!”贾诩不亏是老狐狸,他也就是稍微失神了一下,就恢复了正常,他一看,公孙续也有收服自己的意思。
于是,贾诩就趁热打铁的说道:‘大将军,请恕在下直言,之前确实在下有意在试探大将军,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明了。
在下,这一次是代表自己和张绣而来,投奔大将军的,还望大将军能够不计前嫌,能够收留我们。’
贾诩说着,就对公孙续行了一个大礼,而公孙续也知道贾诩的意思,公孙续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你知道贾诩是什么人,但是贾诩可不知道你。
而贾诩用一些小手段试探一下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对,眼看,毒士就在眼前,并且函谷关也唾手可得,更是能够收服全部西凉军,这种好事,公孙续可不会装逼。
于是,公孙续立即起身,来到贾诩的近前,用双手把贾诩给扶了起来之后,就哈哈大笑着说道:“我得文和,如虎添翼啊,如虎添翼!”
再怎么说,贾诩也不是神仙,所以,别看他表面风轻云淡,倒地公孙续重不重视他,贾诩的心里也是没有底。
不过,等贾诩,看见公孙续对自己的反应,他也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于是贾诩又接着说道:‘多谢主公!另外,主公,请允许我回去让张绣率领兵马出降。还要请主公,暂停攻打函谷关!’
虽然,贾诩的要求,看似有些过分,但是公孙续可不在乎,另外,凭借公孙续对东汉这个时代,一些习俗的了解,公孙续他不担心贾诩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贾诩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那么以后贾诩就无法在这片天地间立足,还有凭借公孙续,对贾诩的了解,贾诩虽然有的时候,把自己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但是,贾诩他并没有做过什么,道德有亏的事情,所以,公孙续也笑呵呵的说道:‘好啊,怎么不可以,一会儿,文和你就回去吧,我就不留你了,等大事一定之后,我会为你接风洗尘的。’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归顺
但是,贾诩他并没有做过什么,道德有亏的事情,所以,公孙续也笑呵呵的说道:‘好啊,怎么不可以,一会儿,文和你就回去吧,我就不留你了,等大事一定之后,我会为你接风洗尘的。’
而公孙续的做法,虽然,并没有让高顺和李儒赶到意外,因为,两个人,一个是智谋高深之辈,另一个却是十分忠义认死理的人,所以,公孙续的做法,反倒跟他们不谋而合。
接着,就听公孙续说道:“伯平,你现在就把文和送回去,就趁着黑夜,尽量隐秘一些!”
“诺!请主公放心!”高顺也是认真的领命,并保证说完成任务,确保贾诩的安全。
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而接着公孙续就让典韦,给自己传令,让大军,出了必要的警备之外,剩下的人,都好好的修整一晚。
兵马,虽然不知道,他们主公是什么意思,头几天,都着急赶路,而到了函谷关之后,又玩命的攻关,还不会白天晚上的打。
可是,现在呢,主公又让大家修整,兵马虽然,多多少少有些好奇,但是他们都知道,听命行事的道理。
这几天,不单单是兵马辛苦,公孙续的手下文武劳累,就算是公孙续,也多多少少都也是腰酸背疼的。
这一晚,公孙续也是睡了一个好觉,一夜无话,当太阳东升之后,公孙续也是张开了双眼。
很快,公孙续就洗漱完毕,有吃了早饭,而今天,对于公孙续来说,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因为,贾诩说,他们今天就会出城归降,如果,公孙续能把函谷关的问题,提前解决的话,那么这一次公孙续南下夺取洛阳的计划,也算是基本完成了。
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
公孙续,他剩下的任务,那就是让治下,休养生息,很快,就到了贾诩和自己约定的时间了。
别看,贾诩投降了自己,他也保证了张绣他们会归降,而函谷关也会归属自己,但是事情没有一定的时候,公孙续可不会马虎大意。
只见,公孙续调集了三万精锐,就来到了函谷关下,而公孙续的大营,还是留下了马岱和一万精锐。
只见,公孙续的大军,都是盔明甲亮,井然有序的来到了函谷关下,公孙续现在,再看函谷关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嘎吱!
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
时间不大,只见函谷关的关门,已经打开了,只见从城里开出来足足两万多人的西凉人马。
等公孙续看清楚,这些西凉军,又看见了贾诩和一名武将之后,公孙续的心,这才是放松了不少。
赶过来的人,自然就是贾诩和张绣,而后面的人马,自然都是张绣的西凉军了。
公孙续,只要收服了这只西凉军,那么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的这些西凉军,就算是都流入到了公孙续的手里。
至于,还有一些西凉军,和散兵游勇,就不是公孙续现在能顾及的到了。
张绣和贾诩来到了公孙续的近前,他们也是立即下马,行礼道:“末将张绣参见主公!”“属下贾诩参见主公!”
这个时期,人心是最脆弱的,公孙续需要好好的安抚他们,别看,张绣的人马,都出城了,可是没有收服他们的时候,那就还没有搞定。
于是,公孙续还是不厌其烦的,过去扶起两个人,道:“快快免礼,我的将军,如虎添翼啊!文和你也起来!”
公孙续的事情做到了,就看张绣的,而张绣他别看不是什么能人异士,也不是什么千古名将,但是张绣也有他的优点,那就是你有能力我就服你。
不然,张绣也不会对贾诩言听计从了,只见,张绣立即说道:‘主公,折煞末将了,主公您看,这些就是我手下的西凉兵马,一共有兵马两万八千人,头些天,跟主公大战,伤亡了一些,不然会有三万多的。现在末将把兵马都交给主公!一切都听主公安排!’
“好!”公孙续也是对张绣比较满意,对贾诩更加的满意,公孙续知道,张绣能这样,贾诩起了一定的作用。
于是,公孙续就接着说道:‘很好,你放心,等事情稳定以后,我不会亏待你的。你现在还继续统领你的人马,我们进城!’
虽然,公孙续没有立即封赏张绣,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公孙续并没有立即撤掉张绣的兵权,也是让张绣轻松了不少。
等公孙续进入函谷关以后,当公孙续亲自,登上这个华夏千古关隘之后,他也是感慨万千。
华夏不缺人才,不缺城池,不缺资源,又人杰地灵,关山险阻,哪一处,不是低于异族的天然屏障,可是为什么会让,如同鲜卑那让的满意,乱了我们千古华夏呢?
公孙续在心中感慨了一下之后,就带人赶到了,函谷关的将军府,现在还不是公孙续感慨的时候。
至于什么庆功会,接风宴,摆酒庆功之类的,就都免了,因为公孙续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司隶东部地区,洛阳附近的河南尹和河东郡,都需要公孙续去收服。
还有,等曹操大军来了之后,公孙续还要把,这个老东西,打发走了,虽然,公孙续不讨厌曹操,在上一世,公孙续还比较佩服曹操,可是现在,曹操是自己的敌人。
公孙续自己有自己的做人准则,既然曹操是自己的敌人,那么敌人就应该消灭,要不是公孙续,他现在时机不够成熟的话,公孙续早就带人,攻破凉州,送曹操回老家了。
最后,公孙续把张绣和李儒手下的西凉军,都打散了,一副老弱病残,就留在洛阳附近屯田,而剩下的就把他们分别给高顺和张绣率领。
李儒带兵,也是临时任命罢了,让李儒带兵,那就是杀鸡用牛刀了,李儒自然有他的用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自然是多事之秋,所以,公孙续就让李儒暂时在函谷关,为自己出谋划策。
而陈宫和高顺,公孙续就把它们留在了洛阳,公孙续就是快刀斩乱麻,把司隶以东全部,纳入版图。
而公孙续也没有亏待张绣,自然也封他一个五品的将军,这一次,张绣心里也算落了地,而贾诩,公孙续也暂时封他为军师祭酒。
这就算不错了,就算是李儒,现在也只是,冀州别家,军师将军而已,但是李儒的官职,是有品级的。
而贾诩的官职,是不入流的,那是一种临时任命的官职,而贾诩这个老狐狸,就连书吏都做过,他对这个军师祭酒还是很满意的。
而书吏,就是管理身边的书写秘书,这一下,公孙续也算是得偿所愿,他不但得到了洛阳地区的两个郡,还在曹操没有反应过来,就占领了函谷关。
更是收服了将近五万西凉军,这些西凉军的人马,有一部分老弱病残,去公孙续的地方屯田去了。
………………………………
第四百七十七章 枭雄曹操
公孙续收服了将近五万西凉军,这些西凉军的人马,有一部分老弱病残,去公孙续的地方屯田去了。
剩下的西两人马,他们一副人跟在张绣身边,另一个部分跟在高顺身边,公孙续并没有着急他们打散,这样做的话,这些西凉军的兵痞也会给公孙续找麻烦的。
我们先放下公孙续不说,且说此时,从长安一路向函谷关赶来了一只人马。
这只人马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汉丞相曹操的人马,曹操是枭雄是个人物,我们不去评说他个人的品质。
直说曹操的所作所为,他也不失为是一个华夏英雄,他北极乌桓,平定南匈奴,更有文姬归汉的事情,都是曹操的杰作。
所以,我们也少稍微介绍一下曹操,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即后世的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华夏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自幼机警,既长,喜结交名士。20岁时,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灵帝光和7年(公元184年),改任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颖州黄巾军,迁为济南相。中平6年(公元189年),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兵败。后镇压黄巾军,队伍日益壮大,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华夏北方。
曹操虽出身豪门,但系宦官之后,在时人眼中仍为“寒族“。这种社会地位激励着曹操积极进取。青少年时期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可与名家媲美,武艺也十分高强。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即后世的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即后世的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即后世的河南洛阳东)。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即后世的陕西西安西北),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即后世的河南延津北)一带。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
曹操行至荥阳汴水(即后世的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
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即后世的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为时已晚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昌。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讨伐张绣,军队驻扎在淯水,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而逃至淮河,枭袁术留守四将。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四月,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
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山豪杰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
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
此时就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最终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战胜了袁绍,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华夏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曹操一声的世纪有很多,这里就不在说了,总之曹操是枭雄,但是这一世有了公孙续的存在,曹操的轨迹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还能够再塑辉煌呢?
曹操能够再造乾坤不知道,但是他现在的势力,肯定没有上一世的时候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