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重生-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
但皇帝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诸葛亮恐他言行反复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他突然发难,给他去信,详为慰解,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平静的一生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他突然发难,给他去信,详为慰解,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司马懿说:“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我处一千二百里,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少需一个月,那时我的城池已修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我驻扎的地形深险,司马公必不会亲自来,其他部将来,则不足为患”。而司马懿先斩后奏,仅八日就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挥师渡水,毁其木栅,直逼城下。太和二年(公元二二八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南方吏民心悦诚服。
起初,申仪久在魏兴郡,专威弄权,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懿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司马懿又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不久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部属七千余人来降。
当时边郡新附,户口不实。朝廷想加以核实,请司马懿进京,征询他的意见。司马懿认为:“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魏明帝又问他吴蜀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司马懿回答说:“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
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魏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回宛城备战。八月,大司马曹休不依计划,迳下皖城深入敌境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在石亭被陆逊伏击,大败,曹休病死。
太和三年(公元二二九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
太和四年(公元二三零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忍,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五年(公元二三一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进攻魏,包围祁山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
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四千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他说:“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于是挺进喻麋,对战诸葛亮。
蜀军退军后,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预计诸葛亮第二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受挫而返。
即使以后他还会出兵,将不再攻城,而是寻求野战,地点必在陇东,而不会在西边。诸葛亮常以粮少为恨,回去后必然广积粮草,我估计不经过三年,他是不会出兵的。”
青龙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
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遂渡渭背水扎营。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
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占领,他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惊吓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
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司马懿很认同,让郭淮屯兵北原。战壕还没修好,蜀军压境,魏军奋力回击。不久,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诸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郭淮则认为,诸葛亮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的目标是阳遂。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城中早有防备,诸葛亮没能成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
魏明帝震怒,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丘俭讨伐受阻,使公孙渊更加得意。景初元年(公元二三七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渊遣使南通孙权,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
原本朝廷让司马懿便道往镇关中。但当到达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三日之间,诏书五至。魏明帝手书说:“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据说,司马懿在襄平时,曾梦见魏明帝枕在他膝上,说:“视吾面。”他俯视,见魏明帝面有异色。
如今一见诏书此语,大惊,乘追锋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至则径人嘉福殿内御床旁边,满眼流泪,指问疾病。魏明帝拉着他的手,目视太子齐王,说:“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
正始二年(公元二四一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前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
………………………………
第五百八十七章 灭曹爽
正始二年(公元二四一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前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
五月,吴将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当待其自破,司马懿则说:“边城受敌人侵扰而大臣安坐庙堂,会使疆场骚动不安,众心疑惑,这是社稷的大忧患。”
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司马懿知南方暑热低湿,大军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轻骑挑战,朱然不敢动。于是,便休养土卒。检选精锐,招募勇士,发布号令,摆出攻城的架势。
吴军惊惧,连夜撤退。在三州口(荆、豫、扬三州),为魏军追及,吴军被歼万余人,船舰物资损失甚多。而进攻六安、柤中的吴军亦无功而还。
正始五年(公元二四四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从之。结果为蜀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蜀涪县及费祎援军亦相继到达。
曹爽见不能胜,被迫听从司马懿的劝告,于五月率大军退还。遭蜀军截击,魏军苦战,始得退回,但是兵马却失散了、伤亡甚众。
司马懿假装病重,让两个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稳,掉在地上,还指着嘴说渴。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汤流满襟。李胜说:“众人以为明公原来的风疾复发,没有想到贵体病成这个样子!”
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年老卧病,死在旦夕。君当屈身守并州,并州接近胡人,应妥善为之戒备。恐怕不能见面了,把儿子师、昭托付给你。”李胜说:“我说的是还忝本州(李胜是荆州人),不是并州。”
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君方到并州,努力自爱!”李胜又说:“当忝荆州。”司马懿说:“我年老昏迷,不解君言,今回守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接着流涕哽咽。
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公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所以曹爽等对宣帝未加戒备。
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
司马懿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成鹿角,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
曹爽果然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让他早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
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结果,曹爽投刀于地,说:“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桓范哭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于是,曹爽请免职,随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高楼,派人在楼上密切监视着。曹爽拿弹弓到后园中,楼上人就喊:“故大将军东南行!”曹爽愁闷,不知所措。
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司马懿特别宽大处理,如鲁芝,辛敞,王沈等人,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
同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司马懿又固辞九锡。
嘉平二年(公元二五零年)春,曹芳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司马懿久病,不任朝请,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
王凌是司徒王允的侄子,早年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是好友,曹叡死时,为征东将军假节督都扬州军事,曹爽对他积极笼络,因破吴有功,把他提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后又升为司空。司马懿诛曹爽,王凌心生不满,与侄子令狐愚图谋废黜曹芳,立楚王曹彪为皇帝。还未行动,令狐愚便已死亡。
嘉平三年(公元二五一年)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
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技重施,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在水边自缚等待,说:“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来呢?”司马懿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
王凌向司马懿要棺材上的钉子,想试探一下司马懿想不想杀自己,司马懿命手下人找来送给他。五月,王凌到项城,绝望,服毒而死。
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埋于土中。逼楚王曹彪自尽。并且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曹芳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嘉平三年八月戊寅(公元二五一年九月七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庚申,司马懿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谥文贞,追封相国、郡公,司马孚秉承他的遗愿,辞让郡公和殊礼,遗命简葬,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
谥号后改为文宣。但《三国志》和《晋书?文帝纪》均记载谥号为“宣文”,故多以后者为准。
同年十一月,有司奏请将各位已故功臣的灵位置于魏太祖庙中,以配享祭祀,排位以生前担任的官职大小为序。太傅司马懿因位高爵显,列为第一。
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
第五百八十八章 仲达出世
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之所以,要详细的介绍一下司马懿,那是因为,司马懿出场,他也是本书之中,后半部最终要的人物。
而上一世,司马懿因为,曹操过早的崛起,所以,早就投奔的曹操,而这一世,司马懿的司马家,却因为公孙续的崛起,而避祸到了司隶的去,但是后来,曹操却被公孙续赶到了司隶。
阴差阳错之中,司马朗投奔的曹操,而司马懿非常清楚自己打个的本事,司马朗守城有余,进去不足,治理内政尚可,文韬武略却还不够火候。
司马懿为了司马家的考虑,还有自己想建功立业的思想,就主动投奔了曹操,而这一世的曹操,却是因为,公孙续的出现,他丢城失地,远远没有上一世那么骄狂。
而这一次,司马朗给曹操出的东进计划的失败,也导致了司马朗在曹操的面前十分的尴尬,甚至已经影响到了,马家在曹操势力下的发展了。
所以,司马懿因为有了司马朗的引荐,就提前投奔了曹操,并且司马懿献策,就打算策反白马羌的副族长,让他们为曹操所用。
而白马羌的情况,司马懿早就通过斥候了解的一清二楚了,司马懿不单单知道,白马羌是马超姥爷的家族,马超的母亲,还曾经是白马羌的公主。,
司马懿甚至还知道,白马羌的副族长,早就跟族长不合,这个副族长一直相当族长,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上位。
所以,司马懿就毛遂自荐的来到了白马羌,司马懿于白马羌的副族长,秘密见面后,司马懿就献上了自己的妙计。
但是,要这些羌族的大老粗能够用计,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司马懿就顺利的留在了这里。
而在马超赶来只是,白马羌的族长,和马超的两个表妹都被司马懿和副族长,给软禁起来了。
所以,当司马懿和副族长知道,马超来了之后,司马懿就跟副族长献策,让他用迷药迷晕了马超并且活捉了马超。
所以,当司马懿顺利的把自己的计划,初步完成之后,年轻的司马懿,也难免露出了十分骄傲的表情。
只听,司马懿冲副族长说道:“恭喜族长,大业成已,等今晚过去,解决了族长和两位小公主只后,从明天起,你就是那羌族的族长了。”
司马懿的意思,就是要秘密处决白马羌的族长和两位公主,但是这名副族长一听,两位公主也要被处死,他的眼神就十分的怪异。
接着,就听白马羌的副族长,不好意思的说道:“先生,能不能翻过两名公主呢,把她们赏给在下……”
但是副族长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就听司马懿不急不缓的说道:“你要想以后,时时刻刻被二女报复,那就留着她们吧!”
羌族的副族长,实在是对,两位公主,早已经是垂涎三尺,所以,就算司马懿,已经跟他说明白了,你要弄死人家父亲,霸占人家的基业,还要玩弄人家女儿,这不是给自己留下隐患吗?
但是,这种肺腑之言,却让副族长有些听不下去,但是他还要指着司马懿,为自己出谋划策呢?
所以,这个羌族副族长,还不能得罪司马懿,于是,他就只好点头答应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等到晚间,副族长联系好旧部之后,就可以杀掉羌族羌王,就地起事。
而往往人在这个时候,是最难熬的,时间就好像精致了一样,太阳就好像挂在了天上一样,说什么也不肯下山。
终于,日落西山,月亮高挂,这个时候,时间就到了二更天了,这可是东汉的封建年代,别说是扑通百姓了,就算是超重权贵,都早已经休息了。
这可不是后世,那夜生活丰富的年代,所以,司马懿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跟羌族的副族长说道:“副族长,时间到了,立即召集心腹人马,先杀羌王一家,再嫁祸马超!”
此时的副族长,他虽然,已经看见了羌王的位置在向自己招收,但是眼里全是两位羌族公主的美丽脸蛋,诱惑的身材。
但是,副族长也知道,什么是大事,另外,就算他有心霸占二女,但是也不能得罪,眼前的司马懿,他可是看见了,司马懿那鬼才一般的闹到,他可不敢跟司马懿作对。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于是,羌族的副族长,立即喊道:“来人啊,召集人马,立即行动!”
这个白马羌的副族长,怎么说也是一族之长,所以,出了族长之外,就属他的权利最大,虽然,白马羌不是羌王的部族,但是也有几万部众。
而司马懿,许诺这个副族长的羌王位置,也不全是无的放矢,司马懿的意思,就是让副族长,用些手段先进行族内政变,先让这个副族长把副字去掉。
在用曹操的势力让他当上羌王,这样的话,曹操就能够控制整个部族,那样的话,策划这一切的司马懿,他还不是大功一件,他们司马家也会与有荣焉。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这个时候,白马羌的副族长,还有司马懿,在两千心腹的保护下,以保护族长的名义,直接赶奔白马羌的族长的营帐。
其实,司马懿和这个副族长这么做,就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其实这个时候,那个白马羌的族长和两位公主,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了,他们就是贼喊捉贼,准备过去把族长和两位公主弄死,在马超带到族长的营帐,最后召集白马羌的部众和长老,就说是族长一家之死,都是马超所为。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司马懿等人,眼看就要到达族长营帐的时候,司马懿就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司马懿就说道:“马超怎么还没带呢?”
因为,按原定计划,这会儿功夫,马超早就应该,被人给带过来了,可是到了现在,司马懿也没有看见马超的影子。
所以,司马懿才会如此的问道,而那位副族长,却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副族长就扭头冲司马懿说道:“司马先生,你有些太小心了,能有什么事情,说不定,是我的手下,看见漂亮姑娘,给当误了。
没事,一会儿我拍心腹过去,把马超带过来,这些兔崽子,等有时间,我是该好好的收拾收拾他们了,这个时候,还该想着女人。”
真是可笑,副族长这个借口也太可笑了。
但是,羌族和鲜卑,这些北方的蛮夷他们就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