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重生-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惇率领三万精锐,从阳翟出发,他的目的地自然就是,荆州的北面屏障新野。

    但是,夏侯惇要想赶到新野,就要先经过一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博望坡。

    博望坡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三十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后世的博望镇内。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封为“博望侯“于此,“博望“之名,由此而得,三百年后,汉室衰落,三国鼎立,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把火火烧博望,使博望成为废墟,但博望坡却成为历史视野里的一道岗梁,此地乃三国时火烧博望坡古战场。

    博望坡遗址、新野汉桑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是古三国旅游专线之一。

    《三国演义》之中曾经赞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


………………………………

第六百七十二章 伏兵

    《三国演义》之中曾经赞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

    博望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木质裸露,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夏侯惇屯兵时修建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敬德桥等古迹。

    《辞海》载:“博望古县名,西汉置。“为张骞的封侯地。相传,当年非常繁华,所辖四十五里博望屯。故城东西长一千三百米,南北宽四百米,城垣因风雨剥蚀,早已不存,仅存墙基。

    地下文化层厚达一到七米,出土大量汉砖、筒瓦、铁器等。公元1992年,国家文物局邀请专家、学者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进行研讨,提议将博望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修复老城内古桥一座,古朴壮观。

    桥栏镶嵌着用蒲山青古镌刻的三十六幅仿汉画石刻:张骞生平事迹图。桥西竖“汉博望侯张骞封邑“石碑。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原先与关羽、张飞失散的刘备借此机会重逢,并于汝南一地依附当地领袖刘辟、龚都等,企图于曹操背后发动奇袭;然而翌年(公元201年),于官渡和仓亭大获全胜的曹操,决定回头铲除位于背后的威胁。

    刘备在穰山一役失利后,被迫逃往荆州投靠刘表;获得刘表赏识的刘备,则被委以守卫荆州北方的重任,驻屯于新野。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袭取许都,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发兵至博望一地,与曹操军的夏侯惇遭遇,开启战端。

    交战过程中,刘备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并故意败退;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种种迹象让夏侯惇误判刘备无力再战,故持续追击。然而,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夏侯惇应对不及,只有败退。

    然而,曹军的李典早已料到刘备会使出伏兵计策,故指挥自军人马前往攻击刘备,救出了夏侯惇,之后两军撤退。

    刘表虽有袭取许都之心,然经此一役,刘表再无主动出击之作为。日后刘备虽劝刘表趁曹操远征柳城之际出兵,但刘表却不允许,终致错失问鼎中原的良机;也在其死后,荆州的基业瞬间被曹操所占据,迫使刘备必须寻求江东孙权的帮助,促成后来的赤壁之战。

    我们不管什么刘表,还有上一世他们是怎么个情况,但是这一世,刘表也确实不是成就大业之人。

    我们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夏侯惇率领大军从颍川出发,他们则是日夜兼程赶奔博望坡。

    而从颍川的阳翟,赶奔博望坡,也不是说到就能到的,而公孙续的三万精锐,虽然都是精兵,但是他们也架不住不停歇的行军。

    所以,夏侯渊就建议兄弟,夏侯惇下令,让大军原地休整,夏侯惇只是勇猛,不怕死而已,排兵布阵的智力稍微差一些罢了,他不等于就是傻子。

    所以,夏侯惇就下令让大军原地休息,三万精锐,等到主将的军令之后,都是井然有序的停下来休息。

    他们有的吃着干粮,有的喝着水休息,有的则是喂食马匹,让战马好好的休息一下,只有战马恢复体力,这些兵马才有战斗力。

    而夏侯惇,则是在中军处,跟大哥说话,只听夏侯惇说道:“大哥,没想到这一次,主公居然让你我兄弟当这个先锋官,主公的心胸不是我们能够相比的,哎!当初我们还一心一意的扶保曹操。不说了!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消灭刘备,占领新野,争取第一个打进襄阳活捉刘表。来报答主公的信任之恩啊!”

    “兄弟啊,你的性格啊,你说的虽然都对,但是大军行进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要小瞧了刘备,听说刘备,他不但有一个军师叫诸葛亮,最近又新收了一个军师名叫徐庶啊,主公让我们一定要小心!”夏侯渊一看,自己的兄弟,又犯了轻敌的毛病,于是他就立即开始给兄弟提醒。

    “大哥,你也太小心了,刘备是个屁啊,他怎么能跟主公相比呢,当初主公他在右北平,老主公公孙瓒都兵败身死了,主公也是危在旦夕,没想到,这么些时日,主公就已经一统北方了,成了大汉第一大诸侯大将军了。”夏侯惇还不在意的说道。

    两兄弟,又说了些话,但是夏侯渊越是和兄弟夏侯惇聊天,他就越是佩服主公公孙续,因为,夏侯惇的表现,都在主公的意料之中。

    而这个时候,夏侯渊就想起了,主公给自己的三个锦囊,主公嘱咐说,遇到敌人,先不要着急冲杀,一定要按着锦囊行事。

    想到这里,夏侯渊也是放心了不少,很快,就是一个时辰,夏侯惇一看,大军都休整的差不多了,于是,夏侯惇就立即下令大军出发,目标博望坡。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夏侯惇一声令下,三万精锐,都是整齐划一的出发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惇得到了斥候的禀报,说前面就是博望坡。

    夏侯惇看着前面的博望坡,他更是战意十足,只要过了博望坡,前面就是新野,就凭借刘备的五千新兵,怎么是夏侯惇兄弟和公孙续三万精锐的对手呢?

    所以,夏侯惇一路上,也是紧着催促兵马,抓紧赶路,可是还没等他们进入博望坡的时候。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夏侯惇兄弟,和众将校兵马,都听见,从前面传来了一阵战鼓之声,紧接着,就见一名小将,他统领一千有如叫花子一样的兵马,出来列阵,并且挡住了夏侯惇大军的去路。

    既然有敌人拦路,那么就要看清楚敌人,于是,夏侯惇一摆手,就下令大军,停止前进。

    三万精锐,都是整齐划一的,停住了脚步,大军自然而然就列开了军阵。

    而这个时候,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两个,才看清,从对面跑出来一千来个老弱病残,为首的一员武将,年纪不大,黑灿灿的面皮,一脸的胡子茬子!

    此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张飞的儿子张苞,张苞,蜀汉名将张飞的长子,早夭。

    在《三国演义》中他和关羽次子关兴是关系很好的结拜兄弟,两人并称“小关张“。


………………………………

第六百七十三章 张苞

    《三国演义》之中曾经赞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

    博望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木质裸露,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夏侯惇屯兵时修建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敬德桥等古迹。

    《辞海》载:“博望古县名,西汉置。“为张骞的封侯地。相传,当年非常繁华,所辖四十五里博望屯。故城东西长一千三百米,南北宽四百米,城垣因风雨剥蚀,早已不存,仅存墙基。

    地下文化层厚达一到七米,出土大量汉砖、筒瓦、铁器等。公元1992年,国家文物局邀请专家、学者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进行研讨,提议将博望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修复老城内古桥一座,古朴壮观。

    桥栏镶嵌着用蒲山青古镌刻的三十六幅仿汉画石刻:张骞生平事迹图。桥西竖“汉博望侯张骞封邑“石碑。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原先与关羽、张飞失散的刘备借此机会重逢,并于汝南一地依附当地领袖刘辟、龚都等,企图于曹操背后发动奇袭;然而翌年(公元201年),于官渡和仓亭大获全胜的曹操,决定回头铲除位于背后的威胁。

    刘备在穰山一役失利后,被迫逃往荆州投靠刘表;获得刘表赏识的刘备,则被委以守卫荆州北方的重任,驻屯于新野。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袭取许都,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发兵至博望一地,与曹操军的夏侯惇遭遇,开启战端。

    交战过程中,刘备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并故意败退;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种种迹象让夏侯惇误判刘备无力再战,故持续追击。然而,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夏侯惇应对不及,只有败退。

    然而,曹军的李典早已料到刘备会使出伏兵计策,故指挥自军人马前往攻击刘备,救出了夏侯惇,之后两军撤退。

    刘表虽有袭取许都之心,然经此一役,刘表再无主动出击之作为。日后刘备虽劝刘表趁曹操远征柳城之际出兵,但刘表却不允许,终致错失问鼎中原的良机;也在其死后,荆州的基业瞬间被曹操所占据,迫使刘备必须寻求江东孙权的帮助,促成后来的赤壁之战。

    我们不管什么刘表,还有上一世他们是怎么个情况,但是这一世,刘表也确实不是成就大业之人。

    我们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夏侯惇率领大军从颍川出发,他们则是日夜兼程赶奔博望坡。

    而从颍川的阳翟,赶奔博望坡,也不是说到就能到的,而公孙续的三万精锐,虽然都是精兵,但是他们也架不住不停歇的行军。

    所以,夏侯渊就建议兄弟,夏侯惇下令,让大军原地休整,夏侯惇只是勇猛,不怕死而已,排兵布阵的智力稍微差一些罢了,他不等于就是傻子。

    所以,夏侯惇就下令让大军原地休息,三万精锐,等到主将的军令之后,都是井然有序的停下来休息。

    他们有的吃着干粮,有的喝着水休息,有的则是喂食马匹,让战马好好的休息一下,只有战马恢复体力,这些兵马才有战斗力。

    而夏侯惇,则是在中军处,跟大哥说话,只听夏侯惇说道:“大哥,没想到这一次,主公居然让你我兄弟当这个先锋官,主公的心胸不是我们能够相比的,哎!当初我们还一心一意的扶保曹操。不说了!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消灭刘备,占领新野,争取第一个打进襄阳活捉刘表。来报答主公的信任之恩啊!”

    “兄弟啊,你的性格啊,你说的虽然都对,但是大军行进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要小瞧了刘备,听说刘备,他不但有一个军师叫诸葛亮,最近又新收了一个军师名叫徐庶啊,主公让我们一定要小心!”夏侯渊一看,自己的兄弟,又犯了轻敌的毛病,于是他就立即开始给兄弟提醒。

    “大哥,你也太小心了,刘备是个屁啊,他怎么能跟主公相比呢,当初主公他在右北平,老主公公孙瓒都兵败身死了,主公也是危在旦夕,没想到,这么些时日,主公就已经一统北方了,成了大汉第一大诸侯大将军了。”夏侯惇还不在意的说道。

    两兄弟,又说了些话,但是夏侯渊越是和兄弟夏侯惇聊天,他就越是佩服主公公孙续,因为,夏侯惇的表现,都在主公的意料之中。

    而这个时候,夏侯渊就想起了,主公给自己的三个锦囊,主公嘱咐说,遇到敌人,先不要着急冲杀,一定要按着锦囊行事。

    想到这里,夏侯渊也是放心了不少,很快,就是一个时辰,夏侯惇一看,大军都休整的差不多了,于是,夏侯惇就立即下令大军出发,目标博望坡。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夏侯惇一声令下,三万精锐,都是整齐划一的出发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惇得到了斥候的禀报,说前面就是博望坡。

    夏侯惇看着前面的博望坡,他更是战意十足,只要过了博望坡,前面就是新野,就凭借刘备的五千新兵,怎么是夏侯惇兄弟和公孙续三万精锐的对手呢?

    所以,夏侯惇一路上,也是紧着催促兵马,抓紧赶路,可是还没等他们进入博望坡的时候。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夏侯惇兄弟,和众将校兵马,都听见,从前面传来了一阵战鼓之声,紧接着,就见一名小将,他统领一千有如叫花子一样的兵马,出来列阵,并且挡住了夏侯惇大军的去路。

    既然有敌人拦路,那么就要看清楚敌人,于是,夏侯惇一摆手,就下令大军,停止前进。

    三万精锐,都是整齐划一的,停住了脚步,大军自然而然就列开了军阵。

    而这个时候,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两个,才看清,从对面跑出来一千来个老弱病残,为首的一员武将,年纪不大,黑灿灿的面皮,一脸的胡子茬子!

    此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张飞的儿子张苞,张苞,蜀汉名将张飞的长子,早夭。

    在《三国演义》中他和关羽次子关兴是关系很好的结拜兄弟,两人并称“小关张“。
………………………………

第六百七十四章 夏侯渊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八月,昌豨又叛,曹操派遣于禁攻打,不克,遂又派夏侯渊与于禁同攻昌豨,攻落其十余座据点。

    昌豨因与于禁熟识,遂赴于禁营投降,于禁以“围而后降者不赦“,斩昌豨。

    夏侯渊回军后拜为典军校尉。当时军中因夏侯渊用兵奇疾常出敌不意,有“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之语流传。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乙巳,济南、乐安黄巾军徐和、司马俱等部侵掠城池,斩杀官吏,如济南王赟等即身死,夏侯渊率泰山、齐、平原三郡兵剿之,大破,斩徐和,收复诸县,收其粮谷以补充军粮。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以夏侯渊行领军职。十二月,曹操讨伐孙权后回谯,庐江人陈兰、梅成、雷绪等据灊、六县反叛,曹操任命夏侯渊都督诸将剿灭雷绪。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正月,太原商曜等据大陵叛,曹操以夏侯渊行征西护军职,督徐晃击之,攻落其二十余座据点,斩其帅商曜,屠大陵。三月,曹操命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使夏侯渊等率兵出河东,与钟繇会合。

    八月,夏侯渊从曹操征讨马超、韩遂等部,双方战于渭南。十月,又都督徐晃、朱灵等平隃糜、汧氐,与曹操会于安定,杨秋投降。十二月,曹操自安定回军,留夏侯渊驻守长安。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正月,曹操返回邺城,以夏侯渊行护军将军职,都督朱灵、路招等驻长安,击破聚众数千据五关道口作乱的南山贼刘雄(又作刘雄鸣),收降其部,刘雄逃奔汉中。

    马超尽数兼并陇右之众,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

    韦康坚守八个月,韦康遣别驾阎温向夏侯渊求救,为马超所获,阎温拒降,为马超所杀。夏侯渊援军未到,韦康已投降马超且为其所杀。

    当夏侯渊进兵至距冀城两百余里时,马超领兵前来进攻,夏侯渊的军队交战不利。又恰逢汧氐杨千万复叛响应马超,军屯于兴国,夏侯渊遂撤军。

    七月,韩遂、马超等余部梁兴驻蓝田、鄜、夏阳等地,寇略左冯翊一带。夏侯渊得郑浑领当地兵民相助,督徐晃率兵围而剿之,破斩梁兴于鄜(《徐晃传》和《郑浑传》皆作鄜而非《夏侯渊传》所写的鄠,《通鉴》也写作鄜)、杀夏阳贼靳富等,救出夏阳长、邵陵令及其官吏,将勒富等所略取附近诸县的物资归还,共收降三千余户。以此功被曹操封为博昌亭侯。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九月,杨阜、姜叙、赵衢、尹奉等谋讨马超,尽杀马超妻子,马超奔汉中投张鲁(杨阜传载此事乃出于建安十七年,以《资治通鉴》所载更详,故采十八年九月说)。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春,马超从张鲁处求兵,北取凉州,还围祁山。姜叙等急向夏侯渊求救,诸将认为应当听从曹操调度,而夏侯渊认为:往来反复四千里,路程遥远,等收到曹操指令,姜叙等必败,故此举不适合救急。

    商议结束后即刻出兵,先派张郃率步骑兵五千人为先锋,抄近路由陈仓小道进兵,自己则督运粮草随后出发。当张郃兵至渭水时,马超率氐、羌数千前来进攻。但双方未交锋马超不战而退(《资治通鉴》则记载马超战败而走),张郃于后收整马超军遗留器械。当夏侯渊军到时,诸县都已投降平定。

    而此时韩遂也正驻于显亲,于是夏侯渊又转击韩遂,韩遂不敌败走,夏侯渊收其军粮后继续追击韩遂直至略阳。此地离韩遂军约二十余里,部将中有的倾向继续进攻韩遂,也有的认为应当转攻兴国氐,而夏侯渊本人则认为,韩遂的部队精锐,兴国的城堡坚固,就算勉强进攻也没法立即攻克,还不如进攻长离的诸多羌部老巢,盖因韩遂军中多长离羌兵,攻其必救,如此一来韩遂如放任羌兵自救则陷入独守之境,往救长离则必须出城与夏侯渊军野战,可一战而擒之。

    于是夏侯渊留下负责监查的部将守卫辎重,自己亲率精锐步骑突袭焚毁长离羌屯,斩首颇多。听闻消息的韩遂军中羌兵纷纷回援各自的部落,韩遂不得已,果然率军来救,而与夏侯渊对阵。诸部将眼看韩遂军力庞大,非常头痛,准备扎营挖堑做持久战。

    夏侯渊又鼓励大家说:“我军转战千里,如果当时就扎营挖沟,那么士卒们就会士气低落无法坚持作战,敌人虽然军力庞大,但很容易对付。“于是击鼓进兵,大破韩遂军,得到了其帅旗等一干物品。

    回略阳稍加调整后,又乘胜围攻兴国,兴国氐王阿贵、百项氐王杨千万(即五胡时的仇池,其后代中多出猛将如杨驹勇健多计略、杨定果勇善战、北朝第一悍将杨大眼等等)虽然骁勇也不敌夏侯渊猛攻,阿贵被击灭,千万逃奔马超,其余士卒全部投降。

    接着又转击高平、屠各,全部大胜,收其军粮牛马物资等。此战后,以战功卓越,夏侯渊获假节。

    十月,曹操又命夏侯渊率张郃、张既等讨伐在枹罕称王置官为乱三十余年的陇西人宋建,夏侯渊遂自兴国出兵,迅速进军并围攻枹罕,以弱势兵力仅一月余,就大破拥有数万彪悍兵马、几度为朝廷讨伐而未果的宋建,自宋建起如丞相等所置官员一概斩首。

    此外,夏侯渊又派张郃等人率兵平定河关,渡河深入小湟中,河西诸羌部全部投降,自此,长期为祸的陇右被平定。回军时,以韩遂所聚羌、胡数万兵有威胁,夏侯渊遂命与韩遂不合而投靠曹军的韩遂婿阎行断后。而夏侯渊因此大功,为曹操褒奖,称其一举剿灭为乱三十余年的宋建,如同老虎那样横行关右,所向无敌,引用孔子之言“吾与尔不如也“而自叹不如。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夏侯渊率驻凉州诸将及羌、胡诸王与曹操会师休亭。而曹操每次会见羌、胡的首领,都命夏侯渊陪同出席以威慑诸羌、胡王。

    七月,张鲁败走,汉中平定。以夏侯渊行都护将军职,都督张郃、徐晃等平定巴郡。十二月,曹操自南郑回,留夏侯渊守备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