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重生-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高览想来想去,他又想在公孙续的身前立功,最后高览就给公孙续出了一条计策,高览带着人马去把蓟县的其他县城攻下,而蓟县的高览大营,只是留下了一千人马,不足的人只是用稻草人伪装。
高览他敢这么做,一个是他胆大心细,另一个就是高览对袁熙太了解了,知道袁熙跟袁绍一想,优柔寡断,所以,高览的疑兵之计才能成功。
更难得的是,高览的这条计策是计中计,他不但能够把广阳县的其他县城拿下,从而孤立袁熙,还能在袁熙和公孙续大战的时候,高览带着人马突然杀到,就能把袁熙的人马杀的大败。
我们言归正文,高览的生力军一杀到,袁熙的人马都是兵败如山倒,又如同被割到的麦子一样,都是成片成片的到了下来。
而赵云、典韦等几员大将,他们都是如同尖刀的刀刃一样,他们把袁熙的大军,杀的是一条一条的。
再加上高览的到来,可以说袁熙已经是败局已定,他的人马现在已经伤亡很多了,可以说,袁熙他们的败局已定。
这个时候,只见袁熙的兵马,就开始出现了逃兵,在生死的面前,人马多数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生。
有一个逃兵就有两个,有两个就有十个,很快袁熙的兵马就已经兵败如山倒。
“二公子,我们败局已定,快下令撤兵吧,现在走还来得及,要是在不撤兵,就连二公子也会折在这里了。”此时,郭图一看事情不好,他立即说道,说实在的,要不是郭图是一个文人,他没有个人突围的能力,要是可以的话,郭图绝对不会去管袁熙的,当然了,这里面还有郭图考虑到袁绍的关系。
如果,郭图真敢不管袁熙,别看平时,袁绍最喜欢袁尚,可是袁熙也是他儿子,而今天郭图真的放弃了袁熙,回去之后,袁绍一定不会放过郭图。
所以,郭图提醒袁熙撤兵,也是为了自保,袁熙现在已经发傻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个时候,郭图突然说是撤退,可是袁熙连考虑都没有考虑,他就立即喊道:‘撤退,快撤兵,都保护我撤兵。’
而袁熙的乱兵都四散奔逃,而袁熙也在他亲卫的保护下,向着南方急速的奔跑。
而袁熙的两万多人马,公孙续想要把他们都给抓住,那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公孙续有意的放了袁熙一把。
所以,最后,袁熙也算是逃出升天了,只不过,幽州他不可能在待了,因为幽州现在袁熙能够去的地方,就只有涿郡、代郡和上谷郡了,可是代郡和上谷郡不适合袁熙,因为那里都挨着北方,又便于公孙续攻打,而南面的涿郡,那也是孤立无援。
而最后,袁熙在郭图的建议之下,就带着残兵败将一口气逃回了冀州的邺城。
而袁熙回去之后,会怎么样,袁绍会不会惩罚袁熙,袁绍又会不会带兵为袁熙报仇,这些个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且说公孙续,他这一次的战略目标算是轻松的完成了,现在整个幽州除了,东北方公孙度所占领的四个郡之外,剩下其他的七个郡就都在公孙续的手中了。
而公孙续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幽州,加快民事军事和细作组织,并且小心南匈奴、公孙度和袁绍之外,他就是想办法怎么让自己发展的快一些。
等公孙续暂时和平之后,他一发展民事军事之后,这才发现,公孙续他的人才太少了。
当初公孙续的地盘就一个郡,还有他就带着几千人去闯乌桓,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是现在公孙续手里,不多不少已经有了七个郡,这样的话,公孙续他的人手就不够。
而李儒还是作为公孙续功曹,只不过一州之地,功曹就小了许多,所以,公孙续也任命李儒为幽州别驾。
赵云、典韦和鲜于兄弟都是官职不变,而公孙续虽然忙,可是他过的也是十分的充实,并且这段时间短暂的平静,再加上公孙续东山再起,这也让众人都对公孙续是另眼相看。
虽然,公孙续现在的势力,还比不了当初公孙瓒的事业,但是,公孙续能够在公孙家快要覆灭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东山再起,所以,今天他才会让人刮目相看。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婚准备
公孙续能够在公孙家快要覆灭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东山再起,所以,今天他才会让人刮目相看。
闲来无事,公孙续不是整天办公,抓紧发展军事和民事,就是抓紧时间练功,否则公孙续的功夫什么时候,才能够有所成就。
当然了,公孙续还没有忘记,他还有家人和女人要陪,自然还有白语嫣和胭脂,这两个女人虽然重点在白狼,可是右北平和蓟县,也是她们常常去的地方。
因为,右北平是公孙续的老家,蓟城,是公孙续州牧府所在地,可是公孙续他不着急,却急坏了几个人,尤其是公孙续的母亲,因为公孙续的母亲侯氏,她想抱孙子了。
老太太想抱孙子,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自己儿子公孙续的身上了。
所以,经过侯氏的拍板,公孙续就要大婚了,他大婚的对象自然是,甄宓、宁儿、白语嫣和胭脂。
可是说,公孙续是不婚则以,一婚惊人,公孙续是一婚四娶,不过什么事情,都会有前有后,有里有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碗水端平。
所以,经过商议和老太太侯氏的建议,甄宓是正妻,其她三个娇俏可人的女子是妾室,这四个女人,虽然都是公孙续的女人,但是她们就只有宁儿和公孙续有了夫妻之实。
这里面,四女期待,侯氏期待,公孙续的妹妹公孙倩期待,他公孙续自己更加的期待,而公孙倩还有一些失落,因为只要自己的哥哥大婚之后,她的这个哥哥就要有自己的家了,从此以后,公孙续就不能再全心全意的对她了。
而婚姻大事,自古就是人生大事,古人有云,男人的四大喜事,就有成婚这一条,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以上四条,就是男人的四大喜事,这些个东西古今通用大同小异,而结婚尤其是古代那都是比较麻烦的。
汉代的婚姻礼仪都比较繁琐,特别是有身份的人,也就是官宦人家,世家大族和皇亲国戚。
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是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是六礼唯一不用雁的礼仪,可见古人义礼之分明。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礼。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
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戴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对用雁作为礼品作了解释:“《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为贽。纳征用玄熏,故不用雁也。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古人以雁为礼,一取雁是候鸟,每年秋分时节南去,春分时节北返,来往有时,从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夫妻坚贞不渝。二取雁是随阳之鸟,喻妇人出嫁从夫;三取雁行有序,飞时成行,止时成列,迁徙中老壮雁率前引导,幼弱雁尾随跟紧,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由于雁是飞禽,很难捕捉,后人以鹅代雁,谓之“雁鹅“。
经过此“六礼“,婚姻正式成立。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仿佛两个今生素不相识的人,不知经过几世的修缘,今生在出生之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
而汉代的离婚也比较繁琐,当然了东汉时期都是以男人为尊,所以,一些婚姻教条都是给女人立的,比如七去三不休等等……以免影响和谐,关于古代休妻的制度,这里就不介绍了。
所以,侯氏,就想找人进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等繁琐的礼仪。
而宁儿有她的哥哥典韦在,白语嫣和胭脂的家人都在白狼也没有那么麻烦,她们三个女人的婚期都比较好办。
唯一麻烦的就是甄宓,因为甄宓的老家,是中山无极,而中山郡隶属于冀州,现在别说是冀州就是整个河北都是袁家的势力,要不是公孙续他力挽狂澜夺回了幽州,那么就连幽州都是袁家的。
而当初公孙家强胜的时候,公孙瓒和甄家的老家主,上蔡令甄逸结的儿女亲家。
可是,甄逸去世的早,后来公孙家就落寞了,所以,甄家的老二甄俨就想把小妹,许配给袁绍,可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却相中了甄宓,这也是袁熙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让公孙续投效他的真正原因。
………………………………
第一百九十五章 难题
可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却相中了甄宓,这也是袁熙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让公孙续投效他的真正原因。
现如今,虽然公孙续他力挽狂澜,让公孙家得以延续,可是公孙家他依然入不了袁绍的眼,更入不了甄家的眼。
所以,侯氏想要去甄家提亲,可以说是千辛万苦,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甄家和公孙家早有婚姻。
但是,甄宓一直都对公孙续不离不弃,所以,此女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奇女子,不然的话,凭借她们甄家的势力,甄宓真想离开公孙续,她早就走了。
可是,女人的婚姻就这么一次,东汉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宋朝的婚姻那么严苛,男女之防那么严重,可是东汉时期也没有晚清和谐后期那么开放。
所以,甄宓就这么一次婚姻,公孙续他怎么能,就这么让甄宓,她不清不白的就嫁入到公孙家呢?
但是,公孙续要想去提亲,那却又是千难万难,这可是难倒了公孙续,正常来讲,提亲是需要德高望重的长辈去的,要是百姓人家,或者小富之家,那就只需要媒婆。
而公孙续的长辈可以去,或者是公孙续的母亲或者父亲都可以,但是现在公孙瓒早就已经不再了,而侯氏毕竟还是一个妇道人家,就算侯氏能去,公孙续也不放心。
这一天,公孙续一个人正在书房之中,唉声叹气!
砰砰砰!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在门外扣门,接着就听见典韦说道:“主公,李儒先生求见!”
公孙续放下心中的烦闷,抬头说道:“让文忧进来!”
嘎吱!一声,只见文忧在典韦的引领之下,从外面走了进来,李儒来到公孙续的面前行礼道:“属下,参见主公!”
“哦,是文忧啊,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公孙续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启禀主公,是最近有一些文书需要您的批示!”李儒说完之后,就从怀中拿出了一些批文,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公孙续亲自签阅盖上州牧大印不可。
比如哪里需要募兵,哪里需要调拨粮草,哪里需要打造兵器铠甲,哪里又需要招收多少流民,改善民事民生。
公孙续,一看都是大事正事,他也都不敢当误,这些事情虽然麻烦,可是他们都让谭仲和李儒处理完了,公孙续要做的就是同意或者反对,反对是什么原因,公孙续让属下要如何做。
如果,公孙续同意这些文件的话,那就更加的容易了,只要公孙续批示同意再盖上大印就可以了。
等正事办完之后,李儒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我看主公,似有不快,出了什么事情,有需要属下的地方吗?”
哎!对啊!
公孙续听见李儒问自己,他也是如梦方醒,自己身边有个大智囊,公孙续怎么还忘了呢?
于是,公孙续平了平心绪,又组织了一下思绪道:“是出了点事,相信文忧你们都听说我要大婚了吧!哎!”
“恭喜主公!主公大婚,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主公年近二十,早就该成婚了,只有主公有了子嗣,我们做臣子的才能够再无后顾之忧啊!”李儒先是恭喜了一下公孙续,接着又说道:‘可是,我观主公的气色不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文忧啊,事情是这样的,别的事情都没有什么,问题就出在了我正妻甄宓的家人上面。”公孙续就想起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最近甄宓和公孙续说的,想当初公孙续流离失所,甄宓怕公孙续分心就一直没说,可是两个人最近的婚事将近,甄宓这才跟夫君吐露真言。
只听公孙续说道:“还不是,我不入甄家家族族长甄俨的法眼,甄俨一直想让甄宓嫁给袁绍,这也是袁绍一直针对我的真正原因,现在好像是袁熙也看上了甄宓,这一对狗父子!
而,甄俨一直都趋炎附势,更是看不上我,所以,我这个婚姻的一些层序就走不下去了,我怎么进行纳彩,问名……等等这些礼仪啊!文忧你可有计策教我啊!”
“主公啊,虽然这些是问题,可是现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现在又是特殊时期和甄俨这个异数在呢,主公,就先和正夫人先成婚,等将来,主公拿下冀州,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李儒也是给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当然了李儒的这个办法,是对公孙续有利,反而有些委屈了甄宓。
是,婚姻可以补办,就算是人到九十、一百岁的,都可以补办,可是女人的婚姻,特别是跟自己心爱的男人,还是头一次的婚姻,这个东西能够重来,能补办吗?
“文忧,如果我必须要甄家的同意呢?”公孙续想了想就说道:‘文忧,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有什么妙计吗?’
“哎呀!”李儒也是有些为难,倒不是李儒的计策不足,实在是这种事情,这种情况,还非要弄成公孙续想要的情况,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于是,李儒接着说道:‘主公,切不可意气用事啊!’
可是,当李儒看见公孙续那副坚毅的表情,他读懂了,原来自己的主公公孙续是一个性情中人,说真的,李儒有些失望,也有一些庆幸。
失望的是,公孙续还是有他的弱点,那就是有些感情用事了,还是对女人,说句不好听的,李儒认为要女人,有的是,可是大业却难成,如果你成就了大业,有了实力之后,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相反,如果你成不了大业,那么你就是别人眼中的废物是蝼蚁,废物和蝼蚁有什么资格去选美女呢?
可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正是因为公孙续有些意气用事,感轻用事,在上下属的方面,公孙续对他李儒和其他臣下,就会重视一些,公孙续就不会轻易抛弃这些属下。
看着,十分坚毅的公孙续,李儒也是暗叹了一声,接着就说道:“其实,这件事情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看主公你怎么去想,怎么去办了。”
公孙续一听有门,他也是来了兴致道:“哦,是吗,文忧你快说说,这件事情要怎么解决。”
“什么事情,要从两方面来看,甚至要解决难题,就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李儒慢慢的说道:“而主公您要想明媒正娶主母,如果按正常的情况,如果甄俨坚决反对,那么这件事情就绝对做不到。可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由人来解决的,属下认为,只要主公,你的脑袋活一些,狠一些,就一切都有可能。”
“哦,文忧,我不太明白,你能说的清楚一点吗?”公孙续接着就问道。
“请问主公,甄家的老家主和老主公定下的您的婚姻,那么你们两家就一定有婚书!”李儒又道:‘所以,这一次其实就需要甄俨同意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媒人,即便是主公自己去也没有什么,只不过如果那样的话,冀州毕竟还是袁绍的地盘,主公自己去的话,会有一定的危险。’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献计
李儒又道:‘所以,这一次其实就需要甄俨同意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媒人,即便是主公自己去也没有什么,只不过如果那样的话,冀州毕竟还是袁绍的地盘,主公自己去的话,会有一定的危险。’
公孙续听完李儒的计策之后,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又似乎越来越糊涂,但是公孙续他毕竟是两世为人了。
所以,公孙续很快就明白了李儒的意思,就听公孙续接着说道:“文忧你的意思,不是不是……”而李儒他在脖子上面做了一个横拉的动作,那意思就是要人命的手势。
“主公英明,只要主公这件事情做的巧妙,不但能够名正言顺的迎娶甄宓,还能够得到一个甄家的鼎力支持,至少也能让甄家做我们的外援,等到主公打到冀州之后,再让甄家投效就可以了。”李儒也是有些欣慰的说道,因为一般人可没有公孙续这个脑袋,他李儒只是说了几句,用手一比划,公孙续就明白了。
接着公孙续和李儒就在书房之中密谈了很久,最后等李儒离开之后,公孙续也是眼神有些坚定,更有一些微冷。
只听公孙续自言自语的说道:‘哼,甄俨,你不要怪我,谁让你不知好歹,眼光短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又过了一会儿,公孙续又扭头向着后宅的方向说道:“宓儿,为了你,为了家人,我宁可做这世界上最恨的人。”
而公孙续和李儒商议的计策,就需要一些死士,才能完成,光是死士还有些不够,这些死士还要有些本事和特性才行。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公孙续的大批斥候和死士都被派到了冀州,公孙续为了自己的婚事,为了宓儿,他也是下了血本,光是被公孙续动用的暗中力量,就达几百人。
这些人,干什么的都有,有的是公孙家的专业细作,有的是军中的斥候,有的则是百姓之中的乞丐。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公孙续就在书房之中,看着一些源源不断的消息。
这一条条的消息,都是关于一个家族和一个人,那就是中山无极甄家还有甄家的家主甄俨。
而得来的消息中称,甄俨已经被举孝廉很久,却一直都没有出仕的机会,最近他却得到了袁绍这个大将军的征辟,去到袁绍的大将军府里,去做军篆。
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后世,某某人的秘书一般,虽然官职不大,但是却是近臣,办什么事情也都非常方便。
而甄俨是个男人,更是一个人,是人是男人就有他的弱点,而公孙续派去的人,就把关于甄俨的事情,都侦查的十分清楚。
而公孙续的细作,就连无极县的事情,都弄的十分清楚,哪里有贪官,哪里有饥民,哪里的官吏收受贿赂了,哪里又死了几个百姓。
而最近几天甄俨却看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