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重生-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袁谭是怎么献上降书,又是怎么和曹操洽谈,又是怎么跟曹操献媚,我们就不细说了。
于是,曹操觉得时机成熟,他的下一步的计划,那就是攻取冀州,最后就是并州,最后则是身在幽州的公孙续。
只要,曹操按部就班,完成以上计划的话,那么曹操就算是一统北方了。
几天后,身在陈留的曹操,又再一次的召集众手下过来议事,很快,曹操的车骑将军府,而曹操之所以要先回到陈留,自然是为了统筹全局。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说说了,大家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就身为大汉的丞相了,他跟董卓一样,这里说的是官职。
但是,这里为什么曹操反倒成了车骑将军呢,原因很简单,当初大汉天下,比他曹操实力强大的诸侯有很多。
特别是身处冀州的袁绍,所以,曹操就上表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而丞相之位,也是位高权重,所以,在曹操他在没有干倒袁绍之前,他可不会让自己处在风口浪尖的,所以,曹操现在的官职还是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不过骠骑大将军是不常设的官职。
………………………………
第二百八十四章 黄雀
兖州陈留的车骑将军府的大堂之上。
只见曹操一身官服的坐在了主位之上,很快,他手下的文武,也都赶到了这里。
只见众人,都是来到了曹操的近前行礼道:“末将参见主公!”“属下参见主公!”
等众人都是见礼完毕之后,曹操也是十分威严的说道:“都免礼吧!”
“多谢主公!”众人是再一次的行礼道。
之后,众人也都是按着官职,分列两旁,时间不大,曹操这才说道:“今天召集诸位过来,是关于最近我军与袁绍决战的事情,你们众人的表现令我非常满意,现在我们也占据了主动,并且活捉了袁绍,轻取了青州,很快,整个北方就都是我们的了,诸位只要尽心竭力多多立功,到时候我一定会不吝奖赏诸位的。”
“多谢主公!”曹操的手下,再一次的行礼道。
也许今天,曹操也有些意气风发了,总之他也犯了轻敌的毛病,今天他讲了很多的废话。
最后,曹操一看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就想,下令让大军出发,去完成他们最后击倒袁家,占据北方的最后一战。
所以,曹操左右的看了看,接着就站起身来说道:“众将听令……”
挞挞挞挞!
可是,曹操的命令还没有说出口来,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众人就听见,从大堂之外,传进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
现在是他们主公,宣布命令的时候,所以大堂之上,都是十分寂静的,而这个脚步之声也是十分的明显。
还没等曹操反应过来,和众人都处在好奇的时候,只见从外面,连滚带爬的跑进来,一名曹家的士兵,只见这名士兵,来到了曹操的近前,跪倒行礼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出大事了。”
曹操本来,正在意气风发的刚要下令,就在这个时候,咣当来个人,就把你打断了,还说出了大事。
这是换了谁也都会生气的,不过曹操毕竟不是袁绍,更不是袁术,所以,曹操并没有失态,但是他生气是一定的
只见,曹操一脸冷漠的说道:“说!出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惊慌失措的,如果说不明白,小心你的脑袋。”
其实,曹操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曹操他也算是比袁绍强多了,不过就算曹操不错,可是他的这些话,也是让这名禀报的士兵,感觉浑身都是冷飕飕的。
但是,他的事情,也要禀报吗,于是这名士兵,也是稍微的冷静了一下,就接着说道:“主公,北方急报。七天前,公孙续派出手下大将高览,轻取了邺城,从而取得了袁尚的兵符,他现在已经占领了整个冀州了。”
什么?
怎么会这样!
就算是曹操的心脏够坚强,他也是感觉天昏地暗的。
“啊啊啊!”这个时候,就见曹操蹲在了地上,他用双手握着脑袋喊道:‘我的头疼病又犯了,疼死我了。’
而时间不大,许褚就保护着曹操退到了后宅,而今天曹操的这场会议,也是不冷不热的结束了。
而曹操想要进军,但是他的命令并没有真正的下达,所以,曹操的这些文武,也只能是等待命令,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情,都各尽其职就好了。
而曹操他是不是真的头疼,接下来会怎么办,是北上进军和公孙续决战,还是就这么默许公孙续他占领了冀州,我们以后再说。
**
那么说,曹操的斥候,禀报的事情,也就是公孙续他占领了冀州,这个事情是真的吗?
那是自然,不然公孙续他忙活了这么久,岂不是白玩了,公孙续是最主要的人物,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还要跟大家说明白,但是要想说明白这件事情,还得从公孙续的身上说起。
而就在公孙续利用岩氏,从而让郭图听从了自己的命令,才完成了公孙续和李儒的部署。
就在曹操战胜了袁绍,活捉了袁绍的时候,公孙续就开始了自己的部署,而要想占领邺城而又减少自己的损失,那就只有是里应外合了。
想要里应外合,顾名思义,那就是外面有兵马攻打,里面还要有人接应,而兵马公孙续早就已经下令,让大将高览作为主将,他还给了高览三万人马。
而公孙续就带人混进了邯郸,可是现在公孙续要攻占冀州,那么邯郸的作用就不大了,要从邺城下手。
而当初袁绍虽然几次败在了公孙续的手里,但是袁绍的实力还在,那就不允许公孙续有什么想法,不说公孙续只有三万人马,就算公孙续他有五万人马。
公孙续他要想就靠高览和五万人马,就这么轻松的攻占邺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不可能的,那也是不太好完成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袁绍已经被曹操活捉了,而李儒和公孙续的想法一样,曹操一定不会立即北上的,他一定会等待袁家内讧的。
而公孙续又何尝不想袁家内讧呢,很快,曹操就等到了袁谭和袁尚大战,甚至是有高干参与的袁家内战了,接着曹操就出兵青州了。
而就在曹操和袁谭之间,说不清道不明,鼓鼓球球,袁谭想要投降的时候,公孙续又再一次的从邯郸出发,赶奔邺城而去了。
我们之前说过,这个邺城已经十分混乱了,要不是有田丰和沮授勉强的主持大局,恐怕现在的邺城,就已经成了土匪窝了。
但是,田丰和沮授,出谋划策还行,要想在这种局面管理好邺城,这里还涉及到,他们都不擅长的摆弄人心,他们就差的远呢?
所以,很快,公孙续就带着人,十分轻松的混进了邺城,不管在什么时候,百姓都得过日子,除非发生什么天灾人祸的时候,老百姓才会举家迁移的。
我们长话短说,公孙续他带着一部分的亲卫,就成功的混进了邺城里面,他们自然也是在一家不起眼,但是还算不错的客栈之中,住了下来。
而另一面,高览也得到了主公公孙续的命令,他带着大军,直出幽州,绕过了冀州北部的城池,直接赶奔邺城而来。
而这里面的事情,那就是考验高览带兵的能力了,因为公孙续给高览的命令,就是尽量不惊动地方的斥候。
虽然,有些麻烦,但是也没有难倒高览,不过这种事情,也只能尽力,三万大军行军,根本是瞒不住的。
所以,高览就在自己大军的四个方向,放了很多的骑兵和斥候,他们的任务就是清理敌人的探子和细作。
而就在高览和他的人马,一点一点靠近邺城的时候,公孙续也开始行动了。
至于怎么行动,那就是在高览攻城的时候,怎么打开邺城的城门,好在现在邺城也是十分的空虚,袁家的兵马多数都被曹操给消灭了。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兵临城下
那就是在高览攻城的时候,怎么打开邺城的城门,好在现在邺城也是十分的空虚,袁家的兵马多数都被曹操给消灭了。
就算袁尚还有两万人马,他也是在和袁谭决战的时候,损失了不少,所以,现在的邺城,几乎就是一个空城。
所以,现在公孙续他要考虑的事情,不是怎么攻下邺城,而是占领邺城之后,怎么全取冀州。
怎么收拢袁绍的一些旧部,比如张郃、比如田丰、比如沮授等等,但是公孙续也是没有什么细心,因为公孙续知道,袁绍手下的这些谋士,他们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人可不好摆楞。
冀州邺城一家客战之中,这个时候,公孙续正在和典韦、王十三和一些他亲卫之中的军官商议着什么,其实就是公孙续给他们布置任务。
只见公孙续一边在一个草图之上比划着,一边接着说道:“恶来,邺城的情况和一些官吏的情况都探查明白了吗?”
典韦想了想,就接着说道:“都探查明白了,只要在我们大军攻城的时候,我们就秘密的从城里打开北门,这个问题不大,而邺城的守将是张郃、吕旷吕翔,而吕旷吕翔是袁尚的心腹,他们整天都待在袁尚的身边,而守城的苦差事是张郃的,而邺城的文官有田丰、沮授,他们虽然也是能人,但是袁尚目前的事情,就算姜子牙出来,也没用了,他们宅院的情况我都已经探听清楚了。”
等典韦说完,公孙续就静静的思考了一会儿,接着就听公孙续说道:‘很好,我们明晚的第一要务,就是打开北门,把我的人马都放进来,接下来,才是活捉田丰、沮授等邺城的官吏,不要让他们跑了,不管他们去高干那里,还是袁谭那里,都是对我们不利的。明白吗?’
“诺!”典韦听见主公的嘱咐之后,他也是立即行礼道。
而公孙续都把事情安排下去,他这才一个人又思考了起来,可以说经过公孙续一系列的布置,还有曹操和袁绍的配合,再加上这些计策的计划者李儒的周密部署。
现在的邺城,别看有袁尚在这里,还有田丰、沮授这些人在维持现状,可是现在的邺城,已经乱想十足了。
所以,公孙续他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把自己的一千多人,都悄悄的弄进城里了。
这些人只有两个人任务,一个是控制邺城的将军府,也就是袁绍的大将军府,另一个就是打开邺城的北门,放高览和公孙续的大军进来。
与此同时,冀州的广平城附近的山区里面,没错最近这段时间,这里来了一只人马,人数还真不少,足足能有三万人马。
这只人马的主将就是高览,而在一处山林之处的一个中军处,只见高览正在左右副将的簇拥之下看着地图。
这个时候,就听高览说道:“斥候都派出去了没有,有没有接到主公的命令?”
听到主将高览的问话,副将也是接着说道:“高将军,山高路远,没有那么容易联系到主公的,不过我想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斥候也应该回来了。”
挞挞挞挞!
副将正说话间,众人就听见,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匹之声,时间不大,就听副将说道:“高将军,听声音应该是我们的斥候。”
果然,时间不大,斥候就来到了高览的近前行礼道:“高将军,主公有令,让高将军率领三万大军火速前进,务必要在三天之内赶到邺城,并且在三日后的天黑攻打邺城的北门,到时候主公会派亲卫从城里接应你的,此命令不可违抗,违令者定斩不饶!”
这可是,公孙续发出的死命令,公孙续其实还是很人性化的,他很少会发出这样的命令。
但是,东汉之人,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死命令,所以,高览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于是他立即向南行礼道:“末将遵命!”接着高览再次说道:“再探!”
“诺!”斥候也是行礼之后,就转身离开了。
等斥候走了之后,高览就下令大军立即前进,而高览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小心的,虽然由于袁绍和曹操大战的关系,在冀州北部,也没有人没有实力能去阻止高览。
但是,高览他还是十分的小心,可是如今却是不同了,因为公孙续已经准备进攻了,所以高览就亮出了旗号,火速的前进。
而这个时候,袁绍的主力兵马都被曹操给消灭了,袁绍的几个子侄的兵力也都是损失了自己大部分兵力,后来他们几个小辈,仅有的力量,又在几个人相互的攻伐之间,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所以,现在高览只要,不去主公攻打冀州北部各城的话,他们这些冀州的地方官员和豪强就烧高香了,哪里还有人有实力有胆量,去招惹高览和他的人马呢?
我们长话短说,两天后,高览就带兵来到了邺城的北面,而高览出发的地点是广平,广平在邯郸的东北部,邯郸在魏县的北部,而邺城就正在魏县的西北部,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如果大家能够看到东汉冀州地图的话,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其实要是有心之人,就应该能够发现邺城北部,来了一只兵马,因为他们的人数实在是不少,三万人马行动起来,也是地动山摇的。
但是,高览也没有在乎,自己大军的行踪被什么人发现,就算是有人发现,也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现在的邺城,甚至是整个冀州都已经是没有什么防御力量了。
而高览他们两天之内行进了几百里,这样的行军速度,又是在东汉这个交通落后的年代,这对于兵马的要求和体力的损耗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高览要想兵马保持战斗力,那就是要让大军好好的休整一下,于是高览就传下了命令,他让大军好好的修整一天一夜,而在明晚的时候,再对邺城展开攻击。
接着,高览的大军也开始立下营寨,只见三万大军处了必要的人马之外,其他人马都开始下寨,营寨也很快看到了雏形,接着大营也都是立了起来。
营寨的里面是梅花形状,这也可以说是梅花阵,至于为什么大营的里面,要摆成梅花阵的模样,那自然是为了防止敌人攻破营寨之后,方便人马防守,和保护主将安全用的。
而大营的外围有营墙、营扎和营门,还有拒马、壕沟和箭塔,一看高览也是统兵有方的将领,虽然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将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因素。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很多的将军不会这些,这些赖于充数之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上位者也只能是减少这种人的出现,但是他绝对是杜绝不了的,要治理好自己的治下,管理好自己的手下,也是一门学问。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希望
这些赖于充数之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上位者也只能是减少这种人的出现,但是他绝对是杜绝不了的,要治理好自己的治下,管理好自己的手下,也是一门学问。
而城外,来了三万大军,城里的百姓,甚至是那些官吏自然是知道的,尤其是邺城的袁绍,刘氏,还有田丰和沮授等人。
当他们知道了邺城已经有敌军压境的时候,都是有不同层度的惊慌,但是心情最复杂,最着急的其实应该是刘氏和袁尚。
但是,奇怪的是,这一对母子是怎么长大的,他们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也许袁尚和刘氏,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没有那些安全意识,更没有一个深刻的自我认识,和对目前大汉的形势有多少的了解。
而邺城的那些官吏,也都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这其中甚至也包括田丰和沮授,这两个人看似清高,其实田丰和沮授这两个人,也是自己一生之中,慢慢成长成今天的样子。
比如,田丰他刚而犯上,其实这也是一种病,我们之前对田丰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的看看田丰的资料,就不难发现,田丰其实从小是一个孤儿,那么就不奇怪了,就是因为田丰从小的感情却是,才导致了他以后性格的怪癖。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沮授了,沮授(生于年不详,死于公元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料记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获,因拒降被曹操处死。
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沮授为韩馥别驾,拜骑都尉。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在韩馥打算出让冀州时,沮授与长史耿武、别驾闵纯劝谏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韩馥没有同意。
袁绍夺取冀州后,辟沮授为从事,接着问沮授:“现在奸臣作乱,陛下四处漂泊。我袁家历代蒙受汉室恩宠,立志尽自己的力量和生命来振兴恢复刘汉天下。然而齐桓公没有管仲不可能成就霸业,勾践没有范蠡不可能保存越国。现在我想与您同心合力,共同使国家安定,您用什么计策匡正帮助我呢?”
沮授进言说:“将军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重用,名声传扬全国。赶上董卓废立皇帝的时机,将军奋然之间发出忠义之心,只身一人骑马出奔,使董卓心裹恐惧。您渡过黄河向北,勃海的百姓稽首归顺。您拥有一个郡的军队,聚集冀州的人马,威势控制黄河以北,名声为天下推重。假使发兵向东,就可以扫除黄巾;
还军攻打黑山,就可以灭掉张燕;掉转兵力向北,就必定捉住公孙瓒;以威势胁迫戎狄地区的人,立刻就可平定匈奴。横扫黄河以北,合并四个州的地盘,网罗英雄人才,拥有百万人马,到长安迎接陛下,恢复在洛阳的宗庙,向天下发号施令,征讨不服从的人。凭藉这样的条件争决胜负,有谁能够抵挡!几年以后,建立功业并无困难。”
袁绍听后大为欢喜,立刻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听后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次年曹操却在荀彧的支持下迎献帝迁都许县,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命长子袁谭为青州都督,沮授反对,认为是祸胎,但袁绍坚持是要令三子各据一州,以观察其能力。后来袁绍死后,三子因争位而大战。
袁绍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安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袁绍不采纳。
沮授谏阻出兵,违背袁绍的意旨,郭图等乘机进馋,说沮授权威太盛,难于控制,引起袁绍怀疑,遂分监军为三都督,让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就集合宗族,大散其财并说:“袁公在官渡胜利的话,我们就会有威无不加,但战败的话连自身也不能保住,真是悲哀啊!”沮授的弟弟沮宗不认同说:“曹操的军士马匹不足我们,兄长你何必惧怕呢?”但沮授看得出曹操的雄才说:“以曹兖州的大略,又有挟天子为资本,我们虽然攻灭公孙瓒,但军士疲倦,将军骄横,军队的破败正在这一举。扬雄说:‘六国蚩蚩,为嬴弱姬’,就是这样。”
官渡时,袁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沮授劝说:“颜良性格狭窄,虽然勇猛但不可独自任用。”反对以颜良独自领军,但袁绍不听。后曹操救刘延,斩杀颜良。在袁绍将渡河之前,沮授又认为袁军应该留守延津,分兵进攻官渡,若然战胜,再增兵官渡也不迟;否则,兵众也可以安全撤离,但袁绍不听。沮授叹息,称病不见,袁绍因此憎恨他,将沮授其所余部队交由郭图统领。
袁绍渡河后,驻屯延津南,遣刘备、文丑向曹军挑战,曹操领军击破,文丑更被曹军击杀,震撼袁绍军。
后曹操回到官渡,沮授向袁绍说:“河北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河南兵,河南的粮少而财少过河北;河南利于速战速决,河北利于缓慢战斗。缓慢抵抗,拖长战事。”建议以持久战消耗曹军,但袁绍又不听从。袁绍攻曹操,初战胜,起高楼射箭入曹营,但后为曹军发石车击破。后来曹军击破袁绍运输队,袁绍于是命淳于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