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城春色-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将合衾酒递给她,她与他共饮。她含笑饮下酒水,一股甜味掠过舌尖。他吻她的唇,这个吻温柔而缠绵,却纠缠不休,一点一点夺取着她的芳泽。

    红烛烧浓,白瓷瓶里拿清水养着的一枝莲花渐渐开了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妃二

    天色微亮。

    苏泽靠在枕,看着身边的人儿,轻声唤道,“太子妃娘娘?”

    他笑着道,“你终于是跟着我的称号了。”

    赵绫看着他。苏泽嘴角噙着一抹笑,问道,“有没有兴趣要做皇后娘娘?”

    赵绫笑了笑,没有回答,陡然间想起什么,忽然问道,“为何你父皇没有立皇后?”

    嘘!苏泽弄得神神秘秘的,“父皇也是个可怜人,这件事有难言之隐。”

    张贵妃这般宠冠后宫,皇帝也没有封她为皇后。二十前被封为皇后的女子究竟是何许人也?这些宫闱秘事总是涉及血腥和杀戮。既然不可说,那她也就不问了。

    侍女准备好了,让二人洗漱。

    榕青命人将早膳布置好。

    每当她和他一起吃早膳,她就会想起和他一起在花红阁的日子。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如今的坦然。

    苏泽吃了一点清粥小菜,似乎想起什么,迫不及待的道,“我还有个礼物要给你。”

    他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小盒子。

    赵绫接过盒子,打开是一个小小的风车挂坠,小风车做的很精细,还能转动,纹饰穿插,点缀灵石,色彩明丽。一拨动,风车就能转动起来,流苏也飞舞起来。她想起小时候和景昭姑姑玩风车的时候。

    苏泽温声道,“你新婚,景昭公主怎么可能没有表示呢?”

    赵绫惊异的看着他,问道,“你见过我姑姑最后一面?”

    苏泽点点头,“是,你姑姑决意以死破坏燕晋联姻时,给了我这个,要我等你成婚时给你。”

    “可是我这个人还是有点私心,当年你和顾北城的婚礼,我没有给你。”

    小风车握在掌心,万般情愫都涌心头。

    “张宪的印鉴,私藏的画作最后也托付给了我。”张宪是淮北才子,和苏泽的认识她并不惊讶。当年但凡想入京求个一官半职的,谁不经过苏相国府里。

    或许苏泽想说,如果早一点,早一点,让他夺回他的身份,那么晋国五殿下就是他,他要娶的是赵绫公主。那么这世就没有越璃,更不会牵连景昭的一生。也不会一切都乱成一团。

    苏泽看着赵绫,“你若是有兴趣,日后可以去淮北张宪的府中看看。”

    她自小没有母妃,唯有静妃娘娘和景昭公主待她最好。她自小便跟着景昭公主玩,景昭姑姑在她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若不是她的父王战死北城。她皇爷爷对她心中有愧,她是免不了要和亲的。可是正因为可怜她无父无母这段愧疚,成全她的自由婚姻,反而让她孤军作战,让她一步一步更加艰难。这一切到底是缘还是孽?谁都无法改变过去,而人却还可以拥有以后。

    赵绫走到梳妆台边,将前不久于扬州,苏泽送她的那支蝴蝶簪子拿出来,伸手道,“几年前你在扬州送我的另一支簪子给我!”

    苏泽答道,“在苏府。”

    他补充道,“昔年给你喝了忘记的药,簪子也就埋在地下了,再无人提起。”

    赵绫问道,“改天我们去拿来?”

    苏泽点点头。怕是他二人现身卫国之时,必是一场恶战。

    苏泽从一堆锦盒里挑出一个小巧的盒子,昨日竟收了这样多的礼物,一番挑拣来,最好的才呈在他们面前。赵绫接过盒子,打开,见里面是一支十分精巧玲珑的胡蝶点翠兰的簪子,点翠的技艺甚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礼物盒子小巧不起眼,打开后又令人眼前一亮。

    赵绫问道,“这是谁送的礼物?”

    苏泽答道,“一个特别的人。”

    “这个人姓张,是张贵妃的远房亲戚,虽不受张贵妃重用,却也算在张氏党派之中。我的婚礼,他却送来贺礼,还是这样别致的一份礼物,可见其中必有深意。”

    到底是张氏集团的倒台,让这个人想要投奔于苏泽,还是这个人心怀不轨的要接近苏泽。但无论如何,这个人费尽心思的要出现,这一次不见,就会来下一次。倒是不如主动出击,杀个出其不意。

    苏泽道,“你替我以太子妃的名义见见这个礼部侍郎的夫人。”

    赵绫点点头。

    苏泽又交代几句,“总之无论如何,事情要由她先说起,你只装作一个不懂政事的柔弱女子就好。”

    赵绫点点头,“知道了。”

    赵绫顺便问起,“我何时喜欢点翠的工艺了?”

    苏泽答道,“我放风出去的。”

    赵绫佯装几分生气,“成婚第一日,太子殿下就拿我钓鱼?可真是好?”

    苏泽便哄道,“夫人办成此事,今夜自有酬谢。”

    苏泽的人办事效率很高,一说要见这个侍郎张夫人,张夫人立马约了下午在醉仙楼里,最好的地段,最好的包房。

    赵绫率先表示感谢,“张夫人送我的簪子的确是品,这样的点翠工艺,不知出自哪个匠人?”

    张夫人见她喜欢,这簪子果然将她吸引来了,笑笑道,“是京中的一位老手艺人,只是近年已经难得请出山了,但是为了娘娘,他还是肯的。”

    赵绫也笑笑,“怕不是为了我,而是张夫人用心了。”

    张夫人又问道,“夫君是礼部的官员,娘娘的婚礼夫君也有操办其中,不知娘娘可还满意?”

    赵绫点点头,“满意。”

    席间,赵绫只是谈论这胭脂首饰,表达着对此东西的喜爱。这样的东西,她一出生宫廷的女子自然样样精绝,谈论起来滔滔不绝,许多张夫人不曾见过的不曾听过的都从她嘴里说出来。便觉得太子这位妃子不过是个只懂享乐,无头无脑的女子。太子也不过迷恋于她的美色罢了。

    又听说绫罗姑娘是青楼出身,而太子英雄救美,随即红袖添香、常伴左右。一个不够聪明的女子就算成为了太子妃也很快会被人拉下来,张夫人心中默默觉得糊弄这个女子应该是容易的。

    张夫人道,“皇将水患一事全权交给了太子殿下负责,这水患的岷州是我的老家,我夫君熟悉环境,对治理之事颇有几分见解。希望娘娘可以引荐?”

    赵绫顺口问道,“可张大人不是礼部的官员吗,如何要管救灾之事?”

    张夫人殷切的目光看过来,“毕竟是家乡。夫君希望能为家乡出力。”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子妃三

    赵绫吃了一粒话梅,懒散的道,“张夫人有心,我自然会和太子提起。”

    张夫人得寸进尺的问道,“娘娘可知张家与太子的嫌隙?”

    这样的大事,赵绫若是答不知,岂不是太假了一点,“本宫略是知道一点。”

    张夫人套近乎道,“我见到娘娘就觉得甚是亲切,希望能与娘娘交好。烦劳娘娘在太子面前美言一二。我们虽是姓张,可是也算不得什么嫡系。”

    赵绫点点头,“自然。”

    张夫人趁着热乎劲,又送了好些礼物给赵绫,皆是名贵的首饰,赵绫也只是收下了。回头又将这些东西打发到库房。

    榕青不了解,问道,“娘娘这是做什么?”

    赵绫讥讽一笑,“她不是口口声声的水患吗?就把这些东西变卖了捐到灾区去。也算是不误了她的心意。”难不成这些赃物她要自己留着不成。

    回来时,天快要黑了,原以为早上苏泽说的不过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他竟真在府里等着她。

    苏泽将一碟小菜端出来,笑笑道,“亲自下厨,为夫人做几道小菜。”

    赵绫往桌上瞟了一眼,随即道,“比起酒楼里的可差远了。”

    苏泽这才老实交代道,“那我可得把府里的厨子换了。”

    赵绫一眼就看出来这菜不是苏泽做的,赵绫坐下来,“你做的菜最特别的就是和你的人一样讲究,但凡什么都要讲究个风雅,而府里的厨子只顾及色香味,却没有个雅字。”

    苏泽擦了擦鬓边的汗,笑道,“倒是瞒不过你了。”

    苏泽递了碗筷给她,“你知道我的手艺并不算的好,通常不是最好的,我一般都不会做的。”

    赵绫夹了一筷子青菜,微微叹气,“那看来我是白替你做了一桩事了。说好的犒劳也没有了。”

    苏泽扬眉,“怎会?”

    他伸手指路道,“夫人这边请!”

    赵绫站起身,拂了拂裙摆,跟着他走过去,只见莲花池里用木头架了一座木桥,沿着窄窄的木桥走过去,身边皆是朵朵莲花盛开,花香怡人,水风清凉。

    此时天已经黑了,木桥上的吊灯都亮了,全部都是镂空工艺的莲花花灯,风吹过时,灯下的流苏便轻轻动起来。

    小桥的尽头是一座高台,高台上放着凤栖琴,苏泽走到琴边,撩起烟青色的衣摆坐下,“都说赏莲要到水中间去才能看到个滋味,特意命工人修了一架小桥,这个位子赏花最好。小桥刚刚做好,正好今早许诺要犒劳你,也是和这桥的缘分了。”

    赵绫迎着灯亮看着潋滟生波的水,和婷婷而立的莲花。

    他的手从琴弦上拂过,琴音空灵,凝神问道,“夫人想听什么?”

    赵绫答道,“长清。”长清、短清,取意于雪,言清洁无尘之志,厌世途超空明之趣

    曲调从乾坤清气到雪天清晓再到日丽中天江山如画,最后万壑回春。苏泽一气呵成,曲调婉转有层次,琴声让人如痴如醉。

    赵绫挨着他坐下,“知道你涉身政坛,可却偏偏喜欢你弹弄风雅。”

    苏泽脸上带着笑意,“你有这样的心境是好事,也能随时提醒我,君子该是什么模样?”

    赵绫将今日与张夫人的谈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他,问道,“你说那礼部的张大人究竟是要做什么?”

    苏泽半捻着琴弦,“我的人说他暗中和张贵妃来往密切。”

    他抬起头,眉目森然,“你忘了,父皇还有一个小儿子的。这就是张贵妃的筹码。”越祁?不过才**岁的小孩子,见了皇帝总是唯唯诺诺的模样。但是只要皇帝还有其他孩子,张贵妃就还有胜算的机会。

    “前不久张贵妃想要让越祁作养子,可是父皇没有肯。张贵妃从来就没有死心。我这次放风出去,你喜欢点翠的首饰,就是为了钓上一条大鱼。”

    眼下鱼儿似乎上钩了,可是他们两人却不知道这鱼儿到底是要做什么?但张贵妃想要扶越祁上位,势必是要杀了苏泽。

    苏泽拍着桌子,“与其等着敌人准备好了,不如杀个措手不及。只要父皇一日护着她,张氏的羽翼就除不干净。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苏泽有许多方面需要权衡,利益、人、感情,都需要权衡,而其中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苏泽这几日都在府中,岷州水患的紧急公文一日一日的传来。赵绫问起,“你还不去处理水患的事?”

    苏泽却耍起小孩子脾气,“新婚燕尔。不想出去。”

    赵绫看了看那一沓公文,灾区虽是紧张,朝廷也派了官员前往,地方官已经派粮,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在进行。

    苏泽问道,“你陪着我去?”

    赵绫没有理他,他便伸手搂着她的腰,胡搅蛮缠道,“你陪不陪我去?”

    看着他死缠烂打的模样,赵绫笑出声,点点头。

    两人白日里出城,走的皆是官道,一路浩浩荡荡的士兵跟着,根本无人可近身。

    苏泽还是时不时警惕的拉开马车帘子看看四周环境,“我的敌人很多,多到有很多我自己都不清楚的敌人。如今三国鼎立,晋国、卫国、鲁国,谁都想着成为中原的霸主,所以也就都成了竞争对手。”

    谁又先燃起战火?谁又挑动战事?谁会破坏这小心翼翼的平衡?

    内忧外患,表面风平浪静,背后却厮杀一片。她突然发现天下统一的好处。这才是为君主最高的志向。

    而这个志向已经悄悄的存在于她的心底,天下一统,四海太平。这才是盛世,才是天下最后的归宿。到时候世上再也没有民族的纷争,也没有国家的纷争,所有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再无人流离失所,再无人受尽战争的苦楚。

    什么仇恨,什么恩怨,在大理想面前似乎一点也不重要了。

    她看向苏泽的眉宇,他的浓眉下似乎隐匿着什么,是志向,是抱负,是果断与杀伐。

    苏泽问她,“在想什么?”

    赵绫哀声道,“方才一路上过来,朝廷虽然在救灾,可是灾民还是四处流离,没有归处。”

    苏泽凛声,“每个地方都是有老鼠的,朝廷也不例外,朝廷安排的救灾粮食是肯定足够的,可是还是有人要发灾难财。”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瘟疫

    赵绫骂道,“真是老鼠!”

    苏泽见她火冒三丈,便软语哄道,“你不是来了,来好好彻查这些老鼠。”

    车子总算是到了灾情最严重的岷州,其实水灾已经发生一月之久了,朝廷的作为却不明显。

    太子亲自来分发物品,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赵绫算是明白苏泽为何现在才来了。灾情严重,久久未曾解决,而他此刻带着粮食等物品的到来,就像是救世主一般的光芒万丈,原来他想要的是民心。

    苏泽感叹道,“其实水势如此,根本没有一个人能扭转乾坤,一个人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对抗老天的灾害。”其实不管苏泽来与不来,灾情都是要按部就班的去救。

    只是他来了,得的是民心。却冒的是生命危险,明知有人存有异心,却还是得勇往直前。

    地方官赶紧来迎接,“太子殿下。”

    苏泽让众人起来,说了几句客套话,“各位这些日子辛苦了。”

    其中一位巩大人看起来还本分老实,“殿下挂心了。”

    巩大人道,“这几日礼部的张大人也来帮着救灾了。所以殿下的接风宴,也一并请来了。”

    苏泽点点头,“好!”

    赵绫轻声问他,“可是鸿门宴?”

    苏泽低声道,“张大人借着岷州是他家乡的原因过来救灾,也挑不出什么错。这里毕竟多数还是我晋国的官员,明面他闹不出什么。”

    苏泽看向不远处,对赵绫道,“粥棚煮了粥,夫人替我去分发可好?”

    赵绫的目光从他的脸滑下,他是要决定只身前往了。

    苏泽只是捏了一下她的手心,道了句,“放心。”

    当她第一次为这个男人感到这样忧心,最重要的是她忽然间发现她的心里似乎有了他。他从来都能算计一切,几乎很少失败,这样的一场仗,对于他只是家常便饭。或许是因为在乎,她才会提心吊胆。

    一脏兮兮的小男孩从队伍旁边走过来,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长着大大的眼睛,“姐姐,可不可以给我一碗粥!”

    有人要男孩排队,男孩指了指不远处树边靠着的妇女,妇女怀中抱着一个极小的女孩。

    赵绫赶紧盛了粥,随男孩走过去,母子三人走了好几天,才走到这粥棚来,母亲饿的动都动不了。

    待吃过些粥,妇女才向她讲起,“前面发生了瘟疫,她怕孩子染瘟疫,拼了命才走到这里。”

    赵绫算是体会到,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看着母亲和妹妹神色恢复过来,男孩欢喜的唤赵绫,“观音姐姐。”

    赵绫笑道,“我不是观音。”

    男孩却道,“他们说观音就是救苦救难的,可就是姐姐在救我们。”

    赵绫问起男孩的父亲。

    男孩的泪一直含在眼里,不肯落下来,直到许久才重重砸下两个字,“死了。”

    赵绫以为是死在瘟疫里,男孩却说,“在和鲁国的战争里死了。”

    男孩定定神,带着孩子气的话,“我以后长大了要当大将军!为我爹报仇!”

    赵绫点头,“好。你好好努力!”

    这世何止她一个无家可归,太多的人流离失所了。

    粥煮了一锅又一锅,排队的人渐渐减少了,天也渐渐黑下来。

    苏泽不知什么时候走来,“累了吗?”

    赵绫擦了一把鬓边的汗,“不累。”

    她将白日里的事情讲给他听,“你看,那边那孩子长大以后要当将军呢!这么小就想着保家卫国了!”

    苏泽觉得有意思,“好小子!”

    苏泽便和赵绫往棚子边走去,赵绫给了他们被子,虽然很拥挤,小心的床,妇女抱着小女孩似乎睡了。

    男孩却没有睡,男孩见他们来了,笑着睁着一双大大的眼。

    苏泽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答道,“小石头!”

    苏泽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道,玩笑道,“确实很硬!”

    “长大了来找哥哥,哥哥带你去当大将军。”

    小石头惊讶道,“真的吗?”

    “当然。”苏泽肯定道。

    赵绫打断他二人,“好了,小石头,赶紧睡觉啦!”

    赵绫拍了一下苏泽,“你再说的他兴奋了睡不着。”

    苏泽这才站起身,笑起来,“有意思。”

    又熬了一锅粥,这才算是停了下来。粥棚正式关了,赵绫道,“今日算是过去了。”

    苏泽与她坐在木头,搂着她在怀里,“今日累坏了,回去休息吧!”

    赵绫点点头,看着他成竹在胸的模样,自然也没有必要去问他今日的宴席,苏泽做事从来不需要多的过问。他自有他的本事,他的聪明和算计。

    陡然间听见撕裂的一声,从篷里传来,“娘!”

    男孩哭起来,“娘!”

    “妹妹!”

    见是小石头的声音,苏泽赶紧和赵绫过去,小石头害怕、慌张、无助、痛苦的哭起来。

    苏泽赶紧让大夫过来,妇人和女孩都染的瘟疫,已经救不过来了。原来妇女和女孩不是睡了,而是过世了。小石头牵着母亲的手,紧紧不肯放开,眼泪像是豆子一般的往下掉。

    赵绫哄了小石头松手,拉着他出来,对他道,“我也有一个弟弟,要是活着应该和你差不多大了。”

    “姐姐也什么都没有。姐姐没有国,没有家。可是姐姐还是得活着,因为姐姐要担负起爷爷、父亲的愿望,姐姐想看到有朝一日天下一统。”

    赵绫看着小孩,“你愿意帮姐姐吗?”

    小石头无助却又坚定的点点头。

    赵绫捏了他的脸颊,“从今以后姐姐就是你亲姐姐。”

    苏泽不放心,让大夫给小石头检查了好几遍,确定没有瘟疫,才松下一口气。这一夜,灾民篷里,消毒检查,好在没有其他人染病。

    赵绫只觉得压抑起来。每当看见这样的亲人惨死,她就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的身。好像又回到明珠台那个夜里,她和弟弟被分开囚禁,然后弟弟就驾崩了。那样又空又冷的明珠台,那在宫中一个一个又冰又冷的夜,在冷宫中绝望的日子,所有的一切一切的卷心头,让她浑身的觉得冷起来。

    苏泽抱着她,“别怕!”

    “你不是一无所有,你有我!”

    他搂得越来越紧,“不管发生什么,我不会丢下你一个人!”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城西

    那一夜小石头哭的很厉害,赵绫也哭的很厉害,当赵绫在他面前这么柔软的样子,到底是不是对他完全的信任了呢?

    他喜欢她柔弱时软绵绵的模样,也喜欢她坚强时什么都不怕的样子,人之所可以松懈下来,大概还是身边有了依靠。

    她抱着他,他的身体很暖,让她觉得过去那么冰冷的时光都可以过去,让她觉得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天又亮了起来,施粥棚里的粥又开始煮了几锅,救灾事宜又开始了。苏泽从外面带了点心回来给她。

    侍女将小石头领进屋子里,小石头经过一番梳洗打扮,倒也干干净净了,一双大大的眼睛,十分有灵气。

    小石头跟着侍女规规矩矩的站在远处,学着侍女刚才教过的规矩,跪下磕头道,“娘娘万福。”

    赵绫伸手,让小石头到身边来,温声道,“无人的时候还是唤我姐姐可好?”

    小石头这才又变得亲近起来,“姐姐!”

    赵绫摸着他的头发,“你别怕,姐姐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又伸手将桌上苏泽拿回来的点心分给小石头。

    侍女禀报道,“娘娘,张大人求见?”

    “找本宫还是找殿下?”赵绫问。

    侍女道,“他说是求见娘娘。”

    赵绫直截了当拒绝,“本宫一妇人,不见外臣。”

    小石头贴在她耳边道,“这个张大人可坏了,就是他命人把城西都拦着不准灾民过来岷州。”

    赵绫觉得奇怪,问,“岷州不是水患严重之地?为何灾民还要来此处?”

    小石头答道,“其实岷州根本不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我的老家又是水患又是瘟疫,可是下面上报朝廷的却是岷州。岷州的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