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全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蝗獭J翟诓怀桑腋鍪焙蜃呷恕!弊值溃骸白撸孔吣睦锶ィ课业茸愿怂恢蔽从泻么ΑH缃穹浅J笨蹋悦⒌酶还笾辉谝荒钪洹H裟懔礁鲇械ǎ认禄匦攀保萌瞬蛔⒁猓颐侨鲆黄鸲郑殉峦跎钡簦×耸准叮赜坠Γ捍思坪稳纾俊倍说阃酚υ省

    又行了半天,前面一个小村。此地位于下城父,这村叫做杏花村,离蒙城尚有九十余里。陈王见天色渐昏,怕错过了宿处,乃教找地方歇马。众人一听,纷纷赶去寻宿。陈王正待下来,忽见远处尘头大作,大惊,急叫庄贾驱车快行。庄贾兀自站那不动。陈王骂道:“你这短命的杀才,怎像根木头一般不动?”庄贾只顾冷笑。陈王是个乖觉的人,见不是头,便欲弃车而走。庄贾喝道:“且把命留下再走!”伸双手抓住车身。原来这庄贾天生力大,两臂能举八百斤之物。当时向左一用劲,车右轮腾地而起。陈王站立不住,仰面跌落在地。庄贾迅疾从鞘中拔出刀来,喝声道:“天命所定,怪我不得!”抢步上前,照着陈王头上一顿乱砍。可叹如此英雄,只做了六个月的张楚王,今竟死于身边御夫刀下!当初在大泽乡,与吴广去问吉凶,曾得卜者四句话,道是:“遇雨而起,遇陈而王,遇戏而衰,遇父而尽。”因大雨阻道,被逼起事;夺下陈县,得为张楚王;戏下败后,情势一落千丈;今至下城父,终为他人所害。

    陈胜虽遭败亡,其功却不可埋没。若无他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岂会有后来的众家英雄齐奋战,终将暴秦来推翻?清人屈大均为此曾有诗赞道: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

第七回 下城父陈王遇害

    第七回  下城父陈王遇害    博浪沙张良行刺2

    却说当时在场人见庄贾杀了陈王,无不大惊失色。呆了片时,众人中便有忠义的,要反杀庄贾,抢将上来。张何、李处早都横剑在手,大喝道:“你众人休得向前!我三个早商议好了,要拿陈王的头去做个交换,不干你等的事。你们想活,便跟了一起走,休得不识时务!”有几个不顾,奋身扑向前来。只见庄贾大喝一声,手起刀落,当场砍倒两个。张何、李处执了剑,一左一右,随来帮衬。那些人慌忙发声喊,撇下同伴,四散走了。剩下之人,正怨陈王太过冷血,寻思过后,都道:“我等愿跟了去。”庄贾大喜,即割了陈王首级,引众人由原路而回。走不多时,遇上秦将赵贲,说了备细。赵贲开始还怀疑,及见庄贾所御车马,方才相信。于是不再追赶,带着庄贾一干人,回陈县来见主将。

    却说章邯调兵遣将,略施小计,便在城西大败张楚军马,斩张贺以下将士二万余众。天黑前,又乘势来攻陈县。城中只两三千兵,如何守得?不消半个时辰,便被打破了。太师孔鲋与手下三百人,尽皆战死。朱房、胡武亦为乱军所杀。次日一大早,章邯入城,即传令不得妄杀,出榜安民。闻陈王已向东而逃,心里道:“此贼乃首恶,必得擒杀了,方算大患已除。”遂令赵贲引两千铁骑,径往追赶。未有两天,果然如愿。

    当下章邯使人来辨,确定是陈王首级无疑。章邯大喜,即唤庄贾到面前,道:“按皇帝旨意,凡从陈贼者,皆当处斩。你因杀了陈胜,可将功折罪。今陈县初定,须有人管理,你在此熟悉,暂替我为守。若做得好,必不亏待你。”庄贾听得,赶紧跪地来谢。

    章邯当日,便使人持陈王首级,往咸阳报捷。随后整顿军马,准备攻打魏国。长史司马欣谏道:“贼将宋留,手下有十余万人马,今正占据南阳,如乘虚从武关攻入,咸阳危矣。”都尉董翳道:“宋留虽然兵多,却并无所惧。当初周文至戏下时,他若便从武关杀入,咸阳早就为贼攻破。大将军纵有千般计,恐也无力扭转局面。如此没用之人,怕他作甚?”司马欣道:“宋留能被陈贼委以重任,想来决非平庸之辈。到时真个被他袭了武关,危及到咸阳,皇帝必要怪罪你我。不如就此回转,卒然往击。宋留恃其边远,必然不备。十日之内,定可破也。”章邯道:“长史之言极是。”遂留七千兵,由部将杨熊、赵贲、司马橺分守阳夏、许城、睢阳,自与司马欣、董翳,率大小三军,马步车十余万众,星夜兼程,望南阳进发。

    且不表章邯起兵前往南阳,回头再说刘邦。正在得意中,被魏相周市将雍齿诱降,夺去了丰邑,所得郡县又多反叛,怎能不气?一时急火攻心,大病一场。养了月余,方才痊愈。由此深恨雍齿。待要再去报仇,又恐斗他不过。正当郁闷,忽闻陈王兵败,已被他车夫所害。刘邦大惊道:“陈王如此强盛,怎说败就败了?”即要差严不识再去探时,夏侯婴领一人进来道:“秦嘉在彭城立景驹做了楚王,自为上柱国,如今引数万人马,正驻留城。闻主公有复兴之志,特差谒者曹易前来相请。”刘邦看过书信,问曹易道:“秦公手下,今有多少兵?”曹易道:“马步车三军加一起,不下十万人,”刘邦道:“竟有这么多人马?”遂将众人唤一起来商议。任敖道:“秦嘉兵多将广,早晚成大器。我等今正背运,不如先往投靠。”萧何道:“陈王方死,他便拥立楚王,此等野心之人,决难长久。”陈豨一旁道:“主公新遭挫折,急切难有作为。秦嘉虽非君子,暂作依靠也无不可。或能借助其力,夺回丰邑,岂不是好?总比忍气吞声,窝在这里强。”刘邦本不愿仰人鼻息,终是无奈,当下便教萧何、陈豨、任敖、审食其领一半人仍守沛县,自带了周勃、樊哙、卢绾、夏侯婴、周苛、周昌、周緤、奚涓、纪信、薛欧、王吸、召欧、严不识,共十三将,引一千五百兵,往留城来投秦嘉。

    却说刘邦与周勃等,带人马离了沛县,寻大路向南,望留城而来。一行人马正行之间,远远见座山岗拔地而起,岗上高高低低长满了松树。时当一月末,正当萧然,那个山岗,却是一片苍绿。

    刘邦骑马走在前头,看着欢喜,扬鞭笑道:“寒风萧瑟,满眼苍凉。唯独此处,却是不同。端的好片绿色!”正说之间,只见山岗背后转出一伙人马来。刘邦定睛看去,却有百十号人,前面簇拥着一个骑马的男子。怎生模样?但见:身长七尺有五,举止飘逸仙风;面如傅粉,唇似抹朱,眉清目秀,貌似美人。正是:千古谁人不识君?管乐复生亦奈何!骑一匹白马,衣冠齐整,神采奕奕。

    刘邦在马上看了,暗暗喝彩。趱马向前道:“前面那公子,姓甚名谁?”那人停住马,朝刘邦上下打量了,拱手道:“在下颍川城父人,姓张,名良。”刘邦听得真切,道:“足下莫不是当年在博浪沙刺杀秦皇的那个张良?”那人道:“正是不才。”刘邦欣喜若狂,翻身下马,向张良施礼道:“原来是张公子。闻名不如见面,果然一表人才。”张良道:“壮士是谁?”刘邦道:“我沛县刘季是也。接秦嘉将军邀请,赶去留城要与他相会。公子欲往哪里?”张良听得,赶紧下马,还了礼道:“沛公大名,远近传扬,不想今日,能在此处得睹尊颜,真是三生有幸。”

    看官听说:这张良可非一般人物,即便在千年历史里,也是赫赫有名;他那来历,少不得要细说一遍。原来这张良,字子房,祖居河南宝丰城父邑,他祖父,曾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时的宰相;父张平,亦曾辅佐过韩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张平亡故。二十年后,韩即为秦灭。张良打小便有志继承父业,如今梦想破灭,怎能不对秦皇恨之入骨?每日只思为主报仇!心里道:“我虽不曾食禄拜官,然祖、父二代世受国恩,为子孙的当图报效。却是现在手无寸柄,无能为力。即便将来做得了官,要将韩国恢复,亦非易事。唯有设法,刺死秦皇,方可报得灭国之仇。纵然丢了性命,死后也有面目见先人于地下。与其长作亡国遗民,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拼他一死,尚可留名后世!只那秦皇出入,护卫甚严,等闲无法近他。鲁莽动手,非但行刺不成,还将空送性命。须觅得专诸、聂政一流人物,来作帮手,方可行事。”主意打定,便开始在暗地里交结宾客。

    然此事想来容易,得来却难。数年过去,竟找不到一个中意之人。张良心想:“天下广大,何不出外云游,向风尘中结识豪杰,以成我志。似此长坐家中,终非了局。”偏巧当时,他弟弟因国灭亡,悲愤死了。张良痛哭一场,将弟棺殓了,心里道:“我弟壮志未酬,我须为他了却夙愿。”先不埋葬,将家中三百奴仆尽皆遣散了,独身一人,出外游学。一连奔走三年,到处留心察访,却仍未访得合意之人。正是:天下虽踏遍,一士却难求!

    这年在淮阳,跟吕文子学礼。一日,偶然听说,齐国有一沧海公,豪侠好义,门下多奇士。张良寻思:“此必高人,不可错过。”收拾行装,星夜奔齐国,来拜见沧海公。

    却说这沧海公,姓黎,祖上本是齐国的大夫,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豪杰。为人豪爽,且心直口快。曾与朋友谈天论地,说古道今,称五百年前,天下何其太平,人人快乐,不似今日。好友问他:“如何是太平?”沧海公道:“熙熙风景,皓皓年光,黎民鼓平,遍处笙簧。三日一风,风不鸣条,不摧折林木;五日一雨,雨不破块,不打伤禾稼。盗贼不生,夜不闭户;行人扃路,道不拾遗。边庭无征战之劳,朝野无奸邪之患,野外无蝗虫旱涝之灾,百姓无疲倦艰辛之苦,五谷丰登,天下安乐。此便叫做太平时节。”好友又问:“今下如何?”沧海公道:“秦皇无道,南修五岭,北筑长城,东填大海,西建阿房,焚书坑儒,大肆狂悖,以致民不聊生,天下失望。”好友又问:“如何能复太平?”沧海公道:“秦去之后,自然太平。”朋友听了,皆在暗中替他担心。

    当时张良会着沧海公,二人一番攀谈,沧海公见张良器宇不凡,言语出众,暗暗称奇,心里赞:“今这世上,难见此等人物。”便道:“黎某平生,最喜管天下不平事。公子有何指教,但说无妨。”张良道:“秦皇无道,天下切齿。张良不才,愿与人合力,诛灭此无道,为六国报仇!可惜至今,不得遇见专诸、聂政般人。”沧海公道:“专诸、聂政皆奇特之士,无千金之资,如何求得?”张良道:“诚能觅得这般勇士,纵然散尽家财,也心甘情愿。”沧海公道:“公子报仇之心,十年不退,实在令人感叹。”张良道:“灭国之恨,日夜难忘。”沧海公道:“既然公子执意要干此事,我介绍个人给你。”张良道:“沧海公所荐,必无差错。请快告诉,此人是谁。”沧海公道:“乃是个神勇之人,你也莫问姓名,只叫他大铁锤便是。住百里外乐盘山内,身有千斤之力,喜怒不形。若得他来帮助,此事便可成。”张良道:“张良恨不能明日便告成功,望沧海公早早请他到来。”沧海公答应道:“我明日便去。公子且安心住下,我去定能请来。”
………………………………

第七回 下城父陈王遇害

    第七回  下城父陈王遇害    博浪沙张良行刺3

    第三天黄昏之前,只见沧海公引了一个壮汉归来。张良看此人,形貌魁梧,身材雄伟,心中欢喜,便十分礼待。当时相见了,都到后面屋下坐地。沧海公道:“人我已请来,公子有甚话,只管言说。”张良便把心腹之事,托底告诉了那大汉。大汉道:“某尝叹天下无知己,今见公子,是遇其人矣。”欣然应允。

    张良大喜,遂与商议,道:“先前秦皇出门,必有官吏清道,禁止行人在旁观看。这样不能近他身边,如何行刺?而自去年起,想来是秦皇觉着天下太平了,便令开筑驰道,用以出巡。那驰道平日不许寻常人行走,也就无须清道。并且各地驰道,两旁都是杂草丛生,树木罗列,甚易埋伏。即便他有铁骑开道,又能如何?到时你我预先埋伏道旁,候得銮驾来近,突然砸出重器,定可将其杀死。公既称号大铁锤,必也使得此物件。只是不知,平日所用有多重?”大汉道:“某所使的,乃是一对铁锤。左手约四十斤,右手那把,不下五十斤。”张良道:“秦皇銮驾结实无比,你那两把锤,最多砸得开裂,却难伤他性命。”大汉道:“再大的铁锤某也使得,只是要铸那么重的,须请高手才行。”沧海公一旁道:“这个不难。前村羡山脚下,便有一个。明日我去说来,必定不会推却。”张良听了大喜。

    十数天后,沧海公果然打造了一柄铁锤叫人抬来。张良见这铁锤沉重无比,一问,竟有一百二十斤,好生欢喜,道:“若为此物击中,必然粉身碎骨。”大汉抓锤在手,朝五十步外一座石墩奋力掷去。就听一声巨响,再看那石墩,早已被砸成十数块。张良道:“真神力也!”便不再担心。

    过了数日,张良见诸事已备,又算定五月之初,秦皇必要出巡,便来向沧海公辞别,要赶去行刺。沧海公知留不住,道:“秦皇出巡,河南路面,是他必经之处。公子可在那里,寻找伏击地方。”张良道:“我来这里之前,早已踩过点。原阳东边十八里处,有个所在,叫做博浪沙,丘壑隐伏,树木丛杂,最利藏身。”沧海公道:“但愿上天保佑,马到成功。二位去后,我也当远走他乡。”张良道:“今生今世,恐再不得相见。”洒泪拜别。当日便与那大汉,带了行装,将车载了铁锤,投原阳道去了。沧海公数日之后,真就把家搬去了他处,不在话下。

    且说张良两个离了沧海公家,取路投原阳来,行了十天左右。于路不敢去人多的客栈去住,只投偏僻的小店打火安身,顺便买一天吃的。在路自然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这日已到博浪沙。大汉看时,驰道两边,真就是丘壑纵横,树木稠密。大汉道:“端的好地方!”决定就在此处行刺。张良整齐衣服,西南向韩国跪下,拜了两拜,望空默祝道:“君父有灵,鬼神辅助,使我得报灭国之仇。虽死无恨!”一腔义气,直贯云霄。祝罢,与大汉寻好藏身地方,只等秦皇车驾到来。

    等到第三天,将近申牌时分,一轮红日,正厌厌地相傍下山。听得远处锣鸣鼓响,一簇人马从西呼拥而来。张良掩在树后,定睛来看,只见前导仪仗,打起龙凤旌旗,举着金瓜钺斧,云幡宝盖,慢慢由面前经过。两旁武士,各都顶盔贯甲,端的是刀剑闪耀,戈矛如林。后面千乘万骑,簇拥着皇帝銮驾,缓缓而至。张良看了,怒从胆边生,心里道:“那六驾车辇中坐的,必定是秦皇。”俗言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此时张良一心只想报仇,全然不顾危险。看看銮驾将近,一声呼哨。那大汉伏在乱草中,听得真切,一跃而起,势如流星闪电,照准乘舆,击出锤去。只听得一声响亮,犹如晴天霹雳,早把那车驾打得粉碎,里面人一下成了肉饼。

    此事来得突然,车驾周围的人都一时里惊得手足无措。大汉见已将车击中,哪里顾得细看,拔脚先自飞奔去了。张良在远处看得仔细,心中暗暗叫苦。原来秦始皇之前,也曾遭人行刺,早有预防,后来出巡,便不固定銮驾,时常轮换乘坐。此次始皇座驾,就在那车之后。当时听得声响,随从人员,一齐拥到始皇车前保护。张良此刻,方知适才被击中的,乃是从官乘坐的副车,自悔鲁莽。心里想:“事既不成,便当设法逃身,以图将来。岂可束手就擒!”趁着众人慌乱,赶紧钻入芦苇丛中,逃离了现场。

    秦始皇见这光天化日之下,竟又有人来行刺,当时震怒,立饬原阳县令加紧捕拿。并通令天下,大行搜索十日。只弄得当地官吏人人奔命,家家户户,鸡犬不宁。

    张良行刺不成,一路逃到下邳,也不知大铁锤去了哪里,见诏命缉拿甚急,只得改换姓名,寻个僻静的地方住下。半月以后,风头渐渐过了。自古道:静极生动。张良隐居不出,时间一长,也觉烦闷,心里道:“如此地方,有谁知道我便是那个行刺者的人?”自笑了一番。从此后,便时常出来散步,不再藏匿。

    转眼便是七月,这天,张良与往常一般,又来外面闲走。行至城西邳桥下时,已近中午。烈日正晒,半里之内,看不到一人。张良桥上站了一歇,觉着无聊,便打算下桥回去。才走几步,只见一人迎面而来。张良看时,乃是一个老翁,须眉皓白,身穿粗布衣裳,手持藜杖,足着赤履,徐徐走上桥来。张良见了,便闪一边,想让他过去。那老翁走了几步,离有一丈远处,朝张良瞄了两眼,忽然一伸脚,故意使左脚的那只鞋掉到了桥下。张良心中错愕,正当乱猜时,那老翁已开口对着自己道:“孺子下去,为我将履取来!”张良行刺不成,一肚怨气,正无可发泄,见老翁陌路相逢,素不认识,竟如此无礼,心头火起,便欲抡拳去打。蓦然转念:“他乃老人,我去打他,定当遭人唾骂。”待要走开,心里又想:“他已这般年纪,精力早衰,自难下桥去拾。失了一履,如何走路?我这里既然碰上,不妨帮他一次,行个方便。”于是依了老翁的话,下桥去取。只见那履坠在桥柱之旁。张良束起衣服,蹑足下去,拣履到手,回身走上桥来。向前正要交拨,却听老翁道:“你把这履,替我穿上。”张良心想:“拾也拾了,索性把这人情做到底。”便跪下身去,一手托了老翁那脚,一手将履套上。老翁站起身来,只是对着张良笑了一笑,也不说声谢,便扬长而去。

    张良只觉纳闷,呆呆站在那里,目送老翁走远,心里道:“这老丈行径,好不古怪!”正乱想,只见那老翁又折回身来,向张良点首道:“孺子尚可教训!过五日,平明时候,你可来此地,与我相会。”张良心里自忖:“他说出这话来,必有道理。”忙恭恭敬敬跪到地上,应声道:“诺”。

    到了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依着老翁言语,按时来到桥下。却见那老翁,早已在彼等候。见张良来迟,发怒道:“与长者约会,反后到,是何道理?”张良见他责得在理,不好做声。少停,老翁道:“你且回。过五日,早来相见。”张良赶紧答应。

    等到了第五天,张良一听得鸡鸣,立刻起身前往。到了那里看时,老翁却又早在桥上坐地。见张良迟到,板了脸道:“如何有这般晚来?”约张良:“五日后再来相会。”说罢,拂袖离去。

    张良两次失期,自思此事端的蹊跷,便留了十分意。等到第五天,未及夜半,便早早起身前往。到得桥边,等了好久,看看拂晓,才见老翁姗姗走来。老翁见张良先到,方才欢喜,笑道;“正该如此。”随从怀中取出一卷书,付与张良,道:“你读通此书,即可成王师。”张良接来一看,上面分明写有《太公兵法》四字;大喜,忙求问老翁姓名。老翁道:“我乃黄石公是也。你今得此书,十年后便当发迹。再过三年,济北榖城山下,见块黄石,便是老夫。”便不再多说,转身走了。张良挽留不住,只得跪伏在地,望着老翁背影拜了三拜,目送远去。后人有诗叹道:

    张良逃难下邳初,桥遇黄石明前路。拾履不耻三试诚,争得先生一卷书。

    张良得了此书,携归寓中,从此后,便晓夜攻习,勤读不缀。这乃是太公一生心血所就,记载姜子牙平生所用: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作战、伐谋无所不容,更兼治军、治政之道,处军、御敌之法,隐寓玄机,妙不可言。张良用心揣摩,自觉心胸开阔。加之他天资聪灵,善能触类旁通,不消数月,便已学得满腹经纶,一肚智谋。

    张良住在下邳,一晃便是两年,对地方风情早已熟悉。这边又精通了《太公兵法》,为人处世与前相比,更是老到。他本就有副侠义心肠,最好扶危济困,此时复仇不成,遂先结识当地一班少年豪杰,以图将来。交结一多,自是名声广传,凡有急难之人,便来投奔。内有一人,姓项,名缠,字伯,乃旧楚名将项燕之子,因故杀人,被官府追捕甚急,逃来张良这里藏匿,竟得无事。项伯感激张良相救,即成莫逆。唐李太白有诗称赞张良的好处: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下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不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及至陈胜大泽乡揭竿起事,四方豪杰纷纷相应。张良欲往投靠,亦纠集起了一帮少年。只因有事,未能即行。

    当时张良见刘邦相问,便告知要去哪里。刘邦一听,笑将起来。又一番计较,即成好事。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毕竟张良说去哪里,且听下回分解。
………………………………

第八回 败秦将黥布试锋芒

    第八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