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能工厂-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满屋子里的记者争先恐后地用英语和汉语向刘浩然发问,不过每个人的心态却有所不同。
对于欧美国家的记者来说,克拉运河什么的。与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只是带着打酱油的心态,来抢一条花边新闻而已。
东南亚等国家的记者,则是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件与本国利益相关的事情。
一方面,克拉运河的建成,能够荫及整个东南亚的远洋运输业,另一方面,看着克拉运河有可能落入中国人之手。对于这些附属国来说。多少有些不情愿。
不过就算再不情愿,他们也不敢站出来和华夏联邦叫板,那种刺头,早就死在战争时期了。
泰国记者在此前就已经得到了相关暗示,此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惊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大声地嚷嚷几句。以渲泄自己的幸灾乐祸之情。
几名中国记者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们在第一时间掏出手机。向国内的本部报告这个惊人的消息,请国内的同事马上去联系外交部、外贸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了解这个事件背后的内幕。
他们相信,刘浩然仅仅是一个代言人而已,真正的新闻源是在国内,而不是在这里。
最激动的,自然就是新加坡本地的记者,他们几乎像是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喵喵地狂叫着,恨不得冲上台去,伸出爪子把刘浩然和吉拉篷挠得满脸开花。
才独立不到五年,才刚刚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哪能允许泰国抢了他们的生意呢!
“各位,各位!”吉拉篷拿着麦克风大声地喊着,“请各位都安静一下,我们会给每一位记者都提供提问的机会,请大家保持秩序。”
台下的工作人员也赶紧行动起来,一个一个地安抚着那些躁动的记者,也许是最初的那种震撼已经过去。
也许是大家也意识到这样乱哄哄是没有结果的,喧哗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大家都闭上嘴,高高地举着手,等着主持人给他们提问的机会。
吉拉篷看了看自己的发言稿,又看了看下面记者们的表情,终于轻轻地叹了口气,把发言稿收起来,说道:“那么,咱们现在就进入提问的环节吧,那位手举得最高的先生,你是哪家报社的,请你先提问吧。”
被吉拉篷点中的那位,正是新加坡一家本地报纸的记者,名叫李铭顺。
在得到提问机会后,他站起身来,对刘浩然发起提问:“刘先生,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据我所知,你旗下的兴华社是一家以工业制造为主企业联盟,你为什么要投资运河?第二,你是否知道克拉运河的修建,会对新加坡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浩然点点头,示意李铭顺坐下,然后对着话筒说道:“关于这位先生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兴华社的主业是制造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搞多元化发展。我们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矿山,在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港口,这就是我们多元化发展的表现。”
“至于投资克拉运河,我们的动因有两个,其一是看好这条运河的收益,我相信这条运河能够很快地盈利,带给我们丰富的投资回报。”
“其次则是因为我们汉华重工的设备出口和原材料购进都要依靠海运,克拉运河的通航,能够节省我们的运输成本,这对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可是。贵公司的货物目前经由马六甲海峡通航,也是很方便的,为什么要花费这样大的力气去修建一条运河呢?”李铭顺站起来追问道。这算是他对刘浩然回答的质疑,在新闻发布会上是允许的。
刘浩然微微一笑,说道:“众所周知,马六甲海峡的治安状况一直都差强人意。海盗袭击事件频发。今年年初,为我公司运输大型发电设备的一艘轮船在亚丁湾海域遭遇了海盗袭击。”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才肃声说着:“幸亏船上的船员殊死抵抗,才没有造成我公司财产的损失。经过这件事。我公司对于海运中的海盗威胁格外重视,这是促使我公司决定投资克拉运河的原因之一。”
假话!这绝对是假话!
发布厅里的记者们无不在心里暗暗地嘀咕道,看刘浩然脸上又恢复了之前那轻松的笑容,就知道他这番话根本不是实话。
没听说过一家企业为了避开海盗,就专门去挖一条运河的。兴华社的设备在海上遇到海盗袭击,是发生在亚丁湾的事情,难道从此以后兴华社的货物就不走亚丁湾,改走好望角了?
不过。不管是真是假。作为记者来说,都必须把这些话记录下来,再原样地发表出去,至于如何评论,那就是媒体评论员的工作了。
这些真真假假的外交辞令,可是最便于评论员们发挥想象力的。
“那么。对于我的第二个问题,刘先生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李铭顺继续问道。
“第二个问题是……”刘浩然似乎有些不记得了。用茫然的目光看着李铭顺,等他重复一遍。
李铭顺只好重新说道:“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刘先生是否知道克拉运河的修建。会对新加坡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哦。”刘浩然点了一下头,给出了一个非常干脆的回答:“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李铭顺暴走了,“你决定入股克拉运河,竟然不知道克拉运河对于新加坡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让人能够相信吗?”
李铭顺淡淡地笑道:“我的确不知道,因为……这条运河对新加坡有什么影响,与我有什么相干呢?”
底下的记者们先是愕然,随即便纷纷窃笑起来,刘浩然这话实在是有点损了,压根就不给对方面子,捎带着把整个新加坡都给鄙视了。
坐在会场一角旁听的沈天无奈地苦笑了,这可不是他事先跟刘浩然商定的口径,刘浩然这家伙爱憎分明,敢想敢干,这些天被新加坡的政客们气坏了,逮着这么一个机会,岂有不发飚之理?
就算对方背后站着青竹化工,可他刘浩然也不是好惹的!
李铭顺被刘浩然这句话憋得满脸通红,他有待跳起来再说什么,吉拉篷发话了:“这位先生,你的提问机会已经用完了。下一位,请那位漂亮的小姐提问吧。”
李铭顺只好悻悻地坐下去了,纵然他有再多的委屈,也没法说出来,这是新闻发布会的规矩,你是来采访的,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你真要唧唧歪歪说起来没完,别的同行可就要跟你过不去了。
接下来提问的几位记者,都不是新加坡媒体的,他们更关心的,自然是运河建设的有关事宜。对于这些问题,刘浩然与吉拉篷配合默契,全面地介绍了运河建设方案,以及依托运河便利建设石油贸易中心、炼油厂、金融中心等方面的设想。
吉拉篷甚至弄出来一套幻灯片,打在前面的大幕布上,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整个规划的详情。
在场的记者都听出来了,这是彻头彻尾的釜底抽薪,要把现在新加坡的所有产业,都劫持到克拉运河区去,彻底架空新加坡的产业基础。
计划都做到了这个地步,要说刘浩然对克拉运河给新加坡造成的影响一无所知,那简直就是骗小孩子玩了。
好不容易,又轮到一名新加坡记者提问了,此人叫黄经纬。
他直接站起来,出言不逊地对刘浩然说着:“刘先生,恕我直言,你下这么大的决心来支持克拉运河方案,如果说不知道这条运河对新加坡经济的危害,那是绝不可能的。新加坡与华夏是同文同种,你这样做,不怕我们这些华人寒心吗?”
这份指责可是不轻了,不过刘浩然本来就没打算和对方过多纠缠,他只是用遗憾的口吻:“我只是一介商人,在商言商,投资克拉运河对我而言是有利的,所以我才会与泰国政府合作。至于未来对新加坡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只能表示很遗憾,毕竟,是你们新加坡拒绝与我合作的。”
刘浩然就是故意拿这番话挤兑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主体国家,新加坡有严重的亲美和亲革命党倾向。
又仗着与青竹化工的合作关系,居然敢和刘浩然叫板,他们却不曾想过,这么做会导致何等恶劣的后果。(未完待续。。)(。 )
………………………………
第一千零一十章 政府来人
《兴华社染指克拉运河,星岛顿成孤岛》!
一夜之间,新加坡各家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都被上面这些标题极其煽情的文章所充斥了。与此同时,新加坡海峡时报股指大幅下跌,引发了市场抛售的狂潮。
与股票市场的下挫相响应,房地产市场也随即进入了严冬。此外,原本打算投资扩建工厂的那些跨国公司,也毫不犹豫地收回了自己的钱袋子。
而这其中,受损最为严重的就是那些北美的金融资本家。
至于青竹化工,貌似因为与兴华社达成了相关方面的协议,用新的石油产业链条作为利益交换,获得了青竹化工集团在这件事情上的沉默。
新加坡,这个革命党支持者聚集的城市国家,终于领教了华夏帝国的威严。甚至不用政府出手,刘浩然仅仅使用了商业上的手段,就已经可以毁灭整个新加坡未来的希望。
如果说克拉运河是新加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昨天召开的那个新闻发布会,就是正式地剪断了系着这把剑的丝线。
利剑正在飞速地下落,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根本连一点腾挪闪避的余地都找不到。
激愤的市民组织起了规模庞大的游行,抗议所谓“中华帝国主义”。诸如“同文同种”、“兄弟萧墙”之类的字句被用巨大的汉字写在条幅之上,满大街比比皆是。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就弄到了刘浩然的巨幅画像,在经过大肆的丑化之后,又在脸上画了红叉之类,然后被抬到大街上点火烧掉,以泄义愤。刘浩然也算是享受了一回名人的烦恼了。
政客们也都着了慌,新加坡总理在第一时间就紧急约见了中国驻新加坡大使,询问刘浩然的这番表态是否来自于华联政府的授意。
中国大使对此自然是给予了一个否定的回答,说这仅仅是一位企业家个人的观点而已。至于中新友谊……噢噢,那啥,还是万古常青、永垂不朽的。
商人们的渠道更为广泛。与刘浩然有过商务接触的人,便把电话直接打到了刘浩然的手机上,话里话外都是委婉地劝他放弃初衷。
“大家都是好朋友。啥事都好商量嘛。”
那些和刘浩然说不上话的,也辗转地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托他们带话示好,一个个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成为中新友好的桥梁。
与前些天刘浩然频频听到的“你们这些大陆客”的语法相比。现在在新加坡最流行的说法变成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想着是自己人了?”刘浩然翻看着从街头上买来的报纸,心情愉快地对沈天说道。
报纸上攻击刘浩然本人的文章也有不少,但刘浩然丝毫也不在意,能够被人骂,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吧。
沈天苦着脸道:“我说刘总。你是痛快了,你知道我们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尤其是你那个什么大国小国的说法,给我们的外交造成了极大的被动,你就等着回国去挨批吧。”
刘浩然撇着嘴说道:“外交关我什么事?我只是一个普通企业主,我有言论自由。国家不承认我说的话代表国家意志就好了,新加坡据说也是民主国家吧,难道还不许一个企业主说点自己感兴趣的话?”
“你就给我捅漏子吧。”沈天恨恨地说道,“早知如此。就不带你出来了。”
刘浩然笑道:“呵呵。你不带我出来,难道我不会自己出来吗?克拉运河是一个国际招标的项目,我们兴华社有意投资,国家也管不了吧?再说,投资不投资的,还是两说呢。我只是表示有意向而已。这个世界上,我觉得有意向的事情多了。”
沈天道:“你如果看中了哪个大姑娘、小媳妇。有意向和人家发展点亲密关系,我才不屑于干涉你呢。可是你现在这个意向。直接把新加坡股市给砸趴下了,古往今来,有谁的意向比你的意向更具有杀伤力的?”
“是他们先惹我的!”刘浩然傲然道,“我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如果十天前,他们能给我一个好脸色,说几句软话,我也不至于下此毒手。现在嘛,晚了。”
“怎么,你真的打算投资克拉运河?”沈天收起调侃的神色,严肃地问了起来。
刘浩然点点头道:“没错,我们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做了一个初步的测算,认为投资克拉运河是有利可图的。马六甲海峡近年来淤积严重,航道越来越浅,通航能力不断下降。加上海盗横行,海上还有轮渡、渔船等干扰通航程序,许多海运公司都对这条航道充满怨念了。”
“在这种情况下开凿克拉运河,必定能够吸引到大量的船只通过,仅通行费用一项,就足够收回投资了。”
“可是,兴华社能够筹集到这么多的款项吗?”沈天问道,“整个运河的投资需要200亿华元,你们如果要控股,起码要筹集到100亿以上,你们目前的流动资金,足够吗?”
刘浩然沉思了一会儿,才说着:“200亿这个数字,不过是狮子大开口罢了。整条运河也就是100公里长,平均每公里2亿华元的造价,这不是抢钱吗?泰国的人工成本,并不比中国更高。”
“在中国,搞一个类似这样的工程,一半的成本是用于征地拆迁的。我和吉拉篷探讨过了,他表示征地拆迁的问题可以由泰国政府来解决,运河修成之后,沿岸的土地都会大幅度升值,对于当地百姓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征地的难度不会太大。”
“这样一来,我们估计,整个项目的投资完全可以控制在100亿华元之内,我们在国内筹集60亿左右,泰国政府通过财政以及国际融资,解决40亿左右,完成这条运河不在话下。”
沈天惊叹道:“这60亿,你打算怎么筹措?60亿华元,可不是六十元!哪家银行可能给你这么多的贷款?”
“我们可以从民间集资啊。”刘浩然想了想。才说道,“这两天,我已经打电话和国内的一些企业家朋友聊过了。他们都对这个项目表示有兴趣。王明台这个人你听说过吧?他一个人就表示愿意拿出10亿人民币来,还说这不过是小意思而已。”
王明台从做小生意起家,发展到去新俄罗斯联邦倒腾军火,这些年财富不断积累。身家已经高达百亿了,在国内也是鼎鼎大名的成功人士,沈天自然是听说过他的。
不但听说过,沈天还知道王明台起家的第一桶金是刘浩然帮他掘出来的,所以王明台与刘浩然的私交一直都非常好。而且也一直都非常信赖刘浩然的商业眼光。
刘浩然看好的事情,拉王明台入股,王明台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他都被你说动了,估计其他的肥羊,你也得宰一刀吧?”沈天笑着问道。他的夫人现在是兴华社旗下某家大型企业的大股东,刘浩然如果要从自己的子公司里筹资,沈天他妻子肯定也会知情,不过沈天还顾不上去问这件事。
说到这个。刘浩然心情也很是轻松:“兴华社里面。不少人也对这事有些兴趣,他们也希望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以规避单一市场上的风险。”
“不过具体的出资额度,还要等我回国之后再商议。除了社里面的成员之外,我还打算向社会开放募资,现在民间的闲散资本不少。都找不到投资渠道。克拉运河这个,有泰国政府提供担保。算是比较好的项目。”
沈天问着:“浩然,我怎么觉得。你这是非法集资啊?你知不知道,非法集资100个亿,该判多少年了?”
刘浩然却满不在乎:“非法与合法,其中的区别不就是一个政府的授权问题吗?这么大的事情,政府不可能不支持吧?我回国之后就打算去找经略委的人聊一聊,弄个合法的牌照。”
“浩然,如果我是你,就不会去找经略委的人了。”
“为什么?”刘浩然一脸奇怪地看着沈天。
“我建议你回国之后就低调处理,在东莞踏踏实实地呆着。我敢保证,2个星期之内,政府方面肯定会派人飞到东莞去求你出山来办这件事了。到那时候,你随便开个什么价钱,经略委那边也得答应啊。”沈天呵呵笑着揭开了谜底。
“哈哈,原来如此。”刘浩然会心地笑了起来。
沈天这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在克拉运河这件事情上,华联政府的种种表态不过是做给国际舆论看的。
在实际上,华联政府也希望通过开凿克拉运河破解马六甲的困局。
泰国在克拉运河项目中是最大的受益者,国家、、华联政府把这样大的一个蛋糕送给泰国,泰国不可能不投桃报李,做出一些善意的表示。
中泰两国是邻国,泰国又是东南亚的区域性大国,华联政府能够从这种合作中获得的益处,绝不是一条运河的造价能够相比的。
出于国际政治的考虑,作为国家级政权的华夏联邦政府不便直接插手克拉运河的项目,现在有刘浩然来出面,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正如沈天所说,刘浩然在这个时候应当是守株待兔,等着政府求到头上来的时候,开个什么价钱,政府不也得答应吗?
“这么说来,咱们这一趟到新加坡,算是大功告成了,是不是可以启程回国了?”刘浩然问道。
沈天道:“只能说你是大功告成了,我回去之后,写检查是躲不过去的。不管怎么说,你的许多言论,实在是越界了。”
“沈天,真不好意思,连累你了。”刘浩然连忙表示歉意,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有些随性了。
沈天摇摇头:“你现在说连累,是不是太晚了?你说那些过激言论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连累我的事情呢?不过,说句实话,你说的那些话,我个人也很欢喜呢。”
扔下一片哀叹声的新加坡,刘浩然和沈天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为了避免在机场被新加坡人认出来,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刘浩然不得不戴上了墨镜,一直到上了飞机才摘掉。这让沈天很是幸灾乐祸了一番。
刘浩然想,也许未来10年之内,他都不能再去新加坡了。没准新加坡使馆直接就对他拒签了。
回到国内之后,沈天婉拒了刘浩然叫他去浔阳玩几天的邀请,急着回南京述职去了。至于他回去之后是否真的要做检讨,刘浩然就不得而知了。
此次刘浩然和沈天的新加坡之行。原本只是去搜集一些资料,结果因为刘浩然的口出狂言而闹出一场轩然大波。
新加坡股市狂跌了一个星期,然后就趴在那里萎靡不振,一直恢复不起来,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据沈天说。高层对于这一次他们在新加坡闹出来的风波,总体上是持赞赏态度的,毕竟新加坡一贯的对华强硬态度已经让华联政府感到厌恶了。
此外,能够以民间的名义插手克拉运河,让中国多一个前出印度洋的选择,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有战略意义的。
泰国从克拉运河中获益最多,为了促成中国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泰国方面向中国作出了大量的承诺。这些自然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刘浩然独自回了东莞。照着沈天的指点,他没有主动去找经略委谈关于克拉运河筹资的问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他相信,泰国方面,以及海军方面,都会到计经略委去活动的。比他更着急的人还有的是,谁耐得住性子。谁就能够获得最有利的谈判条件。
刘浩然其实也早该在东莞静下心来呆一阵子了,尽管兴华社的工地遍布世界各地、子公司也在国内国外开了好几十个。但东莞这边仍然是最重要的大本营。
在过去两三年里,这里又铺开了好几个新摊子。
最受刘浩然关注的,自然是华扬微电子公司的建设。从古文会内部采购的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老一辈电子工程师们带着一帮平均年龄28岁的少壮派,正在夜以继日地设计生产第一批工控芯片。
这批芯片从技术上说,只相当于万河电子之类的国际芯片巨头在5年前的水平,但毕竟是华扬重工集团的第一批产品。
刘浩然有充分的自信,以集团的实力,只要实现了零的突破,再要赶超世界一流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汉阳汽车公司也已经竣工,试生产的第一批汽车即将下线。这家汽车公司的技术团队是由刘浩然的小舅子从某大型国企的设计处带出来的,也都是一帮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据他们自己说,这家国企成天只醉心于赚钱,根本不关心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
在忍无可忍之下,这帮人便在某人的带领下集体“叛逃”了,华扬重工张开双臂接受了他们,授予他们全权设计自主品牌汽车的权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