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超级帝国-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虎式依然配备有手动装置,只不过是用来准确瞄准的,也就是炮塔自动旋转到大致方位,由人工进行微调瞄准。
但是这个问题在帕拉维奇特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帕拉维奇特发明了一个人工自动传动装置,将其安装在坦克上,在全人工调转炮塔的时候,速度虽然比不上机械传动,但却只比机械传动稍微慢了不到五秒钟的时间。
至于怎么搞的,其实也很简单,若是在后世,这种装置也很普遍,就是那种小孩子玩的汽车,放在地上向后一拉,松手之后小汽车便会往前跑出去很远,只不过在这上面帕拉维奇特做了点小改动,使他的动力更大,士兵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罢了。(这个装置纯属扯淡,没钻过真坦克,我也不知道是啥样的,更不知道是否可行,yy一下,大家权当是真的好了。)
“这次我是不催也得催了,陛下刚刚发来电报,询问发动机的研究进度,并且告诉我说,苏军装备了新式坦克,根据前方的情报显示,他们的坦克跟我们的t34/85一模一样。”
宋前有些担忧的开口道,苏军的新式坦克势必会对他们的装甲部队产生威胁,而装甲部队已经列装t34/85好几年的时间了,一直都没有升级换代过,然后就这么一点点的被苏军给追上来了。
而新式坦克研究了三年的时间,现在却卡在发动机身上一年,这个结果宋前有些难以接受,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前线战事失利,那么宋前就会觉得愧对于国家,愧对于那些战死的将士。
“噢,上帝!宋,你能告诉我我们的军队现在是什么情况吗?”
苏联人的坦克技术是不是已经追上了中华帝国,中华帝国的将士将会死多少?这些问题跟帕拉维奇特有个毛的关系?他是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他最担心的就是犹太军队,好不容易才训练了好几万的军队,并且也得到了一定的实战经验,马上就可以出师了。
若是因为坦克而让犹太军毁灭的话,那他可就成了犹太人的罪人了,而且帕拉维奇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亲人,族人。
“恩,他们表现的很勇敢,很不错,已经在多个城市把苏军打的溃不成军、尸横遍野。”
宋前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过度的夸张,但话里还是有一些夸张成分的。
他要让帕拉维奇特知道,现在面临着困状的不仅仅只是北集团军群,还有犹太军,并且特意告诉了他,犹太军杀死了很多苏联人,那么苏联人还会放过他们吗?
听到这个结果,帕拉维奇特也瞬间紧张了起来,刚才的想法也随即被扔到了一旁,虽然他无法得到外界的消息,但基本上也可以肯定宋前话里的真实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情况可就太糟糕了。
看着地面上已经组装了一半的新式发动机,帕拉维奇特也忍不住了,直接将一群华夏研究员挤到了一边,亲自挽开袖口操刀上阵。
“让开,让我来!宋,请你去告诉陛下,两天,最多两天的时间这台发动机就可以组装完毕,到时候就会安装在坦克上进行试验,如果不行的话,我会尽快的做出修改。”
帕拉维奇特回头看了眼宋前,坚决道。
其实图纸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每当他们在组装发动机之前都会将原本的图纸进行重新绘制,然后进行修改,组装的话也就是按照修改过后的图纸来进行的。而每一次的测试都有什么问题,他们也都会记录在案,然后在进行下一次的修改,尽可能的保留优点,丢掉缺点。
而这一次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的修改了,而这次的修改也是最让帕拉维奇特有信心的一次,因为他已经排除了所有的问题,并且将图纸拿给了那些空军发动机专家过目,专家那边也没找出什么问题。
要说空军发动机专家那边也是闲的蛋疼,有空看帕拉维奇特的图纸没空来帮忙研究发动机,折让帕拉维奇特很郁闷。但是帕拉维奇特不知道的是,空军发动机专家们要比他更加的蛋疼。
苏道将德国人的喷气式发动机扔给那群专家之后就告诉他们尽快研究出比这个更加强大,更加先进的喷气式发动机,而这群专家对于螺旋桨发动机研究倒是挺在行的,而且刚刚研制出了歼一的发动机,也是信心满满的。
可是当研究开始之后,一个个的只能愁眉苦脸,不知该如何下手,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谁也没有搞过,就这他们还觉得人手不够用呢,哪有空去帮坦克研究所的忙?
帕拉维奇特一边亲自操刀,一边指挥着周围的研究员进行帮忙,众人加班加点,经过了两天两夜的奋战,最终终于将那个完成了一半的发动机给组装了起来,虽然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最终还是顺利的解决了。
接下来发动机就要接受空转测试,然后才是被装在坦克上进行测试,如果通过测试的话,那么他们期待已久的新式坦克就可以量产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四百九十三章:打他的侧面
随着坦克的声音不断的传来,越野、沟壑,甚至是简单的涉水,爬坡等等,随着测试的时间越来越久,帕拉维奇特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灿烂。。
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可以让他兴奋的了,作为一名专业的机械专家,被华夏人搞来研究坦克,而且还要全权负责发动机的研制,这对于他来说本来就是一项严重的挑战。
但是幸不辱命,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帕拉维奇特还是不负所望的完成了设计,虽然最终的数据还没有总结出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款坦克已经具备上战场的条件了,接下来所需要测试的就是看他到底能坚持多久。
“宋,我想你可以下令工厂开始组装新式坦克了,但是发动机方面还需要再等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先让他们将车身以及其他部件组装好,到时候直接安装上发动机就可以上战场了。”
帕拉维奇特兴奋的说着。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了,这款坦克目前为止表现出来的数据也让他很满意,无论是装甲的防护还是速度,又或者威力和续航力,基本上都达到了他们初期的预想。
自从这款发动机被安装在坦克身上之后,他们就不停的在测试,所有的测试人员分成几个小组,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开着坦克在基地里乱转悠。
当然了,他们是围着事先设计好的场地转的,在这片场地内模拟了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环境,包括高山,河流,大路,崎岖小路,甚至连原始森林也人工制造了一片区域。
而一圈的距离是多少他们也早就测算好了,在起点处有人一直在盯着坦克,每当他行驶过一圈之后,他们就会在纸上记录下所行驶的圈数,以此来测算坦克的续航力。
然而经过这么多天的测试,关于续航力这一块他们也早就得到了最终的数据,五百公里左右,上下可能会有个一二十公里左右的幅度,不过这比起之前的已经算是天差地别了,而且这个续航力足以跟t34有一拼,要知道t34才只不过是个三十多吨重的小家伙,而新式坦克单单空重就有五十二吨,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重型坦克。
“帕拉,你确定吗?可不要在最后关头出了什么差错,不然的话我们这次可就损失太严重了。”
宋前皱了皱眉头,不由的担忧道。
这款坦克的表现他也看到了,姓能十分的不错,公路上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五十一公里,而越野速度也一点不逊色,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四十三公里,这是什么概念?他们现在的t34在公路上也才刚好五十公里,可以说这是一款拥有中型坦克的速度,重型坦克威力的新坦克。
一旦这款坦克面世,绝对会给敌人带来毁灭姓的打击,莫以为那一百毫米的滑膛炮是只是个配饰,说句不客气的,用这玩意儿去打苏联的t34,就连宋前都觉得有些浪费。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问题,将一款还没有经过全面测试通过的坦克开始批量生产,这还是有着很大风险的,万一到了后面发现有什么大问题,到时候修改的话虽然会麻烦一些,可一旦等这些坦克上了战场以后发现了问题,那可就悲剧了,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士兵。
“理论说他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坦克已经连续不停的运转了十二天,而一款坦克的发动机分为两级,二级是三百个小时,一级是四百五十个小时,现在我们只差十二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达到二级了,况且从他的表现上来看,我并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甚至有可能会达到一级的标准。”
“至于这款坦克的实战姓能,那就只能到战场上去测验了,反正在基地里能够测验的项目我们都测试了好几遍,都没有问题。所以宋,从现在开始,无论这款坦克是否趴窝,或者发生其他的故障,到目前为止他一直都在向我们证明它是一款很优秀的坦克,而根据战场的情况,如果坦克就在现在发生了故障,那么他的运作时间也足够在战场上作战一个月,或者更久。”
帕拉维奇特细心的解释着。
不要以为坦克很厉害怎么的,厉害只是他的外表,事实上坦克的发动机按照等级区分,二级发动机每行驶三百小时就需要更换发动机,一级发动机是四百五十个小时,而更换三次发动机之后,坦克就需要进行一次大修。
也就是说每次更换发动机的时候只能算是中修,主要更换发动机,其他的方面检查一下,没有安全隐患的话就不会换。只有在进行大修的时候才会将所有有可能发生隐患,或者看起来不是很安全的部件进行全部的更换。
而坦克的发动机在卸下之后,很多都是经过一番修理,然后就装在了渔船上,因为坦克的负荷实在是太高,对发动机的要求很高,尽管重新修理过的发动机,也依然无法满足坦克的继续作战。
“好吧,我会向陛下如实禀报的,至于是否量产,那就只能由陛下来决定了。”
宋前最终还是被帕拉维奇特的证据给说服了,其实当看到这辆坦克不停的运转了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问题之后,宋前也动心了。
只不过他并不是专业人员,对于坦克的姓能好坏也只能从外观上来判断,现在帕拉维奇特拿出了一些专业数据来证明他已经具备了初步量产的资格,那么宋前自然不会再固执的要求他们测试完之后再决定。
他可以等,但是前线就等不及了,早在一周之前,北集团军群再一次的跟苏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这一次苏军可谓是来势汹汹,不声不响的集结了将近两千辆坦克,而北集团军群发现的那点也不过只是毛毛雨而已。
而空军虽然很英勇,在接到命令之后直接全军出动,并且摧毁了四五百辆苏军坦克,但是仍然冒出的一千多辆坦克依然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而这一次的装甲部队可就没以前那么幸运了,而他们也彻底的体会到了朱可夫的厉害,若不是有着丰富的装甲作战经验,以及足够的战场资历的话,说不定北集团军群的装甲兵早就被苏军给打败了。
现在他们只能依靠着自己那仅有的优势,以及步兵的配合,勉强的在战场上站稳,而苏军的新式坦克也让北集团军群损失不小,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以一换三,但是到现在基本上也就成了一换二了,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这种比例还会满满的减小。
不得不承认,苏军的成长可是超出他们想像的,根本让人难以预料,而最要命的是,苏军的坦克就像是打不完似的,本来已经将他们的坦克打的不足一千辆,可是过几天再一看,又有差不多几百辆坦克被送上了前线,而北集团军群这边也只能一边催促后方,一边先啃着老本。
而对于这种情况,苏道为了不给帕拉维奇特更多的压力,中间已经不知道问过宋前多少次坦克的研究状况了,而后方的工厂更是开足了马力的去生产坦克所需要的零部件,只要等他们这边确定了之后,那边便可以开始组装。
‘嗖……’
‘轰!’
一颗火箭弹拖着一条长长的白烟,直接快速的一头撞在一辆苏军坦克身上,紧随着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就连他们所在的地方也能觉得颤抖。
然而让这群士兵无语的是,巴祖卡竟然没能将这辆坦克给揍趴下,能够击穿135毫米厚装甲的高爆反坦克弹头竟然没有击穿七十多毫米的坦克正面装甲,这让这群士兵们很是郁闷。
而最近这一周以来,他们很少能够直接再用巴祖卡去摧毁敌人的坦克,而且敌人的坦克也从不单独行动,在他们行动的同时,身后必然会有步兵跟随,或者直接就是一个坦克集群,这让想绕到后方偷袭的反坦克手始终不能如意。
坦克的屁股是薄弱部位,而且也是发动机的所在地,但是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打坦克屁股的机会,那么剩下的两个薄弱部位也就只剩下了底盘和顶部,底盘就不用想了,除了用地雷以外,巴祖卡很难直接击中底部,而顶部嘛,他们目前也没这个机会。
这还不是最让他们郁闷的地方,虽然战斗已经开始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他们却并没有跟坦克有过正面交手的记录,之前苏军的坦克主要的对手是空军和他们的装甲军,一般的步兵基本上是不会去理会他们的。
但是现在不行了,不理就只剩下死了,现在苏军是在实施反击,而他们的主力部队目前又不在这里,他们必须要顶住至少一天的时间,然后在主力部队回来之后才能对这些反击的苏军进行反冲锋。
“靠,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去打坦克的侧面,保准一打一个准。”
一名少尉猛的拍了拍脑袋,这知识太久不用果然就生疏了,好在现在战斗刚刚开始,还来得及。
先前只顾着懊恼了,他忘记了坦克的正面是斜面装甲,反坦克炮弹打上去之后会卸掉一部分的威力,根本很难直接钻进去,若是坦克炮或者火炮什么的倒还有机会直接让炮弹钻进去,但是巴祖卡么,速度太慢了,打正面根本就不行。
而且以前在学习的时候教官也讲过这些,巴祖卡对付坦克的时候最好对准侧面,哪怕炸不透也能把他的履带和负重轮打坏,让他站在那里不能动。
………………………………
第四百九十四章:新式坦克面世
“好,很好,告诉帕拉维奇特,这次他立功了,而且还是立下了个天大的功劳,并且所有参与研究的人都有份。”
听到研究所那边传来的消息,苏道忍不住的大声叫好,甚至不顾及自己的颜面,直接在众人面前拍手叫好。
要说到底是什么事情才能让苏道如此激动?无外乎也就是新式坦克的姓能了,在得到研究所的消息之后,兵工厂那边便开始组装坦克的车身,不得不说,苏道的前期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只用了两天的时间,整个坦克车身便已经组装完毕,活生生的就是一个可以开上战场的坦克,而当发动机测试超过336小时之后,也就是第一辆坦克组装完毕的时候。
先前测试已经用了十二天,两天的组装正好是十四天,三百三十六小时,而这个时候坦克的发动机也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接下来帕拉维奇特也就胆大了起来,直接将发动机的图纸,以及自己身边的几个研究人员派到了工厂,对发动机进行批量的制造。
这款发动机能够撑过336小时已经超出了苏道的预料,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生产发动机工厂用了三天的时间,若不是先前有制造战机发动机的经验,估计他们就是用三十天也很难制造出来。
而三天之后,当发动机被送到工厂之后,科研人员先是跟那些技术员讲解了下发动机的安装要求,然后又亲身示范的给那些技术员讲解,最后又将发动机拆下来,在一旁看着那些技术员安装,直至他们全部掌握了组装技术之后,所有人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旋即宣告第一辆新式坦克正式组装完毕,只等调试过之后便可交付部队使用。
而这,仅仅只用去了一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发动机开始生产到被装在坦克上进行调试,他们只用了四天的时间,若是加上先前坦克组装的三天,也就是说,只要配件能够跟的上,他们只用三至四天的时间就能组装起来一辆坦克。
这还只是一个工组,因为当时在组装的时候,身边只有三十多个工组的技术员,每一个工组有十人,也就是说,只要配件跟的上,这个工厂最多四天的时间就可以制造出至少三十辆坦克,到了后期等工人们都熟练了之后,速度会稍微加快一些,一周制造两辆坦克根本就毫无压力。
而单独一个厂一个月就可以制造出两百多辆坦克,而苏道之前准备了多少呢?整整一百个工组,是用来单独组装坦克的,一个发动机厂,采用的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等工人们熟练了之后,一个月就可以制造出来上千台发动机,而其他的配件厂自从任务下达之后,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说句大实话,现在他们仓库里存放着的配件组装个五百辆坦克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现在工人们也都熟悉的差不多了,生产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现在苏道终于体会到了后世苏联那一万多辆坦克是怎么来的了,也终于明白了,美国人一周一艘胜利轮确实是真的,若不是自己也达到这种速度的话,恐怕还真是有点不太敢相信。
“陛下,现在坦克已经连续试验了21天,五百零四小时,之前宋前发来电报说坦克的运转依然正常,虽然在刚过五百小时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但很快的就解决了,现在坦克的发动机依然跟新的一样。”
吴忠国笑着汇报道。
以前可是没少在坦克的发动机上头疼,而t34的发动机也不是太可靠,尽管已经让部队省着点用了,但是平均下来的话两个月还要换一台发动机,要不是苏道不知道从哪搞来了新的发动机的话,估计他的坦克早就趴窝了。
五百零四个小时,依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别人解释吴忠国也很清楚,这意味着装甲部队以后可以避免频繁的更换发动机,使部队的作战效率发挥到最大。
平均按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来算,那么一辆坦克也能支撑上五十天的时间才换发动机,而很多时候坦克每天的工作时间根本就不到十个小时,长途行军的次数也是有限的,除了追击以外,部队的长途调动基本都用火车,这也大大的减少了坦克的磨损率。
若是省着点用的话,新式坦克至少可以保证两个月的时间更换一次发动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可以将省下来的材料制造更多的发动机,制造更多的坦克,后勤保障士兵就能轻松一些,多一些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这都是无形中的财富。
“哈哈,好,去告诉他,如果这款发动机能不出问题的工作五百五十个小时,我赐他特级研究员的称号。”
苏道点点头,兴奋的说着。
前线的战士已经委屈了半个月了,虽然没吃到什么大亏,但比起以前也算是吃了不少的亏,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苏道从一开始就是本着装备制人的思路去发展的呢?士兵们的素质虽然也提高了不少,但是比起那些靠着意志在打仗的人还是差的很多。
后世美国大兵怎样?不照样被缺枪少弹的志愿军给打平了?抗美援越不也成功了?不过有失就有得,失去了用意志去打仗,至少是不用死那么多人的,关于这一点苏道的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好,我这就去告诉他,另外兵工厂这边今天已经开始学习了,明天将会正式开始进行组装,一百个工组同时开工,另外在带十个新的工组成员学习。”
吴忠国点头同意道。
虽然二十四小时不停,这才是将产量最大化的做法,可是吴忠国和苏道两人却并不这么以为,因为工厂的规模有那么大,即便是两百个工组同时开工也是用不完的地方,所以轮班根本就是耽误事的功夫。
现在工厂采用的是早上八点开始上班,工人们七点钟到工厂,然后工厂负责一天三餐,中午十二点午餐,下午一点开工,直到晚上八点,采用的是十二小时制,除去午餐的一个小时也就是十一小时制。
下班之后若是有不想走的,则会根据情况进行加班,每天的工资除以十一,然后在乘以1。5,这就是加班一小时的工资。
当加班条件开出之后,所有的工人都不愿意走,最终工厂不得不规定,晚上十点必须要下班,也就是说加班最多只能加两个小时。这对于这些吃住都在工厂里的工人们来说,的确是个很残忍的决定。
但这也总好过什么也没有,反正从车间到宿舍也就只有一墙之隔,走路的话半个小时也就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