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超级帝国-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很快的便选定了下来。就在三天后,地点位于新西伯利亚,这一切都是刘令安排的,作为胜利者,他有资格来做出这些决定。
而朱可夫,虽然有些意见,但也无可奈何,老实说,这个地方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极大的照顾了。刘令并没有将地点选择在东北,否则的话,朱可夫还真不知道自己三天后能不能按时抵达谈判地点。
三日后,刘令早在一日之前便乘坐飞机从锦西直达新西伯利亚,在这里巡视了一圈之后,然后便开始休息,准备明日的谈判。
虽然谈判的建议是朱可夫提出来的,但谁也不知道在谈判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刘令不知道朱可夫会提出什么要求。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满足他的要求,同样的,也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朱可夫是否会同意。
谈判是一项很复杂,又漫长的过程。对于急于求成的人来说,用谈判来解决事情或许并不是什么最好的办法,但同样的。不谈判,永远也不可能快速的解决争端。当然,除非你可以眨眼间就消灭他们。否则的话,还是谈判来的实在。
八点钟,朱可夫准时的出现在了谈判地点的大门口,作为胜利者,刘令没有出去迎接的必要,尽管他对于朱可夫这个人有些敬佩,但这里是谈判场,并不是酒场,他需要照顾到中华帝国的面子。
而刚一见到朱可夫,刘令便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苏联现在一直都很缺粮,往往士兵们每天只能吃点面包,甚至连口面包也没有。
而对应着的,则应该是瘦弱的身体,这一点在苏军的士兵身上已经很好的被体现了出来。
但是到了朱可夫这里,却发生了致命的转变,首先,朱可夫是个大胖子,或许在一些真正胖子身边,朱可夫的体型并不算是很胖,但是跟苏军士兵比起来,那就是个胖子。
而且油光满面,根本就看不出来这像是缺粮的军队里应该发生的事情,如果只从表面上来看的话,刘令甚至都会以为,苏军是不是比他们这边吃的还好?
而朱可夫的外观看起来也与很多苏联人有很大的差别,在印象中,苏联人应该是大胡子,长的满脸都是,否则的话也不会有老毛子这个外号。
但是朱可夫却没有一根胡子,整个下巴看起来干净得很,当然,标志性的还是他下颚上的一个小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看起来就像是个酒窝一样的东西,唯一不同的是,酒窝只有在笑的时候才会出现,而朱可夫这个则是二十四小时都存在。
“将军,你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年轻许多,果真是后生可畏呐。”
进入会谈室,朱可夫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刘令,身为苏军远东军区的最高指挥官,朱可夫自然不可能没见过刘令的照片。
反之也一样,在北集团军群司令部内,苏军每一个司令以上的军官照片都在墙上挂着呢,现在只要是苏军司令级别以上的军官站在刘令的面前,不出三秒钟刘令便能喊出他们的名字以及职位。
“第一,我本来就很年轻,今年也就二十来岁,还不到三十岁,第二,后生可畏这个词用的不太准确,我们并不是一个国家,后生可畏在我看来,是我的前辈们或者我对晚辈们说的话。
朱可夫将军,请入座,我想接下来我们可以好好的谈一谈了。”
刘令没有起身,直接就这么坐着纠正了朱可夫话中的问题,然后伸手指了指对面,示意那里是他的位置。
因为朱可夫先前受伤的缘故,所以现在朱可夫只有一条腿,他是坐着轮椅来的,而与他一起前来的也只有他的几个心腹,人数并不多,看不出来朱可夫是真的要投降还是为了拖延时间。
不知不觉的,刘令总是喜欢拿日本人来跟苏联人相比,印象中,日本人总是喜欢用谈判这一招来拖延时间,淞沪会战如此,徐州会战如此,就连偷袭美国的珍珠港,虽然背后有中华帝国的支持,但是,在美国那边,日本人也是用谈判来分散美国的注意力。
现在刘令总是觉得,朱可夫是不是也学到了日本人的这一招?所以,在谈判方面,刘令一贯的继承了苏道的优良传统,有话说话,没话就结束,遇到有争议的我说的算,不同意的话就打。
所以这场谈判刘令虽然很重视,但这并不代表他会放弃一定的利益,也不代表他会有太多的耐心,不行了就打,这是中华帝国目前一贯的作风。
“将军,你们的军队的确很先进,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良好的军事素养,以及充足的后勤补给,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败给你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我服了。”
朱可夫进入座位之后,见其他人也落座,这才开始讲话道,虽然有些拍马屁的嫌疑,但朱可夫却必须要这么做。
对于谈判的事情,他并不在行,但他也知道必须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让刘令丧失警惕性,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他的话并没有让刘令有所松动的话,那就很难说了。
“呵呵,这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既然服了,那么就说说你的想法吧,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投降?”
刘令呵呵一笑,对好话自动过滤掉。
骄傲使人堕落,这话一点也不假,好在刘令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准备,无论是谁在他面前说好话,拍马屁什么的,他都自动的过滤掉,否则的话,今天说不定还真的一高兴,脑门一热直接拍手叫好,然后给朱可夫的条件适当的放宽一些。
“很抱歉,因为目前我们的部队过于分散,不利于投降,所以我需要时间来将他们集合在一起,然后一起投降。”
朱可夫先是一愣,没想到刘令的话竟然这么直接,一时有些难以适应,但他却没办法回答的驴头不对马嘴,因此,也就只能如实的回答了。
“大可不必,你只需要告诉我你们的部队在哪里,然后我会给他们安排受降地点的。”
刘令摇了摇头道。
让他们集结在一起投降,开什么玩笑?如果他们以受降的名义诱骗北集团军群过去,不管去的人多还是少,万一让他们在北集团军群不设防的时候捅一刀该怎么办?
所以,在刘令看来,分散受降是最合适的,而且这个地点也必须由他来指定,否则的话,北集团军群的安全将会难以得到保证。
“这恐怕不太好吧?”
朱可夫犹豫道,搞不明白今天这到底是怎么了?刚一进门便落入了被动局面,有很多想说的话都被刘令事先给顶了下去,如果局面一直就这么下去的话,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你现在没得选择,要么投降,要么被歼灭,你知道的,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你们已经没有胜算了,甚至连咬掉我们一口的能力也没有。”
刘令用食指有节奏的敲打着桌面,背靠着椅子慵懒的说道。
朱可夫陷入了沉寂,刘令的反应让他很不适应,从来没见过这么谈判的,如此强硬的态度,这哪是谈判?明明就是逼降,不投降就打,不给人任何反驳的理由,典型的霸道主义。
但是朱可夫对于这一招偏偏没有任何的办法,他只能拒绝,然后等着自己被扣押在这里,然后看着部队被歼灭。或者同意,然后带领着部队投降。
“我要你保证可以给我们足够的粮食,伤员可以得到救治,只要你满足我这两点,我们随时都可以投降!”
许久之后,朱可夫终于还是放弃了挣扎,他在这边没浪费一分钟的时间,苏军就会多死一名士兵,而且他在这里拖延时间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未完待续。。)
………………………………
第六百零一章:苏联战争结束了
其实朱可夫还想直接问问对于他们这些投降的士兵,刘令他们是打算怎么安排的,但似乎又觉得直接问的话有些不妥。
所以还是先提最基本的条件,然后在去问下对于他们的安排,在朱可夫看来,给苏联伤病治病需要不少的药品,而药品在现在意味着什么?黄金。
没错,药品的确意味着黄金,不知道有多少士兵因为缺少药品而丢掉生命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医院因为缺少药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的伤兵死去。
在苏联,药品显得更加珍贵的多,远东军区好歹也算是苏联的一个二级指挥机构了,但是,在这里,他们却没有更多的药品,就连朱可夫受伤都要回莫斯科去治疗。
由此便可以看出苏联对于药品的稀有度,而那些药品,自然而然的要被用于高级别领导的身上,用在普通士兵的身上,就显得有些浪费了。
反正他们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完全没必要在他们身上花费那么多的钱,这也是苏联红军阵亡率较高的原因。
一是没有足够的药品,二是上面没把他们当人看,只要上面一声令下,哪怕摆在你面前的是刀山火海,你也不能犹豫,否则的话就是对国家的不忠。
这种理论虽然很荒唐,但事实就是这样,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民国,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的苏联以及后世的民国,军令如山。士兵们根本不能有任何的反对情绪。
这就是一党专政的坏处,时间短了没什么。时间一久就容易引起士兵们的反感,和平时期倒也罢了,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你的每一个命令都是要让他们去送命的,又有谁敢保证,他们会绝对的服从?没有人会觉得你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其实在中华帝国,也是这种情况,但仔细看的话。却又不同,在中华帝国这里,士兵的灵活度较高,军令如山在世界上都是这么规定的,但是有些国家只要命令下了,你就必须完成,而且还是按照要求的去完成。
在中华帝国。例如命令下达之后,士兵们觉得这么做不妥,那么他们可以在不影响任务结果的同时,按照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去做,一般情况下上面下任务是只看结果的。
当然了,过程中不能有过度的扰民。否则的话任务即便是完成了,也依然会被批评的。
另外中华帝国对士兵的管理方面也跟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在苏联和民国那边,一切缴获都要归公,这个苏道从一开始就认为是不妥的。
所以。中华帝国这边是有原则的归公,其余的全归士兵发现个人。例如。部队攻下了一座城市的政府机关,那么守卫和工作人员身上的钱什么的你可以拿走,但是那里的文件以及其他的东西是决不允许士兵个人去动的。
而一般情况下士兵也懒得去动那些,还不够费劲儿的,又不值钱,还不如多搞点黄金首饰和手表怀表什么的,留着还能升值。
“好,我同意。”
刘令直接点头同意道,治疗苏联的伤病,这个没问题,反正药品他们自己就能生产,无非也就是青霉素而已,大不了给苏联的伤病一人发一支,至于是死是活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反正刘令的想法是包治不包活,我尽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没活的话你也别说什么坏话。
朱可夫显然没有料到,刘令竟然会这么爽快的就答应自己的条件,他现在虽然有五十多万的士兵,但是伤兵就有四十多万,可以说是人人带伤。
本着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基本死光的原则,所以朱可夫手下的这五十来万人虽然基本上都是伤兵,但是战斗力还是有保证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带伤打仗的日子,轻伤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
“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伤员。”
朱可夫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再一次出声提醒道。
“恩,我知道,我会为你们提供药品的,至于剩下的,那是你们的事情。”
刘令仍旧平淡的点头回答道。
“那么将军,请问贵国打算如何处理我们这些人呢?”
得到确认之后,朱可夫心中暗暗的松了口气,他不怕刘令反悔,而且对于财大气粗的中华帝国来说,这似乎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殊不知,对于他们自己的伤病,医院里可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抢救,往往在一个普通士兵身上用的药品,就够苏联人救活好多人了。
“初步计划是给你们找一片地方,然后你们在那里拥有自治权,至于最终的结果,要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了。”
刘令抬头看了眼朱可夫,说道。
这是初步计划,也是最终的计划,地点他们早就选好了,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因为刘令还需要利用朱可夫来帮助自己完成其他地方的扫荡,有朱可夫在这里帮忙,接下来部队的任务会轻松的多。
否则的话,一千多公里的距离,部队起码也要在这里耗费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还不敢保证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好的,如果有需要配合的地方,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的。”
朱可夫点头同意道。
能够得到一块地方,然后将苏联人安置在一起,这个结果出乎了朱可夫的预料,不管怎样,这个结果起码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朱可夫还是有些太乐观了,如果让他知道苏道给他们安排的地方在哪的话,估计朱可夫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肯定不会配合的,至少不会尽最大的努力。
没错,苏道的计划是将他们安置在巴伦支海与北冰洋之间的一座群岛上,地理位置极其靠北,说是北极也差不多了。
群岛上有着厚厚的冰层,没有任何的植物可以生长,人类居住在那里想要活下来的几率很小很小,在那里,他们将无法种植所有可以食用的食物,唯一能够填饱肚子的只有少量的鱼。
但那里毕竟靠近北极,即便是鱼也是很少的,面对成百上千万的苏联人,那么一点鱼又有什么用处?所以,苏道就是要让他们在那里灭绝的。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肯定是靠近河流,有树木生长的地方,但是在那里,没有河流,没有树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他们或许不缺水,但是绝对找不到任何食物,特别是面食。
“需要你做的很简单,对于你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刘令站了起来,拿起一根指挥棒,走到一副巨大的地图面前,指着地图上的一道分界线继续说道:
“你需要做的就是看清楚这条线,然后将这条线以东的所有武装部队全部劝降。只要你可以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以后每个月帝国都会给你提供一定的粮食。”
朱可夫死死的盯着地图上的那条线,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注意力都在谈判上面,根本没有注意到刘令身后那副地图上的变化。
但是现在,朱可夫终于发现了地图上的变化,一条长长的分界线在地图上是那么的刺眼,而原本属于苏联的国土,如今却被他们瓜分的一干二净。
最大的受益者绝对是中华帝国,而他们这些战败了的人们,只能听令于他们的指挥,否则的话,后果将会很严重,远非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好的,没有问题,不过我希望将军您可以信守承诺。”
朱可夫沉重的点了点头,不愿意又如何?自己已经没有了抵抗的力量了,所以他只能去服从,为了剩下的那些还活着的人。
“放心吧,我说过的话,从来都没有食言这么一说。”
刘令直接回复道。
给他粮食又如何?即便是每个月给他十万吨粮食,够他们上千万人去分吗?肯定是不够的,而且那里地域寒冷,每个人每天都需要耗费掉大量的能量,没有足够的补充,一个正常人能活过一周的时间就算是谢天谢地的了。
而且在那里也没有任何的取暖设施,甚至连房屋都没有,没有树木,他们即便是想搭建房屋都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去了那个岛上的人,基本都是活不过一周的人。
谈判结束了,朱可夫被彻底的蒙蔽了,至此,他还幻想着自己在新的土地上建筑一个美好的家园,让这些苏联遗孤们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
最终,朱可夫在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苏联的中部地区的战事正式结束,在未来的一周时间以内,所有的苏联红军将会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投降,而在未来的一个月以内,朱可夫要联系到其他的部队,并且说服他们一起投降。
东边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西边却不怎么顺利了,苏联人不愿意向德国人投降,虽然也有投降的,但那只是少数,所以德国人还没有实质性的占领那些被划分给她们的地区。
无奈之下,德军开始再一次的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这一次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那些不愿意投降的苏军给逼到莫斯科附近,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六百零二章 :战后的日子
‘啪啪啪啪……’
中华帝国的大小街道上,到处都充满了鞭炮的响声,这个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美妙了,第一次如此畅快的体验到了胜利的滋味,体验到了收复领土的感觉。。
这跟以前打败曰本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时是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人们虽然欢喜,但更多的应该还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收复了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以来失去的领土,现在的他们,终于将自己的领土恢复到了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样子。
或许说鼎盛时期的样子有点过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中华民族才是真正的鼎盛时期。
以前古代的鼎盛时期虽然很强大,领土面积也很广阔,但那都是各个朝代的领土,有的前朝面积大,但是到了后来的朝代面积却在一点点的缩小,以至于越来越小,或者慢慢的增加。
而现在苏道所做到的是,将历史上所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领土,全部都收了回来,除此之外,那些不属于他们的领土,也成为了他们的领土,就好比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新加坡这几个地方。
这四个地方在中国的古代是没有波及到的领土,因为中间隔着大海,那时的交通条件并不允许大军渡海远洋作战,但是现在,大局已定,中华民族在亚洲可谓是一家独大。
其他的国家也只有羡慕的份了,不过对于这些,苏道并不在意,他的目标远非这点,他还有更多的理想还没有被实现,他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
打败苏联,这只不过是意味着中华帝国取得了阶段姓的胜利而已,地球有五大洲四大洋,中华帝国的实力目前也只不过仅限于一个亚洲和三个大洋中的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
海面上中华帝国的地盘增加的还算是比较迅猛,但是陆地么,就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来了,忙活了这么久,虽然领土的面积扩大了无数倍,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只呆在亚洲这么一个地方。
沙特虽然跟非洲相连接,跟欧洲的距离也不远,但他还是亚洲,只不过是西亚而已,要怪就只能怪亚洲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
“朱可夫已经与我们签订了投降协议,在未来的一周时间以内,远东军区的五十余万残余部队将会陆续抵达指定地点进行投降,其他不属于远东军区的部队,朱可夫也承诺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劝降他们。”
陈玉海站在苏道的办公室内汇报道,打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恩,不错,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我们领土内苏联残余部队的围剿工作,顺便让其他没有任务的部队多休息一下,然后适应的将部队开始调回至东北,或者朝鲜。”
苏道点了点头道。
最蛋疼的事情还是出现了,因为苏联的纬度太靠北,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加拿大的话,那么自然不用说了,苏联的纬度与加拿大基本相同,所以气温什么的即便是有相差也不会太大。
但是苏联跟美国的纬度相差可就有点大了,美国跟**是处于同一纬度的,如果**还在苏道的手中,这个问题也不在话下,直接把部队调回去进行几个月的温度适应就行了。
如果让那些在苏联待惯了的士兵们忽然间直接到美国去作战,那么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温差没有和非洲那么大,但也绝不是人体可以适应的。
普通人倒没有什么,休息几天或者半个月也就适应了,但是军队不行,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浪费,一旦抵达前线,就必须要立刻投入作战。
但是苏道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可以给他们适应训练,**现在拥有自主权,对苏联的战争结束了,但是**会不会跟他们一起打美国还是个未知数。
而把部队调入**境内进行适应姓训练也不太合适,如果是无主权国家也就算了,就像朝鲜那样,完全成为了中华帝国的附属国,只要苏道愿意,随时可以让部队进入。
所以纠结了一圈,也只能把适应姓的地方选择在了朝鲜,当然,主要的地点还是在南朝,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